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感染

  • 口腔正畸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性护理措施
    中传播,引起交叉感染[2-3]。同时,口腔科诊疗多依赖医疗器械,受材料不同、周转率高等多种因素影响,所用器械并非全部为一次性使用器械;且部分器械较为精密,无法进行高温灭菌,故交叉感染风险较高。交叉感染对患者健康危害较大,若治疗不及时,还可加重基础疾病,甚至传染周围人,导致乙肝等多种传染病扩散,对社会公共卫生造成严重损失。因此,明确口腔正畸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高危因素,对临床开展预防性护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4-5]。基于此,本研究分析口腔正畸患者发生交叉感染

    医疗装备 2023年19期2023-11-11

  • 儿科门诊传染性疾病交叉感染的预防研究
    性疾病,导致交叉感染。因此,在新的医学环境下如何做好儿科门诊传染性疾病交叉感染预防工作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主要从儿科门诊常见的集中传染性疾病出发,探讨如何做好相关交叉感染的预防工作。关键词:儿科门诊;传染性疾病;交叉感染儿童患者往往免疫功能较低,易受到传染病的影响而导致发病率较高。同时,患儿的病情往往比较复杂,起病较急,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常见的儿科传染性疾病有水痘、手足口病以及百日咳等,往往是在人群较为密集的环境中通过空气飞沫进行传播的。当感染性疾病暴发时,

    健康之家 2023年1期2023-05-30

  • 消化科住院患者院内交叉感染危险因素及管控方法探讨
    近年来,院内交叉感染已经成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该问题不仅造成患者治疗成本的增加、医疗资源的浪费,严重时还可造成患者死亡。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胃肠功能减弱、营养摄入差、病程较长、感染危险因素多,因此明确消化科住院患者院内交叉感染危险因素并采取积极的管控措施尤为重要。特别是老年患者,基本都伴随多种基础病,各器官功能退化而且身体免疫力较差,是院内交叉感染的患者要保护人群。在老年患者的治疗中要尤其注意预防院内交叉感染,一旦发生院内交叉感染就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

    医药与保健 2022年8期2022-08-04

  • 现有防疫通风措施及基于先进气流组织的源头控制技术应用
    ;平疫结合;交叉感染中图分类号:TU834 文献标志码:APresent Anti-pandemic Ventilation Measures and Application of Source Control Technology Based on Advanced Air DistributionAI Zhengtao1?,YE Jinjun1,MELIKOV A K2,MARKOV D G3(1.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5期2022-05-30

  • 新冠期间预防口腔科交叉感染的消毒护理措施
    间预防口腔科交叉感染的消毒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回顾和分析我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所接受的口腔科患者共60例,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未实施消毒管理的护理,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实施消毒护理,了解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感染控制效果。结果:实施消毒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均高于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控制效果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使用常规的护理相比较,实施消

    健康护理 2022年3期2022-05-26

  • 浅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医院感染管理的思考与措施
    ;疫情防控;交叉感染;问题;措施【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5--01根据数据统计资料发现,2019年12月,我国武汉地区发现了一些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例,经过临床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发现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所引起的。世卫组织(WHO)将其命名为COVID-19。随着时间的推移,疫情在我国各地区迅速蔓延。截至2021年12月17日,我国共有确诊患者128523例,现有3例疑似患者,累计死亡5697例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5期2022-03-19

  • 应对性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护理中的有效应用研究
    续修复治疗,交叉感染风险较高[1-2]。因此,应积极控制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发生率,在日常护理中充分做好消毒灭菌等交叉感染预防工作,保障患者的口腔及身体健康。应对性护理是科学性预防护理风险的新型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科应用越来越广,但是其对交叉感染防控效果尚不确定[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应对性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护理中的有效性和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口腔修复科治疗的60例患者

    当代医学 2022年6期2022-03-01

  • 耳鼻喉门诊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就诊流程;交叉感染【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4-01前言:耳鼻喉门诊患者数量大、疾病种类多、病情复杂,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较高。如护理不善,护患纠纷的发生几率较高。本文于本院耳鼻喉门诊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作为样本,分析了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对护理效果进行了观察:1 治疗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于本院耳鼻喉门诊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患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4期2021-12-30

