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萍
(南京晓庄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211171)
吴歌是中国吴语地区民歌民谣的总称,在民间被称作“山歌”。 “吴语地区”这一概念,应该是指以苏州为中心的太湖周围地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行政区划基本属于江浙沪,范围大体上包括今浙江的嘉兴地区、江苏的苏州地区、上海的郊区各县等地。吴歌包括“歌”和“谣”两部分。“歌”就是“唱山歌”,也包括一些俗曲之类;“谣”就是通常说的“顺口溜”。吴歌是下层人民创造的口头文学,是具有浓厚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民间文学韵文。江南水乡吴文化地区孕育的吴歌,有其鲜明的特色:委婉清丽、温柔敦厚、含蓄缠绵、隐喻曲折。吴歌具有浓厚的水文化特点,它如涓涓流水一般,清新亮丽,一波三折,柔韧而含情脉脉,和吴侬软语有相同的格调,有其独特的民间艺术魅力[1]。吴歌多咏爱情生活,与“西曲”中多述商旅生活、水边离情,及北方民歌多勇武粗扩的风格有很大的不同,因而独具一格。吴歌历来被认为是文学史上的一绝。吴歌被称为“天籁”之音,属于非物质口头文化遗产。在苏州大学汪榕培教授的积极倡导和努力下,编译出了 《吴歌精华》一书 (于2003年5月出版)[2],收录了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吴歌101篇,可谓精之又精。笔者有幸参与了本书的整个筹备和编译阶段,本文中所有例子皆取自该书。
在笔者所教的汉英笔译课堂中,通过适当引用 《吴歌精华》中的例子,可以让学生对汉英语言和文化差异、翻译中的直译和意译等争论有更直观的了解和掌握。在汉英翻译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英汉语的语言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英语是“法治的语言”,而汉语是“人治的语言”,意即英语句子结构严谨周密,表现手法上注重组织性和逻辑性,反映英美人的思维方式和做事风格。而汉语行文讲究“形散而神不散”,句子结构的连接较松散,主谓宾没有形式标定,主谓之间关系松散,宾语无定格、无定位,主语的超句承接功能很强。汉语这种松而不散的特点与英语的严谨以及注重逻辑性的组织结构形成鲜明的对比。英汉差异可以总结为:英语句子重形合(hypotaxis),汉语句子重意合(parataxis);英语造句用的是营造学手法,汉语造句用的是编年史手法;英语中无生命主语多,汉语中有生命主语多;英语是静态型语言汉语是动态型语言[3]。了解英汉句法差异是做好汉英翻译的前提。
中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说过,“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们认识英语和汉语的具体差别”[4]。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差异,掌握两种语言形式间各自的转换规律,并在翻译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转换和调整,用符合译语的表达方式进行翻译,才能使译文通顺、流畅和自然。
例1:思欢不得来,抱被空中语。月没星不亮,持底明侬绪。 (《读曲歌》)
译文:As my love does not come tonight,//I have to hold the quilt and stay alone.//As stars without the moon aren’t bright,//I can hardly make my longings known.(Humming Songs)
分析:从这首《读曲歌》的英语译文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英语“行合”和汉语“意合”的差异。汉语原文的前面两句没有主语,直接以动词“思”和“抱”开头,而英语译文就必须把隐含的主语译出来,否则不成句。同时,原文是意合语言,分句之间不用任何关联词语。从译文中的两个“as”可以看出英语的形合性以及西方人的分析性哲学思维,注重逻辑推理,语句中各成分具有表现语法、逻辑关系的显著外在特征。
例2:山歌好唱口难开,樱桃好吃树难栽,白米饭好吃田难种,鲜鱼汤好呷网难扳。(《山歌好唱口难开》)
译文:It’s easier to sing the ballad than open my mouth;//It’s easier to taste the cherry than plant the tree;//It’s easier to eat the rice than plough the fields;//It’s easier to sip the fish soup than draw the net.
分析:从这首浅显易懂的吴歌及其译文中学生就能很容易理解“英语中无生命主语多,汉语中有生命主语多”的差异。
“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发展的产物,都有着其久远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史、社会制度、生态环境、宗教信仰、民族风情等,因此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定的词汇、成语、典故等‘文化特色词’反映这些观念和事物[5]”。也就是说,文化特色词是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6]。文化特色词承载着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中国作为古老而文明的东方古国,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堆积,其中拥有大量丰富的文化特色词,如何将这些词汇很好地翻译成英语,将色彩斑斓的民族文化传递给目的语读者,让他们领略到浓厚的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需要在翻译方法上付出大量的努力,总结出更有效的翻译策略。在翻译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关注英汉之间的文化差异并与学生一起探讨文化特色词的翻译策略。请看以下几例:
例1:手插黄秧口唱歌,四面八方都听我。(《听仔山歌毛病少》)
译文:When I sing while working in the fields,
My songs will spread far and wide.
