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氏
- 诸葛诞的“叛”与“忠”
丘俭、文钦反对司马氏专权,邀诸葛诞一同起兵,诸葛诞“斩其使,露布天下,令知(毌丘)俭、(文)钦凶逆”,并且随同司马师讨伐毌丘俭、文钦,论功任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扬州,成为开府一方的封疆大员,又击败东吴援军,进封高平侯,转任征东大将军,声威赫赫。曹魏甘露元年(256年),司马昭掌控曹魏政权,司马氏势力紧锣密鼓筹划“禅代”曹魏。诸葛诞见好友夏侯玄、邓飏等先后被诛杀,包括之前的几个实力派将军因不满司马氏专权而被消灭,十分不安,他竭尽财力收买人心,“厚养亲附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3年7期2023-08-09
- 阮籍,“穷途而哭”的中年男人
只因站错队,被司马氏毫不留情地杀掉。除打击曹氏旧人外,司马氏还极力拉拢像阮籍一样态度不明朗的名士。阮籍不愿意做官,但司马氏一再要求他出仕。阮籍很清楚,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只要接受官职,就意味着是司马氏的人;如果明言拒绝,不但自家性命不保,家中的老母亲和女儿也将受牵连。于是,阮籍采用了一种放浪形骸的方法来应付。说明白点,就是“暧昧”,既不表示合作,也不表示拒绝。反正我就是这么一个不遵礼法的人,但我对你司马氏没有恶意。司马昭曾派人到阮籍家为儿子司马炎提亲,要娶
少男少女·小作家 2023年7期2023-07-19
- 竹林七贤之后
恪先生更是認为司马氏王朝的建立就是东汉以来儒家势力的复兴。但非常讽刺的是,作为儒家纲常代表的司马氏,却成了儒家纲常最大的破坏者。首先,儒家在君臣的政治关系中讲求“忠”,但是司马氏却是以臣篡君,尤其是最后高贵乡公曹髦之死,就连司马氏的党羽陈泰都是“枕帝尸于股,号哭尽哀”,而同为司马氏成员的司马顺更是“叹曰:事乖唐虞,而假为禅名”,以至于在西晋当朝的史书如习凿齿的《汉晋春秋》、干宝的《晋纪》就已经有对于此事几乎不加隐晦的记载。而且多年之后,此事依旧在士大夫心目
书屋 2023年3期2023-03-21
- 三马同槽
的话,问道:“司马氏的名字里也有‘马’,爱卿为何不说?”司马懿心想,如果无法打消曹操的疑虑,可能会给司马氏带来灭顶之灾,他只好毕恭毕敬地回答道:“臣只是一介教书先生,怎会有撼动曹氏天下的能力。昔年身处乱世时,随您征战天下,没时间陪家人,如今已平定乱世,臣不求青史留名,只想竭尽所能教育好后辈,为曹氏鞠躬尽瘁。”尽管司马懿回答得十分谦卑,曹操仍不放心,他将曹丕叫来,对他说:“司马懿不是个甘做人臣的人,将来必定会干涉朝政家事,切记不可让他掌握兵权。”但曹丕后来十
青春期健康 2023年3期2023-02-23
- 三马同槽
的话,问道:“司马氏的名字里也有‘马’,爱卿为何不说?”司马懿心想,如果无法打消曹操的疑虑,可能会给司马氏带来灭顶之灾,他只好毕恭毕敬地回答道:“臣只是一介教书先生,怎会有撼动曹氏天下的能力。昔年身处乱世时,随您征战天下,没时间陪家人,如今已平定乱世,臣不求青史留名,只想竭尽所能教育好后辈,为曹氏鞠躬尽瘁。”尽管司马懿回答得十分谦卑,曹操仍不放心,他将曹丕叫来,对他说:“司马懿不是个甘做人臣的人,将来必定会干涉朝政家事,切记不可让他掌握兵权。”但曹丕后来十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2023年2期2023-02-21
- 竹林七贤的不同选择
袖”,同时也是司马氏极力拉拢的对象。嵇康是一个正直的学者,痛恨司马氏的倒行逆施;他又是魏室的姻亲,在感情上同情曹魏皇室。痛苦彷徨之际,他模仿屈原《卜居》,写了一篇《卜疑》,借虚拟的宏达先生之口提出疑问:我是宁可竭尽忠诚在朝廷秉正执言,绝不屈服于王公权贵呢?还是小心翼翼地秉承旨意、胆怯地顺从呢?是宁可斥责驱逐凶恶邪曲之人、始终刚正不阿、是非分明呢?还是欺世玩世、用尽心机、为他人出歪主意呢?是宁可隐藏鳞片的光彩,像蛟龙潜于深渊一样?还是高飞长鸣、像云中的鸿鹄那
廉政瞭望 2022年6期2022-10-21
- 两晋河内司马氏的结局
——兼论刘裕“族诛”说
今人在谈论两晋司马氏时,时常会论及两个问题,第一是民族融合,第二是晋宋禅代的社会转型,包括司马氏族诛等相关议题。但笔者查尽文献资料,并未有“杀尽司马氏”等类似词语,仅《读通鉴论》有“无噍类”一语[1],于是以司马氏结局做一篇论文,一来考证刘裕杀尽司马氏说的真伪,二来探明司马氏的结局。司马氏是中古时期煊赫一时的家族,然而被刘宋所篡后,其地位竟一落千丈,从领衔阀阅到成为“废姓”,体现了家族在争相挤入士族行列的同时,也有贵族在逐渐沉寂的过程。关于两晋宗室的研究,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5期2022-06-15
- 竹林七贤的不同选择
袖”,同时也是司马氏极力拉拢的对象。嵇康是一个正直的学者,痛恨司马氏的倒行逆施;他又是魏室的姻亲,在感情上同情曹魏皇室。痛苦彷徨之际,他模仿屈原《卜居》,写了一篇《卜疑》,借虚拟的宏达先生之口,提出一系列疑问,其核心内容是仕与隐的问题。嵇康决不选择与司马氏合作,结果被构陷杀害。嵇康之问,也是其他士人面临的问题。刘伶有过几次短暂的入朝和参军经历,但他仍然维持着邋遢作風,后来晋武帝司马炎把他召去策问,他仍然坚持宣扬无为而治,与皇帝对着干,结果被赶走。刘伶在酒坛
