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甘肃平凉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开发、保护研究

2021-04-09 00:50赵晓丽马铭嘉赵晓迪
地质与勘探 2021年2期
关键词:丹霞地貌景区旅游

赵晓丽,张 兵,马铭嘉,赵晓迪

(1.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 650093;2.平凉市建筑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平凉 744000)

0 引言

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建立地质公园网络计划以来,地质公园在世界各地纷纷落脚,中国国家地质公园数量截至2019年10月已增至219处,其中世界地质公园有39处,位居世界第一,地质公园每年接待游客达5亿人次。国家地质公园已经是我国最大的科普旅游教育基地,但是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本文以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通过现有资料对崆峒山丹霞地貌的旅游价值、科学价值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SWOT态势分析,使崆峒山丹霞地貌地质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更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1 公园概况

甘肃平凉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自批准建立起,至今已有16年,其独特的丹霞地貌景观,融合悠久的历史文化,使得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成为深受游客喜爱的旅游目的地(刘茂森和杨能楹,1992)。丹霞地貌作为该地质公园的成景地质资源,具有深刻的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保护、与研究价值(齐德利等,2005)。规划建设总面积约83.6 km2,据2013年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报告显示,其内的地质遗迹景点共有58处,后又有李骏(2017)实地考察确认这一数据应再增加96处遗迹点,在统计的154处地质遗迹中,丹霞地貌景点95处,地质构造、地层剖面类遗迹景点有6处,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地质灾害遗迹景点有13处。崆峒山地质公园还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也是新兴的地质旅游胜地。该国家地质公园的存在,有效地保护了崆峒山丹霞地貌地质遗迹,使之成为平凉丹霞地貌研究的科学场所,也是实现崆峒山丹霞地貌地质资源充分利用的有效途径。

丹霞地貌是特定地质时代的近水平产状红色沉积地层(彭华,2000),在内外动力作用下形成的带有差异自然景观和地质科研价值的特殊地貌类(彭华和吴志才,2003),是以赤壁陡崖坡为特征的红色陆相碎屑岩构成的地貌类型(齐德利,2005;赵汀等,2014;马军,2016),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和科学普及意义。

甘肃平凉崆峒山丹霞地貌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康立权(2009)在崆峒山的考察,肯定了崆峒山是当时已知地层最老的丹霞地貌,自此关于崆峒山丹霞地貌的研究越来越系统,概念也越来越清晰。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平凉崆峒山的旅游开发渐渐丰富起来,但是大多集中于人文宗教、历史故事、民俗民风、自然观光等方面。从地学旅游的角度来看,这种旅游开发显得千篇一律,模式雷同,有待通过挖掘其地质科学内涵提高其旅游层次。作为中国丹霞地貌的代表性区域之一,平凉崆峒山丹霞地貌具有独特的地貌特征和资源环境特点,对其深入系统的研究,以科学理论为依据进行旅游开发,使平凉崆峒山地质资源与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保护、开发、利用,同时能够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结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将会积极促进平凉甚至甘肃旅游业的发展和游客科学价值的培育。因此有必要认清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的SWOT态势,以利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为加快促进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在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实践提供思路。

2 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优势、劣势、机遇、威胁态势分析法(也称TWOS分析法、道斯矩阵),即对研究对象各态势间的相互联系进行客观分析诊断,从而寻找一种相对合理的发展策略(李卫朋等,2010)。这种分析方法多用于企业战略规划或者产品开发营销方面(王莉等,2018;张亮等,2020)。本文针对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开展SWOT分析,从国家地质公园内在要求出发,希望能够客观地进一步明确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发展方向。

2.1 优势分析(Strengths)

(1)奇、特、险旅游地质资源丰富

甘肃平凉崆峒山是发育在半湿润地区的典型丹霞地貌,其地层由下白垩统三桥组与上三叠统延长群构成。拥有三级夷平面的崆峒山,从最高夷平面上向下俯瞰,阶梯递降,悬崖峭壁层次分明,具有典型的“顶平、身陡、麓缓”丹霞地貌特征,极具观赏性(王有元和王廷印,2004;黄进,2004;郭福生等,2020)。被风化剥蚀的陡崖孤峰矗立,颇有千峰竞秀、万壑争荣之姿;还有一些地貌年龄达老年期的孤峰、独石,如二郎石、大象山等游览区内景观,远看险、奇,近看危、妙,成为独具观赏价值的危岩景观;再如崆峒山因断裂破碎带而形成的一线天,其断层破碎带宽约3 m,沿破碎带因流水侵蚀、风化剥蚀而形成的陡峭的一线天地貌,仰视令人生畏,俯视胆战心惊,十分险要。

