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老
- 笑时犹带岭梅香
——与谢冕先生交往小记
业员。第二次见到谢老,是1998年夏,我已在杭州日报社当了六年文化记者,刚从副刊部调到周末部。恰逢部门策划“回望二十年”系列报道,我的任务是对二十年前中国抒情诗的解放作一个回溯,采访浙江著名诗评家沈泽宜先生时,他说,关于“朦胧诗”,谢冕最有发言权。于是我跟领导请示,赴京采访。我跟谢老约了时间,来到北大中文系,谢老已在办公室笑吟吟等候。当我从纸袋里取出了伴手礼,一盒西湖龙井、一包临安笋干时,谢老收敛了笑,我心忐忑,不知出了啥状况。哎呀,卢文丽,你怎么能把茶叶
西湖 2023年10期2023-12-11
- 纪念谢瑞阶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在郑州举行
、赵慎珠、张杰及谢老家乡代表等参会。座谈会刘鲁豫主持。张海深情回忆了与谢老日常工作交往中亲身经历的几件往事,表达了对谢老洁身自好、廉洁自律,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甘于寂寞、甘守清贫,凛然正气的崇高人格的由衷敬仰。他谈到,谢瑞阶先生一辈子对艺术事业执着热爱、刻苦自励,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艺术创作“自己要走自己路”的创新理念。谢老在主持河南省书协工作期间,心中有党,规矩为先,坚持从严治会、守正力行,体现出对事业的高度责任感,积极为后辈成长搭建平台、支持青年人挑大梁。
中国书法 2023年3期2023-08-23
- 谢觉哉倡导学以致用读书法
年代和建国初期,谢老一直勤读不倦。作为“延安五老”之一的他,对党所安排的工作,保持着虚心态度和认真精神,通过增加读书量,来不断为自己“充电”,以弥补自己的欠缺。谢觉哉常常思考:读书,到底要怎样读?应该读哪些方面的书?经过反复琢磨,谢觉哉觉得“补读”很重要,因为他在工作过程中发现:每个人工作所需的知识千头万绪、处于变动中,若想全部掌握是很难的。因此,不仅要预先读、时时读、保持学识上的与时俱进,而且要对没有学的内容进行“补读”——搞清自己在哪些方面、领域存在不
大江南北 2023年4期2023-04-23
- 回忆与谢之光先生的交往
之光第一次有缘与谢老见面是在1973年初,当时我刚刚大学毕业,在湖南的一个小县城教书。放寒假时,我回上海探亲并看望了中学时代的老朋友于长寿。长寿和许多书画家都有交往。在他家里,我看到了谢老画的山水和花鸟画,顿时眼前一亮。我是学理科的,但从小就对书画有着浓厚的兴趣。虽然小时候我见过谢老画的月份牌,但我并不喜欢那一类。这次再见其画,谢老的画风早已大变,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简笔山水意境幽远,大写意花卉水墨淋漓、线条苍劲,令人喜欢极了。没想到谢老虽已过古稀之年
老年教育 2022年10期2022-12-26
- 那位“祖国文物的守护人”走了
城。”2010年谢老88岁寿辰时,全国文保志愿者赠送的祝贺锦旗上这样写道。如今回顾起来,这也正是对他毕生执着的事业最生动的写照——他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文物工作一路走过的历史。在业界普遍看来,自郑振铎、王冶秋两位前辈之后,称谢辰生为“祖国文物的守护人”,当之无愧。有幸的是,自创刊以来,《中国收藏》杂志与《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编辑部曾在选题采访和活动报道中与谢老有过多次交集。更令我们感动的是,每一次联系,他都不忘表达对这“一报一刊”发展的关心。斯
中国收藏 2022年6期2022-06-16
- 谢辰生:守护文物 倾尽一生
霁翔印象最深的是谢老为了保护北京的古城风貌殚精竭虑地奔走。他还数次直言南京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不能“厚今薄古、嫌贫爱富”。后来每当文化遗产保护遭遇挑战,大家都会说“找谢老想想办法”。他家里的电话成了“文保热线”,哪儿要拆了、哪儿的老城遭到破坏了,许多文保志愿者都会第一时间告诉他…… 很多记者都去过谢老位于北京安贞里的那间朴实无华的房子。简单的水泥地面、斑驳的墙面,最普通的书桌、沙发,床上永远是堆积成山的报纸和书籍。冬天就穿着中式棉衣,夏天也不爱开空调……大
科学导报 2022年25期2022-05-19
- 谢孟康 对联《柳疏烟补密 梅瘦雪添肥》
谓深得“瘦”意。谢老的书法因势赋形,变化多姿,一如平日里他那随心所欲、独具一格的舞姿(他注重锻炼,常随着广场舞的曲调独舞),给人一种铁骨铮铮、放荡不羁的感受。“书如其人”,于谢老而言,是很准确的。其书画作品干练的线条,就是他老人家那倔强刚毅的品格。营山县美术馆营山县美术馆是由营山县政府投资并管理的公益性、开放性和永久性文化事业机构,承担收集、保存、展览和研究艺术作品的职责,是展示优秀作品、积累文化财富的重要场所,具有收藏艺术精品、向群众进行审美教育、组织学
现代艺术 2021年5期2021-07-01
