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瑶 马雪莹 崔月琪
(苏州科技大学,江苏 苏州 215004)
吴歌是吴地民歌民谣的总称,是吴地口头文学的代表,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蕴含丰富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历史价值。近年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得到了大力推进,地域性传统民俗文化和方言文化融入教学也逐渐得到重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吴歌以吴语为载体,以口头传唱的形式赋予了它贴近生活、简易明快的特点,使其兼具语言性与音乐性。将吴歌融入儿童音乐教育,打造特色音乐课程,能对学龄前或学龄期儿童语言教育与音乐教育起到启蒙作用。吴歌有趣的演绎形式、生动丰富的内容,也符合儿童好奇心强、喜欢游戏活动的心理特征,有助于调动和发挥儿童亲近吴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基于问卷调查与文献资料,本文将探讨吴歌融入儿童教育这一命题的价值体现,分析该命题的现状与研究困境,从家庭、学校、社会等角度找寻吴歌融入儿童教育的路径。
自1999 年教育部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来,各地积极响应,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吴歌融入儿童教育能够在助力素质教育工作推进中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吴语唱作这一特质对国家保护方言、推广方言教育等文化工程皆具极佳的辅翼作用。将吴歌融入儿童教育,增加儿童对地方性语言与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有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于地方特色课程开发与音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创新也有益处。
1. 有助于儿童道德品质的培养
儿童时期是培养个人良好品德,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期。将吴歌作为一种别样的音乐教育形式,儿童在教师引导下聆听、歌唱吴歌,可在这种新形式音乐教育中浸润心灵,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道德教育、培养优良品德。如吴歌童谣“一根竹竿容易弯,三缕棉纱拉断难;猛虎落在平阳地,不愁力小怕孤单”体现了劳动人民从生活中体悟出的“团结一致、方有可为”这一美好品德。这些德育元素可随吴歌的乐调进入儿童内心,能够提升儿童的道德品质,为儿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奠定基础。
2. 有助于儿童智力水平的提高
在引导儿童唱念吴歌童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教育环境,让儿童通过自主认知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吴歌中蕴含丰富的自然知识、民俗知识,如,“正月正,闹元宵。二月二,撑腰糕。三月三,眼亮糕。四月十四,神仙糕……九月九,重阳糕。十月十,粞团子末盐芥包。十一月,雪花飘。十二月,杀猪过年蒸年糕”。儿童在唱念童谣的同时感知传统风俗风物,既能够扩充文化知识储备,又能够培养儿童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吴歌采用多种艺术手法,形式对仗,有着形象化的拟声词、叠词,能够对儿童起到文学启蒙的作用。吴歌用方言演唱的特质亦能帮助儿童在吴歌乐曲中构建方言意识,理解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体悟方言之美,有助于儿童对语言形式的体察,从而培养乐感与语感。吴歌中包含的大胆丰富的想象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如“萤火虫,夜夜红,飞来飞去像灯笼,小灯笼呀小灯笼,借我一盏用一用……”运用比喻描绘出夜间萤火虫飞舞的画面,引导儿童展开想象力,体悟文学语言与音乐语言艺术,为理解和创作文学或音乐作品打下基础。
此外,吴歌形式多样,无论是一唱一和的对唱问答,还是猜谜一样的急口令,都符合儿童喜爱探索的天性,能够有效提升儿童的反应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如“啥个穿白又穿青?啥个穿件黑背心?啥个穿的茄花色?啥个穿的十样景?洋鸦鹊穿白又穿青;喜鹊穿件黑背心;鹁鸪穿的茄花色;野鸡穿的十样景”。一问一答,尽显趣味,在无形中提高了儿童与同伴或与家长、教师的对话交流能力。
3. 有助于儿童体育方面的锻炼
许多童谣在唱念时融有儿童与同伴、教师、家长间的游戏互动,因此能够增加儿童在校内或是家中的锻炼活动,如吟唱吴歌童谣“摇船,牵磨,共带,做饼对人家。大饼对开来,小饼自家吃”时,家长可带领孩子模仿歌词动作,两手握小儿手,做摇船牵磨的样子。再如“大麦小麦,豌豆开花变麦。沉三斗,收三石;娘也吃一碗,爷也吃一碗……”,唱这首童谣时,两童左右手交同对拍,作打麦状,在模拟劳动的同时锻炼了身心。
4. 有助于儿童审美素养的提高
优美的音乐是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的绝佳方式。苏州话的音乐性加之吴歌美妙的旋律、生动的节奏能够给儿童带来极佳的审美体验,使其充分感受口语文学之美,是儿童获得音乐启蒙、审美启蒙的极佳通道。如“新打快船塘里划,开出纱窗满塘花;船头上一对金狮子,船艄上一盆玉兰花”,绘声绘色地描绘出江南水乡船在塘中行驶的画面,将船划过池塘形成的涟漪比作水中花,极具美感和画面感。且第一句、第二句与第四句皆以“hua”韵做结,增强了音律感,让儿童在唱念中逐渐学会发现美、感受美、享受美,培养审美意识和能力,从而逐渐达到运用美与创造美的境界。
