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对科技特派员个人特征、知识储备、个人能力和工作条件与其创新创业意愿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利用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对兵团农牧团场441名科技特派员的调查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对上述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兵团农牧团场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意愿整体处于中等偏高水平,科技特派员性别、学历、团队协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持续学习能力、理论实践能力、服务年限、收入水平以及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专利产权等知识储备情况与其创新创业意愿显著相关。通过优化科技特派员人才队伍、加强科技特派员素质培训、完善科技特派员绩效考核、健全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等措施,能有效提升兵团科技特派员的创新创业服务意愿。
关键词: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意愿
一、引言
科技特派员制度在1999年试点于福建省南平市,是科技人员支持服务基层“三农”工作的一项制度创新,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事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科技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的意见指出,科技特派员旨在开展农村科技服务行动,推动传统农业技术改造、升级和创新,且科技特派员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鼓励科技特派员到农村开展创新创业服务,引导科技特派员作为法人带动农民创新创业。科技特派员的工作职能经历了从技术服务到创新创业的转变,《意见》对科技特派员的角色和职能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不仅仅是提供技术服务,更强调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兵团坚定不移地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2021年发布《兵团贯彻lt;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gt;的实施意见》,围绕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组织实施了农业技术辐射带动工程、团场科技特派员对口帮扶等一系列重大行动,依托科技特派员的传帮带,有效地推进了兵团农业科技创新,提升了基层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一线人员科技素质,为兵团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活动是新形势下国家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重要工作抓手,深入调查了解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活动的现状、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影响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意愿的主要因素,对于推进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活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历经推动、互动和自动三个阶段后[1],发展出无偿服务、有偿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入股、创办实体5种技术服务形式[2],形成了以科技服务为特征的信誉共同体模式、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模式,以科技创业为特征的农业科技园区模式、科技特派员企业模式,以及两种特征结合的科技特派员协作创新团队模式[3]。该制度通过鼓励技术人员开展科技服务和科技创业,引进了新技术新品种、增加了企业数量、扩大了农村受益人口、提高了科技特派员群体收入,最终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4-5],但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水平不高,创新创业的环境欠佳、能力不足、过程不完善,创新意愿、创新效率总体偏低等问题[6-7],影响了制度实施效果。一些学者基于调查数据,研究科技特派员相关的微观问题;如使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该群体工作意愿及其影响因素[8],基于C-D函数及OLS模型分析其工作效率及其影响因素[9],使用Probit模型检验其工作态度和持续意愿的影响因素[10-11],还有一些学者基于公开数据,分析科技特派员制度相关的宏观问题,如构建指标体系评价制度效果[6],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考察科技特派员制度扩散的影响因素[12]。综上,有关科技特派员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历程、作用、模式、问题以及科技特派员工作效率等方面,但对新时期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意愿的关注和研究尚不充分。
