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

2024-12-31 00:00:00田立娟丛慧颖李丽丽申健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9期
关键词:园林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在“双创”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已成为创新创业的新生力量,推行创新创业教育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新农科背景下,综合型大学园林专业培养面向乡村振兴、服务“三农”的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高素质新农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式和途径,可以从培养方案修订和课程教学大纲制定,教师自身能力提升和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和实践基地建设,开放实验室和指导参加各种竞赛项目,考核评价方式等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人才培养;园林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2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09-0147-04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llege students have become a new force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major of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cultivates innovative and composite application-oriented high-quality new agricultural talents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serving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and the training mode and approach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The cultivation mode and approach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majors in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can be carried out from the aspects of training program revision and curriculum syllabus formulation, teachers' own ability improvement and teaching method reform, practical teaching and 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 open laboratories and guidance to participate in various competition projects,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methods and other teaching links.

Keywords: talent traini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pecialty;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mode;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园林专业对标新农科,以农为主,兼具理工特色,面向城乡绿地建设与发展需求,培养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林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景观生态学和城乡规划等相关相近领域的理论和技能,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突出的创新精神、宽厚的人文素质及良好的科学素养的应用型人才。为了满足社会对新农科人才的需求,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增加就业途径,在园林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增加学生创新培养途径尤为重要。以佳木斯大学园林专业学生为例,探讨地方性综合院校提升园林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式。

1 "培养方案的修订和教学大纲制定

2015年1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所有高校从2016年起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并纳入学分管理,使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科学合理地融合。培养方案是培养学生的纲领性文件,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贯穿在4年的本科教育过程中,修订培养方案时通过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在培养方案修订时,要调研企业、毕业生及同行专家,获取社会对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新修订大纲在大学一年级增加专业导论和大学生创新创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或创业基础等课程,让学生在大一入学就理解什么是创新创业,这个行业有哪些创业方向,园林专业培养什么样人才,毕业后能从事什么样工作,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技能,这些技能如何在4年中实现,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和选修课的选择明确了目标。同时大四毕业前进行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或创业训练,创新模型制作选修课等,植入创新创业理念,锻炼创新思维,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加了专业教育课程,改变了以往只有辅导员兼职创业教学的现状。方案里规定学生参加各类科研项目、设计大赛及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中取得成果,以及获得创新创业实践学分的,可以算学生第二课堂学分。

在设计课程体系时按照“加强基础、提高能力”的要求,选修课程按照专业方向进行模块设置,分为园林植物和园林设计2个方向,园林基础课程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使学生具备园林专业基础技能。选修课可以选任一模块,学生能对其中一个方向进行更深入的学习,达到既广又专的培养目标。学生既具备了园林专业的基本技能,又不会因为课程内容方向分散,各方向都耗费时间又没学精。课程设置增加实验实践环节学时,有利于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专业能力的同时也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培养方案修订的基础上制定教学大纲,分析各理论课程知识组成,理清各课程之间的逻辑、对选修课程知识储备的要求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分析并制定各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明确课程知识的重点、难点,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注重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社会需求的匹配度,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园林相关技术要依行业发展出现的新技术及时更新,不让学生所学知识和社会脱节,关注国家政策和行业现状,将最新的理念融入教学,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增加知识的专业性和应用性,同时又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打下良好基础。在实验设置中增加设计性、创新性、综合性实验内容,让学生主动思考,自己设计实验过程,尤其一些设计类课程实践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主观能动性、创造性,锻炼主动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教师自身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和教学方法改革

创新创业教育是从学校到学院全体教师的责任。学生在4年学习中自身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和提高与全体教师创新创业能力的水平高低有很大关系。专业教师要深刻理解创新创业内涵,不但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同时还要具有丰富的创新创业相关理论知识,熟悉相关专业和行业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具备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素养。为了教师能更好地给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指导,学校要在岗前培训、教学培训以及骨干教师研修等重要的教师培训环节,培训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让教师具有开拓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和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能力[1]。

