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麦

  • 播期播量对国审小麦品种郑麦1342 产量的影响
    476000)郑麦1342 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许为钢院士小麦分子育种团队利用3F1164-5/藁9409//04H638培育的半冬性中强筋小麦新品种,2018 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80007,2020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黄淮冬麦区南片),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200087。已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为CNA20160365.7。目前该品种已经在黄淮南片小麦主产区广泛推广应用。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

    中国种业 2023年11期2023-11-18

  • 关中地区小麦品种比较试验
    <0.05)高于郑麦136、陕道198、泰禾麦5 号,偃亳369 株高达73.77cm。收获期6 个参试品种株高在69.04~77.41cm范围内,藁优5766、偃亳369、西农99 株高显著(P<0.05)高于郑麦136、陕道198、泰禾麦5 号,偃亳369 最高,陕道198 最低(图1)。图1 参试品种抽穗扬花期、收获期株高比较2.2 参试品种叶基角比较由表2 可知,6 个参试品种旗叶叶基角在18.3~36.7°之间,倒二叶叶基角在23.3~36.7°

    中国种业 2023年10期2023-10-20

  • 郑麦7698生长发育特性及其配套技术
    张春丽郑麦7698是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将郑麦4B269、郑麦9405及周麦16进行杂交选育出的一种超级小麦品种。郑麦7698的主要优势是株型紧凑、茎粗抗倒、适应性广、优质强筋及高产稳产等。通过品质鉴定,郑麦7698满足国家强筋小麦检测标准。一、郑麦7698的生长发育特性郑麦7698属于多穗型超级小麦品种,具有弱春偏半冬特性,全生育期为229 d。郑麦7698的幼苗表现为半直立状态,出苗健壮,且具有极好的耐寒性;春季麦苗拔节速度较慢,且麦穗抽出的时间较迟,麦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3年6期2023-06-25

  • 灌浆期郑麦1860旗叶的光合速率及叶绿体超微结构分析
    超高产小麦新品种郑麦1860为主要研究对象[12],同时选取河南省已经大面积种植的品种百农207和周麦18为对照,这两个小麦品种与郑麦1860成熟期相当,具备产量高、抗逆性强等特点[13],通过对比不同小麦品种间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关键酶活性及光合产物含量等差异,探究小麦籽粒灌浆过程中旗叶叶绿体结构与光合速率及产物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高产小麦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基础。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及处理供试材料为小麦品种郑麦1860、百农2

    麦类作物学报 2023年6期2023-06-20

  • 优质小麦品种郑麦119 品质及其稳定性分析
    撑[7-11]。郑麦119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丰优育种研究室利用济麦1 号和郑麦366 选育而成,分别于2014 年、2015 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9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适应性广。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抽取2012 年和2013 年区试多点混合样进行品质测定发现,郑麦119 达到国家中强筋小麦品质标准[12]。本研究通过分析郑麦119 在多环境下的品质指标,探

    河南农业科学 2023年2期2023-04-07

  • 2021-2022年潢川县稻麦轮作区优质小麦品种展示试验
    、宁麦1710和郑麦9023,以郑麦9023为对照(CK)。1.3 试验设计试验采用大田对比法,每个品种设为1个处理,随机排列,不设重复。2021年10月28日播种,采取机械种肥同播模式,每个试验区面积5亩,行距25 cm,播种量12.5 kg/亩,亩施45%(25∶12∶8)配方肥40 kg,施追肥。其他栽培管理措施与当地大田作物相同。1.4 试验调查田间调查与室内考种参照《2021-2022年河南省粮食作物绿色高产高效集成栽培技术模式试验示范项目方案》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11期2022-11-30

  • 济源2020~2021年优质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78、周麦33、郑麦583、藁优5766、艾麦24、郑麦366,以本地主导品种丰德存麦5号为对照。1.3 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排列,不设重复,每品种种植面积1亩,共10亩。各品种从南向北依次排列。播种方式为机械宽幅匀播,播幅5~8 cm,行距24 cm;播量12.5 kg/亩。1.4 田间管理1.4.1 精细整地。2020年9月29日玉米收获,随即进行深耕细耙,同时结合整地用3%辛硫磷颗粒剂进行土壤处理,防治地下害虫。1.4.2 肥料运筹。每亩底施配方肥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11期2022-11-25

  • 硒对郑麦366雌雄蕊原基分化期抗倒春寒能力的影响
    温敏感型小麦品种郑麦366为试验材料,分别用0、0.3、0.6、0.9、1.2、1.5、2.4 mg/L的亚硒酸钠溶液喷施雌雄蕊原基分化期的郑麦366幼苗,3 d后将各处理材料放入人工气候室0 ℃低温胁迫处理36 h,测定各处理中郑麦366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成熟期调查结实性,以期为硒元素对小麦抗春季低温胁迫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1 材料与方法试验材料为郑麦366,由河南科技学院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提供。试验材料的准备。准备郑麦366品种的种子,在

