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歌

  • 吴歌融入儿童教育路径探究
    215004)吴歌是吴地民歌民谣的总称,是吴地口头文学的代表,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蕴含丰富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历史价值。近年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得到了大力推进,地域性传统民俗文化和方言文化融入教学也逐渐得到重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吴歌以吴语为载体,以口头传唱的形式赋予了它贴近生活、简易明快的特点,使其兼具语言性与音乐性。将吴歌融入儿童音乐教育,打造特色音乐课程,能对学龄前或学龄期儿童语言教育与音乐教育

    文教资料 2023年10期2023-11-18

  • 吴歌”:诗化的江南民间歌谣
    00)顾颉刚在《吴歌小史》中说:“所谓吴歌,便是流传于这一带(指吴语方言地区)小儿女口中的民间歌曲。”吴歌发源于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地区是吴歌产生发展的中心地区。吴歌流行于江浙沪地区,苏州的吴江、常熟、张家港等地都称“山歌”,如芦墟山歌、白茆山歌、河阳山歌、双凤山歌、胜浦山歌等。浙江嘉善地区称为“田歌”,上海青浦地区称之为“田山歌”。苏州地区的山歌分支,芦墟山歌传唱于苏州东南端汾湖流域,白茆山歌孕育于苏州常熟的东南部,河阳山歌以张家港的凤凰镇为传唱中心。20

    江苏地方志 2022年4期2022-12-05

  • 电影《醉吴歌》圆满杀青
    古装爱情电影《醉吴歌》在苏州结束前期拍摄,有望年底与观众见面。“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是成长于苏州的通俗文学家冯梦龙所收集编纂《山歌》中的一首。电影《醉吴歌》的故事原委根植于江南吴地文化,并部分取材冯梦龙收集山歌的真实经历,以吴歌特有的朴质而浓烈的情感,再现了一段四百年前纏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此外,影片为体现“吴歌”最本质的自然与真情,全片以“原生态”作为制作追求,精心还原原著中的场景。

    现代苏州 2022年7期2022-04-13

  • 吴歌及其当代文化价值研究
    华文化博大精深,吴歌是吴地经过历史发展而来的民歌民谣,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硕果,对当代文化有重大影响,其涵盖历史、地方文化、艺术创作等内容,有助于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吴歌始于南朝乐府的吴声歌曲,展示着吴文化的魅力。其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给后世留下了极具文学审美价值的名作,如《越人歌》《小青青》《华抱山》等。因此,文化传承者需要明确吴歌当代文化价值,发挥吴歌的教育、文化、历史、经历、文学艺术价值,提高人们的文化认同感,促进吴地的社会发展。关键词:吴歌;当代文化价

    艺术科技 2021年13期2021-08-27

  • 国家级非遗吴歌博物馆未来的设计构筑
    施聂姐在民间采访吴歌,是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上海市全境吴语方言地区民众的口头文学创作,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韵文。包括长篇叙事吴歌、情歌、田山歌、摇船山歌、渔歌、民间小调、宣卷、赞神歌等。在2006年吴歌的申报书中以白茆山歌、芦墟山歌、河阳山歌为代表。后来陆续申报成功的吴歌扩展项目有胜浦山歌、石湾山歌、昆北山歌、太仓双凤山歌、白洋湾山歌、阳澄渔歌、张浦民歌等。吴歌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起于何时,无法考证。但也不会比《诗经》更迟,因为《诗》三百篇的编者只收集了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2021-05-28

  • 近代吴歌发展述要
    育它的一方水土,吴歌的区域是以无锡、苏州等地为中心,包括了太湖流域的江、浙、沪一带。这一地区孕育的吴歌,有着鲜明的水乡特征,其曼丽甜润、温柔婉约的特点区别于北方民歌的热情奔放、豪爽粗犷。吴歌,古名吴歈,江南吴方言区民间歌谣的统称。吴歌的历史源远流长,相传商朝末年,周太王之子泰伯与其弟仲雍在古梅里(今无锡)建了吴国并“以歌为教”。最早记录吴歌名称的典籍有屈原的《楚辞·招魂》:“吴歈蔡讴,奏大吕些。”在宋代郭茂倩辑的《乐府诗集》卷44、卷45、卷46、卷47中

