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工作视野下的“三位一体”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的构建

2013-08-15 00:52婧,周
关键词:三位一体就业指导辅导员

赖 婧,周 烨

(武汉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湖北 武汉 430079)

2009年以来,每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都超过了600万,而且呈现人数持续增长的趋势。在日益加大的就业压力面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就业目标模糊、就业期望值偏高、就业竞争力偏弱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无疑是帮助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的重要途径。高校辅导员处于就业指导工作的第一线,从事就业指导工作有着其他人所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在工作中构建“三位一体”的就业指导模式,不但可以有力提升大学生就业人数,还可以有力助推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的现状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性的热点问题,从国家到各大高校对其都高度重视,不但政策上给予扶持,而且很多学校也对就业指导工作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成效。然而,目前我国各高校的就业指导层次和水平与国外高校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一)就业指导过程过于单一性

大学生三观的形成在大学阶段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业观同样如此,它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认知、培养和积累才能形成,绝非短期的突击性教育和传授所能达到。[1]然而,我国很多高校一般是从学生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的时候才进行就业指导,呈现一种“临时磨枪”的现状。这种突击型的指导模式导致指导过程过于单一,显然不符合就业指导应有的建设周期。

(二)就业指导内容缺乏系统性

目前各大高校就业指导的内容多数停留在较为传统的服务层面上,比如组织招聘会、发布招聘信息、进行就业形势分析和政策的宣讲、开设就业讲座等,缺少真正具有指导性的内容,如针对专业群体和学生个体给予有针对性、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个案咨询等。此外,本应具有较强指导作用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也存在授课教材滞后、课程设置过于理论、讲授过于说教等问题而导致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从而使该课程的指导作用无法全面发挥。这种传统型的指导模式导致指导内容不够全面,不符合就业指导应有的架构体系。

(三)就业指导人员尚欠专业性

自从就业制度改革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方式后,我国高校承担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人员为学校学工处、招生就业处的人员以及各学院从事一线学生工作的辅导员,有的学校还设置有就业指导中心或就业服务中心从事就业指导工作。这支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就业指导人员应有的专业性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多数人未参加过相应的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培训,缺乏就业指导理论知识和社会性的职场经验。这种业余型的就业指导模式导致指导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不符合就业指导应有的人员配备。

二、辅导员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SWOT分析

(一)辅导员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优势

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2]这意味着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就业指导队伍中的重要力量。

辅导员一般多为刚毕业就从事这个职业的应届毕业生,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了解所在学院学生的真实需求和能力组成,能更有针对性的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加之辅导员的专业背景比较多元化,而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指导人员最好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人力资源等相关专业知识,这样的专业背景有利于帮助辅导员学习就业指导知识从而向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人员转型。此外,辅导员由于经常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容易赢得学生的信任,有助于针对学生个体进行指导和帮助,也有助于辅导员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及时给予学生规划和指导。

(二)辅导员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不足

辅导员一般要从事多项工作,学生的思想引领、日常管理、党建团建、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等都属于工作职责,由于精力和能力有限,很难分出精力深入研究学生的就业问题,很难给予学生完整的四年周期性的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在就业工作上多为就业信息发布和数据收集统计。

辅导员几乎都是刚从大学毕业就从事这个职业,是学校到学校的模式,经历比较简单,缺乏在企事业单位工作过的经历,导致辅导员对职场的认知广度和深度都比较有限,不利于就业指导的开展。

(三)辅导员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机遇

辅导员的工作领域不断拓展,其角色定位已经从最初的“政治引路人”逐渐走向多元,由单一的角色,转换为新的“角色丛”。[3]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包括教育引导、生活指导、心理辅导、就业导航等方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速度加快,辅导员在心理辅导、职业辅导等方面的职能将进一步强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辅导员队伍作为一支学习能力较强的队伍,可以加大自我学习的力度,在日常工作之余参加有关的专业培训,阅读有关的书籍,学习国内外高校的优秀指导经验,将有助于辅导员塑造“学生就业指导师”的新角色,也有助于辅导员自我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辅导员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挑战

现有的就业指导理论模式基本都是从国外的职业规划理论移植而来,离本土化还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这需要辅导员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摸索如何将国外先进理论与我国国情和大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这样才能有效且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一味的生搬硬套反而会适得其反。