  • 应对性护理模式对口腔修复后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病传播而发生交叉感染,是院内交叉感染最常发生科室之一[1]。口腔修复科患者一旦发生交叉感染,不仅会影响口腔修复效果,还会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2]。有研究指出,引起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的因素较多,医务人员对交叉感染认知度低、医疗器械消毒不完全、环境污染、操作不规范均是导致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3],所以尽管口腔修复科在诊疗条件方面不断优化,口腔交叉感染依然存在。积极寻找有效应对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的护理方法是当前研究重点,目前应对性护理在口腔交叉感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1期2021-07-03

  • 内窥镜开发和临床诊疗环节中的感控影响因素
    应用也带来了交叉感染的风险。根据美国的相关报导,软性胃肠镜或支气管镜引起的感染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感染、绿脓杆菌感染等[4-6]。而我国拥有庞大的传染病患者群体,是内窥镜交叉感染的风险因素之一,国内慢性HBV感染者约为7000万例[7],丙肝患者共计约1000万例[8],报告的现存活HIV/AIDS 患者 758610 例[9]。但是目前内窥镜感染控制的主

    中国医疗设备 2021年3期2021-03-23

  • 风险防范措施在预防感染内科病房交叉感染中的应用
    感染内科病房交叉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感染内科收治的34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用抓阄法分成常规、研究两组,常规组进行常规风险管理,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风险防范措施。结果:研究组感染总发生率1.76%显著低于常规组的8.24%(P【关键词】感染内科;风险防范措施;交叉感染【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12--01由于感染内科患者病程长、潜在风险性大、病情复杂多变等特点,且传染风险较高,故而,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12期2020-12-14

  • 口腔正畸治疗交叉感染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部分会发生交叉感染[2-3]。目前正畸治疗的交叉感染问题日益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关注与重视。本研究探讨正畸治疗后发生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切实可行、有效的预防正畸治疗交叉感染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将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口腔科接受正畸治疗并出现交叉感染的45例患者作为感染组,并将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正畸治疗成功,未出现交叉感染的80例正畸治疗患者作为未感染组。纳入标准:患者所有临床资料(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12期2020-07-14

  • CT室如何预防交叉感染
    增加CT室的交叉感染因素。对此,CT室如何预防交叉感染是我们討论的重点,以下是我们讨论出来的各项措施。现下人们对于感染方面的情况已经普及到位,也意识到这里的重要性。对于交叉感染的类型有着很大的认识与了解。1 关于交叉感染的类型有哪些交叉感染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因此,它的现象取自于天然宿主的病原体感染以及非天然宿主的感染。特别是心理上的感染方式,它是主要通过某种方式来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以及情绪上的传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7期2020-07-04

  • 抓好精神科急诊护理关键环节,防止新冠疫情院内感染的策略研究
    炎;精神科;交叉感染;急诊室一种全新的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在2019年春节期间,自武汉爆发,并伴随全国春运迅速蔓延开来。伴随被感染人群和疑似感染患者的增加,人們逐渐意识到新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等症状,但其高发病率和传染率,已经病情发展迅猛,对医护人员的防范和救治带来极大的困扰。为避免医务人员在接触和救治患者过程中被感染,杜绝医院成为病毒二次传染源,我院积极采取精神科急诊护理应急措施,加强病毒消毒隔离措施,提高医护人员防范意识,避免医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4期2020-06-24

  • 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临床意义
    的发生,降低交叉感染。关键词 输血;感染性指标;交叉感染作为抢救患者和临床治疗一项重要举措,输血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同时对于致病因素来说血液也是主要傳播载体,若是临床救治过程中输人带有致病因素的血源能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感染,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问题,因此必须安全输血[1]。由于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人群在输血治疗时期体内对各种感染性指标阳性率均存在较大差别,如果盲目进行输血可能会导致发生感染引发比较严重医患纠纷事故。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卫计委颁布《临床输血技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2期2020-03-02

