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诗
- 朱熹慕陶析论
统一,朱熹还崇尚陶诗自然的风格,将陶诗作为“诗之根本准则”,以此更好地发挥诗歌的教化作用(韩钟文:《朱熹教育思想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莫砺锋指出朱熹崇尚自然之诗风,在诗歌创作中受到陶诗的影响很大(莫砺锋:《朱熹文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郭院林认为朱熹对陶渊明的阐发重新建构了陶渊明的形象。朱熹彰显陶渊明之贤,挖掘其内在的伦理价值资源,为社会服务;推崇陶诗,阐发陶诗平淡的特点,揭示其豪放的性格,提升了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郭院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4期2023-12-29
- 东林学人高攀龙拟陶诗刍论*
。晚明时期,随着陶诗在士人心目中地位的不断提升,吴中地区形成了浓厚的效陶氛围。不仅高攀龙主动学陶,而且他的部分同道、挚友、门生同样慕陶、学陶,由此形成了一个以高攀龙为中心的效陶交游圈。高攀龙的效陶诗风,至其晚年复出,乃至深陷党祸、自沉而死,均未有太大改变。一 晚明吴中效陶风气及高攀龙的效陶交游圈李梦阳称:“三代而下,汉魏最近古。”[3]1912古体诗以汉魏诗风为尺准是前七子诗论的显著特征。其中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中“诗弱于陶”[4]576一说又奠定了七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11-25
- 陶渊明的另一面
月中,却日益酷爱陶诗。对于晚年的苏东坡而言,陶诗几乎成了他唯一的精神食粮。他每天读陶诗,还给自己规定,每天只能读一首,害怕读完再无可读了。苏东坡说陶诗“外枯而中膏”“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这份神奇经历,几乎成了所有嗜陶诗者的共同体会。陶渊明的诗,表面平淡朴实、浅显直白、质朴无华,有时甚至感觉味同嚼蜡,但是当你细细品味、慢慢咀嚼时,却分明有缕缕清香、丝丝惬意。陶渊明的园圃里,六朝人看重他的隱士风度、他的名士风流,唐朝人看重他的酒、他的官。在唐人的视野里,陶渊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2年9期2022-03-14
- 陶渊明诗歌的理趣
刘奕 苏轼说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能『绮』能『腴』,与陶诗多含理趣大有关系。那么,陶诗的理趣是如何呈现出来的呢?理趣的来源陶渊明生活的魏晋时期是玄学盛行的时代。所谓玄学,是以老庄思想为本,而兼摄儒家学说的一种新道家之学。玄学之风既盛,使魏晋士大夫习于理论思辨和玄理清谈。陶渊明有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他的思想并不完全受玄学笼罩,但生于斯世,玄理思辨与清谈风气对他的影响却是毋庸置疑的。陶诗中常写及与朋友们谈说义理的场景,比如,“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
中华瑰宝 2021年7期2021-08-03
- 复有闲人继后尘
——论邵雍对陶渊明的接受
古文家群体而言,陶诗自然平淡的诗风正与欧苏古文运动所倡导的风格相符,自然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受后来古文家高度评价的梅尧臣,可以说是第一个大力倡导并学习陶诗的宋代诗人,他在作诗中就有意模仿陶诗的平淡风格。其后的苏轼对陶渊明的喜爱更是不遑多让,其“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2]的评价也受到了后世公认。相较于古文家群体多是从诗歌风格角度来推崇陶诗,理学家们则将重点放在了对人格的考虑上。朱熹曾评价道:“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
长江丛刊 2020年21期2020-11-18
- “承”与“弃”——“陶隐士”形象海外“译变”轨迹研究
外学者的解读下,陶诗依然焕发着生命力。陶渊明的艺术魅力在于他质朴却深邃的语言,在于他文字中透析出的哲思,更在于他诗歌中塑造的隐士形象。正因如此,中外读者对陶诗进行解读的过程也是“陶隐士”这一艺术形象不断丰富的过程。在中西方诗学传统与意识形态的差异下,“陶隐士”的艺术形象在中外交流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聚焦这一点,本文探讨该艺术形象随陶诗英译产生的变化并尝试探索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希望此研究可以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与世界文化交流传播过程中的一次尝试。一、“中学西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5期2020-09-15
- 栏目特邀主持人:龚 斌
原《笃实而空灵的陶诗注本—王叔岷〈陶渊明诗笺证稿〉的学术价值》一文,称誉王氏之作是现代陶诗注本中很有特色的一种。文章指出这部陶诗注本有三大特色:一是对向来忽略、解释很少的虚词,作了精到的注释,陶诗的语义得以贯通。二是揭示了陶诗措词用字的某些规律,比如,喜用字、习用字、绝佳词,指出陶诗中的喜用字体现了与前代文学的关系。例如,陶诗喜用“暧”字,可见与《楚辞》关系密切。文章指出的王氏陶诗注本的特色,是符合事实的。王叔岷注释陶诗的主要特色和成就,确实在解释陶诗的虚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3期2020-06-29