- 我与老报人谢蔚明先生的交往
重读,就有一种听谢老倾谈,回到往昔岁月的感觉。谢蔚明老引荐我为梁谷音写传我和谢老的初识堪称一则文坛佳话,随之导引出一本书。大约是1985年吧,我收到湖北大学戴易山老先生的信,他是一位研究戏剧、喜欢昆曲的老学者,他向我推荐上海著名昆曲演员梁谷音,说她是群星荟萃大上海第一个获得梅花奖的演员。她身世的传奇色彩决不逊于潘玉良,建议我为她立传。我回信说,要在充分了解梁谷音后我才能决定写与不写,且我没有昆曲知识,地地道道一个昆曲的门外汉。戴老立即回复说,不了解昆曲可以
世纪 2020年6期2020-12-10
- 谢觉哉的理想信念与精神风范*
]7以往,学者对谢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法制和政权方面(1)例如:侯欣一.政权更迭时谢觉哉的所思所为——以日记为中心的考察 [J].清华法学,2019(2):129-148;周鹏宇.论民主革命时期谢觉哉宪政思想体系之初成 [J].河北法学,2014(11):185-195;贾永健.谢觉哉保障人权的司法思想研究——以1959—1965年为重点考察期间 [J].河北法学,2013(7):170-176;马成.谢觉哉关于民主和边区参议会思想新论 [J].东北师大学报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6期2020-12-09
-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最主要的任务是将谢老的遗著收集整理发表,这将是对党的重大贡献”的要求,王老着手整理谢老留下的文稿、日记。她在谢老走后的十年间,先后整理出版了《谢觉哉传》《谢觉哉书信集》《谢觉哉日记》《谢觉哉评传》《谢觉哉文集》等多部历史文献,把谢觉哉一生心血的结晶奉献给了党和国家。她还结合谢老文稿的体会先后撰写出版了《位卑未敢忘忧国》《后乐先忧斯世事》两本书,签名后赠送与我。谢老去世后,按规定遗属可继续住原来的房子。王老却主动找到组织:“我有自己的工作,我是什么级别就住什
公民导刊 2020年10期2020-11-11
- “延安五老”的崇高风范
,已经50多岁的谢老,凭着顽强的意志,克服了比年轻人更多的困难,胜利到达陕北。长征中,谢老有一块毛毯,露营时,他总是与徐特立一同盖上。有时,由于双方都想让对方多盖点儿,结果谁也没有盖好。这件事深深地感动了周围的同志。谢老晚年时,康生利用所掌握的权力,找理由想把兰州地下党组织打成“红旗党”的特务组织,欲将全体兰州地下党同志打成特务,逼着曾任兰州办事处党代表的谢老写材料。当时谢老已80多岁高龄,又重病在身。谢老对来者说:“我瘫痪了,写不了材料。你们硬逼我写,那
党员生活·中 2020年9期2020-10-29
- 谢觉哉的家风
多次要求进北京,谢老难以答应这个要求。在谢老看来,战争阻隔、革命需要已经使得前一段婚姻归于终结了。在何敦秀提出进京要求后,他先是不予回答,待她由生气转而冷静些之后,再从多个方面慢慢开导她。1951年9月,谢觉哉给何敦秀写去最后一封亲笔信,针对她提出要来北京的要求,明确表示:“我的意见,你不来北京为好,理由如下:第一,我们离开了二十多年,我在外又有了家。你如来,很不好处置,要发生纠纷。现是新世界,和旧世界不一样。你我都是上七十的人了,经不起烦恼,对我不好,对
金秋 2020年11期2020-10-21
- 生命定格107岁:老红军王定国的红色传奇
1年6月15日,谢老与世长辞。王定国开始清理谢老留下的手稿、日记。1978年开始的6年里,王定国先后整理、出版了《谢觉哉传》《谢觉哉日记》《谢觉哉诗集》《谢觉哉文集》等近500万字。其实,王定国没有上过一天学。“我和谢老结婚时,还是大字不识的文盲。一天晚上,谢老赶写一篇文章,要我到外屋把《民国日报》《西北日报》等找给他。几份报纸,我竟来回拿了4次都不对。还是谢老自己取回报纸,谢老问我:‘定国,今天怎么啦,连报纸都拿不对?我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自己不识字。从那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24期2020-06-26
- 谢觉哉,家书里的家风
安整风,毛泽东在谢老所撰《自传》批示:“已看过。文如其人,信哉!”这些家书无疑是对“文如其人”的最好注脚。婚姻:“你永远是我的夫人”谢老第一次婚姻由岳丈何秋岩做媒,双方默许喜结良缘,新郎十五岁,新娘二十岁,共同生育了四男三女。大革命失败后,谢老漂泊不定,十年后以诗代柬发回第一封家书:“音书久断绝,生死不可踪。累汝苦思念,暮暮复晨晨。累汝御强暴,一夕或数惊。累汝家计重,荆棘苦支撑。遥知鬓发改,不复旧时容。”何夫人六十正寿,谢老说“回家,暂时不可能;寿文呢,应
同舟共进 2020年5期2020-06-04
- 忆谢稚柳谈凭吊张大千故居
忠前往上海巨鹿路谢老家拜访并归还他展出的画作。谢老在客厅“壮暮堂”热情接待我们,并饶有兴味地聊起在台湾凭吊张大千故居“摩耶精舍”的情形。谢老说,他与张大千是多年的至交。1949年后,海天阻隔,相见为难,故益增彼此的思念。张大千去世前两年,还托人带给谢老一幅青绿山水。谢老说,张大千坟就在故居园内的梅林之中,坟上一方巨石,镌刻着张大千手书“梅丘”两字。此时此景,令谢老倍感伤怀,便吟出一首悼诗:“知己犹存海内亲,云天万里隔苍溟。今来泪洒梅丘土,恨不重逢是此生。”
