喷油量

  • 基于废气氧体积分数修正喷油量的试验研究
    修正策略,实际喷油量与设定喷油量误差极小;但长时间使用后的喷油器由于喷孔磨损、堵塞等,喷油量偏大或者偏小,喷油量偏大导致发动机超爆压,影响发动机可靠性;喷油量偏小,导致整车动力性下降[1-3]。在柴油机实际运行过程中,如果能实时监测燃油喷射信息,对喷油量进行闭环调整与修正,可以大大提高喷油量控制的精确性。但由于柴油机缸内环境恶劣,难以获得实时喷油信息[4]。目前,许多学者基于燃油喷射压力或基于轨压研究喷油量预估方法,这2种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基于燃油喷射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23年6期2024-01-12

  • 低转速工况下喷油量对柴油机缸内压力振荡和排放特性的影响
    预混燃烧阶段的喷油量是导致缸压振荡并产生共振的主导因素,且后续的扩散燃烧几乎不产生缸压振荡。综上所述,喷油参数如喷油正时、喷油量以及喷油策略的优化可以改善缸压振荡带来的不良影响,但目前对缸压振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转速(大于等于1 500 r/min[8,11,18])和高负荷(全负荷、半负荷[8,11])时的粗暴燃烧和燃烧噪声方面,少有关注柴油机低转速和低负荷工况下缸内压力的高频振荡现象。研究发现,在低转速工况时柴油机振动烈度较高,甚至高过标定点工况,振动

    车用发动机 2023年6期2023-12-26

  • 基于LQR的高压共轨系统喷油量观测器设计
    ,难以保证目标喷油量与实际喷油量的一致性,使得喷油控制的精确度大打折扣,这成为了船用发动机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4-6].在柴油机实际运行过程中,如果能实时监测喷射信息,从而对喷油规律进行闭环调整与修正,可以大大提高喷油控制的精确性;但由于柴油机缸内环境恶劣,无法安装燃油流量传感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能实时获得喷油信息.喷油过程中,系统内燃油流动与喷射引起的压力变化在液压网络内传播,燃油压力的瞬时波动可以反映喷油过程信息,通过提取喷油过程的压力变化特

    内燃机学报 2023年3期2023-05-26

  • 高海拔下预喷策略对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
    油预喷正时、预喷油量,研究甲醇替代率和预喷策略对柴油/甲醇RCCI 发动机高原燃烧放热规律、常规排放物和非常规排放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柴油/甲醇双燃料RCCI发动机高原性能优化及排放控制提供一定参考.1 试验装置与方法1.1 试验装置表1 发动机基本参数试验采用配备涡轮增压器和废气再循环的某4缸高压共轨柴油机.发动机具体参数见表1.试验环境海拔 2 000 m,大气压力为 80 kPa.对原发动机进行改造,加装甲醇供给与喷射系统.系统包含甲醇油箱、聚四氟乙烯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2期2023-05-08

  • 喷油量等参数偏差和环境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转矩工况,研究喷油量、进排气开启时刻、压缩比、喷油开启时刻等参数偏差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发现喷油量偏差对发动机机性能影响最大。李岩等[6]研究发现通过喷油量修正技术可降低因喷油器生产工艺导致的喷油偏差对排放的影响。褚国良等[7]的研究表明,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率偏差控制在某一范围内,能保证整机具有良好的排放一致性和适应性。汪恩波等[8]分析了不同增压器执行器的开启压力对燃油消耗率、转矩等性能参数的影响,提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22年5期2022-11-16

  • 喷油策略调整对柴油机排放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度[2]。开始喷油量少且喷油压力低,燃油将在燃烧室中心附近着火,着火后,由于喷油率很快上升,燃油可以较好地喷至外围,使火焰向空气较多的燃烧室外围传播,燃油得到完全燃烧。实际的喷油规律受柴油机转速和负荷的影响,喷油始点或者喷油终点提前或者滞后,着火前期由于喷油量多,燃油喷射不远,无法充分与氧气混合,影响燃油的充分燃烧,着火后,喷油终点提前而喷油不足导致燃烧不够[3]。我们在前期的研究中对原型机的喷油规律进行了模拟仿真和实验标定,在运行转速范围1300~190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2022-10-09

  • 烟度限制策略对柴油机瞬态性能的影响研究
    究表明,发动机喷油量的每次突增都会导致瞬态运行工况下烟度显著增加,且炭烟排放占总颗粒物排放量的53%。王忠恕等[10]针对低速大负荷排烟较差的特点,研究了恒转速增扭矩瞬变工况下,不同扭矩变化率对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扭矩变化率增加烟度升高。为了改善瞬态工况烟度,国内外研究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通过减小加载率、控制EGR阀开度、增加喷射压力、采用电动增压器等来降低瞬态工况下的烟度。Filipi等[11]采用V-8柴油机研究了瞬态工况下的排放特性,结果表

