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

  • 鄙视链的赋能
    乎?非也,相对外地人,他们有着稳定的甚至是舒适的工作,有着温暖的未必是宽敞的住所,有着熟悉的可能也不乏钩心斗角的人际交往环境……天时、地利、人和,生存与发展的“三要素”大差不差了,人的惰性往往也被激活了,有人甚至躺倒不干(现在流行说“躺平”)。即使不干,也能吃饭,而且饱饭,何苦要干?面对一无所有、白手起家的外来者,本地人更是时时涌动着自豪感、优越感。自豪感和优越感本没有错,可以成为向上、向善、向美的动力。但是,如果抱着这种感觉稀里糊涂地走,啃老爹,吃老本,

    莫愁·小作家 2022年1期2022-02-02

  • 不冻裂手的药膏
    的人为生。有个外地人听说后,寻上门来,愿出100个大钱买下他的药方。这家人在农村里生活了几十年,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于是果断卖了药方。那个外地人弄到药方后,便献给吴王,并请求吴王照着药方大量制造这种药膏。不久,越国大举侵犯吴国。当时正值朔冬腊月,由于吴国军士涂上了药膏,手脚皮肤没有冻裂,一个个生龙活虎,打得越国人望风而逃。吴王大喜,划出一块土地封賞给那个外地人。同样是这种预防皮肤冻裂的药膏,有人以此封地得赏,有人则只能靠将其卖给河边洗衣服的人为生。“物尽其

    意林·少年版 2020年20期2020-11-06

  • 不冻裂手的药膏
    们来为生。有个外地人听说他们家善于炼制这种药膏,便寻上门来,情愿出100个大钱买下他的药方。这家人在农村里生活了几十年,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钱,这些钱足够他们全家什么都不干生活好几年了,但是考虑到是祖传的秘方,他也不能擅作主张,于是他召集全家商议说:“咱们家在河边卖了几辈子的药膏,也挣不到几个钱,现在只要卖掉药方,一下子就可以拿到100大钱。怎么样?卖了吧。”家人一听说可以卖这么多的钱,心跳都快停止了,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还等什么,卖了吧!”那个外地人弄到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小学版 2020年31期2020-07-23

  • YOU’VE GOT QUESTIONS?SHE’S GOT ANSWERS
    those 外地人 (wàidìrén, non-locals), who are 人傻钱多 (rén shǎ qián duō, fools with money).I am a 34-year-old man who was forced to watch Frozen II five times by my young daughter. ShouId I be worried?LittIe EIsa’s Dad太不像话了!(Tài bú xiàn

    汉语世界 2020年1期2020-02-14

  •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ll the 外地人 (w3id#r9n, migrants)? Didnt you say that they lack 素质 (s&zh#, “quality”) and 文化 (w9nhu3, culture)? And they made the city 乌烟瘴气 (w$y`n zh3ngq#, foul and messy)? Now you want them back, huh? 没门儿 (M9im9nr, no way)! Just 闭嘴

    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 2019年5期2019-11-11

  • 本地人,外地人
    味,好听着哩。外地人痛快了,吼两声家乡戏,大家直皱眉,号丧个啥,鬼叫似的。本地人累了,躺在公园椅子上睡觉,大家由衷感叹,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咱家乡人懂得休养啊。外地人累了,坐在马路牙子上打盹,大家直摇头,唉,这外地人啊,就是会偷懒啊。本地人发财了,置办了好房子,大家羡慕,瞧人家多能干,咱要是有人家一半就美了。外地人发财了,也置办了好房子,大家嗤之以鼻,这小子凭什么啊,肯定是奸商,我敢打赌。本地人倒霉了,投资亏本,一脸晦气,大家安慰他,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走

    时代邮刊·下半月 2019年3期2019-09-10

  • 乡音难改
    不知是笑话我是外地人,还是笑我笨嘴拙舌不会说话。但我却从未因不会说大同话而低人一等。就靠着我的方言,也靠着农村人的憨厚实在,我还结交了好多大同的朋友呢。好在大同城生活着成千上万像我一样的外地人。那各有特色的方言汇聚成了这个城市生活中的一股涓涓细流。这许许多多操着不同乡音的外地人在为自己、为家人安身立命的同时,也在为这个城市输送着许多有益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为这个城市的繁荣尽着各自的努力。大同人接纳了外地人。他们和外地人和睦相处,齐心协力,共同为建设美好家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2019年2期2019-09-10

