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新商科课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综合述评

2025-01-05 00:00:00吴德望李忠华
现代商贸工业 2025年1期
关键词:服务社会新商科职业教育

摘要:课程是职业教育的核心,新商科是适应商业实践发展的教育理念。新商科课程相对其他学科更重视实践,更贴近市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其重要建设目标。文章通过分析与职业教育新商科课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方针政策、梳理国内外相关建设实践和理论研究,总结经验,分析评述相关做法,为新商科课程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新商科;课程;职业教育;服务社会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5.01.049

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职业教育存在社会层面“认可度”不高、同产业发展“契合度”不高、与人才需求“匹配度”不高、所育之才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不高等问题。所以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适应性,提升职业教育课程社会服务效能迫在眉睫。商科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最紧密的学科,推进课程建设、探寻社会服务路径、提升社会服务效能日益受到政府、学界、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关注。

1"相关政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对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提出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十四五”时期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职业教育法》第三条: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要“遵循职业学校学生认知规律,开发遴选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资源”,“遴选5000门左右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

教育部副部长吴岩教授在第十二届新华网教育论坛上提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没有好课,所有工作都可能落空。”课程对职业院校而言,既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新商科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商科教育理念和模式,其课程更紧密地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更注重社会实践,其社会服务效能更具代表性。

2"职业教育新商科课程建设相关实践与研究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行业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许多职业教育机构开始重视新商科的建设,更为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而非单纯的理论知识教学。国内如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的电子商务专业,安排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践活动,比如开展直播营销、跨境电商实践等,以提高其实践能力。同时,还引入了1+X考证,如电子商务数据分析、数字营销中级证书等,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此外,该专业还与时俱进地更新课程内容,以适应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如开设《新媒体营销》等课程,以满足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国内职业教育较为发达的地区更是注重专业认证和国际化,如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会计专业通过了ACCA(Association"of"Chartered"Certified"Accountants)和CPA(Certified"Public"Accountant)等国际财务领域的认证,提高了该专业的国际认可度。

国外如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理工学院(TAFE"NSW)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发了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旨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Boud"and"Solomon,"2001)。同样,在美国,新型商业学位课程(The"Next"Generation"of"Business"Education)也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案例教学和团队项目等方式(Miller"and"Besser,"2012)。

通过综合分析有代表性的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总结其课程建设情况,发现职业院校新商科课程在强化人才培养质量和提高社会服务效能方面展现出如下特点:

一是强调实践。新商科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课程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各种实践项目和比赛,让学生了解市场经济和社会热点问题,掌握创业和管理技能。

二是培养创新思维。新商科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开展创新创业训练、提供资源和支持等方式,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勇于尝试创新。

三是开设多元化课程。新商科致力于打破传统商科课程框架,加入更多的跨学科内容,如科技、文化、人文等,并开设具有前瞻性、潜力性的新型专业,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知识储备和素质培养。

四是突出团队协作。新商科注重团队协作和领导力的培养,通过团队合作、项目管理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协作技能和领导力,并激发他们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3"新商科课程社会服务效能的相关研究

20世纪90年代,随着能力本位教育通过中国加拿大高中后职业教育合作项目进入我国并推广开来,国内学者开始尝试用新的理念来研究职业教育课程。对职业教育新商科课程社会服务效能的研究主要可概括为过程研究、融合研究、效能研究三个方面:

过程研究方面:通过对职业院校新商科课程社会服务实践过程的研究,发现社会服务已成为企业招聘的一个重要指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社会责任纳入到自身发展战略当中。因此,有学者提出,在职业院校新商科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体验和社交资本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社会服务中提升应用能力、社会责任感和人际沟通能力(张宇婷,2018)。也有学者认为职业院校新商科课程的社会服务要注重服务模式的创新和服务领域的延伸,在新技术、新经济、新产业等领域下,职业院校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如创新型服务、信息化服务等,同时也要将服务领域延伸到更加广泛的社会领域,如环保、公益、文化等领域,以此推动社会服务的发展(王春雷,2021)。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我们发现当前新商科课程社会服务的主要路径有:

社区服务:一些新商科课程对学生提出进行社区服务的要求,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知识,为社区提供商业服务或其他支持。

企业服务:在新商科课程中,往往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一些相关的企业或社会组织也可以从中受益。学生可以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其更好地发展。

行业调研:新商科课程通常会安排学生走出校门,参与行业调研。通过与当地企业沟通交流,了解市场需求,以期将学生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况中。

公益活动:一些新商科课程还鼓励学生参与公益活动,例如环保行动,可持续发展项目等,在学术上关注社会问题,在实践中推动社会进步。

创业孵化器:新商科课程常常与创业孵化器联合,为学生提供创业咨询、资金支持、技术支持等服务,帮助学生实现创业梦想。

融合研究方面:职业院校新商科课程建设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相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同时,社会服务成为新商科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了解社会发展趋势,为社会做出有益贡献。因此,将新商科课程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在职业院校新商科课程中融合社会服务,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应用型人才培养功能,增加学生实际操作经验,提升就业竞争力。同时,职业院校也可以通过社会服务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教学与社会需求的密切对接,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丁步鹏、王方,2019)。据研究表明,职业院校新商科课程与社会服务的融合有以下几个优点:

首先,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服务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学以致用,从而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

其次,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参与社会服务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再次,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社会服务往往需要团队协作才能完成,参与社会服务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锻炼团队合作能力。

最后,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社会服务是关乎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参与社会服务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社会需求,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总之,将新商科课程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可以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为社会做出有益贡献。

效能研究方面:有学者对职业院校新商科课程社会服务的效能评价问题开展了调研,提出职业院校应该注重服务过程中的可持续性和社会影响力,并通过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机制,对服务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和分析,以此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罗军华、高永禄,2020)。还有学者研究了职业教育新商科课程社会服务对学生的影响,如提出通过社区驱动的方式开展社会服务实践,可以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并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他们建议教师应该把学生视作共同体的一部分,着重引导学生通过与社区居民的交流、参与社区活动等方式,深入了解社区需求,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王鑫、李慧华,2021)。还有研究发现,在某技工学校开展的职业素质拓展课程中,通过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道德素质的提升(李明、张雁飞、王永圣,2018)。

而国外的相关研究,着重于调查研究,较为有代表性的是:

通过调查研究一所美国高中商科职业教育课程对学生就业能力和社区参与度的影响,发现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职业技能和领导能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参与社区服务并为社区贡献更多(Pittsamp;"McCune,2019)。同时,一项针对美国技术学院的研究发现,在商科课程中加入社区服务项目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并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Burrell"amp;"Warford,"2020)。而另一项研究发现,加拿大某职业学校开设的社会企业课程,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创业机会,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Rahim,"2021)。还有研究发现,瑞士某大学开设的社区参与课程,能够增加学生对当地社会文化的了解,促进社会融合(Chae,2022)。有学者以英国一所学院开设的商科职业教育课程对学生社会和经济影响的评估。通过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分析了课程对学生职业发展、雇佣能力和社区贡献的影响。"研究发现,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融入经济社会体系,并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同时也能够为社区创造更多的贡献(Bussell"amp;"Forbes,2017)。

4"综合述评

近年来,社会深刻变革,商业格局不断发展变化,新商科逐渐兴起且呈现两大趋势:

一是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对具备新商科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新商科建设有助于满足市场上对人才的需求,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积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与传统商科相比,新商科更注重实践和创新,更贴近市场需求和企业实际,能够更好地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所以,综合分析发现,一方面院校、学界、政府等多方对新商科的社会服务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和研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商科领域的课程都注重实践教学,希望培养更高质量的学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这样的做法和研究不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商业、热爱社会并了解本地经济,还能促进与当地企业的联系和合作。通过这种方式,新商科课程可以更广泛地影响社会、服务社会,并使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但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新商科课程建设及其社会服务效能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受限于国内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通过项目驱动,广泛开展双元制、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职教集团、产业学院、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面的探索,院校层面的产教融合层层深入,社会服务效能大幅提升,但课程层面的产教融合依然不够深入,新商科教育理念和内容仍落后于商业实践。

二是各界对课程层面的社会服务效能不够重视。增强职业教育社会适应性,需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各类型教育整体协调等宏观角度统筹推进,更需要从职业教育院校、更是要求院校组织架构、专业、教师、学生等多个微观层面落实,而课程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逻辑起点,作为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提升其社会服务效能是各界较为忽略又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或要素。

三是课程建设投入水平影响其社会服务效能的发挥。国内各地区职业教育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大体成正比的情况下,湖南又职业教育产出高于投入,各项核心指标在国内稳居第一方阵,但课程内涵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其社会服务效能的提高是一项持续性工作,在职业教育投入水平不高的情况,提升课程社会服务效能需“另辟蹊径”,需要从理论的角度加强研究。

总的来说,职业教育契合经济社会发展,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匹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已成为广泛共识,且已有长足进步,但课程层面的契合和匹配仍为需多方协力,从认识、方式、方法、路径、机制等方面加强研究,加快实践,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奠定课程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宇婷.职业院校新商科课程社会服务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8,(4):"4750.

[2]丁步鹏,王方.职业院校新商科课程与社会服务的融合[J].教育技术创新,2019,(3):2223.

[3]罗军华,高永禄.职业院校新商科课程社会服务效能评价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20,(5):9698.

[4]王春雷.职业院校新商科课程社会服务的创新与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2):2526.

[5]Burrell,N.A.,amp;"Warford,M.K.Service"learning"and"the"development"of"civic"professionalism"in"technical"college"business"students.Journal"of"Business"and"Leadership:"Research,"Practice,"and"Teaching,2020,16(1):111.

猜你喜欢
服务社会新商科职业教育
现代商业流通视阈下新商科专业群重构
新商科应用型人才职业素养体系构建研究
卷宗(2017年36期)2018-03-09 07:48:34
高职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探讨“新商科”人才培养
我国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思考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可信性研究
未来英才(2016年13期)2017-01-13 18:00:52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02:09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57:21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4:53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4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