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持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鲜活性,本文着眼小学体验式教学现状,总结难点问题,立足基本学情、综合体验式教学的基本特点和实践价值,提出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提高学习参与度;搭建场景,提升学习体验感;创设情境,调动学习积极性;优化设计,提升学习整体感;总结经验,完善反思机制。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关键词:小学英语" 体验式教学" 学科素养" 应对策略
基于英语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与开放性,梳理教师英语教学思路及设计教学方案时,应当充分结合课程特点,通过对体验式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形成学习与实践并行,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新模式。
一、体验式教学特点概述
体验式教学强调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借助情境创设、重复、还原等方式,将教学内容以更为直观、更为立体的方式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架构,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价值追求的塑造。体验式教学具有独特性、自主性、生成性、整体性等特点。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凸显。经过多年探索,体验式教学体系日益完善,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合作探究、体验感悟、实践创新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学生学科素养,实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内化。体验式教学是在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构建认识—实践—认识的螺旋式学习模型,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生成新知识。体验式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习情感,培养学习兴趣,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将认知过程与情感体验结合起来,增强学习体验感,提升学生对知识的领悟水平和调节情感的能力,实现学生的整体性成长。
二、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作用价值
(一)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英语课程中,通过运用体验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全面扎实掌握课程知识。具体来看,在体验式教学场景下,学生针对社会生活现象,分析问题、反思问题,形成更有深度的认识,提升思辨能力与思维能力。例如,在三年级下册Unit 2 In the library的学习中,教师利用PPT搭建交流场景,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做不同的动作,进行对话,开展互动,完成shout、eat、run、talk、sleep、drink等场景的表述,将英语单词与现实生活关联起来,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二)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形成了系列场景,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改变传统单向的情感灌输,利用生活案例、人物事迹,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使其形成健全人格,塑造正确价值取向。例如,体验式教学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小组合作等途径,使得学生深层次感悟英语理论知识,在理论知识学习中,积累情感体验,提升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体验式教学使得学生获得学习主动权,在具体生活情境或者案例情境中,积累生活经验,拓宽学习视野,培养积极人格。
(三)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
体验式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有效扭转了机械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更为生动、更为有趣的方式,将学生引入到相应场景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有了正确认知,有效培养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三、小学英语课程体验式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法机械化
小学英语体验式教学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按照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设计思路,整合学习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将理论学习与生活实践衔接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但从实际课堂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没有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仍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教学资源的选择较为局限,没能够根据英语体验式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的变化,调整教学手段,出现教学方法单一的情况,很大程度地影响了英语体验式内容的呈现效果,增加了学生参与知识学习的难度。例如,教师在英语体验式设计环节,注重学科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课程知识特点理解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学生进行单向的知识灌输,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限制了学生理解知识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学生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的有效培养。
(二)教学活动单一性
教师在设计英语体验式教学中,没有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起稳定的知识联系和情感联系,课程教学中流动与互动较少,使得学习氛围较为沉闷,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小学英语体验式教学中,缺乏生活案例、角色活动与游戏互动,导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难以展现学习活动的实践化、生活化优势,不利于学生学科综合素质的提升。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往往需要建立起完整的评价体系,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结果,并依据学情学况,组织开展英语体验式教学活动。部分教师忽视课程评价的重要性,没有建立起完备的评价体系,存在评价标准不全面、评价方法不科学等问题,无法把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使得在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方法运用中存在盲目性,影响了课程教学质量。
四、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进行课程设计时,需要兼顾学情和教学任务,分析章节教学主题,归纳教材内容,确定教学切入点,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视频、音频,丰富知识呈现路径,将单一知识表达转变为多元化知识的呈现,不断提升学习活动的趣味性,增强学习内容的吸引力,逐步消除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抵触情绪。
(二)可行性原则
考虑到小学生的行为方式和认知水平,在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过程中,教师要合理筛选教学内容,科学把控学习难度。从过往经验来看,英语教学内容的难度较高,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容易使学生产生挫败感;英语教学内容的难度较低,影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程设计环节,应当论证教学内容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知识呈现手段,确保学生能够从教学案例、学习情境中,提炼生活经验,获得情感陶冶,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
(三)有效性原则
