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主要观点探究

2025-01-15 00:00:00李云生
关键词:关键句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摘要:本研究聚焦于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这一语文要素。通过深入剖析关键句的定义,在教材中的表述、位置、特点及其与文章观点的关系,结合《只有一个地球》《青山不老》《三黑和土地》等课文的教学实例,探讨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关键句把握文章观点,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 关键句" 文章观点" 阅读教学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实践中,“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这一语文要素的落实面临诸多挑战。正如王荣生提到,学生对文本关键处的理解往往影响其对整篇文章的把握。部分学生对“关键句”的概念模糊不清,不知如何精准提取,更难以从关键句中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1]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关键句的内涵与外延,构建系统的关键句教学策略体系,以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通过明确关键句的相关理论知识,为教师提供清晰的教学思路与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抓住关键句理解文章的技巧,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

二、关键句的理论探究

(一)关键句的定义

关键句是指在文章中能够对文本的结构布局、核心内容、主题思想、情感表达等方面起到关键支撑、提示或总结作用的句子。它犹如文章的骨架与灵魂,是作者传达核心信息的重要载体。例如,在一些记叙文里,关键句可能是对人物性格特征高度概括的句子;在议论文中,则可能是表达中心论点或分论点的句子。崔峦指出,关键句是理解文章的重要切入点,对把握文章全貌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潘新和教授也认为,关键句在文章的语篇构建与意义传达中具有核心地位,它往往凝聚着作者的创作意图与思想精髓。[3]

(二)小学语文教材中关键句的表述形式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关键句具有多种表述形式。常见的有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等。

(三)关键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分布

关键句在文章中的位置较为灵活。位于开头的关键句常起到总领全文、引出话题的作用,如《草原》开篇“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为下文描写草原的美景与蒙汉情谊奠定了情感基调。结尾处的关键句多为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或升华情感,如《为人民服务》结尾“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强调了革命队伍的团结与互助精神。而在文章中间的关键句,则起到承上启下、推动情节发展或转换话题等作用,例如在《桥》一文中,“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这一关键句,在情节发展中制造了悬念,推动故事走向高潮。

(四)关键句的特征

1.概括性:关键句能够高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某一部分的核心信息。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一句,简洁概括了西沙群岛鸟类众多的特点,涵盖了后文对各种鸟类的描写内容。

2.关联性:与文章上下文紧密相连,在语义、逻辑等方面相互呼应。

3.独特性:在表达方式、句式结构或用词上往往具有独特之处,易于识别。比如《司马光》中“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简洁的文言文句式,生动地描述了事件的起因,成为理解文章的关键所在。

(五)关键句与文章观点的内在联系

关键句是文章观点的外在体现与重要支撑。在议论文中,关键句往往直接表达论点,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关键句,鲜明地表达了周恩来总理年少时的宏伟志向,也是文章的核心观点。在记叙文、说明文等文体中,关键句则通过对事件、事物的描述或说明,间接反映文章的主题思想。例如《圆明园的毁灭》中,对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描写关键句,从侧面衬托出圆明园毁灭的惨痛,表达了对侵略者的痛恨与对祖国文化遗产的惋惜之情。这些关键句共同指向文章对文化瑰宝遭受破坏的悲愤这一主要观点。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关键句就是这思想之路上的重要标记,引导读者理解文章的核心观点。[4]

(六)关键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快速定位文章核心内容,理解文章结构与脉络,从而深入理解文本含义。例如在阅读篇幅较长的文章时,学生能通过关键句迅速把握主要情节与主题,避免在细节中迷失方向。钱梦龙强调,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内容有助于提高他们整体理解文本的能力。[5]

2.培养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分析关键句与上下文的关系、对文章观点的支撑作用等,锻炼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如在探讨关键句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句子之间的因果、递进等逻辑关系,提高思维的严密性。

3.提高阅读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文章的关键信息,提高阅读速度与学习效率。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这种高效阅读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至关重要。

