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国内外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研究热点分析

2024-12-31 00:00:00李进鹏曹妍赵奕雯郭丹丹蒋尔丹张欢朱瑞芳韩世范
护理研究 2024年19期
关键词:药食同源文献计量学研究热点

Analysis of hot topics in the field of diet therapy and homology of medicine and food at home and abroad based on bibliometric

Keywords" homology of medicine and food; diet therapy; bibliometrics; research hotspots; visualized analysis; nursing

摘要"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调查国内外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研究现状,分析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为食疗领域研究提供指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研究,检索时限为2014年1月1日—2024年8月24日,采用CiteSpace 6.2.R6软件对文献相关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1 765篇、英文文献1 622篇;国内外近10年该领域发文量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国内该领域的优质期刊有《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护理研究》等。国外该领域发文量排名前3位的期刊是Nutrients、Scientific Repor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国内形成了3个主要的研究团队,分别是以谢梦洲、陈光宇、瞿昊宇等为主的团队,以韩世范、朱瑞芳、冯耀清为主的团队,以辛宝、任晓梅、钱文文等为主的团队,团队之间缺乏合作;国外形成4个团队,团队之间合作较多;国内高频关键词为中医食疗、糖尿病、养生、高血压、数据挖掘等,国外高频关键词为Mediterranean diet、ketogenic diet等。结论:国内外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研究不断受到重视,国内外研究的共同点在于均重视对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及肠道菌群的研究,不同点在于国外研究重视对生酮饮食、地中海饮食、分子机制、蛋白结构、基因表达等方面的研究,而国内重视中医食疗、护理、食疗养生等方面的研究。国内外研究各有重点,应取长补短,加强合作,共同发展。同时,国内研究人员及研究机构应加强合作,促进该领域研究深入发展,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惠及亚健康及慢性病人群。

关键词" 药食同源;食疗;文献计量学;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护理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4.19.012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2型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病率、病死率逐年升高。《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1]显示,2019年我国因慢性病死亡的病人例数占总死亡病人例数的88.5%,我国18岁以上居民超重或肥胖率为50.7%(总计约5.1亿例),糖尿病患病率为11.9%(总计约1.21亿例),糖尿病前期检出率为35.2%(总计约3.6亿例),均位列全球第一。《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2]显示,我国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病例数达3.3亿例,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城乡居民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占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饮食干预在慢性病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药食同源及食疗便是饮食干预的一种重要方式。药食同源是指一些自然界食物既可以食用,也可作为药物使用,是古人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形成的重要理论,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被广泛使用[3]。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制定的药食同源物质目录扩展到102种,包括山药、枸杞、红枣等[4]。食疗是在药食同源内涵基础上开展的食物治疗,属于中药学范畴,是利用食物影响机体各方面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5]。针对高血压、冠心病、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病人,相关学者在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开展了众多研究。但针对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文献计量学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CiteSpace软件对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知识图谱,旨在了解国内外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促进食疗相关研究发展、成果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等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文献。中文数据库检索策略:以中国知网为例,选择高级检索,以(主题:食疗)OR(主题:药食同源)为检索式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为2014年1月1日—2024年8月24日。以PubMed为例,英文数据库检索策略如下:

#1 diet therapy[Title] OR food therapy[Title] 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etary principles[Title] OR novel dietary⁃based therapeutics[Title] OR dietary therapy[Title]

#2 Mediterranean diet[Title] OR ketogenic diet therapy[Title] AND clinical trial[Filter]

#3 drug⁃food homologous OR medicine food homology OR medicinal edible homologous NOT review

#4 #1 OR #2 OR #3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与药食同源及食疗相关的学术期刊文献或学位论文。排除标准:1)会议短评类;2)摘要类;3)资讯类;4)科普短文;5)征文通知;6)消息类;7)综述类;8)重复发表的文献。

1.3 文献分析方法

由2名具备文献计量学相关知识的硕士研究生独立进行文献检索,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当意见有分歧时向第3名研究人员咨询意见,经讨论后决定。检索到的文献信息导入NoteExpress软件进行去重处理,经阅读题目、摘要、内文筛选后保存文件,命名为download,将其导入CiteSpace 6.2.R6软件中,设置时间划分为2014年1月—2024年8月,时间切片为1年。词汇来源勾选主题、摘要、关键词等,根据研究项目在节点类型中勾选相对应的选项(合作作者、机构、关键词等),链接强度选择Cosine,其他选项按系统默认处理。采用Excel软件绘制年度发文量折线图。生成可视化图谱后,研究者对其进行分析、判读[6]。

