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灯
- 赏泉观灯“闹元宵”泉城别样“狂欢节”
宵夜到趵突泉赏泉观灯就是济南城一大盛事。如今,趵突泉公园更是每年都会举办迎春花灯会。元宵佳节、良辰美景,徜徉在游人如织的趵突泉畔,欣赏着眼前的精美花灯,让人心旷神怡。另外,“走百病”也是明清以来一项颇有特色的民俗活动。“纷纷老幼喜相呼,一走人间百病无。”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过桥,有的地区到文庙、寺庙,有的登城墙或楼阁,直到夜半。小闺女们在这天以跳绳为戏,名曰“跳百索”。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因为济南泉众水多,元宵那天燃放河灯的习俗也蔚然成风。
走向世界 2023年7期2023-02-24
- 月光抱着灯光
味。在古代,咏灯观灯叹灯的不胜枚举。南北朝谢朓就有《咏灯》诗:“发翠斜溪里,蓄宝宕山峰。抽茎类仙掌,衔光似烛龙。飞蛾再三绕,轻花四五重。孤对相思夕,空照舞衣缝。”将灯的形态、动态、情态写得意味十足。唐朝诗人张萧远的《观灯》:“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歌钟喧夜更漏暗,罗绮满街尘土香。星宿别从天畔出,莲花不向水中芳。宝钗骤马多遗落,依旧明朝在路傍。”写出了观灯时的繁华场面和观灯结束后的落寞情景。宋代诗人李新的《灯光谣》:“梦过漆园胡蝶入,月落松窗烟雾湿
阅读时代 2022年12期2022-12-19
- “压惊”的由来
让仆人带着南陔去观灯。南陔戴了一顶珍珠镶嵌的帽子,就和仆人看灯去了。因为南陔的帽子很奇特,所以在街市上很引人注目。灯会非常热闹,在拥挤的人潮中,南陔被歹人抢走了,等仆人发觉时,早已不知他的去向。仆人慌了,赶紧四处寻找可是没有找到,无奈只好向主人报告。没料到,王韶听说这件事后,并没有大发雷霆,也没有过多地指责仆人,只是很坦然地說:“若是别的孩子,就得赶紧再去找,至于南陔,他不一般,过些日子可能会自己回来的!”说罢,一挥手,让仆人们都离去了。听了王韶的话,仆人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2年3期2022-03-24
- 传世名画
行乐图》之《正月观灯》 清·郎世宁 绢本设色 188.2cm×102.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郎世宁(1688-1766),生于意大利米兰,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随即入宫成为宫廷画家,历任康、雍、乾三朝。《雍正十二月行乐图》,共12开,按照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的顺序排列,表现了雍正皇帝与子女在圆明园内的日常生活。《正月观灯》描绘正月梅花盛开,宫内处处张灯结彩,人们于乍暖还寒中游玩赏灯的情景。后有雍正帝题诗曰:
老年教育 2022年2期2022-02-27
- 正月十五——古代的狂欢节日
了让人们能够通宵观灯游赏,节日期间还会取消平时的宵禁,即所谓“金吾不禁”。宋朝时城市生活进一步发展,元宵灯火更为兴盛。元宵节帝王亲登御楼宴饮观灯,“山楼上下,灯烛数十万盏”(《东京梦华录》卷六)。张灯的时间也由三夜扩展到五夜,新增正月十七、十八两夜。到明朝永乐年间,京城的灯会延至十天,京城百官放假十日。正月八日至十八日,东华门外有灯市,卖灯的商贩、买灯的顾客、观灯的游客络绎不绝,热闹非凡。明代的灯市十六日更盛,“天下繁华,咸萃于此。勋戚内眷登楼玩看,了不畏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22年2期2022-02-25
- 散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
