盎格鲁
- 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英格兰的郡区制与早期地方治理
根源,应落脚于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郡和百户区。正是在郡区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奠定了英格兰别具特色的地方自治模式,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地方治理体制也初具雏形。以往史学界关于盎格鲁-撒克逊时代地方治理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部分学者强调盎格鲁-撒克逊的“种族光环”,认为盎格鲁-撒克逊人是英格兰人的祖先,英格兰的法律制度、语言文化等均应追溯至这一时期,奠定了英格兰的宪政主义史学研究,而诺曼征服则限制了日耳曼的原始自由,即所谓“诺曼枷锁”。①也有学者认为在盎格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2期2023-08-07
- 俄媒:对华脱钩,像打断欧盟一条腿
日文章,原题:盎格鲁-撒克逊人计划让欧洲与中国脱钩有分析机构近期发表关于中欧关系现状和前景的报告。对此,俄新社专栏作家指出,报告结论虽并不悲观,但也有令人担忧的趋势。欧盟对华政策目前出现三大趋势。首先,随着中国优化防疫措施,稳增长再次成为政策重点。欧中经贸合作有望扩大,这将有助于缓解欧盟经济困难,阻止可能的衰退。同时,欧盟可能继续实施减少对华依赖政策,并在特定经贸领域寻找替代伙伴。其次,欧盟可能恢复与中国各级,别的交流,加强政治对话,但意识形态、乌克兰危机
环球时报 2023-03-042023-03-04
- 《最后的九月》中盎格鲁- 爱尔兰共同体危机的景观书写
0 世纪重要的盎格鲁-爱尔兰作家,伊丽莎白·鲍恩(Elizabeth Bowen, 1899—1973)以其细腻又富有灵性的笔触绘制了爱尔兰独立战争时期的殖民地理景观,以极具隐喻特质的空间艺术呈现了盎格鲁-爱尔兰命运共同体的末日危机,拓展了小说人物困境的表现手法与叙述艺术。鲍恩的作品跨越了大半个世纪的盎格鲁-爱尔兰版图,塑造了爱尔兰历史上一个极具身份和文化复杂性的特殊人物群体——盎格鲁-爱尔兰优势阶层(Anglo-Irish Ascendancy),以多元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年2期2023-01-11
- 论英国陪审制的盎格鲁-撒克逊起源
nton)在《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一书中承认了斯堪的纳维亚对于早期英国法律的影响,认为《埃塞尔雷德第三法典》中的起诉陪审团可能来源于斯堪的纳维亚的实践,但他拒绝将陪审团的起源归于单一,他还提出:盎格鲁-诺曼陪审团很可能既来源于加洛林,也来源于英国的实践。See F. M. Stenton, -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 510-511, 652.多因起源说已成为英国陪审制起源问题的主流
山东社会科学 2022年6期2022-11-07
- 英国为何没有国庆节
自4 世纪起,盎格鲁- 撒克逊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开始跨海袭击不列颠。不列颠人被驱赶到山地纵横的威尔士,并开始自称威尔士人。盎格鲁撒克逊人占据了岛上最富庶发达的地区,将这里命名为英格兰(即“盎格鲁人的土地”)。盎格鲁撒克逊人不断蚕食威尔士领土,约6 世纪中叶,一个名叫大卫的威尔士人站了出来,他是一个威尔士部落首领的孙子。在他的带领下,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进攻遭受挫败。公元589 年3 月1 日,大卫与世长辞。他去世的日子就成为威尔士的国庆日“圣大卫节”。5 世
新传奇 2022年38期2022-10-25
- 和谈何时恢复,俄乌说法不同