  • “同工不同酬”究竟来于何处? ——基于Appleton分解的方法
    与非户籍人口(外地人)的小时工资差异,研究发现,外地人与本地人的工资差距中81.52%归因于在行业内受到的歧视,行业间的歧视为7.17%。而当我们把样本城市按移民数量占比分为“移民接纳型城市”与“本地人主导型城市”两类后,发现“移民接纳型城市”中不可解释的部分仅占工资差距的12.75%,而“本地人主导型城市”中歧视则占到96%以上,前者说明我国目前外地人与本地人相比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仍然十分明显,后者则表明外地人歧视问题在我国城市具有多样性。一、 引言与文献

    现代经济探讨 2018年11期2018-12-03

  • 我们都活在这个破土葺墙的新北京
    一句“北京人与外地人又出事儿了”!稍加渲染,便会招来大量围观,语言摩擦、群体撕扯,地域矛盾这根敏感的神经,随时随地都在给这个城市、这个社会制造着种种麻烦。北京人在北京2015年岁末,电影《老炮儿》震了京城,这部有着鲜明地域“特色”的影片,在六爷(冯小刚饰演)这个小老百姓的演绎下,把当下的北京城展示给了观众,也把老北京人的“日常”表现了出来。然而,过于鲜明的北京话、北京人、北京城,还是引来一些生活在北京的外地人侧目。北京人心里其实是拧巴的,就像六爷最后逃不过

    北京纪事 2018年11期2018-11-01

  • shock of THE NEW
    e term‘外地人 (“outsider,” those without a Beijing household registration, or anyone not born and raised in the city)!” “But I have never once heard that phrase in Chengdu.”Not only does Chengdu seem more open to outsiders, but the l

    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 2018年4期2018-10-20

  • 一个外地人眼中的营口
    作为“他者”的外地人的视角和感受也很有意思。对营口这座城市而言,我当然是个名副其实的外地人。作为外地人,营口给我最深切的两个感受是“宜居”“好玩儿”。当然,这两个感受又是彼此勾连的,因为宜居所以好玩儿,因为好玩儿所以宜居。认定一个地方是否宜居,最重要的标准当然是气候。什么气候宜居?不太冷也不太热,不干燥也不潮湿,这是最好的。营口面朝大海,河海交汇,气候温润,温度适中,正好符合这一标准。其实,判断一个地方是否宜居,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追寻动物的选择。营口

    今日辽宁 2018年3期2018-08-28

  • 老北京人
    慢,如何看不起外地人。于是,就将北京人摆在了外地人的对立面上。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儿,而且我总在想,他们遇到的“北京人”其实未见得就是真正的“老北京人”。1949年10月1日,北京成为共和国的首都。不知有多少外地人涌入北京,参加首都建设,并在北京定居了下来。相对于民国时进入北京并定居下来的人来说,他们不是“新北京人”吗?再往前推,民国时进入北京,并在北京定居下来的人,相对于前清时进入北京并在北京定居下来的人来说,不是“新北京人”吗?清朝时进入北京并在北京定

    北广人物 2017年30期2018-01-23

  • 还债
    意,更重要的是外地人一脸的忠厚,让老韩看了很放心。在老韩家,外地人仔仔细细地查看了漏水情况后,说要换几片大瓦,还要买些水泥砂浆。老韩说:“要不这样好了,这些材料就请您去买,钱也请您先垫着,包括辛苦费,最后一起算账好不好?”外地人痛快地说声“行”,立即转身骑着电动车走了,不大工夫就带着材料回来了,一回来就要上屋修理。谁知就在这时突然下起雨来,稠稠密密的还不小。老韩忙说:“师傅,下雨了,屋顶湿滑,很危险的,还是等雨停了再上屋吧!”谁知外地人信心十足地一笑,说:

    民间文学 2017年12期2018-01-22

  • 外地人
    乞丐还要迷茫。外地人站在船尾,转身看看身后的路。那条路像蛇一样弯曲,从船尾向河岸蜿蜒而上,一直隐没在岸上的树丛里。树丛之外,还有天,还有地,还有她走过的路,但站在船尾的她,看到的只有无边无际的苍茫。外地人上船时,船上只有四个人。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孩子。孩子眼睛大得不成比例,头发枯黄得像一丛野草,一看就知道是营养不良。但孩子很懂事,偎依在女人的腿边,不时地喊着妈妈,仿佛除了喊妈妈,就不会说别的话了。女人身穿泛白的劳动布裤子,裤子的两个膝盖处,分别打上了长方形

    雪莲 2017年15期2017-10-18

  • 外地人
    乞丐还要迷茫。外地人站在船尾,转身看看身后的路。那条路像蛇一样弯曲,从船尾向河岸蜿蜒而上,一直隐没在岸上的树丛里。树丛之外,还有天,还有地,还有她走过的路,但站在船尾的她,看到的只有无边无际的苍茫。外地人上船时,船上只有四个人。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孩子。孩子眼睛大得不成比例,头发枯黄得像一丛野草,一看就知道是营养不良。但孩子很懂事,偎依在女人的腿边,不时地喊着妈妈,仿佛除了喊妈妈,就不会说别的话了。女人身穿泛白的劳动布裤子,裤子的两个膝盖处,分别打上了长方形

    雪莲 2017年17期2017-09-25

  • 北京的热情
    ,尚且不适应的外地人以热情的帮助。向老北京人问路,很少有“我不知道”这样的答复,即使是真的不知道,他们也会说:“哟!我还真不知道,您等会儿,我帮您问问啊!”事不关己,但他们却依然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以给予他人温暖的帮助,这就是北京人。因而外乡人在北京人的热情中总能感到一种家的温暖。现如今,离开了胡同巷子,搬进了高楼大厦,每每开门,没有了以往热情的问候,取而代之的是对门冷冰冰的屋门。逢年过节,也往往只是自己一家独自庆祝,北京的热情似乎淡了许多。但当我看到电视中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7年7期2017-07-11

  • 外地人
    那里,我是一个外地人。当你作为一个外地人在异乡时,你会遭到本地人的排斥,不管你处于哪种年龄,他们总有一种理由让你“回到自己的老家去”。他们带着这样的一个“信念”,警告一个又一个外地人。他们以自己的城市为骄傲,守护着自己的土地,他们抵触着外地人。我在深圳居住的地方,是由一个本地人管辖的。那里是工业园区,自然有许多工厂和外地人,我家也是作为外地人的身份居住在这里。我拥有着深圳的居住证,在这里我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我读的学校,与本地人读的学校是一样的。在学校感受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6年9期2017-06-01

  • 春节那一瞬,人在囧途
    呀呀被推开了,外地人蜂拥地穿行在北京城里的大街小巷,南方的北方嘈杂的口音挤淡了京腔京韵,北京人的优越感越来越薄了。纠起缘由,除了与倡导普通话让北京年轻一代抛弃“土话”,还和大量的、持续涌进的北京城的“外地人”有关。从各省区调入北京来做官、分配各科研单位的学子,他们是国家公务机关的主流,中国的上层领域被他们领导着;北京几十所大学的学生来自天南地北,他们是产生精英的群体,留用的成了新新北京人,没留用也大都留在了北京,北京的区域优势是成就梦想的地方,尽管北京的工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1期2017-03-20

  • 一句“臭外地人”伤到了谁
    一句“臭外地人”伤到了谁北京地铁1号线四惠站,一位穿着地铁工作制服的女员工,与一名男子对骂。短暂的视频显示,这位长相端正的地铁员工,用纯正的京腔说,“臭外地人,北京有你爸还是有你妈?”这句优越感到家的犀利话,虽然不会让所有没有北京户籍的外地人觉得低人三分,但多少让人觉得有些伤感情。北京地铁方面对于外地人的厌烦情绪,不是这一次,不是这一位。2013年11月的时候,北京地铁公司曾在官方微博上发过这么一条微博:“‘蝗虫’过后的10号线,一片狼藉……北京首都的宽容