——以2018年高考浙江卷《汴京的星河》为例
。师:下面写到“观灯盛况”情感表达更加强烈,最强有力的在第20段。师追问:这段文字写得非常精彩。作者比我们高明的地方就是“遣词用字”的技巧。这段如果出考试题目,你打算怎么出?生1:在具体写灯会时,你最喜欢哪一个段落,为什么?参考答案:最喜欢第20段,因为这一段在庙会灯会具体情境时用的是比较有特点的语言。用了很多四字词来形容花灯,如巧夺天工、金光四射、莹煌炫转等。并且观察角度先总体,再“近近地看”“远远地看”等。还用了很多叠词,如“一盏盏”“密密地排开”等,
课外语文 2021年25期2021-09-26
- 上元灯腾星如雨
,人流如织的上元观灯。观灯,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历史,唐宋时期达到顶峰,上元灯会更是精彩绝伦。“上元”,指的是上元节,即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每到上元节期间,各家各户,街道两侧花灯无数。大家一改往常夜晚熄灯休息的习惯,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拿出平日里舍不得挂的大红灯笼悬在门前。街头巷尾的莲花灯盏、琉璃灯山、鲤鱼灯笼等装点着整个开封城。“华灯宝炬,月色花光,霏雾融融,动烛远近”,数十万盏花灯将开封城照耀得如同黑夜中的一颗耀眼明珠,宋朝版的“春晚”,正在这座古城浪漫上演。
中华手工 2021年2期2021-09-15
- 正月十五雪打灯
个很重要的事就是观灯。有一篇小古文就讲到了这一点,我们一起读一读。两亲家相遇于途,一性急,一性缓。性缓者,长揖至地,口中谢曰:“新年拜节奉扰,元宵观灯又奉扰,端午看龙舟,中秋玩月,重阳赏菊,节节奉扰,未曾报答,愧不可言。”及说毕而起,已半晌矣。性急者苦其太烦,早先避去。性缓者视之不见,问人曰:“敝亲家是几时去的?”人曰:“看灯之后,就不见了,已去大半年矣!”这篇古文不难,故事也很有意思。说的是两个儿女亲家在路上碰见了,其中一个性子慢,一个性子急。那个慢性子
初中生学习指导·提升版 2021年2期2021-09-10
- 文化名人眼中的元宵节
喜事,红火而美丽观灯是元宵节重要的民俗,文献记载中,唐明皇元宵节在大明宫大陈灯影,明太祖朱元璋刚刚建都南京就在元宵节于秦淮河上燃放水灯万只。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北京的灯节也是一派喜气洋洋:“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
新晨 2021年2期2021-06-20
- 闹元宵的习俗
还写有谜语,引得观灯人争先恐后地去竞猜。除了观灯和猜谜,元宵节最吸引人的要数舞龙灯表演了。龙灯的龙身首尾相距有十多米,每隔2米左右有一人掌竿,龙头前由一人持竿领前,竿顶竖一巨球,作为引导。舞时,巨球前后左右四面摇摆,龙头作抢球状,引起龙身游走飞动,场面十分壮观。元宵节还有吃元宵的习俗。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朝,就有这种食品了。元宵是一种用糯米粉做成的小圆球,里面包有用糖和各种果仁做成的馅,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北方人稱其为“元宵”,是把馅放在糯米粉中滚成
小天使·四年级语数英综合 2021年2期2021-05-10
- 皇帝考书生
洋,坐在酒店饮酒观灯的白简,不禁诗兴大发,脱口而出:“一到上元相庆赏,家家灯火乐春情。”恰巧妆扮成“算命先生”微服私访的永乐皇帝也在这家店里喝酒,听白简所吟的诗语言率真明朗,秀美天然,觉得这书生不俗,便出了一谜试他的才思:竹将军筑城自围,纸将军四面包围。铁将军穿城而过,木将军把守后门。白简朝这“算命先生”拱了拱手,道出了谜底。永乐皇帝见白简文思敏捷,十分喜爱。永乐皇帝回到宫里,就封白简做了官。永乐皇帝所吟的是一首詩谜,你知道谜底是什么东西吗?
