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潢川县稻麦轮作区优质小麦品种展示试验

2022-11-30 07:08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11期
关键词:扬麦郑麦生育期

芦 睿

(河南省潢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河南潢川 465150)

潢川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北纬32.13°、东经115.05°),85%以上耕地的种植制度为稻麦轮作,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几年,随着种植面积逐渐扩大,潢川县在小麦生产中呈现出盲目引种,品种多而杂,搭配不合理,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为此,潢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21年引进6个优质小麦品种,在魏岗乡民丰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展示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合潢川县稻麦轮作区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以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潢川县魏岗乡邬桥村稻麦轮作区进行。该地年降水量1 046.8 mm,无霜期226 d,年均气温15.7℃。试验田块位于丘陵中部,土壤为漂马肝田,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水稻。

1.2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共7个,分别为扬麦15、扬麦20、扬麦24、信麦179、漯麦163、宁麦1710和郑麦9023,以郑麦9023为对照(CK)。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大田对比法,每个品种设为1个处理,随机排列,不设重复。2021年10月28日播种,采取机械种肥同播模式,每个试验区面积5亩,行距25 cm,播种量12.5 kg/亩,亩施45%(25∶12∶8)配方肥40 kg,施追肥。其他栽培管理措施与当地大田作物相同。

1.4 试验调查

田间调查与室内考种参照《2021-2022年河南省粮食作物绿色高产高效集成栽培技术模式试验示范项目方案》。田间观察记载试验区小麦生育期和抗性表现,并在成熟期收获并进行室内考种,测定农艺性状和产量。测产方法为在每个展示试验区随机取5个样点,按“一米双行”方式测定计产,再折合成单位面积的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由表1可知,参试的7种优质小麦品种生育期均在205~212 d之间,其中,信麦179和对照郑麦9023的生育期最短,为205 d;漯麦163和宁麦1710生育期均为207 d;扬麦20和扬麦24生育期均为209 d;扬麦15生育期最长,为212 d。信麦179和郑麦9023(CK)的生育期相同,其他5个参试品种都比郑麦9023(CK)晚熟。

表1 参试小麦品种生育进程

2.2 抗性表现

潢川县稻麦轮作区冬小麦的抗性主要表现在抗倒伏性、抗寒性及抗病虫性等几个方面。选择种植抗性较好的品种是实现稳定性、丰产性及进行病害防控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1]。较好的抗倒伏性是选种的重要因素之一,前期倒伏可能会加重真菌病害,后期倒伏易引起穗发芽,降低籽粒品质,对机械收获不利[2]。由表2可知,在参试的7个小麦品种中,宁麦1710和郑麦9023抗倒伏性较差,可能是由于株高较高所致。根据越冬率,抗寒性较好的是扬麦15、扬麦20、扬麦24、宁麦1710。在试验中,参试品种的主要病害有条锈病和赤霉病。对照郑麦9023、信麦179、漯麦163这3个品种的条锈病发病率较高,为3级,抗病虫性较弱,其他4个品种扬麦15、扬麦24、扬麦20和宁麦1710均为1级,抗病虫性较强。小麦赤霉病主要是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Schw.)引发的小麦真菌病害,近年来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等影响,赤霉病由长江中下游麦区开始向黄淮麦区迅速蔓延[3]。处于淮河以南的潢川县稻麦轮作区也深受赤霉病的影响。郑麦9023(CK)、信麦179、漯麦163赤霉病的发病率均略高,均为3级,其他4个品种扬麦15、扬麦24、扬麦20和宁麦1710均为1级。

表2 参试小麦品种抗性表现

2.3 主要农艺性状

由表3可知,参试的7个优质小麦品种的平均株高在77.0~81.5 cm,其中,宁麦1710最高,为81.5 cm,较对照郑麦9023高1.5 cm;漯麦163最低,为76.6 cm,较对照低3.4 cm。其他4个品种扬麦15、扬麦20、扬麦24和信麦179的株高分别为77.0 cm、78.0 cm、77.2 cm和78.2 cm,均比对照郑麦9023低,分别低3.0 cm、2.0 cm、2.8 cm和1.8 cm。

