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声乐表演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4-12-31 00:00:00裴斐
大观 2024年10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互联网

摘 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互联网被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领域中。“互联网+”教学理念为高校声乐专业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将其融入声乐表演艺术人才培养实践工作,不仅能够丰富完善声乐教学内容与形式,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充分发挥出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突破传统声乐教学的时空限制,发散学生的创新学习思维,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通过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声乐表演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展开分析与探讨,旨在提出声乐表演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声乐表演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注:本文系四川传媒学院2023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数字赋能视阈下高校表演专业高质量人才培养路径研究”、2023年度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课题“数字赋能视阈下高校表演专业高质量人才培养路径研究”(MBXH23YB149)研究成果。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极大程度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现代高校声乐表演艺术教学改革工作中,教师需要树立起“互联网+”教学理念,不再单一按照教材向学生灌输基础理论知识与技巧,而是要重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声乐教师要结合时代发展趋势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灵活运用互联网技术优化改善声乐表演艺术实践教学内容与方式,健全声乐表演艺术人才教学体系,最大化提升人才培养输送质量和数量,推动我国声乐艺术产业建设持续稳定发展。

一、互联网为高校声乐表演艺术人才

培养模式改革带来的积极作用

(一)丰富完善人才培养教学资源

在传统高校声乐表演艺术人才培养过程中,部分教师只会按照课程教材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与技巧方法,未能合理引进更多社会实践教学案例,导致部分学生产生抵触厌倦的学习情绪,长此以往会影响声乐表演艺术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而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辅助下,教师可以在不同教学阶段,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课程教学要求,合理挖掘、利用丰富的声乐教学资源,确保学生在学习演唱某首经典声乐作品时不仅能够掌握要点与技巧,还可以通过新媒体视频深入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有效提升声乐表演艺术的教学水平[1]。此外,在声乐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前,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制作出精美的教学课件,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探究学习意识和能力,还可以拓宽他们的声乐学习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课堂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提升课堂实践教学生动趣味性

在传统声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会亲身示范,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教学节奏学习演唱技巧,学生缺乏一定的学习自主权,从而难以感受到丰富的体验性乐趣。而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声乐教师可以通过创新运用互联网技术营造出自由开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以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替代教师单方面灌输讲解模式。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学习快乐感和成就感。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视频的方式演示课程教学内容,在学生观看视频之后,给予他们一个明确的探究学习主题,然后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设备自主收集、整理学习资料,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探究学习任务。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适当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意见,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学习自信心。最后,教师需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学生以口头汇报形式或者PPT形式向其他同学汇报、讲解自身的学习成果,与他人相互交流和学习。这样的互联网教学模式,无疑能够大幅提升声乐课程实践教学的生动趣味性,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在声乐专业知识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收获独特而丰富的乐趣。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声乐表演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

(一)以“互联网+”模式强化声乐演唱专业技巧引导教学

在传统高校声乐表演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师往往采用“一对多”的教学形式进行声乐演唱技巧的示范教学。这样无法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能力,给予他们有针对性的引导,从而导致部分学生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降低课堂实践教学效果。声乐教师单方面讲解声乐知识与技巧,容易造成部分学生的学习不够深入,甚至出现严重误解。因此,高校声乐教师需要及时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根据时代教学改革发展要求与当代学生学习需求,合理运用互联网技术制作出集演唱声音、歌唱表演动作于一体的操作流程视频,以视觉化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向学生讲解专业声乐演唱要点与技巧,方便学生直观清晰地学习和掌握声乐课程的相关重难点内容[2]。除此之外,高校声乐表演艺术专业教师还可以借助数字化教学系统,以录像的形式完整地记录每堂声乐课学生的演唱训练情况,促使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及时找出自己学习的不足之处,并与教师探讨交流,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形成良好的演唱习惯,以最为恰当的方式进行实战演唱表演。

(二)以在线反馈系统实施跟踪了解学生声乐学习情况

在声乐表演艺术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所能采用的声乐歌唱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单单可以采用口头示范演唱训练方法,还可以采用专业声乐练习软件、录音录像等。声乐教学本质上就是一种程序化教学,涉及声乐实践教学、学习信息反馈以及质量控制等不同环节内容。教师需要及时跟踪了解不同学生的声乐歌唱表演学习情况,结合他们的反馈,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最终实现对声乐课堂教学的科学高效管理,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声乐教师需要借助在线反馈系统实时获取不同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文字、音视频等方式反馈自身的学习结果和学习需求,并总结课堂上出现的歌唱学习问题,在教师帮助下解决各类学习问题,提高他们的声乐表演综合能力与素养。