世纪 2019年6期2019-12-10
- 在冰心家里“监督”的日子
□ 杨静茹我与谢老是忘年交,她说:“在民族大学的宿舍里,我只到两家串门:一是你家,二是费孝通家。”当时有一天,驻校工农队长,突然分配我一家三口搬到谢家同住。这是不言而喻的,我吓呆了。因为我们与谢家虽多年同住一个大院,但从未谋面.传说“她”身着万元衣,手持“金拐杖”,“高跟鞋”就有三百双。她的眼睛朝天,是非常高傲的儿童文学作家。与这样的人,我们怎么相处?我踌躇,我害怕,但不敢违命,最后只能携儿带女挤进谢家。当我举手敲门之前,第一个开门人是她家保姆——沈阿姨。
中外文摘 2019年18期2019-11-12
- 我的海上画缘
柳先生指点迷津。谢老是常州人,对同乡后学多有提携,记得那天我遵嘱走进壮暮堂时,谢老已在画室等我,我急忙将拙作摊到画桌上,谢老眯着眼细细地看着,谢老的姐姐知道我来自家乡常州,格外高兴,也伏在画案一侧静观。谢老喝了一口茶后立起身来对着画面一一指点:“雏鸡用笔大胆简练,形态生动,小鸡之间虚实相生,虚处颇见灵动,能够画得与别人有些不一样,这就是通常所言之自出机杼。”话匣子打开后,谢老谈兴愈浓,从宋人李迪画鸡说到齐白石,由常州画派说到他自己擅用的落墨法,谈说间,见他
世纪 2019年5期2019-10-31
- 追忆、感恩谢孝思先生
思等人参观不久前谢老孝思先生的大公子友苏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谢孝思星”永远辉耀在浩瀚的宇宙之中!》。文章开头就引了民进中央朱永新副主席为谢孝思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册《清正长留》所作序言:“虽然在繁星满天的夜空里,我难以找到那颗‘谢孝思星’,但是我知道,正是无数颗谢孝思星,才构成了璀璨的夜空,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途。那颗‘谢孝思星’更在我的心里,引领我在正道上前行。”此话道出了我们的心声。看了微信,立刻引发我想起谢老生前对我的种种关怀和栽培,情不自禁地在微
苏州杂志 2019年4期2019-10-23
- 谢柏生:打造科普梦想加油站
褪色——这句话是谢老的真实写照。谢老常说:“科技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先进与否的标尺,没有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我们很快就会被世界淘汰。”每年假期,谢老都会牵头组织针对青少年的各项社区科技教育活动。在他的指导下,社区里的孩子们多次荣获省、市科技发明奖项。谢老还在全市关工委系统率先提出了“校站结合”的教育理念,并一直积极促成南京市实验小学与中城社区校外辅导站的有效结合。在他的不懈努力下,2014年5月,南京市实验小学与中城社区正式成立了“梦想加油站”,为辖区里的孩
中国火炬 2019年9期2019-09-16
- 父子情深系江南
园林修整委员会,谢老就任主任委员。“他最自豪的一件事,就是主持修复留园。”谢友苏言。留园是苏州园林中的佼佼者。然而,此时的留园却是房倾石塌,破败不堪。据记载,敌伪时期,日本侵略者在留园驻兵,把五峰仙馆当马厩,楠木柱成了栓马柱,马儿闲着没事就啃咬楠木柱。亭台楼阁大多上无片瓦,仅剩屋架。石林小院,被一户人家用作养猪场。水池中满是乱石,书条石渥在烂泥中,一片狼藉。在《谢孝思自传》中提到,“五月开始召集工程队,约八十人,经两个月时间清理场地污秽,动迁棚户人家,同时
现代苏州 2019年17期2019-09-10
- 云无心以出岫
似之间”是也。观谢老书法,看似天真随意、稚拙无华,实质却透露出超逸脱俗、自然质朴的真气。其线条或如枯藤老树,或如枝蔓干柴,或藏或露,或偏或倚,时缓时疾;其结体意势有余,妙趣不尽,字外之奇,言不能概,自然具有“意”的本质内涵。在古代书法理论中,象与意是书法艺术外在美的根基,意与法是书法艺术的形式法则,三者互相联系又互为制约。谢老虽临习大量碑帖,但作字或取其神,或取其韵,或取其度,或取其势,或取其用笔,或取其行笔,或取其结构分布,取其所取,而非一一尽取,“出新
书画世界 2019年2期2019-06-11
- 画笔逍遥写春秋
好是读读他的书。谢老给我这本书时,还专门叮嘱,这是十年前文章结集,可作我参考。因此也是一篇篇地读,还做了笔记。我已经很长时间不做功课,但因为谢老叮嘱,他成为我研究的对象,我不会放弃任何细节。85岁的谢云先生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直爽,性情。关键他除了是一个书法家外,更是一个诗人。他写字激情澎湃,作诗激情澎湃,易冲动,性慷慨,政治上滚打了几十年改不了其性情上的质朴。他的文章如其人,秉笔直书,不计其他。他的观念很早就建立起来,不断地在充实。他包容异端,情直爽达,
书画世界 2019年2期2019-06-11
- 冰心先生忆絮