华声 2022年4期2022-05-05
- 竹林七贤的不同选择
袖”,同时也是司马氏极力拉攏的对象。嵇康是一个正直的学者,痛恨司马氏的倒行逆施;他又是魏室的姻亲,在感情上同情曹魏皇室。痛苦彷徨之际,他模仿屈原《卜居》,写了一篇《卜疑》,借虚拟的宏达先生之口提出疑问:我是宁可竭尽忠诚在朝廷秉正执言,绝不屈服于王公权贵呢?还是小心翼翼地秉承旨意、胆怯地顺从呢?是宁可斥责驱逐凶恶邪曲之人、始终刚正不阿、是非分明呢?还是欺世玩世、用尽心机、为他人出歪主意呢?是宁可隐藏鳞片的光彩,像蛟龙潜于深渊一样?还是高飞长鸣、像云中的鸿鹄那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2年3期2022-04-11
- 贵族政治时代,寒门终究是配角
久以来,邓艾与司马氏集团核心人员的“疏离”,而这个就与邓艾的出身有关。邓艾原本只是襄城典农属下的部民,没有世家依托,他一步步往上晋升的方式并不是依靠士人品评或家门荣光,而是实实在在的战功与谋略。司马昭用邓艾而不引以为心腹,除了邓艾的出身问题,还有辈分上的考量。如仇鹿鸣(当代历史学者)所说:“邓艾是司马懿所提拔的人物,他在年辈上要长于司马氏兄弟,他与司马氏兄弟的关系自然无法像与之年龄相仿的钟会、贾充那样亲近。而在邓艾功业已著的情况下,如何来驾驭这些司马懿时代
领导文萃 2022年2期2022-02-07
- 入魏司马氏人物及其后裔研究
家被刘裕灭后,司马氏又归降了北魏。《魏书》中大部分司马氏人物的入魏时间可梳理清楚,但仍有几人存疑。文章以《魏书》为主要参照,以《资治通鉴》《北史》等史书为侧面佐证,探究司马氏人物入魏时间以及其后裔传承情况。关键词:北魏;司马氏;家族世系东晋末年,桓玄掌权后诛杀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以及司马尚之、司马恢之、司马允之兄弟,刘裕篡晋期间先后诛杀晋安帝、恭帝,“诛翦宗室之有才望者”,如司马休之子司马文宝、兄子司马文祖,司马楚之叔父司马宣期、兄司马贞之等人,迫使司马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5期2021-06-02
- 阮籍,醉乡与官场之间
过了权倾朝野的司马氏的求亲。(李云中/绘)很有意思又说不清是什么意思,差不多也是阮籍最突出的特征。比如“苏门啸”。苏门指河南新乡辉县的苏门山,在《世说新语·栖逸》里有非常生动的叙述:苏门山出现了一位“真人”,真人本是《庄子·大宗师》里提出的概念,指拥有绝高精神境界的人,魏晋时期,这个词的含义正在往道教神仙转变,但这里用的还是旧意。阮籍去拜访这位真人,先谈社会理想,再谈个人修养,说了很多,但真人没有反应。于是阮籍开始啸。啸是“蹙口而出声也”,其实就是吹口哨。
环球人物 2021年9期2021-05-19
- 山涛的识度
在政治上最终向司马氏集团靠拢了,与坚决不与后者合作的嵇康等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似乎很少有人注意到了嵇康为什么拒绝与司马氏合作,而山涛与之恰恰相反的原因:嵇康的妻子乃曹操孙女,而这样的家庭背景让他自然而然地在曹魏与司马氏两大政治力量的角逐中,偏向了前者。而对山涛来说,在魏晋政治舞台上选边站的过程中,就没有这样的心理负担也可以说感情负担。另一方面,我们不能不说的是,相对于无比昏庸、贪图享受、日渐腐败的曹氏家族,以司马懿为代表的司马氏显示出了蓬勃向上、欣欣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0年10期2020-10-12
- 山涛的识度
在政治上最终向司马氏集团靠拢了,与坚决不与后者合作的嵇康等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似乎很少有人注意到了嵇康为什么拒绝与司马氏合作,而山涛与之恰恰相反的原因:嵇康的妻子乃曹操孙女,而这样的家庭背景让他自然而然地在曹魏与司马氏两大政治力量的角逐中,偏向了前者。而对山涛来说,在魏晋政治舞台上选边站的过程中,就没有这样的心理负担也可以说感情负担。另一方面,我们不能不说的是,相对于无比昏庸、贪图享受、日渐腐败的曹氏家族,以司马懿为代表的司马氏显示出了蓬勃向上、欣欣
思维与智慧 2020年19期2020-10-12
- 智慧母亲
,帮助魏朝,对司马氏不忠,被逮捕了。当时他流着泪辞别母亲说:“因为没有听从母亲的教导,以致有今天!”他母亲一点愁容也没有,对他说:“做儿子能够孝顺,做臣子能够忠君,现在你有孝有忠,有什么对不起我呢!”对于穷人家的子弟来说,能够获得上升的机会很不容易。但是,也正因为从前久居人下,所以,一旦得意,上升太快,是有可能忘乎所以的。表现在官场上,那就是欲无止境,野心膨胀。如果这样,那是很危险的。危险在什么地方?危险在对很多事可能把持不住,危险在可能成为众矢之的——没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0年9期2020-09-15
- 智慧母亲