    北方音乐 2020年16期2020-12-05

  • 《东皋琴谱》琴歌《子夜吴歌》考略
    琴谱》所载《子夜吴歌》为存世琴谱仅见,通过追溯吴歌的起源与历代流传文献,可知东皋东渡以前仍在吴地流行,结合东皋生平和琴谱,可以判定此曲应为明清流传的《子夜吴歌》。关键词:《东皋琴谱》;吴歌;子夜吴歌;琴歌中图分类号:J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6-00-02琴歌《子夜吴歌》仅见于《东皋琴谱》[1],20世纪80年代经王迪打谱发掘后,曾多次公开演出,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的欢迎,也逐渐引起琴人兴趣。《子夜吴歌》是自魏晋开始流行

    艺术大观 2020年26期2020-11-16

  • 民间山歌保护与传承
    社会服务的作用。吴歌以一种特殊的艺术风格反应当地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传统,反应劳动人民的真实情况,是珍贵的历史资料。本文将主要围绕民间山歌的保护与传承而展开。关键词:民间山歌;传承与保护;吴歌山歌主要是下层劳动人民为了表达自身意愿,思想和情感等创设出来的口头表达艺术形式,山歌与当地人民的生活情况和风俗习惯等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因此具有浓重的文化地域特色和民族生活特性,在帮助人们研究区域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发挥中重要作用。但是因为对民间山歌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工作的不

    锦绣·上旬刊 2020年5期2020-10-12

  • 从冯梦龙《山歌》谈吴歌的传承与发展
    要:吴地山歌又称吴歌,其产生发展源远流长,流传区域早已不限于吴语地区。明代中晚期,是吴歌发展的极盛时期,冯梦龙就是这个时期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他以大量的精力从事吴歌俗曲的采集、整理、编辑、评点,刊印了《挂枝儿》《山歌》两本民歌专集,对我国的民间文学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作为冯梦龙家乡和吴歌传唱中心的苏州,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吴歌的挖掘、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06年,吴歌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几年来,随着冯梦龙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吴歌

    江苏地方志 2020年3期2020-08-06

  • 苏州童谣数字化传承研究与应用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苏州童谣文化内涵的研究,了解吴地风俗、风土人情、地理面貌、建筑风格、民间体育活动、儿童游戏等。分析了苏州童谣数字化传承与保护的方法,应用动画微视频的形式赋予了苏州童谣新的生命,开创新时代童谣传承的数字化之路。关键词:苏州童谣   吴歌   文化遗产   数字化传承   动画   微视频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艺术评鉴 2020年11期2020-07-04

  • 传统音乐类非遗政府主导保护模式的改进研究 ——以无锡吴歌为例
    念出发, 以无锡吴歌为例,探讨社区参与视角下的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新思路。一、无锡吴歌的特点与传承现状(一)起源吴歌,是文学史上对吴地民歌民谣的总称,是吴语方言地区广大民众的口头文学创作,也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吴歌发源于江苏省东南部,口口相传,代代相袭,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其类型大致有引歌(俗称“歌头”,长篇叙事歌称“闹头”)、劳动歌、情歌、风俗仪式歌、儿歌和长篇叙事歌等几种[4]6。2006年5月20日,吴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河池学院学报 2020年3期2020-01-18

  • 清商乐中的吴歌探析
    中,清商乐融入了吴歌等地方性民歌的风格,产生了重大变化。吴歌作为当时流行的地方性俗乐,在体制和形式上都对清商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意在围绕清商乐对吴歌进行简要的探究分析。关键词:清商乐  吴歌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2-0017-02一、吴歌吴歌,通常被认为流传于吴地。如今定义的吴歌经过考证是流传于今之江苏的南部、上海、安徽

    艺术评鉴 2019年22期2019-12-20

  • 浅析吴歌传承和保护的现状及对策
    程文文【摘要】吴歌是我国的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吴歌是吴语方言地区的广大民众所创作的一种文学,吴歌口口相传,代代相惜,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吴地人民的生活和习俗,在我国的文学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对于传统的文化的认知正在逐步的降低,吴歌的保存和传承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形势,甚至出现了传承人断层的现象,对传统的文学的吴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关键词】吴歌;传承和保护;现状及对策