- 陶诗阐释的经学化、经典化与意境化
起到了关键作用。陶诗意境美的发现与宋代苏轼、范温、元代方回、清代钟秀和近人王国维等关键读者的揭示密不可分。陶诗的经典化和经学化几乎是同步和交融的,它们虽然抬高了陶诗地位,其弊端是难免造成对陶诗非儒家特点和艺术特点的遮蔽,而意境化则披文入情,由情寻理,是对陶诗本质艺术特点的澄明。关键词:陶诗;阐释;经学化;经典化;意境化DOI:10.16346/j.cnki.37 1101/c.2020.03.14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里以较为翔实的资料初步揭示了陶渊明在历
文史哲 2020年3期2020-06-03
- 论苏轼和陶诗中的家风传承
221116)和陶诗作为苏轼晚年诗歌的重要代表,是诗人任扬州知州和贬谪岭海时集中创作的,共计124首,是他经历人生大起大落后思想和感情的自我升华与自然流露。苏轼本人对此非常重视,在整理诗作时,他有意将和陶诗单编成册,认为“不甚愧渊明”[1]。苏轼和陶诗大部分与家人有着密切关系,诗人或作诗相赠,或要求其弟、其子侄唱和,体现出苏氏家族以诗歌为载体的独特家风传承方式。良好的家风家教使得眉山苏氏家族生生不息,后世子孙英才辈出,苏迈、苏过、苏迟、苏元老等皆青史留名。
广西社会科学 2020年8期2020-04-09
- 唐宋时期陶诗的“重”与“赏”及诗分唐宋的延伸体现
样,并不是不重视陶诗,而是不懂欣赏陶诗。及至宋朝,宋人开始从更加多样的角度剖析品味陶诗,自然就能发现其生命力的丰富,故渊明文名,至宋而极。其实这本质上仍是诗分唐宋这一观点的具体表现。关键词:陶诗 唐 宋 诗分唐宋《谈艺录》二十四《陶渊明诗显晦》一文论述了陶诗在六代三唐时期的接受情况,虽然题为“显晦”,其实内容上更侧重于“晦”之时期。宋代以前,陶渊明之生平诗文多作为典故为后代诗人所用,至宋,正如全文开篇所言:渊明文名,至宋而极。钱先生举蔡宽夫、李审言二人之观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10期2020-02-04
- 晚明陶诗评点研究
发展。晚明时期,陶诗评点逐渐增多,如钟惺与谭元春的《古诗归》、陈龙正的《陶诗衍》、黄文焕的《陶诗析义》以及张自烈的《笺注陶渊明集》等,均显示出此时期陶诗评点的成就。上述著作,改变了以往对陶诗字句、内蕴、风格以及陶渊明思想的笼统叙述而趋向细致化。比如《古诗归》对陶诗语言真率旷达的揭示,对陶渊明“温慎忧勤”性格的展示;陈龙正对陶诗风格多样性的揭示,对陶诗字句运用的评点以及对陶诗所表达的作者情感的阐发,皆较为细致而深入;张自烈在对陶诗具体的评点中不囿于前人成见,
天中学刊 2020年3期2020-01-09
- 论“陶诗陶画”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要:拓展性课程“陶诗陶画”是陶行知先生的诗画成画,学生创编小诗,诗情画意相结合。本文着重研究的是“陶诗陶画”的样式:左右式、上下式、嵌入式,以及基本技巧,即找出陶诗中入画的词句进行画画,夸张的手法,四物状态,各具特色:即动物篇藏头露尾、植物篇千姿百态、人物篇画出神态、景物篇画出韵味。关键词:陶诗陶画 基本技巧自浙江省教育厅颁发《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浙教基〔2015〕36号)文件以来,拓展性课程以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9年3期2019-12-16
- 诗体与诗情的互动
——论苏轼“和陶诗”在文体史上的意义
效的诗歌类型:拟陶诗、效陶诗、和陶诗。据杨松冀考察,现存最早以“学陶”为题的诗作乃鲍照的《学陶彭泽体》,而最早明确以“拟陶”为题的是梅尧臣的《拟陶潜止酒》与《拟陶体三首》。“效陶”之作现存最早的是唐代崔颢《结定襄狱效陶体》,其后则有韦应物《为友生野饮效陶体》《效陶彭泽》两首,以及白居易《效陶潜体》十六首。白居易之后效陶诗总计只有三十首左右。[注]杨松冀:《苏轼和陶诗编年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第1-10页。“拟陶”“效陶”诗之少与苏轼创作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3期2019-12-09
- 陶渊明诗歌中的叠字研究
刘周霏喜用叠字是陶诗的语言特色之一,在陶渊明现存的124首诗歌之中(含联句一首),有115首五言诗使用了叠字;9篇四言诗中共使用了29处叠字,只有《酬丁柴桑》一篇没有使用叠字。陶渊明喜用叠字这一点,在钟书林先生的《隐士的深度:陶渊明新探》和李剑锋先生的《陶渊明及其诗文渊源研究》中已有论及。钟书林先生提到陶诗中的叠字“通常用于表现时间或空间概念”[1];李剑锋先生提到陶诗的叠字得《古诗十九首》的风神,以及陶诗的叠字运用具有散淡的特点。不过,书中关于陶诗叠字的
文学教育 2019年20期2019-11-27
- 小园四首(选二)
阴①一径斜。卧读陶诗②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村南村北鵓鸪③声,水刺新秧漫漫平④。行遍天涯千万里,却从邻父学春耕。(选自《陆游集》,凤凰出版社2014年版)【注释】①阴阴:幽暗的样子。②陶诗:陶渊明的诗。③鹁鸪(bó gū):鸟名,即鹁鸠。④水刺新秧漫漫平:刚插的秧苗露出水面的尖叶几乎同水面一样平。读有所思1.“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描绘了什么样的生活图景?2.联系写作背景,说一说“却从邻父学春耕”中“却”的深刻意蕴。鉴赏空间这两首《小园》描绘农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19年8期2019-08-29