看到我家正面墙上谢老(冰心)的照片,而旁边的挂历提醒我2月28日到来了,那是谢老逝世二十周年的忌日。看到她慈祥的面孔,使我想起往事多多。我与谢老是忘年交,她说:“在民族大学的千家宿舍里,我只到两家串门:一是你家,另是费孝通家。”当时有一天,驻校工农队长,突然分配我一家三口(我有两个孩子)搬到谢家同住。这是不言而喻的,我吓呆了。因为我们与谢家虽多年同住一个大院,但从未谋面,传说“她”身着万元衣(当时的“万”是顶级数字),手持“金拐杖”,“高跟鞋”就有三百双。
小品文选刊 2019年5期2019-05-19
- 谢立亭:做好党的红色宣传员
私、忘我?就是像谢老这样,有着平凡而崇高的境界。”任城区牌坊街社区党委书记魏宪金对此深有感触,谈起谢老就动了感情。人们说,红色宣讲就是医治他疾病最好的良药,这已经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谢立亭的事迹感染了很多人。2015年,牌坊街社区专门成立了“谢立亭正能量宣传教育基地”,展示了谢老历年来发放的红色名片、红色小册子、红色歌曲,谢老获得的各种荣誉、参加各种活动的照片,以及在谢老带动下牌坊街社区开展的党员学习、惠民政策宣传、居民文化活动等影像资料。至今,前来参观
中国火炬 2019年5期2019-05-13
- “共产党人的子女不许有特权思想”
一,被人们尊称为谢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内务部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虽身居高位,但谢老从不以元老自居,而是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及亲属,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和谐融洽一家亲由于时代原因,谢老一生有两段婚姻。第一段婚姻是典型的旧中国农村传统婚姻,当时他只有15岁,妻子长他5岁,名叫何敦秀。第二段婚姻是革命婚姻,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谢觉哉被派到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做党代表,由于工作需要,在组织的安排下与王定国结为夫妻。与王定国结婚后,谢觉哉依旧关心湖
党建 2019年3期2019-03-12
- 谢怀栻法学思想述评
——纪念谢怀栻先生诞辰100周年
日)的百年诞辰。谢老生前为我国的民商经济立法贡献甚巨,并特别关注民法典编纂,在当前民法典“呼之欲出”之际,回顾其法学思想尤为重要。目前,针对谢怀栻先生的研究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类侧重其生平履历,兼述其法学思想;[1]属于第一类的研究,例如龙卫球:“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怀念谢怀栻先生”,载谢英整理:《谢怀栻先生纪念文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168~181 页;陈夏红:“想起了谢怀栻”,载氏著:《百年中国法律人剪影》,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研究生法学 2019年6期2019-03-04
- 谢觉哉眼中的国共两党饮食作风
。在兰工作期间,谢老仍然保持写日记的习惯,且对国统区的吃饭问题着墨颇多。全面抗战伊始,国民党员依旧未改其脱离群众的本色,甚至在吃喝问题上发展到对群众巧取豪夺。友人王德明对谢觉哉说:“有在西路招待站当招待员的,月薪五十元,每月尚可分百余元,系克扣苏联人员伙食或者买老百姓东西不给钱。”而友人樊某对谢老所言,更是让谢老大吃一惊。谢老在1938年4月的日记中写道:“樊先生来谈兰垣腐化情形,招待约二百苏联人员,伙食每天可剥削五百余元,每人每天四元八角,实际不过两元。
紫光阁 2018年12期2018-12-13
- 有感于谢老的“鸡毛掸子”精神
与蒸煮》一文中,谢老对鸡毛掸子作了这样的描述:“壁镜挂久了,不大明亮,以为原来如此,偶把鸡毛掸子一触,发现一道光明,你就知道不去拂拭是误事的。”他由衷地称赞这小小“什物”作用不小,若能经常用它拂拭桌椅上的灰尘,则窗明几净。谢老生动的比喻,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大意义,至今仍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批评与自我批评,从本质上讲,是人的成长完善、事业不断进步的内在需求,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最革命和最有生气的部分。革命战争年代,毛
政工学刊 2018年10期2018-10-16
- 细微之处见党性 春风化雨润家风
