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与吴歌

2009-02-11 11:36顾建平
闽南风 2009年12期
关键词:鱼戏曲调莲叶

顾建平

吴语是全国七大方言之一。吴语的流行地域,主要分布在江苏苏州、上海和浙江绍兴一带。其最早可能是东夷的语言。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及民俗风尚的影响,吴语自成体系而具有丰富特色。其发音柔软婉转,齿音较重,且多带上声(第三声)、素有“吴侬软语”之称。而苏州一带的方言,在吴语语系中,尤为典型,其音色更为软绵一语三转,娓娓动听。

历史悠久的吴歌,是指在吴方言区内流行的民歌和歌谣。用“吴侬软语”演唱时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自古以来,以其风格清新,歌词委婉缠绵而驰名遐迩,并对历代文人诗词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吴歌古名吴歈、吴声,早在《楚辞》中就有关于吴歈的记载。东汉袁康所著的《越绝书》中有一首吴歌《南山有鸟》,据说是吴王小女幼玉所唱,其风格与《诗经》相近,首开吴歌中情歌的先河。汉乐府民歌中的《江南可采莲》,歌词道:“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描写采莲的劳动场面,既紧张,又欢乐,情趣优美。

到了南北朝时代,保存在《乐府诗集》里的吴歌,共326首。《晋书•乐志》说:“吴声杂曲,并出江南,东晋以来,稍有增广……”用吴语演唱,开始时都是清唱形式,后来发展到用管弦乐来伴奏。这个时期的吴歌,大都是一些婉约的情歌,例如“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秋歌》)。歌词已有较多的文学意味。

此后,南朝的鲍照,唐代的李白、白居易、刘禹锡,宋代的杨万里、范成大诸诗家,他们注意学习民歌的体裁和风格,写下了很多优美的民歌。例如“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妻同罗帐,几家流落在他州。”这是一首感情真挚,流传很久的吴歌。歌词最早见于南宋诗人杨万里的《竹枝歌》,在前面的序言中写道:他舟经丹阳县,听见舟子与纤夫讴歌解劳,他们唱道:“张哥哥,李哥哥,大家着力一起拖”。“一休休,二休休,月子弯弯照九州。”其声委婉,一唱众和。他有感而写成了这首《竹枝歌》。

明代的冯梦龙,是江苏苏州人,他对吴歌的搜集和整理作过很大的贡献。他编辑了《挂枝儿》和《山歌》等民歌专集。如在《山歌》中就搜集了民歌300余首,有许多篇幅都是直接讴歌劳动人民生活与爱情的优美诗篇:“栀子花开六瓣头,情哥约我黄昏头。日长遥遥难得过,双手扳窗看日头。”这首山歌鲜明活泼,在城乡广泛传唱,一直流传到今。

吴歌中也有一些是金刚怒目式的,具有强烈反封建、反压迫的斗争精神。如元代松江民谣:“满城都是火,府官四散躲,城里无一人,红军府上坐。”这是直接反映农民起义的真实写照。太平天国时的苏州民谣:“青竹竿,白竹台,欢迎忠王到苏州来。杀脱张、和两强盗,我伲农民好把头抬。”反映了广大农民对太平军的热忱拥护。

由于吴歌优美动听,有些曲调逐步为戏曲、曲艺所吸收,有的被改编到苏州评弹和苏州滩簧等地方戏曲之中,因此传播更广。特别是在江南一带发掘出来的一批吴歌,如《五姑娘》、《六郎娶小姨》、《赵圣关》等,都是长达一、二千行的长篇民间叙事诗,情节细腻曲折,唱词朴素生动。一些民间歌手用吴语曼声歌唱,更觉娓娓动听,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到了清末民初时期,吴歌日趋繁衍发展,曲调也更加丰富多彩,如《十二月花名》、《孟姜女》、《五更调》、《苏州景》等時调小曲,广泛流行,风靡一时。

“五四”运动以后,吴歌又被改编成流行歌曲,如电影《马路天使》中的插曲《天涯歌女》,就以《九连环》曲调为基础创新而成。《四季歌》则以《哭七七》调为基础创新而成的。这些歌曲,脍炙人口,都为群众喜闻乐唱。随后,以吴歌风味创作的新歌,也陆续出现。如《姑苏风光》、《太湖美》等歌曲,曲调清新流畅。

猜你喜欢
鱼戏曲调莲叶
心情如曲调般平衡缤纷
采莲曲
世界上最大的莲叶
撞色雅痞,撞色乐章
水果与诗
江南
和旧时的自己握手言和
植物占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