    车用发动机 2021年6期2021-12-29

  • 船用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多构型喷油一致性研究
    持续期和高循环喷油量的需求,因此如何保证喷油过程中的系统稳定,实现多缸、多次喷射过程精准控制是怠需解决的技术难题[6-10]。特别对于船用大功率柴油机,缸数最多可达至20缸,整机功率覆盖宽广,液力影响复杂。其液力构型和性能匹配影响了系统内部的压力波动特性,从而引起了系统间多缸喷油一致性和稳定性问题。因此急需开展系统多构型整机建模研究,并通过系统液力性能仿真预测共轨系统的性能,为确定系统构型提供理论支持。在当前研究中,为保证高压共轨系统喷射性能的稳定性,Zh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21年9期2021-10-13

  • 高压共轨燃油系统喷油量的预测模型
    燃油量(以下称喷油量)予以精确控制[1-2]。为此,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控制方法和策略,但多数都是基于MAP 图对喷油量基本值进行补偿修正。例如,Samuel 等[3]提出基于发动机转速和驾驶员输入的针对每个循环燃油喷射时间、持续时间及喷射次数的控制策略,其控制算法可在线校准发动机MAP;林学东等[4]提出的共轨柴油机启动工况高压泵控制策略需要喷油MAP 组成前馈控制模块;丁晓亮等[5]提出基于集总模型的周期函数计算修正油量,其中,主喷油量波动幅值仍通过M

    中国舰船研究 2021年4期2021-08-31

  • 预喷与后喷参数对柴油机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
    果[5],但预喷油量高达一定程度时,将会表现为较早的主燃烧,使尾气中NOx排放有所增加,因此一般把预喷分为两次进行,避免产生高温高压富氧环境而促进NOx的产生。后喷射主要分为两种,较早的后喷射与较晚的后喷射,不同时间的后喷所产生的作用不同。在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中[6],较早的后喷射是指在主喷射之后,主喷射所喷射出的燃油正在燃烧时加入后喷射,喷射少量的燃油,使后喷射所喷射的燃料在主喷射燃烧接近结束时再进行一次燃烧,使其能够将主喷射时燃油燃烧后产生的微粒以及

    车用发动机 2021年3期2021-06-30

  • 后喷策略对汽油压燃燃烧及碳烟排放的影响
    件下,后喷使主喷油量减少从而降低了前期碳烟的产生,且后喷燃料的燃烧加速燃烧后期碳烟的氧化过程,从而使整体碳烟排放降低;在EGR率为20%、气道喷射比例为40%、主喷时刻为-8°CA ATDC、主喷-后喷间隔为10°CA、后喷油量为5mg时,可以同时获得较高的热效率(45.959%)及较低的碳烟和NO排放,同试验基准相比,NO排放降低68.3%,最大压升率降低28.6%;相较于单次喷射,碳烟排放降低14.7%.汽油压燃;碳烟排放;气道喷射;后喷策略近年来,面

    燃烧科学与技术 2021年3期2021-06-18

  • 低速机燃油系统的循环喷油量波动特性
    1-3],循环喷油量稳定是其稳定运行的前提[4-7]。目前,国际上船舶低速二冲程柴油机燃油系统的“领军者”当属瓦锡兰和MAN共2家公司[8],我国在该领域处于空白。由于低速机燃油系统循环喷油量大、喷射时间长,喷油过程涉及多参数耦合,任何特征参数的改变势必会对系统循环喷油量产生影响。本文建立了低速机燃油系统的数值仿真模型,探究了系统结构参数变化对循环喷油量的影响,并通过量化分析确定了影响系统循环喷油量的关键因素,为低速机燃油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1 系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21年4期2021-05-08

  • 高压共轨柴油机循环喷油量预测模型仿真研究
    压共轨系统对于喷油量控制的精确程度并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技术需求。为此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但是基于缸压模型的燃油控制方法需要面对预测精度和传感器等问题,而基于燃油系统压力的喷油控制方案更具可行性。目前急需建立基于燃油系统压力的喷油量精确控制实时预测模型[3]。A.E.Catania 等[4]在研究中发现,压力波动在沿喷油器、高压油管向共轨传播期间会受到燃油系统内机、电、液耦合的影响,使得能够反映燃油喷射过程的波形产生变化;Schmid等[5]和Y.S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20年11期2021-01-21

  • 喷射压力及混合比例对生物柴油喷油特性的影响
    持续期以及循环喷油量等特征均与二甲醚不同[9-10]。目前纯生物柴油与生物柴油-二甲醚混合燃料的喷油特性差别尚不清楚。因此,在不同喷射压力、不同喷射脉宽下,现对纯生物柴油、高比例生物柴油混合燃料、低比例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喷油速率、循环喷油量进行试验研究,确定喷射压力和混合比例对生物柴油喷油速率、循环喷油量及其循环变动的影响规律,为下一步发动机燃烧优化提供参考。1 试验装置和试验燃料在油泵试验台上搭建生物柴油及其混合燃料共轨系统喷油测试装置,喷油测试装置如图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年34期2021-01-08

