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

2025-02-14 00:00:00蔡兰珊
安徽教育科研 2025年4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幼儿园幼儿

摘要:幼儿园劳动教育是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劳动兴趣的教育,也是品德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创设丰富的劳动教育环境,营造劳动文化氛围,开展多元活动,探索劳动教育的途径,包括结合日常生活、开展适宜的幼儿园劳动课程、创新劳动教育活动形式。

关键词:幼儿" 劳动教育" 幼儿园" 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高尚的心灵是在劳动中培养起来的,关键是要使儿童从小就参加劳动,使劳动成为人的天性和习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幼儿需要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习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因此,在幼儿期实施劳动教育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园劳动教育是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劳动兴趣的教育,也是品德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幼儿的劳动更加倾向于生活中的自我服务、利他服务,在劳动过程中的丰富体验等。对幼儿实施劳动教育目的在于让幼儿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在劳动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技巧,提高对劳动的兴趣。如何更好地在幼儿园开展幼儿劳动教育?笔者结合实际的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丰富的劳动教育环境,营造劳动文化氛围

环境是幼儿成长中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应创设和利用环境,追随幼儿劳动的脚步,充分发挥无声环境作为隐形课程的教育作用,营造良好的劳动文化氛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班级中设立劳动角,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

利用班级环境创设劳动角,其中有孩子们设计的图文并茂的值日生安排表、劳动要求,还有劳动口号及爱劳动者的照片展示,小小的劳动角能有效彰显班级管理的实效及个性。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一些生活性劳动工具供幼儿使用及探索,如小毛巾、小刷子、小扫把、小簸箕,在每日练习中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使用劳动工具的技巧。幼儿们在比较中相互学习,在与同伴合作体验中获得胜任感及自信心,从而建立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自制加工劳动工具,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

生活中的一些废旧材料经过加工后可以在幼儿园学习与生活中再加以使用,变废为宝。如自然角里投放一些自制的浇水用的小水壶、修剪枝叶的小剪刀、小网兜、一次性手套等材料,供幼儿进行简单的操作,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增强其劳动意识。在玩沙玩水区投放劳动工具柜,往其中添置生活中废旧的锅、碗、勺子、瓢、铲子等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想象探索。

(三)创设“劳动剪影”文化墙,加强劳动榜样示范

采用多种形式创设走廊的墙面内容,记录幼儿劳动过程中的成长。如小班布置生活化、趣味化的题材内容,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习惯。中大班开展服务型劳动照片墙的创设,让幼儿认识身边不同工作性质的劳动者,激发幼儿为同伴、集体,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四)开辟种植区和饲养区,增强劳动参与感

幼儿园的室外开辟种植区和饲养区,给儿童提供有益的种植体验与喂养经验。每个班都能认领一块种植园,从小菜地的清理、翻地、播种到种植中的养护,让幼儿亲自参与管理,不仅能让幼儿了解四季变化与植物生长的相互关系,还能让幼儿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养护植物生长的不易。在饲养区,鼓励幼儿轮流照看小动物。在给小动物喂食、换水过程中,幼儿了解了小动物的生活习性、体验了和动物相处的美好情感,还学会了喂养小动物的喂养技能。劳动为幼儿搭建了认识自然的通道。

(五)设立专门的劳动工坊,体验劳动的快乐

在幼儿园内,我们还可以精心设立多个工坊,如编织坊、食育坊、扎染坊和手工绣坊等,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各类游戏活动。在这些工坊中,孩子们对材料进行摆弄、尝试、探索,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他们也在相互合作中学会分享、交流,共同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在劳动过程中,孩子们会逐渐形成劳动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将推动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劳动,逐渐将劳动转化为一种日常行为习惯。良好的感受和体验是幼儿形成安定、愉快情绪的基础,积极情绪是幼儿参与劳动的内在激励因素。

二、开展多元活动,探索劳动教育的途径

对于幼儿来说,劳动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们通过开展多元活动,让幼儿充分感受和探索劳动教育的深刻内涵。

