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红
【摘 要】 目的:探究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连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于2014年1月到 2015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3例。给予乙组患者常规护理,甲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连续性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及血糖水平。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甲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明显优于乙组(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患者连续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血糖水平。
【关键词】 糖尿病 自我管理能力 连续性护理 血糖水平
糖尿病属于慢性终身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能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连续性护理通过设计一系列护理活动,确保患者能够受到连续性、协调性护理,预防患者病情恶化,将其理念延伸,帮助患者提高疾病防控意识,加强自我管理意识[1]。本次研究通过分析来我院治疗的86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探究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连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6例于2014年1月到 2015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3例。甲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在20-4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0±1.8)岁,乙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在20-4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0±1.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糖尿病;(2)能够接受电话随访或家庭访视;(3)所有患者及家属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沟通障碍、精神病患者;(2)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患者;(3)妊娠期、哺乳期患者。
1.3 方法
给予乙组患者常规护理,如建立个人档案、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等。甲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连续性护理,主要包括:(1)成立连续性护理小组。由主治医师、护士等共同组成护理小组,均具有良好沟通能力,且熟练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及专业技能。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病情评估等,出院后进行跟踪随访、技能跟进等。(2)制定连续性护理方案。患者出院前1周,研究人员与护理人员共同收集基本资料,评估患者心理、生理状况,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个性化健康指导与心理疏导。出院当天制定患者连续性护理计划,指导患者记录自我监测日记。患者出院后,使用上门访视、电话随访等方式随访1年。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技能指导,评估干预效果[2]。(3)连续性护理方案是实施。护理干预后1-3个月,每周电话随访1次,了解患者病情控制及治疗情况。干预4个月-1年,每月电话随访1次,调整、强化后续护理方案,记录干预效果,评估患者血糖水平、健康饮食、自我监测等情况。糖尿病患者治疗时间长,易出现焦虑、抑郁心理,随访过程中与患者进行深入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并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指导患者深呼吸、听舒缓音乐等进行心理调节,鼓励主动参加社交活动。于干预后1、2、6、12个月,进行上门访视,评估患者家庭条件及自我管理技能,观察居室采光、通风及室温情况,家中是否有冰箱存放药物。家庭成员对疾病的认识及对患者的支持、关心程度。了解患者目前疾病情况,并进行现场药物使用等的技能指导。评估患者对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的认知程度,指导患者科学、健康饮食、运动。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督促与管理工作。
1.4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及血糖水平。
1.5 判断标准
使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从普通饮食、特殊饮食、血糖监测、运动、药物治疗等方面判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77分,分值越高,自我管理行为越好。
1.6 统计学方法
根据SSPS19.0统计学应用软件对收集到的研究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以(x±s)进行表示。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甲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明显高于乙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甲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乙组(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病程长,目前无根治方法,需要进行长期治疗与护理。患者出院后需要对患者病情、护理及治疗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和指导,确保疾病转归。鼓励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实施及评价过程,调动患者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形成良好生活方式,保证治疗与护理的持续性[3]。本次研究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甲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明显优于乙组(P<0.05)。所以,给予糖尿病患者连续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血糖水平。
参考文献
[1]汤红娟. 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评价[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 15(4):38-39.
[2]魏云飞.连续性护理在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的作用分析[J].医药前沿,2015,5(27):240-241.
[3]韩美玲,王芳,丁素珍,付艳巧.连续性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行为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7):489-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