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研究

2024-12-31 00:00:00沈爱丽
数学之友 2024年20期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核心素养

摘" 要:单元整体教学能够将知识统领到一起,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架.本文以《多边形的面积》为例,对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路径进行优化,旨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推动核心素养贯彻落实.

关键词:核心素养;单元整体教学;多边形的面积

以往教学中,数学课堂采取课时主义,根据教材内容按部就班设计学习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也不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深化核心素养.单元整体教学从关注碎片化知识中跳脱出来,站在宏观角度学习知识,更加关注知识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能力、品质、思维.故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研究具有必要性.

1" 立足整体设计,优化核心素养培养流程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需要教师站在宏观立场规范教学流程,梳理单元学习的核心问题,明确单元学习目标,提炼单元学习的线索.

1.1" 从整体角度分析教材,明晰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现状

了解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对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有直接影响.对此,教师需要做的是从整体上梳理教材内容,分析知识点,由此推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例如,对《多边形的面积》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多边形的面积》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组合图形的面积测量、面积计算、问题解决等内容.[1]图形与几何知识散落在教材各部分、各阶段中,其对《多边形的面积》的学习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将《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整体教学知识置于大的情境中,体会《多边形的面积》承上启下的教学价值(如图1).

根据图1,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遵循了由易到难的阶梯式原则,由基本的图形认识为起点,建立直观表象,再从直观升级为抽象,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经过三四年级的学习,已经了解到面积、面积单位、面积单位换算的相关知识,具备封闭几何图形面积学习的基础.[2]

1.2" 从整体角度提炼线索,规范核心素养生成路径

基于知识的系统性要求,教师将《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教学内容划分为四个知识模块,分别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组合图形.同时,教师分析模块间的关系,发现四个知识块以转化思想为内在逻辑,彼此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教师提取单元整体教学的线索:将多边形转化为熟悉的图形—套用公式—解决问题.[3]在线索指引下,教师优化单元整体教学流程,形成核心素养生成路径(见表1).

表1" 《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整体教学流程

环节单元整体教学支架学生活动素养目标

1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核心内容——割补学习、转化教学以长方形为转化对象,观察底、高等数学量—理解两种图形面积的逻辑关系—推导公式直观想象逻辑推理

2以三角形、梯形的面积为核心内容——推理、测量以平行四边形为转化对象—构建模型—推导公式数学建模数学运算

3以组合图形的面积为核心内容

——测算" 以不规则图形为转化对象—结合既有经验—推理总结逻辑推理直观想象

根据表1,教师将《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整体教学规划为三个环节,利用转化思想串联知识点,贯穿于单元学习全过程.学生由此理解图形之间的关联,带着既有的学习经验推理公式,计算图形面积,最终指向核心素养的形成.

2" 立足教学实践,推进核心素养落实到位

为达到单元学习目标,教师还需要立足教学实践,为单元知识找到呈现的方式,推进核心素养落实到位.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2.1" 开展观察活动,强化学习体验

观察活动是指教师为学生提供观察的素材,让学生“看”知识,与同伴交流知识,将“看”到的内容抽象成有规律的知识.

例如,教师利用动画设计图形变化的动态图.如图2所示,变化前是一个标准的长方形,虚拟剪刀沿着虚线剪下一个直角三角形,随后平移到另一侧,组成一个新的图形.教师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思考:“重新拼接后的图形有什么特点?新图形与旧图形的面积是一样的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观察重点集中到图形的变化上,指出拼接后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两个图形的面积是一样的.[4]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操作的可逆性,即平行四边形也可以转化为长方形.通过观察活动,学生建立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基本认知.

图2

为深化学生理解,教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图3中两个直角三角形,经过转化后,拼接成新的图形,分别是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学生由此思考如果不是直角三角形,还能拼成新图形吗?三角形的面积与新图形的面积有关联吗?

图3

学生继续观察,将三角形的知识融入“转化”学习中,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直观感受多边形面积的内在逻辑,如三角形面积等于长方形面积的一半,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两倍.学生一边观察,一边语言描述观察对象,再将描述内容转化为规律性的知识,即S三角形=12S长方形.学生观察、描述的过程就是几何直观素养形成的过程,由此产生联想的过程是直观想象素养的培养过程.通过观察活动,学生在“看”中感知图形的转化关系,体会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数量关系,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实.

2.2" 开展测算活动,重视实践操作

以“平行四边形面积”为例,教师准备刻度尺、卡纸等材料,并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带领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测算任务.

步骤(1):测量.

小组领取测量对象——平行四边形的卡纸.利用刻度尺测量卡纸的数据,如底边、斜边、高的长度.组员一边测量,一边记录数据,通过测量工具的使用体验度量的意义.经过测量,平行四边形的底边长8厘米,斜边6厘米,高为5厘米.

步骤(2):计算.

该环节指向的核心素养是数学运算.学生将测量中记录的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实践发现,学生很难一次性推理出面积计算公式,需要反复计算找到切入点.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鼓励学生对思路进行描述.例如,A组提出的计算思路为(8+6)×2=28(平方厘米);B组计算思路为8×6=48(平方厘米);C组计算思路为8×5=40(平方厘米).

步骤(3):交流.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沟通交流,讨论面积计算的思路,相互提出疑问.针对A组的思路,学生指出计算结果针对的是平行四边形的周长,而不是面积,所以结果错误;针对B组的思路,长和宽是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数据,平行四边形不稳定,形状、大小会随着角的拉扯而变化,所以没有参考价值;针对C组的思路,沿着B组的思路分析,平行四边形不稳定,角拉扯后,长和宽没有变化,但是高一直在变化,所以高和底边长是影响面积的因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5]

通过测量、计算和交流,学生掌握定量分析的学习方法,养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思维.

2.3" 开展练习活动,实现内化迁移

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课堂,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取,还关注知识的内化和迁移.有效练习是承载知识内化和迁移的重要载体.

例如,教师设计面积计算的练习题

练习题" 计算图4中图形的面积.

图4

【设计意图】学生经过前期学习,了解规则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以及面积推导方法.教师以此为契机设计不规则的多边形,既有助于巩固知识,又有助于培养学生转化思维、类比迁移能力,进而形成核心素养.

3" 结语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为数学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最终形成数学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为学生提供高质、高效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计景翼.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以“周长与周长计算”为例[J].新教育,2024(S1):19-21.

[2]蔡景山.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路径研究——以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24(2):42-44.

[3]郭艳珊.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以“万以内数的认识”单元教学为例[J].亚太教育,2024(4):44-46.

[4]马晓炜.触摸知识内核,发展核心素养——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行与思[J].数学教学通讯,2024(1):18-20.

[5]胡爱华.聚焦核心素养 实现深度学习——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3(33):25-27.

猜你喜欢
单元整体教学核心素养
单元整体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51:29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1:06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范式下学与教方式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50期)2016-07-12 13: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