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段

  •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I期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分析
    A)能够清晰显示肺段解剖、肺段内支气管和血管变异,从而可明确肿瘤的肺段归属,为更精细的肺段切除术提供了可能性[2]。既往有研究提示,Ⅰa期肺癌行肺段切除术后的复发率和5年生存率与肺叶切除术相当,术后并发症更少,肺功能恢复更佳,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4]。根据肺段的锥形结构原理进行“锥式肺段切除术”能够更完整地切除肿瘤病变,同时减少邻近肺段组织的切除损伤[5]。尽管前期研究提示,肺段切除术在保护残存肺功能,促进术后肺功能恢复方面意义重大[6],但是

    浙江医学 2023年13期2023-08-09

  • 三维重建技术联合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的应用
    究数据支持解剖性肺段切除[4-6]。日本临床肿瘤学会(JCOG)肺癌研究小组发起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JCOG0201)对肿瘤大小为≤2 cm、实性成份占比(consolidation-to-tumour ratio,CTR)≤0.25 的患者亚肺叶切除术后的随访数据显示,患者术后10 年以上无复发[7]。另有研究发现[8],相比肺叶切除术,采用肺段切除术治疗肿瘤直径小于2 cm 的早期肺癌,患者5 年的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无明显差异。因

    医学信息 2022年20期2022-12-12

  • ICG荧光成像技术在VATS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
    术式[1-2];肺段切除术与肺楔形切除术相比,前者可确保足够的手术切缘。在传统手术中识别肺段,一般采用充气萎陷法。但是充气的肺会阻碍手术视野,并且该方法会延长手术时间。吲哚菁绿(ICG)荧光融合成像引导下的肺部的三维染色,可以在术中指导肺的解剖,逐渐应用于电视辅助胸腔镜(VATS)肺段切除术[3-13]。但是临床上ICG注射的剂量尚未明确,有研究报道,用于肺段切除术的ICG剂量范围为0.25~5 mg/kg[3-6,8,12]。本研究探讨低剂量(2.5 m

    现代实用医学 2022年8期2022-11-19

  • 荧光染色法与膨胀-萎陷法在非小细胞肺癌肺段切除术中的对比研究*
    的一种流行技术。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相比,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术后肿瘤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没有差异[1]。与楔形切除术相比,肺段切除术是一种解剖学切除术,可保持足够的手术切缘、保留残余肺的形态并进行肺内淋巴结取样,从而减少恶性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转移、提高肿瘤分期的准确率[2]。尽管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可行性已经得到了广泛证明,但其在技术方面仍有待改进,如肺段间平面的识别问题[3]。目前,尽管有许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17期2022-07-16

  • 吲哚菁绿在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包括肺楔形切除和肺段切除。针对在肺表面难以触及的结节或离肺门较近、有肩胛骨遮挡等原因不适合CT引导下定位的结节,肺段切除具有优势,能保证足够切缘[1-2]。在肺段切除手术中,精确的显示段间平面能为肺段的裁剪提供指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段间平面识别不准确可能导致切割后余肺丧失部分功能、通气血流不匹配,甚至术后漏气等问题。目前,常用的显示肺段间平面的方法较多,其中通气萎陷法,操作便捷,在临床中应用最为广泛,但术中显示肺段间平面所需时间较长,且对于肺气肿患者的段

    安徽医学 2022年3期2022-03-22

  • 肺段切除术和肺楔形切除术治疗直径≤2 cm的外周性肺腺癌围手术期效果分析
    SCLC,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和肺楔形切除术的围术期情况和远期术后生存不劣于肺叶切除术[6-7]。我们对38例微浸润性肺腺癌病人分别采用肺段切除术和肺楔形切除术,并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2020年1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微浸润性肺腺癌病人38例, 术前CT检查表现≥50%为磨玻璃样影。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 肺段切除组16例,楔切组22例。 两组病人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1 两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11期2022-01-10

