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
- 散文三题
陇之东,平凉的崆峒山乃一旅游景点,凡陇上爱神游大自然之美的人,可能都已有所耳闻有所目睹。然而,在翻越山山水水,过平凉后,进入广袤无垠的董志塬,谁又会知道,不善依靠大自然之美而取胜的塬上人,正用夜以继日在田间劳作的茧手,在塬上建造一座以楼台亭榭为主的小崆峒山。小崆峒山,言其小,委实很小,小得就像是从塬上伸出的一条枝桠,瘦而略显长,日出月落,影子也能落到对面的塬上。孩提时,每逢大人们笑谈小崆峒山之美之小时,总会有一些莫名的遗憾和无奈涌上心头,待到长大以后,和同
连云港文学 2023年6期2024-01-26
- 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调查及保护研究
;3.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甘肃 平凉 744000)古树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是森林资源中的瑰宝,是有生命的文物,更是人类悠久历史的见证,在维护区域生物种群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生态、景观和社会经济价值[1]。笔者对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域内的古树名木开展资源调查,准确掌握古树现状,为制订古树名木保护监测、规划设计及养护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1 自然概况太统崆峒山国家级
辽宁林业科技 2023年5期2023-11-03
- 生命之始(组章)
长。烟雨锁崆峒崆峒山太小了,小到脚下的苔藓多少年都没高过脚背;崆峒山太小了,小到让胭脂河拦腰抱起,在时间里寸寸挪移。小到被一层烟雾毫不保留地遮盖,一阵鸟叫,山上所有的草木都侧耳倾听。崆峒山太大了,沿着山脚一直走,一直走,从桃花满山走到山顶枫叶红遍。它古老,陈旧,面色黝黑。打绑腿,束发冠,在云雾里穿行。最早的真人,在白云观,居三界的顶端。它鲜活,慈眉善目,敲木鱼,诵经,在莲花上打坐。彼此交流,相互包容。天地浑然一体。亭台旁守护的雪松,把枝叶尽情地伸展开,在崖
星星·散文诗 2023年15期2023-08-21
- 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多样性及区系特征
双玲(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甘肃 平凉 744000)1 引言植物群落泛指生存于特定范围内的各种植物的集合体,是植株个体间经过相互竞争、相互互惠的作用所产生的一种巧妙结合,是最适合其共同生存的结果。而每个比较稳定的植物群落,都具有相应的植物成分与构造。为探明甘肃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构造和区系特性,对该区域的植物保护研究与可持续发展提出理论依据,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专门组织成立了科学研究队伍,于2018年3月至2021年10月对区内植
绿色科技 2022年20期2022-11-17
- 目击
《人间仙境——崆峒山》(组图) 徐振华 摄03 《人间仙境——崆峒山》(组图) 徐振华 摄04 《人间仙境——崆峒山》(组图) 徐振华 摄05 《人间仙境——崆峒山》(组图) 徐振华 摄06 《湿地森林》 曹泽龙 摄07 《峡谷公路》 陶华 摄08 《中华白海豚的一天》(组图) 广西合浦儒艮自然保护区 摄09 《中华白海豚的一天》(组图) 广西合浦儒艮自然保护区 摄10 《中华白海豚的一天》(组图) 广西合浦儒艮自然保护区 摄
中华环境 2022年9期2022-09-28
- 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再认识
00)甘肃平凉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甘肃省平凉市西郊15km处,总面积约83.6km2,以丹霞地貌地质景观为主,峰林耸峙,危崖突兀,沟壑纵横。崆峒山丹霞地貌是国内丹霞地貌中形成时代较早、发育较好的类型,是我国最典型、最壮观的丹霞地貌之一。形成平凉崆峒山丹霞地貌的白垩系地层,是干热环境下的产物,通常表现为红色、紫红色[1-2]。本区则呈现出灰色或浅紫红色,这是由其砾岩特殊的灰色石灰岩成分决定的,这种丹霞地貌景观在我国少有[3]。此外公园内的地层剖面和地质构造
西部探矿工程 2022年6期2022-07-09
- 崆峒山丹霞地貌及保护利用研究
730000)崆峒山丹霞地貌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边缘贺兰山—六盘山山脉的太统山—崆峒山山系,西距平凉市15km,以黄帝问道广成子、道教发源地而闻名,又以独特的地质、地貌资源吸引众多学者青睐,并于2004年批准设立了国家地质公园,规划面积83.6km2。崆峒山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名山”之誉,先后还获得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批“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地”、“中华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最佳目的地”和“建国六十周年——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旅游景区”等桂
西部探矿工程 2022年5期2022-06-15
- 崆峒山玄鹤碑刻整理与探析