提升教学能力的同时在教学中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提升自身创新创业指导能力,改变以往专业教师只传授专业知识的现状,授课过程注意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教师结合自身专业、教学、科研等业务参与社会服务、校企项目对接、技术咨询和科技特派员等科技活动,增长自身的实战经验;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行业交流活动,及时了解行业需求,与其他专业的人士进行交流与合作,跨学科合作拓宽视野,增强创造力[2]。专业教师在教学活动和平时对学生的科研活动指导及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示范和引领。其他教师也要在日常与学生接触中传输创新创业思想,共同创设创业文化氛围。学校要建立创业中心为学生提供咨询和指导,建立创新实验室,以及为学生提供创新场地和设备,并积极为指导创新创业竞赛教师提供资源和支持,提高教师指导创新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专业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深入分析问题的本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判断力。教师要持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将自己的科研创新成果,课程最新的知识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输出创新创业思想,关注社会发展和行业动态,同时提出行业产业领域的核心、重大问题和区域发展中的共性、关键难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及小组探讨提出解决方案,引导学生提炼、验证、解决源于产业前沿的实际问题。分享行业创新创业实践案例,展示创业成功者的创业精神、创业方法、创业过程和创业规律,探讨案例成功的条件和因素,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进行专业化的指引,强化从产业到教育的创新需求传动,培养大学生思考问题和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知社会价值的传递规律,全面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课程教学考核过程中设置一些创新性设计性的作业,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课程+实践+竞赛”路径也是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3-4]。

3 "加强实践教学和实践基地建设

园林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验、实践、实习等所占学时比较多,实验课结合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设置,为同学提供更多的材料和条件,让同学充分发挥主观创造性,不仅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引发更多的思考[5]。注重实践教学过程对同学的监督和引导,关注完成质量,在实践教学中能真正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操能力,让所学理论落地。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提供真实的创业场景,结合学校实际条件,利用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园林花卉学实践、园林树木学实践和园林工程实践等,在实践过程中带领学生参加或参观附近花卉生产经营企业、苗圃的生产、市政的园林施工、养护管理。在校内,结合校园绿化施工和应用校园闲置花坛、空地进行园林植物栽培、景观设计,施工和浇水、修剪等管理养护的操作。在实践中能发现各种问题,通过操作、小组合作、研讨、设计、分析及讲评等各种环节,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及沟通、合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其勇于创新的品质。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的实践更加注重设计的专业性、创新性,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创新,为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加强建设校企合作的实践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实习平台、项目合作和创业咨询;邀请知名校友、企业导师、创业导师和创业成功人士,尤其本专业工作、创业较成功校友回到学校与学生分享创业经历,扩大校友网络,建立广泛的联系,把产业界的需求及时地输入到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双创”实践项目和引导学生参加“双创”大赛,构建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深度融合的园林实践教学平台,从而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园林专业教育的融合[6]。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创业观,提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的实施条件和就业适应能力。高校要积极做好与企业的链接,促进科研合作、技术联合攻关和创新创业合作交流,结合学校学科专业特色优势,联合有关行业、企业建设一批校外大学生“双创”实践教学基地,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实操内容和实践想法的机会。目前,这方面还有些欠缺。

4 "开放实验室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竞赛项目

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项目的机会锻炼自身,以赛促创发展职业技能。校企合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环节搭建了实践平台,可以创建大学生创业训练营,“通识教育+专创融合+赛课一体”的“双创”教育体系,“教-研-创”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教、研、赛、创”四位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产教赛学融合提高职业能力创新发展”等全面提升了创新创业教学效果[7-9]。

为了使大学新生入学后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从大一开始就为新生选配专任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给学生提供学习、参加竞赛、考研深造和就业等规划建议或指导。鼓励和支持本科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尽早加入实验室,在实验室先和正在做科研和竞赛等课题的同学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寻找自己兴趣和科研方向,尽早进入团队参与科研和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园林设计大赛及各种创新创业竞赛等,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工作适应能力。

“开放式实验室-创新项目”模式已有高校试行[10-11]。目前园林学生可以参加开放实验室项目,不仅可以参加园林专业的还可以跨专业参加实验室,生物类开放实验室、中-乌农林技术开发与应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大学科技园等,还有学生在上学期间创立公司担任公司法人。每年都会有一些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群体被吸纳,实验室老师根据自己科研方向和擅长的领域,对学生进行实验指导,对参加竞赛学生进行培训。在指导老师精心指导和小组团队的精诚合作下,学生在国家级和省级“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活动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有些学生还因此获得了科研加分从而获得保研资格。学生对这些科研活动和竞赛都比较认可,即使参与未获奖的同学也有很多收获。

科研和竞赛需要团队合作精神,尤其是交叉学科的合作。在科研创新项目中,不同专业的学生形成跨专业、跨学科交叉的融合。团队成员要完成科研项目的研究内容和出现的问题,还要面对学业课程学习和项目的实验时间统筹安排问题,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协调和配合问题[12]。从无从下手的科研“小白”要经历查阅资料整理文献后的选题,项目的设计过程科学逻辑的认知,定题之后实施的合理规划,并要面对进行过程中小组同学的相互合作、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讨论分析、思想的碰撞和文献的学习,最终获得学习知识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项目总结时的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答辩时沟通能力及心理素质的锻炼。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充分发挥,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容易获得成就感,在他们心里埋下创新创业的种子。有调查研究显示,参加过创业计划竞赛的学生,97.52%对创业“很有兴趣”或“比较有兴趣”,而未参加过创业计划竞赛的学生,仅有56.47%对创业“很有兴趣”或“比较有兴趣”,由此可见参加竞赛对创新创业的影响[13]。