(2)儒、释、道文化背景独特

砂岩地貌往往和当地的文化遗产密切相关,有些甚至具有全球意义(欧阳杰等,2011)。丹霞地貌区不仅是地貌景观旅游胜地,还是人类文化遗产的栖息地,我国的丹霞地貌区往往赋存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历史宗教色彩浓厚。

崆峒山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美丽绝伦的风景而被誉为“西来第一山”,自古便有皇帝问道广成子、道教发源地等传说,古籍中亦多有记载,如《山海经》、《史记》、《淮南子》等。自秦始皇时代,崆峒山所处的陇山一带就已经成为了东部汉民族与西部各游牧民族的分界线,所以后世文学作品里常常把崆峒山附近称为“西极”。崆峒山因为气候原因,易形成云海等自然现象,被古代人民以为吉兆,供奉神仙,所以崆峒山迄今有道教,佛教两大教派在此地发扬,形成释、道并存的独特的文化背景(潘延川,1999;张姣姣,2016)。

崆峒山除了有丹霞地貌景观的艺术资源,还有众多古老的建筑群,不仅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更是研究崆峒山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这些古建筑不仅有艺术美感,还有匠人们依势造物的巧思,更夹杂有儒、释、道文化的深刻内涵,是研究元、明时代建筑艺术的瑰宝。其中道教宫观庙宇等古建筑的彩绘被大量保存下来,还有凌空建造在悬崖峭壁上的建筑,巧妙地运用力学关系,随着山脊的起伏变化,错落有致的镶嵌在崆峒山丹霞地貌的山体上;而佛教建筑亦是历史悠久,建筑造型优美大气、飞檐斗拱,华丽非常,其中塔院保存的宋代八角七级楼阁式空心砖塔,内供奉有八十八尊玉佛,还有其他唐代砖雕、宋代石经幢等文物。

(2)地理位置优越

崆峒山位于甘肃平凉城西12 km处,位于六盘山东边,秦川西极,关山北部,萧关南部,南北环抱的泾河与胭脂河交汇于望驾山前,海拔高度在1500~2234 m之间,垂直高度为667.5 m,总体规划面积为83.6 km2,是古代丝绸之路西出关中的要道,具有重要的军事、历史文化意义。平凉地处西安、兰州两大客源地中间,分别相距315、318 km,驾车4小时可达,同时也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两条经济走廊上,区位优势优越(党冰等,2012)。

(4)适宜的生态环境

崆峒山地处六盘山东部与陇东黄土高原结合部位,由于森林覆盖率几乎达到全面积覆盖,使得原有的干旱气候被调节为半湿润气候,形成了崆峒山特有的小森林环境气候,崆峒山的年降水量630 mm,高于平凉市年降水量许多,这些气候因素有助于流水塑造崆峒山独特的丹霞地貌,也使得崆峒山成为了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地貌发育完整的地质旅游景点(郝慧梅和任志远,2009)。

2.2 劣势分析(Weaknesses)

(1)城市旅游资源整合不够

旅客承载力是指一个旅游目的地在不至于导致当地环境和来访游客旅游经历的质量出现不可接受的下降这一前提之下所能吸纳外来游客的最大能力(李庆龙,2004)。崆峒山每年的游客量虽然在增加,但是游客接待量远远低于旅游承载力(见表1),这表明旅游资源有一大部分是被闲置了,说明崆峒山的旅游资源还有很大的升值和开发利用空间。旅游资源的闲置浪费间接地表明投入资金未得到理想的回报,还需要有更多的资源开发和宣传。崆峒山的旅游资源旅客承载力和它的游客人数之间有很大的差距,要想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开发旅游资源,不能仅仅依靠这天然的山水。从表1中可以看出,从2006年至2011年崆峒山景区接待游客无阶段性变化,不论旺季淡季,崆峒山的游客总是当地人和周边地区游客居多,很少遇见人声鼎沸的盛况。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平凉旅游宣传并没有广而告之,前来旅游人次与崆峒山旅游建设投资不对称。但从2012年开始,旅游人次大幅上涨,旅游环境利用率也逐年增加,说明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但是对景区的资源利用还是有很多空置。

表1 风景区历年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承载力与旅游环境利用率(据卞长丽和杨晓华,2002;吕霞霞等,2014)