  • 时间控制式柴油机喷油量喷射系统的控策略分析
    系统成为柴油机喷油量控制的主流系统,本文阐述了时间控制式系统下各类工况下柴油机喷油量的控制策略,分析了喷油量控制芯片工作的逻辑关系。关键词:柴油机;喷油量;智能控制策略引言传统燃油喷射系统由高压油泵,高压油管,喷油嘴构成。现代电控燃油喷系统的构成增加了电控单元、各种传感器,并与汽车集成一体。而时间控制式电控喷油系统,则运用可承载高压的柱塞泵为电控喷油系统构建所需喷射压力,采用特制高速电磁阀的开闭状态使柴油机的喷油正时与油量控制成为可能之中的电磁阀通电维持多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0期2020-08-31

  • 预喷参数及EGR对柴油机噪声影响试验研究
    了主喷时刻、预喷油量、预喷时刻以及EGR开度对噪声的影响规律,以便于为寻找最佳的控制策略提供依据。1 试验装置与方案很多试验通过压力峰值升高率来表征燃烧噪声,但由于发动机缸体对与振动噪声有一定的衰减作用,压力峰值升高率指示的噪声与发动机实际噪声以及人主观感受的噪声都有一定的差异[17-18]。为模拟该试验对人主观感受的优化效果,通过声压传感器对整机噪声进行测量,并对试验数据进行A计权处理[9,19]。1.1 试验对象及安装要求试验在标准发动机噪声半消声试验

    车用发动机 2020年3期2020-06-29

  • 多缸柴油机工作均匀性控制方法研究
    各气缸内的循环喷油量、燃烧特性和器件磨损状况等存在差异,导致各气缸输出的扭矩不一致。各缸输出扭矩不平衡会导致发动机曲轴扭振加剧、NVH特性劣化,严重影响柴油机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耐久性能[1]。柴油机各缸均匀性控制(Cylinder Uniformity Control,简称“CUC”)基于发动机瞬时转速波动情况计算各缸修正喷油量,从而减小各缸扭矩输出的差异性。随着柴油机高压共轨喷射技术的发展,柴油机喷油量的精确计算和准确控制得以实现。各缸均匀性控制是确保柴

    车用发动机 2020年2期2020-05-21

  • 车载高压共轨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控制策略分析(下)
    共轨柴油发动机喷油量控制,除了怠速转速有转速反馈,使发动机转速稳定在目标怠速上的闭环调节外,其余工况都是根据传感器输入信号,查MAP图得到喷油器可执行的喷油脉宽。这种喷油量的确定和调节只是属于开环控制。但是随着车载柴油发动机排放法规的限值越来越严厉,特别是轿车用的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除了优化发动机燃烧之外,对废气排放具有重要意义的反馈控制功能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中实施过量空气系数λ调节为柴油发动机减小排放提供了有效措施。图12 轿车柴油发动机λ调节系统图应用

    汽车维修与保养 2020年1期2020-04-19

  • 基于Simulink模型的再生温度控制策略
    射系统构成基本喷油量算法:式中:dmFu——基本请求喷油量;dmFuOpenLop——基于开环控制计算的喷油量;dmFuFdBk——基于反馈控制计算的喷油量。考虑到当DPF内载体温度过高时,会将DPF载体烧融,因此需要加入载体保护限值。式中:dqDem——HCI模块喷油量;dmFuCatMax——基于DPF载体保护温度计算的最大喷油量。3.1 开环燃油量dmFuOpenLop的计算开环燃油量的计算主要是基于热力学方程。如图3所示,进入DOC载体内部的热量分

    汽车电器 2020年2期2020-03-13

  • 高压共轨系统循环喷油量波动交互作用分析*
    心系统,其循环喷油量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燃烧产物和油耗[3]。高压共轨系统通过共轨管压力的闭环控制,可以实现喷油压力和转速的独立控制,供油过程与燃油喷射过程相互独立,最终实现柴油机经济性和排放性的综合优化控制,是现代柴油机节能减排发展的前沿技术[4-5]。然而,由于高压共轨系统动态喷射过程中涉及电场能、磁场能、机械能、液压能多能量场间的相互耦合,导致多能域参数间交互作用对循环喷油量波动的影响规律和产生机理尚不清楚。因此,本文中建立了系统键合图数值模型,并通过试

    汽车工程 2019年11期2019-12-06

  • 高压缩比米勒循环汽油机气门策略优化
    点所对应的循环喷油量下进行,固定发动机转速 2000r/min,分别选取原机平均有效压力(brake mean effective pressure,BMEP)分别约为 0.3MPa、0.5MPa和 0.65MPa这 3种负荷所对应的单缸循环喷油量作为实验循环喷油量的固定基准.每缸基准循环喷油量分别为 11.8mg、19.3mg和23.7mg.每档循环喷油量下进气门开启时刻在325~370°CA ATDC范围内以 15°CA 间隔调节,排气门关闭时刻在34