  • 研究应对性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护理中的影响
    修复科而言,交叉感染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除了 会影响患者的修复效果之外,也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些年,临床工作者越来越重视交叉感染的发生,也在临床工作中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使发生率得到了降低,但是仍然会有一部分患者由于医护人员的认知匮乏以及医疗器械的消毒不彻底而引起交叉感染。所以,寻求高效的护理方案是临床预防交叉感染的热点问题。近几年有研究学者提出,针对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的护理工作中实施应对性护理,可以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进而使感染发生率显著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6期2020-01-12

  • 口腔治疗交叉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的研究与分析
    療过程中导致交叉感染情况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规范口腔治疗操作,降低口腔治疗所致交叉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分析口腔治疗过程中易感染因素以及潜在感染因素,根据相关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感染预防措施。结论:通过对口腔治疗交叉感染危险因素制定的针对性管理办法,并加强管理与预防可有效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率。【关键词】口腔治疗;交叉感染;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口腔治疗的大多数操作需要治疗器械、医护人员手与患者口腔直接接触,可导致医患之间的交叉感染,而长期的口腔疾病困扰会大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10期2019-12-05

  • 口腔科门诊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方法分析
    腔门诊发生的交叉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未发生交叉感染的8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45例,女性41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37.62±0.88)岁,对照组中,男性47例,女性39例,年龄19~77岁,平均年龄(38.34±0.92)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1.2 护理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主要内容有对医护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空气情况、是否使用一次性器械、是否预防性运用抗生素等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0期2019-10-30

  • 五官科住院患者防止交叉感染的护理措施探讨
    住院患者防止交叉感染的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我院五官科2017年1月到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住院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针对性感染预防护理,比较两组交叉感染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交叉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關键词:五官科 住院患者 交叉感染 预防护理五官科是医院日常运行中负责对眉、眼、耳、口、鼻等相关疾病进行治疗的科室,其涉及到的疾病种类繁多且各种疾病均很容易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因此及时

    健康前沿 2019年4期2019-10-21

  •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产科护理;交叉感染;知识水平产科护理是医疗机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面向产妇和新生儿群体提供服务,包括大量基础性护理内容,随医疗服务的总体进步,产科护理也在持续改善。分析认为常规护理模式下,产妇护理能力、护理满意度以及新生儿感染发生率不理想,给予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可实现上述问题改善,我院研究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于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产妇中,选取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初产妇33例,经产妇

    健康护理 2019年13期2019-10-21

  • 口腔门诊发生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
    口腔门诊发生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找出对策。方法:针对口腔门诊自2018年2月至2018年08月期间内就诊的200例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及总结,计算出200例病例交叉感染的发生率。并根据病例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干预对策,统计经干预后半年内200例病例交叉感染的发生率。结果:经过分析总结,口腔门诊发生交叉感染的主要因素为是工作环境、器械、医务工作人的操作等三个方面的问题。主要采取的干预措施是建立规范化器械管理体系,加强医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教育工作,从思想上重视交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年3期2019-10-15

  • 重症肝病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特征与危险因表
    】:肝疾病;交叉感染;危险因素【中圖分类号】R5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0-03--01引言肝病是多种因素所致的肝脏炎性病变,进而导致多脏器功能损害的一类疾病,临床上发病率较高。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肝病可以其分为病毒性肝病与非病毒性肝病,包括: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和肝癌等。肝病存在许多感染的易感因素,包括:易感因素营养不良和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而且存住院周期长,导致肝病感染发病率较高。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10期2019-09-28

  • 细节护理管理在传染性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实施价值
    对照组有4例交叉感染病例,发生率为11.8%,管理组无交叉感染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细节护理;传染性疾病;交叉感染【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9..01传染性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隔离,患者发生交叉感染以及其他风险事件的几率要高于普通患者,一旦发生风险会增加患者住院时间,也会影响患者病情康复,因此要加强患者的护理管理[1]。本次研究以68例传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样本,对细节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29期2019-02-10