(2)崆峒山丹霞地貌景观影响力不足

平凉市的旅游地质资源较为分散,又因为没有高铁,需要自驾旅游的情况较多,游客通达性较差。崆峒山旅游植被覆盖率近乎百分之百,景区内道路不易修建,且人行走的森林中,视野不够开阔,一些独特地貌景观观赏不到,影响游客体验。

据齐德利等(2003)对崆峒山丹霞地貌的考察,认定崆峒山丹霞地貌的发育期应属于青年期-壮年期。正因为崆峒山丹霞地貌形成时期较早,伴随着崆峒山的半湿润性气候作用,导致崆峒山丹霞地貌外观特征不明显,难以像其他地方丹霞地貌一样吸引到游客游览。且崆峒山植被覆盖率近乎百分之百,将原始丹霞地质遗迹覆盖在丛林之下,难以望其真容,导致丹霞地貌旅游名片在崆峒山旅游发展中不能发挥其作用。

(3)地质公园保护力度不足

地质公园注重于地质遗迹的保护、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经济效益的发展,这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有研究认为地质公园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怪圈,即“发现地质遗迹景观-申报地质公园-旅游开发-短期经济利益-地质遗迹遭严重破坏-开发新的地质遗迹”(杨更,2009),其本质是这三者的关系没有掌握好尺度,没有把这三者有机联系起来,合理运用到社会生产实践中去。崆峒山地质公园存在着类似的问题,随着平凉旅游的快速发展,崆峒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地质遗迹的保护没有做到位。我们知道,丹霞地貌的岩体力学性质相对脆弱,垂直裂隙发育成熟,经过风化剥蚀、流水侵蚀形成的很多危岩景观稳定性较差,一旦发生超过其承载力的地球外动力作用,如地震、持续降水等,很容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不仅破坏地质公园的珍贵地质遗迹,还影响崆峒山景区旅游发展(谭之东等,2018)。

游览崆峒山景区大概需要6小时的时间,从崆峒山南门进入景区,沿旅游路线到最高顶香山景区,耗时耗能较大,游客在游玩途中需要经常休整,但在无建筑物的景区附近,很难找到设备齐全的服务场所或建筑,例如洗手间、休息区、餐饮地点等。

需要注意的是,崆峒山是宗教名山,不论道观庙宇,还是古寺罗刹都有人长期居住,如果发生火灾,丰富的植被、古旧的木质结构建筑都会因迅速燃起的大火难以得到及时的保护与抢救。因此一旦地质公园的保护措施不到位,将会带来巨大损失。

(4)科普旅游资源挖掘不够、线路较少

崆峒山主景区划分成七部分,包括后峡、五台-隍城、香山、弹筝峡、十万沟-太阴山、西山和太统山等,这七个主要景区以人文景观为主,缺乏对丹霞地貌典型地质景观、地质遗迹的科普介绍与旅游路线。沿途景观介绍单一,多以神话传说为主,缺乏地质相关的专业解说系统和人员配备。崆峒山香山景区有座地质博物馆,但是该博物馆只有电子解说,没有安排专业导游或地质行业从业人员解说,对于地质公园的科普性体现不足。

2.3 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1)旅游行业进入新时代

“互联网+”、“文化+”的旅游模式已经成为旅游发展的新需求与新态势,多产业、多功能协同建设旅游新时代。旅游业作为国家规划的重头戏,结合另一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文化产业,形成“文化+旅游”的融合模式,旅游行业的新时代已经是大趋势了。国家旅游局将2018年确定为“美丽中国-2018全域旅游年”,为推动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养生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地学旅游等愈加成为旅游开发新模式。2019年我国继续加大对旅游消费潜力的挖掘,对乡村旅游、休闲旅游的投资力度也进行了深入推进,2020年更是要刺激旅游消费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的巨大冲击,这对崆峒山旅游景区的在未来的旅游发展上带来机遇和挑战,尤其是疫情的影响,旅游业直面冲击,更是隐藏着疫情结束后的消费冲击。

(2)地学旅游的蓬勃发展

当今社会,旅游业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蓬勃发展,地质资源的旅游化,是顺应时代潮流的社会经济方式,衍生出的地学旅游是一门地质学、旅游学交叉的学科,也是地质资源运用的新理念。但是在地学旅游的开发过程中,我们要吸取曾经资源胡乱开发,疏于保护,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的历史教训,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构建崆峒山丹霞地貌科学性、生态型的地质旅游模型(王同文和田明中,2007)。同时也要注意矫枉过正,只注重崆峒山丹霞地貌的地学科考价值,不遵循旅游资源开发系统,导致资源闲置或者浪费。更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地质旅游发展,根据福柯的“话语即权利”理论,当人的话语对社会实践主体具有支配意志时,也就是游客对于旅游活动行为的支配权达到一定影响力的时候,旅游业的发展与进步也就应运而生,现如今正是这样的时代。

