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生命教育;五感法;绘本;教育戏剧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5)03-0027-03
【活动理念】
小学六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前期,自我意识逐步发展,开始关注自身的内在体验。随着学业任务的繁重以及面临小升初等现实因素,学生容易陷入学业压力之中,忽视身边美好的人和事。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学会放松身心,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缓解压力,培养积极情绪,增强心理弹性。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到生命的动人之处在于全心全意地投入当下。
2.情感目标:主动发现、体悟生活中的美好,提升愉悦感和幸福感。
3.技能目标:学会使用五感法,从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方面发现生命的美好。
【活动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认识五感法,学会使用五感法感知生命的美妙动人。
难点: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启发学生乐于调用五感体验现实生活并实现方法迁移。
【活动方法】
游戏法,小组活动法,教育戏剧法,艺术治疗。
【活动准备】
1.课前将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并确定组长。
2.便利贴,卡纸,彩色笔,《蜉蝣的一天》绘本视频。
【活动对象】
六年级学生
【活动时长】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导入阶段:五感小达人
活动规则: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完成五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任务。
听觉任务:根据教师的“开始”“渐强渐弱”“停止”等手势做鼓掌动作,要求掌声整齐划一。
味觉任务:说出两种最喜欢吃的食物名称。
嗅觉任务:做出闻的动作,保持三秒。
触觉任务:和身边的同学握手。
视觉任务:说出今天看见的最让你心动的事物。
师:每天醒来,我们的感官都会感知到各种各样的事物,所有的这些都会令你为之心动吗?请同学们跟着我充分打开感官,感受生命的心动时刻。
设计意图:以五感游戏引入,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引出主题。
二、转换阶段:蜉蝣的一天
(一)走进蜉蝣的生命
教师播放绘本视频《蜉蝣的一天》。
师:蜉蝣的生命只有一天,你认为怎样度过才是有意义的呢?
生1: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多看看这个世界。
生2:完成繁衍,延续生命。
师:蜉蝣虽然只有一天的生命,但是它用心去看、去听、去闻、去品尝、去触碰,它认为自己的生命意义非凡,因而心怀感激。
(二)蜉蝣的最后一刻
师:蜉蝣对自己的生命心怀感激,除了感激,它还有哪些情绪和感受?请同学们用表情和动作将蜉蝣的内心感受定格。
生3:蜉蝣会不舍,它想再好好感受一下世界。
生4:蜉蝣感到很开心,因为它把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都过得非常精彩。
生5:蜉蝣很欣慰,因为它认为自己的生命非常完美。
师:是的,蜉蝣认为自己只有一天的生命十分精彩,因为它很珍惜它所经历的每一个时刻。
设计意图:用画面精美、故事性强的绘本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蜉蝣的生命意义,感受调动五感、专注当下的美妙。运用定格画面的教育戏剧习式,引导学生代入蜉蝣的角色,体会蜉蝣的内心感受,为下一环节观照自己的生命时刻作铺垫。
三、工作阶段:生命的心动时刻
(一)“我”的心动时刻
1.书写心动时刻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走进了蜉蝣的生命。现在,让我们调动五感,在便签贴上写下五个最让你心动的时刻。可以是大自然的美景、动听的声音、记忆中的味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让你感到舒适放松的触感等。
PPT提示:
看:云朵、植物、动物;
尝:酸、甜、苦、辣;
触:柔软的、坚硬的、光滑的、暖乎乎的;
听:歌声、鸟鸣、风声、加油声;
闻:花香、果香、饭菜香。
师: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动时刻?