- 陶诗之风
的诗歌流传最广,陶诗中的经典如《归园田居》《饮酒》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品读《陶渊明集》的过程中,我也深深被陶诗所吸引,不自觉地想要窥探诗中描写的那个世界。而陶诗之所以如此经久不衰、为人称赞,很大程度上是陶诗的别具一格的风格所致。陶诗的风格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平淡自然,二是慷慨激昂,三是精致清丽。 这三种风格全然不同,提供丰富的感官和精神体验。陶诗的第一大风格就是平淡自然。往往这种风格都体现在描绘田园风光和日常生活中。陶渊明所创作的一百二十多首诗歌中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8期2019-07-30
- 简论詹夔锡论陶诗
四首。詹夔锡酷爱陶诗,曾作《陶诗集注》四卷,其中卷一为四言诗,卷二至卷四为五言诗,还附有《东坡和陶诗》一卷。他在序言中说明了自己集注陶诗的初衷与主张:“冥报谢主人,疑亦逢时之句。源流既失,字句混淆,余不敢妄赘一辞。止就各本中前人所笺注者,集编手录一帙,以藏行箧,越今十载矣!”①詹夔锡:《陶诗集注》,宝墨堂康熙三十三年(1694)刻本。因此,《陶诗集注》中自注较少,多采取众家之说。詹夔锡对陶诗的论述集中体现在卷首的自序中,《陶诗集注·序》曰:《诗》三百篇后,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2期2019-02-21
- 论陆时雍的陶诗批评
诗论为指导,他对陶诗的评价,也与公安派重诗趣与竟陵派求真求厚的论陶视角有较大不同。在晚明的论陶诸家中,虽不大受人重视,但也不人云亦云,颇有其独到之处。陆时雍(生卒年不详),字仲昭,桐乡(今属浙江)人,崇祯六年(1633)贡生。其所著《诗境》,选自汉魏以迄晩唐诗歌共90卷,分为两集,《古诗镜》与《唐诗境》,前有总论,是为《诗境总论》。四库馆臣说陆时雍该书“大旨以神韵为宗,情境为主。……采摭精审,评释详核,凡运会升降,一一皆可考见其源流。在明末诸选之中,固不可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3期2019-01-30
- 明清陶诗争议之辩
筏》中评价唐人学陶诗的现象:“唐人诗近陶者,如储、王、孟、韦、柳诸人,其雅懿之度,朴茂之色,闲远之神,澹宕之气,隽永之味,各有一二,皆足以名家,独其一段真率处,终不及陶。陶诗中雅懿、朴茂、闲远、澹宕、隽永,种种妙境,皆从真率中流出。所谓‘称心而言,人亦易足’也。真率处不能学,亦不可学,当独以品胜耳。”[1]158颇有真知灼见,也可知唐代诗人学陶诗已经蔚然成风。明清诗坛仿学陶诗的风气越来越盛,对陶诗的评价也越来越高,并形成了针对陶渊明诗歌评论的诸多争议。本文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5期2018-11-20
- 栏目特邀主持人:龚 斌
明、周晓璇《明清陶诗争议之辩》一文评述和分析陶诗在明清诗坛引起的两次影响较大的争议。明“前七子”何景明说:“诗弱于陶,谢力振之,然古诗之法亦亡于谢。”提出所谓“诗弱于陶”的命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观点?本文以为这是明人以严羽为诗学圭臬,恪守辨体论诗的方法,将陶诗置于汉魏古诗的发展流变中加以考辨所致。明“前七子”的文学审美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崇尚雄伟刚健的美学风格。然文学审美风尚是时代性的,审美尺度随时代而变。中国诗歌自汉之后的流变,与时代的文化背景密不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5期2018-11-20
- 明初文人童冀和陶诗刍议
中出现了第一首和陶诗开始,许多人就投入到对陶渊明的追和之中,相继创造出大量的和陶作品,其中宋朝是和陶现象出现最多的时代。在宋朝,和陶诗最为出名的是苏轼,其被称作古今和陶鼻祖,“苏轼的‘和陶诗’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之后,‘和陶’终于成为绵延不绝的一种风气。”1在苏轼之后,很多人受其影响也开始了和陶诗的创作。金朝创作和陶诗较多的是赵秉文,他的《滏水集》卷四有《和渊明拟古九首》,《和渊明归园田居送潘清容六首》,卷五有《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元朝时,也有很多人追和陶诗,
大众文艺 2018年5期2018-07-12
- 苏轼和陶诗研究综述
者们对于苏轼“和陶诗”的研究开始兴起,如王水照、朱刚的《苏轼评传》等作品在对苏轼的生平叙述中提及到了苏轼“和陶诗”。单列章节讨论的有朱靖华《苏轼论》、王启鹏《苏轼文艺美论》、张兆勇《苏轼和陶诗与北宋文人词》等。单篇论文较为丰富,据笔者统计,至2017年,关于苏轼“和陶诗”的研究至少有单篇论文62篇,另有硕士论文8篇,博士论文1篇。尤以金甫璟《苏轼“和陶诗”研究》(2008)最为详细,全文分五章,第一章介绍苏轼“和陶诗”概况,第二章介绍“和陶诗”的创作背景。
神州·中旬刊 2018年2期2018-03-23
- 论方东树从古文义法对学习陶诗途径的揭示
