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田
- 从当涂大公圩看江南圩田“六生”发展
列榜单第一位。“圩田岁岁镇逢秋,圩户家家不识愁。夹路垂杨一千里,风流国是太平州。”(南宋·杨万里《过广济圩三首》)中国著名古圩当涂县(古太平州)大公圩是“水—田—人”田湖林草相融的次生湿地,更是“治水、营田、聚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利工程和农业遗产,亟待进行保护性开发。以大公圩生态农业、生态渔业、生态河湖、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生态乡镇的“六生”试点及其推广,精准推进马鞍山市“生态福地”示范建设,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质量发展样板和生态型农业乡镇乡村振兴建
当代县域经济 2024年1期2024-01-05
- 从塘浦圩田稻作历史文化看中国式农业现代化
5)1 古代塘浦圩田文化从尧舜迄明清,农业发展都摆在国家发展的首要位置。随着耕地开拓、技术进步以及人口数量的增多,古代农田水利工程技术亦得到极大提升。以太湖流域中嘉兴地区“塘浦圩田”灌溉工程为例,“塘浦圩田”系统是一种从五代、两宋时期逐渐发展起来的较高形式的圩田体系。“塘”和“浦” 都是圩内的排灌沟渠,它们分别是横向渠道和纵向渠道的不同称谓,有着排水灌溉、储存积水的作用。圩田则是指浅在水沼泽地带或河源淤滩上围堤筑圩,把田围在中间,把水挡在堤外的一种水田形式
新农民 2023年29期2023-11-15
- “思维为径,素养为旨”的思维课堂实录与分析
——以“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巢湖圩田的演变”为例
学生,创设“巢湖圩田的前世、今生与未来”的真实复杂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之间应秉持正确的环境观,使学生理解人地观念随时代变迁而发生改变,并初步形成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首先,通过画图熟悉圩田这一地理事象;然后以预设的“思维关系链”为前提,引领学生自主且深入地思考、解决相关的地理真实问题,提升学生的答题自信,激发他们对地理学习的热情;最后,小组合作创建关于“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可缓减洪涝灾害”的思维关系链,逐步提升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综合思
地理教育 2023年11期2023-11-02
- 长三角沙地圩田类型分布识别与形态特征分析
子淇 郭巍*沙地圩田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沿江地带,是古人围垦江边滩涂和江中新涨沙洲的产物。这些江岸边新淤生的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相当肥沃,加上水利设施的逐步完善,具有较好的农业耕种和灌溉条件,生产力较高。正如李本樟所说:“其滨江一带为圩田,设堤防而立斗门以司吐纳,往往称沃壤。”[1-2]①明洪武(1368—1398)年间“人水争地”的现象愈演愈烈,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日益尖锐。人们在长江两岸利用涨滩围垦,先后在马驮沙、刘海沙、太平州垦殖,建设排水河道。位于长江
风景园林 2023年7期2023-08-01
-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地理原创试题命题思路
,完成下列要求。圩田是在低洼地筑堤围出的田地。下图所示圩田海拔6~7米,种植庄稼;巢湖多年平均水位8.03米。据记载,在清朝嘉庆年间,三河镇濒临巢湖。(1)推测该圩田区适宜围垦的自然条件。(2)分析图示河流三河镇以下河段的形成原因。(3)说明这些圩田易发水灾的原因。(4)有人建议把这些圩田从种植庄稼转变为湿地发展水产业。请从下列两方面选择其一作答,分析圩田这种利用方式改变的作用。方面①:改善巢湖水质 方面②:缓解巢湖沿岸地区洪水威胁1. 情境选择高考评价体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3年6期2023-07-20
- 苏州塘浦圩田探
越时期,苏州塘浦圩田遍及东部水网平原,呈现“高无旱、低无涝”的农田水利格局。塘浦圩田作为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典范,体现了先民治水与治田相结合的独特智慧,亟待进一步探讨与深思。苏州塘浦圩田历史沿革的梳理及其建设环境、管理制度的考察,有益于探索苏州地区水利社会的发展全貌,也对研究太湖水利史有积极意义。北宋郏亶曾言:“天下之利,莫大于水田,水田之美,无过于苏州。”[1]塘浦圩田是苏州水田的独特代表,其治水与治田相结合的独特智慧,成为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典范。探求
炎黄地理 2023年5期2023-06-21
- 文化同归下的圩田景观文化比较
——以里下河圩田与贝姆斯特圩田为例
土地的过程中,“圩田”作为一种中国南方地区特有的,通过修筑圩堤“内以围田,外以围水”的水利田范式,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里下河地区的圩田是我国南方最具规模的一例。数千年来,江河湖海的交错作用、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农业开垦及人居活动造就了里下河地区典型又独特的圩田景观,更创造出无可替代的里下河文化。里下河“兴化垛田”还成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的“双遗产”名片。其实,圩田并非我国独有。现代的“圩田(polder
