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养老

  • 宅基地退出:利益补偿分配与农村家庭养老
    出后衍生出的家庭养老问题,对于完善宅基地退出补偿制度意义重大。研究得出,宅基地退出后的利益分配模式主要可以分为户主所有式、成员平分式、基层组织辅助式三种类型;不同的利益补偿分配方式已经影响到了民家庭代际和谐和农村家庭养老问题。利益补偿分配模式对家庭养老的影响主要受到个体私利心驱动,加重了退出家庭代际关系紧张氛围、加剧了退出家庭养老问题。据此,从退出利益分配模式、退出家庭代际关系与完善退出家庭养老服务等方面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宅基地退出;利益补偿;分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33期2023-11-27

  • 农村计生家庭的养老现状、问题及对策
    状使农村计生家庭养老问题尤为凸显,其养老问题也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迫切社会问题,政府理应承担起主体责任,在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支付能力的基础上予以帮助,让农村老人老有所依。该文从政府视角出发,基于皖北地区农村发展现状和问题,探索政府推动家庭、政府、基层自治组织、养老机构等共同发力,解决农村计生家庭养老问题的具体举措。〔关键词〕计生家庭;家庭养老;机构养老随着我国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让老人老有所依成为当前国家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农村计生家庭面临着经

    辽宁经济 2023年5期2023-07-19

  • 日本新型互助养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型互助养老是家庭养老、政策福利养老、市场养老之外,以地缘关系为基础,以居民自愿参与为中心,以交换、互惠为推动力,进行自我管理、相互帮扶的社会支持活动,也是日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种探索与实践。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日本新型互助养老不仅满足了老人的多元化养老需求、提高了积极老龄化水平,同时还起到了缓解家庭、政府养老压力的作用。日本新型互助养老模式对于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日本;人口老龄化;家庭养老;互助养老中图分类号:C913.7文

    日本问题研究 2023年1期2023-06-14

  • 老龄化背景下“时间银行”制度区域统筹发展路径研究
    :时间银行;家庭养老;区域统筹DOI:10.3969/j.issn.1674-7739.2023.02.007一、引言所谓“时间银行”(Time Bank),又称“时间储蓄”,是指志愿者将志愿服务时间存入时间账户,在将来其需要时可以支取他人服务时间的一种机制。[1]目前世界范围内已有至少1000家时间银行,[2]日本、美国、英国、比利时等国均有较为成功的经验。时间银行是志愿服务与互助养老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是人口老龄化新常态背景下缓解家庭及社会养老压力的有效

    上海城市管理 2023年2期2023-06-06

  • 代际差异视角下农村家庭养老风险研究
    查,归纳农村家庭养老所面临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以代际差异视角为基础,将造成家庭养老风险的影响因素总结为以下三个层面:被照顾者、照顾者以及社会支持网络。针对这些问题,从亲子两代出发,在经济层面、观念层面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关键词:代际差异;农村;家庭养老;养老风险;应对措施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18-0012-04据统计,截至2019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18期2022-07-15

  • 对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实践探索和对策建议
    化趋势加剧,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削弱,养老问题日益凸显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与机构养老相比,社区养老投入成本低,经济和社会效益更高;与传统的家庭养老相比,社区养老可以提供更为专业、高效的养老服务。因此,社区养老是适合于我国老年人的养老方式。但是,在社区养老服务提供过程中,医、养两种要素往往得不到很好的结合,不能满足老年人医养结合型的服务需要。在已有的研究中,医养结合基本上集中在机构层面上,对于社区层面的医养结合的研究关注不多。基于此,本文利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长沙

    科学与财富 2022年8期2022-07-04

  • 虐老保姆家庭场域微观权力机制及原因分析
    化语境下微观家庭养老网络的中心偏移导致养老保姆越轨行为出现,符号-障碍的规训体系以及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检查等微观权力的组合技术形成养老向虐老话语的转变。重塑以老人为中心的家庭共享故事是有效预防保姆虐老行为的必要前提。关键词:微观权力;家庭养老;中心偏移中图分类号:D6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2)04-0076-042020年12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

