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旨在探讨如何运用信息化平台加强医院的财务与绩效管理。首先,分析信息化平台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重点从财务数据处理、财务监控以及财务决策支持3个维度进行解读。其次,阐述信息化平台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涉及绩效指标的设定、绩效数据的收集以及绩效的评价与反馈。最后,提出强化医院财务和绩效管理的建议,包括加强信息化平台的规划与建设、提升医院员工的信息素养、完善信息化平台的功能模块,并建立健全信息化平台的数据管理机制。通过实施这些策略,希望医院能够更有效地利用信息化平台,优化财务管理与绩效管理,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平台;医院财务管理;医院绩效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4.18.024
[中图分类号]F275;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4)18-00-03
0 引 言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信息化平台已成为现代医院管理不可或缺的工具,其不仅能显著提升医院管理效率,还能为医院决策提供有力支撑。特别是在医院财务与绩效管理中,信息化平台的运用显得尤为关键。本文旨在深入探究如何运用信息化平台加强医院财务与绩效管理,以期为医院管理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1 信息化平台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1.1 在财务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利用信息化平台进行财务数据处理是医院财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这一平台结合先进技术手段与智能化处理工具,为医院财务数据处理提供新思路。传统财务数据处理方法依赖手工录入,计算烦琐、耗时且易出错。信息化平台则集成了自动化录入、数据校验及智能分析功能,能够实现对财务数据的快速、精确处理。医院财务人员只需简单操作,即可完成资料输入、整理与分析,工作效率显著提升。此外,该平台数据处理能力较强,能高效处理财务数据,包括数据清洗、归类、汇总等,确保数据准确、完整。同时,平台支持多种数据格式转换及导出,方便医院等单位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
1.2 在财务监控中的应用
信息化平台在财务监控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为医院提供实时监控、风险预警及数据分析等功能。医院利用信息化平台能够实现对财务活动的综合监控。第一,该平台能够实时采集、集成财务数据,并以图表、报表的形式直观展示,便于管理者随时掌握医院财务状况及运营情况。第二,平台支持自定义监控指标及阈值设定,一旦财务数据出现异常波动或超出预设范围,系统自动触发预警机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处理。第三,信息化平台还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深度挖掘财务数据,帮助医院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与漏洞,并向管理层提出风险预警与防范措施。第四,该平台还能评价与对比医院财务绩效,为制定财务战略与计划提供有力支持。
1.3 在财务决策支持中的应用
信息化平台通过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智能分析工具和灵活的决策支持模型,为医院管理层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1]。首先,信息化平台能够实时采集、集成和显示财务数据,帮助医院管理者全面掌握医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借助平台的数据可视化功能,管理层可以直观地了解各财务指标的变化趋势和异常状况,为决策提供直观数据支持。其次,该平台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通过数据挖掘、预测分析等技术手段,平台能够深度分析和挖掘财务数据,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倾向。利用平台提供的分析工具,管理层可以多维度、多层次地分析医院的收入、支出、成本、利润等主要指标,为财务战略与计划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撑。最后,信息化平台还能根据医院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自定义决策支持模型。这些模型综合考虑医院的历史数据、市场环境及政策变化,为管理层提供科学的预测结果。通过平台的仿真与预测功能,管理层可以更精准地评估不同决策方案的风险与收益,筛选出最佳方案。
2 信息化平台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2.1 在绩效指标设定中的应用
信息化平台凭借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为医院制定绩效指标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支持[2]。首先,信息化平台能够结合医院的发展战略与目标,结合历史数据与行业标准,量身打造一套全面合理的医院绩效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不仅涵盖医院收入、费用、效益等财务层面,还涉及病人满意度、医疗质量、职工满意度等非财务层面,确保绩效评价的全面性与客观性。其次,信息化平台具备指标动态调整功能。随着医院内外环境的变化,原有的一些绩效指标可能不再适用。平台能实时监控并分析医院运营数据,发现指标体系中的不足,并提出调整建议。这样,医院绩效指标才能始终与医院发展要求相契合,确保绩效管理的有效性与针对性。最后,信息化平台还能结合绩效指标,对医院业务流程进行实时跟踪监测。医院管理者可通过平台随时了解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一旦发现问题,便能迅速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医院绩效目标顺利实现。
2.2 在绩效数据收集中的应用
信息化平台凭借其卓越的数据整合与处理能力,为医院绩效数据收集提供合理的方案[3]。首先,信息化平台能够整合与共享医院各科室的数据。通过统一的接口和数据标准,各科室可实时上传数据到平台,避免重复输入和格式不统一的问题。这使得医院管理者能在一个平台上获取完整的绩效数据,为绩效评价提供可靠支持。其次,平台还具备数据清洗与校验功能。鉴于数据来源的多样性和格式的复杂性,原始数据常出现错误、重复或丢失的情况。平台能自动清洗并校验原始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绩效评价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最后,信息化平台还能实时监控与动态更新绩效数据。根据医院运营情况,平台实时采集、集成与分析数据,为医院管理者提供最新数据支持。这样,医院能迅速掌握自身运营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绩效管理的及时性与高效性。
2.3 在绩效评价与反馈中的应用
信息化平台在医院绩效评价和反馈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其不仅能够提供客观、全面的评价数据,还能为医院管理层提供针对性的改进意见,推动医院绩效管理的持续优化。在绩效评价过程中,信息化平台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对绩效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对比。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模型与算法,平台实现了绩效指标的量化评分与排序,为管理层提供直观、可比的评价结果。这不仅有助于管理层全面了解医院绩效状况,还为制定改进措施提供有力依据。此外,信息化平台还能为医院提供个性化的绩效评价报告。这些报告不仅展示了医院整体绩效得分及排序,还对各指标得分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细致分析。通过对比历史数据与行业标准,报告能够指出医院在哪些方面做得出色,哪些方面仍需改进,并为管理层提供具体的改进方向和建议。在反馈方面,信息化平台以实时数据更新和可视化展示的方式,使医院管理层能够随时掌握绩效管理的最新进展。一旦检测到绩效数据异常或波动,平台会立即启动预警机制,提醒管理层关注并采取相应改进措施。同时,该平台还支持在线沟通与协作功能,促进了医院不同科室间信息与经验的实时共享,共同推动绩效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