江苏地方志 2023年2期2023-04-26
- 基于小圩形态指数的宣芜平原圩田景观肌理量化研究
——以固城湖永丰圩为例
系统的外化显现。圩田肌理由小圩在水网的有机组织下形成,正如北宋诗人张舜民描绘的景象“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分布于长三角地区的宣芜平原圩田是中国典型圩区,其水网密布、阡陌交织的景观风貌营造了“蓝绿交织、圩田交错”的江南典型农耕景观肌理[2](图1)。然而,伴随着农业生产中对集约化、规模化的片面理解,农村建设中对景观肌理的认识程度亟待提升。毁圩造田、填埋水网等生产和建设行为致使圩田肌理变异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原生性农村景观风貌遭到破坏(图2、3)。
中国园林 2023年1期2023-02-20
- 太湖平原高低地圩田发育及聚落形态分析
——以嘉湖平原东侧圩区为例
展的重要区域,其圩田景观近年来也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对象。20世纪以来众多学者对该区域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诸多的研究。地形上,太湖流域是在地壳运动和海洋沉积的作用下形成的中间低周边高的特殊碟形地貌。远古时期的海侵导致碟形洼地中形成泻湖,随着气温的升高,泻湖面积不断减小,大部分湖底露出成陆,中部洼地成湖,四周高地成陆。太湖流域平原区域在上述变化中形成了沼泽地貌。图1 太湖流域地形图图2 圩田示意图太湖流域的人们创造性地以圩田形式对土地进行农业开发。人们在滩、湖滨
安徽建筑 2022年12期2022-12-30
- 太湖沿岸的特色地名“埧”
筑隄扞水而甸之曰圩田”。同时又说“埧,讹字。按,堤塘无埧名”。这段字书记载告诉我们两个信息。一是“圩”当时读“于”,该民间俗字已经被官方字书正式收入。二是到了明末通语中“埧”已经不用,作者不知“埧”字词义,以致认为“埧”是讹字。其实在太湖地区,“埧”仍然活跃在百姓口语中,更多则固定在地名当中。比如明末李实《蜀语》记载“吴越谓堰堤为埧,音具”。李实在长洲(今苏州北部和东部)当过县令,辞官后住在今苏州甪直一带,所以他清楚知道“埧”当时是吴地方言,也明白“埧”的
江苏地方志 2022年3期2022-11-22
- 太湖流域塘浦圩田文化景观发展历史和特色
——以长荡湖为例
1 太湖流域塘浦圩田发展历史和特色1.1 太湖流域概况太湖流域总面积超35000km2,主要包括南京、常州、无锡、苏州等部分地区,上海市松江、黄浦大部分地域及杭州、湖州、嘉兴等地区。太湖流域地处中纬度,气候湿润,历史上承担着调蓄防洪的重任,所以,形成了多条江南河流水网及浅水湖泊。太湖流域是围绕浅水湖泊太湖不断发育而成,西起连绵山麓,东面临海,南北连通江河,整体地势由西向东逐渐降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太湖流域周围围垦和水产养殖的迅猛发展,养殖规模由
现代园艺 2022年2期2022-11-19
- 例谈“拆解法”在高考地理中的应用
配式+木质建筑、圩田=防水护田的堤岸+农田等。释义拆解是根据概念的释义进行拆解,如陆港=内陆+港口功能(报关、报检等)、珊瑚礁=造礁珊瑚+热带浅海。内涵拆解是从概念的内涵角度进行拆解,如自然条件拆解成地形、气候、水文(河流)、土壤、生物等,经济特征拆解成第一、二、三产业特征,区域发展拆解为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图像拆解是把概念用多媒体、教学挂图、地理示意图、地理景观图、地理模型、地理标本、板图等形式进行表达,如2021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2年4期2022-08-29
- 金宝圩圩田水系景观空间特征分析及其空间再生研究*
022)0 引言圩田是我国古代农田建设历史上的一块瑰宝,它不仅承载着我国传统农业经济时代下农田建设的生态智慧,更是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一次创新性利用,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值得在现代圩区建设中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圩田依附于水系而生,在上千年的“与水为邻”中,圩田的水系空间特色是圩田最重要的景观要素,但是在现代圩田的历史发展中,圩田的水系却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水系污染、河道堵塞、无序开发等都给圩田水系景观带来了较大影响。因此,如何在现代圩田建设中传承圩田水系治理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6期2022-07-19
- 南宋时期太平州的圩田建设
县如故。有关宋代圩田研究,学界已经取得丰硕成果[2-6],但已有研究成果中仅对太平州圩田作些简单列举,尚无专文加以探讨。有鉴于此,本文在吸收学界已有成果基础上,拟聚焦南宋太平州圩田建设背景、营建过程以及资金来源等问题进行考察,并进一步探究圩田经济在南宋财政中的地位。一、南宋时期太平州圩田建设背景皖江流域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该地区发展圩田之必要。南宋时期,太平州圩田建设背景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早期农业开发为太平州圩田建设奠定良好基础。三国时期,当涂、芜湖一带已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03-29
