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业景观为主体的太湖流域水网平原区域景观研究

2015-11-12 01:28王向荣
风景园林 2015年8期
关键词:水网太湖流域平原

刘 通 王向荣

以农业景观为主体的太湖流域水网平原区域景观研究

刘 通 王向荣

农业景观虽然占有着国土绝大部分面积,更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土的面貌,是区域景观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但长期以来却得不到人们足够的关注。以太湖流域水网平原为研究对象,以农业景观为主要研究内容,以隋唐五代至近现代为主要研究时期,通过文献综合、实地考察、对比研究等研究方法,具体地展示了风景园林学视角下,区域景观的研究内容、研究途径和研究结果。

区域景观;太湖流域;水网平原;自然景观;农业景观;聚落景观

修回日期:2015-07-28

区域景观,是人类与自然长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地域性景观,体现了一定区域内自然的演变和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区域景观的研究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一是山岭河湖等自然景观,这是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二是村镇城市等聚落景观,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此外,还有一种常被人们忽视的景观——农业景观:人们为了生存,将自然的土地改造成耕种的农田,将自然的水系改造成灌溉的水源,将自然的植物驯化成高产的作物。人们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几乎将所有能够利用的自然都改造成了农业景观。农业景观虽然普通而平凡,但却占有着国土绝大部分面积,其形态更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土的面貌,是区域景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区域景观的地域性由自然景观、农业景观和聚落景观共同构成。下文以美丽而富有特色的江南地区的核心区——太湖流域水网平原为研究对象,以农业景观为主要研究内容,以隋唐五代至近现代为主要研究时期,具体梳理其区域景观从湖沼密布变成美丽丰产的过程(图1-2)。

1 太湖流域水网平原的自然景观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平均每年4.32亿吨的泥沙,在东海北部与黄海交界处入海。长江出南京之后,逐渐摆脱山体的约束,携带的泥沙经过消能作用,沉积下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1]。长江三角洲中部便是太湖平原,整个平原以太湖为中心,中部地势低洼,四周微微隆起,形成一个碟形的洼地。因此中部易水灾泛滥,而东部和南部,滨临大海和钱塘江,常常受到海潮和江流的威胁。

平原内水系十分发达,以太湖为中心,可分为上游水系和下游水系两部分。上游主要为西部山丘区独立水系,有苕溪水系、南河水系及洮滆水系等;下游主要为平原河网水系,主要有以黄浦江为主干的东部黄浦江水系(包括吴淞江)、北部沿江水系和南部沿杭州湾水系。

太湖平原位于中纬度地区,属湿润的北亚热带气候区。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特征,四季分明。冬季有冷空气入侵,多偏北风,寒冷干燥;春夏之交,暖湿气流北上,冷暖气流遭遇形成持续阴雨,即“梅雨”,易引起水灾;盛夏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晴热,此时常受热带风暴和台风影响,形成暴雨狂风的灾害天气。

综合地形条件、水文条件和气候条件3个方面,可以看出水对于太湖平原的农业而言,一方面是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又是充满威胁的灾害隐患。在太湖平原这个地区,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集中体现在人与水的相互作用上。这一水利与水害相生相伴的自然景观基础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景观和聚落景观的内在结构和外在形态。水,贯穿于太湖平原自然景观、农业景观和聚落景观的始终,是研究这里区域景观的重要线索。

1 太湖流域水网平原范围和地形地貌

2 人类改造前的湖沼密布到改造后的美丽丰产

2 太湖流域水网平原的农业景观

2.1 水利

为了改造自然界原始的环境和水系以适合农业生产和保证生活安全,人们需要建造大大小小、不同类型的水利工程,以抵御水患灾害、开发水土资源,这是发展农业的第一步。太湖平原三面被江海包围,内部受湖水浸溢,内外水患严重。从古到今,人们不断地兴修各种大小水利工程,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图3)。

2.1.1 运河

京杭大运河的南段——江南运河,是太湖平原最主要的运河,隋代以前便已基本沟通。据《资治通鉴》卷181《隋纪》记载,隋大业六年(610年),人们在之前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开拓运河,由镇江一直修到杭州,全长8 000余里(4000km),广10余丈(约33.3m),使江南运河成为贯穿太湖平原地区南北的干河。唐代为了便于漕运,继续整治江南运河。元和年间(806年-820年),湖州刺史范传正,开拓平望段运河淤浅,裁弯取直八坼段;苏州刺史王仲舒堤松江为路,便于牵挽,并努力开辟江南运河水源和疏通航道,使江南运河成为一条在水利上有综合效益的水道。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庆集》中这样描述了江南运河的作用:“平河七百里,沃壤二三州。”江南运河的拓宽、疏浚和全线贯通,使得太湖水网系统越发完善,对太湖平原地区的水利建设和农业经济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除了江南运河,人们还开凿了元和塘、孟渎和盐铁塘等一系列区间运河。这些区间运河不但构建了更加完备的水网系统,也是塘浦圩田系统的骨干河道,对于塘浦圩田系统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1.2 堤塘