兵团科技特派员队伍(兵团级和师级科技特派员)在服务农牧团场生产实践中形成“科技特派员创办企业”“科技特派员+示范大户”“科技特派员+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服务模式,带动团场职工创新创业。由兵团科技局组织,先后依托“‘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十件实事/民生实事”“五共同一促进”等科技服务项目,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对兵团科技特派员工作给予资金支持,兵团科技特派员在宣传国家“三农”政策、传播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培养基层科技人才队伍、创新科技服务模式、助力团场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更好地促进科技特派员制度与兵团实际情况相结合,发挥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效能,新疆(兵团)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于2021年7月至2021年10月对兵团441名科技特派员进行问卷访谈,并于2022年6月对部分科技特派员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兵团科技特派员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创新创业活动的现状、意愿及面临的困境,进而提出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意愿有效提升的对策和路径,为发挥兵团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带头作用提供参考。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参考已有学者的相关研究,结合兵团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调查实际,影响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意愿的主要因素来自科技特派员个人基本特征、个人行为能力、创新创业的知识储备条件、创新创业的工作环境条件等几个方面。科技特派员的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工作经验可能对其创新创业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创新创业活动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因此除了科技特派员基本素质以外,作为创新创业“领头羊”,其个人行为能力,诸如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学习能力等因素,将显著影响其创新创业意愿;与单纯的科技服务活动不同,创新创业活动客观要求科技特派员需掌握专业技术知识以外还需要具备其他专业知识,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也会对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意愿产生显著影响;科技特派员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以及当地政策环境对科技特派员的创新创业活动给予的支持帮助,也将对其创新创业意愿产生显著影响。
(一)科技特派员个人特征与其创新创业意愿
人口学特征与主体意愿行为密切相关,且科技特派员个人特征对其工作积极性有明显作用[8];在性别差异方面,与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培训等常规科技特派员工作相比,创新创业项目往往工作多、周期长,这使得女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意愿相对较低;在年龄差异方面,由于创新创业活动强度高、压力大,需要旺盛体力和精力,因此年龄偏大的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积极性可能不高,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意愿也将随年龄增长而渐次减弱;在职称差异方面,职称较低的科技特派员可能意味着较低的收入水平和有限的职业晋升机会,创新创业可以提供另一种职业发展的方式,其创新创业意愿会比较强烈;在学历差异方面,创新创业活动离不开专业技术水平和技术经验,科技特派员职称和学历越高,出于自我价值实现考虑,其创新创业的意愿可能越强烈。
(二)科技特派员个人能力与其创新创业意愿
个人能力是内在知识融合后的外在表现,对创新创业活动产生直接而实际的影响,个人能力中,团队协调、沟通交流、环境适应、持续学习、理论实践能力越强其创新创业意愿可能越高。科技特派员团队协调能力出众,能做好组织工作形成内部凝聚力;沟通交流能力娴熟,则能使其对农户、企业、合作社、金融机构等产生外部吸引力;团队协调和沟通交流能力越强,达成内外共识、行动一致的效果越好。科技特派员环境适应能力突出,能快速转变工作方式以适应不同工作模式、工作条件;具备持续学习能力,能及时更新知识储备,改变原有技术专家、研发人员的思维方式和边界;环境适应和持续学习能力越强,企业更容易迅速步入正轨并不断创新。科技特派员理论实践能力扎实,更容易将内在知识转化为外在行动,有利于企业及时调整、少走弯路,当好“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综之,科技特派员具备上述能力,能使领办创办企业在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中取得成效,进一步对其创新创业意愿形成强大激励。
(三)科技特派员知识储备与其创新创业意愿
创新创业活动的复杂程度远远高于新技术新品种引入等一般性工作,其所需知识更远超科技特派员既有范畴,科技特派员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金融、专利产权、信息技术等知识储备越丰富其创新创业意愿可能越高。其一,科技特派员具备企业经营管理知识,能够更好地协调团队内部关系、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员工生产效率,最终促进领办创办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其二,科技特派员掌握市场营销知识,有利于企业尊重市场规律和消费心理、把握产业动态,进而提高品牌知名度、拓宽产品销路,最终提升领办创办企业收益水平;其三,科技特派员了解财务金融知识,能降低管理成本、获得资金支持,进而提高资本利用率、加快资金周转率,最终增加企业长期生存的可能性;其四,科技特派员熟悉专利产权知识,能够利用法律手段构建企业财产“护城河”,有效开展知识产权利用与保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其五,科技特派员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有利于提升企业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进而获得生产动态、紧跟社会需求,最终缩短技术和产品的迭代周期。
(四)科技特派员工作条件与其创新创业意愿