- “海绵城市”鹿特丹是如何规划城市水利建设的
主要由泥炭和湖床圩田组成。由于圩田维护费用高昂,加之海平面上升及潮汐运动的影响,咸水向内陆圩田的渗透变得越来越远。从长远来看,部分标高较低的湖床圩田恢复成湖面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农业会因此受到损失,但是低地地区的水平衡将得到极大改善,风景质量也将由此提升。通过三角洲地区特有的圩田形态布置,荷兰预留大量缓冲用地,部分圩田被规划为滞洪区;雨季水通过运河系统流入标高较低的圩田,形成暂时性存储,旱季则从储存区进入圩田,用于灌溉。城市韧性基础设施规划1. 垂直疏散规划
海外星云 2022年2期2022-02-14
- 高考“地理核心素养”命题例析
,完成下列要求。圩田是在低洼地筑堤围出的田地。图1所示圩田海拔6~7米,种植庄稼;巢湖多年平均水位8.03米。据记载,在清朝嘉庆年间,三河镇濒临巢湖。图1(1)推测该圩田区适宜围垦的自然条件。(2)分析图示河流三河镇以下河段的形成。(3)说明这些圩田易发水灾的原因。(4)有人建议把这些圩田从种植庄稼转变为湿地发展水产业。请从下列两方面选择其一作答,分析圩田这种利用方式改变的作用。方面①:改善巢湖水质方面②:缓解巢湖沿岸地区洪水威胁【参考答案】(1)地处亚热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1年6期2022-01-19
- 从圩田排水系统到多元化景观的转变
土地管理的基础是圩田-人工水道(polder-boezem)系统,此系统通过精确的工程控制,实现了极致的排水效率,使得沼泽地区适宜居住,可进行农业生产。早在1 200多年以前,人们即开始对泥炭土地区进行排水,其结果是土地沉降,人们需要保护土地免受来自高位水流的侵害。通过建设堤坝①,低地的土地被划分成小块圩田,其中的水位由人工控制。当外界自然水体(河流或海洋)处于低潮期时,圩田中的水通过水闸,在重力的作用下排出。当重力排水无法满足排水需要时,则需要将其泵入人
中国园林 2021年10期2021-11-18
- 水阳江流域传统圩区聚落乡土景观系统研究
——以宣城市金宝圩为例
地,形成了一个以圩田水利开垦为主的聚落单元,即圩区。千百年来,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景观生态系统不断优化,由此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乡土景观——圩区聚落景观。本文选取该流域内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目前为止圩田格局保存较完好的金宝圩进行研究,通过对其乡土景观系统的分析,总结其乡土景观的特征,以此建构水阳江流域圩区聚落乡土景观研究的基础。1 水阳江流域圩区的形成与发展1.1 流域自然条件水阳江水系是长江下游右岸一级支流,流域西北与青弋江为邻,东南与长江和钱塘江分水岭
皖西学院学报 2021年5期2021-11-07
- “千河之国”如何与涝共伍
式获得的土地叫作圩田。2009年,受热带气旋的影响,洪水袭击了第32号圩田,导致外围堤防崩溃,这片居住着1万多人的土地被淹没了。研究人员发现,围垦对治洪的影响很复杂。一方面,它确实能够抵抗风暴潮,但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季风性洪水更难防治。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沉积物流动的方式被扰乱了。2015年,一项由田纳西州范德堡大学的莱斯利·华莱士·奥尔巴赫领导的研究发现,在之前的55年间,相比周围的红树林,圩田的海拔高度低了1至1.5米。这是因为堤防挡住了淤泥与沉积
海外文摘 2021年6期2021-06-11
- 江苏启东沙地圩田农业系统
沙的沉积和历代的圩田活动,江苏启东从一片汪洋到海中沙洲,再形成稳固的陆地并向东延伸。清末,晚清状元实业家张謇多次组织民众,筑堤套圩开荒,“种生田”,这里成为人们集聚、繁衍的肥田沃土。江苏启东沙地圩田农业系统,是随着启东成陆、垦牧拓荒、改造盐碱地并延续至今形成的,包括防止海潮侵袭工程、土壤改良技术、作物种植、畜牧养殖、水产养殖、沙地民风民俗等在内的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劳动人民在沙地上圩田,改造盐碱地,改变土壤性质,通过夹种、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生物多样性及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21年23期2021-06-06
- 圩田景观视野下的宁波日月二湖传统风景营建研究
海低地和三角洲,圩田是主要的农业类型,通过筑堤、设闸和水系整理,“内以围田,外以围水(杨万里语)”,由此形成特有的人居环境单元[1]:包含水系流域、空间地域和社区组织等鲜明特征,并以较高的生产力支撑了这些地区历史时期的城镇化。圩田水系分布在平原的各个角落,成为区域人居环境的支撑体系,同时又塑造了富有诗意的聚落景观。因此,本研究将从宁波平原的圩田景观入手,将其视为一种空间结构和文化表达的结果,通过历史地图、传统舆图、历史照片等图像资料,地方志、词赋游记等文字
风景园林 2021年5期2021-06-02
- 古人治理长江的经验与启示
程。主要以陂池、圩田和垸田为代表,集中在长江流域中下游。如两汉时期在江淮、江汉之间修治了天然陂池(池塘)。唐代太湖地区初步形成了圩堰(圩田和塘堰)体系;元明清时期在长江流域中下游,即今江苏、安徽、江西等地以圩田(即围田,改造低洼地、向湖争田的造田方法)为主要水利形式,塘堰也很发达。东南地区则以排水筑堤、变湿淤之地成良田为主。塘堰体系方面的著名工程有鄮县它山堰、莆田木兰陂、塘浦圩堰体系、会稽郡的鉴湖水利、曲阿新丰塘等。此外,圩田代表性工程有和州圩田、南昌圩田