    北方音乐 2019年21期2019-12-13

  • 唯吾独行(网络科幻长篇小说节选)
    人类出事的这天,吴歌正在家里一个人玩三国杀,他同时扮演着五个角色,并在自己的内心演绎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智斗大战,主君是他,忠臣是他,反贼是他,内奸也是他。吴歌吴歌结成了同盟,然后战胜了吴歌,接着找到了内奸吴歌,并在牺牲掉了吴歌的同时干掉了吴歌,最后,唯一存活的吴歌获得了胜利。好一场险象环生的智斗。吴歌获胜,人类败了,一道白光笼罩全球,笼罩了全人类,然后,全人类瞬间消失了,唯有吴歌得以幸存。在吴歌被白光笼罩的时候,他听到了一个奇怪的声音:“使用精神判定:是否

    荷城文艺 2019年2期2019-12-09

  • 吴楚两地古代歌谣比较研究
    的吴方言区。关于吴歌的起源问题顾颉刚在其《吴歌小史》中这样写道的:“吴歌最早起于何时,我们不甚清楚,但也不会比《诗经》更迟。可是因为《诗三百篇》的编者只收集了中原和江、汉的国风,长江以南的吴、越、楚都没有在风雅中占得一席地位。这也许是因为他们蛮夷鴃舌之音,还不足以登中原文化的大雅之堂的缘故。可是这并不能证明吴人没有歌,不会唱。”先秦时期吴地农业水平低下,生产能力与中原地区相比较而言明显处于弱势地位,但是吴地的山歌却是具鲜明的稻作文化特色的艺术。这其中必然意

    长江丛刊 2019年5期2019-11-15

  • 浅析民歌《茉莉花》之美
    花》;中国风韵;吴歌;扬州;齐鲁燕赵支脉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2-0061-01一、茉莉花之美“好一朵茉莉花……”当唱起这一首婉转悠扬的歌曲时,人们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江南茉莉图”,甚至自己就身处在一大片一大片的茉莉花海之中:白色花瓣嫩黄色花蕊浅绿色叶子—娇嫩芬芳的茉莉花—晶蓝透亮的河水从拱形的灰色石板桥下缓缓流过,悬山式瓦顶的木头房子浮在水面上,粉墙黛瓦,墙上镶嵌的百叶

    戏剧之家 2019年22期2019-09-17

  •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现状研究
    【摘要】本文以吴歌为例,从体系、政策、资金、基地等方面总结了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成功做法,并分析了在传承模式、传播方式、非遗本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健全模式、丰富宣传、生产性保护等六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吴歌【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世代传承的活的精神财富。然而在现代化、城镇化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加速失去原有存在土壤和社会环境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8期2019-07-09

  • 江南音一曲,传唱千年
    老的声音。山歌是吴歌中最常见的形式,唱出了吴地乡情。除此之外,吴歌还有号子、小调、风俗歌(有的叫仪式歌)、儿歌等许多样式。总之在江南水乡用吴语演唱的民间歌谣,都可以称之为吴歌。古老的吴歌被一代代人传唱,更具生命力。对于吴歌的保护、传播与传承,苏州也从未停下,并在变与不变中不断寻求新意。苏州人怎能不识吴歌曾经,苏州大街小巷,人人爱听那一曲委婉清新的吴歌。曾经,有个山歌协会还举办了一场对歌比赛,几百名山歌手在河两岸一字排开,歌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吴歌的盛况

    现代苏州 2019年11期2019-06-24

  • 民间音乐人的吴语情
    弹边唱自己创作的吴歌《苏州小吃》,吴侬软语的小调,让记者着实感受了一番江南文化的妙音。金志平是姑苏区沧浪新城南环第一社区的居民,他是一位吴文化爱好者,也是吴歌新韵艺术团的负责人。他自创的新吴歌,十分的接地气,为快节奏的生活平添了一份美好。音乐天赋与生俱来200多首曲子一饱耳福金志平从小就热爱音乐,喜欢吹箫吹笛,唱歌更是拿手戏。父亲当年吹箫的场景至今让他难忘。他记得,自己读初二时,向父亲开口要2块钱买竹笛,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却很支持儿子的梦想。“当时父亲对我

    现代苏州 2019年11期2019-06-24

  • 消夏渔歌传人的“春秋故事”
    美食,还有……听吴歌。与昆曲、评弹相同,它是江南特有的声音符号,在歌词与旋律中藏着吴地的气韵;与昆区、评弹不同,它是劳动人民随时吟唱的小曲,散发着自由与生活的气息。吴歌,和唐诗、宋词、元曲并列于文学之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地位,在明代曾被称为“一绝” 。此次,我们一起拜访两位吴歌传承人,一位将揭开春秋的秘密,一位则唱诵老苏州的旋律。品茶,听吴歌,这是江南苏州才有的夏季。自古以来,吴音轻清而柔缓,音韵之学独盛于南方,并以流利明晰,舒齐婉转著称于世,尤其是