斌摘 要:平凉崆峒山玄鹤碑刻以阴刻楷书为主要特征。文章对崆峒山玄鹤碑刻进行调查与探析,这些碑文是调查玄鹤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崆峒山玄鹤碑刻的调查整理、释文与探析,对玄鹤的特征、玄鹤与道教的关系作相关的探析。关键词:玄鹤;崆峒山;碑刻;调查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3.004史载崆峒山为广成子修炼得道之处,黄帝亦曾问道于此山。《庄子》云:“广成子学道崆峒山,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盖在此。”①《括地志》云:“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3期2022-04-04
- 太统—崆峒山保护区鸟类成分特征
(1.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甘肃 平凉 744000;2.西北师范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3.兰州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生物多样性在生产力发展和生态系统协调等方面起重要支撑作用,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影响力巨大,因此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和评价成为一项重要举措[1-2]。鸟类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鸟类在陆空领域都有分布,种类多,是生物多样性监测的重要指示类群,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指示生态环境的变化[3-4]。在自然
甘肃林业科技 2021年3期2021-12-23
- 崆峒山风景名胜区古树名木调查及保护对策
陶剑峰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甘肃平凉 744000古树名木具有生态、经济、景观、文化、历史、科研、开发、旅游八大价值[1,2]。调查崆峒山古树名木资源的数量、树种、地理位置、生长状况、生存环境和保护现状,为崆峒山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该文通过对崆峒山风景名胜区古树名木的调查情况,分析了其种类和数量、权属和生长势、树龄结构、生长现状及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为进一步推动崆峒山古树名木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1 调查区概
热带林业 2021年3期2021-11-01
- 崆峒山秋色天下秀
崆峒武术创始于崆峒山,是道教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实,崆峒山本身就是道教名山,相传是古代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处。笔者最近采风有幸走进这座“中国道教第一名山”。美丽的山峦、满山的红叶、翻腾的云海……宛若人间仙境,令人流连忘返。黄帝问道崆峒亦作“空同”“空桐”,崆峒山又名“笄头山”“鸡头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千米处,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为六盘山东南小关山的一条支脉。《尔雅》中称:“北戴斗极为崆峒。”平凉崆峒山正位于北斗星的下方,即为所指。《汲冢周书》记
百科知识 2021年20期2021-10-30
- 崆峒山景区形象与短视频传播路径创新
新渠道。本文以崆峒山景区为例,具体分析其景区传播的特征和问题,并结合短视频的优势特点,给出合理化的建议。关键词: 崆峒山;短视频;景区传播中图分类号: G206 .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8122(2021)09-0027-04崆峒山坐落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自古就有 “ 中华道教第一山 ” 的美誉。崆峒山主峰海拔 2 123 米,垂直高度为667 . 5米,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总面积83 . 6平
今传媒 2021年9期2021-09-23
- 崆峒山古建筑群保护初探
30)0 引言崆峒山地区是道教文化史上一个著名的思想发源地,为道家创源之始。自汉代道教诞生以来,在陇东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崆峒山为中心,沿陇山、泾水一线的道教文化区,彰显出独特的地域道教文化传统。崆峒山之名,在《尚书·禹贡》《尔雅》《世本》《庄子》《史记》等古籍中作“空同”或“空桐”;在《淮南子》《汉书》《水经注》等史地著作中则称之为“笄头”“鸡头”或称之“牵屯”“薄落”;唐代以后的史地书籍多作“崆峒”。其名称由来,一说与“空桐氏”部落有关,一说认为与山上洞
山西建筑 2021年16期2021-08-07
- 崆峒山区域新构造运动研究进展*
者关注[6]。崆峒山位于六盘山东麓,是我国发现古老地层(三叠系)中发育最好的一处丹霞地貌,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极高的观赏价值[7]。该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与鄂尔多斯地块的过渡区域。区内夷平面、剥蚀面及河流阶地等层状地貌在空间上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反映了新构造运动的阶段性、间歇性和复杂性。为了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前人从地质地貌学[8-9]、古土壤学[10]、热释光年代学[11-13]及电子自旋共振年代学[9]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
