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雪峰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武周大足元年(公元701年),正月十五、上元佳节的夜晚,神都洛阳。
时任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的苏味道,便服乘马,陪着坐在马车上的夫人等家眷,离开位于宣风坊的府邸,准备去看元宵节的花灯。
置身“盛饰灯影之会”的星津桥上,目睹灯光、月光、星光交相辉映于水天之际的苏味道,写下了“古今元宵诗第一”的《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元宵佳节,洛水河边,树上、桥上挂满了花灯,与天上的星月之光交相辉映,平日夜晚不让通行的星津桥、天津桥、黄道桥三座桥上的铁锁也打开了。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街上人潮涌动,马蹄掀起的尘土飞扬;元宵之夜的月光洒遍了灯市的每一个角落,好像在追赶着人们一样。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街上的歌伎们都打扮得花枝招展,一边观灯,一边踏歌而行,唱着“落梅”这样的流行曲调。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今晚的洛阳城取消了宵禁,所以计时的玉漏你也就不要催人回家了,就让他们尽情享受这元宵佳节的夜晚吧。
苏味道此时的官职相当于大唐帝国的宰相,那么,大唐帝国的宰相,怎么会在元宵节的晚上以“便服乘马”的模样赏灯呢?
“便服乘马”自然是有依据的。
首先,唐朝宰相在都城之中的日常出行,就是骑马而行。當然,不会骑马也可以乘车,身边也往往只有三五随从。宰相们要搞前呼后拥,享用公派卫队的排场,是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六月初三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之后的事情了。
隋唐时期,不仅宰相们元宵观灯穿便服,就是皇帝在这天观灯,也穿便服。
在大业六年正月元宵节,“角抵大戏于端门街,天下奇伎异艺毕集,终月而罢。帝数微服往观之”。身穿便服的隋炀帝杨广,去了一次还不够,还去过数次。
据元稹《灯影》一诗我们还可以知道,唐玄宗和杨贵妃两人也曾身穿便服在洛阳城观灯:“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划重点:原来隆基与环环真的有如此浪漫的时候呢!
其实,皇帝宰相们在元宵节的晚上穿便服赏灯,并不难理解。想想看,在这种“车马骈阗,人不得顾”的拥堵交通状况中,皇帝宰相们穿着便服出门,既是方便自己,也是方便别人。大家都是观灯去的,人群中突然出现个穿官服或是穿精美龙图服饰的人,哟!宰相来了、皇帝来了,无论如何得磕个头、打个招呼,如此一来,你还看灯不看?
创作现场
1.这首诗的作者苏味道有三个大名鼎鼎的后代:苏洵、苏轼、苏辙。
2.金吾,就是“金乌”,也就是我国古代神话中太阳里的那个三足乌鸦。金吾的职责,就是负责昼夜巡逻,负责都城的安全。
3.这首诗,让“火树银花”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
解惑答疑
惑:通篇都在说唐朝的事情,文章开头为何是“武周大足元年”?
答:武则天于公元690年九月九日改国号为“周”,为了区别于先秦的周朝,因而史称“武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