    安徽农业科学 2022年19期2022-10-29

  • 外源水杨酸对低温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代表性的小麦品种郑麦1860和郑麦369为材料,设置2种温度胁迫,探讨不同温度胁迫下外源水杨酸对小麦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快速荧光诱导动力学(OJIP)曲线、最大光化学效率(/)、光合性能指数(PI)、单位面积内反应中心的数量(RC/CSm)、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及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响应机制,以期为小麦幼苗的抗逆研究提供理论基础。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供试小麦品种为郑麦

    江苏农业科学 2022年19期2022-10-28

  • 镉与微量元素在小麦吸收过程中的相互影响
    供试小麦品种为“郑麦1354”和“郑麦1860”,购于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2 水培实验挑选籽粒饱满的小麦种子,在5% 的NaClO 溶液中浸泡20 min,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后置于去离子水中浸泡5 h,将泡好的种子均匀地摆放在育苗盘上育苗3~4 d。挑选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在1/2 Hoagland营养液中培育至三叶期,将三叶期的小麦转移至以1/2 Hoagland 营养液为基础的不同处理液中培养3 d。水培实验的整个过程均在人工气候室内完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2年6期2022-07-04

  • Unidirectional Identity-Based Proxy Re-Signature with Key Insulation in EHR Sharing System
    66、泉麦29、郑麦1860、周麦18、农大2011、珍麦3号、泰禾麦2号,对照为周麦18。Proof: Assume that there is an adversaryAcan break the existential unforgeability of our proposal with non-negligible probabilityε,then we can build another algorithmBto solve the eCDH

    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Sciences 2022年6期2022-07-02

  • 豫北地区小麦品种比较试验
    “安麦12”、“郑麦186”、“济研麦20”、“漯麦50”、“漯丰3953”、“宛1390”、“郑麦0989”、“郑麦0926”、“百农207”,其中“百农207”为CK。1.3 试验设计试验设14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6行区,行距0.2m,小区长9m,宽1.5m,255万基本苗·hm-2,计产面积13.5m2。小麦生育期间,各项田间管理均在同一天进行。1.4 田间管理由于播种时雨水偏多,播种机进不去地,导致小麦于10月17

    农业与技术 2022年11期2022-06-17

  • 郑麦1860标准化配套栽培技术
    量较高、品质好的郑麦1860,经市县专家测产,单产较普通优质小麦产量增长9.2%,现将该品种特性及配套技术介绍如下:一、郑麦1860特征特性郑麦1860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32 d,平均熟期与对照品种周麦18相当。幼苗半匍匐,叶色浅绿,苗势壮,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冬季抗寒性强,春季耐低温。株高80 cm,株型稍松散,抗倒性中等。旗叶上举,穗层整齐,熟相好。穗椭圆形,短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質,饱满度较好,千粒质量高。郑麦1860因具有抗倒春寒性强特点,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2年3期2022-04-08

  • 低筋小麦配粉及其对加工品质的影响
    麦22配以适量的郑麦7698,显著改善了周麦22的面条加工品质。糯小麦粉可以延长食品货架期,随着糯小麦粉在配粉中占比的增加,配粉的淀粉回生值降低,面筋指数降低,沉淀值降低,吸水率增加,面团稳定时间变短,面条的适口性和光滑性均得到改善。以往的研究多以新品种推广或是改善当地品种的缺点为目的,针对具体参数进行配粉的研究较少。本试验以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和稳定时间3个指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用湿面筋含量高、面筋指数低和稳定时间短的小麦品种与面筋指数和稳定时间较高的小

    麦类作物学报 2022年2期2022-03-01

  • 优质酿酒专用小麦郑麦113综合评价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敏一、郑麦113综合评价(一)郑麦113各年度产量分析2013—2014年度,郑麦113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晚播组区域试验,每667 m2平均产量551.0 kg,比对照增长5.0%。2014—2015年度,郑麦113在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晚播组区域续试,每667 m2平均产量525.2 kg,比对照增长7.5%。2015—2016年度,郑麦113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晚播组区域生产试验,每667 m2平均产量527.3 kg,比对照增长6.4%。201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1年8期2021-09-08