堤塘,即堤坝,根据功能的差异又可分为湖堤和海塘两大类。

湖堤,是人工修建的抵御湖水的堤坝。唐代贞观年间(627年-649年),人们修筑太湖南部的湖堤——頔塘,分流东西苕溪,降低水流速度和水流冲击力,以利于太湖南部圩田的开垦。唐代中期,人们修筑太湖西部的湖堤——荆溪百渎横塘,对荆溪起急流缓受作用,为太湖西部圩田的开发提供便利。唐元和五年(810年),人们修筑太湖东部的湖堤——吴江塘路,吴江塘路筑成之后,的确利于人们在太湖东部开垦圩田,然而,太湖东部是太湖泄洪的重要通道,过量建设的圩田侵占了水道,阻碍了太湖洪水的宣泄,加速了淤涨,促使吴淞江下游不断萎缩[2]。到了现代,1970年代后期至1985年,人们修建环湖大堤152km。1991-2005年,修建环湖大堤282km。环湖大堤建成之后,增强了太湖调蓄洪水的作用,提高了太湖流域的防洪排涝标准,改善和保护了周边地区的水环境和水资源。

海塘,是人工修建的抵御海潮的堤坝。海塘作为捍卫沿海地区农田的重要屏障,对沿海地区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因此这里海塘的修筑规模很大。由于太湖平原沿江沿海地区大部分地面高程低于汛期高潮位,台风侵袭频繁,钱塘江涌潮破坏力极大,卤潮倒灌危害等原因,历代的人们大力兴筑海塘,挡潮御卤,终于在唐宋时全线建成,全长299km。

太湖平原的开发过程与围湖围海的水利工程密不可分,湖堤治湖,海塘捍海,它们的修筑为大规模的围湖围海垦殖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塘浦圩田系统和溇港圩田系统的形成发展。

3 古今太湖平原主要的水利工程

4 唐代以前的三路排水格局和元末以后的两路排水格局

2.1.3 陂湖

陂湖,也称陂塘,是在山地丘陵地区,利用低洼地形汇集周边水源的水利工程,具有灌溉和防洪的功能,相当于今天的水库。陂湖工程包括兴建陂湖和修复利用原有陂湖两个方面。

兴建陂湖方面,太湖平原地区最著名的陂湖工程当属杭州西湖。据《新唐书·白居易传》记载:“穆宗时曾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民赖其汲。”唐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修筑西湖湖堤,蓄水以利农田灌溉,修复了杭州六井,把西湖湖水引到城市之中,促进了杭州的发展和繁荣。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沉淀,西湖逐渐从一个陂湖水利工程转变为人们审美和欣赏的对象。

修复利用原有陂湖方面,例如唐贞元八年(792年),湖州刺史于頔修复长兴西湖。据《旧唐书·于頔传》记载:“因行县至长城方山,其下有水曰西湖,南朝疏凿,溉田三千顷,久堙废,頔命设堤塘以复之,岁获秔稻浦鱼之利。”长兴西湖经于頔修复后,又进行过两次整修:一次是元和元年,县令权达拆除豪家在方山泉筑的堤和围的田;另一次是咸通元年,县令潘虔“重修方山泉,以兴水利”。

2.1.4 太湖下游水系

唐代以前,太湖下游分三路排水,中部经吴淞江,东北部经娄江,东南部经东江。唐代末期,东江、娄江湮塞,此时太湖下游排水仍为三路,中部经吴淞江,东北部经常熟、昆山各通江港浦,东南部经华亭、海盐各通海港浦。宋元时期,为了阻止咸潮倒灌,人们封闭了东南通海的所有港浦,东南地区的排水改经黄浦江出海。另一方面,唐代吴江塘路修筑之后,吴淞江萎缩加速。北宋时通过裁弯和疏浚,尚能维持吴淞江的畅通。到元代时,吴淞江海口段淤塞很快,虽经多次疏浚,淤塞终于难以逆转。明初永乐元年(1403年),人们进行“掣淞入浏”工程,引导吴淞江的水改经浏河出长江,同时开拓范家浜。50多年后,范家浜扩大为黄浦江,吴淞江退为黄浦江的支流,太湖下游排水东、北两路的格局确定[3](图4)。

