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应用策略

2024-12-31 00:00:00王程成
数学之友 2024年21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应用策略初中数学

摘 要:初中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抽象能力、运算技能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等关键素养的重任.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强调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并详细阐述了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价值,包括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以缩短学生间的差距,建立高效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应用策略

由于初中数学教学长久以来受制于应试导向的教学理念,诸多教师倾向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度聚焦于量化评估,即学生的考试分数,往往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与核心能力的培养视而不见.此种同质化的教学框架,未能充分满足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的求知欲,使之面临知识深度与广度不足的挑战;同时,对于学习成绩滞后的学生,则造成了理解与掌握学科内容的障碍,进一步加深了班级内学习成绩的分化,对学生的全面成长及教育品质的整体提升构成了显著障碍.

1 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教学模式,忽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这种教学模式不仅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还容易导致部分学生因跟不上教学进度而失去学习兴趣,形成恶性循环.

1.2 两极分化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初中数学教学往往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一部分学生因成绩优异而受到教师的青睐和关注,另一部分学生则因成绩不佳而被边缘化甚至放弃.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

2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价值

初中数学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学科,其教学模式的革新显得尤为重要.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正是一种顺应时代需求,旨在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育公平与效率并重的教学策略.

2.1 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其目的在于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需求和能力,为学生提供更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环境.[1]通过这种因材施教的方式,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能有效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一刀切”问题,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最适宜的发展.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缩小差距,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通过科学合理地划分学习层次和制定差异化教学策略,有效缩小了学生之间的差距,促进了学生的均衡发展.[2]分层教学通过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水平的教学资源和支持,帮助他们逐步缩小在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上的差距.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通过个别辅导、小组合作等方式,帮助他们逐步跟上教学进度;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教师则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则会引导他们进行更高层次的探索和研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应用策略

3.1 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学生分层精准定位

在初中数学的分层教学中,教师首要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精准分层.这需要教师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基础、理解能力、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习惯等多方面的个体差异,通过日常观察、测验成绩、作业反馈等多种方式综合评估,确保分层的科学性和准确性.[3]在苏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中“等式的性质”的教学准备阶段,为了确保分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教师需要采用多元评估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能力水平.教师可以设计一套针对等式基本概念和简单运算的预测试卷,通过测试成绩初步了解学生对等式性质的掌握情况.测试内容应涵盖等式的基本性质、简单的等式变形以及初步的应用实例,以便快速识别学生在这一知识点上的基础水平.

3.2 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

备课是教学活动的起点,也是分层教学成功实施的关键.在苏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中“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读,把握知识脉络,明确教学重难点,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

“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初中数学几何部分的重要内容,它建立在三角形内角和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探究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多边形的内角和规律,引导学生归纳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这一知识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公式本身,更强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对于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在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思维深度和广度.教师备课时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强、挑战性高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如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分割与组合等.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针对基础一般、学习较努力的学生,教师应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基本技能的提升.教师备课时应围绕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展开,设计一系列由易到难的练习题,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公式的应用.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总结归纳能力.

对于基础薄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以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学习信心为目标.教师备课时应重点讲解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概念和简单应用,通过大量的基础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同时,教师可以采用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3 分层教学中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分层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分层教学并非一次性工作,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在“等式的性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表现及时调整分层,确保分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应每隔一段时间(一个月或一个学期),组织一次全面的复评活动,重新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能力水平.复评的方式可以包括阶段性测试、作业分析、课堂表现回顾等.通过复评,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等式性质这一知识点上的掌握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发现某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显著变化(进步明显或退步较大),应及时进行个别辅导并考虑调整其分层.对于进步显著的学生,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将其提升至更高层次以挑战更高难度的学习任务;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则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通过个别辅导、小组互助等方式降低学习难度和压力,帮助他们重拾信心并跟上教学进度.[4]

4 结语

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创新,更是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和教育公平的体现.通过实施分层教学,教师能够更好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未来,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进一步深入人心,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王志坚.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方法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4(8):10-12.

[2]张小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5):32-34.

[3]白永潇.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3(10):1-3.

[4]郭昊.分层突破 全面提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J].新智慧,2023(7):7-9.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应用策略初中数学
薪酬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1:48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8:35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4:42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0:03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9:20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9:50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7:00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5:36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