(三)以互联网技术实施个性化声乐表演艺术教学

在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发展中,因材施教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任何专业教师都需要科学应用因材施教的方式,有序开展个性化的实践教学活动。当代大部分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都倾向于利用互联网技术获取信息,同时他们在学习认知水平与音乐素养上有着明显的差异[3]。因此,高校声乐教师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有针对性地为每个学生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应用不同的教学资源与学习方案,引导学生朝着自己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自主学习,促使他们循序渐进地学习和掌握声乐专业知识与演唱技巧。除此之外,高校声乐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收集、整理学生的学习行为信息与爱好需求,根据他们的学习表现情况与个人偏好,合理制定课堂实践教学内容,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发挥出他们的学习优势,促进他们学习自信心的增强。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声乐表演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策略

(一)依托互联网技术对声乐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改革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声乐教师要想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创新实用型的声乐表演艺术人才,就必须注重增强自我实践创新意识与能力,树立起“互联网+”教学理念,合理运用互联网技术深入挖掘具有价值的海量教学资源,优化整合这些教学资源,开展多样化的声乐实践教学活动,拓宽学生的声乐学习视野。高校声乐教师要在原有课程声乐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的讲解基础上,创新融入更多具有拓展性的先进声乐教学内容,以此丰富和完善课堂实践教学内容,激发每个学生对课堂讲解知识内容的学习兴趣。在每堂声乐课教学活动开展前,教师一方面要着重分析和总结该堂课需要讲解的重难点内容,做好备课工作;另一方面要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及时掌握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与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利用计算机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课件,融入丰富有趣的社会实践案例,并将其以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形式直观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提高课堂实践教学质量和效率,帮助教师实现预期的声乐表演艺术教学目标[4]。除了声乐课堂上的互联网音视频类教学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各大媒体平台收集、整理更多文字性的描述讲解资料,并运用各大主流社交媒体平台向学生分享这些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声乐知识的扩充学习,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在课堂教学之余,教师也需要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自主学习,通过各种专业平台收集、整理声乐学习资料。教师要帮助学生科学筛选学习资料,避免学生形成错误的声乐演唱习惯,以不恰当的方式进行声乐演唱。教师在指导学生选取相关网络资料进行实践学习时,除了要关注学习资料的专业性和科学性,还必须保证其通俗性和趣味性,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让他们主动利用各类资料开展声乐艺术表演学习。

(二)依托互联网技术创新完善声乐教学方式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声乐实践教学不能局限于线下课堂,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丰富有趣的线上教学活动。一方面,声乐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在线上平台进行自主预习,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学习任务,并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声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线下实地演唱训练,与学生展开密切的互动交流,帮助学生掌握各类声乐演唱技巧,提高学生的实战声乐表演水平。在线下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前,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需求,从而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制作学习视频,方便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提前预习。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使其提前了解教师将要讲解的重难点声乐知识内容。除此之外,高校声乐教室还可以创新运用互联网教学平台,有序开展声乐课程教学课后的复习资料共享学习活动,将与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料分享给班级学生,促使他们进一步巩固学习,完成科学有效的回顾总结。声乐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声乐训练学习成果[5]。比如,声乐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抖音短视频软件制作自己的声乐演唱视频,并将其分享到班级交流群,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而教师也可以通过视频直观了解学生课后的学习情况,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三)依托互联网技术健全声乐教学评估体系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声乐表演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需要健全教学评估体系。通过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声乐教学评估体系中,能够实现对学生多方面声乐表演素养的综合评估,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相关声乐表现成果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并针对不足之处改进教学方案,合理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在声乐课程考核工作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还要开展声乐表演实践的考核工作,着重加强对学生声乐表演艺术水平的综合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形式进行线上考核,要求学生自主利用互联网技术录制上传汇演作品,教师则可以结合学生作品的实际表现、点击率、评论情况进行综合评分。该种教学评估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声乐艺术表演活动的积极性,使其更加精心地设计实践作品,并通过反复训练争取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和网友评论。

四、结语

在现代高校声乐教学改革中,教师要想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能力、高素质的声乐表演艺术人才,就必须依托互联网技术创新实践教学内容与方式,结合当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学习需求,合理挖掘、利用更多具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实践学习环境,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提升声乐实践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刘铮.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校声乐教学改革探索:评《“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声乐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科技论文,2023(11):1 294-1 295.

[2]何英琴.浅析“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声乐教学的发展研究[J].艺术评鉴,2023(11):128-132.

[3]孙鑫.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声乐改革研究[J].艺术品鉴,2023(14):188-191.

[4]孙璟雅.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J].艺术大观,2021(4):110-111.

[5]王红艳.探析高校声乐表演艺术人才的有效培养模式[J].北方音乐,2014(17):134.

作者单位:

四川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互联网
改革高职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实验实训教学模式
《建筑装饰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改革之初探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3:45:34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15:57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09:11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06:04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3:28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9:55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