  • 儿科门诊手足口病交叉感染的预防方法研究
    不当就会造成交叉感染,严重关系到儿童生命安全[1]。手足口病是儿童群体中高发的一类传染病,病原体为肠道病毒,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播,可以引起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部分患儿发病非常迅速可以引起死亡,因此必须要加强控制交叉感染,有效规避门诊护理风险隐患。本文将对根据笔者实际工作经验,探讨门诊交叉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在控制交叉感染中的应用。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以我院门诊的手足口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岁-5岁,平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8年4期2019-01-14

  • 应对性护理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002)口腔交叉感染在临床较为常见,多数患者在检测或者治疗口腔疾病时,均可涉及到使用口腔器械,故做好口腔器械的消毒工作十分必要。除此之外,部分医务工作者对口腔交叉感染认识不足,可出现消毒不完全、或是一械多用,均有引起交叉感染的风险[1]。预防口腔交叉感染对于提高口腔医疗水平和护理服务质量保证患者就医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应对性护理是护士对可能出现的潜在护理风险,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增强护理的安全性,降低护理风险的方法。故为了探讨应对性护理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5期2019-01-06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毒性肝炎感染影响因素
    ;肝炎病毒;交叉感染血液透析治疗方法是针对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该方法能够维持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但该方法在治疗的过程中会造成患者免疫力下降,加上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经过重复性的输血和血管穿刺等,从而使得患者容易感染病毒性肝炎,这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1]。本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毒性感染情况进行分析。资料与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透析治疗患者125例,主要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和糖尿病肾病等,患者透析治疗时间12~ 132个月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17期2018-11-14

  • 国内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现状及发展趋势
    使用,易发生交叉感染问题。另外,在医护人员操作过程中因多种原因易发生针刺伤,从而对医护人员造成伤害。自毁式注射器、安全注射器等新型注射器的面世,有效解决了目前临床使用注射器的弊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及推广价值。关键词: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交叉感染;针刺伤;新型注射器1 国内临床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现状目前,国内临床使用注射器多为第二代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塑料注射器,因其具有灭菌可靠、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等特点得到广泛使用,主要应用于配药、注射、抽血等操作。1.

    卷宗 2018年24期2018-11-07

  • 严格的分区管理能有效控制血透患者肝炎交叉感染
    期间出现肝炎交叉感染几率较小。讨论:严格的分区管理能够有效控制血透患者肝炎交叉感染,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分区管理;血透;交叉感染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strict zoning management on the control of hepatitis cross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blood exposure. Methods: t

    健康大视野 2018年4期2018-07-24

  • 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医院感染管理分析
    六步洗手法;交叉感染;疾病预防[中图分类号] R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8(b)-0061-02在临床中,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的治疗操作都是通过手来进行的,医务人员的手甚至会直接与患者的伤处产生接触,所以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便成为了治疗中至关重要的一点,若不引起重视,甚至可能会引起严重的交叉感染。基于手卫生对医院感染预防的重要性,在该文中对该院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23期2018-05-14

  • 骨科换药室交叉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讨骨科换药室交叉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收治手术后换药患者228例,综合分析骨科换药室交叉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228例换药患者中,手术后切口I期愈合率100%,未见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结论:在骨科换药室中,为防止发生交叉感染,需要护理人员按照规定执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做好骨科换药室的消毒工作,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院内交叉感染,改善医院的医疗质量。关键词 换药室;交叉感染;护理对策骨科换药室主要是对患者的手术切口、外伤创面等进行换药处置。因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25期2018-02-23

  • 研究门诊静脉采血的护理措施及交叉感染的预防对策
    血过程中出现交叉感染的对策进行研究。方法 200例门诊需静脉采血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专业静脉采血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采血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静脉采血后, 观察组患者中淤青1例, 静脉炎0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对照组患者中皮下渗血4例, 静脉炎3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门诊; 静脉采血 ;护理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31期2017-11-27

  • 口腔内科预防交叉感染的护理体会
    口腔内科预防交叉感染的护理体会朱 贤(常州市口腔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0)目的深入分析和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口腔内科预防交叉感染的效果,得出护理的方法和体会。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的50例口腔内科患者,然后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把这些患者随机分为A组(25例)和B组(25例),对A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B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交叉感染的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A组患者有4例患者发生了交叉感染的情