    学理论·下 2022年4期2022-06-01

  • 失能老年人家庭养老面临的风险及其法律治理
    加倾向于选择家庭养老,但是家庭养老也面临着多重风险。法律是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应在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失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养老服务体系立法等方面构筑牢固的法律体系,增强失能老年人家庭抗风险能力,实现失能老年人家庭养老功能的强化。关键词:失能老年人;家庭养老;风险;法律治理作者简介:张海峰,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23)。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2)07-0

    领导科学论坛 2022年7期2022-05-30

  •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家庭养老困境分析
    农村老年人的家庭养老困境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缓解策略。关键词:城镇化;家庭养老;代际团结一、引言城镇化既可以推动农村的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又同时在生态、社会方面特别是老年贫困问题的解决上制约着农村的发展。身体素质、精神状况、社会参与能力的下滑使得农村老年人更容易陷入贫困,其贫困状况也更为复杂。2020年,我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摘帽。在脱贫工作的新阶段,继续深入研究分析农村老年贫困问题,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逐步采用经济、精神、健康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7期2022-03-21

  • 农村老年人精神赡养缺失问题及对策研究
    精神需求 家庭养老中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观念以及养老观念发生重大变化,养老问题愈发突出。农村老年人作为弱势群体,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养老困境,主要集中在农村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问题上。一、滦南县程庄村农村老年人精神赡养缺失的现状为了更好地研究农村精神养老存在的问题及缺陷,利用空闲时间对滦南县程庄村进行了实地走访,访问了滦南县程庄村的几位具有代表性的老人,进行了详细记录并做出总结,以便更加深入地分析农村养老现状。1.从农村发展状况角度分析滦南县程庄村

    公关世界 2022年4期2022-03-17

  • 长株潭农村老人家庭养老模式调查分析
    剧,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冲击。通过对湖南省长株潭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调研,该文分析了当地家庭养老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优化对策,以期为改善长株潭农村地区养老现状提供参考。关键词:农村;家庭养老;长株潭中图分类号 C913.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8-0007-03一个社会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总人口的7%以上,就说明这个社会进入了老龄化社会[1]。长株潭地区(简称“长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18期2021-10-03

  • 农村失能老人家庭养老困境与社会工作介入策略
    轮流奉养下的家庭养老是农村失能老人的主要养老模式,但是农村失能老人家庭养老服务面临诸多挑战:居住环境不稳定、经济供养压力大、照料资源供给有限、精神慰藉被忽视等。社会工作是农村养老服务网络中重要的专业力量支持,可以从强化政府主导、完善社区照顾、提升家庭养老服务水平等方面完善农村失能老人家庭养老模式。关键词:失能老人;家庭养老;社会工作;资源链接农村失能老人是社会弱势群体中困难最多、问题最严重的特殊群体之一,提升农村失能老人养老服务质量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尽管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1年9期2021-09-26

  • 提高农村失能老人家庭照护水平研究
    村失能老人的家庭养老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从家庭照护的视角出发,阐述了当前农村需要提高家庭照护水平的原因和意义,从老人自身、照护者和现有服务实施层面分析了农村失能老人家庭照护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保护老人的自理能力、对照护者设立监督机制、挖掘利用现有可利用资源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能够提高农村失能老人的家庭照护水平。关键词:农村失能老人;照护者;家庭养老;照护水平一、当前农村需提高家庭照护水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必要性1.当前失能老人的数量庞大根据国家统计

    锦绣·中旬刊 2021年3期2021-07-14

  • 分析社会保障、家庭养老与经济增长
    转移手段,在家庭养老责任日趋下降的背景下,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及政府养老的一种重要方式。文章对社会保障、家庭养老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以飨读者。关键词:社会保障;家庭养老;生育政策;经济增长自古以来,我国的养老观念就是“养儿防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加之人口红利因素逐渐消失,当前我国大多数地区,年轻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家庭养老责任逐渐下降,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不但无法享受到“养儿防老”的利益,反而还要为