,帮助魏朝,对司马氏不忠,被逮捕了。当时他流着泪辞别母亲说:“因为没有听从母亲的教导,以致有今天!”他母亲一点愁容也没有,对他说:“做儿子能够孝顺,做臣子能够忠君,现在你有孝有忠,有什么对不起我呢!”对于穷人家的子弟来说,能够获得上升的机会很不容易。但是,也正因为从前久居人下,所以,一旦得意,上升太快,是有可能忘乎所以的。表现在官场上,那就是欲无止境,野心膨胀。如果这样,那是很危险的。危险在什么地方?危险在对很多事可能把持不住,危险在可能成为众矢之的——没
思维与智慧 2020年17期2020-09-07
- 竹林七贤:魏晋风流的微妙缩影
径,表现出了对司马氏篡魏的激愤之情。文章一出,被钟会有心加以渲染,彻底戳痛了司马昭的嫉恨之心,最终引来了杀身之祸。就这样,在东市高高的行刑台上,四十岁的嵇康含笑面对他的三千学生,弹着《广陵散》引颈绝尘而去。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当时明帝曹睿已亡,由曹爽、司马懿夹辅曹芳,二人明争暗斗,政局十分险恶。曹爽曾召阮籍为参军,他托病辞官归里。249年,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司马氏杀戮异己,被株连者很多。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心怀
醒狮国学 2020年2期2020-07-23
- 竹林七贤
已成取代之势的司马氏集团持不合作态度。向秀在嵇康被害后被迫出仕。阮咸入晋曾为散骑侍郎,但不为司马炎所重。山涛起先“隐身自晦”,但40岁后出仕,投靠司马师,历任尚书吏部郎、侍中、司徒等,成为司马氏政权的高官。王戎为人鄙吝,功名心最盛,入晋后长期为侍中、吏部尚书、司徒等,历仕晋武帝、晋惠帝两朝,在八王之乱中,仍优游暇豫,不失其位,但在当时不失为明哲保身的无奈之举。“竹林七贤”的不合作态度为司马氏朝廷所不容,最后分崩离析: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朝廷不合作,嵇康被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0年45期2020-04-06
- 王肃与司马氏关系考辨
31)已结姻于司马氏,可这并没有给王肃带来好运,反倒带来了厄运。齐王曹芳正始元年(240),任常侍十余年的王肃却被外放为广平太守。 郡太守,官秩仅为五品,与黄门侍郎平等,远不及三品散骑常侍。不久征还,却仅为议郎,官秩仅为七品。不久,迁为侍中,迁太常。 侍中,官秩三品;太常为九卿之一,官秩三品。经过一番周折,王肃总算又回到三品官位。中间虽有变迁,但至高平陵政变时(249),王肃依然为太常,时王肃已年五十五岁。高平陵政变之后,王肃为河南尹,官秩三品。高贵乡公正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2020-01-18
- “以孝治天下” :晋汉承继损益研究
出不同的表征。司马氏父子建晋代魏,对汉的“以孝治天下”因袭损益,演绎出其时特有的世风和伦理规范。一汉代在京城设立太学,“五经”则成为太学中的主要学习内容。其中,《孝经》也成为“经”,“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1]1719自汉代始,立冬以后,乡里“命幼童读《孝经》《论语》”[2]104。汉代官吏选拔制度以察举制为主,由郡守及中央主要官员定期向朝廷推荐候选人。“孝”与“廉”是对被推荐对象应具备的素质要求。汉武帝时与大臣议不举孝廉者罪,“复孝敬,选豪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6期2019-03-22
- 论司马氏对曹髦之死的应对
—— 兼论葬仪之议中的刘贺记忆
实际上反映的是司马氏控制下的曹魏中央政府对于曹髦个人及其行为的历史定位。正所谓“盖棺定论”,对曹髦葬仪的确定可以被认为是这种官方历史定位的开端。值得注意的是,从曹髦之死到其下葬,其葬仪存在着一个从讨论到最终确定的过程。从这场讨论的参与者及其持论中得以了解司马氏对曹髦处理意见的转变以及这种转变的历史背景。事实上,葬仪之议是司马氏集团对曹髦之死的应对中的一部分。我们能够从司马氏对曹髦之死的应对中对曹魏的少帝政治的运行状态以及魏晋嬗代之际的政治形势产生更为细致的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2期2019-01-20
- 贵族政治时代,寒门终究是配角
久以来,邓艾与司马氏集团核心人员的“疏离”,而这个就与邓艾的出身有关。邓艾原本只是襄城典农属下的部民,没有世家依托,他一步步往上晋升的方式并不是依靠士人品评或家门荣光,而是实实在在的战功与谋略。司马昭用邓艾而不引以为心腹,除了邓艾的出身问题,还有辈分上的考量。如仇鹿鸣(当代历史学者)所说:“邓艾是司马懿所提拔的人物,他在年辈上要长于司马氏兄弟,他与司马氏兄弟的关系自然无法像与之年龄相仿的钟会、贾充那样亲近。而在邓艾功业已著的情况下,如何来驾驭这些司马懿时代
文史博览·文史 2018年8期2018-10-11
- 贵族政治时代,寒门终究是配角
久以来,邓艾与司马氏集团核心人员的“疏离”,而这个就与邓艾的出身有关。邓艾原本只是襄城典农属下的部民,没有世家依托,他一步步往上晋升的方式并不是依靠士人品评或家门荣光,而是实实在在的战功与谋略。司马昭用邓艾而不引以为心腹,除了邓艾的出身问题,还有辈分上的考量。如仇鹿鸣(当代历史学者)所说:“邓艾是司马懿所提拔的人物,他在年辈上要长于司马氏兄弟,他与司马氏兄弟的关系自然无法像与之年龄相仿的钟会、贾充那样亲近。而在邓艾功业已著的情况下,如何来驾驭这些司马懿时代
