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接触对中古英语演变的影响

2017-03-29 05:48陈友军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诺曼维京中古

陈友军

(佳木斯大学 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语言接触对中古英语演变的影响

陈友军

(佳木斯大学 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英语民族语的形成过程与英吉利民族的形成、发展息息相关并相伴始终。借助语言接触理论,从民族迁徙、战争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等角度分析中古英语的演变,不但能够厘清现代英语正字法的由来,还能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英国民族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语言接触;中古英语;演变

语言接触是一个语言现象,指操不同或相近语言的人群密切接触。这种接触会影响至少一种语言,并带来语音、句法、语意等社会语言学形式的变化。

英语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三次入侵和一次语言文化革命的影响。三次入侵分别是公元449年的盎格鲁-撒克逊入侵(Anglo-Saxon Invasions)、始于公元787年的北欧海盗入侵(Viking Invasions)和发生于1066年的诺曼征服(Norman Conquest);语言文化革命指的是公元597年圣奥古斯丁(St.Augustine)在英格兰传播基督教[1]。

一、古英语时期

公元449年,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英格兰。盎格鲁-撒克逊人来自今天的德国北部和丹麦南部,使用的语言是古日耳曼诸语言中的西日耳曼语支的盎格鲁-撒克逊方言,这种方言被称为古英语。

古英语的主要特点,一是词汇量有限。古英语保存下来的大多是单音节词,这些词是现代英语最常用的基本词汇。二是语法(词法和句法)复杂。古英语的性、数、格繁杂,属于典型的综合性语言(inflectional language)。三是句子可以不依靠词序,而是依靠单词末尾的曲折形式(inflection)来表示语法关系。四是只有两种时态:现在时和过去时[2]。

古英语时期,盎格鲁-撒克逊人是英格兰的主体,这些人又分属七个独立的小国,多数时间处于敌对状态,没有外来语言接触的社会环境,所以古英语在维京人(Vikings)征服之前基本保持大迁徙初期的低地德语特征。

二、中古英语时期

1.中古英语的第一次演变

中古英语与现代英语相近,而与古英语截然不同。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始于787年的北欧海盗入侵和1066年的诺曼征服。这两次外族入侵和征服奠定了英格兰民族主体,并使其最终确立了民族语言。

北欧海盗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丹麦、挪威和瑞典,这些北欧海盗被盎格鲁-萨克逊人称为维京人。878年5月,威塞克斯国王艾尔弗雷德大帝率军与北欧海盗在英格兰西南部的艾丁顿(Edington)决战,史称“艾丁顿之战”(Battle of Edington)。战后,北欧海盗退到英格兰东北部地区,北欧海盗的国王格斯鲁姆(Guthrum the Old)同意接受洗礼,开始信奉基督教。886年,双方签署《卫德莫条约》(Treaty of Wedmore),建立丹麦法区(Dane Law)。

丹麦法区建立后,斯堪的纳维亚人成为英格兰东中部和北部地区的主要人口。在886—1300年间,古英语在原住民盎格鲁撒克逊人和外来的维京人的语言接触下,在英国东中部和北部地区特殊的社会环境下演变成了中古英语。

维京人使用的语言是古日耳曼诸语言中的北日耳曼语支的古诺斯语(Old Norse)。这种语言与古英语有很多相似之处,使用者稍加学习就可以进行简单交流。丹麦法区建立后,维京人和英格兰人逐步杂居并相互通婚。两种语言在接触了两个世纪后逐渐融合,使英语的语法逐渐简化、语序越来越固定,词汇量也更加丰富。

从886年丹麦法区建立到诺曼征服之前,斯堪的纳维亚殖民者控制和影响英格兰东部和北部近200年(886—1066)。诺曼征服后的200余年(1066—1300)里,由于诺曼贵族人数不多,又基本生活在城堡中,语言接触和语言演变的主体仍是广大乡村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和维京人,诺曼征服加速了这两个民族的融合速度[3]。由于文化和教育的落后,书面语迟迟没有形成。没有了书面语的束缚,两种语言以口语的形式快速融合演化着,这是中古英语的第一次演变。