2" 结果

2.1 年度发文量情况

共检索得到中文文献2 926篇、英文文献3 575篇。去除重复文献后阅读标题、摘要及原文,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最终纳入中文文献1 765篇、英文文献1 622篇。绘制年度发文量折线图,详见图1。由图1可知,国内外2014—2023年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发文量整体呈逐年升高趋势,说明该领域研究逐渐受到国内外研究者重视。国内外2014—2015年发文量上升均较快,2016—2019年该领域发文均呈小幅度波动,之后迅速上升,国内在2021年出现峰值248篇,国外在2022年出现峰值252篇。2024年仅统计至8月份,因此发文量较少。由趋势线可知,国内外近10年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正在快速发展。

2.2 期刊分布情况

为了解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研究成果的优质发表平台,对纳入文献的来源期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北大核心期刊发文332篇,发文量排名前5位的期刊为《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6篇)、《中华中医药杂志》(22篇)、《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13篇)、《护理研究》(13篇)、《中草药》(11篇)。173篇(9.80%)文献有基金支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文献最多[57篇(3.06%)]。国外发文量排名前5位的期刊为Nutrients(发文75篇,期刊影响因子为5.900,营养学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发文35篇,影响因子为4.600,综合性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发文33篇,影响因子为5.600,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期刊)、PLoS One(发文30篇,影响因子为3.700,综合性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发文22篇,影响因子为7.100,营养学期刊),以上期刊均被ESCI收录。

2.3 作者合作分析

为了解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的核心作者及其合作情况,采用CiteSpace 6.2.R6软件绘制作者合作图谱,节点类型选择合作作者,国内形成节点(N)479个、连线(E)498条,国外形成节点421个、连线1 441条(连线越多代表合作越紧密),见图2、图3。核心作者是指某领域具有突出贡献的研究者,本研究采用普赖斯公式确定[6],即Z≈0.749×tmax1/2,其中Z表示核心作者最低发文量,tmax表示本领域发文量最多作者的发文量,本领域国内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谢梦洲,发文33篇,通过计算得到Z国内≈5。国内核心作者共20人,发文222篇,占总发文量的12.58%。通过图谱可看出,国内形成了3个主要的研究团队,分别是以谢梦洲、陈光宇、瞿昊宇等为主的团队,以韩世范、朱瑞芳、冯耀清为主的团队,以辛宝、任晓梅、钱文文等为主的团队,团队与团队之间缺乏合作。国外发文量最多的是Salas⁃Salvadó,发文44篇,通过计算得到Z国外≈5。国外核心作者共63人,发文669篇,占总发文量的41.25%。经图谱可看出形成4个团队,且团队与团队之间合作较多。

2.4 机构合作分析

采用CiteSpace 6.2.R6软件绘制作者合作图谱,节点类型选择机构,国内形成节点1 430个、连线807条,国外形成节点381个、连线1 171条,见图4、图5。国内发文量排名前3位的研究机构为北京中医药大学(48篇)、江西中医药大学(42篇)、南京中医药大学(41篇)。国外发文量排名前3位的研究机构为Department of Nutrition(68篇)、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55篇)、Department of Preventive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48篇)。

2.5 关键词共现及聚类分析

高频关键词是指文献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词语,分析某领域的高频关键词有助于了解此领域的研究热点、趋势,通过关注高频关键词的变化,有助于了解学科发展动态。高频关键词的阈值采用普赖斯公式确定,即M≈0.749×nmax1/2,其中M表示高频阈值,nmax表示纳入文献关键词出现频次最高值[7]。国内出现频次最多的关键词是药食同源(330次),经计算M≈14,因此出现频次≥14次的关键词为高频关键词;国外出现频次最多的关键词是Mediterranean diet(175次),经计算M≈10,因此出现频次≥10次的关键词为高频关键词,国内外排名前10位高频关键词见表1、表2。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6、图7。

采用CiteSpace 6.2.R6软件中的对数似然比(Log⁃Likelihood Ratio,LLR)算法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见图8、图9。中文共生成12个聚类(聚类号越小表示其包含的关键词越多),除去与本研究主题接近的聚类后,主要的聚类有养生、中医护理、中医理论、饮食文化、血脂异常等。英文共生成20个聚类,除去与本研究主题接近的聚类后,主要的聚类有Mediterranean diet、ketogenic diet、gut microbiota、oxidative stress、gene expression等。