文史博览 2018年8期2018-10-09
- 世人嘲笑我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
——浅析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任诞现象
朝代更迭频繁,司马氏的篡权和大肆杀戮让每个士人都噤若寒蝉,如履薄冰;这个时代,儒家的传统学说已经无法匡扶人们心中的质疑,谈玄避祸已经成为很多士人的明智选择;这个时代,出现一个以任诞为核心组成的文人团体和一群翩翩浊世佳公子——竹林七贤,出现了一个独特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文化现象——“任诞”。一、“任诞”现象产生的原因“任诞”一词源于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意为任性放纵自我,超越礼教束缚。①“竹林七贤”大都特立独行,任情任性。这种现象却不是空穴来风,而是
名作欣赏 2018年32期2018-07-13
- 司马家族何以夺得曹家天下
握兵要,要消灭司马氏是不容易的。第二次是司马师执政时期。此时,东吴方面是太傅诸葛恪执政。公元253岁末,曹魏方面三路伐吴,东吴老将丁奉,利用魏将的轻敌,击败魏军东路人马,魏军其余两部也烧营而遁。朝野上下都要求严惩失败军将,但司马师引咎自责,只是削夺了担任前线监军的胞弟司马昭的爵位。《资治通鉴》在这里引用了东晋学者习凿齿的评论说:“司马大将军引二败以为己过,过消而业隆,可谓智矣。”赞扬司马师主动承担过失,事业因而兴隆。“若乃讳败推过,归咎万物,常执其功而隐其
新传奇 2017年35期2017-10-21
- 论嵇康的人格魅力
作为诗人想脱离司马氏集团所统治下的污浊社会,便真诚地去羡慕并追求那种空灵高洁的境界,因而在他的不少诗作中都表现出了一种游仙的幻想,如《秋胡行》(瑟调曲)一篇。嵇康心中所歌颂的清净自由的“逍遥天衢”,正是“托好老庄”,“志在守朴”,充分地表达其不附流俗的志趣和高尚品质。作为士族阶级的嵇康,一方面用老庄放诞不羁的思想支撑自己;另一方面又学老庄超然物外,寻求恬静心境;同时,又以清谈高妙的玄理来点缀风雅,炫耀才华横溢,清新飘逸。嵇康正处在司马氏和曹氏相互争夺政权的
青年文学家 2016年33期2017-08-10
- 琵琶恨
珍贵。刺史夫人司马氏是个琵琶迷,想让他用这木材做成琵琶。白崇德经过几个月的辛苦,终于制成了一把上等琵琶。然而压在几百年积雪下的药泡梧桐,在制造的过程中,却释放出了层层冰气,使得白崇德的一双手失去了知觉。照理说琵琶造好了,工匠就可以走了,但司马氏却迟迟不肯放走白崇德,原来琵琶行有个规矩,琵琶完工后,造弦师要先为琵琶开弦压惊,琵琶才能归顺于它的主人。白崇德如今双手失去知觉,有心无力,开拨不了琵琶,司马氏就把白崇德囚在牢狱。白悟生请求司马氏放了其父白崇德,司马氏
民间故事选刊·上 2017年7期2017-07-04
- 装在心里的镜子
一次向大臣询问司马氏得天下的原因。当听到司马氏当初是如何诛夷士族,树立亲信,杀曹爽夺天下之事时,以手覆面,伏在床上,惭愧不已:“如果真是这样,国运如何能长久啊!”东晋简文帝司马昱,有一次看到田里绿油油的庄稼不认识,问是什么草,左右答是稻。简文帝面红耳赤。回来后,三天不敢见人,说:“哪有靠稻米养活着,却不認识禾苗的人啊!”也许他还想到靠百姓养活却不识百姓疾苦,这实在是一种羞愧。这两位皇帝:一个为先人的不仁不义而耻,不强辩,不粉饰;一个为自己的无知浅薄而愧。虽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6年16期2017-05-16
- 废帝曹芳归藩
皇威。另一方,司马氏的间谍确认了曹家四兄弟都出城去之后,向司马仲达发出信号。皇帝不在宫中,朝廷如有必要,也可以由皇太后发号施令。皇太后郭氏,当年争宠于明帝,展开了和毛氏的内宫争斗,最终成功地将毛氏从皇后的位置上拉下来,姗姗地在明帝死前当上了皇后。她本是河右的豪族出身,在黄初年间(公元220年—公元226年)由于原籍发生叛乱,她受到牵连,获罪被投入后宫,但世上的幸与不幸真是不可预测。本是戴罪之身的她,却意外被明帝喜爱,并且在和毛皇后的明争暗斗中最终胜出,由平
中外书摘 2017年5期2017-05-13
- 放纵面具下的阮籍
能是阮籍,一个司马氏高压统治下的文人缩影。他活在放荡与惊恐的夹缝间,出世不是真出世,洒脱到底是假洒脱。有如他在《咏怀》中写道:“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揭开阮籍放纵的面具。这恐怕才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人们对阮籍的评价,总离不开“狷狂”二字,可是,阮籍的狷狂并非他所愿。如果遇到盛世明主。他未必不会像所有被称颂的良臣一样兢兢业业。从史书的记载中,我们不难获悉,年少的阮籍并不是老庄的追随者,相反,他曾热衷于研读儒家典籍。兼习击剑,可谓文武双全,才华过人。踌躇满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17年1期2017-04-19
- 嵇康之死
