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贸易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改革探讨:挑战与机遇

2025-02-14 00:00:00张谦王洁菲郭青鹏
大学教育 2025年2期
关键词:数字经济教学改革

[摘 要]数字经济时代,高等院校学生数字素养的培育和提升对社会数字人才积累越来越重要,促使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将数字素养培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贸易经济学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而且要不断引入实践案例和前沿研究成果,以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对高等院校贸易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文章基于数字经济时代的新需求与新目标,以贸易经济学课程为例,从目标与能力维度深入分析该课程的教学创新逻辑,并提出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推进国际化教育作为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适应数字经济需求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数字经济;贸易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5)02-0054-04

数字经济时代,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积极赋能传统产业,促进产业数字化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数字时代背景下,提升公民数字素养已成为全球共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强全民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普及提升公民数字素养。”[1]这对高校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商科作为蕴含数字经济时代新理念的商学教育,为高等院校专业间的联结与融通提供了新的构建逻辑。贸易经济学主要研究商品交换过程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规律,研究企业的商品交换活动,在理论上概括和反映商品交换活动和市场流通的过程,与经济和商业发展紧密相关[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贸易及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经历了从商业经济学到流通经济学再到贸易经济学的转变,这些转变表明课程体系、研究对象、教学重难点均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当今社会正处于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面对大数据、人工智能和5G技术等的快速发展,传统贸易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发展不断深化。尤其是平台经济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展和延伸了市场的内涵,传统贸易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变革,交易模式、消费习惯乃至全球价值链均被重新定义,对具备跨学科知识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经贸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因此,在数字经济时代,贸易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必须顺应时代发展,适时进行调整和创新,使原有知识体系与数字经济理论体系相融合。同时,应运用数字技术创新授课方式,为课堂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数字经济时代贸易经济学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课程教学缺乏改革的内在驱动力

大数据信息技术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当前,部分高校依托线上教育平台,构建线上线下双循环教育体系,但在大数据信息教育资源的应用方面尚显不足,未能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优势。笔者在对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学生对智慧校园的了解程度和使用频率均不高,贸易经济学课程教学缺乏来自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内在驱动力。

(二)专业教材更新滞后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传统的贸易经济理论难以完全解释数字经济的现象。例如,传统的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正在被数字技术重新构建;数据不仅是信息传递的媒介,而且成为新的关键生产要素,对经济活动的价值创造有着重要影响;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了平台化和生态化的产业组织形式;等等。然而,教材的更新速度并未跟上时代的步伐,导致教学内容与客观实际脱节。网络效应、平台竞争策略等新概念在传统教材中鲜有涉及,而这些又是数字贸易中的关键因素。

(三)实践教学面临一系列困难

数字经济的特点之一是变化迅速,这导致实践教学中的案例和数据很容易就变得过时。例如,社交媒体平台作为数字贸易的新渠道,其用户规模、广告模式和监管政策在不断变化,使得相关的教学内容需要持续更新。此外,数字经济涉及大量的技术知识,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但这些技术知识更新迅速,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紧跟技术前沿,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数字经济时代贸易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新需求

(一)培养紧贴实践需求的贸易经济专业人才

制度优势、政策优势、基础设施优势和消费互联网优势等促进了中国贸易的快速发展。因此,在明确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明确实践教学技能的要求,旨在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贸易活动中的能力。例如,遵循实践教学改革的导向,紧密融合理论与实践,通过开设丰富的实践课程,使学生深入理解商品流通的原理、方法及过程,熟练掌握各类市场交易技能(如零售业、批发业、电子商务、期货市场等),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商贸流通中的实际问题。此外,培养新型贸易经济专业人才,需注重多元定位、强化师资队伍、丰富实训内容、提供专业赛事历练及促进全方位素养提升。高校贸易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应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导向,课程教学不能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与相关企业合作,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将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并促进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二)培养引领数字经济发展的贸易经济专业人才

数字经济领域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呈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显著特征,这要求高校在教学中既要加强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又要不断推动各个学科相关知识的融合教学。尤其是在当前数字技术加速与各行业融合,以及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移动支付广泛普及的新商业环境下,能够科学理解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所蕴含的深层逻辑的贸易经济专业人才更容易获得社会的认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基于数字经济时代的贸易特征,将平台经济、网络经济外部性等相关知识融入贸易要素与贸易环境、贸易与市场、贸易运行、网络贸易、物流服务贸易、贸易现代化、贸易宏观调控等章节中,以增强课程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三)培养创新驱动的贸易经济专业人才

高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大量创新型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重要责任。在数字经济时代,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学会有目的性、有选择性地获取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协作能力,是贸易经济专业教学的重要目标。数字技术不仅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而且是驱动商业模式创新变革的关键因素。面对这种经济发展变化,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以应对不同企业的多样化需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入与数字经济时代贸易发展和传统工业时代贸易发展相关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深入探究贸易发展的规律与趋势,并提出创新性的观点。