2.6 关键词突现分析

突现词是指在某段时间内出现频次明显升高的关键词,分析突现词有助于了解研究前沿动态的发展变化情况。本研究采用CiteSpace 6.2.R6软件对关键词进行突现分析,绘制了突现图谱,见图10、图11。从关键词突现强度可看出,国内2018—2019年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亚健康”,2020—2021年的研究热点为饮食疗法及其对糖尿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同时在中医食疗、食疗药膳、限食疗法、治未病等方面均进行了积极探索。2021—2024年研究热点为数据挖掘、药食同源、肠道菌群等。国外突现强度最高的是关键词是心血管疾病,在2014—2017年成为研究热点,基因表达、分子结构在2021年、2023年突现。

2.7 关键词时间线图谱

关键词时间线图谱是将每个聚类的关键词按照时间线展开。采用CiteSpace 6.2.R6软件绘制关键词时间线图谱,见图12、图13。从图谱可知,国内2014—2015年已有学者探索药食同源、中医食疗对高血压、体质、亚健康的影响,同时将其应用于“治未病”中。2015—2020年开始探索中医理论研究、饮食文化、食疗养生、养生保健等领域,同时在产妇、老年人、肿瘤、胃溃疡等慢性病病人中的研究也开始出现。2020年探索了食疗药膳、限食疗法、肠道菌群等方面,在护理方面出现了非营养素、氧化应激及苦荞等方面研究。国外2014—2020年主要针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冠心病、阿尔茨海默病、肥胖、抗食物蛋白过敏等开展地中海饮食、生酮饮食等饮食干预,同时注重氧化应激、蛋白结构、基因表达等的研究;2020年以后出现了肠道菌群方面的研究。

3" 讨论

3.1 国内外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研究现状

近年来,我国慢性病发病呈井喷及年轻化趋势。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慢性病的发病很大原因在于个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不合理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8]。通过饮食干预调整居民饮食结构对降低慢性病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在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均开展了大量研究,本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内外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1)近10年国内外该领域发文量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国内外研究者对该领域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强。由趋势线可看出,国内外发文趋势差异不明显,但国内发文高峰在2021年出现,而国外在2022年出现,国内发文峰值早于国外说明在该领域我国研究者的活跃度更高。2)国内该领域的优质期刊有《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护理研究》《中草药》等。国外该领域发文量排名前5位的期刊有Nutrients、Scientific Repor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PLoS One、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3)由作者合作图谱、机构合作图谱可看出,国内该领域虽形成了3个主要的研究团队(以谢梦洲、陈光宇、瞿昊宇等为主的团队,以韩世范、朱瑞芳、冯耀清为主的团队,以辛宝、任晓梅、钱文文等为主的团队),但团队与团队之间无连线,表明团队间缺乏合作;国外形成4个主要的研究团队,团队与团队之间有多条连线相连,表明团队之间合作较多。国内该领域研究机构主要以中医药大学为主,可能与中医药大学有研究经费支持有关。除去中医药大学,有2个专门的食疗研究中心贡献突出,分别是湖南省药食同源功能性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于2015年7月)、山西医科大学食疗科技研究中心(成立于2022年3月)。以谢梦洲教授为主的团队来源于湖南省药食同源功能性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为中医药膳学研究与推广应用[9]、药食同源功能性食品研究[10]、中医心肺病证辨证与药膳食疗的研究、中医药膳辨证施膳的研究等,同时注重药食同源产品的研发与市场转化,在产品转化方面经验丰富。以韩世范教授为主的团队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食疗科技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为家庭护士食疗理论研究,健康膳食模式防治慢性代谢性疾病病理生理机制和实证研究。其构建的家庭护士食疗方案已在2型糖尿病[11]、脂肪肝[12]、代谢综合征[13]、高尿酸血症[14]、冠心病[15]、高血压[16]等多种慢性病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注重科研成果转化,形成了家庭护士®代用茶、家庭护士®植物蛋白复配粉两款功能性产品,在国际功能食品大会、食品营养与安全国际大会等会议中获得多项国家级大奖。国外该领域研究机构以营养学研究部门、内科学研究部门、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研究部门为主。机构合作图谱显示国外共381个节点、1 171条连线;而国内共1 430个节点、807条连线,表明国外研究机构少于国内,但各机构间合作较紧密,国内研究机构间的合作有待加强。