——从《与山巨源绝交书》谈起
魏晋名士嵇康被司马氏以莫须有的罪名“不孝”而被杀害。关于当时行刑场面,《晋书·嵇康传》有相关记载:“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1]P1374王莽杀鲍子都而西汉终, 曹操杀孔文举而东汉亡,司马昭杀嵇叔夜而曹魏灭。司马氏用嵇康之死,恫吓当时的文士,用手中的权力换取他们的臣服。但按常理来讲,当时司马氏弑君篡位,悖逆儒家正统教条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年9期2017-03-08
- 嵇康饮酒与养生的悖论性研究
国危,不欲俯首司马氏耳。故山涛欲举以自代,辄与绝交。观其书有非汤武之语,固有所指;而作《高士传》取龚胜者,岂非以其不仕新莽也。”[1]389不愿俯首司马氏的嵇康心存魏阙,随时耿耿于政治,但难有所为。当现实无法满足嵇康的期望,他只能将视野转向政治之外,于老庄中寻求安慰。他还屡屡劝亲友“弃暗投明”,远离黑暗的政治中心,与自己共奔“清流”。“逍遥游太清,携手长相随”[1]5“嗟我征迈,独行踽踽”[1]10“嗟我独征,靡瞻靡恃”[1]10“怨彼幽絷,邈尔路遐”[1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年4期2017-01-28
- 装在心里的镜子
一次向大臣询问司马氏得天下的原因。当听到司马氏当初是如何诛夷士族,树立亲信,杀曹爽夺天下之事时,以手覆面,伏在床上,惭愧不已:“如果真是这样,国运如何能长久啊!”东晋简文帝司马昱,有一次看到田里绿油油的庄稼不认识,问是什么草,左右答是稻。简文帝面红耳赤。回来后,三天不敢见人,说:“哪有靠稻米养活着,却不认识禾苗的人啊!”也许他还想到靠百姓养活却不识百姓疾苦,这实在是一种羞愧。这两位皇帝:一个为先人的不仁不义而耻,不强辩,不粉饰;一个为自己的无知浅薄而愧。虽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6年17期2016-06-13
- 琵琶恨
珍贵。刺史夫人司马氏是个琵琶迷,想让他用这木材做成琵琶。白崇德经过几个月的辛苦,终于制成了一把上等琵琶。然而压在几百年积雪下的药泡梧桐,在制造的过程中,却释放出了层层冰气,使得白崇德的一双手失去了知觉。照理说琵琶造好了,工匠就可以走了,但司马氏却迟迟不肯放走白崇德,原来琵琶行有个规矩,琵琶完工后,造弦师要先为琵琶开弦压惊,琵琶才能归顺于它的主人。白崇德如今双手失掉知觉,有心无力,开拨不了琵琶,司马氏就把白崇德囚在牢狱。白悟生请求司马氏放了其父白崇德,司马氏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7期2016-05-14
- 什么样的《广陵散》,什么样的嵇康
他当初并不相信司马氏会真的杀了他。在竹林七贤中,他的政治手段不如王戎高明、人情世故不如阮籍通晓,更不像山涛那样与司马家有点姻亲关系可作存身屏障。他所倚峙的,不过是天下士林领袖、太学生们精神偶像的虚名,他以为,司马家多少也要顾忌一点吧。就像当年的蔡邕,都下狱了仍保留着一点文人的天真。于是便想,嵇康临刑前,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众所周知的故事是,嵇康临刑前,顾日影从容弹奏,一曲《广陵散》之后,喟然长叹说:《广陵散》至此绝矣。这个故事很美。说这话的嵇康很傲。他说
农家书屋 2016年6期2016-05-14
- 嵇康:独立文人难逃悲剧性归宿
不如说是在羞辱司马氏集团残暴虚伪的统治。嵇康的傲世做法为他后来遭人陷害埋下祸根。曹魏大臣钟会出身名门,年少得志,29岁时就已进封为关内侯。钟会对年长其两岁的嵇康十分仰慕,屡次求见,都被嵇康拒绝,钟会因此记恨在心。司马昭也曾想拉拢嵇康。但在当时的政治斗争中嵇康更倾向皇室一边,对于司马氏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因此,当时已经掌握了国家大权的司马昭也很忌恨嵇康。获罪被杀嵇康有两位好朋友是亲兄弟,弟弟叫吕安,哥哥叫吕巽。吕安的妻子貌美,被兄长吕巽迷奸,吕安愤恨之下欲状告
中外文摘 2016年2期2016-03-22
- 宁清不浊的嵇康
嵇康对当朝权贵司马氏很是厌恶,口诛笔伐,公开揭露他们“矜威纵虐”的腐朽和残暴,因羞于与他们同朝为官,便辞官还乡,过起了隐居生活。他的好友山涛写信劝他:“不要冲撞司马氏,对他们的行为,只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行,不要太冒尖。这样,你就可以平平安安地生活。不然的话,就很可能受到迫害。”嵇康看到山涛的信后非常生气,他认为男儿生于天地间,做人要有原则,不能附和那些贪官污吏,对不正确的人和事决不可迁就。他把自己的想法如实写进一封长达1700多字的《与山涛绝交书》中,并
做人与处世 2015年1期2015-09-10
- 站队
可以自拔。权臣司马氏,干的明明是不忠不孝之事,却在社会上把忠孝喊得震天响。这样吊诡的情形,使得士大夫们产生了分化,一部分人从矫情走向了虚伪,阴里一套,阳里一套。载于所谓二十四孝的诸多人,都是这个时期的产物,比如卧冰求鲤的王祥,哭竹生笋的孟宗。今天看来,连事迹都是伪造的。卧在冰上,怎么能弄出鲤鱼来?哭更哭不出竹笋,可人家硬是混得风生水起。司马氏,要的就是这样的人。但是,另一部分老实人,则感觉到了别扭。起来反抗,又没有这个胆子,于是,大家开始放浪形骸,不遵礼法
