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随想曲》作者简述
中国著名现代乐谱作家储望华,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倾注于艺术创作中,其中包括许多 种类繁多的音乐作品,特别是他专注于演出的键盘类乐器作品。这些由各种民间音乐素材所构成并通过多种创意和技巧而产生的各类独具特色且富有表现力的音乐作品,构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新疆随想曲》对新疆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
(一)节奏方面
在这部名为《新疆随想曲》的作品里,作者储望华通过巧妙地融合切分、混杂及平均分配的三种节奏模式,成功描绘了新疆人民欢腾雀跃的景象。其中,切分节奏被广泛应用于该作品之中,使其不仅在原始旋律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份独特的个性,也进一步突显了作品的特点。此曲模仿并再现了六种不同的手鼓节奏形态,多角度展示了新疆维吾尔族的舞蹈特性。这种创作方式颠覆了传统的节奏规则,重新调整了节奏强度及其循环运动规律。利用切分节奏,能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新疆维吾尔族民众边击手鼓边起舞边高歌的快乐场面。而切分与平均分配节奏之间的有机搭配则为这部作品带来了丰富的变化和无拘无束的感觉,同时融入了新疆特有的节奏感和旋律,全面彰显了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中的动态特征和歌舞元素(见谱例1)。
当音乐进行时,节奏的连续变动推动了音乐的演变和发展方向,使听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新疆自然风光的壮丽与辽阔,以及那浓郁热烈的风土人情。适度的舞蹈节拍和富有民族特色的旋律使得音乐显得格外独特。
“因为维吾尔语有强调尾声的习惯,所以产生了轻微开始的节奏模式,这种模式在这个作品中频繁出现,这首歌曲也展示了其独特的新疆风格和特征。”整个乐章中,不仅使用了切分节奏,还融入了弱起节奏,以下是第63—66小节的部分示例(见谱例2)。
带有附点的节奏赋予了乐曲活力与多样性,同时增强了歌谣的感情深度,尤其是在《新疆随想曲》这首作品里,这种现象尤为明显。在这首曲子的变奏主题一部分,主要旋律由右手演奏,而这个过程中,大部分都采用了带附点的节奏作为基础。相较于其他两种节奏,附点节奏使得该作品更具地域特色和生命力,以下是基于第15—17小节的具体分析(见谱例3)。
(二)节拍方面
在新疆音乐里,我们经常看到非规律性的节奏或者混杂的节奏被运用,这使得音乐更具活力和动感。除此之外,散步型的节奏也被广泛应用于此类音乐之中。例如,在《新疆随想曲》这首作品中,一开始就展示了一系列无拘无束、随意的变化节奏,然后过渡到主旋律,充满了想象力和浪漫气息。这种节奏方式不仅突出了该作品的思考性质,还通过不断调整节奏来打破常规的小节线的约束,并借助散步型 节奏和转变节奏以增强其即兴创作的特点。同时,在引子部分和变奏三的部分,散步型节奏的使用为整首歌曲增添了神秘感和深情。
通过调整节拍,可以从常规节奏转变为非标准节奏,从而使得旋律更具自由感和憧憬感,并赋予其独特的民族特色。例如,我们可以在第三种变奏里,把3/4拍转变成2/4拍,然后再反过来,最后又恢复到2/4拍,这能展示出对节拍灵活性的掌握,以下以第 116—181小节作为例子(见谱例4)。
(三)曲式结构
《新疆随想曲》采用非固定节拍型的导入方式,引导观众进入主旋律,并将其划分为7个部分:即导入、主题、第一种变化形式、第二种变化形式、第三种变化形式、第四种变化形式、结尾。该作品包含五种变化形式,其中包括主题的变化形式。它基于民俗调式的框架,巧妙融合了切分和平均分配的节奏模式,使之更加生动活泼。此外,作品还融入了具有新疆特色的节奏感和旋律线,当变奏主题过渡至切分节奏时,反倒让节奏更具活力。此主题由一个小序幕及三个乐章构成,配以左手的繁忙且快速的伴奏,营造出了紧张缓慢的戏剧化声音效果;而在右手旋律的支持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音域差异,让人们仿佛置身于那片辽阔的土地上,感受那里独有的风情和人文景观,同时确定了整个作品热情洋溢、雄壮有力、欢快激昂的主调。最后一个乐章在此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引领人们走向第一个变奏阶段。
“当旋律首次呈现时,我们可以立即感知到该变奏传达出的情感——抒发和浪漫,并具备歌唱特性。这部分是主题旋律经过压缩后重新展示的部分。”我们基于变奏主题前半部分的旋律构建了此乐段的基本框架,然后通过模仿的方式对它进行了四种不同的变化,大量精美的片段被引入其中,破坏了节拍强度规则并且不受小节线约束,充分发挥出随想曲自由创新的特点,同时左手运用了柔和的切分节奏来增强表现力。第二变奏是基于原始主题旋律构建的,通过复调、移位等技术生成两个小节为一组的音乐单元。每个乐句都会以相同的动 机移位方式多次应用,以此连接旋律的高峰位置。这一部分的变奏主题的有序组合依赖于波动式且规则化的设计。当左手的稳定音型与右手的丰富单一音符高速运动的旋律交织在一起时,使人难以确定。第三变奏是全曲中具有最多节奏类型的变奏,第 165—169小节是一个切分节奏的小前导部分。“这首歌的主旨通过对歌曲特有旋律的核心元素进行扩展而进行了变奏。”在这首作品里,旋律跟随作曲家及聆听
者的思维和幻想自然流动,无论是音符间的无拘束组合成的短篇章,还是主旋律在进行变奏时采用的跳跃手法和策略,都有力地展现出随想曲的无限创意。第四变奏展示了整个作品主旋律的再次呈现,其扩展的旋律线和宽阔的节拍特性赋予这个段落一种辽阔的氛围感。采用三行记谱法之后,这种变化更显出磅礴之态,使整体音乐达到顶峰。结尾部分通过手指迅速切换和弦的方式逐步推进至音乐末端,再次采用五连音来完成整个乐章。这部作品充满了想 象力,不仅富有创意而且带有浓厚的民族风格,从而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
三、结语
《新疆随想曲》虽采用西方音乐形式,但融入中国特色主旋律,使作品自然流畅。丰富的织体变化,展现了旋律与节奏的完美交融。作品发挥了钢琴的表现力,具有时代感和民族风格,实现了东西方音乐文化的融合,传承和发展了新疆少数民族音乐。
[作者简介]黄袭伦,女,汉族,河北涿州人,中央芭蕾舞团演奏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钢琴艺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