    当代临床医刊 2017年6期2017-11-21

  • 肺功能检查预防交叉感染的措施及效果
    功能检查预防交叉感染的措施及效果罗海迪(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功能科,陕西 西安 710100)目的总结通过肺功能检查预防交叉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在我院检查肺功能的患者105例,总结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预防措施,并对预防效果展开分析。结果 室内消毒60次,对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后,消毒前合格率为61.66%,消毒后合格率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105例患者展开观察,检测其是否存在交叉感染,通过观察发现患者均未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3期2017-11-13

  • 品管圈在降低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的气管切开患者交叉感染的应用
    气管切开患者交叉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6年1月—2017年2月,将行气管切开治疗的30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模式护理;另选取2015年1—12月行气管切开治疗的30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模式护理,比较两组交叉感染率、住院时间、预后指数、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交叉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颅脑损伤;糖尿病;气管切开;交叉感染;护理;品管圈[中图分类号] R47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11期2017-10-20

  • 猪圆环病Ⅱ型及鉴别诊断技术探析
    他类型的病毒交叉感染,從而对母猪自身体质和仔猪的健康造成更深的影响。这就要求相关机构注重对Ⅱ型猪圆环病毒产生感染和传播途径进行研究,从根本上降低病毒的感染的几率。关键词:交叉感染;Ⅱ型猪圆环病毒;传播途径;鉴别技术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3637(2017)07-0145-011 猪圆环病Ⅱ型感染范围为了减少猪圆环病毒对养殖业产量的影响,相关人员有针对性的对能够对仔猪机体造成损害的Ⅱ型猪圆环病毒的感染范围进行研究。最

    畜牧兽医科学 2017年7期2017-05-30

  • 一种新型全覆盖避污技术
    全覆盖; 交叉感染; 无菌避污罩Technology for avoiding pollution; Full coverage; Cross infection; Sterile cover口腔医疗临床追求“三无”理念,即无痛治疗、无近/远期碍害、无交叉感染。其中,无交叉感染是牙科治疗中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1]。目前,在口腔临床操作中,牙科治疗椅手机台和操作盘多采用贴避污膜和铺避污巾的方法来预防交叉感染,即把避污膜粘贴在手机台面等可污染的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9期2017-01-05

  • 急诊外伤的护理措施
    理,严格预防交叉感染,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80例患者伤口全部愈合,无交叉感染病例出现。结论:急诊科护士护理外伤患者要严格遵守执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换药室环境管理、器械物品消毒措施,加强医务人员无菌观念,严格遵守换药原则,可以有效避免换药室内患者交叉感染,促进患者伤口早日愈合。【关键词】急诊;外伤;换药;交叉感染;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105-01随着工业现代化的发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6年3期2016-07-11

  • 肺功能检查交叉感染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肺功能检查交叉感染的文献计量学分析李蓉萍,汪刘涛Li Rongping,Wang Liutao(Second Hospit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Shanxi 030001 China)摘要:[目的]了解国内外肺功能检查交叉感染研究现状。[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自建库以来收录的有关肺功能检查交叉感染的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共检索出41篇文献,其中

    护理研究 2016年17期2016-06-23

  •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关键词]交叉感染;重症监护病房;分析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5.04.027重症医学科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门,为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医院感染现状,以便采取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现将本院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12月入住我院ICU的所有患者,患者转出到其他病房后,追踪观察48 h内确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4期2015-12-28

  • 口腔感染与交叉感染疾病的预防
    析口腔感染及交叉感染疾病的基本特点,总结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分析医院口腔科感染情况,总结口腔感染及交叉感染疾病的特點,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出现口腔感染及交叉感染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有的医务人员没有树立强烈的消毒隔离意识,无菌观念不强,口腔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不到位等。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应在全面了解口腔感染以及交叉感染疾病特点的情况下采用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同时应加强口腔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确保做到一人一机,一用一灭菌,降低口腔感染以及交叉感染疾病发生率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2015-10-21