甘肃科技 2021年6期2021-04-11
- 基于SWOT分析的甘肃平凉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开发、保护研究
题。因此本文以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通过现有资料对崆峒山丹霞地貌的旅游价值、科学价值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SWOT态势分析,使崆峒山丹霞地貌地质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更具有科学指导意义。1 公园概况甘肃平凉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自批准建立起,至今已有16年,其独特的丹霞地貌景观,融合悠久的历史文化,使得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成为深受游客喜爱的旅游目的地(刘茂森和杨能楹,1992)。丹霞地貌作为该地质公园的成景地质资源,具有深刻的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保护、与
地质与勘探 2021年2期2021-04-09
- 崆峒山维管植物区系及多样性研究
护植物多样性。崆峒山位于北纬 35°33′,东经 105°31′,处于甘肃省东部,平凉市境内,规划总面积82.52 km2,实际面积12 km2左右,海拔1500~2300 m。崆峒山是六盘山的东向支脉,自西向东形成平缓降落的坡度,南有泾河,北有胭脂河,崆峒山东部山麓有崆峒水库。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明显。年平均气温为8.6℃,最热月是7、8月,平均气温为36℃;最冷月是1月,平均气温为-26.4℃。崆峒山年平均日照时长为2298 h,日照充足,全年霜期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1年2期2021-03-25
- 2016—2018年六盘山中部崆峒山区域夏季鸟类多样性研究
示物种[2]。崆峒山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中部的东侧,属于六盘山山脉山地地貌与黄土丘陵地貌。区域建有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以保护暖温带半干旱阔叶林为主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和重要的自然历史文化遗迹为宗旨。该保护区建于1982年,于2005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2001年记录鸟类174种(包括亚种)[5]11-98。前人已对该保护区土壤无脊椎动物[6]、蝶类[7]、爬行动物[8]和两栖动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0年11期2020-11-25
- 崆峒山诗歌及其旅游价值开发研究
摘要:古代崆峒山诗歌创作内容丰富、数量众多,其中不乏著名诗人,这些妙篇华章是崆峒山旅游开发的重要宝藏。崆峒山旅游开发要以诗歌为平台,强化诗意崆峒山旅游形象,打造崆峒山诗意旅游产品,创新崆峒山诗意旅游服务,提升景区知名度和吸引力。关键词:崆峒山;古代诗歌;旅游价值开发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2-0062-03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面积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5米,层
西部学刊 2020年2期2020-04-22
- 崆峒山色天下
秀海滨崆峒山秋季美景如画。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崆峒山风景区面积达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3米,景区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誉。笔者最近采风有幸走进这座山,美丽的山峦,满山的红叶,云海翻腾等景象,犹如身临人间仙境,让人流连忘返。中国道教名山崆峒山,以其峰林耸峙,危崖突兀,幽壑纵横,涵洞遍布,怪石嶙峋,蓊岭郁葱,既有北国之雄
新青年 2020年12期2020-03-22
- 卜辞里的崆峒山
骨文字分别记录崆峒山古戎族和古天文学的生成过程。运用易卦识读法可识读了两篇卜辞,同为珍贵的史卷,是研究史前西北古戎部落的文字文献。关键词:商卜辞;崆峒山;北斗星;史前史研究1、安化佛占卜产生了卦文,卜辞是图文,这块卜辞骨块完整,借助有形可见的卦象可识读了这篇卦辞,全文记录崆峒山。识读方法是易学法。易学识读法是借用卦像识读卦文的核心语意,在文字的引导下寻找卜辞描画的真实事物,这种以像识义的方法即易学识读法。古人以卜骨上生成的图像刻写卜辞,甲骨文是面对了特定的
大东方 2020年1期2020-03-17
- 基于RMP理论的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以崆峒山为例