    燃烧科学与技术 2019年4期2019-08-26

  • 发动机单缸失火故障的免拆诊断方法(二)
    气缸2喷油器的喷油量不足。由于发动机控制单元并没有存储与气缸2喷油器控制电路相关的故障代码,因此推断气缸2喷油器的喷油量不足是由机械故障引起的。图26 未脱开氧传感器导线连接器时测得的奥迪A6L车发动机尾气排放(截屏)图27 脱开氧传感器导线连接器时测得的奥迪A6L车发动机尾气排放(截屏)故障排除 更换气缸2喷油器后试车,发动机怠速抖动现象消失,且发动机加速有力,故障排除。案例5 2004款别克凯越车怠速抖动故障现象 一辆2004款别克凯越车,搭载F16D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9年21期2019-06-02

  • 高压共轨系统不同温度下喷油参数修正计算*
    造成喷油压力和喷油量下降;当高压燃油在共轨系统中流动时,摩擦发热和节流发热都会使燃油温度升高,引起燃油的密度、压力、可压缩性和弹性模量等参数的变化,造成喷油量差异,影响柴油机动力性。高压共轨喷油系统中的喷油量参数表(MAP)是在给定温度下而生成的,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就需要对喷油量表中的目标喷油量进行补偿修正,以保证实际喷油量和目标喷油量的一致性,因此研究燃油温度与喷油量的关系显得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关于燃油温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度对喷油量的影响上,如苏

    汽车工程 2019年5期2019-06-01

  • 车载高压共轨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控制策略分析(上)
    燃油系统相同。喷油量根据ECU指令由齿杆或溢油环的位置进行控制,喷油时间由发动机曲轴和凸轮轴的相位差进行控制。第二代为时间控制式的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采用高速电磁阀式喷油器对喷油量和喷油时间进行时间控制。燃油升压通过喷油泵或发动机凸轮来实现,升压开始时间(与喷油时间对应)和升压终了时间(升压开始到升压终了的时间与喷油量对应)由电磁阀的通断控制,控制自由度得到了很大提升。第三代为时间压力控制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这种系统的特点是有一个各缸共用的高压燃油容腔。这一

    汽车维修与保养 2019年12期2019-03-13

  • 喷油器精密偶件结构参数对喷油及泄漏特性的影响
    孔直径等因素对喷油量及静、动态泄漏量的整体影响[7]。王尚勇从燃油的黏度-压力效应、黏度-温度效应入手分析了燃油的黏度-压力效应、黏度-温度效应对喷油器精密偶件泄漏的影响[8]。当前,针对喷油器精密偶件结构参数的变化对喷油器喷油及泄漏的影响研究主要停留在单因素对单指标的影响上,对于多指标的综合影响及定量分析较少。本研究利用理论分析、模拟仿真及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了喷油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各精密偶件结构参数由于磨损造成的变化对喷油器喷油及泄漏的影响规律,并指出

    车用发动机 2019年1期2019-03-12

  • 燃油修正值在汽车发动机维修过程中的应用探索
    控制,以此修正喷油量,使得汽车可以安全稳定的运行。一旦出现控制问题,易导致发动机出现故障。在检修发动机故障时,维修人员可以对喷油量的修正参数进行了解,以此确定故障区域,进而解决发动机的运行异常问题。1 燃油修正值概述汽车运行时的空燃比如果处于异常的状态下,就需要对基本的喷油量进行修正,在此期间,会出现发动机控制单元下的短期、长期的修正值数据。其中短期修正值,指的是发动机设备的氧传感器,对于发动机中进入的混合气进行实时的监测和把握,当监测出的空燃比值与理论值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18年1期2018-12-05

  • 柴油机电控喷油器模型仿真设计研究
    佳的喷油定时、喷油量和喷油率喷入柴油机的燃烧室。图1 喷油器结构高压燃油进入喷油器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经节流阀流入控制腔,另一部分进入喷嘴腔。当电磁阀不通电时,在电磁阀弹簧预紧力的作用下,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出油节流孔关闭,相同的油压同时作用在控制活塞的顶部和针阀承压锥面上,由于控制活塞顶部面积大于针阀锥面面积,因此针阀被压向座面,喷油器不喷油。当ECU给电磁阀通电后,由于电磁吸力的作用,衔铁向上运动,出油节流孔开启,控制腔压力下降,作用在控制活塞顶部的燃

    电子测试 2018年16期2018-09-25

  • 后喷参数对柴油机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
    实现喷油正时、喷油量以及喷油规律的高精度、柔性控制,显著改善燃油的喷雾特性和燃烧进程,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应用[1]。多次喷射是高压共轨系统的核心技术,是改善柴油机缸内燃烧的较好方法,理想的喷油规律及灵活的喷油控制策略可以同时降低NOx和碳烟排放[2-3]。后喷是指在主喷结束后迅速向缸内喷入少量燃油,产生二次燃烧[4-5]。国内外学者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后喷射技术对柴油机燃烧过程及排放性能影响。研究表明,通过对后喷策略的调节,后喷能够将主喷燃烧产生的碳烟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8年7期2018-07-19