三、教学实践应用——以三篇课文为例

(一)《只有一个地球》中的关键句提取与观点把握

1.教学实录片段呈现。教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后,提问:“同学们,在这篇课文中,你们觉得哪些句子对理解地球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应该保护地球这个观点很关键呢?”学生开始自主阅读并寻找句子。有学生找到“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一句。教师进一步引导:“那这个句子为什么关键呢?它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回答:“它把地球比作母亲和摇篮,说明地球对人类很重要,是我们生存的基础。”

2.关键句分析与文章观点解读。此关键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强调了地球与人类的紧密联系,从情感上唤起学生对地球的敬爱之情。而文章后续对地球资源有限、遭受破坏等内容的描写,均是基于地球的重要性这一前提展开,进一步论证了“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一主要观点。通过对这一关键句的深入理解,学生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与核心思想,明白保护地球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二)《青山不老》关键句的剖析与文章主旨探究

1.教学过程展示。在学习《青山不老》时,教师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能够体现老人精神的关键句。学生找出“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教师追问:“这个‘另一种东西’是什么呢?大家再仔细读课文,从老人的行为描写中去体会。”学生经过再次阅读与讨论,得出“另一种东西”是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无私奉献精神。

2.关键句对主旨的作用阐述。该关键句是对老人一生奉献的高度总结与升华,将老人个体的行为提升到与自然永恒共存的伟大境界。它贯穿于文章对老人十五年如一日坚持植树的艰辛历程描写之中,从老人创造的绿洲奇迹到他面对恶劣环境的不屈不挠,都在为这一关键句作铺垫,使学生深刻理解文章“歌颂老人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精神,表达对老人的敬佩之情”的主旨。

(三)《三黑和土地》关键句与文章核心观点的关联解析

1.关键句提取与分析。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三黑和土地》,寻找表达三黑对土地情感的关键句,学生找出“三黑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今天准备好了,叫麦籽儿睡上”一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土地是麦籽儿的床呢?这反映了三黑怎样的情感?”学生回答:“说明三黑把土地看得像床一样珍贵,他非常热爱土地,想好好耕种。”

2.关键句在主题表达方面的功能探讨。这一关键句通过独特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三黑对土地的珍视与热爱。文章围绕三黑在土地上的劳作、对土地的美好憧憬等内容展开,这一关键句成为理解农民对土地深厚情感这一核心观点的重要突破口。它让学生感受到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性,不仅仅是生产资料,更是情感的寄托与生命的源泉,从而深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四)教学案例总结与方法提炼

通过对以上三篇课文教学实例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运用关键句把握文章观点的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寻找关键句,培养其阅读的敏感性与自主性。

2.深入剖析关键句内涵: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关键句的字面意义、深层含义及其与文章其他部分的关系。

3.联系上下文理解:强调关键句与上下文的逻辑关联,使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结构与思想,避免孤立地看待关键句。

4.多形式朗读感悟:采用朗读的方式,使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关键句的情感色彩、语气语调,进一步加深对文章观点的理解与感受。

四、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

本研究全面深入地探讨了小学语文中关键句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其定义、教材表述形式、位置分布、特征、与文章观点的关系以及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只有一个地球》《青山不老》《三黑和土地》等课文的教学实例分析,详细阐述了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关键句把握文章观点的具体方法与策略,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二)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关键句的教学。在日常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识别关键句的能力,将关键句的分析与文章整体理解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关键句背后的文章观点,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语文素养。同时,教师自身应不断提升对关键句的理解与把握能力,深入钻研教材,精准挖掘关键句资源,为高效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崔峦.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要素与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6(5):3-9.

[3]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5:120-125.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C].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78-82.

[5]钱梦龙.导读的艺术[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45-50.

猜你喜欢
关键句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知人知事又知心,合意合理又和合情
也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阅读技巧
考试周刊(2017年1期)2017-01-20 21:29:06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诗意型材料作文解题导引
古诗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