》卷四设专卷论述陶诗,计八十五条,此外在论述其他诗人诗作时涉及到陶渊明者还有五十多条,附录《陶诗附考》一篇二十二条。诗话设专目论陶始于南宋,南宋中期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宋末江湖诗人魏庆之《诗人玉屑》专列“五柳先生”、“靖节”条目罗列历代评陶言论,宋末元初蔡正孙编撰的《诗林广记》亦有“陶渊明”一目,但多为征引前人意见,极少自己评论;至于诗话设专卷列述自己读陶心得,明人许学夷《诗源辩体》开其端绪,清人诗话甚盛,多有集中评述陶诗者,如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涉及
铜仁学院学报 2018年1期2018-01-28
- 陶诗中的“躬耕”与“酒味”浅说
桃花源。关键词:陶诗;躬耕;酒味;意义陶渊明喜爱田园,乐在躬耕,把劳动看作是人们获取生存资料的基本手段和途径,体现了个体与自然和谐。他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把农耕劳动作为审美对象写进诗篇的田园诗人,同时也是自先秦以来第一个确立酒诗地位的诗人。他在“躬耕”的诗篇中,真诚地赞美劳动人民,彰显劳动美。他笔下的田园劳动生活,在的“酒味”蕴育下,既充满平凡艰辛,又能情趣盎然,为世人描绘了一幅理想的桃花源图画。一、陶诗中的“躬耕”与“酒味”在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过程
北方文学 2017年30期2017-11-10
- 浅谈钟嵘《诗品》对陶渊明的合理评定
渊明的评价及其对陶诗定位的合理性。关键字:钟嵘;诗品;陶渊明;时代风格;审美原则时代风格——“诗缘情而绮靡”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激流碰撞的时期,割据战乱不断,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生离死别的同时伴随着人性的觉醒,更激发了人们对生命自身和人生价值的思考。这个时期的作品流露出时光流逝、人生短促的感慨,正如曹植《赠白马王彪》中说“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宗白华说过,“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而陆机在《文赋》里集中体现出西晋诗学的观点之一——“诗缘
魅力中国 2017年27期2017-09-14
- 陶渊明诗歌意象的张力
键词:文学张力;陶诗;意象一、文学张力渊源“文学张力”的提出是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发展演变过来的。“文学张力”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的理论。庞德提出他的“好诗”理论,他指出好诗是一种“意象的复合体”,一种“在瞬息间呈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1]这个定义内在的包含着意象结构的两个层面。意象的内层是“意”,是诗人的内在世界,也就是诗人理性与感情的复合。在一定程度上,庞德受到了表现主义的某些观点的影响,他把诗看成思想感情的表现。另一方面,庞德
速读·中旬 2017年3期2017-05-06
-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语言文学张力
键词:文学张力;陶诗;语言一、文学张力1937年,美国新批评理论家艾伦·退特在《论诗的张力》一文中首次提出“张力”这一概念。他是对诗歌语言进行分析后,看到了诗歌语言的外延和内涵两个不同的方面形成相互冲突而又彼此依存的紧张关系,因此对两个逻辑术语“外延”(extension)和内涵(intension)加以改造后,独创了一个文学理论新术语,这就是“张力”(tension)。他为了突出文学的特性,把文学与科学相区分,他试图建立一种旨在突出文学本质的理论--“文
北方文学·下旬 2017年1期2017-03-22
- 陶诗之桑意象管窥
关键词:陶渊明 陶诗 桑意象 蕴藉我国是世界上种桑养蚕最早国家之一。《孟子·梁惠文王上》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因为桑本身的实用价值,我国历来重视种桑养蚕,桑在我国古代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成为古典诗文中的典型意象之一。譬如,《山海经》中出现桑有29次之多,《诗经》中有36次之多,等等。陶渊明诗歌变革地继承了前代诗歌的桑意象,其诗桑意象包含的意义是多重的,主要有以下几类:一、象征园田生活桑是古代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作物。《礼记》《管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7年2期2017-03-10
- 苏轼中晚期诗作思想所受陶诗之影响初探
晚期诗作思想所受陶诗之影响初探⊙孙蛟龙[余姚市东升学校,浙江余姚315400] ⊙陈名扬[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浙江宁波315211]摘要:苏轼中晚期诗歌,特别是贬谪寄寓期间所作诗篇多受陶渊明诗歌的影响。苏轼中晚期诗作思想上淡泊名利、崇尚自然、固穷守节、放旷自适与陶诗有相通之处。关键词:苏轼中晚期诗作陶渊明苏轼自第一次贬谪后,其诗歌思想逐渐融入了陶渊明的隐逸思想,体现在淡泊名利、崇尚自然、固穷守节等方面。而至晚年寓居岭海时,苏诗中多自我价值肯定、随遇而安
名作欣赏 2016年17期2016-07-12
- 清诗话中的陶诗艺术论*
