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标准化情景模拟教学提升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效果。方法:以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在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就读的大三级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抽取60名学生,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0人,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实验组学生采用标准化情景模拟教学,对比分析两组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提升效果以及对教学方式的评价情况。结果:两组医学生理论知识与实操能力的考试成绩相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医学生沟通技能的五个维度评分值均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良好率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医学生在学习效率、思维发散能力、学习兴趣、沟通关系、适应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6个项目的评价分值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化情景模拟教学不仅可有效帮助医学生提高医患沟通的理论知识与实操能力,还可提高医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在临床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大力推广与借鉴。
关键词:情景模拟教学,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4.08.043
0 引 言
医患沟通是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加强医患沟通可增加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信任,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但因为医患沟通发生于医务人员与各患者及家属个体间[1],工作量大且面广,在临床上极具挑战性与实践性。近年来,医患关系矛盾突出,并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所以如何加强医患沟通、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是目前重点关注的问题。医学生作为即将跨入各个医疗机构工作的未来医务人员,也需要面临各种复杂的医患关系,所以在教学中进行医患沟通技能的培训非常重要[2-3],既往教学多以教师为中心展开,更偏向对医学生在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上的教学,随着教育改革与医疗理念多元化的发展,既往临床对医学生的传统教学理念已逐渐不符合现代临床医学的需求。标准化情景模拟教学是使医学生模拟患者实际临床问题,进行标准化情景扮演教学,从中体验、学习医患沟通技巧[4-5]。标准化情景模拟教学可以规避既往临床教学模式中难以找到具有针对性的病例的问题,更接近于临床实际,这对提升医学生的临床能力有着显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在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就读的大三级医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抽取60名学生并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0人。对照组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范围19~26岁,平均(22.34±1.53)岁,入科考试平均分为(83.64±3.72)分;实验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19~25岁,平均(21.87±1.67)岁,入科考试平均分为(84.01±3.65)分。以上两组医学生一般资料经录入SPSS22.0系统测试,组间呈现同质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
带教老师按照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以教师为中心展开教学,通过课堂传授、视频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医学生讲解医患沟通相关理论知识,并让医学生在课后完成一些典型案例的习题任务。
1.2.2 实验组采用标准情景模拟教学
(1)医学基础知识培训。由专业带教老师向学生传授情景模拟案例中所涉及的医学基础知识,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了解疾病的症状、病因、治疗等,了解患者疾病发病的部位及相关器官的解剖位置,并培训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的相应内容。(2)标准化情景模拟训练。围绕设计好的常见疾病的病例,展开临床情景模拟教学,组织学生形成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中部分学生模拟患者及家属,其他学生模仿医务工作者,依次进行问诊。问诊基础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家庭情况、以往病情史、诊断史、当前临床症状、发病因素等。要求问诊时模拟患者的学生加入患者的情绪、表情等,根据预先准备的“剧本”加入典型的医患沟通常见矛盾,主治医师则动态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了解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对负性情绪较为明显的患者及时给予人文关怀,帮助他们树立积极乐观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进行多次情景模拟训练,要求同组学生互换身份以及疾病种类等,让学生接触不同的患者,了解不同疾病的表现方式与患者情绪特征等,将医患沟通充分融入实操过程中。(3)总结与讨论。情景模拟结束后要求学生对各种病情模拟的情况进行总结与讨论,结合教师事先准备的诊断资料给出诊断结果并书写病例,针对不同病例展开讨论并作出治疗方案。让学生之间相互反馈与评价,交流医患沟通与诊疗的心得与经验,讨论完成后教师进行补充,对于情景模拟中医患沟通不合理的情况给予正确的交流示范,对医患沟通中的难点与重点进行细致讲解,帮助学生提高临床医学的综合能力。