  • 纤支镜在肺段切除术麻醉中的应用
    009)0 引言肺段切除术是切除有病变的某些肺段,保留该肺叶其余的正常肺组织的手术[1]。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用于支气管扩张等肺部良性病的外科治疗。1995年美国肺癌研究组进行的一项肺癌术式对照研究以及近年来多项日本的研究显示肺段切除术具有不亚于肺叶切除的生存数据。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可达到与肺叶切除术相似的肿瘤学疗效。目前,该手术大多数是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特殊之处在于需要术中定位,这就需要麻醉医师协助外科医师定位被切除肺段的边界。由于肺段之间缺少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5期2021-09-28

  • 三维重建在双孔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
    医学技术的发展,肺段切除技术逐渐成熟,但肺段支气管血管结构复杂,普通CT难以完全显示肺段组织解剖结构,且肺段之间没有明显组织分界,手术操作难度较高。现研究三维CT支气管血管重建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临床作用。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7月在本院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患者76例,根据患者术前是否行三维CT支气管血管重建,分为未重建组(35例)和重建组(41例)。未重建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范围为40~80岁,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12期2021-07-06

  •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在早期肺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提要】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已经成为早期肺癌的治疗方案之一,也是目前切除早期肺癌的首选技术。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可行性早已得到证实,其较其他术式具有可保留更多的肺组织、微创、预后好、康复快等优点,已成为直径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是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1]。肺癌大致分为小细胞肺癌(约占15%)和非小细胞肺癌(约占85%)[2-3]。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组织学亚型为腺癌和鳞状细胞癌,其存在特定的DNA突变,可以进一步识别分子亚型[4]。如果能

    微创医学 2021年6期2021-03-06

  • 三维CT联合吲哚菁绿近红外成像技术在肺段切除中的应用价值
    肺叶切除与解剖性肺段切除效果等同,还可最大限度保留余肺功能[1]。目前胸腔镜下肺段切除已广泛在临床开展,三维CT(3D-CT)成像可以明确病变所在肺段区域,术前即能明确靶血管、气管的解剖结构,为解剖性肺段切除提供了技术保障[2-3]。ICGF在大脑动脉瘤、解剖性肝脏切除等领域已被广泛应用。本研究于术前采用3D-CT重建技术,对肺部病变进行精准定位,术中应用吲哚菁绿荧光导航技术,行段间平面精准识别,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为治疗开辟新的途径和方向。1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1年1期2021-02-27

  • 肺段切除在高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南[7]指出,行肺段切除术安全可行:①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肺段切除术,在保留患者残存肺的肺功能方面(特别是是保护FEV1方面)相比于肺叶切除具有显著优势;②对于IA期的患者(即病变直径<2cm,且无远处侵犯及转移),两种术式在生存率方面的无统计学差异[8],但在术后并发症等指标明显优于肺叶切除术;③胸腔镜辅助下行肺段切除术已确认是安全、可行;④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系统性的淋巴结清扫术,在高龄NSCLC患者中,具有明显生存优势,且并发症率更低;⑤肺段切除术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6期2021-01-08

  •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研究进展
    淋巴结清扫术,以肺段切除术为代表的亚肺叶切除获得了临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肺段手术的主要优点在于保留更多的肺组织和并不差于肺叶切除的远期生存和局部复发。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5-7]结果显示,对于病灶最大径<2 cm的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行肺段切除术可获得类似肺叶切除的远期治疗效果。一、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适应证目前肺段切除术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主要针对病灶<2 cm的小结节和部分身体条件不佳接受妥协性手术的患者,而并非所有早期肺癌患者均适应该术式。美国国立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20年4期2020-12-19

  • 微创三孔法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毛玻璃结节患者的疗效分析
    着研究不断深入,肺段切除术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且其对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创三孔法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毛玻璃结节患者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3月我院肺部毛玻璃结节患者94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47例)、对照组(47例)。研究组男22例,女25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60.57±6.68)岁。对照组男20例,女27例,年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0期2020-10-24

  • 肺 段 切 除 术 治 疗 肺 癌 的 研 究 进 展
    早在1939年,肺段切除术就开始被用于治疗结核性肺不张,之后逐渐被应用于早期肺癌的外科治疗中,而当时肺癌的标准手术方式尚未确定。直到1995年,Ginsberg等[1]的研究表明,肺叶切除术较亚肺叶切除(包括肺段切除、楔形切除、复合肺段切除、联合肺段切除)能延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奠定了肺叶切除作为早期肺癌标准手术方式的地位,肺段切除术则逐渐淡出了胸外科医生的视线。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肺部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no