    现代苏州 2019年11期2019-06-24

  • 关于吴歌地域范围的研讨
    ”其实就是“四面吴歌”,这是因为当时楚国疆域发生了很大变化,“楚歌”与“吴歌”也得以有了充分的交融。本文主要从吴歌和楚歌起源、楚歌和吴歌的地域关系、吴歌和楚歌的表现手法、吴歌和楚歌的传承四个方面来论述。关键词:吴歌   江南地域   民间山歌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0-0007-02一、关于吴歌和楚歌起源(一)吴歌和楚歌的主要

    艺术评鉴 2019年10期2019-06-14

  • 吴歌产生源头探究
    说勾吴、攻吴的。吴歌和其他民歌一样,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必然是体现了当地初民的生活、生产、祭祀等习俗,并口口相传不断发展。殷商末年,传说周朝先公亶父有太伯、仲雍、季历三个儿子,老三季历的儿子叫姬昌,太王有意传位给季历,希望将来姬昌继位成就周朝王业。太伯、仲雍深知太王意愿,为不使太王为难,太伯、仲雍借替太王采药之名,毅然迁徙出走南蛮,来到长江南岸的衡山(今称当涂横山)一带。这儿地处长江下游,过去有一个大泽——丹阳湖,湖面广阔,湖边栽种的都是红杨。加上衡山上植物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11期2019-04-08

  • 囚徒
    胡二和村委会主任吴歌的先人都是看坟的。本来,看坟人就很苦,从山东逃荒要饭过来的。等到了解放初期,胡姓吴姓的人已经占到村子里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大致平分秋色。可是,自解放前,村里就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胡姓吴姓互不通婚。这样,就苦了村里的姑娘后生们。还有一个规矩,就是胡吴两姓婚丧嫁娶彼此人去但不必花钱送东西。有个别年轻人企图破坏这规矩,结果遭到老年人的谩骂。胡二的父亲在村里过去是赶大车的,他们弟兄三个,还有两个妹妹。胡二从小缺心眼,上学也不太好,考试总给班上扯后腿

    长江文艺·好小说 2018年5期2018-05-18

  • 长江下游吴越文化中的田歌
    行深入研究。二、吴歌与田歌的关系《楚辞》中有对吴歌最早的文献记载:“宫廷震惊,发激楚些。吴歈蔡讴,奏大吕些。”歈即歌也[3]。左思《吴都赋》“荆艳楚舞,吴愉越吟。”吴越两国同处长江下游地区,语言相似,习俗、文化都有交融合流的现象,吴愉、越吟为吴越歌谣,在历史上统称“吴歌”。汉魏以后,江汉流域的故楚之地和长江下游的吴越地区歌谣亦比肩共举,统称“吴声西曲”。吴越地区自古以来一直是经济文化活跃之地,吴歌的发展也经历了两个繁荣时期。一为东晋、南北朝时期,此时是南方

    大连大学学报 2018年2期2018-04-11

  • 苏州吴歌的文化考察与现实意义
    215011)吴歌的定义,比较典型的是顾颉刚归纳的传唱于“自江以南,自浙以西”[1]603一带的民歌民谣。可见吴歌是指包括今天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等同属长江下游及太湖流域、同属吴文化范畴、同讲吴语方言地区的民歌民谣。一、吴歌的历史变迁与典型代表吴歌历史悠久,“不会比《诗经》更迟”[1]603。有关吴歌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屈原的《楚辞•招魂》:“吴歈蔡讴,奏大吕些。”汉代王逸注曰:“吴、蔡,国名也。歈、讴,皆歌也。”[2]可见当时吴歌被称为“吴歈”。关于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3期2018-04-03

  • 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歌”保护与传承的措施探究
    管恒川摘要:吴歌是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历了三千多年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主要是以吴语或吴音的演唱方式在吴地流传的民俗歌谣,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吴地人们的劳动生活和民俗文化。但是现在吴歌文化的保存和传承面临着严峻的现状,尤其是吴歌的传承人出现断代的问题,吴歌的保护措施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歌的保护和传承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吴歌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关键词:吴歌 非物质文化 民俗歌谣 传承 保护中图分类号:

    艺术评鉴 2018年2期2018-03-09

  • 囚徒
    胡二和村委会主任吴歌的先人都是看坟的。本来,看坟人就很苦,从山东逃荒要饭过来的。等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胡姓吴姓的人已经占到村子里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大致平分秋色。可是,自新中国成立前,村里就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胡姓吴姓互不通婚。这样,就苦了村里的姑娘后生们。还有一个规矩,就是胡吴两姓婚丧嫁娶彼此人去参加但不必花钱送东西。有个别年轻人企图破坏这规矩,结果遭到老年人的谩骂。胡二的父亲在村里过去是赶大车的,他们弟兄三个,还有两个妹妹。胡二从小缺心眼,上学也不太好,考

    福建文学 2018年3期2018-03-06

  • 苏州吴歌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前景探析*
    215011)吴歌是吴语地区的歌谣,是吴文化的典型代表。“历史上采集吴歌,多以苏州为中心。”2006年,由苏州市申报的以芦墟山歌、白茆山歌、河阳山歌等为典型代表的吴歌遗产项目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有着特殊价值和意义的苏州吴歌,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关注和保护,但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也陷入了难以存续的窘境。一、保护与传承的成效近年来,在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当地群众的积极努力下,苏州吴歌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相比其他地区走在了前列,尤其是芦墟、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4期2018-01-31

  • 吴语对吴歌的影响
    业技术学院吴语对吴歌的影响邢雯芝/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本文主要从文学的角度,阐述了自古以来吴语对吴歌的影响。文学;吴语;吴歌;影响在中国文学史上,吴语对歌曲、戏文、话本小说、弹词说唱、俗谚笑话等方面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主要来说,以吴语为载体,形成了吴歌、吴语小说和地方戏曲等吴语文学。吴歌,是指在吴语区内流行的民歌和歌谣,是文学史上对吴地民歌民谣的总称。迄今为止,唐末五代十国时吴越王钱鏐唱的一首即兴的山歌是最早用吴语记录的山歌。吴歌发源于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地区

    大陆桥视野 2017年10期2017-12-23

  • 试论吴歌的语言风格美及其成因
    10036)试论吴歌的语言风格美及其成因史灿方(江苏开放大学, 南京 210036)吴歌是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吴地文化遗产。本文探究了吴歌的四大语言风格美,即音律的和谐美、用典的意趣美、修辞的含蓄美、平实的质朴美,并对其两大成因——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吴歌;语言风格;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歌,顾名思义,是指吴语地域的歌曲。“吴地的歌谣,即太湖流域的歌谣。”[1]历史上吴语地域包括环太湖流域的江苏苏州、无锡、常州地区和浙江湖州、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6期2017-12-14

  • 吴语对吴歌的影响
    了自古以来吴语对吴歌的影响。【关键词】文学;吴语;吴歌;影响在中国文学史上,吴语对歌曲、戏文、话本小说、弹词说唱、俗谚笑话等方面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主要来说,以吴语为载体,形成了吴歌、吴语小说和地方戏曲等吴语文学。吴歌,是指在吴语区内流行的民歌和歌谣,是文学史上对吴地民歌民谣的总称。迄今为止,唐末五代十国时吴越王钱鏐唱的一首即兴的山歌是最早用吴语记录的山歌。吴歌发源于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地区是吴歌产生发展的中心地区。原始吴歌起源很早,但《诗经》中没有收录吴歌

    大陆桥视野·下 2017年5期2017-06-19

  • 在昆山寻觅遗落的文化
    湖渔民的民歌,是吴歌的一种,吴歌是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水乡吴地民歌民谣的总称。自古以来,吴歌以清新的风格、委婉的曲调和吴侬软语的声腔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表达着广大民众的美好愿望和情感,被人们称之为“天籁之音”。吴歌委婉细腻、含蓄缠绵、语言清丽、比兴巧妙的特点对我国文学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屈原在《楚辞·招魂》中描述宫廷声乐时就有对吴歌的记载,李白、刘禹锡都曾作过典型的吴歌《子夜曲》。“远听好似银铃声,近听胜过凤凰鸣。”苏州昆曲、苏州评弹最早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吴