群众 2021年6期2021-06-01
- 长江流域典型水文城镇类型及其洪涝问题浅析
,典型水文城镇为圩田型城镇、河网型城镇。滨海城市易遭受风暴潮侵袭,如上海,由于滨海城市经济发达、地下水位较高、市政基础设施投入较大,且内涝易通过强大的市政管网排入大海,本文暂且不作赘述。4 水文城镇类型及其洪涝特征4.1 山地河谷型城镇山地河谷型城镇典型案例:贵州省木瓜镇(图5)、四川泸定县等,主要位于长江上游重庆、贵州、云南等省份。山地河谷区域由于地形坡度大,水随到随留,不宜集聚,一旦遇到强降雨,水从高处冲下,集聚快、威力大,洪涝问题非常突出(图6)。据
住宅科技 2021年4期2021-04-24
- 生态智慧视野下的圩田景观资源再利用
——以南京市浦口区为例
10095)1 圩田景观需要生态智慧的引导在漫长的农耕文明中,圩田作为江南地区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顺自然演变而生,因人工开垦修筑而成,是一种高效的复合农业生产模式,具有突出的生产、生态、社会价值。圩田景观是江南地区最为常见的景观类型,动态平衡的“水-田-人”关系孕育了江南河网地区特色的乡土文化景观,形成了以圩区为单元的水利聚落格局,创造出了灿烂的“圩田文明”,深刻影响着江南地区的人居环境建设。圩田凝结了众多人地和谐共处的生态智慧,这一概念最早由挪威哲学家A
现代园艺 2021年1期2021-01-15
- 长三角大都市区文化景观特征评估
生产,共同塑造了圩田景观这一典型文化景观的结构与特征。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城镇化、工业化及现代农业实践中,对于本土自然系统特征和社会文化、生活的漠视,使得历史文化景观不断丧失多样性和连续性。持续扩张的建成区侵吞了纵横交错的运河与湖泊,高速公路在田野间肆意纵横穿插,传统水乡民居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大规模的、同质化的居住区。当前的三角洲景观是一个由衰退的自然景观、逐渐消失的历史文化景观及混合的工业和城市景观元素组成的高度动态、破碎化的综合体[2]。因此,在紧
中国园林 2020年12期2021-01-15
- “三生”融合视角下的皖江圩田农业遗产保护开发研究*
eemster)圩田是荷兰最早围海开垦的圩田,199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阿夫鲁戴克大堤”成为象征荷兰“圩田精神”的国家地标。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期,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农业景观,安徽省皖江地区的圩田遗产亟待科学系统的研究、保护和开发。1 圩田及圩田农业遗产圩田是中国古代将江、河、湖、海沿岸周边的陂塘、沼泽、滩涂、河道等洼地筑造成长堤短坝进行排水后形成的水利田的一种土地利用形式。圩田在我国南方广泛分布,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西南和皖江为代表的长江
中国名城 2020年10期2020-10-12
- 明清时期太平府圩田兴修与发展
明清时期安徽沿江圩田的发展,尤其是江淮地区圩田的发展,学界多有论述。如水利史专著《中国农田水利史》认为安徽明清时期沿江圩田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但书中所列例子大部分在江北,皖南地区很少提及。本文以明清时期太平府为例,通过大量的地方志材料勾勒出明清时期太平府地区圩田的基本情况。一、太平府圩田兴修溯源太平府是明清两代安徽省的一个府,位于长江下游南岸。辖区大致相当于今日马鞍山市及芜湖市范围。该区在宋代为太平州,元代为太平路,元至正十五年(1355)四月丁巳,朱元
中州大学学报 2020年3期2020-07-15
- 湖州溇港:江南平原的血脉
中间,陆陆续续将圩田、 田开发出来,在田里种下稻子,趁着涨水时让水灌进去,让秧苗长成青春的模样,退水时再排干,让吐出的稻穗发出浓郁的芬香。这就是著名的塘浦圩田系统。在这里,涂泥一次次变成沃土,正合着江南人的气质,柔韧至极。太湖溇港 摄影/高兴明江南的平原是美丽的,星罗棋布的田野,有时候碧绿,有时候金黄;细软绵长的河流,蜿蜒穿行其间,迂回曲折,纵横交错;东一堤,西一岸,南一墩,北一堆,高高低低,是大片的桑树林;桑树林的后面是隐隐的白墙黑瓦;桑树林前面有一些鱼
中国三峡 2020年4期2020-06-10
- 国内外圩田研究进展
业史话》一书中将圩田评价为“与水争田”的独特创造(李长年,1981[1])。经过改造,圩田可将滨河地区变成能基本保证旱涝保收的良田美池,故又被称为“与水争田”“为农美利”的创举。《中国农史辞典》中释义道:“圩田,又称围田。在低洼地四周筑堤防止外水自由流入的田[2]”。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当地具体环境特征,巧妙地对低洼地区进行筑堤,形成了“内以围田、外以围水”的特殊格局。圩田在人类的不断改造下而构成圩区,形成了南方平原河网地区的基本地理单元。“圩田”在历史文献中
人民长江 2019年10期2019-12-22
- 云梦泽圩田的生态模式设计研究
