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根管治疗和根尖手术难以治疗患者牙根尖周病损时,意向性牙再植术被认为是临床上保存患牙的有益补充及最后手段,也是治疗疑难疾病的必要技术之一。本研究分别对四手标准化操作的基本设施要求、四手标准化操作对医生护士和患者的体位要求、四手标准化操作的要点及注意事项、器械的传递和交换、意向性牙再植的适应证、意向性牙再植的操作步骤影响的因素、手术后判断、四手标准化操作应用于意向性牙再植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四手标准化操作应用于意向性牙再植的护理探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关键词:四手标准化,意向性牙再植,护理研究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4.08.070
0 引 言
四手标准化操作是在口腔治疗的全过程中,医生和护士采取舒适的座位,患者采取放松的仰卧位,医生和护士双手同时在口腔治疗中完成各种操作,平稳而迅速地传递所用器械及材料,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治疗质量[1]。四手标准化操作的目的是通过医生和护士之间的流畅、高效率地配合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护理的质量,减少诊疗所需的时间,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生和护士的压力和疲劳。
意向性牙再植(intentional replantation,IR)是有目的地把患者的牙齿移入牙槽窝,并且在口外行体外治疗后,马上将患者的牙齿重新植入牙槽窝内的治疗方法[2] 。当根尖治疗手术和根管治疗难以解决问题的时候,意向性牙再植术就可以成为保留天然牙的另一种可能的手段[3]。
为了提高患牙的治疗成功率和医生的工作效率,以及四手标准化操作应用于意向性牙再植的护理技术可以更好发展,本研究分别对四手标准化操作的基本设施要求、四手标准化操作对医生护士和患者的体位要求、四手标准化操作的要点及注意事项、器械的传递和交换、意向性牙再植的适应证、意向性牙再植的操作步骤影响的因素、手术后判断、四手标准化操作应用于意向性牙再植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四手标准化操作应用于意向性牙再植的护理探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1 四手标准化操作
1.1 四手标准化操作的基本设施要求
诊疗区域应该设计合理,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诊疗设备,为诊疗活动提供最大的便利;诊疗设备配备合理。
1.2 四手标准化操作对医生、护士、患者的体位要求。
1.2.1 医生的体位
(1)坐骨粗隆与股骨粗隆连线呈水平位,脚平放在地板上,大腿几乎与地面平行,身体长轴平直,上臂垂直,肘部尽量靠近躯体。(2)患者的口腔需与术者的肘部同高,肩膀放松,头部微向前倾,视线向下,两眼瞳孔的连线呈水平位,双手位于心脏水平。(3)医生的眼与患者口腔距离为36~46 cm,眼睛与患者口腔的连线与纵轴垂直线呈20~30º角。
1.2.2 护士的体位
(1) 护士应面对医生,座椅比医生椅高10~15 cm,可提供更好的视野,有利于护士传递送治疗工具及辅助吸唾。(2)椅扶手位于肋下区,维持舒适的平衡工作位置。(3)护士与患者平行而坐,臀部靠贴患者肩膀,护士采取舒适平稳的坐位,背部伸直,大腿与地面平行,双脚放于脚踏上,上臂与地面垂直,椅扶手位于肋下区一前臂放于扶手上,另一前臂放于胸前与地面平行1.2.3 患者的体位。患者仰卧位或接近仰卧位,脊柱完全放松双腿自然伸直。头放在头托顶端,保持放松舒适的体位。
1.3 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握笔式传递法。护士以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握持住非工作端,无名指和小指向内缩,以防被器械刺伤在传递区传递,确保此器械与医生手中待交换的器械平行,用左手无名指和小指接过医生使用后的器械,将其勾回掌中,再传递所需器械至医生手中。
1.4 四手标准化操作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1)保持治疗区域的整洁。(2)防护措施到位。(3)要了解医生制定的合理工作程序,提前准备好器械、材料并迅速、平稳、准确地传递到医生手中。传递时注意器械使用的先后顺序及器械工作端的方向。(4)传递器械要注意器械的握持的部位及方向,保证无污染,无碰撞。传递时注意勿被锐利部位刺伤。(5)器械的交换应平行进行,尤其对锐利器械要格外注意,防止划伤患者面部。(6)操作中注意细节护理。(7)材料取量应适中,调拌质地要符合要求,保证治疗的正确实施及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8)在治疗过程中,医生,护士默契配合,始终以轻松自然不扭曲的体位进行操作,即以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为基础的操作位。(9)随时进行卫生宣教,协助医生做好解释工作,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并协助处理。
2 意向性牙再植
2.1 适应证
2.1.1 难治性根尖周炎
在口腔临床上,根尖周炎疾病的牙齿经过传统的方式治疗后,无法实施治疗或经久未愈,称之为难治性根尖周炎。韩雪等[4]研究发现,如果因为经济条件不能接受种植牙,或者难治性根尖周炎不利于根尖手术时,IR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2.1.2 牙周疾病
虽然有牙周疾病的牙禁忌行再植术,但是意向性牙再植术可以彻底地清除牙齿和牙槽窝的炎症。近几年来有很多的研究证明了该操作的可能性,为保留患者的牙齿提供了可能性。王敏等[5]研究发现,意向性牙再植术可以有效地治疗重度牙周炎,虽然手术后的愈合方式主要为牙齿固连,但该手术可以最大地保留天然的牙齿,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张江琳等[6]对30例重度牙周骨破坏需要单根牙进行观察随访,经过研究发现,IR能够降低患者牙齿的BI和PD,同时除了3颗牙周固定反复断裂并且没有按约定复诊的患牙外,其余的再植牙根周感染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唐淑敏等[7]研究发现针对难治愈的左上前牙进行意向性牙治疗并且在3个月后进行牙周牙龈手术,并且进行术后手术15个月的追踪,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2.1.3 畸形根面沟