合理的工作安排会降低制度实施过程中科技特派员的成本并增加其潜在收益,使其具有较好的工作态度和较高的持续意愿[10-11],从服务年限来看,科技特派员服务年限越长,其创新创业意愿可能越高。一方面,创新创业活动需要基于长周期、持续经营这一客观要求,才能见到实际效果;另一方面,随着服务期限的增加,科技特派员对服务单位也越了解,创新创业动机和意愿越强烈。从收入水平来看,较低收入的科技特派员在面对经济压力时,可能更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以期通过创新创业实现收入的增加和个人事业的发展,因此,科技特派员收入水平越低,其创新创业意愿可能越强。此外,科技特派员的派出单位有高校、科研院所、农技推广系统和企业等,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特派员往往掌握了前沿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而创新创业不仅容易使其实现科技成果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也能显著提升个人的成就感和职业满足感,因此高校和科研院所派出的科技特派员其创新创业意愿可能更高;科技特派员对目前工作满意度越高,则其创新创业意愿可能越强。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H1:科技特派员个人特征将对其创新创业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具体地,性别、年龄、职称和学历水平与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意愿显著相关,其中,男性、年龄较轻、职称较低和学历水平较高的科技特派员,其创新创业意愿相对较高。
假设H2:科技特派员个人能力水平与其创新创业意愿显著相关。其中,科技特派员团队协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与其创新创业意愿显著正相关。
假设H3:科技特派员知识储备程度与其创新创业意愿显著相关。其中,科技特派员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金融等知识储备与其创新创业意愿显著正相关。
假设H4:科技特派员工作条件与其创新创业意愿显著相关。具体地,科技特派员服务年限、工作满意度与其创新创业意愿正相关;科技特派员的收入水平与其创新创业意愿显著负相关;在科技特派员的派出单位中,其中由高校和科研院所派出的科技特派员,其创新创业意愿更为显著。
三、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定
当变量为离散变量时不能直接采用线性估计,应采用Logit、Tobit、Probit等概率模型,当变量为有序离散变量时,可以使用潜变量估计出MLE估计量,即有序Probit。模型设定如下:
[Yi=1; if" Y*i≤μ12; if" μ1lt;Y*i≤μ23; if" μ2≤Y*i≤μ34; if" μ3≤Y*i≤μ45; if" Y*igt;μ4]" " " " " " " " " " " " " " " " "(1)
式(1)中,因变量[Y]为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意愿,基于李克特量表要求,假定存在四个分界点(切点)且[μ1]<[μ2]<[μ3]<[μ4],对[Y]划分为5个层次。潜变量[Y*]为[Y]的映射,是不可观测的连续变量,则[Y*i]表示为:
[Y*i=βXi+εi; i=1,2,3,…,n]" " " " " " " " " " " ⑵
式(2)中为参数向量, [εi~N(0,σ2)]即观测样本相互独立且正态分布。[Xi]为自变量集合,其中,个人特征含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个人能力有团队协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持续学习能力、理论实践能力;知识储备含经营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财务金融知识、产权专利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工作条件因素为服务年限、收入水平、派出单位、工作满意度。变量说明见表1。
(二)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兵团各师市农牧团场科技特派员的问卷调查,2021年7月至10月通过短信、电话告知科技特派员调查目的,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通过邮箱、即时通讯工具等发送问卷链接或电子版问卷。问卷内容包括科技特派员的个人特征、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执行情况、科技特派员的自我评价以及取得的成果。数据收集后,2022年6月对部分科技特派员进行跟踪调查,数据清洗,得到有效问卷441份,有效率为91.5%。数据分析采用匿名和最小化数据收集,确保科技特派员的隐私和数据的保密性。
(三)描述性统计
调查问卷表明,兵团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意愿整体处于中等偏高水平,59.41%的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意愿较高,29.71%的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意愿一般,10.88%的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意愿较为低下。
关于兵团科技特派员个人特征,调查表明兵团科技特派员队伍中,男性科技特派员居多,占科技特派员队伍总人数的68.03%,女性科技特派员人数较少,占科技特派员队伍总人数的31.97%,男性科技特派员数量为女性2倍多;年龄构成方面,兵团科技特派员队伍年龄结构为橄榄型,中青年科技特派员人数占比超66%(41~50岁占34.69%,30~40岁占32.2%);学历结构方面,兵团科技特派员队伍整体学历水平较高,硕士、博士及博士后总占比超过60%(42.86%、17.69%、0.68%);职称结构上,兵团科技特派员队伍职称呈现有高级化特征,副高级职称、高级职称占比最高,分别达41.04%和26.08%。
关于兵团科技特派员个人综合能力,调查表明兵团科技特派员自身能力评价中,能力类型由强到弱依次为持续学习能力、理论实践能力、团队协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82.76%的科技特派员认为自身有较强的持续学习能力,但只有51.47%的科技特派员认为自身环境适应能力较强,提升沟通交流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将是兵团科技特派员未来发展和努力的关键方向。