样,清代诗坛对于陶诗并非全然肯定。有鉴于此,本文试对清人评陶诗艺术的要点进行追根溯源的考察,并集中在对清代诗话中所涉及的陶诗艺术特质 “枯”“拙”“不文”三个方面进行辨析,重点梳理清诗话评论陶诗的主要观点的演变脉络,对相关争议性论题加以分类辨析,以期对陶诗的艺术特色达到更为准确和全面的认识。一、陶诗之“枯”清代吴乔对陶渊明 “枯”的特点十分赞赏,《围炉诗话》引苏轼之语曰:“东坡有云:‘外枯而中腴,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足以当之。中外皆枯淡,亦何足道哉!’自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5年4期2015-11-14
- 陶渊明诗歌艺术之平淡美
生了深远的影响。陶诗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平淡自然,亲切淳真。陶诗的平淡主要是其内容贴近生活,陶诗的淳真主要是富于真情实感。陶诗的内容多为自己亲身经历和感觉。诗中所描绘的场景,叙写的事情,均为人们所熟知习见。这些人生日常现实生活中的内容,本身就使读者感到亲切,它本身就自然而然地缩短了读者与作品之间的距离,让人一读就懂,倍感亲切,特别是其田园诗,更是如此。他描述自己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感情,从来不躲闪,不伪饰,与读者真诚相见。比如他因生活困难而“投耒去学仕”;他因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5年6期2015-05-30
- 宋代和陶诗刍议
宋人为最。宋代和陶诗是一种很特殊的、值得注意的文学现象。和陶者中,既有身居要位的政治家,也有穷愁潦倒的士子;既有遗民诗人,也有隐士、诗僧等。这种现象不仅表明陶渊明诗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及宋人对其强烈的认同感,更为重要的是,和陶,代表了对某种文化的归属,标志着对某种身份的认同,表明了对某种人生态度的选择。宋代和陶诗的资料很多,可惜至今尚未得到系统的整理,对其研究也仅限于苏轼等个别作家身上,至于系统全面的宋代和陶诗研究,尚是一片空白。本文在对宋代和陶诗资料广泛搜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6期2015-05-04
- 吾有吾庐心亦安-论郝经“和陶诗”精神家园的构筑
他创作了两卷“和陶诗”,以抒发自己郁闷难解的思乡之情,使其在与陶渊明的对话中,找到了心安的“家园乐土”。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7931(2015)02-0035-03收稿日期: 2015-01-16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3AZW005)作者简介: 刘 洁(1980—),女,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文献学。I am Very Happy Because of My House: The Spiritual Wor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2期2015-04-10
- 试论苏轼的“和陶诗”
诗词创作上,而和陶诗就是他思想转变、升华的一个射影。那么和陶诗到底是关于什么的诗作呢?首先,可以品读一下黄庭坚《跋子瞻和陶诗》这首诗:追问和陶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3]13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九月,太皇太后去世,十九岁的宋哲宗亲自主持政事,在当时早已显现出来新党人物将要重新上台,“国是将变”的气氛。苏轼当时离京到定州后,一再上书表示希望再三考虑,再行定夺,要求哲宗长远地看待问
惠州学院学报 2015年4期2015-04-10
- 明代“和陶集”考略
》也仅附录了《和陶诗》九种。“和陶集”虽然其中有部分已经亡佚,但有些还存有序或跋,仍然可以考知其大致情况;有些即便集子不存,但个别篇章存于它书。笔者此次对明代的“和陶集”进行全面的梳理,不仅考其存佚,而且对那些已经亡佚的“和陶集”尽可能地多方搜集相关材料,力求对之有较为具体的了解。兹录于下:一、桂彦良《和陶集》(佚)桂彦良(1321—1387),名德偁,号清节,浙江慈溪人。生平详见明•王景《皇明故通奉大夫晋相府右傅桂公墓志铭并序》,载“其著作有《和陶集》、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5年2期2015-03-18
- 论陶诗韵味
1]陶渊明研究论陶诗韵味⊙杨松冀[凯里学院人文学院, 贵州 凯里 556011]韵味是古典诗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亦是诗歌评价的重要标准,其主要内涵是指“有余意”“有余味”,本质是读者的一种感觉。古人认为陶诗臻于至境,主要是因为其有韵味。本文认为陶诗的韵味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有“奇趣”,二是有“至味”。其“奇趣”主要表现为反常合道,其“至味”表现在日常生活的诗化和常言中含至理。韵味 陶诗 奇趣 至味一陶渊明诗风平淡,似已成古今定论。但是,如果我们论及陶诗之时,
名作欣赏 2015年8期2015-03-13
- 清代“和陶集”考略