3.2 国内外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研究关键词分析

3.2.1 国内外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研究热点分析

本研究采用CiteSpace 6.2.R6软件绘制了国内外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关键词共现图谱、聚类图谱,通过分析可得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3.2.1.1 国内研究热点

可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1)针对肥胖或超重、高脂血症、肿瘤、糖尿病、高血压、胃溃疡等慢性病病人的饮食疗法研究;2)聚焦亚健康,以食疗养生为主题的研究,同时融入中医“治未病”理念;3)药食同源及食疗理论研究,注重文献研究及数据挖掘。

3.2.1.2 国外研究热点

可归纳为以下2个方面:1)地中海饮食方面研究。地中海饮食是环地中海国家及地区的一种饮食方式,强调增加天然植物性食物摄入,推荐每天多吃深色蔬菜、坚果、豆类和全谷物等,尽量食用白肉和鱼类来补充蛋白质,并使用橄榄油作为脂肪的主要来源,少吃奶酪、糕点、红肉及油炸食品等[17]。国外食疗领域发文量最多的作者Salas⁃Salvadó是来自西班牙的杰出营养学教授,致力于地中海饮食方面的研究,开展了多项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病例队列研究。2023年,Nature Medicine发布的11项有望重塑医疗格局的临床研究中就有1项是Salas⁃Salvadó等[18]针对地中海饮食减肥法的研究,其证明以传统地中海饮食为基础的强化生活方式干预计划是实现超重和肥胖病人减肥可持续的长期方法,并且所实现的生活方式改变将对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产生有益影响。该教授领导的团队还研究了糖类反应元件结合蛋白的氨基酸变化与较低的三酰甘油和心肌梗死发生率的关系[19];地中海饮食对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的影响[20];地中海饮食中食用特级初榨橄榄油或坚果对外周白细胞DNA甲基化的影响[21];地中海饮食试验中的脂质代谢网络及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22]、食用西式饮食的健康男性短期补充坚果后精子DNA甲基化的变化[23]等。2)生酮饮食方面研究。生酮饮食是一种高脂肪、低糖类、适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的饮食方案,旨在以脂肪取代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主要用于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和减轻体重,但需在专业医生及营养师的监督下实施,患有脂肪酸转运和氧化障碍的疾病禁止使用,同时有绝对禁忌证禁止使用[24]。国外在此领域研究了糖酵解和酮体代谢基因的泛癌分析(对生酮饮食治疗反应的意义)[25]、引入生酮饮食疗法的时机及其对遗传缺陷疾病患儿认知特征的影响[26]、生酮饮食疗法对自身免疫性癫痫的影响[27]、生酮饮食对肿瘤发生的影响[28]、生酮饮食对脂质代谢疾病的影响[29]、生酮饮食通过赖氨酸β⁃羟基丁基化重塑癌症代谢[30]等。生酮饮食方面的研究主要为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蛋白修饰及基因表达方面研究。

3.2.2 国内外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研究趋势分析

本研究采用CiteSpace 6.2.R6软件绘制了国内外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关键词突现分析图谱、时间线图谱,通过分析可得到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国内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可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1)不同药食同源物质在不同慢性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正如谢梦洲等研究团队在不同组方新五汁饮对虚热证小鼠的药效研究[31]、百合鸡子汤对抑郁症大鼠垂体代谢物谱的影响研究[32]等;不同的药食同源物质具有不同的功效,探讨其对慢性病病人的影响将是未来的研究趋势。2)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研究的成果转化。如韩世范等研究团队在家庭护士食疗理论研究基础上形成的家庭护士®代用茶、家庭护士®植物蛋白复配粉2款功能性产品等,其他基于食疗理论的成果转化研究、功能产品研究将是未来的研究趋势。3)完善食疗理论研究。通过突现词分析可看出数据挖掘是2021—2024年的研究热点,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开展食疗理论研究将是未来的研究趋势。国外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可归纳为以下2个方面:1)探讨地中海饮食及生酮饮食对其他慢性病病人的影响;2)进一步明确地中海饮食及生酮饮食对癌症病人蛋白质结构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明确信号传导通路。如2024年8月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在Nature上发表的关于生酮饮食对肿瘤影响的研究揭示了一种新的脂肪酸诱导信号通路[28];2024年6月Cell Reports Medicine上发表的研究对中年后期小鼠进行周期性生酮饮食干预,并进行行为测试、电生理记录和蛋白组检测,结果表明中年开始长期周期性生酮饮食可改善老年小鼠年龄相关记忆衰退,提高记忆力[33]。