它“只是在履行盎格鲁-撒竞逊国家(企图拖延战争以消耗俄罗斯) 的意愿”。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6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天表示,全世界对俄乌之间持续冲突的“厌倦情绪正在增长”,“人们希望为自己取得某种结果”,“要求乌克兰和平解决冲突的压力越来越大”。他称,普京拖延这场冲突将对俄罗斯有利。“每个人都想一点一点地推动我们走向某种结果,这对我们来说是绝对不想要的,它只是对其他利益相关方有利”。《新闻周刊》还援引乌克兰国家通讯社的报道称,泽连斯基警告,不仅国外
环球时报 2022-06-082022-06-08
- 古英语诗歌《朱迪思》中的反殖民奇想
,正直且勇敢。盎格鲁-撒克逊诗歌《朱迪思》是“复述者”之一。本文旨在论述《朱迪思》的本质不同于《朱迪思记》,前者是一首赞誉信仰而非个人才智的诗歌,借上帝之手惩恶扬善,推动反殖民的奇幻叙事,实则是弱化了后者浓墨重彩的个人传记色彩。诗歌呈现了英雄主义,然而,《朱迪思》的英雄主义并不是典型的女性主义或者男性主义。 关键词:诗歌《朱迪思》 古英语 盎格鲁-撒克逊文学 英雄主义 反殖民 古英语诗歌《朱迪思》(Judith)与《贝奥武甫》(Beowulf)在同一手稿中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5期2022-05-27
- 伊斯兰国家为何不制裁俄罗斯
企图。不仅因为盎格鲁·撒克逊人不再拥有对伊斯兰世界施压的手段,也因为穆斯林对正在变化的世界力量格局有了客观评估。全文摘编如下: 伊斯兰世界的主要国家不支持西方孤立俄罗斯的企图,这一点早在2月24日之后的头几天就表现出来了——与其说是在联合国投票中(大多数国家投了弃权票),倒不如说是通过种种具体行动。沙特阿拉伯、土耳其、阿联酋、印度尼西亚、埃及、巴基斯坦、伊朗和阿尔及利亚,所有这些主要伊斯兰国家都采取了深思熟虑的立场,拒绝对俄罗斯施压。在当前形势下,它们表面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19期2022-05-13
- 麦卡锡主义语境下垮掉派文学电影改编策略
。作为美国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教徒(WASP)天命观(Innate Mission)与白人至上主义(white supremacy)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翻版,麦卡锡主义是美国盎格鲁一致性(Anglo-conformity)价值观体系的极端表达,其极端性就在于“一些机会主义无良政客为了获取政治利益而不惜将普通美国民众推向歇斯底里绝境,并进而利用民众这种歇斯底里心理毫无根据地攻击对手”[1]13。而以克鲁亚克(Jack Kerouac)、金斯伯格(Allen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7期2022-03-18
- 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英格兰郡制研究
后世产生影响。盎格鲁—撒克逊时期是英格兰地方政府真正开始构建的时期,在这样一个列国纷争的时代,英格兰依次形成了村镇—百户区—郡三级地方政府。其中,郡制虽然历经多次修改、完善,但其内核一直延续至今。盎格鲁—撒克逊时期郡制的形成,不仅标志着英格兰统一国家的形成,而且意味着英格兰对地方治理模式的最初探索取得了成功。早在19世纪初,莎伦·特纳(Sharon Turner)就关注到了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风俗、地产、政府等,当然也包括郡制①。但直到20世纪初,以赫蒙罗
社会科学动态 2022年12期2022-02-16
- 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英格兰郡守探析*
最早可以追溯至盎格鲁-撒克逊时期。大约在埃德加统治时期,英格兰郡制逐渐稳固,而后随着郡长(ealdorman)的衰落以及伯爵(earl)逐渐退出郡的统治,郡守在郡中的地位显著提升,以致渐渐拥有了国王在地方社会的代理人身份。郡守一职在中世纪英格兰的发展基本呈现三个阶段:诺曼征服前的盎格鲁-撒克逊系郡守、诺曼征服后的英格兰-诺曼系郡守以及13世纪以后的地域乡绅系郡守。三个阶段的郡守具备不同的时代特征,但均对英格兰的地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西方史学界对英格兰郡守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6期2021-12-04