5. 有助于儿童劳动教育的落实
吴歌题材丰富,其中包括劳动歌。儿童可从中体悟传统乡土文化,感受劳动场景,积累生活经验,树立劳动意识,让劳育课堂更为贴近现实。如“天河朝北,家家人家磨夜作”“芒种忙,芒种忙,哪有闲人在路旁,男人手里一把秧,女人手里挎篮桑”。劳动人民的勤劳尽显其中。若将劳动主题吴歌与适合儿童实践的劳动活动相结合,不仅可以加深儿童对此类吴歌的理解,也能让儿童感悟劳动的乐趣与辛苦,增加儿童对劳动的认知,更加亲近、理解劳动人民,促进儿童自觉投身劳动。如此一来,劳动教育的效果将会显著提升。
随着当今社会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也愈发受到重视。在运用得当的情况下,音乐本身可以依仗自身的旋律、节奏等来影响人的精神和内心世界。若能正确引导儿童积极正确地参与吴歌音乐教育中,吴歌优美的旋律定能有助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在唱念吴歌时有助于儿童获得愉悦的体验和记忆。部分吴歌所需的肢体动作能增进同伴间、师生间、父母与子女间的互动,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帮助儿童充分感受生活之乐,增加正面情绪,调节负面情绪。吴歌的文本内容也满含温情,如“摇摇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糖一包,果一包,还有团子还有糕”。优质吴歌能够塑造和谐友好的成长环境,让儿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给儿童留下温暖的童年记忆,有助于儿童个性的塑造。
将吴歌融入儿童教育的社会性价值主要体现在发扬吴文化上。一方面,作为一种使用吴方言演唱的口头文学,吴歌是极为重要的方言资源。用母语表达思想是最习惯、最快捷、最准确的;各民族和族群母语或各地的汉语方言都是地域内广大群众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是民族或族群文化、地域文化的最重要载体。[1]将吴歌辅以吴语教育,能够增加儿童接触并使用吴语的场合和学习并掌握吴语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儿童吴语交际能力,是吴语传承与推广的有效途径。着眼于全国,这样做可以助力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维护多样化语言生态,构建多元文化社会。另一方面,吴歌是吴地人民从生活中取材的智慧结晶,蕴含了真实而又生动的吴地的社会风貌和风土人情,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吴歌融入儿童教育,让儿童对吴地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生活图景、思维方式等有所认知,有助于吴地民俗文化的传承,增强儿童的地方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发扬地方特色,有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性发展。
第一,从社会层面看,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吴歌被归入第一大类,即“民间文学”类。吴歌的采风、收集、整理、记录等抢救性、保护性工作已有序展开,大量有关吴歌的书面资料也已得到出版,如《胜浦山歌》《芦墟山歌集》等。这种“纸质化”的保护虽然是吴歌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手段,但从形式上来看忽略了吴歌作为民间音乐传唱性质的表现,与其口头传承方式相悖。正因如此,生存空间本就日益萎缩的吴歌更难为社会大众所熟识,将其与儿童教育相融也因书面资料的学术化和小众化、传唱人稀缺断代等问题而面临一定困难。
第二,从学校层面看,吴语方言融入课堂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探究初具规模,如苏州市吴江区桃源幼儿园、杭州市萧山区义蓬第一小学等学校都已进行了初步实践;苏州市大力组织各级学校开展“三话比赛”,每年均有超百所学校参与。将吴歌融入儿童教育的相关研究和实践的学校包含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淞南幼儿园、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等多所不同地区、不同层级的学校与教育单位。
从“吴歌进校园”问卷中统计出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8.2%的家长知道孩子的学校举办过吴歌相关活动。但是,有六成家长认为学校组织的吴歌活动存在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的问题,超过半数的家长认为学校开展的相关活动不够专业。如何将吴语教育与吴歌教育有机结合以获取更大的收益、吸引更多的人群和学校团体参与吴歌教育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第三,从家庭层面看,在问卷调查中,有57.73%的家长愿意让孩子参与吴歌教育活动,78.88%的家长希望吴歌体现民俗文化的内容能够融入儿童教育方面。由此可见,传唱吴歌的家庭氛围虽然较淡,但很多家长依旧重视民俗文化的熏陶,愿意让儿童在学校接受吴歌教育。