    小演奏家 2017年4期2017-05-12

  • 论南朝吴歌的艺术性
    学艺术研究论南朝吴歌的艺术性曹仪敏(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江苏无锡 214063)东晋南朝的吴歌大多描写青年男女的感情生活,其中既有男女相恋的欢喜娇嗔之作,也有女子暗恋男子的相思切切,而表现尤多的是女子失恋后的哀伤。东晋南朝时期的吴歌创作具有明显的吴地地域性特色,集中表现江南边地的意象密集。此外,一部分吴歌的创作明显受到了前代文学的影响。吴歌的产生既是社会风气自发影响的产物,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分野所带来的必然结果。魏晋南北朝;吴歌;艺术特色;产生原因吴歌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3期2017-03-28

  • 吴语闲话
    食有“腌笃鲜”。吴歌《献灶歌》有“蹄子笃笃、鲤鱼烧烧”。其笃字皆久烹久烧之意。白字而记其本音耳。正当作煮,古读如笃。而从者音之字同此,如:都、堵、睹、暏、赌、陼、屠、阇、瘏等,古音皆定纽,今仍存其音。笃篮球 殳投说文曰,殳,以杸殊人也。案,殳,甲骨文作,从又,象以手掷,故其本义当为掷也。说文所谓以杸殊人者,引申义耳。后作投,本已从又,即右手,复从手,意象重复,增生字耳。而伇、役、祋、杸、掷等亦其后起字也。殳,吴语俗作笃,如叶祥苓《苏州方言志》九章第二十一游

    苏州杂志 2017年1期2017-03-14

  • 吴歌中性与爱情的象征
    214000)论吴歌中性与爱情的象征朱翊叶(无锡太湖学院,江苏 无锡 214000)吴歌指的是用吴语演唱的、流传于江浙等吴语地区的民间歌谣。作为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吴歌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从明朝时期冯梦龙的《挂枝儿》,到顾颉刚先生的《吴歌甲集》,再到《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许多先人和前辈们将吴歌的歌词用吴地的方言记录,形成了很多文本,努力追求原生态的保护和传承。笔者通过研究这些文本中吴歌的歌词后发现,大部分的内容是以表现男女爱情为主。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1期2017-01-24

  • 爱苏州,怎能忘了那一曲吴侬软语
    。”白洋湾山歌是吴歌的一个分支,这首“盘答歌”,刁钻的问,妙趣的答,加上山歌手天然质朴的唱腔,听来让人回味无穷。古老的山歌只有被一代代人传唱,才能获得生命力。从山歌到吴歌,其中的历史、流变不得不谈。当孕育山歌的自然环境逐渐丧失后,吴地山歌又是怎样一路艰辛从历史中走来的呢?吴歌史话如果提起一些老歌,恐怕连今天的80后、90后都能哼唱一两句出来,比如《四季歌》、《天涯歌女》。这些民国时期乃至于今天流行的动听旋律,最初都源于太湖流域的山歌,或者叫做吴歌吴歌,是

    现代苏州 2016年22期2016-11-24

  • 苏州地区民歌文化探微
    赵欣怡摘 要:吴歌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民歌凭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吴歌的核心内容,代表着吴歌的精髓。本论文拟从苏州民歌的源流及发展、苏州民歌的地域性特征以及苏州民歌的传承与保护等三个方面探索以苏州民歌为典型代表的吴歌的文化特征,以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苏州民歌的演变历程,总结苏州民歌的内在特征,并力求唤起政府和人民对苏州民歌的重视和保护。关键词: 苏州地区;民歌文化;吴歌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5期2016-07-09

  • 从“吴声歌曲”看南朝时期的江南文化
    书·乐志》曰:“吴歌杂曲,并出南,东晋已来,稍有增广。其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盖自永嘉渡江之后,下及梁陈,成都建业,吴声歌曲起于此也。”[1]吴歌的产生地是六朝都城建业及周围一带的江南地区,因这一带被称为吴地,所以其民歌就称为“吴歌”。吴歌共有326首,占据了南朝乐府的大部分篇幅。吴歌以江南地区的自然风貌、生活场景和风俗人情为主要创作对象,风格清丽淳朴、婉转缠绵,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以往学者多关注南北朝民歌的异同、民歌中的女性意识、吴歌的歌谣特