- 《艾凡赫》中的殖民元素与十九世纪英国国家身份建构
是为久居此地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提供了一个“他者”。英国国家身份的构建中从来都存在一个来自外部的他者,最古老的的英伦岛土著曾面临来自古罗马军团的入侵与占领。如今“殖民地”(colony)这个词就来自古罗马的“colonia”,意指罗马人征服临近部族后组成的村社,作为贸易的前哨或军事基地,这种制度后随着罗马统治地域的不断扩大而推广,成为罗马帝国完备的殖民制度,英伦岛曾经是这种殖民制度下的地域。后出现来自北欧的盎格鲁人和欧洲大陆的撒克逊人,在盎格鲁·撒克逊人融合
散文百家 2021年1期2021-11-12
- 种族主义是美国国家建构的原罪
国实质上是以“盎格鲁新教文化”作为“国家身份认同”的特性与核心。因此,尽管美国宪法标榜“自由和平等”,但是这些价值必须建筑在以上述种族和宗教为主体的社会形态即所谓“主流社会”基础之上,任何相异者都会被美国社会的精英们视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因此,尽管少数族裔个体可以进入美国上层社会,但是那必须是以对“盎格鲁新教文化”的全盘认同为前提。民权运动家马丁·路德·金曾尝试用美国黑人可以接受“盎格鲁新教文化”来说服垄断政治权力的白人社会接纳黑人。不过,他没有看到
红旗文稿 2021年14期2021-08-28
- 种族主义是美国国家建构的原罪
国实质上是以“盎格鲁新教文化”作为“国家身份认同”的特性与核心。因此,尽管美国宪法标榜“自由和平等”,但是这些价值必须建筑在以上述种族和宗教为主体的社会形态即所谓“主流社会”基础之上,任何相异者都会被美国社会的精英们视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因此,尽管少数族裔个体可以进入美国上层社会,但是那必须是以对“盎格鲁新教文化”的全盘认同为前提。民权运动家马丁·路德·金牧师曾尝试用美国黑人可以接受“盎格鲁新教文化”来说服垄断政治权力的白人社会接纳黑人。不过,他没有
环球时报 2021-07-222021-07-22
- 对加拿大缄默凸显西方虚伪双标
,它们暴露了“盎格鲁圈”——大英帝国的衍生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美国,加上英国——的本质。这五国联系在一起,不仅是由于共同的英帝国主义遗产,还由于对(西方)道德例外观的热衷,他们自认有权监督和支配世界事务并在全球范围推行其价值观。这些国家把自己和自己的财富建立在对原住民的压迫之上,却以世界救世主自居。世界在某种程度上意识到澳英美的背景并不完美,却很少有人去考虑这样一个事实:加拿大的核心是个殖民国家,现在却以进步和良治灯塔自居。尽管加拿大是适居之地,
环球时报 2021-06-282021-06-28
- 盎格鲁-萨克逊时期英国文学中的人文精神
这部作品来探讨盎格鲁-萨克逊时期英国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关键词:英国文学;盎格鲁-萨克逊时期;人文精神一、引言英国文学有着长久的历史,从最初的发生、发展到现在,每个时代都有优秀、杰出的作品产生。随着当初的英国殖民主义的扩展,对世界文学特别是在各个英属殖民地,产生了深刻而且持久的影响。各国的文学都是其文化和文明的构成要素之一,文学作品的创造既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文学作品并不等于历史,但是文学作品用其独特的方式记载历史,创造着历史。因此,研究一个国家
神州·下旬刊 2020年10期2020-11-30
- “盎格鲁圈”打造2.0版大英帝国?
玉鹏 ●何越“盎格鲁圈”“CANZUK联盟”(“加澳新英联盟”),处在脱欧过渡期的英国正急于打造以自己为主导的“朋友圈”和联盟。眼下,这样的联盟也被英国意图用来强硬对付中国。谈起英国,会让人想起9世纪末就开始编写的《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想起盛极一时的大英帝国,也想起二战后开始衰落的英国。脱欧之前,无论“盎格鲁圈”还是“CANZUK联盟”都只是部分英国人的梦想,但自从“脱欧论”兴起以来,“盎格鲁圈联合论”也在英国保守派政治家中得到一定支持。“盎格鲁圈”能
环球时报 2020-08-242020-08-24
- “盎格鲁-撒克逊”也要下架了吗?