出比大幅提高。崆峒山作为传统道教发源地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但资源存在与转化为旅游资源之间还有一段距离。笔者在崆峒山先后进行多次调研,在与其他相似景区对比之后,从游客角度和市场需要对崆峒山养生旅游发展有些见解,故作此文。1999年,吴必虎按照自己多年来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实践,在原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旅游产品为中心,分析资源和市场框架的崭新理论,即RMP分析理论,本文以此作为分析工具。一、养生旅游在我国,“养生”这一概念渊源颇深,最早由庄
江苏商论 2020年2期2020-03-09
- 太统—崆峒山保护区蔷薇属植物调查
斌(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 平凉 744000)蔷薇属植物具有很好的抗性和观赏特性,是干旱区域生态修复的重要资源物种[1],能够满足区域绿化的要求,并可以用作月季抗性育种的原始种质材料。世界蔷薇属植物约有200 种,中国原产82 种,约占总数的41%,是野生蔷薇主要分布区之一[2],西北又是其中重要的原产区。甘肃省蔷薇属植物32 种,其中野生28 种,人工栽培4种[3]。太统—崆峒山植物资源丰富,是华北,东北、华中、蒙古、中国—喜马拉
甘肃林业科技 2020年3期2020-03-07
- 西部中小城市文化旅游景区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
——以崆峒山大景区为例
展的有效路径。崆峒山作为西部中小城市5A级文化旅游景区的典型,被誉为“西来第一山”“道家第一山”。然而学术界关注更多的是崆峒山大景区旅游产品的开发(1)如朱雪颖:《论崆峒养生文化在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陇东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马先:《甘肃省崆峒山大景区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旅游纵览》2017年第4期);贾艳琴:《崆峒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甘肃科技》2007年第7期)),却极少有人论及崆峒山大景区管理模式的优化。鉴于此,笔
陇东学院学报 2020年4期2020-03-02
- 王金涛诗两首
成子白云缭绕的崆峒山梦里若隐若现雕梁画栋的宫阙挽不住修道的信念旷野,剽悍的风激起心中的波澜雾霭中悠悠古道伸向远方晨光冲破迷雾孤鸿背负着彩霞的梦幻,穿越荒原心中起伏的憧憬化荆棘为满山的杜鹃心里闪现道的光芒升腾起炽烈的宏愿崆峒山上的古洞霞光万道朵朵祥云下,飛来一只仙鹤落在心灵之岸传递智慧的光环道在人心心灵无限宽广乘龙飞去的时刻鼎湖泛起粼粼的波光老子其人鹿邑老子的家乡宇宙里一粒尘埃一位圣人的思想在人们的精神世界无限拓展鸟瞰浩瀚的宇宙时光的隧道穿行一只闪光的蝶影飞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期2020-03-02
- 唐人笔下的崆峒山
——浅析唐诗中的“崆峒”意象
刘 薇崆峒山既有北国的雄壮,又兼南国的秀美,被称为“西镇奇观”,以“五岳推为伯”“势压玉关雄”的气势吸引着历代人们登临揽胜,传说黄帝、秦始皇、汉武帝都曾登临过崆峒,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也曾“尝西登崆峒”。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杜甫、孟郊、刘禹锡的笔下都曾有关于崆峒的佳作留世,这些诗作传达了诗人对崆峒雄秀风光的赞美、对美好传说的神往,引发了人们悠悠思古之情,成为崆峒文化的诗意存在。这些诗歌是崆峒山诗歌的萌芽,从初唐到盛唐,再到中唐,几位大诗人不约而同以他们的生花
文化学刊 2020年12期2020-01-02
- 甘肃太统—崆峒山保护区首次发现白琵鹭
甘肃太统—崆峒山保護局专业技术人员日前在开展湿地鸟类监测的过程中,首次监测到3只白琵鹭栖息在保护区内河滩的沼泽地上。经查阅有关专业资料,白琵鹭是大型涉禽,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喜欢栖息于沼泽地、河滩、苇塘等处,涉水啄食小型动物,有时也食水生植物。白琵鹭在中国北方繁殖的种群均为夏候鸟。春季于4月初—4月末从南方越冬地迁到北方繁殖地,秋季于9月末—10月末南迁。白琵鹭在保护区驻足,说明近年来太统—崆峒山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生态环境良好。
浙江林业 2019年6期2019-08-27
- 魅力崆峒
家乡四季如画的崆峒山。阳春三月,雄伟的崆峒山变得苍绿了。近处的山坡上,小草悄悄钻出地面,它们嫩嫩的、绿油油的、肥厚的小叶儿像刚睡醒的胖娃娃,这一片,那一簇,给陡峭的山坡点缀上了新意。远处,柳树垂下柔软如线的枝条,在春风的吹动下,轻轻摇摆,就像翩翩起舞的绿衣仙子。在这苍翠的崆峒山之中,桃花开满了枝头。地上有好多野花竞相开放,蜜蜂在花海里面忙着采花蜜,蝴蝶在上面翩翩起舞,后山一片勃勃生机,热闹极了!“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因为“熏风自西来,崆峒生微凉。我自
学生天地 2018年11期2018-11-28
- 西来第一山
宋晓明从崆峒山回来一年多了。这么长时间后,才想要写一点东西出来。现在越来越是这样,一件事情发生许久之后才偶然想起来去写一写。时间久了,有一些记忆模糊了,一些情景淡忘了,因为它们本来就没有打动我,没有给我留下太多印象。相比,有的情节却不仅无法模糊、遗忘,反而是越发清晰深刻起来。它们是终归要被记住的。在人短短的一生中,对于我们,它们才是为数不多重要的事物之一。譬如上次西部之行,那阳光、河水在记忆的深处刻下深深的印痕,时间久了,更令人泛起回味。那是自然的清新,让
火花 2018年2期2018-11-21
- 魅力崆峒