到了现代,为了更好解决太湖下游排水出路问题,在现代工程技术的帮助下,人们修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如1991年-2000年望虞河工程,1991年-2005年太浦河工程,1999年-2007年扩大拦路港、疏浚泖河、斜塘工程,1999年-2007年红旗塘工程等等。这些现代工程大大改善了太湖下游的水利状况。

5 联圩并圩前后对比(常熟)

6 圩内水网改造前后对比(上为无锡、下为昆山)

2.2 圩田

有了水利工程的保障,人们顺应地形建造各种形式的农田,如在丘陵地区建造梯田,与山争田,在低洼地区建造圩田,与水争田,产生了不同特点的田制形式。太湖流域水网平原的很多地区地势低洼,这里最典型的田制形式就是圩田。圩田,指在河湖滩地和低洼沼泽地区,修筑堤岸抵御洪水而形成的农田,是生活在低洼地区的人们与水斗争的智慧的集中体现[4]。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太湖地区的吴国、越国已开始筑堤围垦浅水沼泽和河湖滩地。这种早期的围垦,在水面较大,太湖下游泄水通畅的情况下,对蓄洪排涝的影响不大。随着对土地的需求增大,围垦面积逐渐连片集中,并向广大湖沼地区扩展,围田与蓄洪排涝的矛盾也就越发突出。

到唐代时,人们认识到围田必须与开挖塘浦和排泄积涝同时进行,以保证泄水的通畅。因此,人们将浚河、筑堤、建闸统筹建设,形成棋盘化的塘浦圩田系统,实现将治田和治水的结合。塘,在这里指东西走向的人工河流水系,即“横塘”。浦,指南北走向的人工河流水系,即“纵浦”。北宋学者朱长文编撰的《吴郡图经续记》这样描述塘浦圩田系统的作用:“以塘行水,以泾均水,以塍御水,以埭储水,遇淫潦可泄以去,逢旱岁可引以灌。”北宋学者范仲淹也描述道:“江南旧有圩田,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门闸。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涝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唐代实行的塘浦大圩制,圩田格局较大,每个圩子面积1-3万亩(约666.7--2 000hm2)。

宋代,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塘浦圩田解体,治田和治水相分离,水利越发紊乱,灾害增多。宋代之前的唐代实行均田制,土地属国家所有,皇族官吏按官授田,世代承袭,农民亦按口授田,向国家交租,“不得买卖分口”。随着土地兼并盛行,“强宗大族,畴接壤联,动涉千顷,年技万箱”,土地变成以私有为主的“庄园制”。皇族、官吏、大地主占有大量连片土地,组成了各自独立的庄园。农民失去土地,不得不受雇于庄园主。到了宋初,虽然仍然实行庄园制,但庄园主开始将土地分租给农民,“淮南、两浙,旧皆屯田,后多赋民而收其租,第存其名”。土地由庄园主集中经营的方式,变成由佃农分散经营的方式。这一变化,是促使塘浦大圩解体的重要因素。北宋水利学家郏亶列举了在这种小农生产体制下,上百户农民共在一个大圩里生产会产生的各种矛盾:“或因田户行舟及安舟之便而破其圩,或因人户请射下脚而废其堤,或因官中开淘而减少丈尺,或因田主只收租课而不修堤岸,或因租户利于易田而故要淹没,或因决破古堤张捕鱼虾而断定破损,或因边圩之人不肯出田与众做岸,或因一圩虽完傍圩舍力而连延隳败,或因贫富同圩而出力不齐,或因公私相看而因循不治。”

同时,北宋水利的重点转向漕运。太湖地区的水网系统,受到河道上堰闸的阻碍,水陆交通与水利的矛盾日趋尖锐。政府只看到漕运的重要性,以“转运使”取代了原来的“都水营田使”,导致治水和治田相分离。为了便于漕运,北宋端拱年间(988年-998年),两浙转运使乔维岳“不究堤岸堰闸之制,与夫沟洫畎亩之利”,凡是阻碍漕运的堤岸堰闸,“一切毁之”。沈披在无锡、王钦若在杭州,也相继毁闸便漕。浚河、筑堤、建闸,是塘浦圩田系统建立的基础,缺一不可,这些毁闸便漕的做法,极大地冲击了塘浦圩田系统。