    微创医学 2020年4期2020-09-15

  • 老年肺结节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近期效果分析
    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肺段切除术,一方面能更多地保留肺功能[1],另一方面亦能取得不亚于肺叶切除术的近远期疗效[2-4]。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更好地体现了胸外科手术微创化的特点,为老年甚至高龄肺结节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了选择。现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胸外科施行的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医院胸外科为85例老年患者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临床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0年7期2020-08-12

  • SPECT/CT肺灌注显像评价肺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效果
    将双肺分为18个肺段(右肺:S1~S10,左肺:S1+2、S3、S4~S6、S8~S10),以SPECT/CT肺灌注图像评估BPA前、后肺段灌注及改善情况;将BPA前肺段灌注标记为“无缺损”或“有缺损”(图1);后者BPA后灌注表现分为“完全改善”、“部分改善”、“无改善”,将“完全改善”与“部分改善”标记为灌注改善,“无改善”标记为灌注无改善。由核医学医师以经导管肺动脉造影为标准,评价SPECT/CT肺灌注显像所示CTEPH患者肺段灌注及其改善情况。图1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0年7期2020-08-06

  • 改良膨胀萎陷法界定肺段间交界面的精确性评估
    点[4]。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是亚肺叶手术的主要术式,存在诸多难点,段间交界面的精准界定是肺段切除术的关键。传统膨胀萎陷法认为在离断靶段支气管后全肺通气,靶段会保持萎陷状态,余肺膨胀形成段间交界。然而靶段支气管离断后,手控气囊膨肺难以精准控制,膨肺压力小则保留段无法完全膨胀,压力大时,由于侧枝通气导致靶段也膨胀,所形成的膨胀萎陷交界线不能准确反映段间交界。本中心在传统膨胀萎陷法基础上提出“改良膨胀萎陷法”界定段间交界面[5],即在离断靶段支气管、血管后,术侧肺

    中国肺癌杂志 2020年6期2020-06-28

  • 两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和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比较
    对NSCLC 行肺段切除或肺叶切的治疗,均可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但优先选用何种术式进行治疗尚无定论。本研究比较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肺叶切术治疗早期NSCLC 的术后疗效分析,希望能够对临床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同一医疗手术团队(且单一术者)收治的接受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或肺叶切除、术后病理分期证实不超过IA2 期(2018年NCCN TNM 分期)的NSCLC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2期2020-05-13

  •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磨玻璃结节的研究进展*
    标准术式,但包括肺段切除术的亚肺叶切除术应用越来越多[6~9]。本文对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GGO/GGN的进展进行综述。1 磨玻璃结节的定义及分类GGO/GGN是指CT显示肺内密度增高影,但不掩盖血管和支气管影等肺实质结构[10,11],可能是恶性/良性肿瘤、炎症、间质性疾病、肺内淋巴结等,病理基础是肺泡隔增厚或肺泡腔充满液体或组织碎片。按照其密度,分为纯GGO/GGN和混合GGO/GGN。美国放射学会提出Lung-RADS分级系统(Lung CT Scr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20年9期2020-01-11

  • 基层医院开展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23例报告
    常肺组织,解剖性肺段切除因切除的肺组织少,肺功能会得到最好保留,对于早期的肺癌,特别是Ⅰ期非小细胞肺癌,可达到与肺叶切除相当的效果[1]。故通过肺段切除治疗早期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正逐步被更多的患者和医生所接受。分析我科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行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23 例早期NSCLC(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严格按照2015 年第6 版NCCN(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非小细胞癌指南所推荐的肺段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16期2020-01-09

  • 直径小于2cm周围型肺结节应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肺癌[3]。应用肺段切除术治疗直径小于2cm的早期肺癌的临床疗效与肺叶切除术可能相同且安全[4]。本研究比较全胸腔镜肺叶切除、肺段切除两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为临床早期肺癌患者选择适宜的手术治疗方式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6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56例周围型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全胸腔镜肺段切除组(肺段切除组)36例、全胸腔镜肺叶切除组(肺叶切除组)20例。患者都是体检时发现肺部有小