(3)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2019中国数字文旅发展报告》提出,“数字文旅”将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旅游业发展的动能导向。大数据背景下,信息的传播速度极为发达,作为地质公园,在保护特殊地质遗迹的同时,吸引游客前来旅游,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是地质公园的另一重意义。平凉崆峒山旅游管理者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的网络特点,宣传、科普独特的丹霞地貌地质景观,打响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名头。

线上服务已经深入人们生活方方面面,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已经不再是遥远的名词了,它们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崆峒山景区应该也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借助便携终端上网设备,提供线上信息共享等服务,为游客提供更简洁便捷迅速的服务,进而打造服务于崆峒山景区的“智慧旅游”。

2.4 威胁态势(Threats)

(1)地质公园保护与开发矛盾

目前崆峒山的旅游发展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生态自然景观旅游、地质科普旅游、宗教养生文化旅游。相比较而言,来崆峒山旅游的游客,其旅游目的大都以生态自然景观旅游为主,而地质科普旅游则不占太多比重。随着生态旅游概念的提出,以及崆峒山作为道教名山之一,拥有悠久的养生文化,崆峒山近年来的旅游发展逐渐趋向于养生健体、文化交流等方向,但是由于这方面的旅游产品开发不充分,宣传不到位,基础设施不够完备,使得崆峒山的宗教养生文化旅游与地质科普旅游仍旧处于劣势,得不到长足、充分的发展。崆峒山景区不仅仅是国家地质公园,也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更是兼有悠久的宗教、历史文化,因此在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陷入了保护与开发的矛盾中。在崆峒山丹霞地貌的基岩上不合理的建设严重破坏了崆峒山丹霞地貌地质资源、对于垂直节理发育地带的违规建设更是加速了丹霞地貌的破坏。

(2)旅游市场的更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旅游业也经历着历史性的转变,最具代表性的转变是我们的旅游业到了从高速旅游增长阶段转向为优质旅游发展阶段,这意味着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观光型胜地,渐渐地融入了高品位、高质量的旅游需求。因此,旅游景点不仅要有宜人的景色,还要有丰富的内容、吸睛的主题以及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来满足不断更新的旅游市场需求。受疫情的影响,旅游活动还未彻底复苏,旅游景区的客流量需要经济刺激,也需要景区相关部门的积极策划与宣传,吸引游客感受更加时新的旅游体验。

(3)地质公园的受众群体的多元化

地质公园作为保护珍贵地质遗迹、科普地学知识的主要场所,它面向的不仅仅是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群体,还有其他需求的游客,这些游客知识水平、游览需求参差不齐,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对于地质公园而言,如何满足不同层次人群体的旅游意愿,将地质公园的主题与内容普及给所有受众,使多元化的游客们都能有所得,有所享,这是地质公园面临的新挑战。例如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拥有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喀斯特地貌形态,而石林景区的旅游引导非常专业,景区的导游从业人员在从业之前会有专家进行地质专业知识培训,景区内的地质遗迹解说标志都是由著名专家编写,语言生动形象,兼具科学内涵,非常值得学习借鉴。

3 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开发保护建议

地学旅游作为我们国家提出并成功运用的旅游概念,发展至今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关于地学旅游的开发建设有了一系列完备的理论系统(陈安泽,2010),但是崆峒山地质公园成立时间较短,2004年成立,迄今不过十几载,旅游开发大部分停留在感性阶段,以自然景观旅游为主,人文宗教为辅,其地学科普方面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因此,加大崆峒山科学文化的宣传力度,以丹霞地貌为依托,宣传崆峒山地质公园的科学文化价值,尽可能多的设立景区特殊地质现象的地质界碑,提升游客的旅游品位,普及崆峒山丹霞地貌科学知识是符合地质公园设立宗旨的。

3.1 规范地质公园的建设

(1)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不同地质公园有不同的地质环境、地质遗迹类型,旅游资源的不同意味着地质公园的开发内容不同,因此每个地质公园都应该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包括园区内保护管理、建设管理、运营管理等。

(2)要有科学规范的开发管理条例。崆峒山地质公园的开发管理要紧密围绕保护、科普、旅游三大要素,三者之间要有科学规范相互制约,避免出现矫枉过正或者影响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情况发生(廖继武和周永章,2009)。

