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回馈理论的健康宣教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疾病认知 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行为的影响

2024-12-31 00:00:00胡宁宁黄兰修范聪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22期
关键词:健康行为自我管理能力

【摘要】 目的 研究基于回馈理论的健康宣教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疾病认知、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南昌市中心医院治疗的62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采用基于回馈理论的健康宣教。比较2组患者的疾病认知(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疾病认知调查问卷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健康行为(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知信行调查问卷评分)、心理状态[心身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疾病认知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lt;0.05);干预后,观察组健康行为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lt;0.05);干预后,观察组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Plt;0.05)。结论 采用基于回馈理论的健康宣教可明显改善CHB患者的疾病认知、自我管理能力、健康行为、心理状态。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基于回馈理论的健康宣教;疾病认知;健康行为;自我管理能力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22-0007-03" " "文献标志码:A" " "中国图书分类号:R512.6+2;R473.5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性感染疾病,表现为肝脏炎症、病变或局部坏死[1]。我国为CHB高发区,患者2 000万人。CHB具有病程漫长、医疗费用高、较难痊愈等特点,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影响[2]。该病目前并无根治方案,临床主要使用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治疗,如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药物。这些药物能抑制病毒复制,但治疗过程较长,患者依从性较差[3-4]。研究显示,为CHB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可增强疾病认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治疗依从性,优化药物治疗效果[5]。回馈理论指知识传送者将知识传送至接收者,接收者再将其作用效果反馈至知识传送者,而后由知识传送者根据接收者的作用效果对知识及传送方式进行调整[6]。目前该理论在慢性病的护理领域中应用,可纠正患者错误的疾病认知,提高健康宣教的效率[7]。本研究将基于回馈理论的健康宣教用于CHB患者的护理干预中,观察其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南昌市中心医院治疗的6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32~63岁,平均年龄(49.76±4.69)岁;病程3~16年,平均病程(10.23±2.12)年;严重程度,轻度15例,中度14例,重度2例。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32~64岁,平均年龄(50.73±4.87)岁;病程3~16年,平均病程(10.31±2.16)年;严重程度,轻度16例,中度13例,重度2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相关诊断标准[8];年龄为30~65岁;均已接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基础治疗;文化程度不低于小学,交流畅通,意识清晰;同意参与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认知、精神障碍者;合并心、肺等重要脏器病变者;合并听力障碍者;合并失语症患者;依从性差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医护人员对患者开展CHB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包括病因、传播途径、防护措施、治疗方案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给予患者心理指导、生活习惯指导、饮食指导、服药指导、运动指导、不良反应处理指导等。

观察组采用基于回馈理论的健康宣教。组建宣教小组,包括1名医生、2名护士。小组成员共同学习回馈理论相关知识,医生负责患者疾病认知水平的评估,护士负责实施健康宣教,具体内容如下。(1)护士采用播放PPT、视频的方式对患者进行CHB有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包括CHB病因及发展、治疗方案、传播方式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对患者开展健康生活指导,包括饮食、服药、心理、作息、运动等,如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摄食辛辣食物,戒烟酒;告知患者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讲解错服、漏服药物的危害以及服药出现不良反应时的应对措施,引导患者正确用药;通过与患者交流,掌握其真实的心理状态,以积极乐观的语言开导患者,引导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学习健康知识;指导患者多休息,保证每日8 h睡眠;叮嘱患者在病情稳定后适当运动,如慢跑、散步等,每次不超过30 min,1次/d,4~5次/周,避免过于劳累,以患者可耐受为宜。(2)每日宣教结束后,医生对患者进行疾病认知水平评估,引导患者将每日学到的知识用口述或纸述的方式回馈给医生,护士在旁协助;对学习较差的患者进行鼓励,引导学习较好的患者共同交流经验,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3)医生根据每位患者存在的问题、反馈的认知缺陷之处,对健康教育方式及内容进行调整;护士再次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加强对患者错误认知的宣教,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度。

1.3 观察指标

(1)疾病认知。使用文献[9]中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疾病认知调查问卷》,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月后的疾病认知水平。问卷包括疾病知识(5个条目)、用药知识(6个条目)、生活管理(6个条目)、自我护理技能(6个条目)4个方面(共23个条目),每个条目1~5分,总分115分,得分越低表示患者疾病认知水平越低。(2)自我管理能力。使用文献[10]中的《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月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该量表包括日常生活管理(7个条目)、饮食管理(7个条目)、病情监测管理(5个条目)、用药管理(5个条目)4个方面(共24个条目),每个条目1~4分,总分96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强。(3)健康行为。使用文献[11]中的《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知信行调查问