小天使·四年级语数英综合 2021年2期2021-05-10
- 民间舞蹈《五女观灯》初探
诙谐幽默的《五女观灯》在其中独放异彩,是流行于五台县境内的登台秧歌的一个经典剧目,1953年由东冶乡排演,获得省、专区的锦旗,作为经典获奖剧目曾赴京展演,主要流传于陈家庄乡南塔林、东峪口乡明查湾村一带。《五女观灯》集音乐、舞蹈、表演于一体,结构新颖,妙趣横生,采用了舞中见戏,戏中有舞的表现手法,反映了农家姐妹元宵初夜紧整装,巧打扮,欢欢喜喜去观灯的所见所闻,表现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积极向上的生活的状况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1期2021-04-08
- 上元观灯:明清帝王元宵行乐图像中的灯彩图景
朝接福神、元宵宜观灯、端午节赛龙舟等。表现元宵节题材的宫廷节令画则是围绕帝王 “观灯”这一行为,从特殊的政治视角表现皇权统治下国泰民安、与民同乐的民俗画卷,构建家国一体的美好祥和景象。从明清时期流行的宫廷节令画来看,画家的创作主要为奉旨而作和请旨而作两种类型。《清档》分别记载了雍正七年十一月初四、乾隆元年十一月五日传旨唐岱、郎世宁等人完成节令画,规定了绘画的题目和内容,包括数量及完成时间。如果画家在特殊的岁时节令想给皇帝贡献作品,需要提前上书请示,获得批准
灯与照明 2021年1期2021-03-28
- 今年元夕时,家和人团圆
衢。——李商隐《观灯乐行》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卢照邻《十五夜观灯》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晁端礼《水龙吟·咏月》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文苑 2020年2期2020-11-22
- 关于元宵节的传说
一番情致。展灯、观灯是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汉朝张灯一夜,唐朝增至三夜,从十四到十六,满城灯火通明,热闹非凡。诗中自然不乏对这一活动的吟咏。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一诗中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诗中描写了长安城元宵之夜明灯错落、人潮涌动,深更时分人们仍不愿离去的情景。而郭利贞在《上元》诗中则这样描绘观灯的情景:“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倾城出宝骑,匝路转香车。”你看,大街小巷张灯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0年2期2020-03-17
- 元宵词话
行,笑语阵阵。借观灯之机幽会的情人,寻找意中人却久望不至,猛回头,“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全词情趣盎然,读来余味无穷。元宵灯会为青年男女提供了自由接触、表达爱慕之情的机会。古诗中有不少这方面的描写:“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这首诗写了一对情人在元宵观灯时幽会的复杂心情,堪称我国古代描写爱情生活的佳作。然而,并非有情人皆能成眷属。欧阳修在《生查子·元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20年2期2020-02-06
- 唐才子笔下的诗意上元
夜,帝与皇后微行观灯,因幸中书令萧至忠之第。是夜,放宫女数千人看灯,因此多有亡逸者。丁卯夜,又微行看灯”。(《旧唐书》卷七《中宗纪》)据此,中宗不仅与皇后数次“微行观灯”,还放宫女数千人出宫观灯,此时的上元节至少持续两个晚上。刘肃《大唐新语》卷八也说:“神龙之际,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唐]刘肃《大唐新语》,中华书局1984年版,P127)古代社会平时实行宵禁,此时上元夜已特许夜行。《旧唐书》卷七《睿宗纪》也说,先天二年(71
博览群书 2019年2期2019-04-11
- 诗词里的元宵节
一番情致。展灯、观灯是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汉朝张灯一夜,唐朝增至三夜,从十四到十六,满城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元宵诗中自然不乏对这一活动的吟咏。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一诗中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诗中描写了长安城元宵之夜明灯错落、人潮涌动,深更时分人们仍不愿离去的情景。而郭利贞在《上元》诗中则这样描绘观灯的情景:“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倾城出宝骑,匝路转香车。”你看,大街小巷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2019年6期2019-03-23