体验式教学最终目的在于,通过系列教育教学举措,营造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规范学生行为。教师在英语教学设计中,应当做好教学案例的选择,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案例完整表现出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反思问题,促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得到提升。同时,在小组合作等互动环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锻炼其沟通交流能力。
五、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路径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遵循客观规律,借鉴过往经验,不断调整教学思路,持续优化教学方法,旨在更好地体现课程学习活动的实践属性和综合属性。
(一)合作学习,提高学习参与度
在进行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作为英语的学习主体,借助合作学习等有效手段,推动学生融入学习任务中,强化学生学习参与感,完成理论知识的教学。教学中,学生依托小组开展单词发音、句子问答、课文复述和课文表演等活动,组员间相互交流学习体验,分享学习心得,达到共同促进的目的。例如,在四年级下册Unit 5 Seasons,学习完单词spring、summer、autumn、winter之后,为检测学生对单词的掌握情况,我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每人轮流指单词,其余学生快速读出来,遇到读错的,组员及时指出并帮助其改正,这种组员间的合作互助,比只找几个学生来检测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学生也更有参与感。同样在复述课文环节,小组内每人选择一个季节四人合作完成复述,这既降低了难度,又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参与感和成就感。
(二)搭建场景,提升学习体验感
教师需要有目的地运用现代化手段,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使学生获得更为直观、更为立体、更为全面的学习体验,全范围提升教学质量。充分运用核心素养培养模式,创设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角色体验情境、游戏比赛情境、网络拓展情境等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满足现阶段核心素养学习要求。例如,在四年级下册Unit 7 Whats the matter?讲授单词happy、hungry、ill、sad、thirsty、tired时,通过视频播放每个单词对应的动作表情,学生很轻松地理解每个单词的意思,通过让学生演一演、看一看,这样搭建的学习场景更能触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课程设计方式极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提升整体学习效果。在六年级上册Unit 7 Protect the Earth主题中,让学生课前收集地球目前面临的各种现状的图片与视频,在课堂上观看和讨论,感受到地球已经面临严重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树立保护地球的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的个人发展与社会、自然统一起来。
(三)创设情境,调动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需在情境创设中,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在小学英语学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并保持对未知小学英语学领域知识的渴求与探索欲望。创设特定的“问题”环境,运用图片、视频、生活现象等进行情境创设,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当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因事而变、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原则,优化调整教学思路,探索创新教学方法,确保核心素养要素更好地贴合实际,服务于情境教学活动。例如,四年级上册Unit 5 Our new home的课程设计中,在PPT上呈现教师的家并进行介绍:创设情境,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获得教师家的钥匙的兴趣。能得到教师家的钥匙,对学生是一种很神秘的诱惑,于是学生的积极性立即被调动起来,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学习会事半功倍。
(四)优化设计,提升学习整体感
进行小学英语设计时,教师要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围绕教学目标,做好教材梳理,旨在提升不同学习任务之间的衔接效果,形成整体化的学习氛围。具体而言,教师要善于发掘课例,确保教学内容通过体验式教学呈现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和知识体验。教师可以设计“情景演绎”和“即兴表演”等环节,将理论知识通过表演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产生影响。教师以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意识作为教学重点,在生活情景中,引导学生开展交流沟通,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教学三年级上册Unit 8 Happy New Year!时,教师提问:“一年当中的哪个节日要吃饺子?”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春节。“那么过春节的时候,与长辈、朋友间要怎样问候呢?”有的学生说:“过年好!”有的学生说:“新年好!”还有的学生说:“向长辈问候时应该鞠躬并且问候新年快乐!长辈还会给压岁钱。”随着讨论的深入,同学们情绪高涨。教师引导:“其实外国人在新年的时候也会相互问候,外国人经常说‘Happy New Year!’来相互问候。大家现在用外国人在新年相互问候的方式彼此问候。”随着语境的深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加得到充分的调动。从实际情况来看,情境教学要发挥其育人优势,着重塑造学生的跨文化思维、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使学生可以正常地进行交流,提升对外交往能力。同时,注重强化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用辩证思维正确认识到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尝试用英语宣传中国故事,推荐中国文化,确保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国家建设、民族复兴之中,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
(五)总结经验,完善反思机制
体验式英语课程教学中,为更好地帮助学生融入学习情境中,感受到英语知识学习的魅力,提升知识学习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教师应注重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双向互动,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基于这种教学目标,教师作为课程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应当设置学习情境,合理配置教学资源,稳步营造梳理、探究的氛围,由学生自发完成知识梳理与问题探究活动,同时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引导,辅助学生完成梳理与探究任务,并细致全面地做好评价,引导学生修正学习计划,调整学习方式,确保梳理与探究的最终效果。
小学英语知识的学习,对学生对外交流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的提升有着深远影响。笔者在概括英语体验式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立足体验式教学特点,提出利用多种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延伸教学范围,营造教学氛围,强化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能力,实现学生自主实践能力、自主感悟能力、自主管理能力的全方位提升,使其形成全新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贺才年.小学英语“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与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3(10):77-79.
[2]沈丽莎.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新一代:理论知识版,2022(13):45-46.
[3]王群英.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求知导刊,2021(20):50-51.
[4]杨帆.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安:西安外国语大学,2023.
责任编辑: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