  • 优质酿酒专用小麦郑麦113综合评价及高产栽培技术
    推广站 王敏一、郑麦113 综合评价(一)郑麦113 各年度产量分析2013—2014年度,郑麦113 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晚播组区域试验,每667 m2平均产量551.0 kg,比对照增长5.0%。2014—2015年度,郑麦113 在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晚播组区域续试,每667 m2平均产量525.2 kg,比对照增长7.5%。2015—2016年度,郑麦113 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晚播组区域生产试验,每667 m2平均产量527.3 kg,比对照增

    河南农业 2021年8期2021-09-04

  • 小麦新品种郑麦1860高产稳产特性分析
    首要问题[3]。郑麦1860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采用系统选育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成,亲本组合为:周麦22/郑麦1410//郑麦0856,于2019年通过国家黄淮南片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90027。该品种具有高产、抗病、抗倒,优质中强筋,籽粒容重高等特点。为加快该品种在生产上的推广速度,实现其应用价值,本研究以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和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品种大区展示汇总数据为依据,分析郑麦1860的高产稳产特性,并进行产量三

    种子 2021年3期2021-04-12

  • 汝州市2019—2020年度优质冬小麦品种比较试验
    分别为周麦30、郑麦366、新麦26、丰德存麦5号、济麦4号、郑麦119号、周麦32号、郑麦369、郑麦158、郑麦379、伟隆169、洲元9369,其中周麦30为对照。(二)试验地点试验于2019年在汝州市温泉镇园欣轩家庭农场进行,前茬作物为玉米,供试土壤质地为砂姜黑土,土壤肥力中上等,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为2.03%、全氮含量为0.92 g/kg、有效磷含量为18.23 mg/kg、速效钾含量为167 mg/kg,土壤pH为7.9。(三)试验设计试验采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1年1期2021-02-04

  • 汝州市2019—2020 年度优质冬小麦品种比较试验
    分别为周麦30、郑麦366、新麦26、丰德存麦5 号、济麦4 号、郑麦119号、周麦32 号、郑麦369、郑麦158、郑麦379、伟隆169、洲元9369,其中周麦30 为对照。(二)试验地点试验于2019 年在汝州市温泉镇园欣轩家庭农场进行,前茬作物为玉米,供试土壤质地为砂姜黑土,土壤肥力中上等,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为2.03%、全氮含量为0.92 g/kg、有效磷含量为18.23 mg/kg、速效钾含量为167 mg/kg,土壤pH 为7.9。(三)试

    河南农业 2021年1期2021-01-20

  • 2021—2022年度河南省小麦品种布局利用意见
    品种评价1.1 郑麦379半冬性中强筋品种,冬季抗寒性较好,分蘖力较强,抗倒性较好,籽粒饱满,外观商品性好。生产利用应注意防治赤霉病及茎基腐病,预防倒春寒危害。1.2 百农4199半冬性中早熟品种,冬季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叶功能期长,灌浆快,落黄好,籽粒饱满。生产利用应注意防治赤霉病。1.3 百农207半冬性稳产品种,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耐穗发芽,籽粒商品性好,综合性状较好。生产利用应注意防治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及赤霉病。1.4 西农511

    种业导刊 2021年6期2021-01-02

  • 强筋小麦郑麦7698原种生产技术
    积20万hm2。郑麦7698适播期长,苗势壮,株型紧凑通透性好,茎秆粗壮抗倒伏,籽粒角质商品性优,综合抗性好,2012年引进驻马店市推广应用,已累计推广30万hm2以上。2018年郑麦7698选育推广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9年据驻马店市种子管理站小麦品种考察统计,郑麦7698当年收获面积为3.43万hm2,仍是驻马店市强筋小麦主导品种。随着推广使用年限增长,郑麦7698部分种性开始退化,育种家种子生产原种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选优提纯,繁殖原种是防

    中国种业 2020年8期2020-12-18

  • 新乡市小麦新品种筛选试验 ——以2019—2020年为例
    试品种20个:“郑麦7698”、“中麦578”、“百农AK58”、“周麦27”、“百农207”、“西农979”、“中麦895”、“郑麦379”、“郑麦136”、“郑麦583”、“伟隆169”、“师栾02-1”、“丰德存麦5号”、“百农4199”、“众麦7号”、“百农418”、“新麦26”、“中植0914”、“科林201”、“新植9号”。3 田间管理2019年10月15日采取旋耕(深耕、旋耕或免耕),耕深25cm,耕后用机耙3遍。底肥:尿素46%加二铵(N1