(一)结合日常生活,启蒙幼儿的劳动意识

1.认识不同职业的工作者,感知劳动与生活的关系

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不同职业的劳动工作者,如果在公共场合看到忙碌的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地告诉孩子们他们做的是什么劳动。如保洁阿姨认真地清理垃圾,快递员收检快递、送快递,面包师做面包,等等。还可以结合一些相关绘本,让幼儿认识不同职业的工作性质及劳动内容,并在言语中渗透劳动与人和生活的关系,如:因为有保洁阿姨的清理,我们周围的环境才会变得干净整洁;面包师傅用丰富的材料给我们做面包,我们就能吃到美味好吃的面包。正是他们辛勤的劳动付出,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2.向幼儿展示劳动过程,引导幼儿亲身参与

成人的示范能调动幼儿劳动的意愿。可以耐心地将自己的劳动过程展示给孩子们看,引导幼儿大胆地模仿、尝试。如在包饺子的时候,用简单的语言向幼儿解释和面、拌饺子馅、包饺子;又如将穿衣服结合语言及动作进行动作分解示范,语言简练,教育幼儿有耐心。幼儿亲身经历劳动过程会容易记忆和掌握。

3.依据幼儿身心特点,确定可操作性的劳动教育内容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手脑相长”的育人理念。劳动教育要真正地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劳动实践能够激发儿童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了解的欲望,成为驱使个体主动劳动和自主探索的内在动力。劳动实践能聚合多方面的力量,将劳动意识外化为行为。在一日生活中,我们要用恰当的方法,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

中小班以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为主,将生活自理事项具体化。晨间活动:值日生进行口杯、毛巾的摆放工作;给花草浇水、清理枯叶;摆放户外晨练器械。就餐方面:能自己拿勺进餐,学会拿纸巾擦鼻涕,送小碗,拿毛巾擦嘴巴等。盥洗方面:能自己洗手,拿毛巾擦手,脱裤子,提裤子,冲厕所等。午睡方面:学会自己穿脱衣服,拉拉链,摆鞋子,穿脱鞋子等。区域游戏方面:能自己取放材料,合作收玩具,整理图书、玩具、学习用品等。

大班应逐步让幼儿从自我服务向为他人服务过渡,注重其服务集体意识的培养,引导其参与社会公益性劳动。如班级内开展“我是值日生”活动,应丰富值日生的具体职责及内容,鼓励幼儿协助教师做好活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还可开展劳动种植及水培活动,鼓励幼儿学会记录,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发现植物生长变化,发展观察力及动手能力,提高劳动意识;鼓励幼儿参与社会公益性劳动,如清洁楼道、照顾敬老院的老人、拾捡白色垃圾、帮助残疾人等,分享劳动心得与体会,体会劳动最光荣的美好情感。

(二)开展适宜的幼儿园劳动课程,提高幼儿的劳动技能

1.制定幼儿劳动项目分类大纲

我们梳理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项目类别,并提出适宜的劳动项目,因地制宜地制定出本园的《3—6岁幼儿劳动项目分类大纲》。如大班记录天气、中班洗筷子、小班叠衣服;大班学习捶背、中班学习剥大蒜、小班学习穿项链。开发专门化的劳动课程,让幼儿在系统、规范性的劳动课程教学活动中,学习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更好地服务自己及他人。

2.在游戏、比赛中渗透劳动教育内容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也是渗透劳动教育最常见的方式,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在区域游戏的美工坊中投放面条机、织布机等材料,鼓励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摆弄,学会有序地拿取材料,与同伴合作收拾区域材料。户外游戏中,鼓励幼儿做好游戏前的材料摆放,游戏后分类摆放收整材料等。

为了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可以根据幼儿习得的劳动技能进行年级组幼儿生活技能比赛活动。如小班幼儿穿衣服、穿鞋子、拉拉链、剥虾;中班幼儿翻衣服、叠衣服、挂衣服;大班幼儿叠被子、系鞋带,这些生活技能比赛活动让幼儿学会挑战自我,挫败后增强信心,收获成长。幼儿在养成了爱劳动的习惯的同时也学会了坚持和感恩。

(三)创新劳动教育活动形式,培养幼儿的劳动兴趣

1.主题活动

在“庆三八”主题活动中,邀请家长参与亲子制作“相框”“手提包”“花束”“手链”等美劳活动,表达对妈妈的一份浓浓的爱意;在“你好,春天里”的主题课程中,中班幼儿利用废旧的纸板材料及黏土材料做成“彩色的花环”,感受春日的浪漫;收集和制作风筝,布置“风筝”展示墙;在“母亲节”的护蛋活动中,幼儿用水彩笔绘彩蛋,用心照顾蛋宝宝,感受照顾蛋宝宝的辛劳;在“迎五一”劳动节主题活动中,幼儿通过绘画和装订,制作形式各样的“劳动勋章”,幼儿将做好的勋章送给身边各种各样的劳动者,表达对劳动者深深的敬佩之情;在“庆六一”主题活动中,我们开展变废为宝活动,鼓励家长们将半成品材料加工制作成孩子们喜欢的玩具及环保服;在“迎新年”的活动中,通过手工制作冰糖葫芦、奶茶,营造浓浓的喜迎新年的氛围。