  • 基于缸压的闭环控制燃烧参数仿真研究*
    通过模型研究了喷油量和喷油提前角对IMEP和CA50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柴油机性能随IMEP和CA50的变化规律。1 模型建立与验证1.1 模型建立基于GT-POWER建立的柴油机整机仿真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主要由进排气模型、气缸模型、喷油器模型以及涡轮增压器模型等组成[4]。其中,进排气模型主要包括进排气总管、进排气歧管和进排气门,在建立该模型时可在获取结构参数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必要的简化和离散化处理,转化为计算需要的一维管路模型;气缸模型中燃烧模型采用W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2018年3期2018-07-19

  • 共轨系统压力波动和多次喷射油量偏差的抑制
    究预喷射对循环喷油量的影响,得出预喷射引起的压力波与其反射波在盛油槽形成叠加波,叠加波的波动形式是引起主喷油量随着喷射间隔波动并影响波动的根本原因。吴建等[7]的研究表明,共轨管尺寸对压力波动及喷油量具有一定的影响。丁晓亮等[8]采用压电喷油器对预主喷模式下的喷油量波动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预喷产生的压力波动是导致主喷油量波动的主要原因。目前已采用多种措施对压力波动的抑制效果进行研究,但尚未得到能够显著减小多次喷射喷油量偏差幅度的方法。Gupta等[9]提出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年3期2018-06-01

  • 轻型柴油车不同海拔增压器保护试验研究
    压器表现,加以喷油量的修正及验证,以达到整车满足不同海拔地区增压器保护及动力性要求。1 试验设备及方法1.1 试验车辆及发动机试验车辆为某公司生产的某自主品牌匹卡,匹配某6速手动变动箱和搭载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某型发动机。该发动机的基本参数如表1所示。表1 发动机基本参数1.2 数据采集设备数据采集设备由转速传感器、排气温度传感器、转速显示仪、信号线、电源线、ETAS通信测试设备、电脑组成。转速显示仪将从增压器的压气机端采集到的转速频率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ET

    汽车零部件 2018年2期2018-05-11

  • 基于柴油机排气热管理的喷油策略控制试验研究
    主喷正时、近后喷油量、主-近后喷间隔角(近后喷始点与主喷射终点之间的间隔角)及次后喷油量对发动机排气热状态、燃烧及排放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探讨基于排气热管理的喷油控制策略。为使试验结果具有对比性及可操作性,研究过程中保持每循环总喷油量、预喷油量及预喷提前角、轨压、增压压力等参数不变,试验方案见表2。表2 试验方案2 试验结果及分析2.1 主喷提前角的影响对于高压共轨柴油机,主喷提前角作为主要调整参数,其对柴油机燃烧及排放性能均有很大影响[9]。试验在工况1和

    车用发动机 2018年2期2018-05-02

  • 高精度汽油缸内直喷喷油器的ECU结构策略
    要对每次喷射的喷油量进行精确控制。在利用电子控制单元(ECU)进行控制时,将会增加ECU负荷,进而增加ECU复杂度和成本。对此,需要对ECU的结构策略进行设计,在实现喷油量精确控制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其复杂度。对汽油机喷油量进行精确控制的难点在于对小剂量燃油喷射的控制,目前采用的喷油器多为电磁式喷油器,通过控制喷油器针阀的开启时间和关闭时间来实现对喷油量的控制。若ECU通过喷油器针阀的单一信号进行控制,则需要ECU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否则将造成喷油量过多。

    汽车文摘 2017年8期2017-12-06

  • 宝马740Li怠速抖动
    车上,喷油器的喷油量因为制造原因,会有误差,发动机控制模块需要根据喷油器上面的修正值进行喷油量修正,才能达到正常的混合气控制。图1 操作步骤利用诊断仪进入特殊功能菜单项,选择喷油量修正值学习,诊断仪显示调整匹配喷油量的操作共有8个步骤(如图1所示),按页面下面的向左和向右的箭头,可以选择1~6缸的缸序,进行喷油器喷油量的确认与修正操作。可以按顺序全部设置一遍,也可以单独修改某一缸喷油器的喷油量。将喷油器修正值输入诊断仪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首先找到修正

    汽车维修技师 2017年3期2017-09-03

  • 预喷参数对柴油引燃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了预喷正时和预喷油量对柴油引燃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和排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预喷提前角的增大,热值折合油耗先减小后增大,最大压力升高率呈现下降-上升的趋势,爆压减小。同一预喷时刻,预喷油量增大,最大压力升高率和爆压增大,热值折合油耗先减小后增大。随着预喷提前角的增大,NOx、HC、CO和CH4比排放均减小。同一预喷时刻,随着预喷油量的增加,NOx比排放增大,HC、CO和CH4比排放减小。碳烟排放随预喷提前角的增大而略微下降,随预喷油量的增大而增大。

    装备制造技术 2017年6期2017-07-31

  • 轻型柴油机起动过程瞬态喷油量控制策略研究*
    机起动过程瞬态喷油量控制策略研究*韩晓梅,林学东,李德刚(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 130022)为一高压共轨轻型柴油机提出了基于目标转速变化规律的起动过程瞬态喷油量的控制策略和确定方法,并与定油量和油量MAP控制方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油量MAP控制方式在起动过程中虽NOx排放低,过渡转速波动小,但平均燃烧效率较低,HC和CO排放高;而定油量控制方式平均燃烧效率较高,HC和CO排放低,但NOx和CO2排放高,且过渡转速波动大。新的控