4" 未来展望

针对以上可视化分析结果对未来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研究进行展望。1)继承与发扬我国该领域的优势。我国在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的优势在于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药学为依托开展研究。目前药食同源物质目录扩展到102种,不同药食同源物质对慢性病的影响亟待探索。2)弥补国内研究在该领域的不足。我国在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的不足在于核心研究团队较少,团队及研究机构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及合作。在研究内容方面,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及队列研究较少,研究质量有待提高。研究主题可横向、纵向发展,横向发展指的是在不同人群中实施食疗研究,纵向发展指的是在特定人群中开展深入研究,进一步开展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蛋白修饰及基因表达方面研究。3)在关注药膳同源及食疗领域研究的同时,注重其他生活方式的干预,增强食疗干预效果,形成创新性食疗新模式。近年来,生活方式医学在我国受到高度重视,2020年9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正式成立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宗旨为推进健康中国战略部署,践行“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2022年8月,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专委会成立。食疗是生活方式改善的一方面,本研究关键词共现、突现分析并未发现关于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高频关键词,表明以生活方式为出发点开展药食同源饮食治疗方面的研究较少。研究者可在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研究的基础上,增加其他生活方式干预(如运动及睡眠调节、压力管理、社会心理支持等),增强食疗干预效果,从而形成创新性的食疗干预新模式。

本研究的不足在于:1)检索的国外数据库较少,国外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文献纳入不全,影响研究结果的可靠性;2)检索策略有待优化;3)药食同源及食疗领域涉及的内容较多、范围较广,受研究者学术能力的限制未能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1.

[2]" 刘明波,何新叶,杨晓红,等.《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要点解读[EB/OL].[2024-08-22].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3.1222.r.20240810.1437.002.html.

[3]" 杨光,苏芳芳,陈敏.药食同源起源与展望[J].中国现代中药,2021,23(11):1851-1856.

[4]"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药同源目录(2023年)[EB/OL].[2024-08-20].http://www.zhangzi.gov.cn/zzxxgk/zfxxgk/bmxxgk/xzfgzbm/scj/scgknr/spypjgly11/spyplyggfw/202401/t20240105_2849049.html.

[5]" 程俊香,刘洽,朱瑞芳,等.家庭护士食疗理论解读[J].护理研究,2024,38(12):2069-2075.

[6]" 郝晓蓓,汪旭,薛梦婷,等.基于CiteSpace分析我国2011年—2021年中医食疗研究热点及趋势[J].护理研究,2021,35(22):4005-4011.

[7]" 葛莉,刘祎如,戴燕铃,等.基于CiteSpace的2型糖尿病药食同源食材干预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福建中医药,2021,52(9):12-15.

[8]" 焦建鹏.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硕士生健康生活方式影响因素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4.

[9]" 陈光宇,李亮,谢梦洲.基于新医科理念构建中医药膳学实训教学体系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4,22(12):37-40.

[10]" 王亚敏,谢梦洲,张超文,等.药食同源药膳产品参山固体饮料中药复方的提取工艺研究[J].农产品加工,2019(4):29-33;36.

[11]" 王妍,韩世范,朱瑞芳,等.家庭护士食疗方案在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饮食干预中的实证研究[J].护理研究,2023,37(12):2085-2091.

[12]" 张欢,韩世范,陕弋华,等.家庭护士食疗方案在超重/肥胖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肝病人中的实证研究[J].护理研究,2023,37(12):2092-2099.

[13]" 丁志英,韩世范,王效华,等.家庭护士食疗理论在超重/肥胖代谢综合征病人饮食干预中的实证研究[J].护理研究,2024,38(12):2092-2098.

[14]" 陕弋华,韩世范,石莹,等.家庭护士食疗方案在超重/肥胖高尿酸血症病人饮食干预中的实证研究[J].护理研究,2023,37(12):2100-2106.

[15]" 石莹.超重或肥胖冠心病病人食疗护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23.

[16]" 蒋尔丹,韩世范,石莹,等.家庭护士食疗方案在超重/肥胖高血压病人饮食干预中的实证研究[J].护理研究,2023,37(12):2107-2113.

[17]" 范银萍,宫尚群,李璐琪,等.地中海饮食在国内外的应用进展[J].护理研究,2017,31(35):4480-4483.