卷》,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月后的健康行为。问卷包括遵医行为、戒烟戒酒、合理运动饮食、定期复查等内容,以“是”或“否”回答每项问题,记录并统计达标率。(4)心理状态。使用心身症状自评量表(SCL-90)[12]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月后的心理状态。该量表包括10个因子,即躯体化(12项)、强迫症状(10项)、人际关系敏感(9项)、抑郁(13项)、焦虑(10项)、敌对(6项)、恐怖(7项)、偏执(6项)、精神支柱(10项)、其他(7项)。本研究选取其中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进行评估,每项0~5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心理状态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疾病认知

干预前,2组患者疾病认知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干预后,观察组疾病知识、用药知识、生活管理、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lt;0.05),见表1。

2.2 自我管理能力

干预前,2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lt;0.05),见表2。

2.3 健康行为

干预前,2组患者健康行为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干预后,观察组健康行为各项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lt;0.05),见表3。

2.4 心理状态

干预前,2组患者SCL-9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干预后,观察组SCL-90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lt;0.05),见表4。

3 讨论

3.1 基于回馈理论的健康宣教对CHB患者疾病认知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疾病认知评分较对照组高,说明采用基于回馈理论的健康宣教可明显提高CHB患者的疾病认知。分析原因,基于回馈理论的健康宣教中护士将CHB有关知识传递给患者,在每日宣教结束后引导患者复述学习内容,评估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育方式及内容再次进行健康宣教。该回馈式教育方法可较为明确地凸显每位患者的学习效率及认知水平,通过再次宣教,使患者充分掌握知识的同时进行查漏补缺,确保患者认知正确,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

3.2 基于回馈理论的健康宣教对CHB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健康行为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健康行为达标率高于对照组,说明采用基于回馈理论的健康宣教可明显提高CHB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健康行为,与张涛等[13]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基于回馈理论的健康宣教中对患者开展健康生活指导,告知患者健康饮食、按医嘱服药、充分睡眠、适当运动及以良好心理面对CHB的重要性,在学习后鼓励患者复述学习内容,通过再次宣教强化患者认知,让患者明白健康生活的益处,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行为。

3.3 基于回馈理论的健康宣教对CHB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采用基于回馈理论的健康宣教可明显改善CHB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原因,基于回馈理论的健康宣教中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以积极的语言开导患者,使患者调整心态面对疾病,减轻患者因疾病产生的自卑心理。护士对存在认知误区的患者进行鼓励,减轻患者因错误认知而产生的逃避、焦虑心理,使患者积极面对健康宣教,进而改善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采用基于回馈理论的健康宣教可明显改善CHB患者的疾病认知、自我管理能力、健康行为、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兆霞,许巧珍.多元化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患者知信行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9,36(1):137-139.

[2] 刘光芹,张晶晶.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9,36(12):2436-2438.

[3] 石丽萍,沈艳.团体动机性访谈对乙型肝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24):3712-3716.

[4] 赵晶燕.综合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3):522-524.

[5] 阮隽.聚焦解决模式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15(4):237-239.

[6] 柏小丹,姜海英.回馈式健康教育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疾病认知及健康行为依从性的影响[J].海军医学杂志,2022,43(2):219-221.

[7] 王锡菊.基于回馈理论的健康教育对慢性胃炎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自我效能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3):397-400.

[8]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20)[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1,20(3):281-289.

[9] 杨秀梅,孙勤.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疾病认知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9,36(4):831-832,封3.

[10] 荣静,杨秀梅,张燕娟.“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社会支持对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心理弹性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22,29(1):98-101.

[11] 马玉梅,周静.基于护士主导的配偶支持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疾病认知及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21,38(12):1897-1900.

[12] 陈晓旦,曾庆磊,张毓珍,等.REBT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1,48(3):561-564.

[13] 张涛,赵亚玲,陈茜,等.基于回馈理论的多元文化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疾病认知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广东医学,2021,42(2):234-238.

猜你喜欢
健康行为自我管理能力
幼儿园小班常规管理初探
文理导航(2016年36期)2017-02-07 16:07:14
浅析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亚太教育(2016年36期)2017-01-17 19:06:00
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连续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21:48
健康行为与体育锻炼的关系探究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11:50:22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学生自我管理的状况及解决对策
某企业职工健康知识及行为认知程度和健康教育需求情况的调查
引领学生参与管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16期)2016-07-11 08:42:32
新媒体传播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行为的影响
今传媒(2016年4期)2016-05-16 00:12:20
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生健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
教师·中(2016年4期)2016-05-12 21:02:19
艺术类专业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戏剧之家(2016年4期)2016-03-25 13: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