    农业与技术 2020年23期2020-12-16

  • 强筋小麦品种耐倒春寒性状分析
    3类:推广品种有郑麦366、丰德存5号、西农20;新审定品种郑麦369、西农511、锦绣21;即将审定品种为中麦578。以高产优质中筋主导品种百农207为对照。1.2 试验地概况试验于2017—2018年度在滑县不同小麦品种展示地点进行。3个试验地点的栽培管理条件为: 1) 留古镇东留固村:土质为中壤, 2017年10月20日播种,播量为165 kg·hm-2, 2018年3月28日浇水。 2) 白道口镇后安村:土质为粘土, 2017年10月23日播种,播

    种子 2020年7期2020-10-09

  • 河南省强筋中强筋及弱筋小麦品种清单
    个):新麦26、郑麦366、丰德存麦 5号、藁优5218、中麦578、郑麦7698、西农511、周麦36号、郑麦 379、西农 979、郑麦 119、郑麦 583、囤麦 257、郑麦 101、烟农 999、郑麦 158、丰德存麦 21、郑麦 369、怀川 916、西农 20、先麦10号、郑麦 3596、郑麦 9023、漯麦 8号、西农 9718、周麦 30号、西农 529、师栾 02-1、武农 986、西农 509、新麦 19、豫丰 11、周麦32号、新麦

    粮食加工 2020年4期2020-02-28

  • 2020—2021年度河南省小麦品种布局利用意见
    、百农4199、郑麦379、西农979、新麦26、郑麦583、西农511、郑麦101、郑麦0943、百农AK58、周麦36、泛麦8号、郑麦7698等一批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占据河南省小麦主导地位,提高了小麦生产的整体抗灾能力。在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叠加极端气候频发的不利条件影响下,这些品种的推广为保证河南省夏粮稳产丰收提供了强有力支撑。针对目前河南省小麦主要品种的特征特性,结合2019—2020年度大田生产及小麦新品种展示示范中的表现

    种业导刊 2020年5期2020-01-08

  • 汝州市2018年度12个优质小麦品种比较试验报告
    种为:新麦26、郑麦366、丰德存麦5号、郑麦379、郑麦7698、师栾02-1、锦绣21、西农20、郑麦369、伟隆169、郑麦158、郑麦119,共12个展示品种,试验区完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设置保护行。③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分析采用EXCEL2003软件,处理间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新复极差法,显著性分析水平为0.05。2、结果与分析①不同品种生育期调查情况表1列出了小麦生育进程,从11月4日出苗到收获,全生育期 210天左右,抽穗最早的品种在4月27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33期2019-12-20

  • 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郑麦379的品质及其稳定性分析
    [10-11]。郑麦379是“四优四化”发展战略中优质小麦的主力品种之一,该品种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丰优育种研究室利用周13和D9054-6选育而成,分别于2012、2016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抽取2 a区试多点混合样进行品质测定发现,郑麦379达到国家强筋小麦品质标准[2014年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国家级)][12]。分析2017、2018年在河南省不同地区种植

    河南农业科学 2019年12期2019-12-05

  • 水稻磷高效基因OsPHR2转化小麦及转基因植株的耐低肥能力分析
    小麦品种(系)为郑麦1836、郑麦6687、郑麦7698、郑麦1342、郑麦6694、郑麦9188。OsPHR2和Bar(双丙氨膦抗性)基因的线性转化片段如图1所示。这2个转化片段均是利用Hind Ⅲ限制性内切酶分别酶切环状表达载体 pWMB003-OsPHR2和pSBar,并通过胶回收而获得。线性转化片段只含有启动子[玉米Ubi(Ubiquitin)启动子]、目标基因和终止子(Nos终止子),不含有任何载体骨架序列。所有供试材料和OsPHR2、Bar基因

    河南农业科学 2019年10期2019-10-21

  • 两种肥力水平下冬小麦氮素吸收运转和代谢研究
    拟以强筋小麦品种郑麦7698和中筋小麦品种周麦18为材料,分析高肥和低肥水平下,小麦植株的氮素吸收转运、游离氨基酸含量、氮同化途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及产量性状,旨在为选育高产优质高效的小麦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与设计研究于2016-2017年在河南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进行。供试品种为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品种郑麦7698和河南省区试对照品种周麦18。试验设高肥和低肥两个肥力水平,高肥基础肥力:有机质10.6 g·kg-1,碱解氮73.9

    麦类作物学报 2019年9期2019-10-21

  • 武陟县2018—2019年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试验报告
    别是西农583、郑麦379、周麦36、中麦578、存麦21、郑麦158、郑麦366、郑麦369、怀川916、丰德存麦5 号、新麦26。对照品种为百农207。(二)试验设计试验共12 个品种,2 次重复,24 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小区面积378 m2(长70 m、宽5.4 m),重复间设走道0.8 m,试验地两边设保护行。(三)试验田概况及栽培管理试验田选择在武陟县北郭乡岳马蓬村保红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小麦生产基地。试验田土质为黏土,有机 质15.9 g/