    医药前沿 2019年28期2019-11-07

  • 3D-CTBA指导下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早期肺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选择倾向越来越多。本研究应用3D-CTBA技术行解剖性肺段切除共治疗18例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现回顾性分析其可行性和近期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患者资料 选择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胸外二科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行3D-CTBA指导下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的老年早期NSCLC患者18例,男8例,女10例,年龄60~81(平均64.4)岁。主诉咳嗽3例,胸痛2例,体检发现肺占位性病变13例。术前常规肺部增强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19期2019-10-10

  • 肺叶切除与肺段切除治疗肺部磨玻璃结节效果的比较
    性腺癌18例。行肺段切除(肺段切除组)51例,年龄(57.31±10.83)岁,男∶女为10∶41,吸烟与不吸烟者比例5∶46;术后病理重度非典型增生4例,原位腺癌25例,微浸润腺癌21例,浸润性腺癌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肺部高分辨率薄层CT检查,其他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血型、肝肾功离子、凝血五项、血气离子分析、结合抗体、血沉、痰结核菌培养、肝炎、梅毒、艾滋病等常规血清学检查及心电图、心脏彩超、肺功能等检查。根据高分辨率薄层CT筛选出GGN直径≤2 cm且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6期2019-08-27

  • 肺段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的研究者开始探索肺段切除治疗肺部微小病变的可行性[5]。1 肺段切除手术的应用基础随着外科学的不断发展,研究发现,临床分期为T1期的肺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5年无瘤生存率可达80%[6],出于保护患者肺功能的目的,1973年,Jensik首次提出T1期的肺癌患者切除的肺组织应该更少,即肺段切除[7]。一项采用倾向指数分析法排除了性别、年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肿瘤直径

    癌症进展 2019年11期2019-03-15

  •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肺毛玻璃结节的效果对比
    究对比观察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肺GGO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治疗的肺GGO患者100例,纳入标准:肺GGO直径≤2 cm;术前未接受治疗;符合胸腔镜手术适应证。排除标准:术前经CT、支气管镜、肺部功能检查等出现病变远端转移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肺段组与肺叶组各50例。肺段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55±1)岁,体质量(60±3)kg,病灶直径(16±7)mm,

    山东医药 2019年1期2019-02-14

  •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对肺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过胸腔镜行肺叶及肺段切除术的比例也大大增加,从2007年的11.6%到2015年其应用率已达60.6%。本文将从电视胸腔镜肺段切除的手术适应证、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对肺功能的影响、肺段切除术后肺功能代偿及展望四个方面对目前研究进展做一综述。1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适应证1995年肺癌研究小组(Lung Cancer Study Group,LCSG)的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队列研究纳入肺叶及亚肺叶切除的247例T1-2N0期NSCLC患者,该研究比较了两组患者局部

    中国肺癌杂志 2019年8期2019-01-06

  • 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术后肺功能保留的差异
    [4-6]表明,肺段切除术可适用于直径≤2 cm的非小细胞肺癌。虽然在1995年的一项随机性对照实验[7]表明,限制性肺部切除术对比肺叶切除术有着更高的局部复发风险,会降低I期肺癌患者术后生存率,但之后有多项研究[8-12]证明肺段切除术及肺叶切除术有相同的术后生存率。欧洲呼吸学会以及欧洲胸外科学会均于2009年推荐使用肺段切除术作为肺叶切除术的替代方案。此外,英国胸科学会以及美国胸科的医师学院也分别于2010年及2013年推荐类似治疗方案[13-15]。

    中国肺癌杂志 2019年3期2019-01-06

  • 三维重建及虚拟手术规划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心回顾性研究发现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与肺叶切除术类似,术后复发率和5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并可降低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有利于在切除肺部肿瘤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肺组织及保护术后肺功能[5-7]。对此2010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制定的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设立了亚肺叶切除(肺段切除和肺楔形切除)的具体适应证:(1)肺功能差或因其他重要合并症而不能耐受肺叶切除术;(2)周围结节直径≤2cm,并至少符合以下标准中的1项:组织学类型为单纯细支气管肺泡