身边的一切,“盎格鲁-撒克逊”这个词也在该行列。从2019年9月开始,研究中世纪的学者们就开始激烈地讨论“盎格鲁-撒克逊人”这一概念。这场大讨论始自国际盎格鲁-撒克逊人学会内部关于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的主张。该组织致力于研究中世纪早期(公元450年-1100年)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族群的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宗教学、社会学乃至货币学等。有些学者认为,更改该学会的名称,有助于反对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特别是学者们研究和解释中世纪早期历史时潜藏的歧视现象。很
看世界 2020年14期2020-07-24
- “丝绸之路影视桥”的平等传播姿态
——一种电视节目模式“共造”的机遇
去”呢?一、“盎格鲁—美利坚”体系:“再造”的陷阱众所周知,在远早于“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开始建设之前,电视节目模式作为文化产品的交易活动便长期存在。根据著名节目公司Granada的调查数据显示,美国其实是当今最重要的电视节目模式输入市场,英国则是最大的节目模式出口国,占据了所有模式节目播出时间的45%。[4]表面上看,是英国、荷兰、瑞典等输出节目模式给美国,其实,任何企图向全球市场推广的节目模式必然要接受美国收视市场的检验。换言之,各国研发的电视节目模式
未来传播 2019年2期2019-12-17
- 孟德斯鸠的一个误读
中指出:“唯有盎格鲁—撒克逊人对罗马皇帝的权威不屑一顾。对于其他蛮族而言,罗马皇帝仍是卓越的统治者。”因此,作为古代日耳曼人的一支,在日耳曼民族迁徙后,盎格鲁—撒克逊人较早地建立起自己的王国。那么,盎格鲁—撒克逊人在从部落向国家过渡中发生了哪些转变呢?449年,盎格鲁—撒克逊人受不列颠王沃蒂根的邀请,乘三艘巨船到达不列颠,同苏格兰人和皮克特人作战,初战得胜。盎格鲁—撒克逊人发现不列颠富饶而不列颠人胆怯,因此将不列颠的状况告知在故土的族人。撒克逊人组织更大的
世界文化 2019年9期2019-09-23
- 黄石公园
园。早在第一批盎格鲁探险家到来之前,美洲原住民就已经在这个后来变成黄石公园的地区生活和狩猎了数百年。约翰·科尔特,是第一个穿越该地区的盎格鲁人。1807年,他探索了黄石高原的一部分,回来后向人们讲述蒸汽间歇泉和沸腾的凹地的奇妙故事。一些怀疑论者指责他是吹牛,并戏称该地区为“科尔特的地狱”。然而,黄石公园成为未来的国家公园的关键是1871年在政府地质学家费迪南·海登的指导下进行的勘探。海登带上了摄影师威廉·杰克逊和风景艺术家托马斯·莫兰,对这次探险进行了直观
中学生英语·中考指导版 2019年3期2019-04-24
- 基督教神权政治文化对盎格鲁-撒克逊王权的影响
——以国王圣化礼为中心的考察
皈依基督教后,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国王一度失去了天然的支持者,他们不再被当作神人,至少在官方场面上是如此。不过,随着基督教文化的兴起,特别是涂油礼和加冕礼的引入,盎格鲁-撒克逊国王找到了一种重振其“神圣性”的新方法,他们被重新置于新宗教的光环之中,继续被视为神圣之人,此后,“新宗教成了一种比有着古老的诸神的宗教更能激发更为深切的忠诚的事物”(1)[英]克里斯托弗·道森:《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兴起》,长川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03页。。本文以盎格鲁
山东社会科学 2019年12期2019-02-10
- 假日兼职的非凡收获
意翻阅几下关于盎格鲁-撒克逊历史的课本。life-enhancing: 增加生活乐趣的,改善生活的;cricket: 板球;idly: 漫不经心地,悠闲地;Anglo-Saxon: 盎格鲁-撒克逊人(或其语言、文化)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指自公元5世纪起至诺曼人征服时止移居并统治英格兰的日耳曼民族。2. embark on: 从事,开始(新的、重要的或艰难的事情)。3. 那些工作教会我在充满男性的环境中毫不逊色,而且绝不受那些低看我的人的气。hold one
英语学习 2018年11期2018-12-19
- 简评比德《英吉利教会史》