    河南农业 2019年10期2019-10-16

  • 武陟县2018—2019年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试验报告
    别是西农583、郑麦379、周麦36、中麦578、存麦21、郑麦158、郑麦366、郑麦369、怀川916、丰德存麦5号、新麦26。对照品种为百农207。(二)试验设计试验共12个品种,2次重复,24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小区面积378 m2(长70 m、宽5.4 m),重复间设走道0.8 m,试验地两边设保护行。(三)试验田概况及栽培管理试验田选择在武陟县北郭乡岳马蓬村保红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小麦生产基地。试验田土质为黏土,有机质15.9 g/kg,全氮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9年10期2019-09-10

  • 襄城县2017年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优质小麦品比试验
    号、西农979、郑麦101、新麦26、济麦20、师栾02-1、郑麦366、郑麦379、郑麦119、郑麦7698、西农529、存麦8号、郑麦9023、周麦32、周麦30、丰德存麦1号、西农511、新麦28、襄丰1号、襄丰2号,共21个品种。三、试验设计(一)田间设计试验随机排列,大区比较,不设重复,面积360 m2。小区品种间隔0.5m,试验地四周设保护行。(二)试验地条件试验地安排在山头店镇孙庄村,地势平整,肥力较好,排灌方便,前茬作物为大豆,每667 m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9年1期2019-09-10

  • 2018-2019年宜阳县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展示试验
    。通过试验表明:郑麦30、郑麦158、郑麦369、郑麦1342在我县表现比较突出,可以作为主要品种进行推广。小麦是宜阳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58万亩。为了筛选出适合宜阳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为全县农民朋友选用良种提供科学依据,特安排此次优质小麦品种展示试验。1、材料与方法①试验品种参试的小麦品种有周麦32、周麦30、郑麦1342、新麦26、郑麦379、郑麦7698、郑麦158、郑麦369等8个品种。②试验地设计试验采用随机顺序排列,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25期2019-09-03

  • 南阳市主要推广小麦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
    育种研究室选育;郑麦7698,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选育;百农207,河南百农种业有限公司、河南华冠种业有限公司选育;郑麦101,河南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选育;先麦10 号,河南先天下种业有限公司选育;郑麦379,河南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选育;兰考198,河南天民种业有限公司选育;郑麦58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选育;百农4199,茹振刚、李淦、胡铁柱、李笑慧、冯素伟等人选育;衡观35,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选育。1.2 方法2016-

    中国种业 2019年8期2019-08-26

  • 内黄县2017-2018年度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对比试验报告
    品种为新麦26、郑麦366、郑麦7698、周麦26、丰德存麦5号、怀川916共6个品种。2.试验方法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6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新麦26:;处理2:郑麦366;处理3:郑麦7698;处理4:周麦26;处理5:丰德存麦5号;处理6:怀川916;采用大区对比,不设重复,每个大区面积1334m2。二、测定项目1.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生长情况。生育期间观察不同处理小麦田间长势,记录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的总茎数、单株分蘖数、单株大分蘖数、次生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19年3期2019-07-08

  • 水分处理对河南省主推小麦品种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58、周麦22、郑麦9023、郑麦366、郑麦7698、豫麦49-198号、豫麦70-36、偃展4110、周麦16、周麦18、周麦26、周麦27、洛麦23等,以其高产、稳产、广适,推广生命周期长、面积大,成为黄淮麦区的主导品种,这些优秀的品种在推动种业发展的同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中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1-3]。2001—2018年河南省共审定品种268个,但依旧存在审定品种多、可利用品种少的局面[1]。品种通过审定并能大面

    种子 2019年3期2019-05-28

  • 高产小麦品种郑麦7698花后光合特性研究
    450002)郑麦7698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于2011年育成审定的高产强筋冬小麦品种,它具备高产潜力大、强筋优质、抗条锈病和白粉病、株型紧凑、叶型直立、抗倒伏等特点。近几年已经在河南、安徽、江苏和陕西等省累计推广达300万hm2,在14次大面积机收实打测产中有10次产量超过10 500 kg/hm2。与区试对照小麦品种周麦18相比,郑麦7698无论在经济产量还是生物产量上均显著高于后者[1]。研究表明,小麦籽粒灌浆主要依赖于叶片、茎和穗的光合作