    中国集体经济 2021年14期2021-06-06

  • 新时代广州市居民的养老观及其影响因素
    老方式,调查家庭养老、社会养老、机构养老的地位是否发生转变、对新兴出现的智慧养老等形式的是否更加认可。本文还以广州市花都区永光村作为试验点,来验证我们结论的准确性,并且将我们的结论在永光村推广,得到了负责人的认可。关键词:养老观念;影响因素;家庭养老;社会养老;机构养老一、引言(一)项目研究背景据《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8.1%,预计未来30年内,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逐步增加,到2

    锦绣·下旬刊 2021年5期2021-05-14

  • 提高农村失能老人家庭照护水平研究
    村失能老人的家庭养老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从家庭照护的视角出发,阐述了当前农村需要提高家庭照护水平的原因和意义,从老人自身、照护者和现有服务实施层面分析了农村失能老人家庭照护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保护老人的自理能力、对照护者设立监督机制、挖掘利用现有可利用资源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能够提高农村失能老人的家庭照护水平。关键词:农村失能老人;照护者;家庭养老;照护水平一、当前农村需提高家庭照护水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必要性1.当前失能老人的数量庞大根据国家统计

    锦绣·中旬刊 2021年8期2021-03-15

  • 家庭养老非正式制度演变及价值驱动
    柳汀摘要:家庭养老是中国社会重要的养老模式,在养老保障制度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家庭养老非正式制度经历了初始、发展、变革及挑战与探索四个阶段的演变,每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基于文化和历史内生因素、家庭和家族外部载体结构,生活权威、资源配置、文化观念成为驱动家庭养老非正式制度发展的核心力、基础力和引导力。在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应当注重家庭养老非正式制度的价值重塑,激发家庭养老自发高效的功能,营造敬老孝亲的社会氛围,加强与正式养老制度的融合发展

    江淮论坛 2021年1期2021-03-15

  • 银发经济产业中家政服务行业发展路径研究
    入了解长春市家庭养老服务行业及银发经济发展现状后,找出现存问题与民众实际需求,借鉴德、美等国经验,创新性地将家庭养老与家政服务业相结合,为长春市打造新型家庭养老模式——“无围墙式养老院”提出合理对策。关键词:银发经济;家政服务;养老服务;家庭养老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出台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等政策措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总体来看,养老服务市场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老年群体的养老服务尚未得到满足。目

    中国集体经济 2021年3期2021-02-04

  • 论传统孝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化;新农村;家庭养老;乡村文明一、传统孝文化的典型特征分析在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孝文化乃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核之一,是自始至终延绵的一条脉络。基于农耕文明为经济基础发展起来的孝文化上层建筑具有尊重规律、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国家高度重视纳入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权建设等特点。(一)传统孝文化是在传统农耕文明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适应并促进了农业社会的发展进步。农耕文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播夏长秋收冬藏,带有明显的四季轮回。古人通过对时令季节天气

    办公室业务 2020年10期2020-11-18

  •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法律问题研究
    法治基础  家庭养老伴随着人口老龄化成为当今世界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也日益冲击着各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家庭和个人,养老成为老年人及整个社会必须面对的话题。20世纪30年代,为应对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逐步以立法的形式建立了有关养老的社会保障制度。如今,作为应对养老问题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得到了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从最初的家庭承担了几乎所有的养老保障责任,到现代社会,随着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的深人及老龄化的迅速推进,养老的经济

    商情 2020年41期2020-10-20

  • 代际关系视角下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养老问题研究
    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养老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影响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养老代际支持的原因,分析并提出改善建议。关键词:劳动力外流;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养老;代际支持中图分类号:F323.89;C91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20)14-0194-04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0.14.04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Abstract:Based on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14期2020-10-09

  • 中国农村家庭养老供给侧现状浅析
    迫切需要农村家庭养老供给侧方面的理论创新来丰富理论内容,解决现实问题。关键词:农村;家庭养老;供给侧在中国目前的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比城市的滞后,许多老人在经济支持方面、生活照料方面、精神慰藉以及健康医疗方面都还存在较大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理论创新来指导,需要更多地调查研究的支持,才能找准立足点,解决现实问题[1]。让农村老年群体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更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一、农村养老问题背景分析1.2016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文存阅刊 2020年12期2020-10-09