公务员文萃 2015年7期2015-07-24
- 《陈情表》新读
推崇而践行的。司马氏不可谓不是狠角色,开国立朝之主也不可能一味昏庸无识,何以又对其言听计从,还大张旗鼓地赏赐两个奴婢和奉养祖母的赡养费以遂其愿。对此,人们可能更愿相信这是君臣二人心照不宣合演的一出“双簧戏”:“圣朝”以“杀戮”立国偏要以“孝”遮人耳目,李密正当其用;李密“自矜名节”惟有以“孝”推托,司马氏顺水推舟。这出戏一上演,君臣一拍即合,双方各取所需,各得其所。等到祖母一命呜呼,李密再无推脱,或许也不想再推托,遂顺利上位而又名满天下;司马氏“孝治天下”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5年21期2015-06-16
- 嵇康之徘徊去就
局,全社会都向司马氏屈服的时候,嵇康在徘徊中愤起,断然结束隐身生活,这正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儒家精神。齐物养生,与道逍遥对嵇康来说更多地只能是文本式存在,矛盾痛苦的灵魂在广陵散中彻底解脱。嵇康; 道家境界; 儒家情怀; 徘徊; 对抗魏晋人的外观和内质是不和谐的。他们的姿容、神情和辞色显得过于轻松、浪漫和形式化,正如嵇康风姿特秀的外表下埋藏着苦痛不堪的灵魂。时代环境及个人生活环境使他向往“遗物弃鄙累,逍遥游太和。结友集灵岳,弹琴登清歌”的出世逍遥,但其身份
福建商学院学报 2015年1期2015-04-17
- “名节”是个大问题
——重读李密的“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责臣逋慢”。司马氏对于李密第一次《陈情表》中提出的有“89岁的祖母在”的理由,显然很不满意。同时,李密在第一次《陈情表》中也没有充分表达“亡国残俘”感恩司马氏之情。所以,诏书“责臣逋慢”。而如果“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出现在第一次《陈情表》中,我想,诏书中是不会出现“责臣逋慢”的。事实上,李密虽然是“亡国贱俘,至微至陋”,但内心仍有“保名节”的心态。“名节”即名誉与节操。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1年)是思想活跃的时代。新兴门阀士大夫阶层多独立特行,
语文知识 2015年3期2015-02-14
- 从“陈请事表”到“杀头推测”
——《陈情表》教学的两次追问
是意味着李密给司马氏上“表”,真的是用来陈“情”的?《陈情表》真的像闵宁运老师所认为的是为“亲情、苦情、忠情、孝情”而写的吗?这要先看“表”的功能。《古代汉语词典》对“表”这样解释:“给皇帝的书信、奏章。”《文选》卷三十七对“表”字这样注释:“谢恩曰章,陈事曰表。”在古代,“表”作为奏章一类文体,是臣下向君王的陈述请求,是不以抒“亲情、苦情、忠情、孝情”见长的。刘勰的《文心雕龙》认为文体有四类:“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议。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请
语文知识 2015年8期2015-02-13
- 竹林名士品读
,没有被曹氏与司马氏的政治斗争的漩涡吞噬,时人皆叹服其“远识”。嵇康是竹林七贤中另一位核心人物。《嵇康传》说其“家世儒学,少有俊才,旷迈不群,高亮任性,不修名节,宽简有大量。学不师授,博洽多闻,长而好老庄之业,恬静无欲。”曹魏当权,喜结交网络名士,嵇康得以拜为郎中、中散大夫等闲职。但他并没有利用宗亲裙带关系去进一步结交权贵,而是修身养性,恬静寡欲,超然物外作竹林之游。曾采药于山川河泽,樵夫视之为“神人”。司马氏以毒辣卑鄙的手腕制造了一个又一个血案,也制造出
中学语文 2014年16期2014-08-15
- 竹林名士品读
,没有被曹氏与司马氏的政治斗争的漩涡吞噬,时人皆叹服其“远识”。嵇康是竹林七贤中另一位核心人物。《嵇康传》说其“家世儒学,少有俊才,旷迈不群,高亮任性,不修名节,宽简有大量。学不师授,博洽多闻,长而好老庄之业,恬静无欲。”曹魏当权,喜结交网络名士,嵇康得以拜为郎中、中散大夫等闲职。但他并没有利用宗亲裙带关系去进一步结交权贵,而是修身养性,恬静寡欲,超然物外作竹林之游。曾采药于山川河泽,樵夫视之为“神人”。司马氏以毒辣卑鄙的手腕制造了一个又一个血案,也制造出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4年6期2014-06-20
- 浅析东晋门阀的衰落
政治;东晋 ;司马氏; 门阀士族东晋一朝自元帝建武元年司马睿定都建康,建立政权,至恭帝司马德文元熙二年被刘裕所废,期间经历十一帝,历时一百零四年。在这百年间门阀势力也达到顶峰,不仅表现在门阀士族控制了东晋的军政大权,而且门阀势力平行或超越王权,达到门阀士族与皇族司马氏共天下的局面,但盛极而衰,门阀士族也正是在东晋一朝走上下坡路。究其原因是多方因素交织而成。一、门阀自身的封闭性使新鲜血液不能进入封建门阀通过任子制名士控制选举和跌普,演变为一种政治制度,取得法
世纪桥 2014年3期2014-04-11
- 西晋初年政治氛围与《三国志》编撰