    河南农业科学 2019年1期2019-01-29

  • 襄城县2017年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优质小麦品比试验
    号、西农979、郑麦101、新麦26、济麦20、师栾02-1、郑麦366、郑麦379、郑麦119、郑麦7698、西农529、存麦8号、郑麦9023、周麦32、周麦30、丰德存麦1号、西农511、新麦28、襄丰1号、襄丰2号,共21个品种。三、试验设计(一)田间设计试验随机排列,大区比较,不设重复,面积360 m2。小区品种间隔0.5 m,试验地四周设保护行。(二)试验地条件试验地安排在山头店镇孙庄村,地势平整,肥力较好,排灌方便,前茬作物为大豆,每667

    河南农业 2019年1期2019-01-08

  • 2019—2020年度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意见
    9、中麦895、郑麦379;种植面积6.67万hm2以上的品种有西农979、新麦26、郑麦583、郑麦101、丰德存麦5号、西农511、郑麦0943、百农AK58、周麦27、泛麦8号、郑麦7698。种植面积在3.33万hm2以上的优质强筋、中强筋品种有郑麦379、新麦26、西农979、郑麦583、丰德存麦5号、西农511、郑麦101、郑麦7698、周麦36号、郑麦369、郑麦366;优质弱筋品种主要有扬麦15、扬麦13。2 河南省主要推广小麦品种评价百农2

    种业导刊 2019年10期2019-01-04

  • 品种演替和土壤肥力对小麦产量和磷生理效率的影响
    kg·hm-2(郑麦941)、6 750 kg·hm-2(郑麦9023)、7 500 kg·hm-2(郑麦7698)和8 250 kg·hm-2(郑麦0856)。各品种种植面积较大,尤其是郑麦9023,种植面积超过200万hm2 [25]。表2 1991~2015年试验小麦品种1.3 测定指标及方法小麦籽粒产量:每小区于成熟期取1 m2代表样段,人工收割脱粒,自然晒干称重,计算每公顷籽粒产量;生物量:每个处理取小麦植株的面积为0.20 m2(0.5 m,2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8年6期2018-12-25

  • 新郑市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展示示范
    分别为新麦26、郑麦7698、郑麦366、郑麦9023、郑麦101、丰德存麦5号、丰德存麦1号、西农979、西农585、西农20;对照品种为新郑市主推中筋小麦品种矮抗58。(二)试验示范地点试验示范区位于城关乡东郭寺村,该点远离村庄、道路、沟渠,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肥力中上等,质地轻壤。土壤养分基础:有机质1.2%、碱解氮68 mg/kg、速效磷20 mg/kg、速效钾98 mg/kg,前茬玉米产量450 kg/667 m2以上。(三)试验示范方法示范区共

    河南农业 2018年12期2018-12-05

  • 不同基因型优质小麦对磷素响应的差异
    质资源丰富,其中郑麦0943、郑麦0856和郑麦7698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最近选育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抗性强,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我们前期采用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了这3种优质小麦对氮素的响应的差异,证实郑麦0943对氮素缺乏不太敏感,具有氮素高效利用特征,郑麦0856和郑麦7698对氮素反应较为敏感[15-16]。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研究施磷对这3种优质小麦群体发育、物质生产特性、产量和磷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旨在揭示优质小麦磷素利用特征,为发挥其产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14期2018-08-08

  • 干旱胁迫下郑麦7698的抗旱性能及光合特性分析
    为对照材料,研究郑麦7698的抗旱及光合生理特性,旨在揭示其耐干旱胁迫的机制,为选育耐干旱胁迫小麦品种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与处理试验材料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选育的郑麦7698与黄淮南部区域试验对照品种周麦18。试验在河南省原阳县河南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小麦研究所防雨干旱棚内进行,于2013年10月10日播种。试验共设2个处理:正常灌水组,土壤含水量全生育期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80%~85%;干旱胁迫组,孕穗期(开花前15 d)前土

    河南农业科学 2018年2期2018-04-08

  • 2001—2016年湖北省小麦区域试验审定品种产量性状分析
    了审定品种与对照郑麦9023的增产幅度、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和变化趋势,以及审定品种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与郑麦9023相比,27个审定品种增产率分布在-2.02%~9.16%,审定品种的产量、穗粒数、株高和全生育期平均数值较高,而有效穗数和千粒重平均数值较低;与郑麦9023相比,湖北省小麦审定品种产量潜力提高的同时,有效穗数和全生育期递增,而穗粒数、千粒重和株高递减;审定品种的有效穗数(0.65**)和千粒重(0.64**)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24期2018-02-27

