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艾灸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4-12-31 00:00:00刘堂之黄艳辉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22期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艾灸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艾灸在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于上栗县中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60例CPI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西医常规抗感染治疗和护理,B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艾灸,疗程均为6周,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症状恢复时间、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A组的60.00%(Plt;0.05)。B组CPID患者腰骶疼痛恢复时间、下腹坠胀恢复时间和白带异常恢复时间均短于A组(Plt;0.05)。干预前,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干预后,B组小腹胀痛、腰骶酸痛、带多黄稠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A组(Plt;0.05)。B组CPID患者干预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与A组的1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艾灸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症状恢复时间,缓解中医证候,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中药保留灌肠;艾灸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22-0141-04" " "文献标志码:A" " "中国图书分类号:R248.3

CPID是以反复发作下腹疼痛、坠胀感和腰骶部酸痛为临床特征的女性生殖系统及其周围组织慢性炎症,好发于生育期女性,如果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可引起月经失调甚至不孕[1-2]。目前西医多采用抗生素对CPID进行治疗,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对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效果较为有限[3]。中医认为,CPID属“癥瘕”范畴,常见证型包括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湿热瘀结、寒湿凝滞等,其中以湿热瘀结型最为常见,治则应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辅以温经散寒、行气活血和益气祛湿[4]。中药保留灌肠经直肠静脉、肛管、静脉直接给药,可通过有效增加药物浓度和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及胃肠道刺激,发挥其消除炎症的作用[5]。艾灸可借灸火热力和药物作用达到温经散寒、增强免疫力的目的,有效促进炎症快速吸收和病情恢复[6]。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艾灸在CPI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于上栗县中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60例CPI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年龄24~51岁,平均(38.95±3.42)岁;病程1~6.2年,平均(23.47±1.25)个月。B组年龄25~50岁,平均(37.68±3.38)岁;病程1.5~6.5年,平均(23.68±1.36)个月。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CPID诊断标准[7],经临床病史和影像检查证实;符合中医湿热瘀结证型[8],主证小腹胀痛,腰骶酸痛,带下量多、黄稠、有恶臭味,次证经期延长或经期量多成块,神疲乏力,舌红苔黄,脉弦细滑。

排除标准:合并卵巢、子宫疾病;合并出血性疾病;有精神疾病史或认知、交流功能异常;重要器官的器质性病变。

1.2 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CPID常规西医治疗及护理。(1)西药治疗。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014,100 mL∶0.5 g)100 mL静脉滴注,2次/d;注射用头孢西丁钠(广州白云山天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280,1 g)2.0 g加入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续治疗6周。(2)护理措施。CPID健康宣教,包括疾病相关知识宣教、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生活指导等,指导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通过图文、视频资料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CPID疾病知识和治疗方案。病情专业护理,依据患者病情实况开展针对性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并发症识别和早期干预等,并及时给予支持对症处理,引导家属定期为患者拍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心理护理,与患者共同讨论、分析病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关注患者治疗期间负性情绪变化,调动社会支持指导患者消除担忧、恐惧心理。院外护理,告知患者定期随访的重要性,根据具体恢复情况给予健康指导,提醒患者加强营养、保暖防寒,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B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艾灸治疗,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中药保留灌肠和艾灸配合方法及注意事项。(1)中药保留灌肠。方剂为白芍10 g、金银花10 g、川芎6 g、赤芍10 g、茯苓10 g、柴胡6 g、白术10 g、蒲公英10 g、紫花地丁10 g、野菊花10 g、郁金15 g、当归15 g、陈皮10 g、炙甘草