畸形根面沟是一种先天性的发育性缺陷,通常发生在上颌前牙。花婷等[8]研究发现,畸形根面沟的发生概率一般在1.9%到8.5%之间,并且还研究发现畸形根面沟的发生概率甚至可以高达18.1%。王芳等[9]采用IR对9例畸形根面沟导致的亚洲牙髓联合病变患者进行治疗并且跟踪观察,经过研究发现,IR对因为畸形根面沟引起的上颌前牙牙周牙髓联合病的治疗是有效果的。
2.1.4 外伤脱位牙
对于脱位的牙齿,尽快地把脱位牙复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未能及时地进行牙齿复位,根周血的凝块会出现机化,使复位显得困难,牙根会因牙症而出现吸收。这个时候可以考虑IR,把血凝块除掉,将患者牙齿复位。对1位12天前外伤致右上前门牙部位脱位并且未行治疗的患者进行IR,术后进行固定,一周再进行根管治疗,并且经过4年1个月的随访,经过研究发现,临床和影像学都表现正常[7]。
2.2 操作步骤及影响因素
2.2.1 完整拔除患牙
牙骨质的损伤会造成牙根的吸收,因此需要最大程度地避免发生牙周膜的机械伤害和牙折断。有研究者对颊侧皮质骨厚的多根牙行正畸牵引2到3周后再行IR,研究分析临床疗效,经过研究发现,两者的存活率分别是98.1%和91.2,有统计学差异,就是手术前正畸牵引可以提高再植术的存活率[7]。
2.2.2 体外技术操作
IR在体外操作过程中,患牙离体的时间应尽可能地缩短,避免直接地触碰牙根的表面,将患牙保存在生理盐水等溶液中,去掉病变范围内的炎症坏死组织,适当地辅助使用抗菌药物的方法,可以充分地控制炎症,从而可以保证患牙再植的存活率。
2.2.3 手术后判断
IR术后2~3个月,根据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对IR进行评估,如果患者有以下的临床表现可判定为失败:(1)出现瘘道或牙龈肿胀;(2)深牙周袋;(3)咬东西的时候感觉疼痛。
3 四手标准化操作应用于意向性牙再植
运用四手标准化操作技术,护士和医生各司其职,护士通过介绍医院内的环境和有关的规章制度、安排口腔患者就诊、准备好医疗的器械、准备好消毒的物品、调拌药品,配合医生操作,使医生专心致志地为口腔患者治疗,可以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的效率,大大地缩短了病人的候诊时间。阮婷[10] 研究发现,经过根管治疗之后还存在着不良的反应,并且需要意向性牙再植的16例疑难病例,在牙科显微镜下,护士配合口腔医生进行四手操作意向性牙再植术,研究结果发现,只有一例因为牙齿松动拔出以外,其他15例均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李雪等[11]研究发现,选取难治性的根尖周炎并且需意向性牙再植的患者14例,在显微镜下专科护士配合口腔医生进行四手操作应用于意向性牙再植,临床结果发现,术后复查,除了1例因为牙齿松动拔掉外,其余的13例均收到很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由此可见,形成一系列的高效规范的四手标准化护理操作配合对确保意向性牙再植的成功具有很大的作用。
4 结 论
四手标准化操作是一种现代化的口腔护理操作,它不仅可以提高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还可以创造舒适、轻松的就医环境。将四手标准化操作应用于意向性牙再植的口腔护理当中,是现代口腔医院必然的发展趋势,以病人为中心,突出以人为本。
意向性牙再植技术实现了对“没有希望的患牙”的有效保存,是治疗疑难病例的必备技术方法,同时也是牙髓根尖周病患者牙保存治疗方法的最后一道防线和有益补充。
牙齿对人非常重要,本研究分别对四手标准化操作的基本设施要求、四手标准化操作对医生、护士、患者的体位要求、器械的传递和交换、四手标准化操作的要点及注意事项、意向性牙再植的适应证、意向性牙再植的操作步骤和影响的因素、预后判断进行详细分析,对四手标准化操作应用于意向性牙再植的护理探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琴,覃颖鲜,李阳,等.四手操作在口腔门诊应用的护理体会[J].名医,2021(14):131-132.
[2]李雪,贾春蓉,赵晓曦.四手操作应用于意向性牙再植术的护理探讨[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6,43(4):409-411.
[3]朱晗懿,黄正蔚.意向性牙再植的临床考量[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21,14(3):275-281.
[4]韩雪,詹福良,邵丽娜,等.1例意向性牙再植治疗下颌磨牙难治性根尖周炎[J].口腔医学,2018,38(7):638-640+658.
[5]王敏,徐丽,朱永娜,等.意向性再植术在重度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23,32(8):136-139.
[6]张江琳, 王晓飞, 王鑫,等. 意向性牙再植在重度牙周炎待拔患牙保留中的应用[ J ]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20,42(10):1042-1046.
[7]唐淑敏,王慧明.意向性牙再植术的研究进展[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6):8-10+19.
[8]花婷,吴娟,汤旭娜.畸形舌侧沟临床诊疗进展[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39(2):215-220.
[9]王芳, 杨锦波. 意向性牙再植术治疗畸形根面沟的预后及相关因素分析[ J ] .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7,27(12):706-712.
[10]阮婷.意向性牙再植术中的四手护理配合流程探讨[C]//上海市护理学会.第五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上).2022:1.
[11]李雪,贾春蓉,赵晓曦.四手操作应用于意向性牙再植术的护理探讨[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6,43(4):409-411.
作者简介
郭晓美,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为口腔护理。
赵文君,通信作者,本科,护师,研究方向为口腔护理。
(责任编辑:刘宪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