  • 河南省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崭露头角
    质强筋小麦品种“郑麦369”,是河南省农科院培育的又一个优质强筋小麦良种。优质强筋小麦是市场上很多专用面粉的来源,比如专用的面包粉、饺子粉等,满足了人们对面粉高端化和细分化的需求,越来越受到面粉及食品加工企业的欢迎。“河南省对优质强筋小麦需求量很大,但目前优质小麦的种植面积只有53.33万hm2,对于全省533.33万hm2的小麦种植面积来说比例还比较低。”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研究员、丰优育种研究室主任吴政卿说。河南省农业科技工作者近年来陆续培育出一批

    乡村科技 2018年16期2018-02-11

  • 滑县优质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总结
    26、锦绣21、郑麦369、西农20、中麦578、郑麦7698、郑麦366,以百农207为对照;田间专人负责同一般大田管理。2.3 试验地管理收获后进行深耕、耙地;于10月21日用精播耧进行精细播种;小麦生长过程中分别在3月23日、4月10日、5月12日共浇水3次;11月22日用锐超麦(双氟磺草胺10%,氟氯吡啶指10%)进行全田喷雾防治田间封闭杂草;4月25日用保美乐2袋、尊保1袋、多菌灵50g、三唑酮30g进行一喷三防。3 试验结果与分析3.1 气候特

    新农村 2018年8期2018-01-22

  • 河南省2018-2019年度小麦品种布局利用意见
    种有西农979、郑麦7698、郑麦379、中麦895;20万~33.33万hm2的品种有郑麦583、新麦26、百农4199、周麦27号;13.33万~20万hm2的品种有郑麦101、矮抗58、丰德存麦5号;6.67万~13.33万hm2的品种有周麦22号、西农529、郑麦366;3.33万~6.67万hm2的品种有中麦175、豫麦49-198、豫农416、众麦1号、扬麦15、丰德存麦1号、百农418、泛麦8号、先麦12号、周麦16。2 河南省主要推广小麦品

    种业导刊 2018年10期2018-01-16

  • 不同小麦品种氮素利用效率特征差异的研究
    盆栽试验,研究了郑麦0943、郑麦0856和郑麦7698三个中强筋小麦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特征以及茎叶中氮组分、氮代谢酶活性的差异。结果显示,施氮可显著促进小麦氮素的吸收和累积,不同小麦品种氮素利用效率特征存在明显差异。3个小麦品种中,郑麦0943氮素吸收量最大,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均较高,氮素收获指数也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品种,且籽粒中氮素来源以后期根系氮素的吸收和转移为主,前期地上部营养体的氮素转移能力也明显强于其他两个品种;不施氮条件下,郑麦0943

    麦类作物学报 2017年11期2017-12-11

  • 滑县优质专用小麦2016年品种对比试验
    分别为新麦26、郑麦366、西农20、丰德存麦5号、周麦32、周麦30、郑麦7698、郑品麦8号。1.2 试验设计试验田采取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共设24个小区,小区面积15m?,重复间留走道70cm宽走道,四周设保护行。1.3 试验实施底肥施45%三元复合肥600kg/hm?在犁地前撒施地面,随耕地翻入土中。2016年10月15日播种,播种量为15万/666.7m?基本苗,小区专用精量播种机条播,每小区6行,行距23cm;当月22日出苗,播后及早春各化除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18期2017-10-16

  • 黄淮主推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及遗传效应分析
    8、西农979和郑麦366株高的一般配合力较低,济麦22和矮抗58有效穗数的一般配合力较高,烟农19和郑麦366穗粒数的一般配合力较高,周麦22和济麦22千粒重的一般配合力较高,周麦22和烟农19的单株粒重、单株生物学产量和单穗重的一般配合力较高,新麦26和周麦22主茎穗长的一般配合力较高。周麦22/烟农19、济麦22/西农979、济麦22/郑麦366、矮抗58/烟农19四个组合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均为正向效应。9个主要农艺性状的狭义遗传力

    麦类作物学报 2017年6期2017-06-27

  • 施氮水平对不同基因型优质小麦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型优质小麦品种(郑麦0943、郑麦0856和郑麦7698)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旨在深入揭示优质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特征,为发挥其产量潜力和优化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施氮可不同程度地促进3种优质小麦生长,施氮量在0~240 kg/hm2时,功能叶片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相关指标总体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郑麦0856除外)。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比较,郑麦7698所有处理的产量均高于其他2个小麦品种,主要归因于其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较高

    河南农业科学 2017年4期2017-04-12

  • 小麦品种郑麦7698示范和推广应用研究
    002)小麦品种郑麦7698示范和推广应用研究张建周 齐学礼 郭 瑞 赵明忠 胡 琳(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郑州450002)为促进小麦品种郑麦7698在生产上快速推广应用,根据郑麦7698的品种特性,并对比分析郑麦9023和矮抗58特征特性和示范推广模式。探索出适合郑麦7698的示范推广模式:树立快速推广的观念,依托种子企业建立种子销售联合体分区域推广,以育种单位为技术依托,建立高产创建和良种繁育基地,严控种子质量,建立规范化的科技推广服务模式,通