2.中古英语的第二次演变

1066年诺曼征服后,四分五裂的英格兰基本形成统一。此后的200多年里,英语仍在广大的乡村保持原有状态,即古英语和古诺斯语仍继续融合演化,加之拉丁语和诺曼法语以及后来的中央法语的影响,这时的英格兰实际上先后出现了四种语言,即古英语、古诺斯语、拉丁语和法语。诺曼贵族是这个岛国的真正统治者,他们的语言诺曼法语成为了官方语言。另外,在中世纪的欧洲,拉丁语是传教和学术语言。因此,古英语和古诺斯语的使用群体就被压缩到了广大乡村,成为下层人使用的语言。这两种语言继续融合,一直持续到13世纪,这一时期法语对英语的影响微乎其微。

1300年以后,由于英格兰的诺曼贵族与法国国王的矛盾加剧以及百年战争和黑死病等原因,市民阶层崛起,英语大量接纳法语词汇并加以改造,极大地促进了英语的发展。

英语大量吸收法语词汇并加以改造,仅在1250—1400年的150年内,就有约一万个法语词进入英语,其中约75%一直沿用至今[4]。大批法语词涌入英语,在政治、宗教、法律、军事、社交、服饰、饮食等与统治阶级有关的一切领域都有反映。法语词成了这些领域所用词语的主体,不少词成为表达社会生活方面不可缺少的词语。

1300—1500年间,法语对英语的演变影响最大,特别是在约翰和亨利三世时期,诺曼人和英格兰人逐步杂居并相互通婚,法语和英语接触更加频繁。这不仅促进了英语的发展,也推动了世俗文学和民族语译经的发展,这是中古英语的第二次演变。

3.中古英语的形成

14—15世纪,随着识字率的提高和英语的日益广泛使用,英国人对公共事务的认识也在迅速增长,集中反映在英格兰人日益增长的民族主义情感。一方面是因为百年战争引发的敌对情绪,另一方面是因为英语作为英格兰文化传承的载体从未间断过,英语是英格兰人民的语言成为这个岛国所有人的共识。随着英格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及民族意识的不断增强,统一标准的英语最终发展成为民族语。

中古英语从词汇量有限、词尾变化繁杂的综合型语言类型演化成了词汇丰富、语法简化、表达力强的分析型语言。中古英语的形成和流行大大加速了民族国家的形成和统一,也进一步激发了英格兰人民的民族意识。

三、结论

中古英语演化始于民族融合期的语言接触,其维系、变革及地位提升的过程最具代表性:从维京人大举入侵英格兰到诺曼征服之前,盎格鲁撒克逊人和维京人在东中部和北部的丹麦法区实现了民族和民族语的融合。诺曼征服之后的两个世纪里,英语的使用范围被压缩到乡村,语言接触促成了语言的进一步简化。12世纪的商业复兴和城市兴起则促进了城乡之间人口的流动及市民与农民身份的自由转换。伴随着英语突破乡村向城市的扩展,语言接触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加强。14世纪的黑死病和百年战争等大大促进了语言成熟的历史进程,至15世纪末,英语成为英格兰民族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1]张勇先.英语发展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21.

[2]Methuen Quirk and C.L.Wrenn. An Old English Grammar[M].London: Methuen Co LED, 1957:97.

[3]James Graham-Campbell and Richard Hall. Viking and the Danelaw[M].Nottingham and York: OxbowBooks,1997:304-306.

[4]David Crystal. 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London: CUP, 1995:46.

TheInfluenceofLanguageContactontheEvolutionofMiddleEnglish

CHEN You-jun

(Foreign Languages of Jiamusi University, Jiamusi Heilongjiang 154007, China)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English national languag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nglish nationality. English from Old English to Middle English has been accompanied by national migration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Combing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contact, and analyzing the evolution of Middle English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national migr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war on economic and culture, can not only clarify the origin of modern English orthography, but also help people have a more in-depth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language contact; Middle English; evolution

2017-02-17

陈友军(1968-),男,副教授,硕士,从事功能语言学、社会言语学、应用语言学研究。

H310.9

A

2095-7602(2017)07-0108-03

猜你喜欢
诺曼维京中古
维京火祭节
不,发现美洲的不是维京人。以下是这一迷思有问题的原因所在 精读
维京后裔分布在哪
维京后裔分布在哪(答读者问)
论中古时期佛教类书的编纂
新出文献与中古文学史的书写和建构
小孩的世界
西南官话中古泥来母的今读类型与演变层次
小资女人和绅士男人的三个夜晚
高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