    汽车工程 2017年1期2017-03-03

  • 弹跳式喷油模式下汽油直接喷射的实时控制
    线圈通电时间与喷油量之间呈现出高度非线性关系。介绍1种可以控制小油量喷射的闭环控制系统。这种控制系统基于线圈断电阶段电压控制信号的1种特殊特性。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计算出喷油器针阀的关闭时间,进而计算出实际喷油量。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弹跳式喷油的合理控制,提出的控制系统有潜力提高汽油直接喷射电磁阀喷油器最小油量的喷射能力。汽油直接喷射 多次喷射 实时控制 弹跳式喷油0 前言未来的排放法规要求开发效率更高的汽油机,以大幅降低有害排放、燃油消耗和二氧化碳(CO2

    汽车与新动力 2016年6期2017-01-03

  • 基于DOE方法优化轻型柴油机多点喷射策略的燃烧参数
    发动机转速、预喷油量、主预喷油间隔、后喷油量、主后喷油间隔、共轨油压、主喷油量、喷射点数。试验发动机转速范围是700~2600r/min,喷射点数为1~4个,预喷油量和后喷油量为3~8mg,主预喷油间隔和主后喷油间隔为700~2000μs。试验结果表明,预喷射与后喷射对柴油机排放和动力性能有影响。在中低速且中低负荷条件下,高预喷油量和高主预喷油间隔有利于提高有效燃油消耗率,同时降低PM、NOx的排放;在高负荷下,高主预喷油间隔和中等预喷油量有利于提高有效燃

    汽车文摘 2016年5期2016-12-06

  • 电控汽油发动机喷油量与进气量关系的实测分析
    电控汽油发动机喷油量与进气量关系的实测分析◆文/吉林赵云堂贵刊2015年第4期刊登了《传感器故障情况下电控汽油机的喷油量实测分析》一文,根据实测数据,得出结论为进气压力传感器故障对发动机喷油时间影响较小。笔者对此看法不同,因为为了保证具备最佳空燃比,发动机喷油量与进气量密切相关,与发动机喷油量关系最大的就是发动机进气量与发动机转速。基于此,笔者对电控汽油发动机的喷油量与进气量进行了实测分析。一、测量方法测量对象为高尔夫A7 EA211 1.4T发动机,该发

    汽车维修与保养 2016年6期2016-12-01

  • 驱动参数对GDI压电喷油器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测量了喷油器的喷油量、针阀开启时间等参数随驱动电压、电流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采用单峰值和恒定电流驱动方式,随着驱动电压的增大,喷油量近似呈线性增加,当电压大于155 V时,喷油量保持不变;采用多峰值电流驱动,随着驱动电压的增大,喷油量不断增大。采用恒定电流和多峰值电流驱动时,驱动电流对喷油量的变化影响不大。相同电流时,多峰值电流驱动的喷油量小于恒定电流驱动的喷油量。压电喷油器的响应时间随着驱动电压、驱动电流和电流变化率的增加逐渐减少,并最终趋于稳定。压电

    车用发动机 2016年4期2016-11-29

  • 高压共轨喷油系统多次喷射喷油量的波动
    油系统多次喷射喷油量的波动范立云1,白云1,敬思2,刘洋1,马修真1(1.哈尔滨工程大学 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2.成都威特电喷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1731)针对高压共轨喷油系统在喷油过程中压力波动引起多次喷射稳定性下降的问题,根据系统多次喷射循环喷油量波动特性,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利用所建模型,分别对预-主喷射和主-后喷射中循环喷油量随喷油间隔的波动特性进行研究,分析表明:相同预喷不同主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16年8期2016-09-16

  • 预喷射对轻型柴油机燃烧与排放性能影响的可视化研究*
    具有喷油正时、喷油量与喷油规律的高精度、柔性控制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4-5]。基于电控高压共轨系统控制的多次喷射耦合高比例冷却EGR策略实现预混合低温燃烧,可实现柴油机超低排放[6-7]。柴油机中的喷雾、蒸发、混合与燃烧过程非常复杂,并在高温高压下瞬间完成[8]。为了对柴油机工作过程中喷雾、气流运动、火焰扩散等物理过程进行直观的研究分析,加强感性认识的同时探索实现预混合低温燃烧模式的基本途径,本文基于内窥镜式可视化研究系统,直接拍摄缸内喷雾及燃烧火焰的高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2016年2期2016-09-05