庆 401331圩田是儒家井田制文化与云梦泽地区水文环境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云梦泽地区经济的主体,圩田不仅是简单的经济生产单元,而且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复合体。圩田的开发十分适合云梦泽地区水环境的特点,它的产生及发展有其自然与经济的合理性,是人类适应自然的产物[1],在抗御旱涝、稳产高产和缓解人口压力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圩田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利弊并存,过度开发势必会带来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随着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江汉平原云
生态学报 2019年21期2019-12-18
- 宋元时期江南运河对嘉湖平原圩田体系的影响
济重心,本区域内圩田开发过程中形成的桑基鱼塘、桑基稻田开发模式是中国传统时代最经典的生态农业模式的代表,2017年湖州的桑基鱼塘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SH)。宋元时期的水利建设又是这一地区农业经济的繁荣与格局形成的基础条件。宋元时期嘉湖地区沼泽地开发过程中形成以江南运河为主干河道的河网,以人工河道为框架的水网,与苕溪、太湖、吴淞江水系相联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圩田水利。以往的研究多从农业历史研究的角度出发,特别是水利史的研究为主,没有将本区域
风景园林 2019年12期2019-12-05
- 荷兰“绿心”—国家景观中基于适应气候变化的景观设计
t)概况1.1 圩田上的大都市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是由阿姆斯特丹、哈勒姆、莱顿、代尔夫特、海牙、鹿特丹和乌得勒支等历史名城形成的环形城市群落,占地面积约3 000 km2。超过800万人居住在这个经济中心,几乎是荷兰一半的人口。“绿心国家景观”(the Green Heart National Landscape,简称“绿心”)就位于这个环形城市群的中心。对这片泥炭地的改造始于中世纪早期。泥炭地经开采泥炭燃料,并作为农业用地进行去水处理,形成如今的圩田景观。
风景园林 2019年12期2019-12-05
- 长荡湖塘浦圩田道路文化景观设计保护研究
时,因少部分历史圩田影响湖泊排洪蓄水和净化水质的生态功能,而退掉红线范围内所有的塘浦圩田文化景观,旨在重塑湖泊水域地形和岸线。近年来,大量盲目的“退圩环湖”现象导致中国塘浦圩田体系已不足历史鼎盛时期的百分之一。塘浦圩田”是由圩田、堤坝、水体构成的极具乡土特色的文化景观遗产,也是乡村居民农业生产方式历史演变的结果。在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协调文化景观的“生态性”和“文化性”是现代乡村景观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也对“塘浦圩田”景观设计塑造提出了新的挑
大众文艺 2019年16期2019-08-24
- 景观再生视野下江淮传统圩田生态智慧的继承与发展
中最为瞩目的当属圩田系统。圩田是一种在浅水沼泽地带或河湖淤滩上通过围堤筑圩、开沟渠、设涵闸,从而围田于内、挡水于外的水利田[1],是基于人对特定自然环境深入的认识,以生态系统为核心、以生态过程为重点、以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为根本形成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2],系统各要素恰如其分地发挥着作用,整体如有机生命体,协调共生。随着中国城镇化的推进,江淮圩区即将崛起一座座新城。本质上来说,当前这种如火如荼的人居环境建设活动与先民筑圩分水土的出发点是一样的,都旨在本不适宜居
中国园林 2019年6期2019-07-24
- 挖掘地域文化教育价值 还原情景课程体验实质
水利系统——塘浦圩田,催生了太湖溇港“鱼米之乡”的美名。2016年11月,太湖溇港塘浦圩田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让这块神奇的土地蜚声海内外。审视荣耀的背后,是溇港人民为了生存,不断与自然抗争的历史。他们面对困难,没有退缩,凭着勤劳、勇敢、智慧,创造出溇港文化,催人奋进,召人奋发。2018年,学校主课题《“溇港文化”情景体验课程的校本研究》被列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情景体验课程的核心是体验,因为体验到的东西使学生感到真实,并在大脑中留下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9年11期2019-01-03
- 宁绍平原圩田景观解析
郭巍 侯晓蕾圩田是中国东南滨水低地区域基本农业开发方式,形成中国重要的乡土景观资源。本文研究的宁绍平原南以会稽山—四明山山麓为界,北至钱塘江河口岸线,地势低平,圩田是其最主要的景观类型,约有4 800km2。宁绍平原是中国圩田开发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区之一,深刻影响该地区传统人居环境和社会组织营建,伴随着气候变化而导致的洪水威胁以及大规模的城市化,宁绍平原的圩田景观受到巨大影响。对宁绍平原圩田景观的研究,长期集中在历史、地理和社会科学领域,以考据、历史研究等方
风景园林 2018年9期2018-11-19
- 【“漫话土地”之三十】移山填海造桑田
。龙脊梯田 太湖圩田“青梯万级搭青天”。梯田,“谓梯山为田也”,兴于五代、盛于两宋,代替畲田成为山地利用的主流方式。元代农学家王祯曾详细记述梯田的修筑方法:“夫山多地少之处,除垒石及峭壁例同不毛,其余所在土山,下自横麓,上至危巅,一体之间,裁作重蹬,即可种艺;如土石相半,则必叠石相次,包土成田……”梯田通风、透光、蓄水、固土、保肥,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增产效果明显。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梯田作为垦荒兴农的标志风靡全国,成为“农业学大寨”的经典代言。“一岭复一岭