    浙江医学 2019年5期2019-01-05

  • 单操作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55 例临床分析
    肺叶楔形切除术及肺段切除术)是针对肺部结节为主的主要术式,其中肺段切除术是以肺段作为解剖单位的手术方式,其最早可追溯到1939 年,Churchill 和Belasy[1]首次采用肺段切除术以治疗支气管扩张,其初衷是以肺本身的解剖结构为基础,在尽可能切除病灶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肺功能。1973 年,Jensik[2]等报道对于I 期非小细胞癌的患者,可以通过肺段切除术达到与传统肺叶切除术类似的术后疗效。在当前早期肺癌患者及肺小结节患者越来越多的局面下,肺段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8期2019-01-04

  • 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单孔VATS 肺段切除术难度大,临床尚未广泛开展,单孔VATS 用于老年肺癌肺段切除术的研究则更少。 为此,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本院45 例老年肺癌患者单孔VATS 下行肺段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0月-2018 年11月本院实施单孔VATS 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45 例。 纳入标准:(1)诊断和治疗均符合NSCLC 的分期标准[1]及临床指南[2];(2) 肿瘤长径≤2cm

    浙江实用医学 2019年5期2019-01-04

  • 双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56例
    月行双孔VATS肺段切除术56例,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6例,男35例,女21例。年龄33~71岁,平均43.1岁。因咳嗽就诊12例,体检胸部CT发现肺部结节44例。磨玻璃样结节(ground-glass opacity,GGO)26例,实性结节30例。病变部位:右上肺后段12例、尖前段3例,右下肺背段10例、基底段4例,左上肺舌段9例、尖后段4例,左下肺背段11例、基底段3例。直径0.9~2.0 cm,平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8年10期2018-10-29

  • 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临床应用
    ,为了攻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难点,研究其临床应用效果,本文主要探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应用方式与临床应用效果,为保持肺癌手术彻底根治性,最大限度保留患者肺部功能提供有效的手术方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月~2017年9月来本院治疗的早期微小肺癌患者2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肺段切除组(行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患者)和肺叶切除组(行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叶切除术的患者),每组10例。所有患者中男 12例 ,女 8例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7期2018-06-22

  •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在肺癌治疗中的现状
    根治性手术方式。肺段切除可以保留更多的肺组织,且可以获得类似于肺叶切除的治疗效果[2]。由于高龄肺癌患者逐年增多,对于心肺功能较差的早期肺癌患者,肺叶切除范围较大,术后心肺并发症明显增多,肺叶切除并不是最好的选择[3],肺段切除对高龄患者更为适宜。随着胸部CT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最大径≤2 cm的周围型肺癌得到诊断,且多数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AAH),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8年8期2018-01-20

  •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少。但是何种情况肺段切除术能达到根治性的目的,目前还是存在争议。根据2 017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at ion a 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治疗NSCLC临床实践指南的最新内容,可保留非组织很少或因不能耐受肺叶切除,周围型结节≤2 cm并至少符合下列一种标准:组织学类型为单纯原位腺癌、CT显示结节≥50%表现为毛玻璃样、影像学随访证实肿瘤倍增时间较长(≥400天),为肺段切除的适应症。并且提出有丰富VA

    中国肺癌杂志 2018年4期2018-01-19

  • 胸腔镜肺段与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者实施分析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后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具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3月接受的60例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肺段切除组, 另选取同期60例行肺叶切除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肺叶切除组。肺段切除组中男35例, 女25例;年龄45~76岁, 平均年龄(60.5±15.5)岁。肺叶切除组中男34例, 女26例;年龄44~75岁, 平均年龄(59.5±15.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9期2018-01-18

  • 全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比肺叶切除术在治疗早期肺癌的前瞻性研究
    硕允全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比肺叶切除术在治疗早期肺癌的前瞻性研究庞文广1黄凤柳2叶敏1庞景灼1伍硕允1目的前瞻性对比研究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评估全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在早期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肺部小结节(CT上直径≤2cm)患者随机分入全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组及肺叶切除术组。比较其手术并发症、术后肺功能及手术短期效果。结果两组分别入组35例。无中转开胸,无围术期死亡,解剖性肺段切除组手术时间长于肺叶切除组(P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10期2017-10-19

