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颖,陈红艳
(湖北大学 图书馆,湖北 武汉 430062)
由于人们对信息自由获取、快速交流的强烈需求,互联网已经成为许多信息资源大量上载和传播的最重要媒介。互联网上各种免费信息资源和开放存取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获取便捷、信息更新快,同时具有很强的用户参与性和交互性,在教学与学术研究领域中,充当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高校图书馆在开展学科服务、知识服务的过程中,如何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网络上海量信息资源就成为学科馆员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
Internet上搜索引擎数量已达到3000个左右,已成为人们检索网络信息资源必不可少的工具。 较为优秀的中文搜索引擎如雅虎中文、网易、天网、新浪搜索等。知名度较高的国内外搜索引擎如百度、搜狐、Yahoo、Google等。 还有一些学术搜索引擎,如Google Scholar、Scirus等,用于搜索学术文献,包括同行评议的论文、学位论文、图书、预印本、技术报告等,涉及各学科领域。网络上还有大量的由志愿者编辑、审核、构建的小型网络信息资源导引库或开放目录,为用户提供某些类别或主题的信息资源导引。
虚拟图书馆主要是将大量的网络文献按照某一学科、某一领域加以组织,以主题树或数据库结合超文本链接的方式供用户浏览或查询。在国内人们通常称其为学科导航。著名的英文虚拟图书馆 the WWW Virtual Library(http://www.vlib.org)提供几乎所有领域的学科资源导航。 国内的学科导航系统如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建设的“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库”,先后完成了217个重点学科的导航库建设,共收录了6万多个较重要的学术网站,帮助高校科研人员快速、准确地获取权威机构、出版物、专家、学术动态等信息。
由政府、社会组织或个人建立的数字图书馆,收集没有版权争议的经典著作、捐赠著作,向全球用户提供免费存取。各类图书馆的公共目录系统、公共信息服务机构的信息系统、公共数据发布平台等也向互联网用户开放访问。
1.由于易于构建、访问便捷(不需安装客户端软件)、即时交流(提供私下在线交流功能)等优点,网络论坛(BBS)开始迅速发展壮大,论坛涉及的主题几乎涵盖了我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各种专题性论坛、教学性论坛吸引了大量有共同兴趣的人,有利于信息的分类整合和搜集,对于知识的传播和学习、学术科研、教学都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网络论坛规模和功能的不断扩展,逐渐形成了以网络论坛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网络化、数字化社区。以IT社区CSDN为例,CSDN目前拥有超过2400万注册会员,其论坛中含300万技术文章、330万技术资源,为IT从业人员提供学习和职业发展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源。
2.新闻组(Newsgroup)与网络论坛功能相似,但基于不同的技术。新闻组具有海量信息、交互直接、全球互联、主题鲜明、效率高、自由交流等优势。由于通常都要使用客户端,以及新闻组的中文资源并不充足等原因,新闻组的使用在国内并不广泛,但在国外使用非常广泛。据估计,国外有新闻服务器5000多个,最大的新闻服务器包含39000多个新闻组,每个新闻组中又有上千个讨论主题,其信息量之大难以想像。2005年Google已经索引超过1亿的新闻组讯息。
3.维基(Wiki)平台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另一重要来源。维基百科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多语言、共同协作编写、全世界都可便利使用的百科全书。目前已有255种语言的版本,所有语种词条总数突破1000万。中文百科网站互动百科(www.baike.com),截至2012年已经收录681万词条、68.7亿文字、721万张图片,参与者达484万人。百度百科收录中文词条超过557万条。
4.近几年,在线互动式文档分享平台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豆丁网、百度文库、道客巴巴、新浪“爱问”共享资料平台等文档分享平台收录了以亿计由网民上载分享的各行各业、各类应用文档、书刊资料。其中包括了教学课件、项目报告、学术报告、统计数据、规划方案等具有学习参考价值、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的信息资源。
5.很多学者、专业人士或组织机构在网络上建立了个人博客或机构官方博客,成为及时、便捷地发布最新见解、评论、作品、数据、研究成果的另一途径。
开放存取资源是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学术资源,其具有获取免费、发表速度快、可靠性较高等特点。开放存取资源有多种出版模式,如OA期刊的“发表付费、阅读免费”的出版方式,E印本文库的自存档出版方式等。目前国内外已有预印本文库 (预印本指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成果还未在正式出版物上发表,出于和同行交流目的自愿先在学术会议上或通过网络发布的科研论文、科技报告等文献)、开放存取期刊(包括新创办的和由原有期刊改造转变而来的开放存取期刊,对提交的论文实行严格的同行评审从而确保论文质量)、开放存取仓储(存放学术论文、实验数据和技术报告等各种学术研究资料,一般不实施内容方面的实质评审工作)等多种开放存取网络平台。互联网上已有超过15000多种OA期刊,1000多个OA机构仓储库。开放存取期刊的被引用率和影响因子在不断提高,也开始得到传统文摘索引服务商的认可,成为收录的对象。
图书馆知识服务可以看做以信息知识的搜寻、组织、分析、重组等手段,根据读者的问题和环境,提供持续、有效地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在针对高校不同读者群进行详细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各种知识服务,将使服务更有针对性,更具吸引力。对于本科生、研究生来说,其需求主要为如何顺利通过各门考试,如何查找信息、如何撰写论文、如何投稿,如何挑选导师等。因此学科馆员可以提供的服务有:利用各种网络资源编制专业课程所需学习资源的导引;开展培训辅助提高其信息获取能力;利用各类文摘型数据库辅助选取论文的研究主题;培训文献管理软件的使用帮助其写作论文;整理各类期刊投稿指南信息;通过信息收集帮助寻求深造的机会和工作机会。对于高校教师等研究人员来说,其信息需求为如何做好教学工作、如何申请基金、如何申请专利、如何进行科研成果的申报与评估等。学科馆员可以与教师合作开展嵌入式教学与培训;可以利用各种权威的文摘型、全文性数据库、网络资源和各种分析工具为其提供定题服务、科技查新服务,帮助查找与课题最相关的机构网站、互联网信息及研究者博客,根据出版年分析、引文分析、著者分析、研究机构分析跟踪某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等。对于人事处、科技处等高校管理部门来说,其需求为人才引进的评估、科研成果的评价、重点实验室的评估、项目验收或成果鉴定、学位点申报等。学科馆员可以与管理部门合作,提供学科建设咨询服务,例如提供针对个人或机构的分析报告(科研影响力、学科影响力评估)、同行比较分析报告,分析本校科研涉及的领域和重点战略研究领域、某学科领域人才状况、高产出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国际合作情况等。
