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产业园区绿色低碳标准体系框架构建

2024-12-31 00:00:00曹佳彦方静叶冠林石永锋杨丽君
中国标准化 2024年8期
关键词:产业园区标准体系低碳

摘 要:产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正成为落实“双碳”战略的先行区、示范区和主战场,广东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拥有众多产业园区,研究构建广东省产业园区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研究国内外产业园区绿色低碳标准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基础通用、规划建设、生产运营和管理评价四大子体系的广东省产业园区绿色低碳标准体系框架。建议在标准体系框架指引下,紧密结合政策、市场和技术发展需求,提出并推动落实重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为广东省产业园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标准技术支撑。

关键词:产业园区,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广东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4.08.007

0 引 言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号),将“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列为重点任务,明确指出“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大力推行绿色设计,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2]。产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平台,正成为落实“双碳”战略的先行区、示范区和主战场。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3],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技术基础支撑。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拥有众多产业园区,其绿色发展对全国乃至全球的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广东省产业园区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研究国内外产业园区绿色低碳标准化现状,提出广东省产业园区绿色低碳标准体系框架,推动广东省产业园区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设,促进广东省产业园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 标准化现状

2.1 国际标准化现状

在国际层面,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积极响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倡议,在其制定和修订标准规则中,要求每一个新标准项目建议都要确定其会对哪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支持。截至2024年1月,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官方网站显示,在其已发布的30000多项国际标准中有1471项标准直接贡献于气候行动这一可持续发展目标[4]。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外,另一国际标准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也致力于推动实现各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目前已发布了2496项标准助力气候行动目标[5]。这些标准为企业、园区等组织通过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技术支撑。

目前,国外尚无专门的产业园区绿色低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有支撑作用的相关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要有:ISO/TC 180(太阳能)、ISO/TC 197(氢能)、ISO/TC 205(建筑环境设计)、ISO/TC 207(环境管理)、ISO/TC 207/SC 7(温室气体管理)、ISO/TC 301(能源管理和能源节约)、ISO/TC 322(可持续金融)、ISO/TC 323(循环经济)、IEC/TC 8/SC 8A(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IEC/TC 8/SC 8B(分散式电力系统)分技术委员会、IEC/TC 23/SC 23K(电力能效产品)、IEC/TC 88(风能发电系统)、IEC/TC 111/WG 17(温室气体)、IEC/TC 120(电能储存系统)、ISO/TC 265(碳捕获、运输和地质储存)。

2.2 国内标准化现状

在国内层面,通过对已发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广东省地方标准和广东省团体标准进行调研和统计,碳达峰碳中和以及绿色低碳涉及的相关国家标准有1800余项,相关行业标准有3500余项,相关广东省地方标准(含广州、深圳等地市地方标准)200余项,相关广东省团体标准近400项。虽然目前已有大量绿色低碳相关标准可用于支撑园区绿色低碳发展,但直接以园区为对象开展针对性研究的绿色低碳标准数量非常少,通过检索发现仅有GB/T31088—2014《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管理通则》、GB/T 33567—2017《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规范 国家标准》、GB/T 33751—2017《工业企业和园区循环经济 标准体系编制通则》等9项国家标准以及HG/T5906—2021《绿色化工园区评价导则》、HJ 274—2015《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HJ/T 409—2007《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编制指南》等7项行业标准。

国内尚无专门的产业园区绿色低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解决这一问题,广东省正在筹建广东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分技术委员会。目前,对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有支撑作用的相关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要有:SAC/TC 20(能源基础与管理)、SAC/TC 50(风力发电)、SAC/TC 180/WG 8(绿色金融)、SAC/TC 207(环境管理)、SAC/TC 275(环保产业)、SAC/TC309(氢能)、SAC/TC 337(绿色制造)、SAC/TC 402(太阳能)、SAC/TC 415(产品回收利用基础与管理)、SAC/TC 452(建筑节能)、SAC/TC 459(能量系统)、SAC/TC 548(碳排放管理)、SAC/TC 550(电力储能);相关广东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要有:GD/TC 21(能源基础)、GD/TC 26(电器电子产品绿色制造)、GD/TC 47(环境管理)、GD/TC 52(太阳能)、GD/TC 72(能源计量)、GD/TC 73(碳达峰碳中和)、GD/TC 89(风电)、GD/TC 138(氢能)。

3 标准体系框架

3.1 标准体系总体框架

广东省产业园区绿色低碳标准体系框架主要由“基础通用”“规划建设”“生产运营”“管理评价”四大标准子体系组成。四大标准子体系协调配合、科学合理并有效运行,全面支撑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规划、建设、生产、运营、管理和评价等各项工作,如图1所示。