  • 256多排螺旋CT肺灌注成像对肺栓塞诊断价值的研究
    螺旋CT做肺栓塞肺段灌注成像,计算该肺段灌注缺损区域的达峰时间(TTP)并研究其与常规CTPA栓塞指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疑有肺栓塞患者56例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做常规CTPA后并对肺栓塞肺段进行肺灌注成像,计算肺段灌注缺损区域PF、PEI及BV值。结果56例PE患者的肺栓塞肺段PF、PEI及BV值均低于正常肺段;肺栓塞肺段的PF值与CTI%之间存在着负相关性。结论256排螺旋CT灌注成像所计算肺栓塞肺段灌注缺损区域的肺栓塞肺段PF、PEI及BV值均低

    宁夏医学杂志 2017年8期2017-09-15

  • 3D-CTBA及3D-VATS单操作孔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显著提高,解剖性肺段切除适用于Ia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同时解剖性肺段切除亦可用于不适于行肺叶切除患者,因而使其在治疗NSCLC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2,3].但肺段解剖结构及手术操作相对复杂,因此解剖性肺段切除具有较高的手术风险与难度.我们通过术前应用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three 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bronchography and ang

    中国肺癌杂志 2017年9期2017-09-10

  • 虚拟现实导航技术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中的临床应用
    航技术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中的临床应用李云婧 李宬润 马永富 刘阳目的探讨三维虚拟现实导航技术(VR)对于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中及术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中8例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手术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VR辅助组和传统组,对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的差异。 结果VR组术中出血量较传统组明显减少(12.25±2.22vs. 60.25±9.74)ml ,VR组手术时间较传统组显著缩短(84.50±5.57vs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7年4期2017-09-03

  • 320排CT对肺段切除患者肺血管的评估效能
    )320排CT对肺段切除患者肺血管的评估效能李传贵,李娇娇,刘庆啸,张志敏,李 永(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中心,河北 张家口 075000)目的 对预行肺段切除术患者术前应辨别、评估受累肺血管,探讨320排CT与64排CT评估受累肺血管的效能。方法 56例预行肺段切除术患者术前均行320排CT和64排CT扫描,重建肺血管CT三维图像,识别受累肺段肺动脉和肺段间静脉。2名放射科医师采用5分法独立评估受累肺血管的可视性情况,Kappa检验评估观察者间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6期2017-06-23

  •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感染性病变
    0001)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感染性病变林勇 陈树兴 陈新富 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胸外科 (福建 福州 350001)目的:探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在肺部感染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胸外科52例接受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肺部感染性病变患者,统计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钉仓使用量、术后胸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1例中转开胸。平均手术时间为(135.2±4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4期2017-05-03

  •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干,葛明建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邱 干,葛明建肺癌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环境不断恶化及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等,我国肺癌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主要方式,可彻底切除肿瘤并获得根治效果。随着胸腔镜技术不断进步及早期NSCLC检出率提高,肺叶切除术+纵隔淋巴结清扫是否还应作为肺癌标准术式已出现不同观点,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NSCLC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11期2017-04-03

  • 放射CT诊断的肺段隔离症患者临床观察
    131300)肺段隔离症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多见的先天性肺部发育畸形病症,通常也被称作为支气管肺隔离症,在肺部病症中占比为0.15%~6.39%,在肺切除情形中占比约为1.8%。目前,临床上通常运用放射平片及放射CT诊断手段来实现对肺段隔离症的临床诊断过程。本次研究将我院于2015年8月~2017年8月接收诊治的肺段隔离症患者26例作为研究样本,探究对肺段隔离症患者应用放射CT诊断方式的临床诊断结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93期2017-03-20

  • 单孔胸腔镜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现状
    唐剑明+杜铭肺段切除术除适用于肺部良性病变及肺转移性肿瘤外,同样适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特别是高龄、肺功能较差、合并症多,无法耐受肺叶切除术的患者[1]。相对肺叶切除术而言,肺段切除术能够保留更多的正常肺组织,从而保留更多的肺功能。随着CT的普及及公众体检意识的提高,早期肺部腫瘤的检出率越来越高,电视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也逐步受到重视。电视胸腔镜手术因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得到国内外胸外科专家的一致认可,逐步成为各种胸腔疾病的常规手术方式。随着技术和器

