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五育融合”背景下,实现德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数学教师面临和探讨的重要课题.基于此,首先阐述“五育融合”的概念、内涵和德育在“五育融合”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五育融合;德育;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4)32-0059-03
收稿日期:2024-08-15
作者简介:刘广亚(1974.12—),男,江苏省灌南县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连云港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023年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五育并举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23LYGJK15-L094).
“五育融合”理念提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观点,即注重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德育的相互融合、均衡发展.“五育”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有机整体.德育为首,在“五育”中起着主导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还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五育融合”的概念和内涵
“五育融合”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综合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它强调全面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智力水平、身体健康、审美情趣以及实践能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五育融合”的核心思想不仅聚焦学生的学业水平综合素质评价,还要注重他们的品德建设和全面素养的提升[1].
2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五育融合”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更注重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及团结合作和互助友爱精神.
2.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将智力开发与品德培养相结合.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和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数学知识为社会作出贡献,激发其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等美好品质,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2.2 根植学生乐观积极、勇于拼搏的生活理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勇于拼搏的生活理念.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和实际应用训练,学生可以获得并体会到成功带来的乐趣.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保持乐观、坚持不懈,培养他们直面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教师在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勇于拼搏的精神时,可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通过设定目标、鼓励参与、团队合作、内容设计、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多元化活动、正面宣传和榜样引领等方式,学生能够形成积极乐观、敢于挑战和拼搏的人生态度.
2.3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和互助友爱精神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还需要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和互助友爱的精神.通过小组活动和合作探究,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3].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组织了一次名为“团队挑战”的活动.活动中,学生被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需要共同完成一系列任务,如盲人摸象、过河搭桥等,这些任务都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的紧密合作和相互帮助.教师先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让每个小组内部讨论,选出组长,并确定小组的名称和口号,以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当有学生遇到困难时,其他成员会主动伸出援手,共同解决问题.
3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3.1 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
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是渗透德育教育的关键步骤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可以促进德育目标的达成.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求,结合德育要求,在课程中融入符合学生年龄段特点和价值观培养的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教材中许多例题和练习题中都蕴含着爱国主义教育元素.例如,北京天坛公园的祈年殿是个地面直径为24.2米的圆形大殿,它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环绕祈年殿的回音壁是一道圆形的水磨砖围墙,它内圆的半径是32.5米,回音壁内圆的周长大约是多少米?学生解决这道练习题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1 500年前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六位数的人.以此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向其渗透德育教育.
3.2 通过多种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与反思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活动也是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之一.教师可以选取与数学相关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从实际问题中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一个具体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展示如何通过这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道德规范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案例:小明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位老人没有座位,他犹豫了一下,最终决定将自己的座位让给老人.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小明的行为背后的道德动机,如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等.同时,也可以探讨小明在作出决定时可能面临的内心挣扎和道德冲突.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交流,分享他们对小明行为的看法和感受.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道德规范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并增强对正确价值观念的认同感.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道德问题的思考和探讨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问题及情境,也可以设计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道德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还可以创设一些模拟情境,让学生在模拟中体验道德决策的过程.这些活动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道德问题,并提出合理解决方案.
3.3 设计寓教于乐的数学游戏和活动
教学片段:教师播放“小叶叶买票”视频,学生认真观看视频.观看结束后,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相互说说视频中有哪些人.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小叶叶后面的警察叔叔排在第几位呢?学生小组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巡视小组交流情况,必要的时候对其进行引导.小组交流结束后,每个小组推荐一名成员展示小组的思考成果.之后,教师提出问题:刚才大家看了叶叶去公交站点排队购票的视频,一共有几个人在站点购票呢?他们在队伍中处所的位置是第几位?你们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此问题不仅能够引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还能让学生明白其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力所能及的事一定要自己去尝试完成.同时,如果在公共场所,一定要注意遵守社会秩序.
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挖掘整理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可巧妙地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的教育,让德育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设计寓教于乐的数学游戏和活动是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并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方法.教师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融入有趣而具体的游戏场景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并培养他们合作、沟通和竞争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4 教学中渗透德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4.1 教师专业素养不足及解决对策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专业素养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德育理念理解不深,难以将其融入数学教学;二是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性和实效性;三是课堂管理能力不足,难以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四是知识储备不足,难以应对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
针对教师专业素养不足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教师岗前培训,确保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德育理念;二是定期进行在职进修,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德育素养;三是加强教育资源建设,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案例支持;四是建立健全的教师激励机制,激发教师自我学习的动力.
4.2 教材内容难以体现德育要求及解决对策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侧重于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关注较少,导致了德育教育的困难.一是内容偏离.部分教材内容过于注重知识和技能传授,忽视了德育内容的渗透,导致学生难以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二是理念滞后.部分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德育的时代性,导致教材内容与现代社会道德观念相脱节,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三是方法单一.教材在呈现德育内容时,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导致学生缺乏参与感和体验感.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案和建议:一是在校本课程设置中增加德育课程的比重,将德育内容融入各学科教学中,实现德育与学科知识教育的有机结合;二是加强校本教材编写者的德育培训,提高其德育意识和编写能力,同时引入德育专家参与教材编写,确保教材内容充分体现德育要求;三是加强教材的审查力度,完善教材审查机制,加强对教材内容的德育性审查,对于不符合德育要求的教材内容,应及时修改和完善.
4.3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调问题及解决对策
当前,家庭教育与小学数学课程在德育教育上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家长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德育培养的重要性,导致孩子缺乏道德情感和责任感;其次,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缺乏德育教育的意识和能力,难以有效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案:一是建立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德育表现,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同时,家长也应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合作.二是改变单一的分数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德育表现纳入评价范围,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家长也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三是家长应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育意识和能力,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5 结束语
“五育融合”背景下,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对德育教育意义的认识以及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可以更好地发挥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珠凤.“五育融合”理念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问题[J].华夏教师.2022(14):67-69.
[2] 黄兴.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五育”融合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22):69-71.
[3] 冯清燕.“五育”并举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路径构建[J].名师在线,2023(20):50-52.
[责任编辑: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