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陶瑾
“江南,是许多人心里的一幅画、一首诗、一出戏,更是一份文化的积淀。江南,是我创作的源泉与沃土。我喜欢画画,多少受到家庭艺术氛围的熏染,特别是父亲是书画名家、园林专家、古城守护者,他对我的影响很深。”提到父亲谢孝思时,谢友苏的声音变得很沉静,沉在美好的往事中。
中国人一向注重家庭教育,特别是家风的传承,谢友苏从小就接受传统的国学教育与艺术习染,使他养成了豁达、乐观、细腻的性格。谢氏父子尽管走出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他们内心发出的声音,依然是对苏州古城的执着与热爱。
上世纪三十年代,苏州拙政园来了一位年轻人,他中等的个儿,清瘦的体型。他在园子里游赏,眼神里流露出了探究的满足。他就是谢孝思先生。据说,因为喜欢园林,1935年他在苏州盘桓了五日,游览了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等名园。
谢孝思先生,原籍湖南长沙谢家庄,自高祖懿和公在贵州做官后,便定居贵州。他的曾祖谢宝书,曾为贵阳正谊书院院长,工诗词,善书画。谢孝思七岁读书,1928年考取中央大学政治系,后转入艺术教育科国画组。师从吕凤子、徐悲鸿,在书画、文史、诗词、园林、画论诸方面都有深厚的造诣。
谢孝思(左)、刘叔华(中)与其长子谢友苏(右)的合影
1946年,谢孝思迁居苏州,居于锦帆路,并在教育学院附设的民众补习夜校教国文。在往后的六十多年岁月里,谢孝思与这座城市一起经历了最为复杂和痛苦的变化。“我父亲为苏州文物的保护、园林的修复贡献了全部智慧,为苏州城市建设、文化建设用尽了全部心力。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他还是心系古城。”谢友苏说道。
1953年,苏州成立了园林修整委员会,谢老就任主任委员。“他最自豪的一件事,就是主持修复留园。”谢友苏言。留园是苏州园林中的佼佼者。然而,此时的留园却是房倾石塌,破败不堪。据记载,敌伪时期,日本侵略者在留园驻兵,把五峰仙馆当马厩,楠木柱成了栓马柱,马儿闲着没事就啃咬楠木柱。亭台楼阁大多上无片瓦,仅剩屋架。石林小院,被一户人家用作养猪场。水池中满是乱石,书条石渥在烂泥中,一片狼藉。在《谢孝思自传》中提到,“五月开始召集工程队,约八十人,经两个月时间清理场地污秽,动迁棚户人家,同时摸清全园景点,访求能工巧匠,组织工种队伍,采集建筑材料,做好施工准备,七旬中旬正式开工。”
在修复留园时,谢老用自己谦虚的人格魅力,团结了一批学者和文人参与进来。他邀请南京工学院的刘敦桢教授、上海同济大学的陈从周教授为顾问,又请了苏州文化人士周瘦鹃、陈涓隐、蒋吟秋、范烟桥、汪星伯等加入。修留园,除了人才,最缺的是材料。亭台楼阁上繁复的门窗、梁柱、隔扇,还有室内摆设等不可能全靠师傅现做。为此,谢老广泛发动各阶层人士,想尽方法。他后来回忆说:“‘利用旧料,保证质量’,是成功修复留园建筑的原则。”
据悉,解放初期,百废待兴,许多家藏文物流失散落。对此,谢老忧心如焚。为保证抄家物资中的文物收归国有,他建议市领导成立文物管理委员会。他的建议得到同意,谢老主动请缨,担任“文管会”主任。他发动大家广为收集,“抢救”了八千多件文物,其中一些用于修复园林的陈设布置,无不妥帖。
留园的修复,是“建筑学上的奇迹”。1959年,谢老又主持修复拙政园、虎丘、狮子林……当时谢老已担任苏州市文教局局长、苏州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主任等职,更多负责全市的文化、文物工作,但他心系园林,即便工作再忙,也会抽时间关心园林。
“园林修好后,除家具摆设外,还需挂上匾额,配的对联、题名都要有文化气韵。为此,我约请文化名士共为收集。自己则跑遍大街小巷、古董商店、老宅民居,甚至对地摊上的古玩字画都处处留心。如拙政园‘雪香云蔚亭’所挂匾额《山花野鸟之间》就是一位清代书法家的手迹,是我在地摊上发现的。”《谢孝思自传》里提及。