家乡四季如画的崆峒山。阳春三月,雄伟的崆峒山变得苍绿了。近处的山坡上,小草悄悄钻出地面,它们嫩嫩的、绿油油的、肥厚的小叶儿像刚睡醒的胖娃娃,这一片,那一簇,给陡峭的山坡点缀上了新意。远处,柳树垂下柔软如线的枝条,在春风的吹动下,轻轻摇摆,就像翩翩起舞的绿衣仙子。在这苍翠的崆峒山之中,桃花开满了枝头。地上有好多野花竞相开放,蜜蜂在花海里面忙着采花蜜,蝴蝶在上面翩翩起舞,后山一片勃勃生机,热闹极了!“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因为“熏风自西来,崆峒生微凉。我自
学生天地·小学中高年级 2018年4期2018-06-04
- 崆峒山道教文化旅游景区发展研究
管理区域。二、崆峒山景区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特征(一)道源圣地崆峒山崆峒山是道教文化发源地之一,历来被称为道源圣地。《史记·五帝本纪》中明确记载记载:(黄帝)“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自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开始,至周秦汉唐,经过历史的不断推进,崆峒山依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结构,道文化在这片土地上得到了充分的演绎和发展。(二)无可媲美的文化资源平凉不但是古人走向文明的摇篮,也在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中占据一席之地。如其是西王母长寿文化发祥地,伏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8年3期2018-04-10
- 论崆峒山道教文化对当代平凉地区旅游发展的影响
10000)论崆峒山道教文化对当代平凉地区旅游发展的影响杨永强(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产业地位的提升对旅游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文化资源则是一个地区旅游发展的重头戏,有着“天下道教第一山”之称的崆峒山有着非常丰富的道教文化底蕴。了解崆峒山道教历史文化,理顺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关系,进而分析崆峒山道教文化对平凉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道教文化;崆峒山;
小品文选刊 2017年20期2017-11-25
- 山河岁月:崆峒诗篇
马路明崆峒山远眺这颗巨大的星球不全是光滑的它坑坑洼洼,它粗糙,它会划破摸它的手假如——有这样的一只手这颗巨大的星球也不全是坚硬的它的有些地方,颇为柔软这颗巨大的星球也不全是温暖的它的有些地方,异常的寒冷它也不是一种色彩,不是一种质地它也不总是好脾气的它绝不比一条盘成一团的蛇脾气好多少。这颗巨大的星球适合耕种、生育,适合赞美,适合哭泣总之它适合活着也适合死去山在山之外,花在花之中鸟在鸟之外,天在人之上我倦了的目光,归来分别栖息于一只午休蝴蝶的两片嫩翅崆峒林间
飞天 2017年9期2017-09-23
- 道武圣地,“智”动崆峒山
圣地,“智”动崆峒山文|刘武道 李 龙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山风景名胜区面积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米,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云朵缭绕着崆峒山,景象宛若海市蜃楼 图/陈明崆峒山位于中国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系六盘山支脉,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之美誉。又因黄帝到此向广成子问道,也被称为“道源圣地”。1994年,因自然景观奇特秀丽且深得道教文化精髓,经国务院审定,崆峒山成为了国家重点风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7年9期2017-09-20
- 甘肃省崆峒山大景区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马先为了巩固崆峒山道家名山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突出道家养生这一崆峒特色养生文化,崆峒山养生旅游产品既要创新,又要紧依崆峒道家文化脉络,立足于崆峒山旅游“中华崆峒养生地”的养生主题形象宣传口号,突出道教养生文化,结合崆峒山景区的养生旅游资源,开发出崆峒生态避暑养生、运动养生、美食养生、温泉养生、民俗养生等具有道教养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项目。崆峒山道家养生以广成子“天人合一”的传统养生理念为出发点,包含了崆峒禅修、道家养生功、道家中医学、崆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4期2017-05-24
- 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特征①
3 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平凉 744000)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特征①马 雄1,马正学2*,张亚莉3,鲍双玲3,吴利华3,马建军3(1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甘肃合作 747000;2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 730070;3 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平凉 744000)土壤动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湿地营养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2013年10月至