    辽宁经贸信息 2017年5期2017-03-10

  • 消除“本地人”“外地人”间的心墙(感悟)
    字不断,“一帮外地人”“滚”等字眼格外刺耳,地铁上其他乘客却大多安静旁观,这让我国部分城市“外地人”与“本地人”间的矛盾再度成为舆论热点。如果有人问:“您是什么地方人?”很多人可能会疑惑再三:我爸是“陕西人”,我妈是“四川人”,父母早年支援西部开发,工作生活在青海,我生在青海,童年成长在陕西,考学来到北京,并留京工作。然后反问:“您说我是哪里人?”若对方接着问“您有北京户口吗?”“在北京买房子了吗?”“没有北京户口,孩子能在北京上学吗?”……,答案会越来越

    环球时报 2017-03-062017-03-06

  • “异地求学”,父母与孩子的疑问:我们去哪儿?
    结尾时写道:“外地人的孩子只能在外来务工子弟学校上学,外地人的孩子想要到好一点的学校上学,要找关系,要往坑里扔钱,还要舍得扔,外地人的孩子不必在乎……可怜的外地人的孩子,我要穿越时空,我要回到过去,我要做‘地主!”最近,在我任职的班级里,也有孩子苦苦纠结于‘本地人和‘外地人的身份区别。这一刻,我觉得自己必须做点什么。我在网上收集了相关文章,编成专题讲义。我在讲义上特意加上了高丰楠的文章,希望以身边人的体验和思考来触动他们的体验和思考。我觉得应该让家长参与这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6年12期2017-01-09

  • LAST STOP
    diren (外地人), non-locals who, as the old story goes, are invading their city and taking their jobs. Liu’s comments specified that it was “Beijing” vendors who were protesting machines and “non-local” guards. The strikers’ Weibo spo

    汉语世界 2016年6期2016-12-16

  • 遵义人与“外地人
    冰遵义人与“外地人”文丨 记者 谭 冰故事要从半个世纪前讲起。那时,一群外来人,远离故土,告别亲人,扎根黔北大山。一人,一厂,一城,成就一段钢铁铸炼的火热故事,亲手缔造了这座城市的辉煌,留下了最热血的青春时光和最美好的记忆。这个群体,连同他们的事业,留下一个带有时代烙印的名字:三线人。在本地人眼里,他们是外地人;在三线人看来,自己已经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遵义人。如今,工厂不复青春,工人们也渐入暮年,但他们的时间故事却值得倾听……青春,无悔的抉择春天的午后,

    遵义 2016年10期2016-07-18

  • 交朋友也要看成绩吗
    妈妈说,莉莉是外地人外地人没有人情味,本地人不能跟外地人玩。而且她的成绩差,如果我经常和她玩,我的成绩也会跟着下降。妈妈认为,成绩好的人和成绩差的人玩,本来成绩好的人,成绩就会变差。我不同意这样的观点。难道成绩就代表一切吗?妈妈已经屡次干涉我们的友谊了。兔子姐姐,请你帮我解决这一个大难题吧!赖潇潇潇潇:你好!你的烦恼很多同学都会遇到呢。父母对子女的一切都很关心,所以对交朋友这件对子女的成长有明显影响力的事,他们的态度会非常谨慎。想一想,你平时是不是除了家

    广东第二课堂·小学 2016年7期2016-05-14

  • Last Stop
    diren (外地人), non-locals who, as the old story goes, are invading their city and taking their jobs. Lius comments specified that it was “Beijing” vendors who were protesting machines and “non-local” guards. The strikers Weibo spoke

    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 2016年6期2016-01-10

  • 小镇上的假钞
    小镇上来过一个外地人之后,小镇就变了。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有一天,小镇上来了一个外地人,这个外地人只在悦来旅馆住了一晚就走了。但是,就是这一晚,让小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发生变化的是悦来旅馆的老板悦来,那天,外地人来住宿时已经很晚了,悦来也就没有仔细查看外地人的身份证件。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外地人就走了,临走时把房钱结了。一晚二十元钱,外地人给了悦来一张百元大钞,悦来找给了他八十元零钱,就是这么简单。悦来平时也是这么做生意的,所以根本没有注意。悦来是