苏州古城是一个整体,因此对之保护也要全面。谢老在园林、文物、苏作工艺、地方曲艺、吴门书画等方面的贡献都是卓著的。1981年,谢老到南园宾馆拜会了专程来苏调研的中央有关领导,陪同考察了周瘦鹃故居“紫兰小筑”。园内一片荒凉,有关领导紧握着谢老的手说:“你带我们看得太及时了,烦请您写成书面材料,我们一定报呈中央。”谢老立即请人执笔整理,连夜将苏州亟待抢救性保护的有关现况与建议写成详文,提交上去。后来,中央和省领导反复研究,最终以“全面保护古城,积极发展新区”作为规划建设总方针。从此,苏州形成了一条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既注重保护又积极开发的建设之路。
谢友苏为父亲画的肖像
谢孝思绘画作品《太湖之夏》
谢孝思书法手迹《老人心事万千桩》
后来年纪慢慢大了,但谢老出席座谈会、研讨会,一如既往,坦诚地提意见,出主意。1996年,他参加苏州城市总体规划座谈会。会上强调古城风貌保护的重要性,他希望古城区尽可能保存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谢老把自己的功绩看得很淡,他说:“我不是苏州人,但我爱苏州,能为她的文化奔走呐喊,我引以为荣。”苏州是幸运的,在那个时代,因为有了谢孝思先生,有了他的远见卓识和亲力亲为,古城才得以被保护好。没有他或许就没有古城美丽的今天。
长在苏州的谢友苏,自幼得到古城深厚文化基因的浸润,使其对江南文化与艺术的感悟比常人更深。父亲谢孝思擅书画诗词,母亲刘叔华诗文造诣亦高,绘画上专攻墨竹,自成一格。在这样的艺术氛围里成长,使谢友苏培养了较高的审美境界,他从小接受严格的山水、花鸟等传统训练,练就了扎实的国画基础。
在谢友苏心目中,父亲胸襟开阔,大公无私,待人宽容,这些都是让他印象深刻的品格与精神。据谢友苏回忆:“小时候,我们家住在狮子林后面,吃过晚饭,父亲带我去园子里逛逛。他会给我讲讲对于古城保护的想法,应时应地,给我讲一些文学、诗词及绘画的心法等。”
夏天晚上,谢家兄妹端了板凳,围坐在父亲身旁。平日里谢孝思奔波于工作,而此刻,他在那些传奇演义和历史故事里,向儿女传递着做人做事的道理。每个周六,谢孝思还会给孩子们讲文言文。“父亲还带我去过周瘦鹃家,周先生家的院子太美了,他的夫人还准备了点心。父亲和周瘦鹃、范烟桥等朋友经常在一起学习、交流。”谢友苏画过一幅《七君子》,画面题辞“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画面的人物情景就是还原了那时的记忆。
这些点点滴滴的教育,综合起来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通感教育。“父亲从未一本正经地教育我们,都是在潜移默化下用他的思与行影响着我们。这种教育方法很可贵。”谢友苏感慨道。
“江南”,她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生命的概念。谢氏父子始终情系江南这方沃土。从他们的笔墨精神里,便能略探一二。
谢友苏的画中,记录了一个值得怀念的时代
2014年,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把一颗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204836号小行星以“谢孝思星”命名,并授予孝思先生“世界文化遗产守护人”称号,以表彰他在保护苏州古城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方面的卓越贡献。
当年谢孝思先生主持“抢救、修复”苏州古典园林,以高尚人格魅力、卓越的远见、对苏州文化的担当与坚守的精神深深影响着这座城市。如今,儿子谢友苏,也在父亲的“护佑和指引”下,将自己对苏州的爱用画笔表达出来。父亲修复了苏式生活的重要元素和载体,而谢友苏的画,更多反映了苏式生活的乐趣,传达一种只属于这座城市的生活质感。
两代人的互相接力,在《平江岁月图》上展露无遗,谢友苏凭着一支画笔,记录了一个值得慢慢品味和怀念的时代,一个他父亲曾为之奋斗过的城市。父子两人用他们的实践阐明了一个道理:文化对城市有着无比的支撑力,有着持久的延续性,对待文化不能一时兴起,而必须有着长久的眼光与无私的付出。
这是谢氏一脉对苏州古城、对苏州文化做出的贡献。他们所追求的,都是江南人恬淡的幸福和接续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