  • 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比较研究
    益突出。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弊端日渐凸显,而社会养老模式逐步被接受。究竟哪一种养老模式更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哪一种模式更能体现代际公平?本文基于OLG跨期迭代模型,将代表性行为人的一生分为少年期、工作期和老年期,通过量化行为人在两种养老模式下一生的不同效用;利用对数函数构建效用比较模型对比了该行为人在两种养老模式下的效用,有效减少了待估参数。计算发现:二孩政策下,采用社会养老模式,代表性行为人的效用更优,降低个人缴费率使得社会养老模式的优势更加明显。关

    价值工程 2020年26期2020-09-22

  • 家庭养老中女儿养老的重要意义探究
    赡养的工作。家庭养老模式在养老中占据着基础地位,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具体来看,家庭养老主要是强调儿子儿媳在赡养老人中的责任。然而,受家庭结构的变化、女性地位的提升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女儿养老在家庭养老中的作用也逐步突显。关键词:家庭养老;女儿养老;意义一、能够和儿子养老相互配合,发挥出子女养老的合力从传统社会到现代文明社会,人们一直信奉養儿防老的观念,都把老年生活质量寄托在了儿子和儿媳身上。虽然外嫁女儿也从经济和精神等方面赡养老人,但是受这种传统观

    青年生活 2020年29期2020-08-14

  • 集体互助养老:中国农村可持续养老模式的理性选择
    村养老模式从家庭养老走向集体互助养老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与传统养老模式相比,集体互助养老具有整合养老服务资源、提高养老服务效率和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等优势。集体互助养老的核心理念是“自主、集体与互助”,具有集体化、个性化和可持续性等基本特征。依据资金来源和组织性质的不同,集体互助养老模式可分为纯福利型、纯公益型、“公益+福利”型和“市场+”型四种类型。依据社会系统理论,文章构建了农村集体互助养老模式的运行系统,并指出运行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难点问

    江淮论坛 2020年3期2020-07-23

  • 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思考
    其是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所暴露出的物资供养能力不足、生活照料质量不佳等问题日益严峻,加快解决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十分有必要,不仅可以缓解独生子女养老压力,还能够促进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并维护社会和谐和稳定。基于此,对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关键词:独生子女;家庭养老;存在问题;解决对策;探讨自上世纪70年代实施计划生育以来,产生许多独生子女家庭,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年人占据总人口比例也急剧升高,“421家庭”数量也越来越多,许多独生子

    卷宗 2020年10期2020-07-04

  •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家庭养老现状与发展研究
    例,探讨农村家庭养老问题。叙述了X市Y镇家庭养老现状,分析了X市Y镇家庭养老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农村家庭养老健康发展的建议:城市“反哺”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加强老年人之间和邻里之间互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加强子女与老年人的情感联系;健全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关键词】 城镇化;农村;家庭养老一、前言截止2017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2.41億,其中去年新增老年人口首次超过1000万。

    新西部下半月 2020年4期2020-05-28

  • 我国精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精神养老 家庭养老 社区养老 机构养老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人口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和65岁以上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17.9%和11.9%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远超联合国发布的老龄化社会标准数值,即60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10%或65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数7%。同时,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保健条件的提高,我国人均寿命已延长到76.34岁数据来源:岁磊《寿命延长、二胎政策与人口

    中国经贸导刊 2020年8期2020-05-28

  • 农村家庭养老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研究
    模型分析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因素,并对农村家庭养老的实践路径给出相应的建议。【关键词】农村养老服务;家庭养老;ISM模型中图分类号:C91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9-0213-02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以及农村空心化趋势日益加剧, 2020 年,全国 60 岁以上老人将增加2.55 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高龄老人将增加到2900万人左右,独居和空巢老人将增加1.18亿人左右,