关于兵团科技特派员知识储备,问卷调查显示兵团科技特派员除专业技术知识以外的其他类型知识储备程度中,57.37%的科技特派员认为自身经营管理知识储备较好,信息技术知识、专利产权知识和市场营销知识的储备情况依次递减,财务金融方面的知识储备最为不足,只有24.35%的科技特派员认为自身储备足够的财务金融知识。一方面,多数(59.18%)科技特派员认为他们只能解决专业技术问题,难以满足服务对象的综合需求,需要组建包含技术、经济、法律等人才的多功能服务团队,助力创新创业活动;另一方面,在科技特派员拟进一步增强的服务中,多数科技特派员认为应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种植和养殖技术和优势特色产业开发,而对法律、管理、营销等“软科学”关注不够,表明兵团部分科技特派员对既有知识或技术形成一定程度“路径依赖”,偏重关注自身专业知识技术在创新创业中的发挥。
关于兵团科技特派员工作条件,近年来,兵团科技特派员逐渐重视服务的持续性和项目的延续性,43.31%的科技特派员服务年限达到5年以上,创新创业的时间逐渐放宽;兵团科技特派员的收
入水平普遍较高,40.53%的科技特派员月收入在
8 000元以上,15.19%的科技特派员月收入在5 000元以下;89.57%的科技特派员技术服务活动经费主要来自兵团专项经费划拨,其次来源于科技特派员相关科研经费,只有11.11%的科技特派员其活动经费来自创业收入和技术转让,表明科技特派员通过创新创业活动“造血”能力仍有待加强;科研院所和高校专业研究人员仍然是兵团科技特派员队伍的主力军,分别占到科技特派员队伍总人数的45.8%和34.01%;兵团科技特派员对工作持较高满意度的占比达80.05%,表明兵团科技特派员对工作条件和自我评价都比较满意。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基础回归结果分析
表2模型(1)显示了科技特派员个人特征、个人能力、知识储备和工作条件与其创新创业意愿的关系。
1.科技特派员个人特征对创新创业意愿的影响。科技特派员性别与其创新创业意愿在5%水平上有显著负向关系,即相较于男性,女性科技特派员的创新创业意愿更低;科技特派员年龄与其创新创业意愿正相关但不显著,与预期不符,可能的原因在于兵团科技特派员队伍总体而言比较年轻,年龄多数集中在30~50岁之间,都满足创新创业所需的体力和精力需要,较年轻的科技特派员干劲足,较年长的科技特派员经验丰富,二者各有优势,从整体上表现出科技特派员年龄与其创新创业意愿不相关;科技特派员学历与其创新创业意愿在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即科技特派员学历越高的确越有兴趣和信心参与创新创业;科技特派员职称与其创新创业意愿的关系为负并在10%水平上显著,即科技特派员职称越高其创新创业意愿越低。
2.科技特派员个人能力对创新创业意愿的影响。科技特派员的团队协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持续学习能力以及理论实践能力与其创新创业意愿正相关,均达到5%以上的显著水平;环境适应能力与其创新创业意愿关系不显著,与预期不符。其原因可能在于团队协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持续学习能力以及理论实践能力与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活动联系更加紧密;兵团科技特派员大多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即使环境适应能力不强,只要拥有核心技术和专业能力,仍然可以进行创新和创业,因此科技特派员的环境适应能力对其创新创业意愿的影响有限,导致该项指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3.科技特派员知识储备对创新创业意愿的影响。科技特派员的经营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和产权专利知识与其创新创业意愿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科技特派员财务金融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与其创新创业意愿有正向关系但不显著,与预期不符。其原因可能为创新创业环境复杂,经营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和产权专利知识,这些因素对其创新创业意愿的影响更大,科技特派员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更多的是面临资金、人才等资源的限制,这些限制可能阻碍了财务金融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的有效应用,使得财务金融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对其创新创业意愿影响不显著。
4.科技特派员工作条件对创新创业意愿的影响。科技特派员的服务年限与其创新创业意愿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科技特派员的收入水平和派出单位与其创新创业意愿在5%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即科技特派员的收入水平越高其创新创业意愿越低;由企业和农技推广系统派出的科技特派员,其创新创业意愿不高。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满意度对其创新创业意愿均无显著影响,与预期假设不符。可能原因为兵团科技特派员对自我工作满意度的评价可能更倾向于科技服务层面,较少从创新创业层面评价自身工作成效,导致工作满意度与创新创业意愿无显著相关关系。
(二)稳健性检验
表2模型(2)将Probit模型替换为Logit模型进行检验,模型(3)则在模型(1)基础上增加了其他因素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相关变量系数符号和显著性水平基本未发生实质性变化,基准回归结果较为稳健。其他因素中,科技特派员主动性与其创新创业意愿在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科技特派员责任感和宣传推广能力与其创新创业意愿有正向关系但不显著,上述因素与其创新创业意愿关系的检验结果符合预期。
五、结论和建议
(一)主要结论