好的儿童教育就是要“充分激活儿童身体向着周遭世界的感受力,在不知不觉中让儿童充分舒展自我”[2],在对真善美的体验中使儿童获得幸福与乐观的感受。儿童教育的路径无论是从发展程度还是就具体的教育情境而言,都需要一个逐渐唤起的过程。吴歌作为吴越地区的传统歌谣,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古代的吴歌具有“音律的和谐美”“用典的意趣美”“修辞的含蓄美”和“平实的质朴美”四种语言风格。近现代的吴歌不断推陈出新,还加入了科普价值。正因如此,优秀的吴歌文化中所蕴含的文学及美学价值可以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途径融入儿童教育中,从而辅翼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在每个人的血脉中延续传承,对个体的一生起到关键性作用。吴歌因其日渐式微,影响力度相对较小,且与升学率并不挂钩,难以受到父母的重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吴歌融入儿童教育的进程。如果家长对吴歌有所了解,在闲暇之时与儿童共同观看吴歌的相关表演,讲述由吴歌改编的童谣,配合教师开展有关活动,让儿童在家中便可领略吴歌的传统魅力。同时,家庭与学校合力将吴歌融入儿童日常学习生活,不仅能让儿童掌握本地方言,而且能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生活习惯的养成和道德品质的发展。家长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对优秀传统吴歌进行了解和认识,陪伴儿童一起学习体验吴歌所蕴含的文化魅力,同教师一起共同建成吴歌学习之路。
学校教育是儿童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应遵循儿童教育的发展适宜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整合性原则,充分挖掘教育资源。
在吴歌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教师应基于儿童视角进行选择,挑选简单易记的童谣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所选的吴歌还需要符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彰显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在吴歌教学方式上,教师应提供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具有个别差异性的课程及教育教学实践。教师应将现代教育理念与传统教育相结合,将儿童本位的现代教育理念与古代的诗教传统相结合。学校应以儿童为本,为儿童欣赏吴歌童谣提供条件,给予儿童发挥自主性和自由探索的空间,主动构建起儿童对吴歌的认知桥梁。
教师可以通过将吴歌童谣具象化,组织孩童进行相关娱乐游戏,与儿童一起乐学吴歌。如教师可以利用吴歌童谣“一箩麦,二箩麦,三三见九拍大麦”组织儿童进行与吴歌对应的游戏活动,让儿童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和乐趣的同时与同学展开互动,加深印象。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改编童谣,与儿童一起趣学吴歌。如将吴歌中的童谣进行大众化改编,与当下流行的曲目相结合,让儿童在学习吴歌中享受乐趣。以胡棣中心幼儿园为例,自2012 年以来,该幼儿园吴歌创作团队就开始进行吴歌教学,开创性地把吴地童谣融入其中,改编了一批适合孩子们传唱的新吴歌。教师还可通过举办竞赛与儿童一起智学吴歌。“方言竞赛极大地激发了幼儿习练方言的浓厚兴趣”[3],教师可以将吴歌中的科普类进行挑选,举行吴歌知识问答比赛,让儿童在阅读吴歌、进行趣味知识竞赛的同时习得常识与知识。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教师能够选择多种手段将吴歌融入教学活动。教师在进行各类活动时,应当根据儿童的性格特点从旁给予儿童科学引导,鼓励孩子唱诵童谣。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还应当讲授吴歌意蕴,传递吴歌之趣、吴歌之美,使儿童感受和理解吴歌的丰富内涵。蒙台梭利提出,6—12 岁是儿童增长学识和艺术才能,是有意识地学习时期。因此学校与教师应当把握好时机,研习吴歌融入教学的方法,同大众共同构筑吴歌学习之途。
我们应顺应融媒体时代潮流,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有机结合,创建吴歌教育的多元载体。中国音乐学院教授赵塔里木说过:“民族音乐要传播,必须有载体和平台。”由于吴歌主要是以口头传唱的形式流传,因此需要借助社交媒体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用。我们计划从儿童教育的角度出发,将吴歌优质的内容与音频同微信公众号相结合,利用平台对吴歌进行推广。当下,已经有社会人士建立了“吴歌保护工作协作体”,通过历史、文化、音乐、民俗等跨学科合作,推动吴歌研究走向深入,赋予古老吴歌新生命,共同构建吴歌学习的路径。
吴歌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因为民间童谣具有深远的历史沉淀,浓缩风土民俗,展示道德风范,传递智慧信息,开拓了一条情系儿童心灵的文化和音乐的通道[4],将吴歌融入教育能够起到科普知识、传承习俗的作用,所以,我们应当寻找正确的途径,发扬中国的诗教传统,将其恰当地融入儿童教育之中,在结合儿童自身特性的基础上,采用较适宜的方法调动儿童自身的积极性来走进吴歌世界。面对吴歌中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部分,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挖掘优良吴歌资源,通过各类社交网络媒介,将吴歌以音频和视频的方式进入大众视野。同时在媒体报刊上加以宣传,增加大众对吴歌的兴趣,充分把握其内涵与价值,构建吴歌教育体系,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对吴歌“三位一体”的保护与传承,推动我国保护方言工程的完善。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相互配合,优秀吴歌能够更好地融入儿童教育之中,为儿童的成长增添精神力量和实践机会,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