王定国回忆说:“谢老在生活上不搞任何特殊。那时,我们的大孩子才几个月,没有奶吃,谢老就把小米放到嘴里嚼碎喂给孩子吃。谢老和学员同吃一锅饭,没有菜,吃起小米锅巴来,嘎嘣嘎嘣地好像有多香似的。”他的友人也回忆说:“警卫员见他的衬衣破旧了,按规定替他去行政处领了件新的老布衬衣,他知道后立即退回,把破旧衬衣补了再穿。”建国后,谢老仍然保持朴素特质。据谢老之子回忆:“他一生仅穿过两双皮鞋,第一双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兰州,由于做统战工作的需要才穿的。解放后买的第二双,一直
紫光阁 2018年10期2018-10-12
- 谢谦《国学词典》:其人其书
灼到读者的眼睛。谢老说:“后来,××出版社的一个编辑,有一次逛地摊,发现了这本书,捡起来翻翻,诶,还不错哦,然后就设法联系到我。这样,这本书又得以再版重印,并改名《国学词典》。”之后,《国学词典》被列入该社的经典大家书系,年年有再版,算是给了它应有的位置。后来和谢老又多次见面,越来越不拘形式,“不修边幅”。同骑单车漫游校园,吃教工食堂盒饭,吃陕西活色生香面,坐荷花池鉴赏耗子戏水,在文科楼听他讲甘苦为乐,都不甚正经。但每每谈到国学,他的智慧,他的博大,都滚滚
齐鲁周刊 2018年23期2018-07-25
- 淘宝寻石访友记
世界小商品之都。谢老比较健谈,记忆力好,在交谈过程中,谢老说:“人要有信仰,要坚持信仰。毛泽东坚持信仰打造出新中国,邓小平坚持信仰有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老书记的客厅里一直挂着他自己书写的“信仰”两个大字。当谢老得知我有一方画面如“鸡毛”和一方形似“拨浪鼓”的石头时,很是高兴,让我赶紧拿出来让他看看。他把两方石头拿在手上仔细观看后兴奋地说:“这就是我们义乌的鸡毛换糖和拨浪鼓呀!在宋元时期就有义乌人手持拨浪鼓,肩挑货郎担走村串巷,以义乌特制的红糖来换取鸡毛的
宝藏 2018年7期2018-07-25
- 亲历上昆四十年
。虽然我早已闻知谢老的大名,但从未正式见过面。因此,谢老的这个口头邀请使我有些“受宠若惊”,激动不已。我记得谢老见到我第一句就是:“你们应该马上恢复昆曲!”乍一听我竟不知如何来回答,谢老似乎并不急于要我回答,他深情地说:“中国不能没有昆曲,我们这个国家过去贫穷落后,不知丢失了多少宝贝,现在到了我们这一代,我们能眼睁睁地看着把昆曲这样的国宝丢掉?”当时传统戏都还没有恢复,思想也不够解放。在这样的情况下,会有恢复昆曲的条件和基础吗?我有些怀疑和彷徨。谢老大概已
上海戏剧 2018年2期2018-04-28
- 干部家风非小事 拭尽铅华见初心
——读《谢觉哉家书》有感
,被大家尊称为“谢老”。他有两段婚姻,共有13个孩子。对于这样一个大家庭,教育非常不易,谢老付出了很多心血。他不仅给湖南老家的后辈写信,也写给在北京长大的孩子们品读,哪怕他们就在身边。以此汇集成书的《谢觉哉家书》,是谢家的传家宝,让人读之慨然,仿若一股“清流”。教育子女热爱劳动,反对好逸恶劳。在参加革命前,他就曾告诫当时还在上高小的长女琼英:“读书和劳动是两不误的事情,学会烧茶、煮饭等治家之事同样重要。”1943年初,原配何敦秀来信说,家中孙辈都喜欢念书,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8年2期2018-01-12
- 《麻醉·人生
——李树人教授50 年的麻醉生涯》
就好。”遂带我到谢老房间,向谢老汇报说已和我谈好,“小于有这个思想准备”。谢老说那就好,然后再交待我几句赴台的注意事项,闲聊几句后就各自回房休息。此后在台湾,有台湾教授问起今后谁会是大陆麻醉学会会长时,谢老随手一指李教授,使我知道了李教授在谢老心中的分量。台湾之行,拉近了我和李老的距离,更兼李老善饮,我也能对付几杯,便成了酒友。以后凡有机会,李老都要拉我和他坐在一起,开怀畅饮。但真正令我感动的,还数年后和李老的再次见面。那时我初到瑞金医院工作,由于压力较大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21期2017-11-03
- 最酽花茶香
是一种文化象征。谢老端起他办公桌上的磁杯,揭开盖,一股浓重的茉莉花茶味扑面而来。他喝了一口,继续和我聊。我站在他的办公室,表达我的意见。我不同意他刚才的看法才来的。他刚才在课堂上讲平仄音律,说,诗以律诗为佳,新诗没什么难度,没诗味。我当场就表达了不同意见,才讲几句,下课铃就响了。谢老说,没讲完的我们课后接着聊。下午第二节课后,我跟着他来了办公室。四川方言里有个专用词,形容我这样的性格:“颤羚子”。意指那种好表现,好出风头的人。在我看来,我可不是因为好表现,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3期2017-05-18
- 既养天鹅又搞公益的81岁老人
、创业不停,就是谢老先生的特色。“有事情做,那是很幸福的事情。”谢榕光觉得,如果没事可做,那就会无聊得要死,会觉得生命失去了意义。他说:“我不缺钱,做事业不是为了钱。”整个宣讲历时一个半小时,精神矍铄的谢老一直坚持站立讲授,学生们倍受鼓舞,觉得创业并不是那么难的事。多次创业,在古村养天鹅从19岁当兵开始,谢榕光就一直没停下来过。年轻时,他当过工程兵连长,当其他战友都躺在床上午睡时,他就带着两个战士搞生产,争创模范。他自学中医,研究发明了磁电疗法,还申请了专