对兵团农牧团场441名科技特派员个人特征、知识储备、个人能力、工作条件与其创新创业意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兵团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意愿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59.41%的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意愿较高;兵团科技特派员队伍年龄结构为橄榄型,在性别结构上以男性为主,在职称结构上以高级职称为主,并多数来自兵团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影响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意愿的因素中,科技特派员性别、学历和职称水平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职称水平与创新创业意愿呈负相关,表明高学历职称、来源结构单一科技特派员并非是推动团场创新创业的唯一选择,推进兵团农牧团场创新还需要跨领域、跨专业的多元化人才支撑;科技特派员团队协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持续学习能力、理论实践能力以及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专利产权等知识储备情况与其创新创业意愿显著正相关,表明除了坚实的专业技能服务能力以外,创新创业活动对科技特派员沟通协调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加强该领域的业务培训将有助于提升科技特派员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积极性;科技特派员的服务年限、收入水平以及派出单位显著影响其创新创业意愿,需要重视并优化这些因素的作用,激发科技特派员的创新创业意愿。
(二)对策建议
1.优化兵团科技特派员人才队伍,夯实创新创业服务基础。加强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创新创业的特殊性制定差异化的选派方案,优化特派员人才队伍专业结构,将真正有创新创业意愿的科技人才纳入特派员队伍中。一是壮大基层一线“土专家”科技特派员队伍,形成上有高校院所专家,中有企业和服务团队,下有产业示范带头人的“金字塔型”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二是吸纳经管类“软科学”人才,补齐服务和创新创业服务短板,将选派专业范围从单一的农业科技领域拓展到电商、营销、财务金融等多领域,推进专业技术服务向创新创业转化。三是发挥企业主体优势,强化示范引领,倡导“企业+科技特派员+基地(农户)”的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服务模式,借助科技特派员专项,有效发挥龙头企业创新创业服务的作用,引领团场农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2.加强兵团科技特派员素质培训,提升创新创业服务能力。一是搭建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数字平台,投资开发“科技特派员服务与管理系统”,提供“互联网+农技推广”解决方案,打造集科技知识交流、学习、咨询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提升科技特派员知识储备和创新创业技能。二是建设创新基地,筑牢孵化平台,依托国家、兵团培训基地,以农业科技园区、星创天地为载体,建立创新创业风险基金,为项目孵化提供融资贷款帮助,为科技特派员开展创新创业搭建专业化、便捷化的服务平台。三是组建技术交流中心,形成创新合力,组建兵团科学技术交流中心,鼓励支持兵团龙头企业成立企业科研组织机构,积极争取对口援建省市与兵团科研院所、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共同促进兵团科技特派员创新能力提升。
3.完善兵团科技特派员绩效考核,激发创新创业服务动力。一是落实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将基层工作经历作为干部提拔参考,为科技特派员深入团场连队开展创业和技术服务提供政策保障。二是明确科技特派员在服务期间进行创新创业活动的合法收益,领导干部兼职取酬按相关规定执行。三是健全科技特派员评价机制和绩效分配考核机制,由兵团科技主管部门、科技特派员派出单位和派入单位共同加强对科技特派员工作情况的绩效评价,把评价结果作为科技特派员职务晋升、职称评聘、项目申报的重要依据。四是制定兵团科技特派员服务标准,提炼创新创业服务内容,完善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常态化机制,探索利益捆绑机制,构建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
4.健全兵团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筑牢创新创业服务保障。一是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组织体系,定期研究解决科技特派员在创新创业服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供组织保障。二是强化知识产权政策导向,促进科技特派员在创新创业服务中的知识产权转化,制定有效的知识产权预警机制、保护措施、维权援助机制。三是增强创新创业金融支撑力度,提高财政资金和支农再贷款、绿色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建立科技特派员项目风险补偿资金池,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推出低门槛、低利率的贷款金融产品,完善担保机制,分担创业风险。四是适当延长科技特派员各项目的执行期限,推进项目间科技特派员的流动,加强科技特派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健全创新创业项目容错机制,完善项目失败风险共担机制。
参考文献:
[1]柴剑峰.新农村建设下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广模式的选择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28(1):128-132.
[2]简小鹰.“科技特派员”制度与农业技术服务市场的发育[J].中国科技论坛,2005(1):110-114.
[3]张雨,高峰,刘智敏,等.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模式与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8(S1):59-63.
[4]张雨,高峰.科技特派员制度进展情况分析——以新疆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08(2):110-112.
[5]檀学文.宁夏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机制与效果[J].中国农村经济,2007(4):60-68.