有巨大影响力,司马氏统治者需要在舆论上为魏晋禅代进行合理的解释。陈寿《三国志》一书的编纂受此影响,其书虽侧重于赞扬曹魏的功业但贬低曹魏帝王的品德以及家族出身,以此来显示司马氏代魏的合理性。西晋;政治氛围;《三国志》一般认为成书于西晋时期的陈寿《三国志》为维护西晋的正统地位而以曹魏为正统所在,将蜀、吴政权当作割据政权来进行处理。但是细翻《三国志》,却会发现陈寿在尊魏为正统的同时并不是处处维护曹魏,相反在书中还存在着许多贬低曹魏方面的记叙。笔者认为,《三国志》
三明学院学报 2014年3期2014-04-10
- 晋初的党争与上流社会腐化的原因
达十六年、历经司马氏三代的魏晋禅代道路洒满了亲曹势力的鲜血。似乎司马氏希望代魏代的名正言顺一些,遍访名士也希望能够不费力气不流鲜血地解决问题,可事情似乎无法按照他们所预料的进行,一些名士的亲曹态度特别明显,嵇康即是其中一位。景元四年(263)冬,司马昭借故杀掉嵇康,向天下人发出最后警告,司马氏代魏已经板上钉钉,毫无回旋余地了。两年后,司马炎便在亲曹势力的血泊中登上了帝位,是为晋武帝。在魏晋禅代的过程中,司马氏政权主要是依靠贾充、荀顗等礼法派人士的力量建立起
史志学刊 2014年1期2014-04-10
- 《崇让论》与魏晋社会转型
件建设,被列为司马氏统治的当务之急。魏晋更替与秦汉易位不同,它不是通过战争暴力的方式推翻旧政权、建立新国家,而是采取渐变的方式,先从曹魏高层开始,一步一步先侵夺君权,进而控制整个统治集团,然后再改变司马氏父子与百官大臣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最后以和平方式完成朝代易名。在这个漫长而艰难的历程中,司马氏父子在夺取最高权力的同时,也全盘接受了曹魏末年的全部政治遗产:世家大族全面跻身于统治阶层,结党营私、相互攻伐。邓艾、钟会等这些被视为司马氏亲信的将领,一旦有机可乘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4期2014-03-29
- 魏晋之际士人的政治选择
。这一时期既是司马氏专权的时期,又是曹魏统治的最后时期。在此政治大变动的时期,当时的士人面临重要政治选择。这里所说的士人,包括在当时政治界或思想界有影响的人物,比如正始名士中的钟会、裴秀,竹林七贤中的阮籍,等等。我还会把当时的隐士作为一种特殊的士人来介绍其特殊的政治抉择。魏晋之际的士人,固然有以权术而著称的,比如起兵反司马氏的钟会;也有些则是看不出有何权术的,比如被杀的嵇康。然而,象嵇康这种人是有风骨的。一魏晋之际名士裴秀的出仕,是在曹魏正始年间,当时毌丘
东方论坛 2014年5期2014-03-29
- 退让的智慧
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司马氏杀戮异己,被株连者很多。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钟会是司马氏的心腹,曾多次探问阮籍对时事的看法,阮籍都用酣醉的办法获免。司马昭本人也曾数次同他谈话,试探他的政见,他总是以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应付过去,使司马昭不得不说“阮嗣宗至慎”。司马昭还想与阮籍联姻,籍竟大醉60天,使事
做人与处世 2014年2期2014-02-21
- 阮籍与酒
大醉六十日以拒司马氏的求婚。“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晋书·阮籍传》)司马昭想把阮籍的女儿嫁给他的儿子司马炎,想借婚姻笼络阮籍,与士人搞政治联盟,借以装点司马王朝的门面,这把阮籍推到了一个两难境地,若拒绝就有杀头的危险甚至是灭族之灾,若答应的话就与司马氏同流合污了,而与司马氏为伍是阮籍所不齿的。怎么办?就在阮籍束手无策时他突然想起了酒,只有酒可以让他侥幸逃过劫难。于是整整两个月一连六十天,阮籍天天喝得烂醉如泥不省人事。司马昭心
躬耕 2013年1期2013-12-11
- 浅析高平陵事件对魏晋政局的影响
晋政柄自此移入司马氏之手。在此之后,魏晋政权在权力重心、政策走向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265年的司马氏代曹自立,可以看作是高平陵事件对魏晋政局的终极影响。一、曹魏政权内部权力制衡系统的破坏魏末曹氏司马氏之政治斗争,根源甚久,历时甚长,极为尖锐激烈。《晋书》一本纪谓司马懿早年本“不欲屈节曹氏”[1]2,故曹操为司空时辟之,懿“辞以风痹,不能起居”,以至操曾使人密往行刺。曹操为丞相,又辟司马懿为文学掾,“敕行者曰,若复盘桓,便收之”。懿惧而就职。叶适曾谓,“懿是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11期2013-08-15
- 南方士族与司马氏政权的互动性研究
1)南方士族与司马氏政权的互动性研究王艳楠(重庆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重庆 401331)公元280年西晋灭吴后,孙吴政权下的南方士族为光宗耀祖,采取主动的态度,积极入洛求仕,全面进入司马氏政权。司马氏政权赏识并重用南方士族。晋末“八王之乱”之后,晋王室和南渡的北方士族为重建政权积极主动笼络南方士族。南方士族与司马氏政权之间表现了一种互动性。在这种互动性的促使下,南方士族与北方士族联合起来,共同拥护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其中,南方士族在东晋政权的建立过程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4期2013-04-11