    医学信息 2016年37期2017-03-20

  • 肺段隔离症采用放射CT诊断的效果研究
    ●黄汝君肺段隔离症采用放射CT诊断的效果研究●黄汝君目的:对肺段隔离症采用放射CT诊断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之间56例我院肺段隔离症患者,对患者予以放射CT诊断,观察放射CT诊断方法的效果。结果:有35例患者的肺段隔离发生于左侧下肺,有21例患者的肺段隔离发生于右肺下侧,有39例患者肺段隔离发生于肺叶的内型,有11例患者肺段隔离发生于肺叶的外型;38例患者肺部出现较为明显的肿块,11例患者发现为囊实性肿块;多层螺旋

    保健文汇 2017年9期2017-02-01

  • 放射CT诊断肺段隔离症的临床观察
    医院放射CT诊断肺段隔离症的临床观察张慧 121000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目的:探讨放射CT诊断肺段隔离症的临床应用。方法:收治肺段隔离症患者14例,给予放射CT检查。结果:病变均位于双肺的下叶后部分。肺叶内型10例,肺叶外型4例。结论:放射CT诊断肺段隔离症可以准确显示病变及周围组织。放射CT;肺段隔离症;病变肺段隔离症是先天发育畸形而产生的疾病,正常肺组织和部分肺组织发生了分离的现象,并且这部分肺组织也可以单独发育,该部分肺组织只接受体内的循环供血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4期2017-01-21

  • 开放性肺段切除术与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8000)开放性肺段切除术与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观察赵卓铖 荆丽莉 黄旭东 王 霞 赵 颖 于 洁 于 辉(辽宁省丹东市中心医院普胸外科,辽宁 丹东 118000)目的观察比较开放性肺段切除术与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35例早期肺癌患者接受开放性肺段切除术治疗,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另外35例接受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作为本研究的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均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研究淋巴结清除数量为(7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5期2017-01-16

  • 3 cm单孔胸腔镜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
    孔胸腔镜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张瑞杰 蔡奕欣 张 霓 付圣灵 祖育昆 付向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胸外科,武汉 430030)目的 探讨3 cm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 2014年9月~2015年1月,实施3 cm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15例,在腋中线第5肋间做3 cm切口置入胸腔镜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标本取出后送快速冰冻切片,明确病理性质,以及支气管残端、段切缘有无残留。 结果 1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6年1期2017-01-04

  • 肺肿瘤毛刺征和肺段间隔增厚的影像学鉴别
    著肺肿瘤毛刺征和肺段间隔增厚的影像学鉴别袁 梅, 李 雷, 李 林, 左一智目的 探讨肺肿瘤的毛刺征和肺段间隔增厚的影像学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8例肺腺癌患者的多层螺旋CT(MSCT)图像和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毛刺和肺段间隔增厚的影像学区别。结果 MSCT图像中肺腺癌的毛刺征和肺段间隔增厚的出现率分别为32.1%和14.1%,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肺肿瘤; 毛刺征; 肺段间隔;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16年6期2016-03-17

  • 放射CT对诊断肺段隔离症的临床价值分析
    强放射CT对诊断肺段隔离症的临床价值分析包光强目的 对放射CT对肺段隔离症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临床确诊肺段隔离症患者12例,对其采取放射CT进行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12例肺段隔离症患者经CT检查发现,病变均处在双肺的下叶后部分,其中有8例患者发生在左边下肺,有4例患者病变发生在右边下肺;有9例患者病患肺段隔离出现在肺叶的内型,有3例患者病患肺段隔离则属于外型。结论 经多层螺旋CT

    当代医学 2016年13期2016-03-11

  • 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肺部良恶性病变效果观察
    辉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肺部良恶性病变效果观察潘海彬,沈韦羽,余凯忠,田辉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各类肺部良恶性病变的疗效。方法23例肺部良恶性病变患者施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施行了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手术时间为120~240 min,出血量30~400 ml,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为3~9 d,住院时间5~14 d。本组患者术后病理诊断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12例(Ia期9例,Ib期3例),肺转移瘤3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5期2016-02-20