    文教资料 2016年23期2016-03-16

  • 鲍照婚恋诗对东晋南朝吴歌的承变
    婚恋诗对东晋南朝吴歌的承变王 菲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摘 要:在鲍照204首诗歌当中,婚恋题材的诗歌有59首。这些婚恋诗在形式结构、内容情感、表现手法上体现了对东晋南朝吴歌继承和创新。形式结构上,一方面继承了五言四句的形式,一方面将组诗发展为拟乐府诗,将五言诗变化为七言诗;内容情感上,继承吴歌男女爱慕、相思、誓言之诗,开拓夫妻之诗、兴寄之诗;表现手法上,继承吴歌的含蓄手法,发展兴寄象征手法,雕琢华丽晦涩的语言,述写郑卫之音。关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3期2016-03-07

  • 非遗“吴歌”的活态传承探微
    赵 娴 申 林吴歌,是指用吴语演唱的,在吴越地区流传的民歌民谣的总称。它是几千年来父辈留给我们的文学瑰宝,更是音乐财富。吴歌于2006年被收录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类别”中。在吴歌一系列的传承活动中,大部分研究是以探讨其文学形态为主的,而它的传承仍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吴歌,实则为声音的文化,却因文献中缺乏音乐文本,始终在音乐的传承上鲜有突破,传统作品无人问津,新作品难以获得认同。笔者认为,若要使吴歌这一古老的中国传统音乐艺术散发

    非遗传承研究 2016年2期2016-02-02

  • 两个影子
    了,就连高中同学吴歌都这么说。吴歌没考上大学,好在他头脑活络,去了家房产公司。老板知道吴歌有我这层关系,专门派他跑审批。不过,一起吃个饭也好,收点小礼品也罢,我事先都有说明,自己做不来主,工作上的事,免谈。吴歌说:“知道,一切都按章办事,不会为难你。”儿子出生那年,主任升任副局长,我接了他的位置。工作上倒是顺风顺水,可家里就没那么清静了。一天,我对催要项目许可证的一名开发商发牢骚,老婆在学校带毕业班,害得家里乱糟糟。万没想到,几天后老婆就兴冲冲告诉我,她下

    微型小说选刊 2015年27期2015-11-17

  • 江南吴歌的来源及演唱特色
    ■高山泉江南吴歌的来源及演唱特色■高山泉吴歌,是文学史上对吴地民歌民谣的总称,它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吴歌,便是流传于江南这一带小儿女口中的民间歌曲。民间歌曲包括歌和谣两部分,歌一般说是唱山歌也包括一些俗曲之类,谣就是通常说的顺口溜。这一带大致是指长江三角洲的吴语地区。由于历史上历代区域划分不同,早期吴是吴国领域的概念,甚至包括现在的南京和扬州等地。现在所说的吴,是指吴语地区,包括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市,即是江浙沪等地的同一个语言文化圈,同属传统

    剧影月报 2014年2期2014-11-21

  • 吴歌英译在翻译课堂中的巧用
    171)一、引言吴歌是中国吴语地区民歌民谣的总称,在民间被称作“山歌”。 “吴语地区”这一概念,应该是指以苏州为中心的太湖周围地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行政区划基本属于江浙沪,范围大体上包括今浙江的嘉兴地区、江苏的苏州地区、上海的郊区各县等地。吴歌包括“歌”和“谣”两部分。“歌”就是“唱山歌”,也包括一些俗曲之类;“谣”就是通常说的“顺口溜”。吴歌是下层人民创造的口头文学,是具有浓厚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民间文学韵文。江南水乡吴文化地区孕育的吴歌,有其鲜明的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3年4期2013-08-15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与文化产品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 吴歌 文化产品 活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珍贵的传承,它来源于生产生活,是人类精神财富的积淀,具有发展产业的元素,如发源并主要流行于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的吴歌,一直是吴方言区人民生产生活气息的表达方式,也曾经是当时艺人的谋生手段和事业寄托。但吴歌作为一门艺术的研究,主要还集中在吴歌的文学价值和音乐特点上,在吴歌的传承和推广方面,尤其在面向大众、面向市场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如何发掘文化资源,生产文化产品,发展文化产业,使传统文化内涵以新的独

    商业经济研究 2013年14期2013-04-11

  • 吴歌的“源”与“流”
    214062)一吴歌,即吴地歌谣,在民间又被称作“山歌”,是指用吴语、吴音演唱的、流传于广大吴地地区的民歌民谣。这里所说的“吴地”,指的是包括苏南平原、杭嘉湖平原和上海地区在内的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这一地区在春秋时期属于吴国的领域或吴国的边缘,因此素以“吴地”相称,这一地域“从历史到现在,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大致是现在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地区,浙江的湖州地区和嘉兴地区的一部分,以及上海地区,即原江苏的松江地区”[1],因此,顾颉刚先生在《吴歌小史》中将吴歌