- 情爱背后的君臣之感:阮籍《咏怀》诗其二解析
魏晋易代之际,司马氏严酷打击异己之人,在这种高压政治环境中,文人想要写些诗文表达自己的看法,特别是涉及时政,就得格外小心。比如阮籍的好友嵇康写《与山巨源绝交书》,有“非汤武而薄周孔”之语,不赞成司马氏代魏而被杀。阮籍不得已出仕于司马氏,但是他对于司马氏的谲诈、残忍,特别是弑君,内心是极为不满的,对备受司马氏欺辱的曹魏皇室则充满同情。面对司马氏的恐怖政治,阮籍不敢议论时事,被司马昭称之为“至慎”(《世说新语·德行》篇)。然而,他心中是非分明,他通过《咏怀》诗
名作欣赏 2012年5期2012-08-15
- 三国“花果”论
时日,也只是在司马氏安排的日程表上有先有后而已。至于三国时期为曹魏为蜀汉为东吴出谋献策的谋士和驰骋疆场的战将,“花”都开得很热闹,却又谁见他们结出什么“果”来?有结果的是司马氏,包括司马懿、司马昭和司马炎。“三国归晋”,司马氏得了天下。司马懿善用权谋,自然也是有本事的人,克日擒孟达,装病赚曹爽,都是他的得意之作。但要说他是诸葛亮的“克星”,或与诸葛亮打了个“平手”,未免言过其实。与诸葛亮对阵,他几乎从来就没有打过胜仗,于是只好等蜀军粮尽自退,盼武侯命归黄泉
杂文选刊 2012年8期2012-05-14
- 借绝交以明志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解析
不愿为官、厌恶司马氏专权的态度,所以声言绝交,并讥刺山涛投靠司马氏的行为。嵇康借绝交以明志,绝交只是表象,故而嵇康才在临终托孤于山涛。嵇康 山涛 绝交书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作于魏元帝景元四年,据《世说新语·栖逸》记载:“山公将去选曹,举康自代,康与书高绝”①,山涛在景元二年除吏部郎,两年之后,山涛将去选曹,在山涛除吏部郎的时候曾经提议举荐嵇康,两年之后山涛离任之时,嵇康担心山涛再次举荐自己,于是写《与山巨源绝交书》表明绝不出仕的心迹。刘勰《文心雕龙·书记
名作欣赏 2011年5期2011-08-15
- 嵇康死亡原因考
曹魏的女婿所以司马氏必须得杀。可以看得出,以上都是从某一个方面入手分析嵇康的死因,这样得出的结论无疑具有片面性。当代的学者,也有很多看法。有人认为嵇康不与司马氏合作,故而司马氏和钟会找了个借口杀掉了嵇康。[1]也有人认为嵇康对于自己的死亡是有预感的,只不过为了坚持自己的人格操守而最终选择了死亡之路。[2]更有甚者认为嵇康行高于世,他作《与山巨源绝交书》不会导致杀身之祸,其所以死亡是因为卷入了一场未遂的真枪真刀的军事预谋当中。这场政变显然有些仓促,而且没有筹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2期2011-08-15
- 古代职场的地域歧视
逊的后代,他在司马氏公司担任部门总经理,也算是位高权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洛阳本地人根本就不把陆机放在眼里,司马颖的左长史卢志,宦官孟玖及其弟孟超等等,都在说陆机的坏话,即使重用陆机的司马颖,对于陆机这个“外地佬”也是半信半疑,始终没有信任陆机,陆机在本地人毁誉下,最后被司马颖“夷三族。”现代人一听到北上广的本地人称呼自己为“湖南佬”“湖北佬”“四川佬”就恼火,以为这是歧视外地人,以至于政府不得不取“新莞人”“外来务工人员”“深圳建设
幸福·悦读 2015年4期2010-11-18
- “道”“势”之争的悲剧
于魏晋易代之际司马氏集团与曹氏集团斗争最为惨烈的时期。世乱,但嵇康心中世有世“道”,君有君“道”,民有民“道”,且“道”的境界就存在于可感可行的自然生活中。就存在于那良苦而圣洁的心中。魏晋时期,统治集团提倡儒家所谓的仁义礼智,以“名教”来愚弄百姓,其政治和道德虚伪性暴露无遗,政治上假禅让之名而行篡逆之实,利用道德的美名来掩饰极不道德的丑行,使社会风气也更为浑浊。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的完全崩溃,使社会心理出现了两极的倾斜,一方面,在上位的标榜道德。实际上是假借和
飞天 2009年8期2009-09-01
- 嵇康被杀之我见
周孔”,触犯了司马氏。(二)嵇康得罪了锺会。(三)为了吕安的信受到牵连。对第二、三两种说法,作者引了唐修《晋书》和干宝《晋书》的文字。对于第一种说法,作者只引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一段话,并且在引文前指出,鲁迅“谈到嵇康为什么被杀,与唐代史官和晋代史官的讲法不同”,接着还替鲁迅开脱了一句:“这点在鲁迅的名篇里是个不重要的小问题,并不影响这篇杰作的光芒。”从叙述的口气看,似乎认为第一种说法乃出于鲁迅的推测,并无史籍根据。文章的末尾说:“他(司
读书 1984年1期1984-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