    中国种业 2016年11期2016-12-01

  • 郑麦7698高产特性研究
    培育出了小麦品种郑麦7698。本研究重点是郑麦7698在国家区域试验中产量稳定性和在高产创建中的高产潜力,为郑麦7698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和方法试验材料为郑麦7698。根据郑麦7698在国家区域试验中的产量表现,用Excel制作试验各参试品种的产量及产量变异系数散点图,分析郑麦7698产量稳定性和适应性。根据自2010年以来课题组在各示范区创建的高产示范方机收实打测产情况,分析郑麦7698的高产潜力。2 结果与分析2.1 郑麦7698产量

    种业导刊 2016年5期2016-03-20

  • 施氮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同基因型优质小麦郑麦0856、郑麦0943、郑麦7698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施氮可显著提高3种优质小麦功能叶片SPAD值,其中拔节期郑麦0943增幅最大,扬花期郑麦7698增幅最大, 且二者均高于同时期氮高效品种漯麦18和济麦22;净光合速率以郑麦0856增幅最大,郑麦0943增幅最小,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以郑麦0943增幅最大,水分利用效率除郑麦0856增加外,其余2个品种显著下降;同化物积累量以郑麦0943增幅最大,且明显高于氮高效品种漯麦1

    河南农业科学 2016年11期2016-02-06

  • 喷施海藻酸钠寡糖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和抗旱性的影响
    个优质小麦品种(郑麦101、郑麦129和郑麦3596)为材料,在15%PEG6000水分胁迫条件下,研究喷施海藻酸钠寡糖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和抗旱性的影响,为其作为新型植物抗旱剂在农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3个小麦品种的生长发育均受到明显抑制,苗长、根长和生物量均显著下降,叶绿素含量也显著降低(郑麦101除外)。干旱胁迫后喷施海藻酸钠寡糖,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干旱胁迫对小麦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苗长、根长和生物量均显著增加,丙二醛和脯氨酸含

    河南农业科学 2016年2期2016-02-06

  • 施锌对不同筋力型小麦产量、氮素积累量和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分别为强筋品种郑麦9023、中筋品种矮抗58和弱筋品种郑麦004。供试土壤为壤质潮土,采自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为 12.54 g·kg-1,碱解氮、有效锌、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 72.63,0.75,10.84,170.84 mg·kg-1,pH 为 7.81。1.2 试验设计盆栽试验于2012—2013年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进行。采用聚乙烯塑料盆,每盆装过筛细土10 kg,在施 P2O5为 90 mg·kg-1,K2O 为 75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5年1期2015-05-10

  • 郑麦7698成为河南省推广面积增长最快小麦新品种
    和王彦培在当地的郑麦7698高产田,数着一穗麦子的粒数,预估又是一个丰收年,高兴得合不拢嘴。虽经一场强降水过程,并未影响国审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郑麦7698的丰收趋势。该品种由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许为钢博士带领的科研团队,利用生物学技术选育而成,是国家863和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研究成果,2012年被科技部列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重大项目,2013年被农业部推荐为主导品种。2012年通过国审后,郑麦7698的推广面积由2012年的1.33万公顷猛增到2013年的2

    种业导刊 2013年7期2013-01-22

  •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荆楚麦701选育与应用
    7 m2,比对照郑麦9023(产量305.2 kg/667 m2)增产16.4%,增产极显著,居10个参试品种第1位。表现综合抗性好,白粉病较轻,条锈轻,赤霉病轻,抗倒性好。2008至2010年参加湖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2 品种表现2.1 产量表现2008至2010年度参加湖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95.2 kg/667 m2,比对照郑麦9023增产7.42%。其中,2008至2009年度平均产量392.5 kg/667 m2,比郑麦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1年2期2011-06-07

  • 淮北地区几个小麦新品种 (系)适应性研究
    行。淮北早播组:郑麦0856A、郑麦0856B、郑麦7698、淮麦0566、淮麦 0432、华麦1号 CK1、淮麦20 CK2,7个品种参试。淮北迟播组:BL0805、BL0806、BL0808、BL0813、BL0814、华麦 3号、郑麦9023抗、郑麦9023CK1、淮麦20CK2,9个品种参试。1.2 试验设计参试品种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小区面积13.34 m2。10行区 (长6.67 m,宽2.00 m),种植行向为东西向;行距20.0 cm,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1年3期2011-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