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心阳不足型胸痹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4月瑞昌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2例心阳不足型胸痹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芪苈强心胶囊组和联合组,各31例。芪苈强心胶囊组采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联合组在采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治疗效果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高于芪苈强心胶囊组的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治疗后,联合组胸痛彻背、痛势急剧、受寒而发等主要症状,胸闷气短、恶寒肢冷等次要症状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芪苈强心胶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治疗后,联合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水平高于芪苈强心胶囊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水平低于芪苈强心胶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2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可以提高心阳不足型胸痹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 胸痹;心阳不足型;芪苈强心胶囊;苓桂术甘汤加减;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22-0149-03" " "文献标志码:A" " "中国图书分类号:R256.22
胸痹心痛是心气不足、心阳不足的表现,与心肝脾胃等相关,也与瘀浊等病邪有关[1]。临床常因为脾胃阳虚、痰湿内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而阳气虚衰、脾胃不调,导致痰浊内生,痰瘀阻滞心脉,亦是导致胸痹发生的重要病因[2]。在中医看来,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疾病患者有胸闷、胸痛等症状,属于胸痹的范围[3]。多数胸痹表现为胸前阵痛、有刺痛感,到夜晚症状更为明显,常伴有胸闷心悸、面色晦暗的症状,这是心气不足、心阳不振、瘀血闭阻所致,治疗时以益气养阴、活血止痛为主[4]。芪苈强心胶囊具有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的功效[5]。苓桂术甘汤中茯苓、黄芪、人参、甘草为祛湿剂,具有辛甘化阳、以襄助温补中阳之力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神经官能症等属水饮停于中焦者[6-7]。本研究旨在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心阳不足型胸痹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4月瑞昌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2例心阳不足型胸痹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芪苈强心胶囊组和联合组,每组31例。芪苈强心胶囊组男性16例,女性15例;年龄53~84岁,平均年龄(73.34±5.34)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5.67±1.32)年。联合组男性14例,女性17例,年龄54~83岁,平均年龄(72.92±5.31)岁;病程1.5~8年,平均病程(5.37±1.36)年。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可比性。本次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中医心阳不足型胸痹的诊断标准,主证为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次证为胸闷气短、恶寒肢冷,舌苔白滑或腻,脉沉迟缓;对治疗药物不过敏。
排除标准:重度心肺功能不全者;凝血功能异常者;患有免疫系统疾病者。
1.2 方法
芪苈强心胶囊组给予芪苈强心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40141,0.3 g×36粒)治疗,4粒/次,3次/d,4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
1个月[8]。
联合组在芪苈强心胶囊组的基础上联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组方为桂枝6 g,茯苓12 g,白术10 g,桔梗10 g,炙甘草9 g,桃仁10 g,当归10 g。加水200 mL煎服,每天1剂,100 mL/次,2次/d。咳嗽痰多者,在主方中加半夏6 g、陈皮6 g、红花3 g、川芎3 g,以燥湿化痰;心下痞或腹中有水声者,在主方中加入枳实3 g、生姜6 g、地龙3 g,赤芍6 g、黄芪6 g,以消痰散水。持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9]。评估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其中血气指标恢复正常,复查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恢复至正常水平,胸痹症状积分降低大于70%为显效;血气指标改善,复查BNP水平改善,胸痹症状积分降低30%~70%为有效;临床症状无改善,胸痹症状积分降低低于30%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10],评定指标包括胸部闷痛、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等主要症状,胸闷气短、恶寒肢冷等次要症状,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主要症状评分为0~6分,次要症状评分为0~3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症状越明显。(3)心功能。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患者的LVEDD、LVEF。(4)统计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包括胸闷、食欲不振、胃肠不适、呼吸欠畅。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满足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两样本独立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0.32%,高于芪苈强心胶囊组的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1。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治疗后,2组患者胸部闷痛、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等主要症状,胸闷气短、恶寒肢冷等次要症状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芪苈强心胶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2。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治疗后,2组患者LVEF水平均升高,LVEDD水平降低,且联合组的LVEF水平高于芪苈强心胶囊组,LVEDD水平低于芪苈强心胶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3。
2.4 2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芪苈强心胶囊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90%,与联合组的9.68%相比略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见表4。
3 讨论
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喘息不得卧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轻者感觉胸闷、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本病证发生多与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等因素有关,病机有虚实两方面,心阳不足型为寒主收引,遏制阳气,使得血行不畅,需补益阳气,温振心阳[11]。芪苈强心胶囊主要成分为黄芪、人参、附子、丹参、葶苈子、泽泻、玉竹、桂枝、红花、香加皮、陈皮,具有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的作用[12]。苓桂术甘汤重用甘淡之茯苓为君,健脾利水,渗湿化饮,既能消除已聚之痰饮,又善平饮邪之上逆,桂枝为臣,功能温阳化气,平冲降逆,苓、桂相合为温阳化气,利水平冲之常用组合,辛甘化阳,以襄助温补中阳之力[1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胸部闷痛、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等主要症状,胸闷气短、恶寒肢冷等次要症状中医证候积分低于芪苈强心胶囊组(Plt;0.05),说明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能够减轻心阳不足型胸痹患者的中医症状。分析原因为,苓桂术甘汤中包含桃仁、红花、川芎、地龙、赤芍、炙甘草、桂枝、炒白术、茯苓、当归尾、黄芪,其中桃仁可以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红花可以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川芎可以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地龙可以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赤芍可以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炙甘草可以益气补中,桂枝可以发汗解表、散寒止痛、通阳化气,炒白术可以燥湿利水、止汗,茯苓可以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当归尾可以活血祛瘀,黄芪可以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方中诸药合用可以共同发挥升阳举陷、益气补中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有效率高于芪苈强心胶囊组,治疗后联合组的LVEF水平高于芪苈强心胶囊组,LVEDD水平低于芪苈强心胶囊组(Plt;0.05),说明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能够增加心阳不足型胸痹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黄芪、桂枝补气升阳,当归尾活血祛瘀,这些都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恢复。既往研究结果显示[14],采用芪苈苓桂术甘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可以获得确切疗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可明显缓解,同时其心功能亦可显著改善,临床使用价值较高。芪苈强心胶囊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略高于联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说明在芪苈强心胶囊基础上加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不会显著增加用药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可以提高心阳不足型胸痹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使用并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