[18]" SALAS-SALVADÓ J,DÍAZ-LÓPEZ A,RUIZ-CANELA M,et al.Effect of a lifestyle intervention program with energy-restricted Mediterranean diet and exercise on weight loss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one-year results of the PREDIMED-plus trial[J].Diabetes Care,2019,42(5):777-788.

[19]" ORTEGA-AZORÍN C,SORLÍ J V,ESTRUCH R,et al.Amino acid change in the carbohydrate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triglycerides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cidence depending on level of adherence to the Mediterranean diet in the PREDIMED trial[J].Circ Cardiovasc Genet,2014,7(1):49-58.

[20]" FITÓ M,ESTRUCH R,SALAS-SALVADÓ J,et al.Effect of the Mediterranean diet on heart failure biomarkers:a randomized sample from the PREDIMED trial[J].Eur J Heart Fail,2014,16(5):543-550.

[21]" ARPÓN A,MILAGRO FI,RAZQUIN C,et al.Impact of consuming extra-virgin olive oil or nuts within a Mediterranean diet on DNA methylation in peripheral white blood cells within the PREDIMED-Navarr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a role for dietary lipids[J].Nutrients,2017,10(1):15.

[22]" WANG D D,ZHENG Y,TOLEDO E,et al.Lipid metabolic networks,Mediterranean diet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PREDIMED trial[J].Int J Epidemiol,2018,47(6):1830-1845.

[23]" SALAS-HUETOS A,JAMES E R,SALAS-SALVADÓ J,et al.Sperm DNA methylation changes after short-term nut supplementation in healthy men consuming a western-style diet[J].Andrology,2021,9(1):260-268.

[24]" 王韧健,黄玉娟,熊琴,等.基于Web of Science生酮饮食文献的计量学分析[J].医学信息,2024,37(10):28-33.

[25]" QIAN L,LI Y,CAO Y,et al.Pan-cancer analysis of glycolytic and ketone bodies metabolic genes:implications for response to ketogenic dietary therapy[J].Front Oncol,2021,11:689068.

[26]" BARTHOLD M,JURKUTAT A,GOETZ R,et al.Timing of ketogenic dietary therapy(KDT) introduction and its impact on cognitive profiles in children with Glut1-DS-A preliminary study[J].Children,2023,10(4):681.

[27]" HUSARI K S,CERVENKA M C.Ketogenic diet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post-encephalitic and autoimmune-associated epilepsies[J].Front Neurol,2021,12:624202.

[28]" YANG H,ZINGARO V A,LINCOFF J,et al.Remodelling of the translatome controls diet and its impact on tumorigenesis[J].Nature,2024.DOI:10.1038/s41586-024-07781-7.

[29]" HÖLLER A,ALBRECHT U,BAUMGARTNER SIGL S,et al.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classical ketogenic dietary therapy in a patient with Niemann-Pick disease type C[J].Mol Genet Metab Rep,2021,27:100723.

[30]" QIN J,HUANG X,GOU S,et al.Ketogenic diet reshapes cancer metabolism through lysine β-hydroxybutyrylation[J].Nat Metab,2024.DOI:10.1038/s42255-024-01093-w.

[31]" 瞿昊宇,谢梦洲,何卫波,等.不同组方新五汁饮对虚热证小鼠的药效研究[J].中成药,2023,45(5):1676-1680.

[32]" 朱小敏,高可,熊广华,等.百合鸡子汤对抑郁症大鼠垂体代谢物谱的影响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24,40(2):156-162.

[33]" ACUÑA-CATALÁN D,SHAH S,WEHRFRITZ C,et al.Ketogenic diet administration later in life improves memory by modifying the synaptic cortical proteome via the PKA signaling pathway in aging mice[J].Cell Rep Med,2024,5(6):101593.

猜你喜欢
药食同源文献计量学研究热点
《广西民族研究》创办30年来刊发文章的回顾与展望
近五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热点综析及未来展望
职教论坛(2016年27期)2017-01-05 16:59:31
中文图书评价体系研究
北京市朝阳区居民药食同源知信行及建议研究
苗膳堂:一张苗家千年秘方和“药食同源”航母
商界(2016年12期)2016-12-06 18:04:20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33:22
“药食同源”核心三句话
妇女之友(2016年9期)2016-11-07 11:04:52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微课研究探析
PubMed收录葡萄胎相关文献的计量学分析
医学信息(2015年52期)2016-04-16 14:59:41