、朱苍雨《和陶集陶诗》(佚)朱苍雨,江苏昆山人。清初人。其和陶诗今不存,仅有朱用纯《苍雨和陶集陶诗序》云:“家苍雨少蒙多难,从其先公播荡于灾荒瘴海,踸踔于溪蛮峒獠,人世险患,靡所不履。此其得于千摧百折者,固已有莫之缁磷者矣,是故不推迁于世,亦不凝滞于物。既故里之返辙,复顺运于萍踪,非无所之而不可,盖亦择地而后蹈也。近者客游邠州,鲜所托兴,于其暇时,得《和陶集陶诗》成帙。一一写其往昔之遇、今兹之感,远惠寄予请序。予读之,不逮终卷而叹曰:是真能和陶者也!苍雨即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5年3期2015-02-13
- 晚明公安派的尊陶及文学史意义
他们一反复古派对陶诗的贬抑态度,标举陶诗之“淡”是“真性灵”,将陶诗的文学史地位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尊陶,既是希望通过省察文学传统、重构文学审美理想来矫当时诗坛之弊端,同时也是回答在拟古思潮笼罩下文学如何继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在更为广阔范围内向古代典范学习。晚明文学;公安派;陶渊明;文学史公安派是明神宗万历(1573—1620)年间以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兄弟为代表的文学流派,因三人为湖北公安人而得名。这一文学流派的主要作者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等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4期2015-02-13
- 陶渊明诗歌艺术之平淡美
生了深远的影响。陶诗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平淡自然,亲切淳真。陶诗的平淡主要是其内容贴近生活,陶诗的淳真主要是富于真情实感。陶诗的内容多为自己亲身经历和感觉。诗中所描绘的场景,叙写的事情,均为人们所熟知习见。这些人生日常现实生活中的内容,本身就使读者感到亲切,它本身就自然而然地缩短了读者与作品之间的距离,让人一读就懂,倍感亲切,特别是其田园诗,更是如此。他描述自己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感情,从来不躲闪,不伪饰,与读者真诚相见。比如他因生活困难而“投耒去学仕”;他因
中学语文 2015年18期2015-01-31
- 《文心雕龙》文质观下的陶诗风韵
雕龙》文质观下的陶诗风韵孙荣榕(山东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屡次提到文与质,并以文质彬彬为两者最和谐的境界。在具体的篇章中,刘勰又分别对两者持不同的态度,或重质,或重文。本文仅从刘勰所论的质的角度讨论陶诗,认为陶诗表面上符合刘勰质的定位,实际上却兼有文的特点。文质;文心雕龙;陶渊明诗刘勰是注重文的,“夫岂外饰,盖自然耳”,文文学作品固有的属性。而刘勰又不断提到质,“质文交加、“文质辨洽”、“有文无志”等短语分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8期2014-11-28
- 苏、黄和陶渊明
而东坡之和陶,与陶诗面貌近似,气质有别,东坡豁达,而渊明有怨愤;东坡随和,渊明倔强;陶诗率性而作,似淡而腴,东坡和诗则淡而略枯,盖陶诗并非东坡的风格,虽心仪而效仿,毕竟有隔膜。东坡的长处,实不在他称道他人的恬淡,而在于胸襟宽广,博学多识,有才气,有想像,潇洒空灵,又能十分深婉——这是真正的旷达。黄庭坚最知东坡,亦知渊明,《书陶渊明诗后寄王吉老》云:“血气方刚时,读此诗如嚼枯木。及绵历世事,知决定无所用智,每观此篇,如渴饮水,如欲寐得啜茗,如饥啖汤饼。今人亦
书屋 2014年6期2014-07-07
- 诗运转关背景下陶渊明诗歌叙事功能研究*
史发展进程,研究陶诗在叙事功能方面对传统乐府诗和文人诗的创新及推动作用,利用具体的统计数据和诗歌文本,分析陶诗在人物形象、诗歌标题、叙事手法、叙事语言等方面的叙事特征。陶渊明 叙事 诗运转关 诗歌文人化一、为什么要研究陶诗的叙事功能学界对陶诗艺术风格的分析历来偏重其抒情性,可是我们通读陶诗却发现其作品并不全是抒情诗,也含有大量叙事内容。对此前人早有评论,“陶彭泽诗,颜谢潘陆皆不及者,以其平昔所行之事,赋之于诗,无一点愧词,所以能尔。”[1]“以其平昔所行之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3期2014-04-17
- 苏轼《和陶诗》分类研究
代乃至元明清,和陶诗屡出不绝,和陶俨然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研究苏轼的《和陶诗》,无论是对研治陶渊明或苏轼,还是对探究陶渊明的接受文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前人对苏轼和陶诗虽多有研究,但主要集中在苏轼追和陶诗的原因及心态变化等方面,以分类思想观照苏轼《和陶诗》者则不多,今试以之研读苏轼《和陶诗》,并探究其文化意义。苏轼和陶,并非刻意模仿求似,也没有按陶渊明诗集原来的顺序,但也不是随意找一首陶诗为自己限韵,正如清人王文诰所言:“公之和陶,但以陶自托耳。至于其
宜宾学院学报 2014年5期2014-03-12
- 论韩国“和陶诗”与“和陶辞”的“朝鲜风”
程中,韩国的“和陶诗”、“和陶辞”从一开始的模仿、类同,逐渐演化为富有韩国民族气息的一种文学样式。虽然在形式的外壳上还留有原来的印痕,但其在风格创造、意象构筑、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幻,最终甚至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朝鲜风”格调。“和陶诗”在韩国从高丽朝开始绵延不断。韩国古代文人非常推崇陶渊明的诗歌,并以步韵、次韵、从韵等形式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概言之,所谓“和陶诗”就是高丽中期以后的诗人所作的“和陶诗”的总称。值得一提的是,在“和陶诗”的创作中,韩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1期2014-03-06