  • 医疗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与总结
    】医疗建筑;交叉感染;通风系统;空调系统引言由于医院建筑的服务对象是有着各种疾病的特殊人群,由此会引发一系列特殊的卫生问题。因此卫生意识应确立为医院建筑设计的第一准则。对于医疗建筑的空调,通风的设计来讲,首先要以防止交叉感染的设计理念为中心,在尽量满足卫生和舒适要求的情况下,考虑绿色节能与经济性之间的共存与平衡。所以我们在进行医疗建筑的空调和通风设计时,与其他的公共建筑有着很大的区别[1]。1.医疗建筑暖通空调的特殊性对于医院来讲,交叉感染是医院获得性感染

    房地产导刊 2015年3期2015-10-21

  •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控制院内感染护理管理措施探讨
    植患者的院内交叉感染;方法: 通过定期抽查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寻求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院内感染的措施; 结果:经过严格的管理及检测,近年来,本科室各项检测指标均达标;结论: 只有充分认识院内感染的重要性,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认真做好预防感染措施,才能有效的控制造血干细胞移植院内的感染发生。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交叉感染;感染控制;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因原发病及大剂量的化疗、放疗、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原因,以呼吸道、口腔粘膜和皮肤感染多见以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低

    延边医学 2015年17期2015-10-21

  • 五官科住院患者防止交叉感染30例护理体会
    住院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抽取五官科住院患者60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采取防交叉感染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交叉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发生交叉感染2例(667%),对照组发生交叉感染7例(2333%),研究组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的例数和比例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五官科;交叉感染;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7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5年8期2015-10-09

  • 小儿会阴烧伤护理中食物保鲜袋接尿的应用价值评价
    止患儿创伤面交叉感染情况的出现,同时,食品保鲜袋使用方便,处理简单,工作量减少,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对照组患儿创伤面交叉感染率显著高于观察组,且平均住院时间较长,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较低,P【关键词】小儿会阴烧伤;食品保鲜袋;护理应用;交叉感染小儿会阴烧伤感染率较高,由于生殖器烧伤情况的发生,大小便都是造成感染的因素,会阴生理部位的特性易造成烧伤后局部水肿情况的出现。小儿头脑发育不全,尿意不能够主动的表现,大腿创面会由于传统的接尿方法而造成尿液流出感染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5年9期2015-09-28

  • 健康教育在急性小儿肠炎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护理;环境;交叉感染【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271-02引言:肠炎是由细菌以及病毒等问题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常表现为腹泻以及腹痛,其按照病程时间划分为急性和慢性两个种类[1]。临床数据显示,急性肠炎患儿临床发病率较高,为了提高治疗效果,需强化临床护理工作。本文就不同临床护理方案在急性肠炎治疗中的作用进行分析,进一步说明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实施的必要性,数据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5年6期2015-05-30

  • 六手操作在控制口腔外科门诊手术交叉感染中的作用分析
    外科门诊手术交叉感染中的作用分析。方法 临床研究中随机选择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外科门诊2013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168例口腔种植手术患者参与临床对照试验,探讨分析六手操作在预防交叉感染中的效果。结果 术后交叉感染率统计分析显示,实验组术后交叉感染率仅为1.19%(1/84),而对照组患者中术后交叉感染率达到5.95%(5/84)。结论 通过长期临床实践证实,在口腔外科门诊手术中采取六手操作护理配合,有效防控医院交叉感染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医学信息 2015年6期2015-03-17

  • 口腔感染与交叉感染疾病的预防
    讨口腔感染和交叉感染疾病的预防措施。方法 根据我院的口腔科感染病例来进行探讨分析,对口腔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常见疾病和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中口腔感染和交叉感染的产生原因主要是医务人员自身的无菌意识欠缺,操作以及器械没有规范的进行消毒,导致了感染的产生。结论 对医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可以在操作中对自己的操作规范化管理,避免口腔感染和交叉感染事件产生。临床医务人员对口腔感染以及交叉感染进行针对性的预防,规范器械消毒操作,每次使用前后均进行消毒,这样就能够避免口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10期2015-01-27

  • 五官科住院患者防止交叉感染30例护理体会
    住院患者防止交叉感染30例护理体会陈明月福建省南安市医院,福建 南安 362300目的:探讨五官科住院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抽取五官科住院患者60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采取防交叉感染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交叉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发生交叉感染2例(6.67%),对照组发生交叉感染7例(23.33%),研究组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的例数和比例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6期2015-01-24