- 唐朝人民元宵节赏灯直播
得花枝招展,一边观灯,一边踏歌而行,唱着“落梅”这样的流行曲调。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今晚的洛阳城取消了宵禁,所以计时的玉漏你也就不要催人回家了,就让他们尽情享受这元宵佳节的夜晚吧。苏味道此时的官职相当于大唐帝国的宰相,那么,大唐帝国的宰相,怎么会在元宵节的晚上以“便服乘马”的模样赏灯呢?“便服乘马”自然是有依据的。首先,唐朝宰相在都城之中的日常出行,就是骑马而行。當然,不会骑马也可以乘车,身边也往往只有三五随从。宰相们要搞前呼后拥,享用公派卫队的排场,
意林·作文素材 2019年3期2019-03-05
- 中国民间艺术:花灯
潮。正月十五的“观灯”已经成为山西民间群众自发的活动。在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吸引着观灯的群众。太原一带,太谷县的灯是很有名气的,人们编成动听的民间谚语一直流传到今:“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铁棍爱煞人”。太谷的灯,因何出名?这是因为历史上的太谷县城,三百多年来,商业逐渐繁荣,到清代道光、咸丰年间,更是太谷县城商业走向兴旺的时代,曾获得“小北京”的美称。当时票号兴盛,誉满华夏。太谷城内,沿街接巷,七
益寿宝典 2018年6期2018-10-22
- 青玉案·元夕
翻飞,笑声远去,观灯的女子渐行渐远,脂粉的幽香却经久不散,惹得多少流连的目光追随身影而去。他落寞地徘徊几步,若有所思。达官显宦携带家眷美人出门观灯,那他能带上谁呢?月华之下,灯火辉煌,欢乐场的人们通宵达旦,载歌载舞,而他又能与谁同乐呢?弱水三千,他所关切之人,只有那个唯一,却是萍踪难觅,似杳无希望了。夜色浸骨,他轻轻呵出一口气,三分落寞,七分不甘。想自己一生虎啸生风,磊落轩昂,偏生活在一个懦弱的时代。金翠脂粉与荣华富贵,皆非他心头所爱,她注定是他此生无法放
美文 2018年14期2018-07-13
- 元宵节“观灯猜谜”
书虫讲坛元宵节“观灯猜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生动活泼的文学形式。“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从南宋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各家各户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人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们猜。因为谜语既能启迪智慧又能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灯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日,正如童谣里所唱:“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花灯花,花灯红,雪打花灯好年景……”
小天使·二年级语数英综合 2018年4期2018-06-29
- 闹元宵猜灯谜
自古有元宵佳节“观灯猜谜”的习俗。又到元宵节了,下面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猜猜下面这些灯谜吧!1.白糖梅子真稀奇。(打一食物)2.紅娃娃,脾气大,点燃头发噼里啪。(打一物品)3.十个客人十间屋,冷了进去暖了出。(打一物品)4.霹雳掌。(打一物品)5.中间是火山,四边是大海。海里宝贝多,快快捞上来。(打一食物)6.旭日不出。(打一字)7.日复一日,光彩照人。(打一字)8.早不说,晚不说。(打一字)9.爱好旅游。(打一成语)10.书中自有黄金屋。(打一成语)小朋友们
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 2018年1期2018-05-14
- 为爱流淌
团过去的戏《夫妻观灯》《六斤县长》《屠夫状元》《一文钱》《山魂》在全国都很有影响力,有的戏还多次晋京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喜爱。刚进剧团的那几年,前辈老师对艺术的执着精神和创作动力深深影响着我们,他们对我们年轻演员的期望和关爱无处不在。记得我第一个继承的小戏是我们团的经典保留剧目《夫妻观灯》,这个小戏在我小时候就看过老师的精彩表演,那时候简直是如痴如醉,对戏的喜爱和对老师的崇拜油然而生。那一刻,我就立志要考进商洛剧团,演一回“王小妻”,没想到这个愿望今
新丝路(下旬) 2018年1期2018-05-14
- 中秋忆故乡