金色年代 2016年11期2017-02-20
- 谢觉哉家风纪事
多次要求进北京。谢老难以答应这个要求。在谢老看来,战争阻隔、革命需要已经使得前一段婚姻归于终结了。在何敦秀提出进京要求后,他先是不予回答,待她由生气转而冷静些了之后,再从多个方面慢慢开导她。1951年9月,谢觉哉给何敦秀写去最后一封亲笔信,针对她提出要来北京的要求,明确表示:“我的意见,你不来北京为好。理由如下:第一、我们离开了二十多年,我在外又有了家。你如来,很不好处置,要发生纠纷。现是新世界,和旧世界不一样。你我都是上七十的人了,经不起烦恼,对我不好,
党史纵横 2016年12期2017-01-05
- 就因为这份情
——记闽西老区建设促进会老会长谢克金
城竹制品企业调研谢老说,闽西老促会开创之初,无钱、无人、无地方办公,遇到不少困难。怎么办,一是节约开支,尽可能与有关单位合作,办一些不花钱、少花钱的事情,花了不少心血,才度过难关。找到办公的地方后,我们就去找机关里一些淘汰的办公桌。老促会成立的第一件事,邀保险公司共同协办,解决考上大学的“五老”后代上大学困难问题,把捐资助学这件事搞起来了。近几年来,政府非常重视,每年都拨给一些钱,用于搞农村示范点建设和实用技术培训,办成了一件件实事、好事。近年,谢克金得了
红土地 2016年2期2016-10-11
- 当今画坛的怪才与奇才陈舜今的书画人生
严谨用笔的花卉、谢老的青绿山水,都无不心追手摹,悉心体悟,遂加以拓展,形成自己的风格。陈舜今的花鸟画,深得江老的真传,取其灵活、墨趣、自然之味,无论工笔或写意,不是简单的摹仿,而是继承后的创造。因此他笔下的鸟千姿百态,活灵活现,精神气十足,生命力充沛。形似更要神似,所谓李北海“似我者俗,学我者死”,说的就是这理。他非常重视老先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再创生活的创作理念,深知师法自然,回归自然才是大道。只有真正走进自然之境,将自己的身心融入自然之人,才是艺术的
财富堂 2016年5期2016-05-14
- 一片云遥望故乡
紧紧缠绕的乡愁,谢老的乡愁,我的乡愁,天下所有游子的乡愁。见面在一年前,我和老家苍南的文友革新、宇春兄一起去北京参加一个关于散文的会议,其间,革新兄约我们一起去拜访谢老。谢云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书法家、诗人、出版家,老家文化人中的翘楚,苍南的骄傲,我仰慕已久,能见上一面,求之不得。革新兄带了一箱老家的四季柚,说谢老乡情浓烈,最喜欢家乡的味道。其实只有八个,但扛着它坐地铁也颇不方便,辗转几站,到了谢家所在的小区,已过了午饭时间。考虑谢老可能午休,三个人就商量着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16年4期2016-04-15
- 老老互助家家相安
忙各的事业。我和谢老经常谈到,老人最关心的就是身体健康问题了,特别是我们这些空巢家庭,万一有事,不知如何应对,现在的年轻人负担重,工作压力大,让他们抽时间照看老人,的确很难。于是我们两家组织了老人互助会,两个家庭,老人互相关照,互相帮助。有一次,我因胃溃疡出血而昏迷,当时我的儿孙都在外地,老伴急得团团转。谢老知道后,立即放下手边的事,一边通知我的家人,一边组织人员抢救。幸好抢救及时,医生才把我从死亡线上挽救过来。我患过心肌梗塞,心脏装有支架。本来孩子们都不
老友 2016年10期2016-04-02
- 苏州记忆
思先生,具体商谈谢老向贵阳市捐赠书画作品及筹建先生暨夫人书画陈列馆事宜。在湖畔的一幢二层小楼里,我们见到了谢孝思先生,94岁的老人,有些清瘦,但精神矍铄,见家乡来人,他分外高兴,嘱家人又是沏茶又是端来水果,并不停地询问家乡的人和事。谢孝思先生是著名国画艺术家。1905年生于贵阳,他在苏州生活了六十多年,是他钟爱了大半辈子的地方。走在苏州的大街上,随处可见谢孝思题写的匾额。在他六十多年的苏州岁月里,谢孝思的名字与苏州园林、书画等“最苏州”的元素紧密相连,对苏
贵阳文史 2015年4期2015-07-28
- 同心同行20载
——纪念谢宗信道长诞辰100周年
下了深厚的友情。谢老的爱国之情、人生风范、仙风道骨、道貌超凡,让笔者印象深刻。印象中,每年召集民族宗教界人士参加省政协全体会议,谢老从未请过一次假。他告诉笔者:“作为宗教界人士,能参加省‘两会’(政协会和人大会),是党和政府对我们的信任和关怀,要尽职尽责,积极进言,不能缺席。”对于道教方面的热点问题,谢老有四个特别关注。落实宗教房产政策,是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具体体现。不论大小会议,谢老对宗教房产政策的落实都特别关注。1991年2月,在湖北宗教界负责人迎
民族大家庭 2015年6期2015-02-24
- 谢昌仁教授采用健脾行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