2.实践活动

小班开展“剥剥乐”活动,如剥豌豆、剥鹌鹑蛋、剥橘子,发展幼儿动手剥的能力;充分挖掘家长资源,请不同职业的家长们给孩子们介绍不同的工作内容;去养老院为老人们唱歌,做简单的打扫;邀请黄梅戏剧院、杂技团的演员们进幼儿园;去消防站看消防员叔叔现场救火演习。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了不同职业劳动者的工作性质及职责内容,开阔了幼儿的眼界,使其获得了有益的经验。

3.节气活动

节气表示自然节令和农业生产活动的时序变化,它不仅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在雨水时节,根据幼儿年龄段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大班开展“彩绘雨伞”活动,孩子们用调制好的丙烯颜料在透明的雨伞上绘制图案,小小的一把伞,撑起了孩子们的七彩童年;小班开展“接雨水”浇灌植物活动。在立夏时节,孩子们用丙烯颜料手绘彩蛋,再将绘制的彩蛋放进彩绳编制的蛋兜里悬挂展示;用当地新鲜晒干后的艾草做“香包”,让幼儿感受节日民俗。在秋分时节,中班幼儿将玉米剥皮后,把玉米须及玉米粒做成了好看的手工装饰品。在冬至时节,大班幼儿将带来的蔬菜清洗、切片,做成好吃的火锅;中班幼儿包饺子;小班幼儿做汤圆。不同的节气,幼儿感受不同劳动内容带来的快乐。

4.食育活动

(1)参与园内种植

鼓励幼儿参与园内小菜地及家庭的四季蔬菜种植活动,和其他幼儿一起播种、记录、养护、收获,熟悉种植过程。幼儿合作烹饪,一起品尝参与制作的美食,增强成就感与幸福感。

(2)寻找家乡的美味

蒿子、蚕豆是安庆人在春天里爱吃的野菜及食物。为此,亲子合作尝试用面粉将切碎的蒿子和在一起揉成团,用油煎成地道美味香脆的蒿子粑;小手参与剥蚕豆,将蚕豆加料煮沸,串起来做成蚕豆串;巧手剥玉米粒,将玉米粒和面揉成团,做成香脆的玉米烙饼;小手将柚子剥皮,放冰糖或者蜂蜜做成甜甜的蜂蜜柚子茶;用磨制好的山芋粉做成香喷喷的山芋粉圆子烧肉。这些富有家乡特色的美味深受幼儿的喜爱。将劳动与食育课程相融合,帮助幼儿真正理解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内涵。

5.实地探索活动

我们充分利用园外资源,根据季节的变换,鼓励家长们开展丰富有趣的实践探索活动,带领幼儿在亲身感受、实际操作中积累丰富的劳动经验。拔萝卜、挖山芋,采摘橘子、葡萄、草莓等亲子活动,使幼儿感受劳动收获的快乐。

幼儿园劳动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充分挖掘周围可用资源,探索出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幼儿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家园要同心协力,做到持之以恒、坚持对孩子进行指导性教育。让劳动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努力通过生活实践让幼儿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收获、珍惜劳动成果的快乐,感受劳动精神的内涵,真正地实现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辅德、以劳逸美。

参考文献:

[1]B.A.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M].毕淑之,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孙刚成,韩玉洁.为儿童创设适宜环境的理论基础及策略[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35(11):81-8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Z].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黄进.教育视野中的自然环境[J].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18(7/8):24-27.

[5]陈秀云,陈一飞.陈鹤琴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297.

[6]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60-61.

[7]徐海娇.重构劳动教育的价值空间[J].中国教育学刊,2019(6):51-56.

责任编辑:黄大灿

**本文系安庆市教研课题“家园合作开展幼儿园劳动教育的课程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为AJKT2021117。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幼儿园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4:52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爱“上”幼儿园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求知导刊(2016年24期)2016-10-14 12:3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