近的海心公园赏月观灯。是夜,天宇湛蓝,皓月当空,玉蟾滴露;公园里,人们提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四处游逛,孩子们在旷地上摆开烛阵,烛光组成各种图案,编织出心中美丽的幻梦。那摇曳的,橘黄的小火焰,映照着孩子们一张张欢愉的笑脸。于是,我的思绪便轻轻地飘扬起来,飞回故乡,飞到那似乎十分遥远的童年……故乡的中秋夜月凉如水,洒了满院的银辉。院落里的瓜棚上攀缠垂拂着枝蔓缨络,宛如一缕缕袅袅的绿烟。瓜棚下,铺着竹榻,摆着茶几,擦拭的乌光发亮的漆盘里,盛着花生米,红枣,冬瓜糖,那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2017年30期2017-09-04
- 北宋上元节风俗画
乐”二句,写京城观灯者之众,场面之热闹。“禁街”指京城街道,元夕夜,老百姓几乎倾城出动,涌到街上去行乐看热闹,弄得到处灰尘滚滚;而仕女们的兰麝细香,却不时扑入鼻中,使人欲醉。此时词人把视线移向天上,只见一轮皓月,似多情的伴侣,“随人近远”。这种现象,常人亦有所感觉,但经词人灌入主观感情,出以新巧之笔,便见不凡。它与上句“暗尘香拂面”结合起来,写出兼有人间天上之美的元夕之夜的丰富色彩。下片又转回写灯节的热闹,而笔墨集中于君王的游赏。“天半鳌山”句,写皇帝坐在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16年42期2017-02-05
- 宋朝人如何过元宵节
,晚上小两口上街观灯。民办学校的假期就比较长了。据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北宋私塾通常在祭灶以前放寒假,塾师们纷纷回家过年,等到过了正月十五以后才“开馆”。可见在民办学校那里,祭灶是寒假的开端,元宵节是寒假的结尾。各式各样的元宵花灯元宵节放假,在宋朝又叫“放灯”,意思是开放城门,解除宵禁,允许城乡居民自由进出,彻夜观赏花灯。放灯的期限最短三天,最长则能延长到七天。宋徽宗刚即位时正是北宋商品经济最繁荣的时期,他曾宣布在京师开封放灯七日,吸引得全国人民脚
养生保健指南 2016年12期2017-01-06
- 橘子洲之梦幻嘉年华
——记橘子洲元宵观灯
——记橘子洲元宵观灯文/陈佳宁(青园小学六(6)班)又是一年元宵日,观灯赏景好时节!“到橘子洲赏灯去啦!”我牵着爸爸妈妈的手,一蹦一跳,脸上笑开了花。虽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毛毛细雨,但观灯的人络绎不绝,桥上桥下,车来车往,川流不息。映入眼帘的是喜气洋洋的招财进宝灯,只见财神爷器宇轩昂地站在高处,穿着一身紫红袍,左手托着金元宝,右手拿着绿如意,财神爷身旁站着呆萌的小猴子跟班,胖乎乎的小猪则像个侍卫一般立在其前方,守着一大堆的金银财宝,好不威武。游客们看到此情
十几岁 2016年4期2016-05-24
- 文人汤显祖:做官也成功
梳洗更衣,到河桥观灯,并留下了《平昌河桥纵囚观灯》一诗:“绕县笙歌一省囹,寂无灯火照园扃。中宵撤断星桥锁,贯索从教漏几星。”大意是:打开了监狱,放出囚犯观灯,整个县城一片笙歌。于是狱中便吹灭了灯火,一片寂静。元宵之夜撤断了星桥上的锁,让那些原来无法前来观灯的囚犯也一起来游乐一下。观灯结束,囚犯都自觉回狱,而汤显祖的这一首诗与他的纵囚观灯逸事,便一直在遂昌广大百姓中流传。仁政惠民措施多从1593年到1598年,汤显祖治理遂昌县的5年,亲民治县、仁政惠民的措施
月读 2016年8期2016-05-14
- 文人汤显祖:做官也成功
梳洗更衣,到河桥观灯,并留下了《平昌河桥纵囚观灯》一诗:绕县笙歌一省囹,寂无灯火照园扃。中宵撤断星桥锁,贯索从教漏几星。大意是:打开了监狱,放出囚犯观灯,整个县城一片笙歌。于是狱中便吹灭了灯火,一片寂静。元宵之夜撤断了星桥上的锁,让那些原来无法前来观灯的囚犯也一起来游乐一下。观灯结束,囚犯都自觉回狱,而汤显祖的这一首诗与他的纵囚观灯逸事,便一直在遂昌广大百姓中流传。仁政惠民措施多从1593年到1598年,汤显祖治理遂昌县的5年,亲民治县、仁政惠民的措施良多
文史博览·文史 2016年5期2016-02-11
- 观灯(大班)
东方幼儿园 张琳观灯(大班)浙江宁波市东方幼儿园 张琳设计意图:我园致力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节”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其中的“戏曲节”活动给幼儿带来了全新的艺术感受和体验。《夫妻观灯》是黄梅戏的经典之作,表现了人们正月十五上街看花灯,人山人海、花灯各异、热闹非凡的场景。两个演员把看灯人的动态、神情表演得惟妙惟肖。本活动主要表现“长子(矮子、胖子、瘦子……)来看灯”这一片段,教师将重难点前置引导幼儿学习。首先,通过引导幼儿回忆元宵灯会的热闹场面,引出黄梅戏《观灯
幼儿教育 2015年13期2015-11-09
- 宋朝人的“把妹指南”
比华灯更动人的是观灯的美人。不少话本、小说、戏文讲述的爱情故事都不约而同地以汴京或临安的元宵节为时空背景,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因为,宋朝人的上元佳节,确实是一个很容易发生爱情的浪漫节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对于生活在宋朝的人们来说,最盛大、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并不是春节,而是元宵节。“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说起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们必想到花灯。元宵放灯的习俗兴于唐而盛于宋。唐代放灯时间为三天(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赵宋立国后,将元宵