资源导刊 2018年10期2018-10-24
- 皖江流域圩田文化景观的空间再生
——以安徽舒城杭埠新城规划为例
重要意义的问题。圩田是皖江流域居民长期探索实践出的一种农业生产及水利建设方式,其历史已近2 000年。圩田、堤坝、水网构成的地理环境与生活在这一环境中的人及其他生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很好地适应了水乡泽国的地理特点[2],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社会经济作用,成为当地的典型文化景观。然而,伴随着快速城市化的脚步,中国的圩田面积迅速减少,大量圩田转化为城市用地,其功能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圩田景观的文化和生态价值因此逐渐消失。学界对皖南、江南地区及国外以荷兰为
建筑遗产 2018年2期2018-07-12
- 江南圩田的法与式:生态系统服务与空间形态增效
释。文章选取江南圩田为研究对象,其原生空间形态中所体现出来的传统生态智慧正充分体现了风景园林生态“法”与“式”的完美结合。研究主要通过文献归纳、典型空间模式图解等方法,归纳总结传统江南圩田水绿原生的空间形态特征。针对“水—绿—人”三者的关系,剖析传统圩田中蕴含的8个维度的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影响机制,并通过GIS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模型,将与生态系统服务相关的空间形态增效因子应用于温州三垟湿地的案例中,最后得出江南圩田传统生态智慧的启示:得益于“顺水而为”适度改造
风景园林 2018年1期2018-03-09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景观设计研究
——以南京市高淳区固城湖水慢城景观设计为例
于固城湖边的永胜圩田水网区域,总设计面积约200 hm2。项目基于《固城湖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固城湖农业产业升级建设项目控制性规划》,将文化振兴、空间塑造、旅游引导相结合,利用湿地及蟹田等景观资源,将规划付诸实践,让美丽乡村产生美丽经济[1],实现创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的目标。2 景观营造2.1 文化振兴乡村振兴,文化引领;乡村旅游,文化为本。南京市高淳区利用文化和自然资源,放大国际慢城效应,结合空间文化特征,将高淳大区定位为东部丘陵——山慢城
乡村科技 2018年24期2018-02-11
- 南宋江南圩田经济地位试探
: 南宋;江南;圩田;经济地位摘 要: 南宋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安置流民和稳定社会,大力发展江南圩田经济。由于将治水与治田结合,修复旧圩田,开辟新圩田,南宋江南圩田得到充分开发,在江东、浙西和浙东地区农田中占有重要地位,扩大了江南水田规模。由于农业生产条件好,耕作技术先进,人民勤劳,实行集约经营方式和农业耕作制度变革,农业生产多种经营和专门化经营相结合,有圩田的江东、浙西和浙东成为南宋农业集约经营的典型地区,其中圩田经济起着重要作用。圩田是南宋赋税重要来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6期2018-02-09
- 温州三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效能评价∗
研究对象,从江南圩田的传统生态智慧的阐释着手,揭示其隐含的生态系统服务,提出 “水绿机制”的概念。解读传统圩田 “水绿原生机制”中4大类型、8个维度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综合效能评价模型,应用于反思当下三垟湿地 “水绿冲突机制”。从古今2个层次解决如何从传统生态智慧思维模式提炼升华,并通过转化应用于现代城乡生态实践中。生态系统服务,生态智慧,效能评价,圩田,三垟湿地三垟湿地偏居浙江省温州市东南一隅,总面积为11.41 km2,其中河流纵横交织,水域面积3
中国城市林业 2017年5期2017-11-14
- 圩区散记
垸、圩丁、圩户、圩田、圩长等等。我的一位同乡诗人把圩描绘成“漂在水上的村庄”,很形象,但估计圩区的人不会同意,尽管他们家家户户都存着随时准备漂流的木盆、小船。但圩田丰产,不能漂走;村庄温馨,不能漂走。圩人的传承和期望很厚重,更不能漂走。他们总是把圩埂筑高筑牢,用以防止圩田被淹没,家园被冲毁。在圩区,圩埂的职责特别重大。永远站直了,站稳了,伸出臂弯护住低洼处的田地和人家。不过这位责任人秉承了圩人热情内敛的性格,春暖花开,夏茵繁茂,秋虫啁啾,冬藏萧瑟,一点也不
安徽文学 2017年1期2017-02-23
- 圩田景观:荷兰低地的风景园林
GUO Wei圩田景观:荷兰低地的风景园林作者:(荷兰)斯蒂芬·奈豪斯翻译: 韩冰校对: 郭巍Text: Steffen Nijhuis (The Netherlands)Translator: HAN BingProofreading: GUO Wei荷兰低地大部分都是圩田,人们通过人工控制水位,可以在圩田中工作和生活。人与水之间数百年来此消彼长的相互作用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圩田景观。地质上底层土壤的差异、水与土的动态变化以及人类干预过程生成了种类繁多的圩
风景园林 2016年8期2017-01-13
- 荷兰三角洲地区防洪的弹性策略分析