此外,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为了便于漕运,政府在吴淞江和太湖之间大力兴建长堤,“横截数十里,以益漕运”。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又在吴淞江的进水口修筑吴江长桥,虽然方便了交通,但阻碍了太湖泄水,加重下游河港的淤塞,导致水灾增多,大量圩田被淹。这些不顾全局的水利建设进一步加速了塘浦圩田的解体。加上权贵豪绅的阻挠和北方战争不断,政府无力进行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于是,以横塘纵浦为田界,位位相承、圩圩棋布的塘浦大圩制终于瓦解,被分割为犬牙交错、零星散乱的民修小圩。宋代以后的元、明、清三代,太湖平原地区都是以这种民修小圩为主,一般几十亩至几百亩,大的上千亩,而上万亩的则很少。

到了现代,由于防洪和现代化生产的需要,人们大兴联圩并圩和圩内水网改造,机电排灌装置迅速推广,使得圩田的格局和形态变化很大,零星小圩合并成大圩,圩子面积上万亩,圩内水网也更加规整(图5-6)。

7 《筑圩图说》中的“太平基址”

8 吴江的村落平面布局

9 水网格局(左)、圩田格局(中)和聚落格局(右)的结构示意图

3 太湖流域水网平原的聚落景观

随着太湖流域水网平原的农业经济从粗放落后发展至唐代之后的全国最强,这里的聚落景观也从荒无人烟发展至村镇密布,聚落景观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始终都受到自然景观和农业景观的密切影响。

3.1 村落沿水网圩田分布

农业生产是村落形成的基础,灌溉水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村落自形成之初就与水、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太湖平原的水网有三个层级,第一级是自然河道和人工运河,第二级是圩田之间的人工河道,第三级是圩田内部的灌溉河渠。村落沿不同层级的水网布置,其平面形态随着水网的走向、形状和宽窄而变化,从而形成独特的村落景观。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古代水路交通与陆路交通相比,不仅成本更低,而且运输量更大。村落沿河布局,交通运输方便。二是在临近水源的地方,生产生活取水方便。还有第三个很重要但常被忽略的原因:太湖流域水网平原地势低洼地区有大量圩田,大多数圩田地势最高的位置是四周的圩岸,越往中间地势越低,即《筑圩图说》中所说的“仰孟圩”。古人从防洪安全的角度出发,顺应这种地势情况,沿着圩堤开辟平整的土地来建造村落,即“太平基址”,从而最大程度降低了洪涝灾害的威胁(图7-8)。

3.2 市镇的农业区域性

明清时期,太湖平原三大作物分布区形成,东部沿江沿海地区以棉为主,太湖南部以桑为主,太湖东、西、北部以粮为主[5]。如松江、上海、太仓一带,“居民以花布为生,男耕女织,冬夏无间,昼夜兼营”,发展成为重要棉区。苏州南部和湖州、嘉兴、杭州的多数县,虽种粮也较多,但桑园相望,机声相闻,蚕桑生产和丝织尤为发达。西北常州和润州的一些属县,虽也有桑蚕缫织之利,但不如沿湖和南部发达。

因此,明清时期,太湖平原地区的市镇也就随之具有明显的农业区域性特征。如南翔、娄塘、纪王镇、诸瞿、外冈、洙泾、新泾、朱家角、枫泾、葛隆、安亭、魏塘、硖石等,就都是棉织生产和花布集散的市镇。其中嘉定的南翔镇“布商辏集,富甲诸镇”,镇上和附近农村,棉花纺织十分发达。诸瞿,既是棉花产地,又是棉布市场,光绪《洙泾志》中有“明季多布行,有小临清之目”的记载。苏州、湖州、嘉兴和杭州等地的一些市镇,如震泽、濮院、王江泾、双林、菱湖、乌镇、南浔等,它们的发展,都与种桑、养蚕、缫丝、织绸等有密切关系。以盛泽为例,弘治六年时还是一个小村落,到嘉靖四十年,“居民百家”,稍有发展,到明代末年,“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成为一个丝绸小镇。清代以后,随着丝绸的勃兴而发展很快。到康熙二十四年,变成了“民万余家”的丝绸大镇[6]。