南都周刊 2015年5期2015-09-10
- 观灯(大班)
受和体验。《夫妻观灯》是黄梅戏的经典之作,表现了人们正月十五上街看花灯,人山人海、花灯各异、热闹非凡的场景。两个演员把看灯人的动态、神情表演得惟妙惟肖。本活动主要表现“长子(矮子、胖子、瘦子……)来看灯”这一片段,教师将重难点前置引导幼儿学习。首先,通过引导幼儿回忆元宵灯会的热闹场面,引出黄梅戏《观灯》片段。其次,通过三组图谱帮助幼儿理清人物的形象特点及动作方式(谁来看灯了,是怎么看灯的)。最后,提供表现的机会,让幼儿自由发挥,并初步尝试合作表演,在唱唱演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5年5期2015-05-30
- 骑父观灯
从四面八方聚集来观灯、猜谜语。此时,村子里走亲的、观灯的、卖小吃的、卖玩具的……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我爱观灯,爱糊裱在灯外的五颜六色的彩纸,更爱看上边所印的古装戏图和谜语。但是,最喜欢的还是骑在父亲的脖子上吃着糖葫芦,四处游走观灯,那种居高临下的惬意感真是无法形容。父亲是个棋迷。平日里,他忙于劳作,没有时间下棋,每到正月闲暇时候,他就与几个棋友摆开战场,楚河汉界,夜以继日地拼杀,甚是开心。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我与父亲的爱好就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我要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2014年1期2014-01-02
- 在诗词里邂逅元宵节
一番情致。展灯、观灯是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汉朝张灯一夜,唐朝增至三夜。从十四到十六,满城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元宵诗中自然不乏对这一活动的吟咏。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一诗中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诗中描写了长安城元宵之夜明灯错落、四望如一、人潮涌动、车马喧闹、明月当头、歌妓们花枝招展,深更时分人们仍不愿离去的情景。而郭利贞在《上元》诗中则这样描绘观灯的情景:“九陌连灯影,千门度
民生周刊 2012年6期2012-04-19
- 灯(二)
我牵着妈妈的手去观灯。街上,无论男女老幼,手里都提着一盏灯。有的像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有的像一朵盛开的芙蓉花,有的像一只奔腾的骏马。真是说不尽,道不完,让人眼花缭乱。瞧,那两只威风凛凛的石狮,今日显得和蔼可亲,身上挂满一串串彩灯。像穿了一件五光十色的新装;两只小白兔灯睁着红眼睛,在不停地张望四周,好像和妈妈失散了似的,急切地想找到妈妈。霓红灯放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树木上、岩石上、坐椅上都缠上了彩灯。大桥上,每一个地方都有灯,各种形状的灯把普普通通的石桥装饰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2008年3期2008-03-24
- 吃元宵
民间就有元宵之夜观灯的风俗。据载,汉文帝刘恒将农历正月十五正式定为元宵节。现在,元宵节有很多民俗活动,例如舞龙舞狮、放灯观灯、吃元宵等。正月十五前后几天,街头巷尾,家家张灯结彩,公共场所还举行花灯比赛,所以,正月十五又称灯节。我想,元宵节又观花灯,又看焰火,又热闹,又有元宵吃,所以,元宵节一直流传到今天。人们大概都爱过这个节日吧?至少,我很喜欢过元宵节,也喜欢吃元宵。
作文世界(小学版) 2008年1期2008-03-17
- 元宵赏灯习俗的由来
见月能闲坐?何处观灯不看来!”唐代初期曾明文规定,每年元宵放灯三日,民家挂灯庆贺,三街六市观赏灯火,表演歌舞,百姓以赏灯为乐,热闹非凡。宋代元宵节更是热闹非凡,为了鼓励人们上街观灯,朝廷有令:“凡来观灯者赐酒一杯”,于是观灯者人山人海,“一派笑声和吹鼓,六街灯火乐升平。”南宋时,人们将谜条系在五彩缤纷的花灯上,供观灯者猜射,称作“灯谜”,更平添了观灯的乐趣。明清时代,放灯从正月初八开始,一直延至正月十七晚才落灯。明·唐寅诗云:“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
知识窗 2000年3期2000-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