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双高”建设的实际需求,探索现代轨道交通专业群课程资源库(涵盖思政资源、慕课资源、微课资源)建设的内容、方法,解决专业群优质课程资源匮乏问题,促进混合式教学有效实施,实现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
关键词:“双高”建设;现代轨道交通专业群;课程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5.01.088
0"前言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该方案旨在打造一系列顶尖的专业(群),并强调了完善专业教学资源库的重要性,包括建立资源共享平台的资源认证标准和交易机制,目的是扩大高质量教育资源的普及范围。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纲领性文件,《实施方案》进一步激发了职业院校建设课程资源库的积极性。在职业教育迎来重大改革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调整和优化资源库以支持一流学校和专业集群的发展,已经成为该领域广泛关注的焦点。
纵观国内学者对课程资源库的研究,高职课程资源建设现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资源设计未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教师使用共享资源时遇到了不便之处;资源类型单一,混合式教学适用度不高;课程资源匮乏,无法满足混合式教学需求;资源管理体系欠缺,资源存储不系统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从高职教育开发和应用课程资源库的必要性出发建设适合学生、教师和广大受众者的课程资源。
课程构成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的基本要素,并在职业教育的新时代中成为推动专业群建设和“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关键工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是课程建设的具体实施和实践活动。目前,国内学者在专业课程建设的研究中,针对“双高”(即高水平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新背景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而且对课程的普适性指导研究也不够充分。因此,本课题基于“双高”建设的实际需求,探索现代轨道交通专业群课程资源库(涵盖思政资源、慕课资源、微课资源)建设的内容、方法,解决专业群优质课程资源匮乏问题,促进混合式教学有效实施,实现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
1"现代轨道交通专业群课程资源库开发与应用研究意义
1.1"构建资源库,丰富优质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库利用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了高质量的教程资源,具备了辅助学习和教学的双重功能。“辅助学习”意味着为那些有学习愿望且具备基本学习条件的人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从而帮助他们达成学习目的;“辅助教学”则是指教师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需求,灵活地使用课程资源库中的内容来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以达到教学目标。
1.2"构建资源库,推动混合式教学有效施行
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教育领域与互联网技术融合的产物,不仅顺应了教育信息化的潮流,也利用了信息技术来提升教学效果。课程资源库作为技术驱动下教育与科技结合的创新成果,将技术长处与教育规律和特性相结合,从而更加凸显了教育的特色和优势。它能够引领职业教育朝着技术与教育深层次整合的方向发展,实实在在地推进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的进步,并有效地解决混合式教学在具体应用中因课程资源质量不高而导致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的问题。
1.3"构建资源库,共建共享优质资源
资源库以课程为基础,对各式各样的资源进行汇集和加工,使其变得有序且易于应用。利用资源库,教师可以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教学资料,促进教育资源的互相流通。通过网络技术的整合,这些资源被添加到数据库中,实现了校内教师之间、不同学校之间以及学校与企业之间资源的最佳配置,进而转化为对学生成长有益的高质量资源。
2"现代轨道交通专业群课程资源库开发与应用研究的主要内容
现代轨道交通专业群课程资源库主要以慕课资源、微课资源、思政资源为主,满足专业群在校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教学、社会学习者等获得专业资源的需求。在资源库开发和应用的过程中,采用了校与企合作,校与校合作,教与学合作等方式,力求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课程资源库。
2.1"课程资源库开发
第一步,统筹设计,确立课程。通过前期充分调研及实地深入企业、学校,听取企业专家、同行的意见后,围绕核心岗位群和职业核心能力,建立“平台+核心+拓展”专业群的课程体系。结合课程受众面及专业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要求,确立慕课资源开发课程5门(平台课1门+核心课4门)、微课资源开发6门(平台课1门+核心课2门),思政资源开发课程3门(平台课2门+核心课1门)。课程资源库建设课程信息如图1所示。
图1"课程资源库建设课程
第二步,建立团队,分段建设。组建一个课程团队,全面考虑专业群的构建逻辑、行业发展趋势、人才供应等关键因素。根据专业群内部学生、教师、相关行业以及社会公众的具体需求和心理接受度,结合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现状,整体规划课程知识框架和具体知识点,确定每个知识点的资源展现形式和所需数量,并对课程的慕课、微课资源和思政资源采取分期、分类型的建设策略。
第三步,了解需求,精准设计。依照分阶段建设策略,建设团队在现代轨道交通专业群课程资源库的构建过程中,应考虑不同用户群体的具体需求,从标准化和个性化两个维度出发,创建在线教程、教学设计、精细讲解的PPT、作业和测试题目等教学资源。同时,针对实践、实习或实训的需求,设计配套的微课或技能培训内容。
2.2"课程资源库应用
开发的课程资源库可开展混合式教学,充分发挥其在职业院校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混合式教学贯穿课程课前、课中和课后,通过资源新颖的表现形式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混合式教学流程如图2所示。
首先,针对课前学习的课程资源,例如,教学任务应设计为与教材内容体系相独立,具有完整的表现形式,并且适合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的资料。课前学习资源通常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时,需要有充分的指导性资源来辅助他们的自主学习,这些资源应当根据难度等级和教学逻辑进行划分和组织。
其次,课中使用的课程资源旨在为任务执行提供优良的环境,这包括教师的指导、学生间的互动、教学资料和教学场所等,以确保任务的顺利实施。
最后,课后应用的教学资源主要旨在支持学生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并提供一个交流和讨论的平台。
图2"混合式教学流程
2.3"课程资源库共享
现代轨道交通专业群在完成课程建设并在校内实施和应用的同时,也在积极向其他高等职业院校、相关行业企业以及广大社会公众进行宣传和推广,以接受实践效果的检验。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够提升课程的知名度,还能够通过来自不同地区和群体的反馈来不断对课程进行修订和完善。
3"应用前景
在“双高”建设的背景下,专业群课程资源的建设质量已经变成评估高等职业院校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双高建设的首批高校之一,现代轨道交通专业群是吉林省双高建设专业群之一。推动现代轨道交通专业群课程资源库的开发与使用,不仅是确保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关键措施,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中心环节。
现代轨道交通专业群分批、分类建设课程资源,保证课程建设的持续性。根据已开展混合式教学课程的运行情况、课程评价、建议等积累的经验,指导后期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有效实施。借助信息化的发展,通过成熟的网络平台共享开发完成的资源库,不仅能形成广泛受众面,而且对同类院校的轨道交通专业在思维理念创新、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慧.职业院校财经商贸专业群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研究[J].科教文汇,2022,(03):100102
[2]黄晶晶,陈安柱,陆从相.“双高”建设背景下汽车专业群课程资源建设研究[J].科技风,2022,(12):464
[3]郎富平,袁子薇.“双高”建设背景下专业群课程资源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1,(13):8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