    戏剧之家 2020年9期2020-04-10

  • 农村养老何以为继?
    ;养老困境;家庭养老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5-0218-01从古至今,家庭养老一直都是我国养老的主要方式,而孝文化是支撑家庭养老的根基。传统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论语》记载,子游问孝,孔子曰:“今之孝看是谓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弟子规》的开篇总序就提到“首孝悌”,这都说明了孝文化在家庭养老中的重要作用[1]。到2

    戏剧之家 2020年5期2020-03-27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家庭养老分析
    的重要支撑,家庭养老发挥着巨大作用。家庭养老文化在东亚社会源远流长,至今仍是许多国家的主流养老方式,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使得这种以子女为核心的家庭传统养老功能面临着冲击和弱化。本文以中国家庭养老为讨论对象,以老龄化为时代背景,讨论了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的问题及挑战,对中国家庭养老发展提出建议。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孝文化;家庭养老人口老龄化是全世界许多国家正面临的巨大挑战,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实现养老金广覆盖同等重要,老年人的养老方式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般

    现代营销·理论 2020年2期2020-03-25

  • 河北省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现状调查
    :空巢老人;家庭养老;养老服务体系本文为201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资助项目(课题编号:2019031204022)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20年1月6日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河北省乡村人口中,有60岁以上老人的家庭户共计3,885,696户,其中与子女分居的空巢老人家庭户约为1,331,996户,占34.28%,其中独居老人占空巢老人人数的17.30%。空巢老人由于没有子女或者子女不在身边只能独自生活,绝大多数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年5期2020-03-18

  • 沈阳市家庭养老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了解沈阳市家庭养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沈阳市老年人220例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一般人口学特征和SF-36健康调查简表评价生活质量。结果:沈阳市家庭养老老年人生活质量总均分为69.05分。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老年人居住方式、养老模式的满意度、体育锻炼情况、是否患有慢性病四个因素对老年人生活质量有影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考虑居住方式的前提下,养老模式满意度评分、体育锻炼和是否患有慢性病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影响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1期2020-02-28

  • 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家庭养老问题的影响研究
    市,这对农村家庭养老问题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通过对山西省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劳动力外流使得家庭结构缩小,家庭收入变高,家庭养老意识淡薄。致使许多留守老人在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出现一系列的困境。面对这些困境需要家庭、社区、政府的共同努力,来使农村留守老人过上幸福安逸的晚年生活。关键词:劳动力外流;留守老人;家庭养老养老是每个国家和社会的永恒主题。在我国国内当前主要使用三种养老方式: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自我养老。而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广大农村地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3期2020-02-22

  • 家庭养老的内涵及其历史分析
    富生摘 要:家庭养老有多种界定,从特征、形式、模式、文化等视角有诸多阐述。我国家庭养老经历了形成、发展、强化、转变、现代化等阶段,虽然家庭养老的基础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都发生了变迁,但在很长时间内都会是我国养老的一种主要方式。关键词:家庭养老;历史变迁;发展前景家庭养老已有较多的相关研究,如家庭养老问题的描述、运行机制的探讨、变迁因素的分析等。本文探讨家庭养老的内涵及其历史,有助于系统理解家庭养老问题的根源,为深入分析家庭养老提供前提和基础。一、家庭养老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34期2020-01-06

  • 社会结构转型背景下中国农村家庭养老问题研究
    不在于动摇了家庭养老的主体角色与核心功能,而在于削弱了家庭养老的传统方式,拓展或改变了家庭养老的存在形式,形成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形式。关键词:社会结构转型;农村;家庭养老1当前我国农村家庭养老的发展现状在我国,农村家庭养老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伴随着农业文明而出现,并在我国养老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完善,再加上我国成功地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我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人均寿命在发展中国家处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9期2019-12-11

  • 老年人养老方式多样化选择及其发展趋势
    ,分析了传统家庭养老存在的问题、新型养老方式出现的原因以及养老方式多样化的原因,为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选择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关键词:养老方式;家庭养老;社区养老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20-0238-031引言老年人群体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它的规模在逐渐扩大,而家庭规模小型化、子女生活压力过大等问题导致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面临极大的风险,新型养老方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下面临的风险,但仍需要进一步的优