    微型小说选刊 2015年34期2015-11-17

  • 武汉方言中的“外地人”称谓语
    狭义而言即对“外地人”的称谓语,可以看作是该地域语言文化的外化符号之一。本文主要采用对武汉方言“外地人”称谓语与其他地区方言“外地人”称谓语对比分析的方法,进一步得出前者辐射地区延伸化、各地称谓具体化、感情色彩区别化的特点。对这些特点的产生原因,结合人文地理学及社会心理学,分析为码头经济、人口迁移及刻板印象三个主要方面。关键词:外地人 称谓语 武汉方言 对比分析作为言语交际中使用极为广泛、频繁的词语,称谓语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社会性。《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

    现代语文 2015年4期2015-05-30

  • 户籍制度改革与外地人社会融入困境新探析——以浙江宁波农村为例
    盾,有效的解决外地人的融入困境。无论是制度建构范式还是文化场域方式,认为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是当下外来农民工悲惨处境的主要原因,试图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政策,但这些研究没有看到社会融入的困境在于经济社会利益关系对立,而非户籍制度,户籍制度只是表现形式,一旦放开户籍制度,将带来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关系更加紧张,社会秩序也会遭遇新危机。二是有些研究看到了经济社会结构的限制性条件,但主要是从政府和经济发展承受能力来反思户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没有从微观的外来农民工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4期2015-02-12

  • 外地人,北京上海不欢迎?
    能在本区上学。外地人,北京上海不欢迎?正方:截至2013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14.8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802.7万人;上海市常住人口为2415.15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990.01万人。如果不加以控制,北京上海外来人口很快要超过户籍人口,两地将出现整体倒挂现象。北京上海就应该抬高外地人准入门槛。反方:北京上海控制外来人口从来就没有成功过。1986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规定2000年全市人口控制在1300万左右,但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

    领导文萃 2014年18期2014-09-22

  • 和谐
    农村的土狗冲向外地人叫喊的时候当地人都习惯伸手指向它表示命令,让它闭嘴更让我敬佩的是他们竟然用人类的语言,对它说“日你妈,滚一边去”2013【童仔,本名字童,男,彝族,1995年生,云南大理人。现就读于大理州民族中学。】王法(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主编):“新诗的本质是口语化。不在于一首诗是口语还是书面语,关键在于有没有意味,有没有诗的素质、意义和构想。能给人以启迪,对社会人生、历史有透彻理解和自己的发现,这才是最重要的。”(韩作荣)童仔的《和谐》一诗看似平淡

    新诗 2014年1期2014-08-15

  • “家”在京城
    明,究竟有多少外地人聚居地能够逃脱拆迁命运,而聚居于此的外地人亦不得不向外围搬迁。这种外推政策,往往被舆论贴上“排挤外地人”的标签。充满争议的政策背后,流动人口被外推的时间起点,恰恰与北京市开始推进城镇化建设相吻合,如此一来,一切似乎又要辩证而论。北京城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北京每3个人中就有1人来自外地。”所谓的“外地人”,或来自农村,或来自城市,在这座特大型城市安营扎寨。他们被学界冠予一个新名称——城市新居民。如此多的“新居民”驻寨北京,当北京将“控制

    民生周刊 2014年1期2014-01-21

  • 傲慢的中国大城市
    或中东局势,让外地人听着顿觉自己微如蚁尘。上海的傲慢,表面上看却是十分友好的。如果能通过上海人的第一道考验,也就是目测你的穿着打扮是否得体,第二道考验通常就是以十分真诚的态度问的问题:“你住哪儿?”我遇到过一位上海女性,据她说,她和她的朋友,如果听说一个人住在闵行区,就会立即觉得这样的人没法交往。“晚上喝酒都没法叫出来,住得太偏了嘛。”她还经常告诉别人她去欧洲旅行的时候住在贵族朋友的城堡里,然后问你住过哪家酒店。她还很少埋单。自然地,很少有外地人能赢得这样