  • 新生儿肺炎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生儿肺炎院内交叉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护理对策。 方法 以本院45例新生儿肺炎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未感染的326例新生儿为对照组,结合两组临床资料分析院内交叉感染相关因素,探讨预防护理对策。 结果 单因素分析提示体重、早产儿、侵袭性操作、预防抗生素和住院时间均可引发肺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低体重、侵袭性操作、预防抗生素和住院时间长均是新生儿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新生儿肺炎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的相关因素多样,加强预防护理是降低新生儿肺炎发生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32期2014-12-09

  •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肝炎病毒交叉感染的预防
    程中肝炎病毒交叉感染的高危因素,探讨感染防控方法。方法:选取血液透析患者350例,透析后按照有无感染肝炎病毒分为肝炎组(97例)和正常组(253例),将肝炎组再次分为输血组(58例)和非输血组(39例),分析输血对病毒性肝炎感染的影响。结果:2007年~2012年病毒性肝炎感染率逐年增高,其中2012年的HBV阳性率、HCV阳性率及HBV+HCV阳性率显著较低(P【关键词】 尿毒症;血液透析;肝炎病毒;交叉感染【中图分类号】R373.2+1 【文献标志码】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4年9期2014-10-27

  • 五官科住院患者防止交叉感染的护理观察
    住院患者防止交叉感染的护理观察胡学芹(山东省高青县人民医院,山东 高青 256300)目的 探究避免五官科住院患者出现交叉感染的护理措施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自本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五官科患者共5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应用预防交叉感染的护理措施。对比2组患者出现交叉感染的事件概率。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出现交叉感染的概率要低很多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0期2013-01-25

  • 心肺运动功能检查中交叉感染的预防与处理
    动功能检查中交叉感染的预防与处理孙杏云 宁丽娜 江慧迪(威海市立医院,山东 威海 264200)心肺运动功能;检查;交叉感染;预防心肺运动功能检查是将肺功能、运动心电图、运动肺功能、心肺储备能力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评价,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自2010年10月至今,我科921例行心肺运动功能检查患者未发生交叉感染,现总结如下。1 心肺运动功能检查中发生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1.1 咬口器,仪器污染检查时,患者需用口包住咬口,反复用力呼吸,其唾液,痰液及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9期2013-01-23

  • 综合医院急诊科交叉感染的控制探讨
    合医院急诊科交叉感染的控制探讨肖春蓉 唐俊丽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民康医院,吉林 长春 130041目的:有效预防和控制交叉感染,减少和降低交叉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建立预防交叉感染的各项规章制度,监督机制,实行岗位责任制,流行病季节分室静点有效隔离。结果:大大降低交叉感染的发生,有效预防疾病传播。结论:加强医院交叉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了医院交叉感染的发生率。交叉感染;控制;消毒;监测我院是一所综合医院,急诊科设有1个抢救室,两个患者及陪护家属滞留观察室,一个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15期2012-01-25

  • 微生物实验室环境条件及监测
    ;照射强度;交叉感染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2004版)对食品生产企业进入市场制定了严格的条件,其中第一点即为环境卫生要求。这里的环境既包括企业周围的外部环境,又包括企业内部环境如企业厂区、生产加工车间等。1 从建筑上来说:微生物实验室分为无菌操作间和缓冲间,实验人员应先进更衣室,然后到缓冲间,最后进无菌室。实验室的工作区域与办公区域明显分开。无菌操作间应符合响应洁净级别的操作环境,采用局部百级措施时,其环境应符合万级洁净度要求,每立方米直径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9期2009-07-02

  • 预防手术室交叉感染的体会
    术室;预防;交叉感染[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3(c)-151-02近几年来,各国医学专家一致认为,在诸多解决医院感染的对策中,避免手术感染是整体治疗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而手术室则是实施手术、救治疾病的专用场所。因此,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并很大程度地影响着医院感染的发生,对手术的效果和患者的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预防交叉感染,主要对以下几项内容加强管理:手术室的规章制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9期2009-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