    绿色科技 2019年20期2019-11-26

  • 农村地区养老模式探究
    土地为基础的家庭养老、社会保障养老、机构养老为主,当前农村养老模式受城乡二元体制制约影响,开始显现实行过程中的利弊, 本文试分析探索农村家庭养老的困境,提出一些对策,缓解农村家庭养老压力。关键词:养老模式,家庭养老,社会保障养老,机构养老1我国农村地区主要养老模式概况近20多年来,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突出。1994~2016年间, 我国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4~1999年前后, 是农村人口迈进老龄化阶段,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3期2019-10-14

  • 基于SWOT分析对四川省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研究
    解决的难题。家庭养老模式是农村养老最基本、最普遍的方式,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对四川省农村家庭养老现状进行分析,并对農村养老提出相应的战略对策,以促进农村养老的发展。关键词:家庭养老;SWOT分析;战略对策中图分类号: D669.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9.16.006中国在20世纪末进入老龄化社会,

    吉林农业 2019年16期2019-09-27

  • 洛阳市农村地区养老现状及对策分析
    发现农村存在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社会养老模式缺乏、农村医疗条件差、老人精神生活匮乏且生活质量较差等问题,提出了建立多层次养老模式的对策,以期改善农村地区养老现状。关键词:农村;老龄化;家庭养老;互助式养老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3-0055-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志码:A1  洛阳市养老现状截至2018年末,洛阳市总人口688.85万人,城镇常住人口396.57万人,城镇化率为57.57

    山西农经 2019年13期2019-09-17

  •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治稳定功能探析
    可以充分发挥家庭养老在养老问题上的精神关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家庭养老;政治稳定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述评中国古代先贤描述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生活图景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家庭养老一直是中国传统社会主要的养老方式,尤其是在农村。但当今时代,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家庭养老”的不足日益显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

    大东方 2019年6期2019-09-10

  • 家庭幼老结合的实施策略探析
    庭幼儿教育 家庭养老 家庭幼老结合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10.076Abstract The combination of the young and the old is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family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f

    科教导刊 2019年29期2019-09-10

  • 基于家庭养老模式的老年人产品设计研究
    素,总结基于家庭养老模式的老年人产品设计思路和方法。对中国养老政策的深入理解和对养老模式的全面分析能够在老年人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中提供行之有效的帮助。关键词:家庭养老;老年人;产品设计;设计思路基金项目:本论文系南京艺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410331028Y)研究成果。我国正面临由老龄化问题带来的巨大养老挑战。独生子女政策导致总体生育率下降,农村向城市人口迁移后的家庭分化以及空巢老人数量的增加,正在不断侵蚀传统的家庭养老资源,进一步加剧了当前

    美与时代·上 2019年8期2019-09-10

  • 刍议孝文化下农村儿女家庭养老行为中的问题与对策
    文化观念下,家庭养老成为农村的主流养老模式。农村子女在家庭养老中承担的责任不仅是生活赡养,还有精神奉养与经济供养,但农村子女之间因责任划分不清、新旧孝观念的冲突、儿媳奉养公婆不到位、子女外出打工导致养老资源外流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老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质量。因此,子女需要明确自身养老职责,杜绝互相推诿和拒养现象,加强孝观念的认知与践行,儿媳侍奉公婆的态度端正,为老人送去精神慰藉。关键词:家庭养老;农村养老;子女奉养;儿媳奉养中图分类号:C913.6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19期2019-08-24

  • 社区居家养老发展路径研究
    变化则导致了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由于老人思想观念的变化,代际之间生活方式的不同,年轻一代在组建新家庭之后,通常会选择单独居住。以上这些原因,使得家庭在照料老人方面起到的作用逐渐降低。这时候家庭和社区的角色就逐渐发生了变化,在当今老龄化的趋势之下,应该探索社区在养老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社区养老发展的路径到底在何处等问题。关键词:社区居家养老;家庭养老;养老模式在英国机构照顾曾经一段时间占据着主导的地位,所谓机构照顾,是指将老人进行统一的院舍管理,老人进入福利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5期2019-05-27