4 太湖流域水网平原区域景观的核心特征

综合前文对太湖流域水网平原自然景观、农业景观和聚落景观的研究,可以归纳出这里区域景观的核心特征主要包括3个方面:水网格局、圩田格局和聚落格局(图9)。以太湖流域水网平原地区湖泊众多、河道密布的自然景观为基础,人们开挖运河、梳理水系、形成了水网格局,这四通八达、体系完善的水网格局,是从古到今人们治水经验的凝聚。人们在疏浚河道的同时,围垦低洼地区的河湖滩地,建设圩田,形成了圩田格局,这位位相承、安全高产的圩田格局,是古往今来人们治田智慧的结晶。人们在地势高亢的圩堤处,临水而居,形成了聚落格局,这沿水分布、安全便捷的聚落格局,是古今以来人们生活知识的积淀。这些特征是太湖流域水网平原区域景观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独特的身份标识,其外在形态和内在结构是未来进行区域景观维护、管理、规划、设计工作的依据和基础。

5 结语

地域性是一直是区域景观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长期以来,在强势的建筑学语境下,区域景观地域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土建筑和乡土聚落两个方面,其他内容仿佛只是建筑聚落的外部环境而已。聚落景观凝聚着地域文化和建筑文化,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但聚落景观的地域性并不全等于区域景观的地域性,建筑聚落只有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农田水利一起才能完整地构成独具地域特色的区域景观。由刘敦桢先生开创的乡土建筑聚落的研究体系发展至今已十分完备,但目前国内不同地区的区域景观基础性研究还远远不够,更没有形成涵盖中国整个国土范围的区域景观基础研究成果体系。本文以太湖流域水网平原为研究对象,以农业景观为主要研究内容,以隋唐五代至近现代为主要研究时期,具体地展示了风景园林学视角下,区域景观的研究内容、研究途径和研究结果。由于本文主旨是强调农业景观对于区域景观研究的重要价值,研究偏重于宏观层面,落于具体之处尚显不足,未来有待于选取尺度更小、更加聚焦的几个点,如几个圩田区的村落,研究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发展的过程,归纳其形成机理和发展特征,进而完善太湖流域水网平原区域景观研究的成果。此外,还有两方面问题值得探讨和深入:一是如何结合GIS展开定量研究,二是区域景观的研究如何具体指导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最后,谨希望本文能引起广大学者对区域景观的关注,尤其对农业景观的重视,并积极开展各地区域景观的基础性研究,相信当中国国土范围的区域景观基础研究成果体系建立起来之后,一定会给风景园林学科带来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注释:

本文根据作者的博士论文整理,图7引自孙峻(清),耿桔(明). 筑圩图说及筑圩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3-9,其余图片、表格均为作者自绘。

[1]陈吉余,虞志英,恽才兴.长江三角洲的地貌发育[J].地理学报,1959,25(3):201-219.

[2]缪启愉.太湖地区塘浦圩田的形成和发展[J].中国农史,1982,(4):12-32.

[3]《太湖水利史稿》编写组.太湖水利史稿[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168.

[4]侯晓蕾,郭巍.圩田景观研究 形态、功能及影响探讨[J].风景园林,2015,(6):123-128.

[5]李伯重著,王湘云译.江南农业的发展(1620-1850)[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68.

[6]中国农业科学院.太湖地区农业史稿[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427-447.

Focusing on Agricultural Landscape: Study on the Regional Landscape of River Network Plain in Taihu Basin

LIU Tong WANG Xiang-rong

Regional landscape is a cultural landscape which is develop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man and nature. It reflects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e and human history. Regional landscape is made up of natural landscape, agricultural landscape and settlement landscape. Agricultural landscape is significant to regional landscape, which is bigger and determines territory landscape while it is often ignored. Taking agricultural landscape of River Network Plain in Taihu Basin as the main study object, this article lists the methods and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on regional landscape by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cal inspection.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agricultural landscape, draw people's attention and promote the basic studies of regional landscape in different regions.

Regional Landscape; Taihu Basin; River Network Plain; Natural Landscape; Agricultural Landscape; Settlement Landscape

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编号BLX2014-48):太湖流域水网平原乡土景观的形成发展研究资助

TU986

A

1673-1530(2015)08-0023-06

10.14085/j.fjyl.2015.08.0023.06

2015-04-25

刘通/1985年生/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北京 100083)

王向荣/1963年生/男/德国卡塞尔大学城市与景观规划系博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副院长/北京多义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主持设计师/本刊主编(北京 100083)

Fund Items: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ogram(Project No.BLX2014-48):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Vernacular Landscape of River Network Plain in Taihu Basin

猜你喜欢
水网太湖流域平原
那一片平原
江淮平原第一关——古云梯关探秘
水网藻生长及铀对其生长影响的模型构建
平原的草
浪起山走
●山西加快推进县域小水网配套建设
山西省大水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太湖流域低污染水处理技术研究
山西召开大水网决战暨小水网启动工作推进会
太湖流域:统筹兼顾 多管齐下 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