住在西欧大陆的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开始由海上入侵不列颠,英国历史进入了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约449—1066年)。由于早期入侵的蛮族大多不通文字,加之小国林立、战乱频繁,关于这一时期的史料十分稀少。而在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史料中,比德的《英吉利教会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史料有关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历史,留存至今最为重要的两部作品分别是《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和比德的《英吉利教会史》,两部著作都出自英国教士之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
新生代 2018年20期2018-11-13
- 简评比德《英吉利教会史》
要】:关于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历史,留存至今的第一手史料极为稀少。其中,诺森伯里亚教父比德所著的《英吉利教会史》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英国历史著作的典范。本文论述比德撰写《英吉利教会史》的历程,并通过与同时期的其他史料进行横向对比,对《英吉利教会史》在盎格鲁-撒克逊时期史料中的独特地位进行了简要评价。【关键词】:《英吉利教会史》 比德 盎格鲁-撒克逊时期公元五世纪,昔日繁荣的罗马帝国日渐衰落,内外交困之下,不得不放弃了对不列颠的统治。
新生代·下半月 2018年10期2018-10-20
- 美国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研究
同时期分别择取盎格鲁遵从理论、熔炉理论和多元文化主义理论,积极推进族际政治整合,试图把各民族整合成一个巩固的国家共同体和国族共同体。纵观美国族际政治整合的手法,存在民族界线模糊化、民族属性文化化、民族权利公民化、民族政策社会化等诸多特点。探讨和反思美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得失,对于当代多民族国家的国家建构和民族事务治理具有积极意义。美国族际政治整合;民族政策;民族权利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普遍存在民族构成多元和国家政治一体的基本特征。民族边界与国
理论月刊 2017年6期2017-11-23
- 德国历史学派对“盎格鲁—撒克逊”经济学的批判及启发
史学派曾经对“盎格鲁-撒克逊”经济学进行了深入的方法论批判,矛头直指“盎格鲁-撒克逊”经济学方法论的两大标志: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演绎法传统。直至今天,这些批判仍具有深远意义。作为“盎格鲁-撒克逊”经济学当代传人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在方法论层面上仍没有任何实质进步,方法论的形而上学性是导致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现实解释力越来越弱的根本原因。德国历史学派重视的历史维度问题仍是经济学领域的方法论核心问题。德国历史学派经济思想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启迪意义。〔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7年5期2017-10-27
- 英语是一盆大杂烩
马人、维京人、盎格鲁人、撒克逊人、诺曼人……外来者入侵、定居、被后来者赶走,络绎不绝,好不热闹。外来者人离开了,却也留下了永久的印记——语言。各种外来语言在英国这口大锅里不停地蒸、炒、焖、炖、煮,烧成了这盆夹杂着各种风味的大杂烩。Dialects are fading away in Britain, but they haven’t disappeared yet; far from it. One of the best known and least
疯狂英语·新悦读 2017年7期2017-07-31
- 党争民主诱发西方文明的溃败(观察家)
的代称,那就是盎格鲁-撒克逊人,西方文明的主体就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在历史上,所谓的西方文明产生于八、九世纪,正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兴起的时代。在盎格鲁-撒克逊人兴起的漫长时代,汲取了希腊-罗马的古典资源,也历经了多样性的欧洲语言,尤其是神权政治与世俗政治的对立,以及在多样性和对立性基础上产生的社会多元主义、个人主义和代议机构。这些特征纠结在一起,就是我们看到的西方文明兴起过程,从延绵不断的宗教战争,到无数的城邦国家以及后来民族国家之间的战争,再到民族国家内
环球时报 2017-07-142017-07-14
- 语言接触对中古英语演变的影响