  • 农村养老社会化趋势下的家庭养老问题研究
    的养老模式以家庭养老为主,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和国家新农保政策的推行,农村的养老模式日趋社会化,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养老何去何从值得探讨。文章就家庭养老模式现阶段依然存在的根基、遭遇的困境以及完善的对策简要分析,最终得出,家庭养老在新形势下依然有其积极的一面,应当对其合理转型,实现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社会化养老的有机结合,构建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关键词:农村;家庭养老;问题;对策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未富先老现实国情的制约,使得我国的养老问题尤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16期2019-05-27

  • 中老年肿瘤患者家庭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老年肿瘤患者家庭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月某肿瘤专科等医院收治的中老年肿瘤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养老意愿调查问卷对受试者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112例中老年肿瘤患者中,选择家庭养老的84例,非家庭养老的28例。其中,选择家庭养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对养老金发放政策是否了解”、“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否了解”、“老年人周边活动的娱乐设施是否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5期2019-05-24

  • 浅谈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利与弊
    了社會养老与家庭养老的利与弊,并提出有效解决“养老问题”的相关建议。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家庭养老1.中国人口老龄化概述根据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口(65及以上)数量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时,则表示这个国家或这个地区进入人口老龄化。中国是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早在1999年就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截止到2014年,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已达到2.12亿人,占总人口

    山东青年 2019年2期2019-05-16

  • 成都市不同年龄层养老意愿现况及变化趋势
    、养老负担、家庭养老资源、养老意愿等内容,了解成都市区不同年龄层人群的养老意愿并分析其变化趋势。 结果 共有874人接受调查,男441名,女425名;按年龄将调查对象分为青年人群(25~44岁)、中年人群(>44~59岁)、老年人群(>59岁)。养老意愿上,青年人群自我养老131名(51.8%)、家庭养老74名(29.2%)、社区养老23名(9.1%)、机构养老25名(9.9%);中年人群自我养老87名(34.9%)、家庭养老110名(44.2%)、社区养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9期2019-05-04

  • 关于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就是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许多独生子女难以长期陪同在父母身边,赡养的父母的压力也较大。本文立足于时代背景,剖析现阶段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运用社会学、人口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就该项课题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理论参考。【关键词】经济;老年人;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一、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一)经济层面的问题独生子女家庭中,子女数量的唯一性决定了子女需要承担大量的养老资源和养老压力。除此之外,独生子女不仅要赡养本家庭的老人,还需要赡养配偶的父母,压力也随之

    智富时代 2019年3期2019-04-30

  • 新时代农村女儿养老的困境与前景分析
    为新时代农村家庭养老分工模式的新变化,可以有效地缓解农村家庭养老的经济压力,并在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发挥比儿子养老更积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单系继承权的财产继承方式、从夫居的婚居方式、村庄舆论对女儿养老的歧视等都迫使女儿养老在短时间内难以发挥重要的作用,需要社会政策、社会舆论等多方面力量的积极引导。关键词 农村 家庭养老 女儿养老作者简介:韩江风,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博士,研究方向:社会工作与养老保障。中图分类号:C913            

    法制与社会 2019年10期2019-04-15

  • 贫困地区人口老龄化现状下的养老问题分析
    困地区在传统家庭养老方面面临挑战,老年人生活照料欠缺、精神生活匮乏、经济来源单一、劳动较为繁重、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农村养老基金不足等问题突出。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以家庭养老为主,充分发挥互助养老模式;加大国家财政支出力度,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引导老年人转变养老观念。关键词:贫困;人口老龄化;养老问题;家庭养老贵州省从2003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至今仍呈现出较高的人口老龄化速度,贵州地区的养老问题依然十分严峻。以65岁作为老年人口起点,与全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9期2019-03-29