学生可以利用学校示范园和试验示范基地进行科学实践。示范园和试验示范基地是科技创新、实现产学研一体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学生能在该平台得到实质性锻炼。同时学生可结合所学专业和科研小组研究方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可以进行政策宣传,和指导老师一起进行技术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助力乡村振兴。这一过程可以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哪些创业符合社会实际需求、可操作性强,既增加了专业认同,又增长了实际工作经验,还锻炼了吃苦耐劳的品质和知农爱农的情怀。对设计方向感兴趣的学生,老师可指导其参加园冶杯大学生国际竞赛等,通过观察和体验增加其创新经验和毕业后创业思路。

增加开放实验室数量和提升开放实验室条件,给有想法的同学提供实验平台,配备相应的指导教师。目前,开放实验室数量不足,还有很多有意愿参加实验实践和参与科研的学生没有平台。学院要加强政策保障与条件引导,提供创业竞赛资金支持,在政策上予以保障,加大提升创业竞赛硬件的扶持力度,加大实验室开放数量,完善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完善实验室的设备等的配备。应强化对大学生的技术创新服务,加强与企业合作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开拓实践教育基地,拓展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

5 "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

对学生评价方面,学生可以通过校内外的专家学术讲座、学术论坛、研究生学术交流等活动实现科研意识和知识的学习。参与科研和创新创业活动可以获得相应的第二课堂学分,在奖学金评选和保研推免过程中都可以获得加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的意愿和积极性较高,学校要在创业竞赛上投入奖金或者给予补助金。另外,高校在评奖、评优中要优先考虑如何提升学生创业竞赛积极性,提升创业竞赛奖学金,不断提高学生在创业竞赛价值方面的认同感,提高他们对创业竞赛的参与度。支持项目学生参加校内外学术会议,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共享资源的机会。

对指导学生的教师制定奖励制度,获奖的奖励,没有获奖的也应该按指导和参与的实际情况计入教师教学工作量,提高教师的参与热情。

综上所述,对于园林专业这种实践性强的专业,从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理念、毕业要求等培养方案的修订开始,注重实验实践实习的课程设置,从培养过程细节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专业教师通过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改革教学方法为学生获得创新创业能力保驾护航。从学校、学院和专业层面上,改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实践实习条件和设备,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基础,并鼓励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参与科研和竞赛,打造创新竞赛、科研训练、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拓展创新创业能力获得途径。从学校的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方面让学生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增加学生参与度和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潜能及教师指导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魏赛金.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提升路径——基于江西农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的实证研究[J].科教导刊,2023(1):88-90.

[2] 李宏,杨永川,蒋琰.基于拔尖人才培养的学业导师评价体系构建——以重庆大学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3(51):181-184.

[3] 周玲,黄明敏,何晓晓,等.生物科学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多维度协同模式研究与实践[J/OL].生物学杂志,1-4[2024-04-1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4.1081.Q.20231220.1537.004.html.

[4] 顾建中,易洪,胡兰娣,等.以能力提升为目标的园林专业综合教学改革实践[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14):37-38.

[5] 肖妮.“双创”背景下园林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9(15):226-227.

[6] 王颖,杜洁.“双创”教育与园林实践教学深度融合路径探究[J].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2023,33(2):91-94.

[7] 王培涛,吕祥锋,谭文辉.“教-研-创”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23(6):1-4.

[8] 范志强,丁元春,宗梅,等.复合应用型园林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探索[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2(4):445-448.

[9] 王卓识.园林专业产教赛学融合提高职业能力创新发展路径解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0(4):54-55.

[10] 傅云峰,胡新华,黄鹏程.基于开放式实验室的学生创新项目教学体系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9(5):10-11.

[11] 经姗姗.高等学校创新创业实践与实训平台构建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1(20):86-88.

[12] 高素芹,余沛.高校科研创新项目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2(19):42-47.

[13] 宫毅敏,林镇国.创业竞赛对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基于创业竞赛参赛意愿调查问卷的数据挖掘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9(12):57-60.

猜你喜欢
园林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后勤资源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研究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11:23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00:20:52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26:18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2:22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30:25
园林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典型模式研究
求知导刊(2016年17期)2016-07-27 17:5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