- 也谈钟嵘《诗品》对陶渊明的评价
的第一个责难就是陶诗的渊源问题:“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下云:“(钟嵘)论陶渊明,乃以为出于应璩,此语不知其所据。应璩诗不多见,惟《文选》载其《百一诗》一篇,所谓‘下流不可处,君子慎厥初’者,与陶诗不相类。五臣注引《文章录》云:‘曹爽用事,多违法度,璩作此诗以刺在位,意若百分有补于一者。’渊明正以脱略世故,超然物外为意,顾区区在位者,何足累其心哉。且此老何尝有意欲以诗自名,而追取一人而模仿之?此乃当时文士与世进取竞进而争长者所
天中学刊 2014年4期2014-02-12
- 论方东树的陶诗研究*
约。大致说来,在陶诗风格问题上多持平淡自然之说,但对陶本人的思想与具体诗作的理解多有异议。对此,方东树也作了反思,其云:“前人说陶诗者甚众,然多迹论常解,无关微言胜理,今皆不取。”[2]作为桐城后学,方氏为学恪守程朱,秉桐城文脉,其诗论亦多受此影响。他对陶诗的研究实际上是桐城派文论的诗学实践,体现了桐城派对陶诗的一般看法。鉴于桐城派在中国文学史上重要地位,方氏的陶诗研究在陶诗接受史上便有其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价值。一对陶诗思想倾向,历代评陶者多纠结于两点,一是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1期2013-08-15
- 论 《诗源辩体》的陶诗研究
导下,何景明贬低陶诗。胡应麟 《诗薮》亦云:“曹、刘、阮、陆之为古诗也,其源远,其流长,其调高,其格正。陶、孟、韦、柳之古诗也,其源浅,其流狭,其调弱,其格偏。”[3]28主张 “体以代变”、“格以代降”的胡应麟轻视陶诗,他以古为正,认为愈古愈好,本质上与何景明一致。宋代之后,古诗发展走向衰落,明代诗歌虽数量不少,但已极难在唐宋诗人的高度成就面前另辟天地,故何景明、胡应麟等诗论家主张拟古学古,推崇汉魏古诗,贬轻陶诗,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明代更多的诗论家对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期2013-08-15
- 自然的陶渊明与陶渊明的自然
63.com论及陶诗的风格,一般意义上,学者都将其概括为质朴自然,冲和平淡,但这样的概括却有一个问题,不能包容陶诗中“金刚怒目”的一面。要想全面概括陶诗的风格,莫若用一词来概括:自然。这里的自然,不单单指向陶诗自然的表现方式,也指向陶渊明自然的生活状态,更指向陶渊明生活状态与诗歌表现方式的自然融合。对于陶渊明来说,自然不仅仅是他的艺术追求,更是他的人生体验。只有在这一层面上,我们才可能更好地解读陶渊明的诗,并从诗学有关自然观点的演进中,寻找到陶诗不同时代不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2期2013-08-15
- 从辛词中看辛弃疾对陶渊明诗的接受与革新
步研究。如辛词与陶诗对比的研究,辛弃疾对陶诗风格接受与革新的研究。本文将试着从这方面着手对辛词进行更近一步的研究。一、辛弃疾对陶诗闲适风格的接受有着“词中之龙”称号的南宋词人辛弃疾以慷慨激昂的豪放词闻名于世。但大凡优秀的作家其作品风格都是多样的,辛弃疾也不例外,除了慷慨激昂的豪放词,他还有一些闲适旷达的词,那么他词中的闲适风格是从哪里接受的呢?通过辛词与陶诗的对比,我们就会找到答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
名作欣赏 2013年23期2013-08-15
- 郝经的和陶诗评议
【文学】郝经的和陶诗评议董再琴(山西大学 文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6)在元初诗坛上,郝经虽有“其诗亦神思深秀,天骨秀拔,与其师元好问可以雁行”之誉,然囿于其所处的特殊历史环境及其复杂的个人背景,历来研究者往往避谈他在文学上的贡献和影响。郝经与元好问交往甚密,既是师生关系,也堪称诗友,这对郝经的诗歌风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郝经对和陶诗现象有深刻的认识,而其和陶诗的大量创作在某种程度上也实现了他的创作理想和人格追求。郝经;元好问;和陶诗郝经(1223—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4期2012-08-15
- 浅论钱陆灿的“和陶诗”
史上,苏轼的“和陶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当时苏辙、秦观等亲友门弟纷纷效法继和,而且此后历朝都不乏追和者,如金代有赵秉文,元代有郝经、刘因等,明代有戴良、黄淳耀等,清代有施闰章、姚椿等。可以说,和陶俨然成为中国诗界一独特脉象。清初常熟人钱陆灿(1612-1698),字尔弢,一字湘灵,号圆沙,人称圆沙先生。湘灵酷爱陶诗,康熙初尝追和陶诗殆遍,尽管脱稿之初,即深得文友吕留良、倪灿、施闰章、何采等称赏,无奈其文名不著,以致迄今未为诗学界关注。事实上,湘灵的“和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2年5期2012-04-02
- 一卷和陶诗满腔忠义忱——论戴良的和陶诗创作