6 g。将中药材煎煮成药汁,取100 mL药汁用纱布过滤,待温度降至39~41 ℃后倒入一次性灌肠器。灌肠于月经干净后2 d开始,患者取臀部抬高的侧卧位,一次性灌肠器插入患者肛门20 cm左右,以适宜的滴速在30 min内完成中药保留灌肠,连续治疗7 d为1个疗程。(2)艾灸治疗。避开经期,施灸穴位选取归来穴、中脘穴、气海穴、神阙穴,点燃艾条烘烤施灸穴位皮肤,15 min/次,1次/d,连续治疗7 d为1个疗程。中药保留灌肠和艾灸治疗均持续治疗6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记录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9]。临床疗效判定标准为,干预后患者下腹疼痛、坠胀感和腰骶部酸痛等症状完全消失,B超显示盆腔无包块和积液为痊愈;患者上述症状较干预前明显好转,B超显示盆腔包块缩小、积液减少≥75%为好转;上述症状有所缓解,B超显示盆腔包块缩小、积液减少30%~74%为改善;上述症状未好转或加重,B超显示盆腔包块缩小、积液减少lt;30%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2)记录2组患者腰骶疼痛、白带异常和下腹坠胀等症状恢复时间。(3)采用中医证候积分量表[10]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中医证候变化情况,包括小腹胀痛、腰骶酸痛、带多黄稠,按症状予以0~10分评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中医证候越严重。(4)记录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包括皮疹、恶心、腹泻、皮肤瘙痒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对比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A组的60.00%(Plt;0.05),见表1。

2.2 2组症状恢复时间对比

B组腰骶疼痛恢复时间、下腹坠胀恢复时间和白带异常恢复时间均短于A组(Plt;0.05),见表2。

2.3 2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干预前,2组患者小腹胀痛、腰骶酸痛、带多黄稠等中医症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干预后,2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与干预前比较均降低,且B组降低幅度大于A组(Plt;0.05),见表3。

2.4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与A组的1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见表4。

3 讨论

CPID是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和易复发等特征的女性上生殖道慢性感染性疾病,常见病理改变为组织破坏和粘连增生,如果早期未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会对女性生殖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西医治疗CPID主要以抗生素药物为主,但易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疗效较为有限。中医认为,CPID病机为气虚血滞、湿热蕴结,常见证型为湿热瘀结证,治疗宜清热燥湿、活血通络、败毒散瘀[11]。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艾灸在CPI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CPID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显著高于A组的60.00%,且其腰骶疼痛恢复时间、下腹坠胀恢复时间和白带异常恢复时间均显著长于A组;干预后,B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幅度大于A组,说明与单独采用西医常规抗感染治疗和护理干预比较,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艾灸可提高CPID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症状恢复,缓解其中医证候。中药保留灌肠药方中包含白芍、金银花、川芎、赤芍、茯苓、柴胡、白术、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郁金、当归、陈皮,其中白芍、金银花可敛阴止汗、解热生津,川芎、赤芍、茯苓可散瘀止痛、凉血益气,柴胡、白术可益气升清、疏肝健脾,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可消痈散结、清热解毒,郁金、当归、陈皮可行气活血、调经止痛,炙甘草性温,可调和诸药发挥清热解毒、行气活血、止痛化瘀等功效[12]。艾灸治疗是通过艾条产生的温热作用刺激患者归来、中脘、气海、神阙等穴位,促进患处血气运行。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艾灸治疗CPID患者,可以充分发挥疏通经络、消肿散结、活血调经的功效,达到提高疗效和缓解证候的目的[13]。值得注意的是,中药保留灌肠可通过直肠直接给药,有效避免了上消化道液对药物和药效的影响,同时可以提高病灶周围药物浓度,对CPID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规范操作和提高患者依从性仍是确保疗效的关键[14]。因此在采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艾灸对CPID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良好的护理干预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艾灸治疗CPID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西医常规抗感染治疗和护理干预无差异,说明其安全性

较好。

综上所述,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艾灸可提高CPID的治疗效果,缩短症状恢复时间,缓解中医证候,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慢性盆腔炎艾灸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基层中医药(2021年7期)2021-11-02 07:19:52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辅助器
夏天怎么做艾灸
饮食保健(2019年10期)2019-05-28 09:44:58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基层中医药(2018年7期)2018-12-06 09:25:38
护理干预在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4例临床分析
康妇炎胶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中外医疗(2016年29期)2016-11-30 06:16:2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62例的效果观察
中药桂苓慢盆汤加味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
补中益气丸联合自拟中药方灌肠治疗痰湿瘀阻型慢性盆腔炎临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