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4-12-31 00:00:00黄剑流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4年11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新课程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愈发重视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与培养,这也给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新思路.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切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基于此,笔者在查阅大量教学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现状,提出培养原则和培养策略,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程;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4)32-0051-04

收稿日期:2024-08-15

作者简介:黄剑流(1978.7—),男,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人,本科,高级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北流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课堂自主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编号:2021A048).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重点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数学成绩的变化,也不能形成单向输送数学知识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引领学生真正学会自主学习,这才是数学教学的最终导向与目标.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效果并不理想,大多数学生习惯于跟着教师的思路开展学习,一旦脱离教师,他们就会陷入盲目学习的局面.针对这一情况,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积极创设适合学生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强烈欲望[1].

1 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现状

1.1 培养理念落后

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来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依赖性极强,对他们后续的数学学习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教师教学理念落后,他们始终停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阶段,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传统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只注重知识的单向输送,很少能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跟着教师的思路,也不愿主动学习,他们自然难以形成较强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1.2 培养形式单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广大教师开始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从实践效果来看出,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显著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单独给出若干个自主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希望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而言,这样的数学自主学习过于枯燥,再加上部分数学知识比较难,学生很难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这进一步加剧了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抵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极有可能应付了事,不愿花费精力开展自主学习[2].

1.3 忽视学生主体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换言之,学生应当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但是绝大多数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在教师看来,他们很了解学生,也具有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所以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就会站在教师自身的角度,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也没能凸显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且,可能在教师看来具有价值的培养内容,但是却超出了学生本身的接受范围,学生很难融入其中,甚至会影响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2 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原则

2.1 趣味性原则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一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也是学生实现高效率数学自主学习的动力.当激发出学生对数学自主学习的强烈兴趣之后,不需教师过多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参与到其中.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需遵循趣味原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尽可能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看到数学自主学习活动就能产生出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推动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2.2 主体性原则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所有的数学课堂活动都需以学生作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标,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不例外[3].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遵循主体性原则,是响应新课程教学要求的具体表现,也是推进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的关键.在此原则下,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适合他们自主学习的教学内容,着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使学生能够摆脱以往“被动接受”的数学学习方式[4],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3 差异性原则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独立发展的个体,受到周边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学生之间不可避免存在个体差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倘若忽视这一差异,依旧采取统一的教学策略,那么学生之间的数学差异极有可能变得越来越大,很难实现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需遵循差异性原则.在该原则下,教师务必要把握好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接受能力,制定出差异化的培养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从而使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3 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3.1 组织趣味游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第一步是快速调动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兴趣的驱动下开展自主学习.而小学生普遍对趣味游戏有着极强的参与兴致,这是调动他们兴趣的不二选择.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可主动组织趣味数学游戏,以学生喜欢的游戏形式带动他们参与自主学习.

比如,在学习“可能性”时,为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教师可采用学生喜欢的游戏形式.第一步,拿出游戏道具——骰子,讲解游戏规则:学生两两一组,其中一名学生掷骰子,另一个学生则需猜测骰子的点数,看看能否猜测出来,并思考骰子的点数是否确定.面对自己喜欢的掷骰子游戏,学生的热情一瞬间就被点燃,从而主动参与数学自主学习.第二步,正式开始游戏,使学生能在投掷和猜测的过程中感受到骰子点数的不确定性.如此一来,数学课堂的氛围变得活泼起来,学生的数学思维变得更活跃,自主思考骰子的点数,从而主动探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2 优化课堂提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任务并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数学知识,更多的是采用提问的形式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得到相应的培养.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需注重优化数学课堂提问.为此,教师需提前围绕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并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结合这两个方面,设计出从简单到复杂的数学问题,一步一步地启迪学生.当学生经过自主思考寻找到答案之后,他们对后续的自主思考会产生更强的积极性,他们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得到相应的提升[5].

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特性”时,为了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教师可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自己身边很多物品上有三角形?你们能不能说一说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纷纷将目光投向自己身边的物体,主动寻找三角形,并主动分享,如红领巾、三角板、房梁等.经过分享,学生的思绪纷纷停留在三角形上.接下来,可再继续追问:看来身边的三角形还真不少啊!那么,为什么要将这些物体设计成三角形的模样呢?是否三角形具有什么奥秘呢?由此来揭开三角形的神秘面纱,使学生在问题的启发下围绕三角形的特征开展自主学习.

3.3 设计微课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其中微课教学模式脱颖而出,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此模式能摆脱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方面的限制,有效推动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开展.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可设计数学微课教学.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多方面的要求,结合数学知识设计微课视频,使学生通过视频了解需要学习的教学内容,也能跟着视频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与此同时,学生也能自主调控视频的播放进度,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反复学习某一部分内容.