土壤 2017年1期2017-04-24
- 崆峒之景与诗人之心
诗人赵时春吟咏崆峒山的诗歌,从不同角度描摹了崆峒山的雄险、秀丽和灵异,并寄寓了诗人面对人生低潮和仕途坎壈时的不屈、失意和无奈之情,诗风率真豪迈,有《诗经·秦风》之遗韵。关键词: 崆峒山 赵时春 明代诗歌赵时春(1508—1567),字景仁,号浚谷,平凉(今甘肃平凉市)人。嘉靖五年(1526),18岁的赵时春考了会试第一名、殿试二甲第三名,荣登进士第。天资聪颖的他早年即以诗文名世,是当时的“嘉靖八才子”之一。同时,赵时春喜欢谈兵,“幼与群儿嬉,辄列旂帜,部勒
文教资料 2017年1期2017-04-22
- 太统—崆峒山辽东栎培育要点研究
静(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 平凉 744000)太统—崆峒山辽东栎培育要点研究李 静(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 平凉 744000)辽东栎是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的最主要树种之一,具有优异的环境适应性和耐旱、耐寒、防风特性,因此在我国北方地区多省市都有种植。笔者亲自参与辽东栎培育工作,并对培育要点进行了梳理,包括种子的选择、出苗注意事项、移栽造林技术等。辽东栎是具有诸多实用价值的经济型树木,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
种子科技 2017年10期2017-01-13
- 崆峒山秋色天下秀
文 沈安娜崆峒山秋色天下秀文 沈安娜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崆峒山风景区面积达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3米,景区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崆峒山秋季美景如画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崆峒山风景区面积达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3米,景区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崆
青春期健康 2016年20期2016-11-29
- 崆峒山佛道儒三教共存共尊现象分析
甘肃省平凉市的崆峒山地区存在着佛、道、儒三教共存共尊现象。通过分析崆峒山地区的建筑特色、民众心理及佛道儒三教共存共尊的文化内涵,认为这一文化现象具有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 关键词:崆峒山 佛道儒 三教合一 中国两千年的思想史,是一部佛、道、儒三教鼎立、互为融合的历史,“三教合一”这一现象自秦汉出现一直到清末,时间长达1800年左右,影响波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境内的崆峒山,也有佛教、道教与儒教文化现象共存于此。 一.崆峒山佛儒道三教共存共
文学教育 2016年1期2016-09-10
- 论崆峒道源文化中的养生哲学
要:本文试从崆峒山道源文化中,梳理黄帝问道的养生理论,解析其中蕴含的养生理念,以及对人们保健养生、修身养性和回归自然的启迪作用。关键词:养生; 道源文化; 黄帝问道; 崆峒山地处甘肃省平凉市的崆峒山,被尊为道源圣地,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相传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经登临崆峒山,向广成子求教治国之道和修身之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养生理念,对中华养生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一、崆峒道源文化的史实记载崆峒,又名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2期2016-05-12
- 崆峒文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
部落的总概念。崆峒山最早载于中国第一部辞书《尔雅》中,形入《山海西经》,《庄子》《穆天子传》《史记》《汉书》《水经注》《淮南子》《魏书》《通典》《五经正义》《括地志》等古籍中有过“空同”、“鈃山”、“空桐”、“鸡头山”、“笄头山”、“薄落山”、“牵屯山”等异名,定名“崆峒山”,始于唐代。在数千年文化衍进、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崆峒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概括起来讲,崆峒文化有以下八个主要特征:一、崆峒文化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崆峒文化的地域性,主
华夏文化 2016年3期2016-02-03
- 华夏祖居地方位考辨
与当今甘肃省境崆峒山和陇山的原名有关。(一)崆峒山的原名今甘肃省平凉市境内的崆峒山因华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问道广成子于此,故成为中国名山,享誉全国由来已久,然而“崆峒山”却不是这座山的原名。据清张伯魁纂修的《崆峒山志》①和其他资料记载分析,崆峒山的原名因这座山悬崖峭壁上存在众多天然石洞而得。其一,广成洞。5000年前,道家始祖广成子在崆峒山修炼时,曾住在山上东台别峰之阴一个天然石洞里,故后世将这个石洞称为“广成洞”。当年,轩辕黄帝曾去崆峒山“广成洞”向广成子