  • 预喷射对柴油机排放影响的试验分析*
    喷油持续时间(喷油量)以及喷油规律的高精度控制。高压喷射在降低烟度和颗粒排放的同时可以明显改善燃油和空气的混合,从而使放热率和缸内温度升高,NOx排放增加[5]。增加预喷射可以解决NOx排放增加的问题。预喷射是指在主喷射之前将少量燃油喷入气缸,预喷射喷入的少量燃油使得燃烧室被提前加热,使主喷射的着火延迟期缩短、预混合燃烧比率减少,从而有效减缓燃烧速率,使缸内压力和温度降低,进而降低NOx的排放[6]。文章以某轻型货车柴油机为样机来研究预喷射对柴油机排放及燃

    汽车工程师 2016年1期2016-08-20

  • RQV—K型调速器车用改型船用的方法与实现
    型线以满足油泵喷油量指标也是实现改型的关键。关键词:调速器;车用改船用;匹配;调速率;校正板型线;喷油量1 任务由来随着燃油价格的不断上涨,以及社会对环境的日益关注,市场越来越注重发动机的排放,因此如何降低发动机排放是发动机行业及其配套油泵行业迫切的任务。某油泵公司生产的PB油泵匹配RSV型船用调速器装在发动机上时,在发动机启动、加速过程中排放极差,排放的烟浓而黑,持续时间长,用户意见很大。所以该公司希望我公司将RQV-K型车用调速器(原配P7100油泵)

    科技尚品 2016年5期2016-05-30

  • 空燃比修正指数在汽车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量和与之对应的喷油量、最佳点火正时,确定这些参数后,控制电子节气门执行器、喷油器、点火线圈,获得发动机各种负荷工况转矩下的最佳排放和燃油消耗值。然而,再先进的发动机控制策略,都离不开发动机前馈控制(根据发动机工况下的循环空气充量,确定基本喷油量和基本点火提前角)及反馈控制(根据λ传感器信号,进行A/F的修正)的基本原理。本文用丰田皇冠车3GR-FE发动机正常工作的PID(参数识别)数据和出现故障时的PID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说明空燃比修正指数在汽车故障诊断中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6年8期2016-04-07

  • 高压共轨系统喷油量波动补偿控制的研究
    )高压共轨系统喷油量波动补偿控制的研究蔡胜年,林启明,徐承韬(沈阳化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辽宁沈阳 110142)在分析高压共轨电磁式喷油器多次喷射油量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通过调节主喷电流持续时间来调整主喷脉冲宽度进而补偿主喷油量波动的方法。使用AMESim仿真软件对喷油器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主喷油量随主预间隔时间变化规律,确定了对应于不同间隔时间的主喷油量与目标喷油量的差值;建立了主喷油量与主喷电流持续时间的关系模型,根据误差值确定主喷电流持续时间;基于MA

    汽车零部件 2015年4期2015-12-22

  •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再生扭矩补偿
    正时推后和加后喷油量对发动机输出扭矩影响的变化规律,提出在微粒捕集器再生时的油量(扭矩)补偿方案,以消除或减轻对整车动力输出的顿挫不适感。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时进行油量补偿后,发动机扭矩输出波动范围收窄在(-10,10)N·m区间,车辆驾乘无明显不适感。1 前言虽然柴油机热效率高,比汽油机节油约20%~30%,但因其颗粒物(PM)排放污染而影响了柴油机乘用化及大范围推广使用。微粒捕集器(DPF)是目前公认的降低PM值的有效手段之一,其净化效率可达90%以上[

    汽车技术 2015年12期2015-12-12

  • 电控单体泵小循环喷油量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喷油系统小循环喷油量非线性程度加剧,各种特性参数变化引起小循环喷油量的波动严重影响了柴油机在部分工况点的工作稳定性[4-5]。本文利用AMESim软件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不同特性参数变化在额定工况下引起的小循环喷油量波动量化百分比指标,并结合中心复合试验设计的实验设计方法进行各种特性参数与小循环喷油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研究对小循环喷油量波动影响显著的主要特性参数分别在非交互及交互作用下各个参数对小循环喷油量波动的影响规律,从而为降低电控单体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15年8期2015-08-30

  • 电控喷油器参数对高压共轨系统循环喷油量波动影响的量化分析*
    压共轨系统循环喷油量波动影响的量化分析*马修真,田丙奇,范立云,宋恩哲,刘 洋(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01)为研究电控喷油器参数对高压共轨系统循环喷油量波动的影响,利用AMESim仿真平台建立了电控高压共轨喷油系统数值仿真模型,并通过在高压共轨系统试验台上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接着在此基础上对循环喷油量波动进行分析,揭示了喷油器参数对循环喷油量波动的影响规律。最后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到了喷油器参数变化引起的循环喷油量波动百

    汽车工程 2015年1期2015-04-13

  • 电控单体泵喷油量不一致性修正的试验研究*
    14电控单体泵喷油量不一致性修正的试验研究*王 沛1,张长岭2,张 峥1,刘福水1,孙柏刚1(1.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北京 100081; 2.北京比特英泰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0081)采用先进的EFS瞬时喷油量测量仪,分别对电控单体泵高、中、低转速工况进行循环喷油量的精确测量。通过对循环喷油量及喷油压力的试验数据分析,揭示了电控单体泵喷油量随转速改变的不一致性变化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同时根据电控单体泵不同工况下的喷油特性,提出相应的喷油脉