    读者 2013年5期2013-12-25

  • 外地口音会降低信任感
    口音的人贴上“外地人”的标签,感到“外地人”陌生或不熟悉,因而一般会产生戒备心理,所以,对“外地人”的这种不了解往往会让人减少对有外地口音的人的信任感。相反,对同乡的不信任感就没有这么强烈。而这种信任感通常很难被人们自己察觉,是一种无意识的态度,但就是这种内在的潜意识却真正左右着人的判断与决策。在中国也是一样,当在外地听到家乡话时,就会感到非常亲切,无形中增加了许多信任感。另一方面,研究人员发现,外地口音会影响人认知的流畅性,也就是人们在心中处理信息时的顺

    意林 2013年11期2013-05-14

  •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外地人
    么受伤的总是“外地人”□ 陈杰人在北京前不久出台交通治堵的新政之后,广州近日亦发布治堵思路,让人注意的是,这南北两个特大城市的政策有相似之处,那就是对外地人或者外地车的严格限制。北京规定,今后非北京户籍的外地人,必须同时具备驾驶证、暂住证和5年以上纳税证明才被准许参与摇号竞逐机动车购买指标,非北京牌照的车辆被禁止在交通高峰期驶入五环内;而广州拟议中的政策也规定,今后将可能禁止挂外地牌照的机动车进入广州市区。一个人在此地是本地人,就意味着他在除本地之外的其他

    民生周刊 2011年3期2011-12-25

  • 傲慢的城市
    ,中东局势,让外地人觉得自己微如蚁尘,掏钱买张票的动作都那么卑微,简直应该砰砰叩俩头。如果有北京本地朋友,他们也会偶尔流露这种“欢迎到我家皇宫来”的态度,但是他们一定会请你吃大餐,一定会买单,所以外地人也就忍了。上海的傲慢,表面却是十分友好的。如果能通过上海人的第一道考验,也就是目测一下你穿着打扮是否得体,第二道考验通常是以十分真诚的态度问的问题:“你住哪儿?”我遇到过一个上海女性,据她说,她和她的朋友,如果听说一个人住在闵行区,就会立即觉得这样的人没法交

    视野 2011年19期2011-09-15

  • 我们都是“硬盘”
    蓝其实,我作为外地人,也常常有意无意地以地域的标签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对某些地方来的人秉持不交往、不做朋友、不生意往来的原则。“我们都是‘硬盘’”,这个题目,很多上海人能看明白,但绝大多数非上海人看不明白。这题目是什么意思?我先来解释一下。“硬盘”是一些上海人对居住在上海的外地人的最新的外号。以前,他们称外地人为“乡务宁”,现在改称“硬盘”。“硬盘”的本意就是电脑上用的硬盘。“硬盘”这个词是怎么用来指外地人的呢?上海有一个网站叫做“宽带山”,这个网站是土著

    博客天下 2010年2期2010-11-25

  • 不用煤油灯
    这天晚上,有个外地人來到学者家里借宿,他敲开门,见门边有张大桌子,上面放着一盏很亮的煤油灯,无数飞蛾绕着煤油灯的亮光飞舞。接着外地人又发现,在房间最里面的角落,还有一张小桌子,桌上点着一根蜡烛,烛光微弱,学者就坐在桌边看书。外地人走过去,疑惑地问:“煤油灯这么亮,烛光这么暗,您为什么不用煤油灯,而借烛光看书呢?”学者抬起头,微笑道:“煤油灯是为了飞蛾而设的,远离耀眼的光亮,我才能安静地看书,不受干扰啊!”外地人这才发现,烛光虽然不太明亮,但周围的确连一只飞

    故事会 2010年13期2010-06-24

  • 馅子和孩子
    我们来到了一家外地人开的月饼店,我爸爸说:“给我看看这月饼里面的馅子。”可那个外地人却听成了我爸爸要看她的孩子,于是问道:“你要孩子做什么?”爸爸惊讶地说:“我要看看这月饼里面的馅子,不是孩子。”可那个女的满脸疑惑,还是不懂,于是叫来了她的丈夫。一个彪形大汉,声音洪亮,开始一个词语倒是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说的,说着说着又说到方言上去了:“先生,请问你要买什么呀?”“哎,说了好多遍了,我就是想先看看这月饼里面是什么馅子……”这下可好,爸爸话还没说完,那大汉就高