人们在利用互联网资源、感受其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会感受到其局限性。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网络资源自由发布的特点,资源的地址和内容具有动态性和不稳定性。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无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缺少质量控制和管理机制,数据重复严重,也会形成信息污染给用户利用信息资源带来障碍。利用学科馆员信息搜索、信息组织与信息分析等能力,和图书馆信息存储能力、网络服务能力,建立面向学科和面向师生科研、学习活动实际需求的知识导航系统,将不仅仅为读者也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快速定位所需信息资源提供极大便利。建立知识导航系统可以采用馆员收集、系统自动收集与师生参与共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目前各种学科导航商业化软件在一些高校图书馆也得到应用。如Springshare公司的LibGuides知识分享平台。 为了保障知识导航系统能够发挥实际效用,关键之一是持续的知识积累和及时更新,以及开展有效的宣传和使用培训。
科学研究具有继承和创造两重性。高校的各个院系和研究人员积累了丰富的工作文档、教学资料、技术报告、会议录、实验数据等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国外很多大学机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开放存取仓储。例如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DScholarship仓储,为该校的各个院系及研究人员提供个人研究成果、教学资料的自我存档、自我管理服务,包括几乎任何基于电子格式的学术内容。建立高校自身的科学研究资料和教学资料开放存取平台,既是加强校内学术合作和交流、保障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延续性的需要,也是提升个人科研信息管理水平、促进科学数据长期、妥善保存的需要。与国外一些著名的高校开放存取仓储相比,国内高校建立的OA仓储利用率低,有些已经停止建设和服务。这种现状可能是由于研究人员思想较封闭,开放存取资源资源数量、种类较少(特别是原创资源量少)、仓储平台功能不友好、缺乏持续建设能力、宣传度不够、读者信息需求未得到开发等因素有关。因此,在建设高校信息仓储时,要坚持科学性、整体性、连续性、针对性、易用性等原则。在推进特色开放存取资源和平台建设方面,国内高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网络提供的丰富且实时性强的学习资源、便捷的学习途径、互动式的学习方法,让其拥有更大的主动性和弹性空间基于其自身学习能力、自控能力和学习程度来选择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多样性的学习需求。Blog、Tag、SNS、RSS、Wiki等 Web2.0 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以用户为中心、用户人人参与网络信息建设与共享的观念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并为图书馆带来了全新的服务理念:将用户视为信息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立即响应用户的意见、提供友好简洁的用户界面、为用户提供可定制的个性化信息和服务等。可以在图书馆信息门户基础上,创建学习型网络社区,提供WiKi、Blog等Web2.0应用,加强高校师生在高校知识环境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标记 (Tag)、评论、追踪(Track back)以及QQ、手机短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实现馆员与读者的双向互动、实时交互,从而大大改善使用图书馆信息资源时的读者体验。在这个虚拟的学习型社区中,读者们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资料,找到兴趣和研究方向相同者,发表更多原创性的看法或研究成果。
开展网络信息增值服务,必须拥有一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复合型的人才队伍。他们既要具备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还需要外语知识、计算机与网络知识、图书情报学知识、信息组织与管理、教育学甚至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能对网络信息进行有效的评价、辨析、浓缩、重组和深加工,能准确掌握用户教学、科研需要与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一些高校设立了专职或兼职的学科馆员队伍,然而学科馆员能力的失位,往往使其所提供的信息服务缺乏深度与广度、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难以吸引服务对象。各馆虽然一般选择具有较高学历水平的馆员承担学科服务工作,但这些馆员离所要求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面对高校教师、学生、管理者等不同群体需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面对信息资源的快速动态增长,学科馆员必须在为服务对象提供各种信息服务、教学服务、科研服务的过程中,不断学习知识、积累经验,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能力,从而提升学科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
随着Internet和WWW服务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信息库。充分利用已有信息资源,可以提升学习效率,及时实现知识更新;可以避免重复劳动,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创造性的研究之中。学科馆员充分利用图书馆订购的各种商业电子资源以及互联网上丰富的免费信息资源和开放存取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更深入、更实用、更灵活、更具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在目前和今后都将是对读者而言最有价值的服务之一。
[1]OCLC.Perceptions of libraries,2010:Context and community.2011.http://www.oclc.org/reports/2010perceptions.htm.
[2]张晓林.超越图书馆:寻求变革方向[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21).
[3]马张华,黄智生.网络信息资源组织[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
[4]乔冬梅.e印本文库(e-print archive)建设与应用[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5]http://www.lib.sie.edu.cn/newp1/shuziziyuan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