丝绸之路 2015年4期2015-11-05
- 崆峒山,西来第一山
文/尹巨龙崆峒山,西来第一山文/尹巨龙云中奇塔 摄影/徐振华①胡耀邦题崆峒山碑 摄影/段小靖道教名山崆峒山,坐落于甘肃省东部古城平凉以西约12公里的峰峦之中。平凉城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重镇,史称“西出长安第一城”。崆峒山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属六盘山支脉,西依兰州,东望西安,南邻宝鸡,北抵银川,自古被冠以“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之美誉。峰峦叠嶂,绝壁万仞,怪石突兀,林海浩瀚,山石花木奇险灵秀,道观建筑古朴精巧。这里先后修建过八台九宫
中国西部 2015年26期2015-03-20
- 崆峒“玄鹤”为黑鹳考
001)在有关崆峒山的各种传说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轩辕黄帝向广成子问道的故事,其次就要数玄鹤的传说了。笔者幼时即听长辈云:崆峒山东台的绝壁上有一玄鹤洞,深不见底,一直通到陕西陇县的龙门洞;还有人说它一直通到四川峨眉山,时有玄鹤出没其中。可见,玄鹤在民间颇有神秘色彩。有关崆峒“玄鹤”的记述,古已有之。其著名者有三:1.明代万历年间,时任郎中的吴同春《游崆峒山记》一文曰:……已回,至问道宫。共念兹行可谓无恨,独未见玄鹤,去意怅然若失。洞在东崖,路旁可睨。共仰视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6期2015-02-13
- 崆峒山灌木种质资源调查及群落演替过程
21,兰州)崆峒山灌木种质资源调查及群落演替过程李珍存1, 张峰2†(1.甘肃省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局,730020,兰州; 2.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730021,兰州)摘要:崆峒山区内植物种类较多,植被类型复杂,有种子植物90科356属702种,其中野生类有88科343属662种,是一所难得的自然物种基因库。在近十几年内其植被得到迅速恢复,至2011年森林覆盖率由1996年的37.4%增长到45.8%,灌木林地由1996年的3 216 hm2增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5年6期2015-02-02
- 赏崆峒山楹联
家人驾车西行游崆峒山,既饱眼福,又长见识,身心愉悦,悠哉乐哉。这崆峒山,乃著名的道教圣地,山高林密路险,峰峦叠嶂谷幽,楼台亭阁和庙宇林立,名人遗迹和传说典故多多,大到一架山一座峰一道岭,小到一处洞、一块石,一棵老树,一株小草,都蕴涵着故事和灵气。中台、东台、西台、南台、北台、灵龟台、八仙台,台台有景; 翠屏峰、雷声峰、老君峰、香炉峰、蜡烛峰、垂珠峰,峰峰别致;广成洞、归云洞、二仙洞、金银洞、藏书洞、玄鹤洞、阎王洞,洞洞藏奇; 琉璃泉、黄龙泉、玛瑙泉、洗眼泉
对联 2014年21期2014-11-14
-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崆峒山组砾岩中的碎屑锆石LA-ICP-MS U-Pb定年及其构造意义
要:甘肃省平凉崆峒山地区是崆峒山组地层命名所在地,该套地层主要由大套红色砾岩层组成,通常称为崆峒山组砾岩。长期以来,对崆峒山组砾岩的成因、形成时代和物源存在争议。本文选取崆峒山组砾岩层中的3块砾石为研究对象,运用LA-ICP-MS方法对砾石样品中的碎屑锆石进行了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崆峒山组砾岩碎屑锆石年龄谱可分为380~479Ma、561~1198Ma、1285~1982Ma、2319~2612Ma和2714~2764Ma共5个年龄区间。依据崆峒山组砾岩
地质论评 2014年3期2014-09-10
- 浅析平凉崆峒武术中的和合文化思想
武术文化是在以崆峒山为中心的平凉地区内产生的一种地域文化,它是在平凉地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产物,是平凉地域内几千年来的物质精神文明的结晶。平凉在历史上长期处于中原与西域的交界地带,它西控陇干,东扼秦川,屏潘中原,连接边塞,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位十分重要,为兵家必争之要地,商贸文化交流的纽带。平凉崆峒武术以崆峒山为的发源地,以崆峒氏族在氏族部落战争中所掌握的攻防格斗之法和格斗技巧为外壳,以广成子的阴阳有藏观为其合理内核,以和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4年2期2014-08-15
- 甘肃崆峒山种子植物区系优势科和表征科的分析
晓菊【摘 要】崆峒山种子植物区系的表征科是桦木科、麻黄科、胡颓子科、忍冬科、罂粟科、榆科、金粟兰科、虎耳草科等。该植物区系的优势科是麻黄科、唇形科、杨柳科、桦木科、凤仙花科、槭树科、清风藤科、车前科等。不论是优势科还是表征科,大多是主产于温带的科。【关键词】崆峒山;种子植物区系;表征科;优势科崆峒山是耸立在陇东黄土高原西部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该区既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又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人文景观。该区以暖温带半湿润区落叶阔叶林为主,物种资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3年6期2013-08-22