[6]黄安胜,朱春奎,张一博.中国省域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绩效评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19):32-40.
[7]李芸,夏英,张伟宾.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行为评价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13,34(4):88-94.
[8]侯立宏,石勇,龙文,等.边疆地区科技特派员工作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新疆兵团401份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4(4):103-110.
[9]于鸷隆,刘玉铭.科技特派员制度效率检验——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数据为例[J].中国软科学,2011(11):92-99.
[10]傅新红,李君,许蕾.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态度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0(7):142-148.
[11]傅新红,李君,许蕾.农业科技特派员继续从事特派员工作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川省254名农业科技特派员的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10(06):58-66.
[12]黄安胜,章子豪,朱春奎.中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扩散分析——基于省际扩散的实证[J].软科学,2020,34(11):14-20.
责任编辑:李亚利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Willingn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voys
in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Farms of the XPCC
1,2Zhu Honghui" 2Liu Yuying" 2Hao Guoming
(1Xinjiang 〈XPCC〉Rural Revitalization Research Center,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832000, China;
2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832000,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conduct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knowledge reserves, personal abilities, and working condition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voys and their willingness to innovate and start businesses. With survey data from 441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voys in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farms of the XPCC from July 2021 to June 2022, this paper used an ordered Probit model to tested test the relationship among above factors.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willingn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voys is generally at a moderate or high leve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voys, such as gender, professional title level,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knowledge reserve, team coordination ability,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continuous learning ability, a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i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willingness. The working conditions have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willingn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voys. By optimizing the talent poo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voys, strengthening their quality training, improving thei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establishing a sound work mechanism,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ervice willingn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voys in the XPCC can be effectively enhanced.
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voy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willing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