生,号润斋老人。谢老出生于金陵中医世家,毕业于民国中医大家“南张北施”之张简斋创办国医传习所,生前系全国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谢老行医六十余载,医术精湛,学识渊博,尤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验俱丰。笔者曾有幸多年侍诊左右,获益良多。现将其采用健脾行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介绍如下。肝硬化腹水,可归之于祖国医学“鼓胀”或“单腹胀”范畴,古人将“风、痨、鼓、膈”列为四大难治之症,此即其中之一。其病因多由酒食不节,湿热内生;或情志郁结,伤及肝脾;或他病续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5年3期2015-01-21
- 后勤
,当临时清洁工。谢老是农村老头子,跟那帮有文化的老师说不上腔,晚上没事闷得慌,就找舒平下象棋。舒平也很乐意,舒平本身就是个棋迷。尽管舒平比谢老小许多,但棋盘上不分老少,跟老校长的父亲下棋,他很放松,完全没有在那些有文化的老师面前说话时那样的拘谨,两人在棋盘上互不相让,常常争得面红耳赤。有时老校长偷偷在旁边看他们下棋,见他们争执,开心得哈哈大笑。那时谢老与舒平几乎是谁都离不开谁。凭着与谢老的关系,舒平与老校长接触自然也多一些。舒平觉得老校长人不错,待人亲和,
清明 2013年5期2013-11-15
- 谢兆丰治疗肝病学术思想撷英
面颇有造诣。现将谢老治疗肝病学术思想浅述如下。1 调理气血是首要谢老指出,在临证时应综合各种资料,辨清表里阴阳及寒热虚实,辨明脏腑气血及演变变化,才能正确施治。谢老认为肝司疏泄,以气为用,主生发,肝气条达、顺畅则气化及气机活动调达。若肝气条达、疏泄功能失调,就会引发多种病证。如肝气郁结,出现胁肋胀满、疼痛,乳房胀痛等;肝气横逆,致脾胃气机功能失调,出现胃脘痛、纳差、呕逆、嗳气、腹胀等;肝气升发太过或不及,出现暴怒、面红、目赤或腹胀、胸满等;肝气郁滞而致血瘀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11期2013-04-07
- “延安五老”的最后岁月
早请示、晚汇报。谢老不解地对徐老说:“这不是把毛主席当成神一样供起来吗?”徐老连连点头,神色凝重地说:“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导师,也是中国人民的学生啊!”徐老很想找个机会向毛泽东倾诉对“文革”的疑惑,但一直未能如愿。1966年国庆节检阅,徐老上了天安门城楼。他下决心借此机会和毛泽东说几句心里话。检阅尚未结束,他已守候在毛泽东必经的一间屋子里。毛泽东终于走过来了,但身边围了一大群人,徐老没能挤上去,只能远远地向毛泽东挥了挥手,没想到这竟是最后的挥别。1968年
人民周刊 2011年11期2011-12-25
- 他至今在“长征”
0多个“头衔”。谢老认为,这些“大员”头衔不大,但责任很重。社区群众有事都愿找他说。谢老平时出门,都忘不了带上自制的“便民手册”。手册上记着医院急救、水电气安装维修等有关单位的电话,只要他一发现情况或是有群众向他反映问题,就马上拨打电话,很快得到答复和解决。近年来,谢老还建立了《好事记录本》。他说,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提醒自己,每一天都不能白白度过。谢老还专门做了一个党员服务名片,上面写着:需帮助找立亭。一个人做一点儿事情并不难,难的是几十年如一日,勤勤
民生周刊 2011年29期2011-05-02
- 默默耕耘 余热生辉
师,现年80岁。谢老于1981年11月离休。因学校工作需要,他一直留用到1993年3月才离开教育工作岗位。12年中,他只领离休费,没有向学校索取一分留用工资。谢老离休回家后一直很关心学校各项工作。2001年,县里举办第一届学校文化艺术节,要求器乐合奏的节目参加人数要达24人以上,乐器不少于8种,否则不能参加评比。为此,学校决定请谢老开办一个少年器乐演奏团,谢老愉快地接受了任务。当时,学校只有两把二胡,一台电子琴,与县里的要求相差甚远。谢老向学校领导提出,要
老友 2010年9期2010-09-16
- 名人与汾酒
风采为远道而来的谢老敞开了大门。77岁高龄的谢老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他认真询问了生产情况,观看了汾酒的酿制过程;他不时颔首赞许,发出爽朗的笑声。人们望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除了由衷的敬佩外,还感受到了一种催人向上的力量。谢老为汾酒厂题诗云:逢人便说杏花村,汾酒名牌天下闻。草长莺飞春已暮,我来仍是雨纷纷。此诗的最后一句本来是“我来还是雨纷纷”。回京后,谢老把“还”字改为“又”字,后又改为“仍”字。只为这一个字,谢老的秘书往返酒厂好几次,充分体现了谢老认真的工
党史文汇 2009年3期2009-10-07
- 谢延生:网天下球友 求身心健康