  • 商丘市农村地区养老模式问题探究
    土地为基础的家庭养老、社会保障养老、机构养老等模式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给出合理化的解决对策。关键词:社会难题;家庭养老;社会保障养老;机构养老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3.0621 目前商丘市农村地区主要养老模式概况1999年商丘市就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截至2017年底,全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83.27万,占总人口的11.4%,老龄化现象严重。同时,根据《2017年商丘市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3期2019-03-28

  • 农村家庭养老女儿化倾向研究
    量问题,农村家庭养老女儿化倾向明显。通过鼓励农村养老女儿化、健全养老权责对等的法制保障、提升农村女性经济能力、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等措施促进农村家庭养老女儿化,提升农村养老质量。[关键词]农村养老;家庭养老;女儿养老[中图分类号]D669.6[文献标识码]A1 农村家庭养老现状农村人口老龄化和“空巢”现象致使农村养老缺乏责任主体。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是农村家庭养老的核心问题。据民政局发表的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上老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21期2019-02-14

  • 海阳市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多种措施强化家庭养老,丰富农村老人的精神生活以及加强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对策,以促进海阳市农村养老工作顺利进行。[关键词]农村养老;“空巢老人”;家庭养老[中图分类号] C912 [文献标识码] A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服务逐渐改善,我国的人均寿命也在不断提高,老龄化已然成为目前我国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我国大约有9000多万老人在农村,虽然城乡差距在缩小,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以及农村大部分地区不完善的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医疗制度依然在提醒着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19期2019-02-12

  • 家庭养老功能的变迁与新时代家庭养老功能的发挥
    林霞摘 要:家庭养老是中国社会重要的养老模式,对家庭养老功能进行研究有助于积极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国内外家庭养老功能的变迁说明:家庭养老具有扎实的社会文化根基,家庭养老的亲情价值难以替代,社会养老发展的不成熟需要家庭养老,国外家庭养老的重新回归要求重视家庭养老。对于目前存在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观点,要从经济供养与服务提供两个维度,对新时代家庭养老功能进行重新认识。加快制定家庭养老支持的政策体系,深度挖掘家庭养老支持的社会资源,加强支撑家庭养老文化体系

    中州学刊 2019年12期2019-01-17

  • 农村家庭养老变迁的经济因素和家庭结构因素分析
    约束力下降,家庭养老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化;家庭结构小型化导致居住方式发生变化,使得家庭养老在照料形式和供养资源上发生变化。针对这些变化,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构建一个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确保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关键词:家庭养老;家庭经济;家庭结构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4-0052-02家庭经济因素和家庭结构因素的变化,是农村家庭养老物质基础变迁的主要原因,也是农村家庭养老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34期2019-01-13

  • 困境与出路: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探析
    居家养老 家庭养老 机构养老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社区居家养老的实践检视与路径建构——基于N市J区的实证分析(项目编号201610638042)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张旭、王露蓉,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基层民主与基层治理。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2.065一、我国社区居家养老发展的必然性据民政部发布的《2016年社会服务

    法制与社会 2018年34期2018-12-26

  • 居家养老概念辨析
    对居家养老、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进行了有效区分。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居家养老四个方面的鲜明特征,即居家养老适用对象的广泛性、地位的基础性、服务需求的多样性和服务提供主体的多元性,这为认识居家养老的内涵提供了新的视角。【关键词】 居家养老;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养老服务需求自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以来,中国的老龄化程度一直呈持续加深态势。至2017末,中国60岁及以上、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17.3%(2.41亿)和11.4%(1.58亿)(国家统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8期2018-11-13

  • 基于家风视域分析家庭养老发展困境和改善策略
    老模式是传统家庭养老、社区养老以及社会机构养老这三种模式。本文主要是基于家风视域下对家庭养老发展困境以及改善策略进行分析探讨。关键词:家风视域;家庭养老;困境与改善策略一、家风视域与文化传承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对培养人格健全的社会个体至关重要,对国家、民族、社会的繁荣发展不可或缺。家庭教育对人民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家风的培养沉淀关系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家族观念的国家,而且自古以来,我国的家风都是在提倡一

    山东青年 2018年6期201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