公元449年的盎格鲁-撒克逊入侵(Anglo-Saxon Invasions)、始于公元787年的北欧海盗入侵(Viking Invasions)和发生于1066年的诺曼征服(Norman Conquest);语言文化革命指的是公元597年圣奥古斯丁(St.Augustine)在英格兰传播基督教[1]。一、古英语时期公元449年,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英格兰。盎格鲁-撒克逊人来自今天的德国北部和丹麦南部,使用的语言是古日耳曼诸语言中的西日耳曼语支的盎格鲁-撒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7期2017-03-29
- 异族入侵与不列颠多元文化的形成
前的凯尔特人和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文化相融合,逐渐形成了极具多元性的不列颠文化。异族入侵;不列颠;文化;多元性历史上的大英帝国曾称霸世界,一度占有全球四分之一的地区,包括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1]但在其早期的历史阶段也曾多次遭遇过异族入侵。这些入侵者,无论是罗马人、北欧海盗还是诺曼人,在劫掠的同时都带来了自己的语言和习俗,并将这些带有明显异域特征的语言和习俗作为永久的文化符号留在了不列颠岛屿上,且与先前的凯尔特文化及盎格鲁-撒克逊文化融合,经过历史的洗礼,逐
文化学刊 2017年12期2017-03-11
- 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英格兰的中央司法治理
10093)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英格兰的中央司法治理张 建 辉(南京大学 历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盎格鲁—撒克逊人在英格兰立国之后,从颁布成文法典起,即对英格兰进行了有效的中央司法治理。初期的法典从重视宗族关系转向强调邻里关系,进而将国家的防卫职责置于全体自由人之上,并运用多种手段保护地方和平。到盎格鲁—撒克逊晚期,法典中不仅出现重要的“王之和平”,而且还有较为具体的“逐出法外”及“王之保护”,在具体操作上,从制定法典、传播法典、实施法典到法庭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3期2016-12-10
- 尼斯,蔚蓝海岸上的南法明珠
天使湾。狂欢在盎格鲁大道在尼斯,真正能被称为“景点”的旅游区域并不大,因为这些城市美景在被称为“景点”的同时也在为当地人的生活提供着便利,这也使得尼斯这座城市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天使湾供人们享受日光浴,而在它靠近内陆的一侧拾级而上,有一条沿着地中海蔚蓝海岸建立的滨海步行街,在全法国享有盛誉。这条两旁用棕榈树和花床装饰着的美丽大道就是尼斯最负盛名的盎格鲁大道。盎格鲁大道又名为“英国人步行道”,在19世纪60年代尼斯正式城市化以前,于18世纪下半叶由英国侨民
电影故事 2016年8期2016-06-12
- 种族多元化的英国
大多数英国人是盎格鲁-撒克逊的后代,简单说就是白人,而美国是多人种、文化及种族的大熔炉。deceive: 欺骗;perspective: 观点;descendant: 后代;Anglo-Saxon: 盎格鲁-撒克逊,五至六世纪入侵不列颠的古代北欧日耳曼诸部族,包括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melting pot: 熔炉;race: 人种;ethnicity: 种族。3. portrait: 描写。4. trigger off: 引起,激起。5. 一些聪明
英语学习 2016年7期2016-05-14
- 英国地名由来(上)
人、斯瓦本人、盎格鲁人、撒克逊人、罗马人、诺曼底人、法兰克人、丹麦人、斯堪的纳维亚人等,都曾先后入侵大不列颠,对这里进行过长短不一的殖民,因而英国的不少地名或多或少、或浅或深地打上了被殖民的烙印,铭记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不同王朝争夺的传奇故事。历史有时很会玩弄人。英国逐渐强大之后,从十二世纪中叶开始,爱尔兰便沦为英国殖民地,特别是十六世纪下半叶,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迫切需要扩大对外贸易,寻找新的市场,侵占殖民地。为此,它先扫除称霸海上的劲敌西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16年4期2016-05-05
- 美国民族理论历史与现实探究及相应启示
民族理论经历了盎格鲁遵从论、熔炉论、文化多元论、文化生成论及文明冲突论发展演变。通过着重分析美国五大民族理论的历史沿革及其现实得失,进一步得出处理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相应启示。美国;民族理论;历史;现实一、美国民族理论的历史沿革美国民族理论即美国族裔理论,是美国处理各族裔集团、移民集团在美国文化认同方面的理论,是指导美国处理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美国民族理论的发展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时代性特点,美国从建国到现在,依据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民族理论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4期2016-04-11