风景园林;防洪;圩田;荷兰修回日期:2015-12-301 扩张性的防洪传统:筑堤、挖渠和排水荷兰的大部分国土是马斯河、瓦尔河、莱茵河等河流系统沉积作用形成的三角洲,在约6个世纪(公元1100-1700)的泥炭开垦中,广袤荒芜的湿地景观逐渐转化为井然有序的泥炭圩田,从17世纪开始的大规模湖床圩田的开垦,排干面积巨大的海湾、瀉湖群和泥炭湖,把泥泞的湖床转化为高度几何化的湖床圩田[1]。仅1833年到1911年间,荷兰就开垦了3 500 km2的泥炭和湖床圩田
风景园林 2016年1期2016-10-07
- 刊首语
、抵御海潮和构筑圩田来发展农业,并营建村庄和建造城市,从而使得地区的运河、湖泊、池塘、圩田、村庄和城市形成一个整体,人工与自然互相平衡协调,城市内外的自然环境关联贯通。人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将这一区域变成了中国的粮仓和人文荟萃、人杰地灵的地方。苏州是这个区域最繁荣的城市之一,她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天堂。苏州城的建设综合反映了历史上人们整理水系、营建城市的成就。城市坐落在山、湖、水网和圩田之间,城市内部是由道路和运河形成的双棋盘的结构,这个结构与城市外部的圩田体系
风景园林 2016年12期2016-05-12
- 从土地整理到综合规划荷兰乡村景观整治规划及其启示
规划传统,千年的圩田开垦形成了美丽、丰产、耐用的乡村景观,20世纪以来农业机械化、集约化和专业化迫使乡村景观在改善水管理、优化土地划分和完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3方面加以整治。在20世纪荷兰政府陆续颁布了主要的4个相关法规,乡村景观规划经历了从早期的农业优先到1970年代以后关注历史性和生态敏感性景观的保护,再到目前景观保护的多元化和任务的综合性。荷兰的乡村景观整治提高了农业生产,但也对传统乡村景观结构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相关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乡土景观
风景园林 2016年9期2016-03-16
- 规划设计
在荷兰诺德瓦德的圩田重组项目完成据 west8.nl讯 2015年10月12日,荷兰的基础设施环境部长梅兰妮•舒尔 茨 •凡 •哈 根(Melanie Schultz van Haegen)宣布:诺德瓦德(Noordwaard)圩田区正式开放。在过去的5年里,荷兰的国家公共工程组织通过努力“还地于河”,重组了4.45hm²的圩田,确保河流可以迅速安全地淹没圩田,汇入大海。该项目通过将2km长的马特威河(Nieuwe Merwede)河堤降低3m,确保在极端
风景园林 2015年11期2015-12-19
- 疏浚、排水和开垦荷兰低地圩田景观分析
水和开垦荷兰低地圩田景观分析郭巍 侯晓蕾荷兰低地的自然景观是由瀉湖、沼泽、海湾、河口组成的持续变化的三角洲景观体系,长达约6个世纪中大规模泥炭圩田开垦和始于17世纪的大规模湖床圩田的开垦,将这块介于大陆和海洋之间的流动的蛮荒之地转化为一个相对稳定丰产的富饶之地 。圩田成为荷兰低地最为重要的乡土景观类型,综合了农业生产、水利调控和城镇建设,文章将简要论述荷兰低地圩泥炭圩田和湖床圩田的发展历程,然后从景观空间、水文流域和社会自治的角度对其加以分析,试图对圩田这
风景园林 2015年8期2015-11-12
- 圩田景观研究形态、功能及影响探讨
侯晓蕾 郭巍圩田景观研究形态、功能及影响探讨侯晓蕾 郭巍圩田指在河湖沼泽等低洼地区人工筑堤形成的农田,在我国南方地区分布较为广泛,是我国典型的乡土景观。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视角,论述圩田以圩堤、河渠、堰闸为核心的形态结构,以分区分类为特色的土地利用模式和与圩田水利紧密相关的聚落分布特征;总结圩田的生产、生态和文化功能;然后举例论证圩田对于我国传统造园尤其是对于地处湖泊湿地基址的风景营建的影响;最后,通过纵向和横向类比,探讨和推断圩田对我国河网地带传统城市布局
风景园林 2015年6期2015-11-12
- 圩田上的城镇化进程
级指导老师:林箐圩田上的城镇化进程Possibilities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on the Polders in Taihu Lake Plain参赛者:刘京一 金兰兰 岳晓蕾 谭立 王明睿学校院系: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学博士研究生2015级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学硕士研究生2015级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专业硕士2015级指导老师:林箐前排左起:金兰兰,岳晓蕾,刘京一后排左起:谭立,王明睿1 圩田圩田是
风景园林 2015年11期2015-11-12
- 以农业景观为主体的太湖流域水网平原区域景观研究
网系统,也是塘浦圩田系统的骨干河道,对于塘浦圩田系统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1.2 堤塘堤塘,即堤坝,根据功能的差异又可分为湖堤和海塘两大类。湖堤,是人工修建的抵御湖水的堤坝。唐代贞观年间(627年-649年),人们修筑太湖南部的湖堤——頔塘,分流东西苕溪,降低水流速度和水流冲击力,以利于太湖南部圩田的开垦。唐代中期,人们修筑太湖西部的湖堤——荆溪百渎横塘,对荆溪起急流缓受作用,为太湖西部圩田的开发提供便利。唐元和五年(810年),人们修筑太湖东部的
风景园林 2015年8期2015-11-12
- 荷兰农田中的“世界文化遗产”