- 词二首
古之仙人也,居崆峒山之上,石室之中。②《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为求治国安邦之道,曾『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空峒,登鸡头』。《庄子·在宥》:『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崆峒山,故往见之。』③《史记·秦本纪》:『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崆峒山古亦称鸡头山。④《汉书·武帝纪》:元鼎『五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遂逾陇,登空同,西临祖厉河而还』。自此汉武帝在位曾六次亲巡北地,到达平凉崆峒。⑤宋神宗熙宁元年蔡挺知渭
飞天 2013年5期2013-06-03
- 崆峒山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植物资源调查
730070崆峒山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植物资源调查武喜红1陈 宏21.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药系中药教研室,甘肃 平凉 744000;2.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刘家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0目的:初步摸清崆峒山虎耳草科药用植物资源的状况。方法:查阅文献、标本鉴定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结果:初步整理出崆峒山虎耳草科植物有7属12种,其中5种药用。结论:有助于崆峒山虎耳草科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深入研究。崆峒山;虎耳草科;植物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3期2013-01-24
- 崆峒山忍冬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源概况1.1 崆峒山简介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景区面积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米,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自古就有“中华道教第一山”和“西镇奇观”之美誉。崆峒山林深似海,草茂花繁,松柏苍翠,药材遍山。已知的植物有1000余种。其中蕨类植物21科18属30种,裸子植物6科9属15种,被子植物97科397属703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10期2012-04-18
- 在崆峒山,想起虞姬
[韩玉光]在崆峒山,想起虞姬[韩玉光]青史太浅,尘世太深一直以来,我们都不得要领今年春天,我在安徽看见你墓前的白桃花一朵紧挨着另一朵,虞姬两千多年了,它们依然美不过你想想,我们当初若渡过乌江掘楚国之土种花,栽稻汲楚国之水煮茶、酿酒,我宁愿不再举鼎、拔山,不再努力做一个霸王,我们像乌江里的两滴水逃进深山密林,今天我独自登上甘肃的崆峒山虞姬,我看见一朵云破空而来,我知道那不是广成子不是李耳,是你的心在重阳节的最高处跳动着,因为爱两千多年了,太阳没有远过东、西江
文苑 2011年3期2011-01-12
- 崆峒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744000)崆峒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研究童红梅(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平凉 744000)崆峒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药用植物1 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概况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平凉市西南部,约在北纬35°33′,东经106°31′,属六盘山山系,总面积约182.52 km2。地形以丘陵为主,海拔高度为2123.5m,河谷纵横,属暖温带半湿润区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均气温6.5℃,年均降水量700mm左右,平均相对湿度67%,平均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13期2010-09-23
- 崆峒山遇“仙”记
道教第一山”的崆峒山。崆峒山因仙而名,只有身临崆峒,你才会真正体会人间仙境般的感觉。空空洞洞的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当你的足迹一旦踏入西地,便有了这样的感受,这里苍茫连绵的山脉和高原,让人的心胸一下子开阔了起来,同时也少不了些许的悲凉之情。崆峒山集合了西凉之地所有的景色和情感,他是孤独的,虽然是秀峰奇山,却因为身在黄土高原,名头甚至不如排在他后的道教名山青城山响亮,但也正是如此,让崆峒山多了一份神秘,更加有了道教文化空空洞洞的精髓。而崆峒山之名,也就是这
现代妇女 2009年10期2009-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