- 美国60年代奇卡诺运动的缘起及主要诉求*
、政治等方面向盎格鲁美国社会发起挑战,推动了墨西哥裔美国人在民族身份和文化身份上的认同感,从而促进了墨西哥裔人民的民族凝聚力。奇卡诺运动;墨西哥裔;民族认同;同化;阿兹特兰“奇卡诺”(Chicano)一词意指生活在美国的具有西班牙、印第安以及盎格鲁混合血统的墨西哥裔美国人,其阴性词“奇卡纳”(Chicana)则泛指墨西哥裔女性。学者对该词的起源尚存诸多争议,其中最具说服力的一种观点认为“奇卡诺”来源于Mexicano一词。“奇卡诺”本是俚语,一直流行于美国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6期2016-03-07
- 《妻子哀歌》中的妻子角色浅析
《妻子哀歌》是盎格鲁-撒克逊时代一首对句体的哀歌①。本文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女性地位和夫妻关系出发浅析了诗中女主人公——一位“和亲女”②——受流放的原因以及她在流放前后的遭遇。一《妻子哀歌》是仅存于埃克塞特书手稿(115a—115b)中的一首独特的盎格鲁-撒克逊短诗。全诗共计五十三行,是一首对句体的哀歌。此诗是作者哀叹往昔生活和离情丈夫的作品。它紧随一系列以第一人称来叙述,在情节上具有神秘暗示意义的谜语之后,并采用了同样的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在情节上也如同谜
山花 2015年6期2015-07-03
- 被选中的史诗:《贝奥武甫》手稿经典化历程考略
古英语 手稿 盎格鲁-萨克森按吉尔达(Gildas)《不列颠征服衰亡录》所载,约公元450年沃提根(Vortigern)邀请亨吉斯特(Hengest)来不列颠算起到公元1066年西萨克森亡国,将近600年的时间足可以容纳相当于从莎士比亚对开本到今天的整个文学史,这么长时间,如果盎格鲁-萨克森人就只创作了《贝奥武甫》一部史诗,这是说不过去的。据多伦多大学的《古英语大全词典》(Dictionary of Old English Corpus)统计,从现存文献来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5年4期2015-04-30
- 英格兰盎格鲁和诺曼时期教会与王室在对外贸易中的影响
872)英格兰盎格鲁和诺曼时期教会与王室在对外贸易中的影响蒋继瑞(中国人民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0872)讨论了英格兰盎格鲁和诺曼时期的对外贸易,认为其延续了罗马时代的部分活动,但教会、王室对这一时期的对外贸易有明显的影响力。从当时的进出口商品中可以窥见,奴隶、呢布和葡萄酒等商品的对外贸易在教会和王室的消费需求下逐渐走向发展,同时这一时期的贸易发展也推动了诺曼征服之后英格兰对外贸易的发展。盎格鲁和诺曼时期;英格兰;教会与王室;对外贸易英格兰的对外贸易,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6期2015-04-01
- 语言演变视角下日耳曼民族的语言态度研究——以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例
耳曼民族的分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语言——英语又是比较典型的经过复杂演变过程而最终形成的语言,这非常有利于我们从语言演变的视角研究语言态度。在开始研究之前,有必要给语言态度下个定义。我们不妨首先来回顾一下前人有关语言态度的研究成果。费雪曼和阿根伊斯讨论了传统上对立的两种对语言态度的定义:第一种是从精神性的角度定义的,认为语言态度是“精神上的愿望”;另一种从行为学的角度定义,认为语言态度是“明显的行为或反应”[1]。爱德华认为语言态度是“对一种语言的赞同或不赞同
贵州民族研究 2014年8期2014-12-03
- 论盎格鲁-撒克逊晚期英格兰的遗嘱文本
——以9—10世纪的5份遗嘱为例
较而言,现存的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英国文献非常匮乏,而有关世俗社会生活的记录亦是如此,其中遗嘱文献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记录。因此,认识和理解盎格鲁-撒克逊遗嘱文献,对我们勾勒当时的社会图景颇有裨益。中世纪的文献多为拉丁文本,然而,盎格鲁-撒克逊遗嘱的特殊之处在于其书写语言通常为民族语言(即盎格鲁-撒克逊语),因而其未加工的特性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状况。本文着重对9—10世纪的5份遗嘱予以介绍和梳理,以作札记。它们分别为邑长阿巴的遗嘱(Will of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2期2013-03-27