三、构建辅导员工作视野下的“三位一体”就业指导模式

(一)时间上实现全程化

国外高校的就业指导是一种关注全程的指导,从大学一年级开始直到毕业,将就业指导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培养学生从大学伊始就树立就业主体意识。

大学一年级注重对自我和职业的探索。辅导员在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和大学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安排专业介绍和高年级优秀学生大学经历分享会,组织学生参加兴趣测试、心理测试、性格测评,学习职业规划课程,撰写生涯规划书,利用社会实践去了解社会、感知职业,达到初步树立职业生涯理念的目的。

大学二年级注重确定职业方向。鼓励学生在学习之余多参加校园活动、科研立项、社会兼职等,帮助学生培养一些可迁移技能、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树立基本的社会意识和职业意识。对未来职业目标进行了解和探索后确定发展方向,获得该职业所在行业内认可的相关证书。对于方向不明确的学生,辅导员可以进行个案辅导。

大学三年级注重调整和强化职业方向。引导学生在前两年体验的基础上,结合个体的内部需要和社会的外在要求做出适当的调整,对该方向所需用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储备和强化。辅导员应该加大个案辅导的力度,有针对性的开设专题讲座、指导简历的写作、传授相关信息的收集方式,给予不同方向的学生以实质帮助。鼓励学生利用暑期去目标行业的单位实习,增加工作直观感、消除就业紧张感、找到自信点和不足点。

大学四年级注重检验规划效果。大四是检验前三年为职业发展方向所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和实践成效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可举行模拟面试,让学生了解面试流程和重点。引导学生设定合理期望值,学会结合职业方向筛选招聘信息。在学生面临工作取舍困惑时,要及时给予分析从而帮助学生做出决定。

(二)内容上注重全面化

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不仅要注重帮助学生确立职业发展目标,也要注重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

帮助学生尽早地进行生涯规划设计并执行。辅导员需要让学生了解就业指导的作用,通过专业的测量工具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性格特征,分析可能的职业兴趣点,确立职业发展方向。在设计生涯规划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的将计划付诸实践,在实践中调整职业方向,塑造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培养一定的才干。在学生设计和执行生涯规划的过程中,辅导员要做好个案督导和咨询,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设立长远目标和中短期目标,对实践效果进行评估、反馈并及时调整,朝着规划大方向行进。

增加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努力整合职业生涯发展过程的三种取向价值观:即个人取向价值观、社会取向价值观和综合取向价值观。[4]指导学生客观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职业兴趣、能力属性、资源范围以及社会实际情况,将理想与现实相结合,合理定位,调整期望值,确立科学的就业观。此外,辅导员还应该积极进行就业政策宣传,引导大学生相应国家号召到西部和基层地区就业。

(三)资源上整合多元化

国内的高校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多采用校院两级开展的模式,由学校的就业部门和各学院的辅导员具体负责。队伍人数虽然庞大,但是在就业资源的利用上仍存在可提升的空间。辅导员应该加大对各种资源的整合力度,挖掘学院教师、校友、学生家长等各种资源的广度和深度,力争搭建一个联动的资源平台。

教师在认识和了解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后,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专业情感教育,让学生加深对专业内涵、专业前景、专业相关职业的认知。还可以调动教师自身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就业机会。

辅导员应该收集院友信息,特别是专业性比较强的行业内,院友资源是含金量较高的资源。通过与院友的沟通和联系,不但可以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更应该利用这些机会引导学生给院友做生涯人物访谈,用成功院友的经验来激励和指导学生更好地定位职业发展方向。

家长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同样是不可忽视的,辅导员可以通过书信、家长来学校看望学生时的约谈等方式让家长意识到开展就业指导的目标和作用,引导家长积极配合甚至主动参与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其他的社会资源则是辅导员抓住外出学习、参观、企业赞助学院活动和比赛等机会,有意识地与相关人员的沟通和联系,通过这些来发掘和获得一些难得的资源,为就业指导工作服务。

[1]林诗锋.大学生职业指导模式的再建构[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360.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2005-01-13.

[3]王传中,朱伟.辅导员工作指南[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10.

[4]王碗.大学生职业指导模式的创新探索[J].吉林教育,2009,(2):12.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就业指导辅导员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