1.3 观察指标
1.3.1 对比两组出科成绩
出科成绩包含医患沟通的理论知识与实操能力,其中理论知识包含单选题(25题,2分/题),判断题(10题,1分/题),病例分析题(4题,10分/题),总分合计100分;实操能力总分值计100分,包含沟通技巧、问诊能力、病历书写三个项目,分值分别对应50分、30分、20分;分别统计理论知识与实操能力的考试成绩。
1.3.2 对比两组医患沟通技能
采用国际通用医患沟通技能评价量表(SEGUE)评价两组医学生的沟通能力,量表包含信息收集、准备、信息给予、理解患者、结束问诊计5个维度,每个维度分值为0~5分,总分合计0~25分,分值越高代表沟通技能越强,及格≥15分、良好≥20分,计算两组医学生的沟通技能良好率。
1.3.3 对比两组对教学方式的评价
采用调查问卷评定两组医学生对教学方式的评价,问卷内容包含学习效率、思维发散能力、学习兴趣、沟通关系、适应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共6个类别,每个类别分数在0~18分,分值越高代表医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越高,所有医学生均自愿参加本次问卷评分填写,保证数据有效性。
1.4 数据处理
此次数据均采用SPSS22.0系统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两组医学生的出科成绩对比
对比两组医学生理论知识与实操能力的考试成绩,实验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 两组医学生的沟通技能对比情况
根据SEGUE量表评分结果,实验组医学生在沟通技能所涉及的5个维度上评分值均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良好率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医学生的沟通技能更强,P <0.05,具体数据见表2。
2.3 两组实习生教学方式评价对比情况
经统计分析两组医学生在学习效率、思维发散能力、学习兴趣、沟通关系、适应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6个项目的评价分值,发现实验组整体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见表3。
3 讨 论
对患者疾病的诊断通常是从医务人员询问患者疾病史开始的,询问过程是医患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过程,在临床中,经验较为丰富的医生都比较重视这个环节,其可对患者的进一步检查与正确诊断打下良好基础。而在后续的治疗中,医患双方也需要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形成共识并建立信任合作关系,这样才能更加科学地诊疗患者的伤病。本次研究中,通过对实验组医学生采用标准化情景模拟教学,学生们也体会到与一般的人际沟通相比,在医患沟通中患者特别渴望医护人员的关爱、体贴,所以医务人员除了需要具备基本沟通技巧外,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语言、表情、动作、行为等,需要站在病患的立场上去考虑和处理问题[4-5]。
研究表明,在临床医学带教中应用标准化情景模拟教学可更加有效地提升医学生在实际临床中的医患沟通技巧与综合能力。经对比,两组医学生理论知识与实操能力的考试成绩,实验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这表明在具体情境中进行实践训练,可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和吸收理论知识,锻炼实操能力。实验组医学生的沟通技能也显著优于对照组,这与情境模拟教学可使学生更贴近实际情景有关,在教学中,经教师提前采集设计的医患常见问题展开模拟对话,并让学生互换身份,反复进行模拟训练,可使学生更能换位思考,体察患者的情绪。经统计分析,实验组对教学模式的整体评价也优于对照组,这表明标准化情景模拟教学更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将标准化情景模拟教学应用于医学生医患沟通培训中,不仅可有效帮助医学生提高医患沟通的理论知识与实操能力,帮助其掌握在医患沟通中的各项技能,同时,还可提高医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在临床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大力推广与借鉴。
参考文献
[1]樊书娟,肖谧,向俊西,等.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26):191-194.
[2]薛琦,张娴,李琳霞,等.情景模拟结合Mini‐CEX在形成性评价中的应用——儿科医患沟通教学[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7):138-141.
[3]黎耀东,闫红林,于照祥,等.情景模拟视频教学法结合DOPS在全科住培医师外科急救教学中的效果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3,39(8):1423-1426.
[4]马涵英,张彬,秦天霞,等.医学本科生医患沟通技巧培训效果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9):12-14.
[5]赵铁夫,张彬,马涵英,等.北京市全科医学专业硕士生导师门诊医患沟通技能水平现状调查[J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28):3539-3543.
作者简介
刘丽,本科,助讲,研究方向为药理教学。
(责任编辑:刘宪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