分析:“插黄秧”是吴语地区水文化的特色劳作方式,在翻译时宜采用归化的策略,否则目的语读者很难理解。
例2:种田郎立勒田里唱山歌,出家人坐勒庙里念弥陀,念一生弥陀勿会上西天去,唱一支山歌拨我妹妹暖心窝。(《山歌唱暖妹心窝》)
译文:Farmers in the fields sing love songs//As monks in temples pray Buddha all along.//Life-long prayers can’t bring monks to Heaven,//But a love song warms my love’s heart for long.(A Love Song Warms My Love’s Heart)
分析:首先,这首吴歌中的“念弥陀”是中国佛文化的体现,这里译者用的是直译法,使译文既保留原文的生动形象,传达原文的意义,还能帮助英语读者充分理解原文的含义。同时,这首吴歌中有中国民歌特色的称呼“哥哥”“妹妹”,译者对这一特色称呼同样用的是归化的译法“my love”。其次,汉语句子相对比较简短,而英语句子相对比较繁复,汉译英时应化简为繁。
直译和意译历来是翻译中的两大基本倾向和争论所在。一般来说,源语能否直译或意译成目的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源语文章的文体。但这也不是绝对地说科技性、政论性、学术性的文章或新闻报道可以直译,而民歌、散文、戏剧或电影剧本则不能。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采用何种方法,而在于如何根据不同文体确定使用某种方法的程度。任何文章都无法严格地说仅按直译或意译一种方式进行翻译,而且直译和意译本身又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度”。在汉英翻译教学中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请看几例:
例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黄金再多有分量,光阴错过无处寻。(《寸金难买寸光阴》)
译文:An inch of gold//Cannot buy an inch of time.//You know the weight of gold//But cannot retrieve the time.(An Inch of Time)
分析:这首吴歌是学生从小就熟悉的,学生非常感兴趣,可以先让学生尝试自己翻译,然后就直译更好还是意译更好进行讨论,最后可以得到好几个不错的译文。
例2: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 (《懊侬歌》)
译文:The journey from Jiangling to Yangzhou//Covers three thousand and three hundred li.//The first one thousand and three hundred is slow//And there are still two thousand li to go.(Songs of Worries)
分析:这首吴歌也是非常浅显易懂,学生很容易就能译出来。
例3:朝登凉台上,夕宿兰池里。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子夜四时歌》)
译文:I climb the terrace when the day is bright,/And stay beside the lakeshore for the night./I collect lotus when the moon sheds light/And pick the seeds,with my sweetheart in sight.
分析:谐音双关语是吴歌最重要的表现手法及艺术特色,在吴歌中运用得相当普遍。但是在把吴歌翻译成英语的过程中,这种谐音双关语给翻译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此歌中“芙蓉”即“夫容”的谐音,指被女性所钟爱的男子或丈夫;“容”是仪容的意思。 “莲”谐“怜”,“莲子”即“怜子”,译成口语就是“爱你”。这首歌曲显然是女子的口吻,“乘月采芙蓉”者,乘月会情郎也,“夜夜得莲子”者,即每个晚上都能得到同你相爱的机会,这两句其实是一样的意思[7]。在翻译这首诗时,建议把它的两层意思lotus和my sweetheart都译出来,让译语读者能领略到吴歌特有的魅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歌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千百年来,吴歌一直都是吴地人民抒发情感、歌唱生活的重要方式。随着现代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吴歌都已经成了活“化石”了,基本上没有年轻人知道吴歌了。所以在翻译课堂中适当地引用吴歌语料,让学生了解和尝试翻译吴歌,让更多的年轻人知晓吴歌了解吴歌从而做好吴歌的宣传者和传承者。
[1]王丽萍.从”三美”原则看吴歌英译[J].时代文学,2011,(10).
[2]汪榕培,等.Gems of the Wu Ballads[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3]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毛荣贵.英译汉技巧新编[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5]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6]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7]王丽萍.论交际翻译理论与吴歌中谐音双关语的翻译[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