seum)就建在圩田旁边,地方不大,主体建筑是当地古老居民区米德尔堡(Middelbuurt)的一所经过修缮的教堂。展馆中录像、图片和实物结合在一起,栩栩如生地展示了发生在斯霍克兰低地和东北圩田(Noordoostpolder)上的故事,那些简陋粗糙的铁锹、小船便是当年人们用来对抗汹涌澎湃大海的工具,可以想象那与海搏斗的岁月该是多么艰辛。时间拉回2000年前,当罗马人初次造访欧洲边缘这块遥远而孤独的土地时,大失所望,这里遍布湿地沼泽,渺无人烟。而当第一批日
中国新时代 2015年11期2015-10-28
- 重修万春圩之技术解读
江河下游平原兴建圩田,将当地的湿地生态系统改建为连片的稻田生态系统,乃是水稻大规模推广种植的基础工程。圩田技术日臻完善,不仅为我国确立了另一样式的经济支柱,还推动了汉文化的重构,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万春圩的重建,无论从时代,还是从地理区位上看,技术难度较高,修复成功后,可以带动更大面积的圩田兴建。因此,解读其间包含的本土知识与技术,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圩田的认识,还有助于后人正确认识汉文化的这一重构过程。关键词:万春圩;圩田;本土技术中图分类号: S5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4年1期2014-08-08
- 致力于水利的范仲淹
是以塘浦为骨架、圩田为基础的塘浦圩田系统工程。这是区域内人民在沿江滨湖地区开发低洼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种创造性的特殊形式。圩田工程溯源于先秦,到中唐时,南方经济发展,促进了塘浦圩田系统的发展和完善。五代时期的吴越是中国古代太湖塘浦圩田系统的全盛时期。范仲淹结合景祐年间的治水实践总结出古今治理太湖的经验,较为全面地提出了“修围、浚河、置闸三足鼎立,缺一不可”的治水主张,在《厚农桑》中对此有详细介绍。这一主张对于正确处理好治水与治田、蓄水与泄水、挡潮与排涝的关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14年4期2014-06-27
- 读《方苞集》札记一则
:先兄早世,苞置圩田二百亩于高淳县,山田百五十余亩于江宁县,皆在康熙辛巳(1)以前。[1]p49对于信中所述方苞购置高淳圩田、江宁山田的时间皆在康熙辛巳以前,那么这个时间是否真实可靠呢?因为毕竟方苞写这封信的时间是在晚年,对于自己年轻时期所做之事在晚年提起是否如实?同时,由于这则材料的真实性直接关系到笔者下文的分析是否正确,因此就十分有必要作一简要考证了。一笔者以为方苞在康熙四十年前分别从高淳、江宁两处购田的可能性是有的。原因如下:第一,据方苞所作《兄百川
黑龙江史志 2013年8期2013-08-15
- 明代太湖口的出水环境与溇港圩田*
王建革东太湖溇港圩田主要分布于太湖东岸太湖出水口一带,宋代太湖出水口是吴江,就是吴淞江的开始区域,当时一片水域,无淤积也无湖田。吴江长堤和吴江长桥形成以后,陆淤部分逐步形成了湖田,一开始淤围在运河以东发展,溇港圩田是运河以西地带的淤积形成的,圩田中的河港称溇港。吴江长桥出水口最早开始淤积,淤积逐步扩散,太湖东岸的湖田与河港日益发达。吴江湖田出现于宋代,溇港河网体系与溇港圩田主要发展于元明,特别是明代。由于长桥一带淤塞比较严重,太湖出水口最后转移至北部的瓜泾
社会科学 2013年2期2013-04-12
- 宋代的圩田
文 | 宁可圩田的出现及兴盛,主要是江淮地区水利工程进一步发展的结果。由于水利工程的发展,才出现了向湖荡夺取土地的壮举,使圩田的兴修及精耕细作成为可能,圩田的兴盛,反映了劳动人民向自然斗争的毅力与智慧;而另一方面两宋政府和地主阶级则随着圩田的发展,对土地的贪欲也有了增加。一圩田,是两宋时盛行于江淮、钱塘江流域的一种水利田。其修筑办法大抵是把低洼的土地或沼泽、陂塘、湖泊、河道、河边沙地等用堤围起来,辟为农田(其中多数是新辟田),以防止水旱,收灌溉之利,并扩大
中国农村科技 2011年8期2011-06-15
- 近代皖江地区圩田开发及其影响探析
0)近代皖江地区圩田开发及其影响探析胡惠芳(池州学院 历史与社会学系,安徽 池州 247000)近代皖江地区圩田开发进一步扩展,促进了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与市镇的繁荣,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但也因过度围垦而造成了江面变乍、水道系统被打乱、湖泊面积缩减以及水灾频仍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深刻认识近代皖江地区圩田开发的特点及其影响,可以为当今的皖江开发提供历史借鉴。近代;皖江地区;圩田开发;生态环境皖江地区指长江流域安徽段两岸地区,主要包括安徽沿江平原及巢
池州学院学报 2010年4期2010-04-04
- 斯霍克兰:低矮的博大
,这就是斯霍克兰圩田地区。这项工程的成功还带动了17世纪上半叶荷兰低洼地区一系列圩田工程的展开。斯霍克兰圩田代表了人类创造力的优秀成果,将古典和文艺复兴的理念融入到圩田的设计中,独特的优美的圩田景致对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圩田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斯霍克兰圩田的建成标志着在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时期内,人类在治水实践上所迈出的一大步。今天,当初设计的棋盘式田地结构依然清晰可见,地区中心小镇也还保留着从前的风貌。你只需轻松地通过卫星导航系统便可找到当年人们
董事会 2009年11期2009-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