    汽车工程 2015年11期2015-04-12

  • 多次喷射对柴油机燃烧与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
    的预喷正时、预喷油量与后喷正时等,研究了多次喷射对燃烧放热、排放生成与燃油经济性的影响,以实现均质压燃和低温燃烧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随预喷正时提前,缸内峰值压力降低,主燃阶段的滞燃期缩短,NOx和炭烟排放均降低;随预喷油量增加,预喷阶段燃烧的放热率和最大压力升高率增大,NOx和HC排放增大,而PM和CO排放降低;随后喷始点推迟,缸内压力与主放热率峰值差异变小,NOx排放降低,但炭烟排放先增大后逐渐降低。直喷式柴油机; 多次喷射; 预喷正时; 放热率; 排放

    车用发动机 2015年3期2015-03-20

  • 后喷参数对柴油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
    通过选取不同后喷油量和喷油间隔(后喷始点与主喷终点之间的曲轴转角)来研究它们对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并进行测试结果分析。2 试验结果与分析2.1 后喷对柴油机燃烧的影响2.1.1 喷油间隔对柴油机燃烧的影响发动机在工况2,后喷油量Q=4mm3情况下,不同喷油间隔对缸内压力、放热率和温度的影响如图1所示。从图可以看出,不同喷油间隔所对应的压缩段曲线基本不变,引入后喷后,放热率曲线上出现了放热小尖峰,随着喷油间隔的增大,放热小尖峰逐步后移,缸内燃烧放热率

    汽车工程 2014年10期2014-10-11

  • 柴油机喷油器温度对喷油量影响的试验研究*
    作环境温度)对喷油量的影响较大。为此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相关的数据。1 试验原理和设备主要测试设备:喷油泵试验台(RTPSD-11);红外测温仪(FLUKE 547);喷油泵(BP2014);喷油器(ISO7740BB4);油温传感器(Pt100,-50~150℃)。试验原理如图1所示。图1 试验原理图2 试验数据及图形分析转速700r/min条件下,各缸喷油量随温度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6缸的平均喷油量与温度关系如图3所示。图2 各缸喷油量随温度变化趋势

    计量技术 2013年8期2013-05-14

  • 喷孔流量系数精确测量方法研究
    后,利用测得的喷油量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得到,此种方法称为静态测量方法[5]。用静态测量方法来计算电控喷油器流量系数时,流量系数会随着喷油持续期的增大而增大,原因是喷油器针阀在打开与关闭过程中,喷孔的有效流通面积会减小,从而测量的喷油量会减小。喷油持续期越短,针阀开启和关闭所占总时长的比例就越大,计算出的流量系数就越不准确。虽然针阀开启和关闭时间很短,一般在100μs左右,但是对于小脉宽喷油,针阀开启和关闭对流动性的影响就不可忽略。本研究提出一种新的动态精确测

    车用发动机 2013年1期2013-04-11

  • 电控单体泵全工况喷油量波动影响参数量化分析
    -5].其循环喷油量的波动不仅影响电控单体泵和船用柴油机工作性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甚至会影响燃油系统的质量合格率[6-8].因此,本文在AMESim环境下建立仿真模型,研究电控单体泵在全工况平面内循环喷油量波动特性,对其循环喷油量的波动进行量化分析,得出各特性参数对循环喷油量波动的影响,从而得到影响循环喷油量稳定性的关键特性参数,并针对关键特性参数提出优化和改进方案.1 电控单体泵的结构及原理本文应用的电控单体泵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电控单体泵喷油系统的柱塞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12年1期2012-10-26

  • 基于YC2105小型农用柴油机电控调速器控制策略研究
    C2105基本喷油量的控制,启动喷油量以及怠速转速的控制等。2.1 柴油机基本喷油量的控制柴油机基本喷油量的控制框图如图2所示。发动机油门踏板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的信号传送至ECU,ECU根据这些信息来确定基本喷油量,并根据进气压力、进气温度等外界条件进行修正后,确定对应的目标齿杆位置Rwr;然后将驱动电路中目标位置与传感器的实测位置进行比较,输出按两者之差对应比例的驱动电流IA到执行器,执行器按驱动电流的大小,调整齿杆位置并喷射实际的油量到发动机。图2 基

    制造业自动化 2012年4期2012-07-03

  • 基于缸内压力信号的柴油机工作不均匀性研究
    均匀充气、各缸喷油量的差异、各缸磨损状况不一以及各缸在不同工作循环中的波动性。研究各气缸的工作不均匀性是为了判断故障缸号,提高单缸经济性,减轻发动机振动,避免由于各缸工作不均匀引起的功率下降以及为改进供油系统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调整单缸使用性能以提高整机工作性能[1]。分析柴油机的工作不均匀性,可以从转速信号的波动入手,但从缸内压力信号到转速信号,有很多中间传递环节的干扰。而缸内压力直接反映柴油机的工作性能,包括进气过程的好坏、气缸的气密性、燃料燃烧的完整程

    船海工程 2012年1期20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