(3)做好科学解说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地质公园作为自然科普景区,除了保护地质遗迹等自然遗产,还起着寓教于乐,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加强游客对地质资源的科学理解作用。这要求地质公园的解说机构,要有数量足够,专业性较好的解说设备和人力资源。科学解说是地质公园吸引游客的特色和门面,旅客们对自然景观的感性认识来源于沿途的风景,当含有科学解说的石碑、解说牌或者其他电子设施对当地的地质景观形成原因、过程、科学价值进行详细解说时,这种认识便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层面,从而实现了地质公园的另一个作用。这要求崆峒山地质公园要有与时俱进的科学解说展示工具,例如现在流行的VR技术设备,或者广泛使用于各个博物馆的电子播放器、讲解仪等设备。同时导游的科学知识培训必不可少。旅游景区的很多噱头都是古代神话传说,历史典故,且不论真实与否,夸张而苍白的解说并不能真正引起游客们的兴趣,反而会有反作用。因此,崆峒山地质公园要加强对导游的科学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4)建立地质类专业学习基地。崆峒山地质公园面积广阔,地质资源丰富,地貌类型独特,对于研究白垩纪至今的地质构造活动有重要意义。如果能将这种地质资源用于附近高校科学考察的学习基地,也是对地质公园科学价值的充分利用。

3.2 健全旅游配套设施和景区服务业

(1)提高旅游设施软硬件水平。崆峒山是AAAAA级景区,景区内公共设施的配套和区内服务业务对于游客的满意度起很重要作用,多增设服务点和公共设施,例如电子讲解仪、临时医务室以及一些可以处理突发事件的服务点。在提升硬件配套的同时,提高景区服务人员的服务素养,整顿崆峒山旅游区服务人员的不当言行对与当地旅游发展也是一个推助。

景区内有部分道教建筑是建立在地基不稳、易塌陷的危险地带,游客游览时控制游客人数,并在景区危险地方增加警示牌和防护网,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2)增加旅游商品,开发地学旅游产品

作为地质公园,如何开发旅游商品是旅游开发的重要课题。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以丹霞地貌为成景基础,将崆峒山丹霞地貌作为科普教育基地,吸引游客的同时寓教于乐,使游客得到高层次的旅游体验。例如可以将公园内典型的丹霞地貌遗迹做成明信片或描绘在纪念物品上,使之既有纪念意义,又有科普教育意义。

3.3 应用现代技术、发展智慧旅游

除了网络媒体的传播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也要跟上时代发展。自人工智能逐渐成为大趋势的环境下,游客的旅游体验、景区的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和旅游营销都将依赖于智慧旅游的建设与发展。将崆峒山景区的各个地质遗迹点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例如将位置服务(LBS)加入到旅游信息中,使游客能准确知道地质公园内的旅游地质遗迹点的位置,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旅游路线规划;另外GIS的应用既可以做好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的监测、保护,同时也对旅游开发的空间规划提供了技术支持。5G时代的来临,作为国家地质公园、5A级景区,旅游开发也随之5G+一切,研学旅游、旅居环境的建设都离不开大数据的加持,5G的加入会让这一切变得更加有吸引力。

3.4 打造全域旅游新模式

2019年9月4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其中甘肃省敦煌市名列其中。因此崆峒山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结合现有示范区的成功经验,开创思维,打造属于自己的“崆峒旅游+”模式,注重生态文明旅游开发的同时,打造自身旅游品牌,开发既有自然景观的旅游,又有科考、生态、文化的高层次旅游。2020年,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更是要紧紧围绕生态自然观的当代内涵,因地制宜,探索出特色旅游发展模式,促进新型旅游业的升级与提质。

4 结论

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所处环境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文化历史背景,还有独特的地质景观和自然资源,这些都是发展旅游、进行科普游览的重要依据。但是同时也存在影响旅游输出,通过旅游带动经济的劣势因素,例如高铁的缺席和地质资源科学价值宣传不到位等。虽然距离两大省会城市只有310 km左右,没有高铁依然会影响崆峒山丹霞地貌的知名度与旅游推广。在优劣势的对比下,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在新时代旅游发展势头下既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机遇,运用好大数据、新科技,提高景区基础设施配备,提升旅游竞争软实力,背靠科学价值与自然资源,以人文历史为辅,打造全域旅游新模式,发展智慧旅游、科普旅游可以作为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未来的旅游思路。

猜你喜欢
丹霞地貌景区旅游
丹霞地貌——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下)
赵雪作品
美丽丹霞地貌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旅游
神奇的七彩丹霞地貌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