3 医院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强财务及绩效管理的建议
3.1 加强信息化平台的规划与建设
信息化平台的规划与建设对提升医院财务与绩效管理水平至关重要。医院应深刻理解信息化平台在财务管理与绩效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并视其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手段[5]。在平台规划建设时,医院应立足全局,根据发展战略和业务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第一,明确建设目标是首要任务,确保平台能满足医院财务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实际需求。第二,深入分析现有信息系统及资源,充分利用已有资源,避免资源浪费与重复建设。第三,在策划过程中,医院应关注平台的可扩展性与灵活性,以适应未来业务发展的变化。选择技术成熟、运行稳定的信息化产品,确保平台稳定安全。第四,加强与供应商的协作,及时获取最新技术支持和产品更新,保持平台的先进性与竞争力。第五,建立有效的信息化工程管理机制,明确工程进度、质量和费用要求,确保施工顺利推进。通过加强信息化平台的规划与建设,医院能够构建高效、稳定、可拓展的平台,为财务和绩效管理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这有助于提升医院的管理效能,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医院持续健康发展。
3.2 提升医院员工的信息素养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为了满足信息化时代的工作要求,医院员工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提升员工信息素养需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医院应加强职工信息化培训,涵盖信息化基础知识、平台操作技巧及信息安全意识,使职工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化平台,提升工作效率与数据处理能力。其次,应建立激励机制,鼓励职工主动参与信息化建设,如设立信息化应用奖项,表彰优秀职工,并将信息素养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作为评估职工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同时,通过组织信息化知识竞赛和实践活动,增加职工对信息化的理解与兴趣。最后,医院还应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外部机构的合作,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理念,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提升员工信息素养不仅能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还能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员工具备更高的信息素养后,能更有效地利用信息化平台开展财务管理、绩效分析等工作,为医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3 完善信息化平台的功能模块
完善的信息化平台能够全面覆盖医院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有效监控与评估绩效管理,并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在财务管理方面,信息化平台应涵盖预算管理、成本核算和财务分析等功能。预算管理模块可协助医院制订科学合理的预算计划,并实时监控预算执行情况,确保经费的合理运用;成本核算模块能够准确核算医院各项费用,为成本控制及绩效评估奠定坚实基础;财务分析模块则能全面分析医院财务状况,为制定发展战略提供数据支撑。在绩效管理领域,信息化平台应设置绩效指标设定、数据收集、绩效评估与反馈等功能模块。绩效指标设定模块可依据医院发展战略和业务特点,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指标体系;数据收集模块则可以实时搜集各科室和部门的绩效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绩效评估模块可以深入分析绩效数据,评价各科室和部门的绩效表现;反馈模块则能迅速传达评估结果至相关部门和人员,推动绩效的持续提升。此外,信息化平台还可根据医院需求进一步扩展功能模块,如人力资源管理、物资管理、医疗质量管理等。这些模块与财务管理、绩效管理等模块相互联动,形成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通过完善信息化平台各功能模块,医院可实现财务、绩效等方面的综合管理与监测,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同时,信息化平台也促进了医院内部各科室间的信息共享与合作,推动医院和谐发展。
3.4 建立健全信息化平台的数据管理机制
数据作为医院运营与管理的重要资源,其准确性、安全性与有效性直接关乎决策品质与效率。因此,医院应建立科学规范的数据管理机制,确保数据在全生命周期内得到有效管控。首先,医院应明确数据管理目标与原则,制定详细的数据管理制度与程序,包括数据采集、储存、加工、分析、共享及保密,确保数据完整、一致。同时,制定资料质量标准,定期进行质量检查与校验,确保数据准确可靠。其次,医院应加强数据安全管理,防止数据泄露、被篡改与非法访问。建立健全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保障数据可靠性。要定期开展数据风险评估、安全审计等工作,及时消除潜在隐患。此外,医院应建立数据共享与协作机制,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共用。通过数据共享,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效率,促进医院全面发展。同时,加强与外部机构的数据合作与共享,引入更多外部数据资源,为医院决策提供多维支持。最后,医院应加大对数据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作为数据管理机制的实施者,数据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与责任意识至关重要。要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提升其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同时,要建立考核机制,评估人员工作质量与效率,并实施奖惩制度。
4 结束语
医院在财务与绩效管理中应用信息化平台,可以提高医院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未来,要持续加强信息化平台的规划与建设,提高员工的信息素养,完善功能模块,并建立健全数据管理机制。在适应市场需求与管理要求变化的过程中,医院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应用模式。通过共同努力,医院管理水平必将迈上新台阶,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怡.浅谈医院财务绩效管理优化策略[J].财讯,
2023(14):72-74.
[2]简杏利.基于绩效管理的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体系构建
[J].财讯,2023(11):61-63.
[3]吴强,罗晓霞,李恒,等.构建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探索[J].中国卫生经济,2021(5):80-83.
[4]苑立杰,李坤.信息化支撑下的医院绩效提升路径研究
[J].财经界,2023(30):87-89.
[5]谭晰文.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究[J].经济师,2023(7):226-227.
[收稿日期]2024-04-28
[作者简介]韩彩霞(1978— ),女,山东寿光人,会计师,
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