三、数字经济时代贸易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新目标

贸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数字经济时代带来的深远影响。例如,数字贸易逐渐成为商品流通中的重要一环,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全球贸易更加便捷高效,跨境支付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等等。因此,在数字经济时代,有必要思考应培养什么样的贸易经济专业人才。

从专业定位出发,结合数字经济时代带来的深远影响,构建数字经济时代贸易经济学课程目标体系(见图1)。首先,确保学生掌握贸易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能够从概念层面解释贸易经济现象及其演化规律;其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字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并能将数字经济时代涌现的贸易新规律与传统贸易经济学相联系;再次,教学中应积极使用数字工具和平台,以增强学生对数字化转型的深刻理解和适应能力;最后,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数字经济时代贸易经济学的新规律、新方法和新逻辑,形成解决复杂贸易问题的创新思维方法。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熟悉国内外贸易的通行规则和贸易实务的基本技能,而且能使学生具备互联网思维,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成为具备从事贸易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基本能力的高级人才。

四、数字经济时代贸易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创新逻辑

(一)目标维度:数字技术应用与课堂教学变革

从课程自身的角度来看,数字化转型意味着在综合应用数字技术的背景下,课程内容能够展现出更多样化的形式与结构,从而灵活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构建新商科职业能力培养的平台课程及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科间的协同创新,以及知识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数字化技术工具,可以使课堂讨论更加活跃、作业提交更加便捷、学习资料获取范围更广。在充分利用数字化课程资源、先进的教学平台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教师能够提升教学效率,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课程的数字化转型意味着在既定的课程学习范围内,学生可以通过线上教学平台获取更广泛且更深入的资源,从而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学习时间因此变得更加灵活,学生能够更有效地进行预习和复习,进而更快速地提升“创造性学习力”[3]。

(二)能力维度:多种思维+多种工具

数字经济时代贸易经济学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基于数字经济发展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深入推动财经商贸类专业与大数据、网络经济等相关专业有机融合的过程中,以多种思维方式、多种工具方法、多领域知识原理的交叉融合为表现形式,丰富贸易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

一方面,教师需要全面熟悉并掌握数字经济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以便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数字经济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另一方面,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并融合计算机科学、数据分析等学科的知识,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在分析贸易经济学相关问题时,教师应依托数字化工具,将数字经济时代的新模式、新业态与传统的商业模式、业务流程及实务经验相结合,形成数字化教学案例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现代商业环境的挑战。图2展示了数字经济时代贸易经济学课程教学创新的逻辑。

五、数字经济时代贸易经济学课程教学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优化教学内容

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案例引入新的理论和模型,同时优化和整合课程内容,以确保其更贴近现实并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教学需求。学习迁移理论认为,如果前一阶段的学习内容与后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存在相同或相近之处,那么学习过程就能产生相互迁移的作用[4]。在深入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数字经济时代贸易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改革虽然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但不能受制于某本教材体例的束缚,而应结合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循序渐进地引入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等跨学科知识,实现贸易经济学的全面整合与创新,以助力学生把握数字经济时代脉搏,促进学习迁移与综合能力提升。

(二)创新教学方法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背景下,创新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就业者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5]。随着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贸易经济学课程的授课方式需要不断地创新与优化,以适应新时代的学习需求。通过综合应用多种数字技术,创新教学案例,从视觉和听觉等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实现课堂高效学习,从而在有限时间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信息量,并帮助其全方位理解数字经济时代的市场特点,提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

(三)推进国际化教育

第一,加强与国外知名高校和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开展联合培养项目、交换生项目等,为学生提供在国际化环境中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第二,通过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第三,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或举办专题讲座,分享国际最新的贸易经济学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以此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启迪学生的学术思维。

六、结语

数字经济时代,贸易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应以推动多元化教育发展及构建数字经济教育生态为前提,循序渐进地推进,并积极将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融入其中,以深化学生对贸易经济学内涵的理解并拓展其外延应用。

[ 参 考 文 献 ]

[1] 裴英竹.大学生数字素养及其培养策略[J].社会科学家,2022(9):128-133.

[2] 张丹,侯向群.“双一流”背景下SPOC混合教学模式探究:以“贸易经济学”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2(12):133-136.

[3] 杨水根.诱发思考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核心标准:以国家精品课程《贸易经济学》教学为例[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4,30(2):103-106.

[4] 仲妮.数字经济背景下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国贸专业为例[J].市场周刊,2024,37(13):166-169.

[5] 王丽芳,付明.“互联网+”背景下的《贸易经济学》课程教学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2):144-145.

[6] 廖春华,李永强,魏华.智能时代“新财经”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经济学家,2023(4):119-128.

[责任编辑:梁金凤]

猜你喜欢
数字经济教学改革
一起来认识“数字经济”
大众科学(2017年3期)2017-03-21 23:10:18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7期)2016-11-12 03:35:26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3:04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0:36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9:03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20:38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