- 盎格鲁——撒克逊时代英国女性的社会地位浅析
【摘要】本文从盎格鲁-萨克逊时代英国的社会背景出发,结合对古英语文学作品中《贝奥武甫》以及《妻子哀歌》中女性角色的分析,探究了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关键词】盎格鲁-萨克逊;女性;社会地位盎格鲁-萨克逊时代指的是公元五世纪初到一零六六年诺曼征服之间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当中,不列颠原来的统治者——罗马人——因罗马帝国的内忧外患而不得不撤离这个岛国。这一历史事件使三个强大的日耳曼部族——源自日德兰半岛的盎格鲁人(Angles)和朱特人(Jutes)以及来自之后
文学与艺术 2010年3期2010-06-08
- 多元法律文化的混合
——论英国普通法的“混合性”特征及其启示
的相通、深厚的盎格鲁 -撒克逊习惯法传统、实用主义的法律风格是影响这一特征形成的法律要素。借鉴普通法“混合性”特征及其形成的经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应当混合现有的传统法、苏联法、欧美法等法律文化。在混合过程中,要重视政治权力的积极作用,珍惜传统法律文化,和采取实用的态度。普通法;混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律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是人类法律发展史上的常有现象。数种异质法律文化在某些因素的复合作用下、逐渐混合形成一种新型法律文化的现象,普
政法学刊 2010年1期2010-02-15
- 链接:说米勒
版界自鸣得意的盎格鲁中心主义,这种盎格鲁中心主义缩窄了好文本的定义,它扩大了我们对欧洲的概念。”“更广义世界的代表在哪里呢?如果瑞典学院想一反人们对它的既定印象——一个欧洲俱乐部经营者的形象的话,或许他们应该多花些瑞典克朗来雇些研究人员。”——英国《卫报》◎“如果你是一个美国人,而且你对她闻所未闻,那么,或许你和你的文学一样,都‘大孤岛了。”——《纽约客》杂志原载《南方周末》2009年10月15日魏一帆(Tim Hathaway)辑朱力安译Andrea K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09年11期2009-12-25
- 金融危机与“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衰落
80年代以来“盎格鲁——撒克逊模式”不断扩张的步伐,打破了其试图一统天下的幻想,使整个资本主义经济陷入了衰退的泥潭中。“盎格鲁—撒克逊模式”自身的缺陷以及在该理念下采取的一系列政策举措,是造成今天“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的诱因。而危机本身标志着“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已经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关键词:金融危机;“盎格鲁——撒克逊模式”;衰落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09)08-0109-03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乃至
理论导刊 2009年8期2009-11-28
- 金融危机背景下对“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重新审视
发,引发了对“盎格鲁一撒克逊”发展模式的重新审视,这种模式在刺激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其过于强调自由竞争、忽略公平等局限性也值得警示。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英美等国家一直奉行的“盎格鲁一撒克逊”金融模式有看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在宏观调控方式上要讲求市场和政府干预的结合,在改革步伐上应继续推行渐进式的改革,而不是盲目追求市场化。关键词:金融危机;“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宏观调控中图分类号:F113.7;F1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9
探索 2009年3期2009-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