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依托教学实践所表现出的不同问题,广大教育工作者结合教育实际提出了全新的工作目标.针对这一目标,单元教学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青睐.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承受着较大的压力,且数学学科自身较为抽象和综合,致使很多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面临着困难,而数学成绩影响着学生整体的成绩.当前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表现出不足,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教学品质,阻碍了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围绕高中数学学科,重点研究大单元教学策略,希望可为相关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围绕学生进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经由多年的实践探索可知,在高中数学教材中,所列知识点基本上都是以单元形式加以呈现,且各个单元之间紧密相关.由此可知,教师如果想真正提高教学品质,一定要从单元设计层面着手,明确不同单元间的联系点与区别点,并依托教学大纲合理调整,以此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优化教学品质[1].
1大单元教学概念简析
对于大单元教学,主要将连续和独立内容呈现统称为一个单元,每一节课算作一个小单元,讲授相关内容的几节课或者一章都是一个单元,还可将教材中的若干教学单元构成大单元.另外,更广义的大单元可以是跨章节和不连续的内容,其中一个主题便可称作一个单元,既可以是内容主题,也可以是方法主题.
在教学实践中,较为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四种单元:其一,围绕教材章节形成的模块类单元;其二,围绕知识内容形成的主题类单元,如函数单调性;其三,围绕思想方法形成的方法类单元,如消元法;其四,围绕素养形成的素养类单元,如数学建模.单元教学设计主要指面向某一单元教学所进行的整体设计,它不限于一节课的内容,主要从整体层面把控教材内容,挖掘本质,明确学情,有效设立教学目标,全面剖析重难点内容,围绕数学模块知识,依托学生认知,结合教学组织原则,寻求可提升教学成效的可行办法[2].
单元教学设计主要依托教材进行,并运用系统的方法围绕关联内容展开分析和重组,最终形成系统化的教学单元,基于教学整体观统筹教学诸要素,借此提升教学成效.它既包含教学要素、内容和支持条件等方面的剖析,也涉及教学流程的推进、教学评价与优化.
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即从课标层面着手,围绕高中教学展开并适当突破,从数学学科和整体层面着手,基于数学某一单元展开设计,经此可深化教师在教学内容方面上的理解,加深学生的理解,增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全面提升教学品质[3].
2大单元教学设计一般原则
2.1整体性
在大单元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将各个教材视为关联的整体,梳理教材中的知识点,借助各个知识点的内部关联,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架构,建立不同主题单元,促进大单元教学的有序实施.依托此原则所进行的设计,教学难度呈阶梯式分布,每一个知识点密切相关,学生的学习也相对轻松,知识掌握得也会比较牢固,可将大单元教学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简而言之,依托整体性原则展开的设计,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有助于加深学生在数学知识中的理解.
2.2主体性
基于新教材,高中数学教学愈发强调核心素养培养,希望培养更多自主性较强的学生.基于此,在大单元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调整课堂角色,注重引导.对教学方案进行设计时,应了解学生的兴趣点,依托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可行的教学方式,以此减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的畏惧感,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兴趣点.另外,教师还应全面剖析教材内容,有效挖掘新教材,明确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基于不同教学主题选择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参与性.
2.3重构性
从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层面而言,大单元教学并未设立统一标准,主要围绕学生的发展进行,基于教材内容展开梳理,遵循重构性原则完成设计.概括来说,不同学科对应的教学内容与资源各不相同,致使最终形成的教学组织也存在差异,某些大单元教学强调逻辑推理,某些则追求数学计算,还有一些强调实践操作,为此,大单元教学应依托教与学的具体需求有效重组与构建.
2.4动态性
在大单元教学中,动态性是其基本特征之一,在对数学教学进行设计时应遵循动态性原则,以免出现知识点冗余堆积现象,加强不同知识点的相互关联,依托学生的情况,完善大单元教学方案,让学生一直处于积极的状态下,主动探索,保证整体的质量.应用大单元教学法,主要为增强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可重构教材内部的知识架构,找到不同知识点间的关联,设计同类知识点,建立大单元,有所侧重,保证知识难度满足学生的认知,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建立学习自信心.
3大单元教学实践策略
3.1重建单元知识结构
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广大教师应明确教材组织结构,全面探索自然单元和学生认知水平之间的关联,建立系统的知识网络.不仅要围绕教材,而且应超越教材,针对现有教材涉及的各个章节,依托逻辑性和系统性的标准,从更高的层面来剖析新旧知识的内部关联,冲破课时的束缚,打破年级的约束,带领学生始终围绕相同主题来感受数学知识,从整体视角来探索并完成学习,借此开阔学生的视野.另外,还应对知识进行适度拓展.