    文教资料 2012年22期2012-08-15

  • 探究“吴歌”在高校的传承之路
    诗园2006年,吴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穿越数千年时光,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凝聚了这个民族的深层文化基因和精神之魂。随着农耕社会的解体,曾广为流传的山歌在田野上已成绝响,以山歌休闲解闷、协同劳作、娱乐消遣的文化环境已不复存在。吴地山歌不仅渐渐被人们淡忘,更面临着存亡的挑战。因此,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对吴歌进行妥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就苏州地区而言,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通过对常熟的白茆山歌、太仓的

    飞天 2011年24期2011-08-15

  • 古老吴歌的当代崭新视角—评《唱歌就问歌根事——吴歌的原型阐释》
    汪榕培古老吴歌的当代崭新视角—评《唱歌就问歌根事 ——吴歌的原型阐释》汪榕培吴歌是吴语地区民歌、民谣的总称,在民间被称作“山歌”。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逐渐重视以及全国抢救民间文化工程的开展,吴歌的搜集整理及研究工作日趋升温。作为首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民间文学,吴歌研究无论是在资料的挖掘、观念的更新,还是在角度的拓展、方法的变革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同时,作为一种口头文学及文化现象,吴歌包含着丰富的文化精神内

    大连大学学报 2011年6期2011-08-15

  • 论交际翻译理论与吴歌中谐音双关语的翻译
    论交际翻译理论与吴歌中谐音双关语的翻译王丽萍(南京晓庄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谐音双关语在吴歌中运用相当普遍。根据Peter Newmark提出的交际翻译理论,提出吴歌译文必须明白、通畅、易懂,同时翻译吴歌中谐音双关语应采取的策略是把谐音双关语的字面意思和所隐藏的意思都翻译出来,或者是直接把谐音双关语所隐藏的意思翻译出来。交际翻译理论;吴歌;谐音双关语1. 吴歌中的谐音双关语吴歌是指吴语地区包括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市,即江浙沪等太湖流域地区的同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7期2011-08-15

  • 激情吴歌
    海容先生编著的《吴歌王的歌》一书,记忆的口子被重新捅破,水,无处不在的水流出,泛起,跳荡在脑海里……这时,我才明白我不能抽身退出,不能逃避,不能……不能躲开那散发泥土味的乡野场景,那追踪而来的声音。一条黄泥小路伸出小镇,踯躅在无休无止的延伸里……在它们和我们之间是江南收获过后的农田,有很多稻茬,可以听见寒蛩和泥土被搅动的声音,枝条划水的声音和农夫们的呼喊……成群的孩子像起落的麻雀,他们走向河滩,走向夹在房屋之间的稻麦场。有时他们离开稻草垛,他们划着水泥农船

    翠苑 2009年5期2009-12-31

  • 长谈
    来就来了!何言和吴歌住的这栋楼,属于“幸福山康”第八栋。他们分别供职于环保局和文化局的机关,照常例中午都不回家,各自在单位的食堂吃饭,然后回办公室打个盹。但今天他们约好了,一起回家做饭、吃饭,这是“最后的午餐”啊。他们已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下午一起去民政局办手续,从此以后,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他们结婚才两年,还没有孩子。在外人眼里,这是天造地设的一对,郎才女貌,不,郎也有貌,女也有才。没吵过架,没生过外心,日子过得很宁静。可为什么要离婚呢?现

    天池小小说 2009年7期2009-08-06

  • 吴语与吴歌
    动听。历史悠久的吴歌,是指在吴方言区内流行的民歌和歌谣。用“吴侬软语”演唱时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自古以来,以其风格清新,歌词委婉缠绵而驰名遐迩,并对历代文人诗词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吴歌古名吴歈、吴声,早在《楚辞》中就有关于吴歈的记载。东汉袁康所著的《越绝书》中有一首吴歌《南山有鸟》,据说是吴王小女幼玉所唱,其风格与《诗经》相近,首开吴歌中情歌的先河。汉乐府民歌中的《江南可采莲》,歌词道:“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闽南风 2009年12期2009-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