  • 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技术要点
    心回顾性研究发现肺段切除术治疗Ia(T1aN0M0)期肺癌的疗效和肺叶切除术类似,复发率和5年生存率无差异[2-4],并可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有利于保护术后肺功能[5,6]。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技术也在不断探索中进步。由于肺段解剖复杂,变异较多,要达到胸腔镜下完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难度较大,肺段切除方式繁多,不同部位的肺段切除术难度各异。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发展历程中,一系列难点逐渐得到解决,如术中肺结节定位,靶段血管、支气管辨认,段间静脉保留,肺段间交界面

    中国肺癌杂志 2016年6期2016-01-30

  • 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41例临床分析
    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41例临床分析刘士学 王 君*①徐美清①谢怀顺(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淮南 232000)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5月41例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12例,安徽省立医院29例。三孔法,肺段动脉、静脉使用Hem-o-lok或直线型切割缝合器处理,肺段支气管及段间平面均使用直线型切割缝合器处理。 结果 4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6年12期2016-01-30

  • 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临床Ⅰ期肺癌
    32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临床Ⅰ期肺癌乔玉磊,林宗武,奚俊杰,徐松涛,蒋 伟,王 群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上海 200032背景与目的:随着胸腔镜手术技术的提高,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日渐成熟。本文旨在研究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用于治疗Ⅰ期肺癌患者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4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收治的临床诊断为Ⅰ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后接受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8例,女

    中国癌症杂志 2015年8期2015-12-16

  •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评估*
    胡 坚△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评估*赵 纯1,2, 曹隆想1, 张 翀1, 汪路明1, 胡 坚1△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杭州 310003 2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胸外科,丽水 323000目的 评估和分析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术后近期疗效。方法 122例患者于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分别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n=56)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n=66)。选取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2期2015-06-05

  • 电视胸腔镜手术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
    腔镜手术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石锋 李学兆 刘向前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南阳医学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对36例肺部病变患者行VATS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左肺上叶尖前后段切除(固有段)5例和舌段切除7例,左肺下叶背段切除4例和基底段切除4例;右肺上叶尖段切除3例、前段切除2例和后段切除3例,右肺下叶背段切除5例和基底段切除3例。结果该组患者均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5年3期2015-04-11

  •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47例报告
    电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47例报告徐 凯 谢宏亚 马海涛 倪 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苏州 215006)目的 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 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科施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47例,术中观察孔位于腋中线第8或第9肋间,长1.5 cm,操作孔位于腋前线第4或第5肋间,长2~3 cm。术后常规放置1~2根胸腔引流管。 结果 2例分别因支气管残端漏气和静脉回流不畅而转肺叶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5年11期2015-03-06

  • 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用于治疗老年早期肺癌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前超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用于治疗老年早期肺癌患者临床疗效观察袁前超目的 观察分析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用于治疗老年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例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的老年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15例患者均成功手术, 未有中转开胸、中转肺叶切除、围术期并发症、围术期死亡情况发生。手术时间(130.0±20.5)min,术中出血量(82.0±15.9)ml, 术后引流时间(3.0±0.5)d, 住院时间(6.5±1.4)d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6期2015-02-01

  • 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32例临床分析
    开展了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共实施的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32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福州市肺科医院全胸腔镜下行肺段切除患者32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9例,年龄25~78岁,平均49岁。术后病理确诊良性疾病22例(无法行肺楔形切除),其中支气管扩张症10例,结核空洞4例,曲菌球3例,机化性肺炎3例,硬化性血管瘤2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8例,包括腺癌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3期2014-12-25

  • 肺段支气管剔除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观察
    肺功能损伤较大,肺段支气管剔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比较新的术式,为尽可能多的保留肺功能。我院自2004年12月—2007年12月对30例支气管扩张症采用肺段支气管剔除术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均经支气管碘油造影、胸部X线摄片及胸部CT检查确诊;男21例,女9例;年龄16~41岁,平均31.9岁;病史3~15年,平均6.5年;其中囊性扩张6例,柱状扩张9例,混合性扩张15例;双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年3期201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