3.2 基础通用标准子体系

基础通用标准子体系是对产业园区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具有广泛和普遍指导意义的标准体系,是其他体系的基础。其中“标准化基础”主要为指导产业园区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和标准体系构建的相关标准;“术语与符号”主要为产业园区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中涉及的术语与图形符号标准;“分类与编码”主要为产业园区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中涉及的分类与编码标准。如图2所示。

3.3 规划建设标准子体系

规划建设标准子体系是指导和支撑产业园区绿色低碳规划布局、施工建设的标准体系,主要分为综合、建筑系统、交通系统、环保系统、能源系统五方面。其中“综合”主要为支持产业园区绿色低碳规划建设工作的整体性、综合性标准;“建筑系统”主要为支持产业园区绿色低碳规划建设工作中建筑部分的标准,包括规划设计、施工建造、验收评价等方面的标准;“交通系统”主要为支持产业园区绿色低碳规划建设工作中交通部分的标准;“环保系统”主要为支持产业园区绿色低碳规划建设工作中环保部分的标准,包括综合、水污染处理系统、气体污染治理系统、废弃物处置系统等方面的标准;“能源系统”主要为支持产业园区绿色低碳规划建设工作中能源部分的标准,包括电力系统、储能系统、清洁能源系统等方面的标准。如图3所示。

3.4 生产运营标准子体系

生产运营标准子体系是指导和支撑产业园区中企业实现绿色低碳生产运营的标准体系。主要分为清洁能源利用、能源节约、绿色制造、循环利用和污废控制等方面。其中“清洁能源利用”主要为支持产业园区中企业实现绿色低碳生产运营的清洁能源利用标准,包括综合、太阳能利用、风能利用、氢能与燃料电池利用等方面的标准;“能源节约”主要为支持产业园区中企业实现绿色低碳生产运营的能源节约标准,包括节能设计、节能监测、节能量测评、能耗、能效等方面的标准;“绿色制造”主要为支持产业园区中企业实现绿色低碳生产运营的绿色制造标准,包括:绿色制造工艺与技术、绿色产品、绿色包装、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清洁生产等方面的标准;“循环利用”主要为支持产业园区中企业实现绿色低碳生产运营的循环利用标准;“污废控制”主要为产业园区中企业生产运营过程应符合的污染物废弃物控制标准,包括:综合、水污染控制、气体排放控制、废弃物处理处置等方面的标准。如图4所示。

3.5 管理评价标准子体系

管理评价标准子体系是指导和支撑产业园区绿色低碳管理和评价工作的标准体系,主要分为综合管理与评价、碳排放管理、市场化机制支持等方面。其中“综合管理与评价”主要为支持产业园区绿色低碳运行管理和评价工作的综合性、支持性管理与评价标准;“碳排放管理”主要为支持产业园区绿色低碳运行管理工作的碳排放管理标准,包括综合、碳测量监测、碳核算核查、碳信息披露、碳评价评估、碳捕集利用等方面的标准;“市场化机制支持”主要为支持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市场化机制标准,包括绿色金融、碳交易、碳普惠等方面的标准。如图5所示。

4 结 语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的出台完善,产业园区进入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阶段,广东省产业园区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应实行动态管理,阶段性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紧密结合政策、市场以及技术发展的需求,提出并推动落实重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不断提升产业园区绿色低碳标准化水平,为广东省产业园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标准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0(28):5-7.

[2]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31):48-58.

[3]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N].人民日报,2021-10-11(001).

I[4]SO.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EB/OL].[2024-01-10].https://www.iso.org/sdgs.html.

[5]IEC.The IEC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EB/OL]. [2024-01-16].https://www.iec.ch/sdgs.

作者简介

曹佳彦,硕士,标准化工程师,主要从事绿色低碳领域标准化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张佩玉)

基金项目:本文受广东省市场监管局项目“产业园区绿色低碳标准体系研究”资助。

猜你喜欢
产业园区标准体系低碳
园区产业的投融资规划测算
浙江特色小镇初探
毕节地区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探讨
价值工程(2016年29期)2016-11-14 01:11:02
低碳背景下标准化展示道具的设计方法
引发“失败”实验中蕴藏的正能量
烟草标准管理体系的现状分析与应用研究
加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认证审核流程探析
中国市场(2016年29期)2016-07-19 05:30:59
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22期)2016-07-07 05:16:16
学佛能使世界变的更“低碳”吗?
企业导报(2016年8期)2016-05-31 19:59:04
面向标准全生命周期的企业标准化信息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