比如,在学习“百分数的认识”时,教师可提前设计相关微课视频,以微课的形式引领学生展开高质量的自主学习.具体来说,视频需要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百分数的意义及百分数的正确读写方法,引导学生构建出稳固的百分数知识体系;二是关于百分数的习题,以此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避免学生出现“一边学一边忘”的情形.与此同时,还可增加一些趣味因素,像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情景等,展现出百分数内容的学习价值,进一步端正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之后,教师可以将视频发送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百分数的相关内容.

3.4 创设数学情景

实践表明,小学生很容易受到身边环境的影响,属于一种隐形的教学因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倘若教师能创设出合适的数学情景,给学生营造出轻松、活跃的自主学习氛围,相信学生必能取得令人满意的自主学习效果.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创设良好的数学情景.例如,可创设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小组分组工作,并给出适当的小组任务.在合作情景中,小组成员不自觉地被相互带动、相互影响,主动与他人交流、探究,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变得更足,自主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比如,在学习“比例的意义”时,考虑到学生在这之前已经学习过“比”的有关内容,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所以这部分内容很适合构建合作情景.首先,合理分组.在分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合作能力,进行有效分组,使小组内部能够实现互补.其次,分配小组任务.小组分析数学教材,探究比例的意义,思考如何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当给出任务之后,数学合作情景的氛围变得更浓烈,小组成员纷纷围绕比例的意义进行分析,成员之间相互督促.当一个小组成员提出自己的想法,其他成员主动参与思考,并主动提出更深的理解,发生思维上的碰撞,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数学自主学习,这正是合作情景的创设意义.

3.5 开展实践活动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经常会用单一、重复的数学训练来代替数学实践,希望以此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但其缺乏趣味性,导致学生对数学训练的抵触情绪越来越大,无法有效巩固所学知识.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需组织学生及时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根据具体的数学知识,设计对应的实践活动,如动手操作活动等.在实践活动的推动下,学生将会主动思考、分析所学数学知识,从而发挥实践活动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构建出稳固的数学知识网络,而且还能推动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自然发生.

比如,在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时,为了推动学生对表面积公式展开自主学习,教师可组织关于长方体的实践操作活动.首先,在讲解完表面积公式之后,讲解本次操作活动的规则:学生寻找自己身边可利用的资源,尝试动手制作一个标准的长方体模型,并计算其表面积,比一比谁的计算更准确.一听到要动手操作,学生纷纷产生浓厚的兴致.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自然会针对表面积公式进行反复分析与思考,并主动计算长方体模型的表面积.这种实践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还能推动学生主动围绕表面积公式进行自主学习.

3.6 借助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不仅让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方便、快捷,也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新思路.通过将其引入到数学课堂上,能将文字性的内容转变成直观性的画面,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提前搜索与数学知识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为学生打造丰富、直观的数学课堂,给学生带来多感官的刺激,提升学生数学学习体验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比如,在学习“轴对称”时,由于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倘若直接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可能学生会陷入到茫然状态中.针对这一情形,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首先,展示含有轴对称的图片,如蝴蝶、剪纸等,一边展示,一边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这些图片是否存在相同之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学生会发现这些图案两边一模一样.其次,可再次借助信息技术,播放将图片对折的视频,进一步验证学生刚刚的发现.这时候,学生纷纷对轴对称内容感到好奇,并主动思考还有哪些物品也具有同样的特点,从而自主开展关于轴对称内容的思考与学习,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3.7 实施分层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之间存在个性差异是在所难免的,故而分层教学是十分重要.分层教学指的是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培养策略,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推动学生实现整体发展,也能在较大程度上缩短学生之间的数学差异.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及时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应进行合理分层,制定出不同层次的培养策略,引领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开展数学自主学习[6].

比如,在学习“负数”时,教师可改变思路,提前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划分层次.针对数学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从简单的内容入手,要求这部分学生寻找自己身边的负数,使这部分学生能循序渐进地进入到负数世界;针对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增加挑战性,让这部分学生尝试说出负数所代表的含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最后再带领全体学生一起总结,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负数内容的认知与理解.这样的分层教学,既能照顾到全体学生,又能给全体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将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4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日趋重要,其直接关乎到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改变教学思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点,充分考虑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有目的性、针对性地开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活动.从多个方面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突破自身思维的局限性,积极展开自主学习,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定能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这不仅能够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且能够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鲁玉兰.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J].读写算,2023(28):50-52.

[2] 杨丽珍.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小学数学为例[J].家长,2023(26):97-9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4] 董文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天津教育,2023(24):52-54.

[5]" 王桂丽.小学数学高段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分析[J].天津教育,2021(14):22-23.

[6]" 黄朝堂.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天津教育,2024(15):75-77.

[责任编辑:李 璟]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53:25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47:47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13:09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0:26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6:16
论形成性评价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28:07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