平均穗长在6.7~8.3 cm,其中扬麦15最长,为8.3 cm,较郑麦9023(CK)长0.1 cm;漯麦163最短,为6.7 cm,较对照短1.5 cm。其他4个品种扬麦20、扬麦24、信麦179和宁麦1710的穗长分别为7.7 cm、7.5 cm、7.6 cm和7.1 cm,均比郑麦9023(CK)穗长短,分别短0.5 cm、0.7 cm、0.6 cm和1.1 cm。

茎粗方面,漯麦163最粗,为0.50 cm,较郑麦9023(CK)茎粗多0.05 cm;扬麦20和宁麦1710最细,为0.44 cm,较对照少0.01 cm。其他3个品种扬麦15、扬麦24和信麦179的茎粗分别为0.47 cm、0.46 cm和0.47 cm,均比郑麦9023(CK)茎粗多,分别多0.02 cm、0.01 cm和0.02 cm。

穗粒数(表4),宁麦1710最多,为34.2粒,较对照多4.5粒;对照郑麦9023最少,为29.7粒。其余的4个品种扬麦20、扬麦24、信麦179和漯麦163的穗粒数,分别为31.4粒、32.1粒、33.6粒、32.5粒,均比郑麦9023(CK)的穗粒数多,分别多1.7粒、2.4粒、3.9粒、2.8粒和4.5粒。其他农艺性状芒长、穗型、壳色、粒色、粒质见表3。

表3 参试小麦品种农艺性状

2.4 产量分析

由表4可知,7种参试优质小麦产量变化幅度在325.4~425.6 kg/亩之间,其中,折合产量最低的为郑麦9023(CK),为325.4 kg/亩。参试的其他6个小麦的产量均高于对照郑麦9023。扬麦15折合产量最高,为425.6 kg/亩,较对照郑麦9023增产23.22%;宁麦1710产量位居第二,为414.3 kg/亩,较对照郑麦9023增产19.5%;漯麦163产量位居第三,为400.3 kg/亩,较对照郑麦9023增产15.95%;扬麦20产量位居第四,为391.1 kg/亩,较对照郑麦9023增产13.23%;信麦179产量位居第五,为387.2 kg/亩,较对照郑麦9023增产12.1%;扬麦24产量位居第六,为382.5 kg/亩,较对照郑麦9023增产10%。扬麦15虽然穗粒数较少,但亩穗数较多,千粒重较高,故其折合产量居于首位。扬麦24亩穗数、穗粒数较少,千粒重也较低,其增产率最低。根据新复极差法检验(表4)发现,对照郑麦9023产量显著低于其他6个小麦品种,扬麦15产量显著高于其他6个小麦品种,而扬麦20、扬麦24、信麦179、漯麦163,宁麦1710产量差异不显著。

表4 参试小麦品种产量

3 讨论与结论

在试验中定期调查、观察记载,对生育期、抗性、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7个品种生育期安全,均在适宜的收获期内成熟,都较为适合在淮南稻麦轮作区潢川地区种植。②扬麦15的折合产量最高,达425.6 kg/亩,较对照郑麦9023增产23.22%,增产最为显著;抗性较好,综合性状优良,属优质弱筋小麦,且价位较高,建议在潢川县稻麦轮作区示范推广。③与对照郑麦9023对比,其他5个优质小麦品种宁麦1710、漯麦163、信麦179、扬麦20、扬麦24产量也有一定增加,增产率在10%~19.5%。信麦179和漯麦163抗性较弱,扬麦24增产最少,建议对这5个品种继续观察。

猜你喜欢
扬麦郑麦生育期
晚播对苏州南部地区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Unidirectional Identity-Based Proxy Re-Signature with Key Insulation in EHR Sharing System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郑麦816
吉林水稻关键生育期延迟型/障碍型冷害时空变化*
不同生育期干旱与氮肥施用对花生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氮素积累特性研究
中国大豆生育期组零点标识落成仪式在黑河举行
扬麦系列小麦品种的饼干品质分析
汝州市2018年度12个优质小麦品种比较试验报告
Efficient and accurate online estimation algorithm for zero-effort-miss and time-to-go based on data driven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