崔 丹谢老的“北京英正科技公司”在四惠附近。走进他公司的小院,满眼绿色。私家球场,处处可见绿色植物伴着曲径流水,如入世外桃源般惬意。不过,在谢老的办公室里,摆放最多的还是石头,老人喜欢玩石头。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石头,在谢老看来都是珍宝,玩石头让老人感觉很安宁,享受其中,可以忘记一切烦恼。不安静的时候,生活里有足球和网球,一个讲究激烈对抗,一个注重技战术,对谢老来说都不在话下。百姓们的“足球老爹”谢延生老人的身份很多,当然永远排在第一位的还是足球队员。上世
网球俱乐部 2009年1期2009-04-01
- 四老聚会庆贺党的生日
特立、吴老玉章和谢老觉哉及他们的夫人到他家作客,聚会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40周年。四老与去世的林伯渠被毛泽东尊称“五老”。四老的丰富经历是一部浓缩的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他们同是晚清的秀才,经历了清朝、民国和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为了振兴中华,他们投身到新旧民主革命斗争中,由传统的士大夫转变成革命民主主义者,进一步成为共产主义者。在长期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他们为振兴中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和业绩,受到全党的爱戴和尊敬。他们聚会庆贺党的诞辰本身就是
百年潮 2007年8期2007-06-13
- 不以规矩,何以成方圆
老后才有此憬悟。谢老是1950年负笈从学承淡老,至承淡老1954年应聘赴任江苏中医专门学校校长未同随往而别师北归,前后共4年。因承淡老虽桃李遍天下,但列其门墙,长时受耳提面命者并不多。谢老从学时期,正是承淡老年富力强,于教学经验上较为成熟期。故承淡老之哲嗣承为奋与梅焕慈伉俪,以及原中国中医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承门高足郑卓人等生前均推重谢老备至,并寄予厚望,郑卓人曾撰七律一首书成长幅赠谢老[1],希能光大承门之学。我在亲炙谢老后所见所闻,以为承门教学重视基本功
中国针灸 2000年6期2000-06-13
- 历史不能倾斜
九年版),其中有谢老在各个时期有关长征的回忆,特别是其中一九五七年的一次讲话录,他说:“有人喜欢说爬雪山、过草地、挖野菜、煮皮带如何艰苦等等,谈起来有点使人色变。”紧接着谢老道出了长征的又一面,却是鲜为人知的:关于爬雪山,他说:“翻过一架雪山,不过几十里,鼓一把劲就走过去了”。关于过草地,他说:“草地较长,要走几天或十几二十天。但是我们有准备”。谢老在长征中编在中央直属队,他回忆道:毛儿盖羊毛成堆,炒面则是大家打麦、炒麦、磨麦,强壮者多做,老弱的少做,几天
读书 1993年12期1993-07-15
- 健康妙药“八宝丸”
道。“以动观静”谢老认为:“养生方法有两种,一是静,二是动。我生于多山之地的贵州,性又急躁,所以静坐、静功对我不合适。我要动。但我是以动观静,从而达到动静结合的效果。”谢老如何“动”呢?一是:几十年来他天天都练“八段锦”;二是:每天早晚用湿热毛巾(青年时代用湿冷毛巾)擦身,依次擦脸、擦后脑、擦前胸、擦后背,各40下。三是:在自家的小院内种植花木,自己抽暇去翻土、除草、浇水、施肥……有客劝说,这些事让孩子们去做吧。他笑着说:“勤能补拙,何况,勤劳而后憩息,亦
祝您健康 1991年2期1991-12-30
- 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
刊特发此文,缅怀谢老。本文选自《谢觉哉传》第八、十一、十三章,题目系本刊所加,全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我们对给本刊以热情支持的谢老的夫人王定国同志及人民出版社马连如同志、《人民日报》丁浪同志表示衷心感谢。初创司法制度一九三七年,谢老担任中央西北办事处司法部长,并兼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后来还兼任审计委员会主席。在延安的凤凰山下,从西到东,一连排列着几座院落。这是中央领导人初到延安的住址。西侧的一座,是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负责人办公和住宿的地方。东
啄木鸟 1984年2期1984-09-24
- 由谢老回乡想起的
青抗日战争期间,谢老(内务部长谢觉哉同志)在延安填了一首“忆江南”:家乡好,屋小入山深。河里水清堪洗脚,门前树大好遮阴,六月冷冰冰。家乡好,一个老婆婆。园里栽蔬兼扯草,庭前扫地又烧锅,喂只大肥猪。家乡好,吃得十分香。腊肉淹鱼煎豆腐,细茶甜酒嫩盐姜,擦菜打清汤。家乡好,何日整归鞭。革命已成容我懒,田园无恙仗妻贤,过个太平年。这首词生动地描绘了朴素的农家风物,也流露出老人家渴望有一天回到家乡看看。今年3月26日,七十三岁的谢老回到了离别三十年的家乡——湖南宁多
中国青年 1957年13期1957-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