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拓展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深层次的理解.知识点的有效整合能够降低学习难度,规避畏惧心理的产生,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全面提升学习效果,并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4].
3.2确立单元设计目标
大单元主题设计主要围绕数学单元知识进行,实际设计过程应从总体出发展开设计.首先,应明确设计目标,围绕理论知识,经由概念模式完成整体构建,并对各个知识点进行有效梳理,增强大单元主题的针对性,大幅提升学生的自主性,主动开展合作探究.这要求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分析能力,构建一套科学、可行的知识系统.另外,教师还应不断优化自身的理论结构,依托教材内容,联系大单元设计,围绕不同水平的学生开展不同层次的目标设计.
例如以“三角函数”内容为例,教师可融入三角形的概念内容,让学生明确函数与三角形的主要概念.对于理解力不强的学生,应设立简易目标,对于理解力较强的学生则应设计深层目标.只有先确立主题,方能进一步做好大单元设计,从而保证教学活动更加有效,切实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5].
3.3创设教学情境
高中数学知识点较为抽象,实际学习难度大,极有可能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阻碍数学教学的推进,为此,教师应巧妙创设教学情境.运用具体的情境,不仅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运用好教学情境,应明确学生的认知,创设适宜的情境,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强创新意识.和以往的教学相比,情境法更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点,可推动数学学习,增强知识运用能力,帮助学生明确数学知识的现实价值[6].
例如以“概率”内容为例,此节内容相对抽象,不易理解,实际教学开展并不理想,为实现大单元教学目标,可创设情境,加强概率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推动学生的实际学习.经由情境创设可知,学生的兴趣得到显著提升,并能形成全面认识,利用所学知识来解答课堂问题,不断丰富学习经验.此外,师生互动频率大幅增加,教师可有效掌握学生的情况,适当调整设计策略,切实提升教学品质.
3.4应用多媒体技术
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产生了积极影响,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优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把图片和视频等融入教学活动中,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大多数学生也都乐于接受.为更好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一方面应加强多媒体建设,明确教师在媒体设施方面的需求,制订合理的采购计划;另一方面,组织教师自主学习多媒体,保证能够灵活应用,通过多媒体直观呈现所学知识,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7].
例如可将“立体几何初步”与“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加以整合,引入多媒体,通过图片深化学生对立体几何的理解,逐渐加大知识难度,适当引入空间向量内容,让学生明确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的对应关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效达成教学任务.经由多媒体的应用,教学趣味性得到高度提升,学生能够自主探索立体几何,并将其应用到具体问题的解决中,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3.5深化交流互动
处于高中时期的学生,比较喜欢表达内心的想法,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特性,调整教学方式,基于大单元教学适当增设讨论环节,赋予学生主动权,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第一,参照学生的兴趣点,依托大单元教学内容,有效设计讨论话题,确保讨论主题和学生的兴趣点一致,鼓励学生踊跃发言,积极思考.第二,优化讨论形式,假若教学难度系数高,则可依托学生的水平,把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分组讨论后进行展示,为每一组预留分享交流的时间,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热情[8].
例如以“数列”教学为例,设计讨论交流环节,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围绕案例进行讨论,找到案例中列出的等差数列差值,探究总结等差数列的一般特点,概括等差数列的内涵,在此环节,学生主动表现,积极交流,有效掌握了数列内容.同时,其他教师需自主借鉴这一经验,在教学过程合理设计讨论环节,灵活调整讨论时间的比重,并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展现平台,使其养成独立探索、自主学习的优良习惯.
4结语
综合来说,大单元教学属于整体性思维,是基于传统教学进行的创新.高中数学教师需要依托大单元整体框架建立知识体系,掌握整体内容,经由大单元教学,完成知识内部的相互协调,找到概念间的联系,彰显研究方法的系统性,突出单元教学的关联性.
【本文系2023年度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为QJH202310139)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晓艳.大单元视角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函数的概念与性质”章节复习课为例[J].上海中学数学,2023(07):74-76+96.
[2]曹亚萍.基于UbD理论的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以“指数与指数函数”为例[D].洛阳:洛阳师范学院,2023.
[3]赵茂男.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的教学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22(12):34-35.
[4]林洁.基于单元整体设计的结构化教学策略——以“函数概念与性质”教学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22(36):35-37.
[5]罗建.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三角函数单元教学研究[D].重庆:重庆三峡学院,2023.
[6]杨丹丹.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的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实践[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3(46):76-78.
[7]魏强.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探索[J].数学教学研究,2017,36(02):22-24+28.
[8]陈佳润.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探索[J].读与写,2021,18(2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