生6:我的心动时刻是闻到鸡腿的香气、看到了可爱的小猫、听到瀑布声、吃雪糕及跟朋友握手。
生7:我的心动时刻是闻百合花香、看书、听雨滴落下、吃妈妈准备的饭菜及和妈妈拥抱。
生8:我的心动时刻是听到同学们整齐的读书声、看着同学们在课间玩乐、闻到饭菜香、吃到凉凉的冰激凌和摸摸篮球冠军的奖牌。
2.交换心动时刻
师:刚刚我在巡视同学们书写心动时刻的时候,发现有些同学无从下笔,有些同学写出了好多。现在,请大家交换便签贴。小组同学两两猜拳,赢的一方可以挑选对方的一张心动便签贴。
师:请问赢的同学,你拿走了对方的哪一张心动贴,为什么?
生9:刚刚我拿走的是“看夕阳”,我一看到这张心动贴,就想到了太阳下山红霞满天的画面,我认为非常美。
生10:我刚刚赢走的是“听雨声”,因为我平时很少做这件事情。最近下雨比较多,静下来听听雨声会非常浪漫。
师:猜输的同学,输了哪张心动贴会让你觉得可以?如果再也不能做这件事情,满分是10分,你的失落程度是几分?
生11:我输掉的是吃汉堡,如果再也吃不到,我的失落程度是6分。
生12:我输掉的是“听好听的轻音乐”,我没有觉得失落,将自己喜欢的分享给同学,我觉得很开心。
生13:我输掉的是“看书”,我最喜欢看书了,如果不能看,我的失落程度是10分。
师:通过交换心动便签贴,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心动就藏在日常生活里,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用心去发现和感受这些美妙时刻。
(二)“我”的心动生命
师:蜉蝣把这些心动时光珍藏了起来,把生命活成了自己理想中的模样。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播放剪辑的视频《蜉蝣的生命形态》)
师:蜉蝣的生命如烟花般绚烂绽放,各小组内也有那么多美好的时刻,这些美妙的时刻能组成怎样的生命形态?你理想中的让你心动的生命是什么形状的呢?请小组合作拼一拼。
生14:我们组认为,心动的生命形态就像是花朵,因为生命要像花朵一样绽放。
生15:我们组认为,心动的生命形态是嫩芽形,因为生命就如同嫩芽般生生不息、自由生长。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心动时刻”,并用猜拳的方式与小组成员分享,利用团体动能,让学生发现生活中或拥有、或被忽略的美好,从而学会感受、享受自己目前的生活,提升幸福感。之后,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制作拼贴画,用艺术表达的方式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结束阶段:让生命流动起来
师:拼贴画展示了生命的多姿多彩。经过整节课的讨论,我想问一问,同学们下课后最想体验的心动时刻是什么?我现在倒数三个数,请大家用动作定格。(学生定格)现在,请留意我的手部动作,我的手指向哪一组,该小组就站起来,让定格的动作动起来。我的手放下,动作停止。当我把双手举起来,全班起立,让自己的动作流动起来,组成一幅流动的生命画面。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做动作。
师:流动的生命画面让人怦然心动。浮生一日,蜉蝣一世。让我们学着调动五感,专注当下,感受生命中的心动时刻吧。
设计意图:使用教育戏剧习式——流动画面,引导学生将所学落地,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记忆和情感体验。
【活动反思】
本课围绕五感感知生命展开,运用游戏、绘本、小组合作、教育戏剧等教学方法带领学生一步步投入课堂,感受生命的美好。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形式活泼生动,互动感强,学生参与度高,课堂生成的感受真实而丰富。教师将生命教育的理念融入其中,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美好。
本节课注重活动的创设,让学生在一环扣一环的活动中产生积极情绪,渗透了调动五感、全心享受生活的积极生命观。需要注意的是,在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要讲清楚活动规则,并抓住学生的课堂生成,及时给予回应。创作生命贴画的环节自由度较高,教师应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及时点拨并鼓励学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解读[S].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沈苹.绘本心理课的探索与实践——以江苏省无锡市梅村实验小学为例[J].江苏教育,2018(64):51-53.
[3]李溯莹.绘本戏剧法在小学心理课堂的实践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2(18):34-36.
编辑/于洪终校/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