    作文世界(小学版) 2009年13期2009-12-11

  • 搞笑方言
    家养了很多鸭。外地人:那要很大的池塘。石楼人:鸭不能养在水里!外地人:那养在哪里?石楼人:山坡上。外地人:那是什么鸭?石楼人:绵鸭。外地人:?石楼人:头上有角的那个绵鸭!外地人:羊啊!听写一位方言口音很重的语文老师,为学生朗读了一首古人的《臥春》诗,语文老师朗读如下:《臥春》暗梅幽闻花, 卧枝伤痕低,遥闻卧似水,易透达春绿。 岸似绿,岸似透绿,岸似透黛绿。老师要求学生听写出來,有位学生这样听写道:《我蠢》俺沒有文化,我智商很低,要問我是誰,一头大蠢驴。潘玉

    青年时代 2009年1期2009-09-24

  • 沉默的堰塘
    一年冬天,一个外地人来到司堰村,要求承租死堰养鱼。村民们捧腹大笑:养鱼?哈哈,这个土包子要在死堰里养鱼,有好戏看!村主任到底是领导,很有风度,没有取笑外地人,很和蔼地拍了拍外地人的肩,说:老伙计,别胡思乱想了,我们试过,养什么死什么……如果你万一要试一试也可以,租金一分不收,养不成你莫怪我;万一养成了就给我们村每家送条鱼,呵呵,你准备养什么鱼种?外地人递给村主任一支烟,说;斗鱼。斗鱼?村主任忍不住咽了口唾沫:斗鱼好吃呀,肉细味鲜,价格也贵,我在城里吃过一回

    江河文学 2009年1期2009-08-04

  • 硬起来的刀子
    市的地方被两个外地人占了。王四当时并没有多想,他只是觉得现在的人真会瞅便宜。王四和媳妇把小车推上路牙子。王四擦了一把汗,对那两个外地人说:“老朋友,我来了,你们腾一下地方吧。”外地人看了他一眼,不说话。王四只好又说:“这地方是我占下的,我每天都来这儿摆夜市,不信你们问他们。”王四用手比画了一下周围的人。外地人还是不说话。王四觉得这两个外地人好奇怪,怎么老不说话?一个雨点掉在他的后脖子上,王四哆嗦了一下,看看天空。太阳不清楚什么时候又不见了,大片大片黑色的云

    十月 2009年4期2009-07-20

  • 让出点空间给外地人
    ”开业了,许多外地人搬到这里来创业,准备在这里安家落户,正要找些房子定居下来。村里人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沸腾起来了,许多人家准备将自家的一半房子租给别人,还有不少人家立即在自己的宅基地上起土造屋。从此,窄小的村路上来来往往只见运货的机动车,整个村里都布满了敲砖盖瓦的和声。我正忙着做作业,爸爸回来了。我问他是不是也要把我家房子出租,爸爸不屑一顾地说:“才没那个空,公司里事情这么多,我忙不过来的。”我听了心里有些高兴,因为我总希望这个家的空间只属于我们自己的。不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09年3期2009-04-22

  • 去年的野鹅等8则
    公共汽车上,一外地人向售票员伸出十元钱的票子说:“见过吗?见过吗?”售票员不理;外地人再说:“见过吗?见过吗?”售票员憋住火,仍然不理;如此反复,售票员终于勃然大怒,抽出一张五十元的票子伸到外地人的眼前,大喝一声:“你见过吗?”外地人见状大惊失色,抱头鼠窜。众人不解,一问才知:该外地人要买票,说:“建国门,建国门!”

    意林 2007年14期2007-05-14

  • 飞来的旺财
    个从未见过面的外地人。那外地人满脸堆笑地说:“对不起,大哥,向你打听点事。”潘长根问道:“什么事煛薄澳忝钦蛏鲜展捍鱼的在什么地方煛收购带鱼熍顺じ搔搔头皮:“没听说过。”那外地人摸出了烟,递一支给潘长根,又说:“喏,是这样的,我是宁波人,从宁波装了一车带鱼到杭州去卖,可车开到这里,在镇外出了事故,撞伤了一个人,现在已送医院抢救,需要一大笔钱。可我身边钱不多,只得把带鱼给卖了。可我是外地人,不知这里谁能买下这一车带鱼,你这位大哥给想想办法吧。”潘长根为难了,叹

    民间故事选刊·上 2001年7期2001-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