史上,拟效、追和陶诗的现象,蔚为大观。如此被尊崇,渊明之外,简直无出其右者。王国维尝叹:“屈子之后,文学之雄者,渊明其尤也。”[1]钱钟书曾言:“渊明文名,至宋而极。”[2]其实,何止宋代,元、明、清历朝和陶创作屡成高潮。而历代遗民对陶渊明的强烈认同,及其和陶诗的大量创作,都表明和陶意义已远远超越文学本身,它具有丰厚的文化意蕴,同时也是某种民族集体无意识的深刻体现。元遗民戴良极其推崇陶渊明,作有大量和陶诗,具有独特的文化内蕴,于文化史、文学史都有着不可忽视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4期2011-08-15
- 陶诗的旷代品味
——从顾炎武、龚自珍的诗歌看陶渊明的忠愤
/[陕西]钟书林陶诗的旷代品味 ——从顾炎武、龚自珍的诗歌看陶渊明的忠愤/[陕西]钟书林两句借燕雀的各自成窠,比喻那些贪图富贵,只顾自身安逸的降清之人。顾炎武的这首诗受陶渊明诗歌的影响较大。陶诗:“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展现的就是一种生命不息、抗争不止的英勇气概。古人对此评论说:“陶靖节之《读山海经》,犹屈子之赋《远游》也。‘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悲痛之深,可为流涕……渊明眷念王室,独
名作欣赏 2011年10期2011-08-15
- 浅谈陶诗逐渐被认识的历史过程
现高潮。本文回顾陶诗逐渐被认识的历史过程,帮助人们对其进行全面而正确的评价和鉴赏。关键词:陶渊明 陶诗 评价 历史过程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其作为田园诗的创始人,对祖国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陶渊明作为一代诗宗,在他生前和死后的一段时间里,他的文学创作并不被当时的文人学者接受和理解。回顾陶渊明的作品是怎样被逐渐认识的历史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对陶渊明其人其诗进行全面而正确的评价和欣赏。(一)文学史上有这样一组有趣的现象:有
青年文学家 2011年2期2011-06-08
- 一卷和陶诗,满腔忠义忱——论戴良的和陶诗创作
史上,拟效、追和陶诗的现象,蔚为大观。如此被尊崇,渊明之外,简直无出其右者。王国维尝叹:“屈子之后,文学之雄者,渊明其尤也。”[1]钱钟书曾言:“渊明文名,至宋而极。”[2]其实,何止宋代,元、明、清历朝和陶创作屡成高潮。而历代遗民对陶渊明的强烈认同,及其和陶诗的大量创作,都表明和陶意义已远远超越文学本身,它具有丰厚的文化意蕴,同时也是某种民族集体无意识的深刻体现。元遗民戴良极其推崇陶渊明,作有大量和陶诗,具有独特的文化内蕴,于文化史、文学史都有着不可忽视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1年3期2011-02-18
- 师范渊明,唯取一适
极富创造精神,和陶诗——即“和陶渊明诗”,就是他的一种新创,绘制了古代诗歌史上的一道独特景观。这里先把和陶诗与陶诗对照起来算一笔账:和陶诗未和《命子》等15题19首,《归园田居》、《连雨独饮》、《拟古》各多和1首,《杂诗》少和1首,算下来实际和了56题108首,其中包括了“准诗体”的《归去来兮辞》,其数量大约是陶诗的85%。苏轼对自己这一新创是有充分自觉的,他说:“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苏辙《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引
古典文学知识 2009年5期2009-10-15
- 字字田家语,章章和谐画
融统一。关键词:陶诗 艺术特色 平淡绮丽 意境浑成陶渊明是东晋著名的诗人。他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年少时曾有大济苍生之大志:“忆我少年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同时,他也有“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的天性。这两种理想一直在陶渊明的内心深处碰撞。他二十九岁入仕,以后的十多年里,三次入仕,又三次离开官场。先后作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彭泽县令等之类的小官。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他四十一岁,毅然辞去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2期2009-03-27
- 从“和陶”诗看苏轼对陶渊明诗歌的继承与超越
。关键词:苏轼 陶诗 继承 超越 范式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颇受世人青睐。对其接受和评价始于南朝,盛于宋朝。在我国古代对陶渊明的接受史上,只有宋人对其人其诗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作出了深刻的阐释。而其中,关键性人物当推苏轼。他一方面从理论上对陶渊明诗文进行了创造性的阐释,一方面从实践上全面学陶,引发了陶渊明接受史高潮的到来。但是,苏轼学陶而不囿于陶,最终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陶渊明。那么,苏轼在接受陶渊明当中学习了他什么,又超越了他什么呢?本文拟在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8期2009-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